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MPORARYECONOMICS
量取值范围的假设,可得:
坠s坠b=2(1+β)2k2
(2+θ)2(4+θ)γb2>0(27)由价格弹性的定义:
e=-dqdppq=1bp
q(28)可知,在本模型中,价格弹性e与变量b呈反比关系。
另外,将均衡解s分别对变量k,β,θ,γ求导,得到:
dsdk=-4(1+β)2
k(2+θ)
2(4+θ)bγ<0(29)dsdβ
=-4(1+β)k2(2+θ)2(4+θ)bγ<0(30)dsdγ=2(1+β)2k2
(2+θ)2(4+θ)bγ2
>0(31)dsdθ
=2(1+β)2k2
(18+14θ+3θ2)(2+θ)4(4+θ)2
bγ<0(32)由以上式子可得:命题5:若企业合作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小,两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创新溢出系数越小,产品替代性越弱,产品价格弹性越小,则政府应对企业采取越高的研发补贴比例;若企业合作创新成功可能性越大,两企业创新能力越弱,创新溢出系数越大,产品替代性越强,产品价格弹性越大,则政府应对企业采取越低研发补贴比例。
三、结语
本文采用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激
励行为、企业的合作创新决策和产量竞争行为三者的内在关系,并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存在政府补贴的条件下,企业合作创新带来的企业净利润和社会总福利高于企业单独创新的情况,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合作创新带来的企业成本节约额高于企业单独创新所带来的成本节约额;二是提高政府补贴比例,将增加企业合作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出水平和利润水平;三是根据企业创新成功概率、创新能力、创新溢出水平以及产品的替代性和价格弹性的大小,政府应提供相应的研发补贴。
此研究对企业的竞争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为政府制定补贴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尽管通过理论模型,我们得出了若干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如在有限理性下,考虑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研究企业合作创新决策和产量竞争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研究政府激励行为和企业的合作创新决策及两者的关系;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条件下,研究企业群合作创新决策和政府研发补贴相互关系等。
【参考文献】
[1]Aspremont ,Claude and Jacquemin ,Alexis .Cooperative and
No 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78).
[2]Petit ML ,Sannarandaccio F .Endogenous R&D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International Oligopoli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18(2).
[3]Gamal Atalla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the Stability of Cooperation in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03,12(6).
[4]罗炜、唐元虎:企业合作创新的原因与动机[J].科学学研究,2001,19(3).
[5]陈旭:产业集群内双寡头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管理学报,2007,4(1).
[6]林斌:基于激励相容的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问题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6(4).
(责任编辑:刘冰冰)
图2湖北省1990—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趋势图
【摘要】本文利用湖北省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协整方法得出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人口比重增加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度,并针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检验
贡献度
一、引言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
产业结构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及质量,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
湖北省是中部大省,经济发展较快,但其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主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
对于产业结构的衡量,主要采取两个指标S1、S2,其中S1为克拉克定义的产业结构调整系数,即各产业的就业人员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S2为国内学者研究产业结构的问题时采用的指标,即各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本文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湖北省统计年鉴》。
由图1可以看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5.1,38,26.9转变为2010年的13.4,48.7,37.9;从总体
湖北省产业结构与
○焦玉凤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图1湖北省1990—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图
理论探索
CONTEMPORARYECONOMICS
表2
LY 与LX 1回归模型残差值平稳性检验值表
检验变量
ADF 值
临界值
结论1%5%10%
e -8.455308-4.616209-3.710482-3.297799
平稳
检验变量
ADF 值
临界值
结论1%5%10%
e -5.219163-3.920350-3.065585-2.673459
平稳
表3
LY 与LX 2回归模型残差值平稳性检验值表
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值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大体上来看是上升的,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由图2可以看出: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在第二产业中趋于稳定大体不变,在第三产业中呈上升趋势。
就业结构变动符合钱纳里表述,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
从整体来看,湖北省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基本上符合库兹涅茨表述。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 检验
由于Granger因果检验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变量是平稳的;如果非平稳则必须是协整的,而协整的前提是两个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
本文用湖北省GDP(Y)反映经济的增长,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X1)即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X2)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的状况。
由于数据的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分别用LY、LX1、LX2表示自然对数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
1、单位根检验
由于在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时间序列通常都是非平稳的,如果直接估计的话容易导致伪回归。
为了使回归有意义,可以对其实行平稳化再分析。
最常用的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如DF方法、ADF方法、PP方法,本文采用ADF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是
否平稳。
用Eviews软件对各个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不平稳的话,就要对一阶差分、二阶差分进行检验,因为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各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LY、LX1、LX2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虽然它们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平稳,这个线性组合反映
了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根据Engle和Granger对协整所做的原始定义,对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各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
根据表1可以得出各个变量都是同阶单整的结论,因此可以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首先运用OLS法分别对LY与LX1,LY与LX2进行回归估计,并保存残差序列e,利用ADF检验法对残差e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到结果如表2、
表3所示。
从表2、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的ADF值都小于相应的临界值,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说明LY与LX1、
LX2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3、Granger 因果检验
协整只是反映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回归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本文运用Eviews对各变量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滞后期为2时,LY是LX1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原因,而LX1不是LY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LX2是LY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LY不是LX2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不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的格兰杰原因;LX2不是LX1的格兰杰原因、LX1也不是LX2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互不为格兰杰原因。
这表明在湖北发展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要强于第三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主要原
因是虽然第三产业在湖北总GDP中比重逐年增加,但湖北服务业发展滞后,湖北省产业结构走的是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也就不明显。
四、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对湖北省GDP和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11年的样本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所选定的模型是:
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ε回归结果为:
lny=1.048328+0.220608lnX1+0.488072lnX2+0.294640lnX3(34.36713)(17.18644)(26.03807)(18.25864)
(注:回归模型中估计参数下面括号内的数是相应参数的t 统计量。
)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R2=0.999937,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R2=0.999926,说明回归方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得很好,该回归方程均符合F统计检验和t统计检验,这说明回归系数均显著,即第一、二、三产业对GDP有解释意义,但DW=1.065239,存在一阶序列相关,可以用一阶差分消除序列相关重新做回
表1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表
(注:DLY 、DLX 1、DLX 2分别表示相应变量的一阶差分。
)变量
ADF 值
临界值
Prob
结论1%5%10%
LY -3.746419-4.616209-3.710482-3.2977990.0470
平稳
LX 1-1.040895-4.498307-3.658446-3.2689730.9144不平稳LX 2
-0.536469-4.498307-3.658446-3.2689730.9719不平稳
DLY -4.545898-4.728363-3.759743-3.3249760.0136平稳DLX 1-5.078714-4.532598-3.673616-3.2773640.0035平稳DLX 2-3.693689-4.532598-3.673616-3.2773640.0482
平稳
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湖北
武汉
430070)
理论探索
CONTEMPORARYECONOMICS
表4滞后期为2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零假设F统计量Prob判定结果LX1不是LY的格兰杰原因0.841550.45172接受原假设LY不是LX1的格兰杰原因 4.985020.02319拒绝原假设LX2不是LY的格兰杰原因 4.968780.02341拒绝原假设LY不是LX2的格兰杰原因0.473080.63269接受原假设LX2不是LX1的格兰杰原因 1.384160.28279接受原假设LX1不是LX2的格兰杰原因0.415500.66789接受原假设归,得到如下结果:
lny=1.023814+0.222488lnX1+0.452350lnX2+0.332238lnX3
+0.324905AR(1)(41.28592)(23.76614)(25.91144)(20.08045)(2.281869)
该回归方程对数据描述的代表性超过了99.99%,有力说明了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相当高,拟合效果理想,DW=1.729032,说明在回归方程中带残差项的一阶自相关比前一个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得到了明显的改进,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回归分析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弹性分别为0.222488、0.45235和0.332238,说明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222488%,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45235%,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332238%。
由此可以看出,在湖北省经济增长中,对经济拉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五、结论
1、计量结果的分析
本文根据湖北省1990—2010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分析,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出湖北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度,具体结论如下。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动不具有平稳性,但长期而言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共同的随机变动趋势。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控制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政策在我国是积极有效的。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与经济增长成同向变动关系且影响弹性较大,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扩大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会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会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不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的原因。
经济增长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原因,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2、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自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第三产业的贡献逐渐增强,而第二产业一直都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
近年来,湖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调整对经济增长存在巨大的影响。
但湖北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针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本文给出如下的建议。
(1)对于第一产业。
虽然其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但从短期来看,仍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因此,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结构的合理化。
一方面要调整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加快产业结构的内部升级,加强对第一产业的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延伸产业链条,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最终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
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业和农村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2)对于第二产业。
由计量分析结果可知,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45235%,湖北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因此,仍要重视第二产业的支柱作用,在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形工业化道路。
在改革和调整的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改造传统产业,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对于第三产业。
由格兰杰因果关系可知,湖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虽然湖北省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快,但湖北省走的是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对经济的效果不明显。
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强,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
在三次产业的贡献测度中得出,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332238%,第三次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其产业结构的比重。
针对投资结构不合理、发展相对滞后、生产率低下等问题,湖北省政府应把握住机遇,制定新的政策,大力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制定合理的产业调整政策,推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薛双喜:陕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5).
[2]王利平、万伦来: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8).
[3]段利民、杜跃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研究[J].生态经济,2009(7).
[4]纪玉山、吴勇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和实现[J].当代经济研究,2006(6).
[5]陶良虎、周明:湖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3).
(责任编辑:刘冰冰)
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