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2024《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2024《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2024年,《综合素质》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以下是2024年《综合素质》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与法律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3.确立和运用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基本原则5.《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作用6.罪与刑的基本概念和关系7.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内容和保障方式8.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9.政治文明与法治文明的关系与区别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与重大实践11.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二、科学与技术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2.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基本路径3.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则和方法4.科学技术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与保护5.科学道德的内涵和价值取向6.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7.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内容8.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9.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挑战10.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11.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三、历史与地理1.中华民族抗议运动的重要事件和影响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自我革命的基本道路3.历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任务和产生重要方针政策5.香港、澳门的回归和“一国两制”实践6.地球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影响7.世界地理格局的变化和地理分区的形成8.世界地理资源的分布和利用9.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适应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四、哲学与伦理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地位和现实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3.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性的主要特点6.开放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立场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伦理的关系9.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10.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五、文化与艺术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追求2.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和传承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道义塑造4.中西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5.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6.文学、艺术和哲学等不可分割的文化基因7.文化创造、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基本特点和作用8.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和文化遗产的保护9.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10.工笔画、国粹戏曲、中国诗词等传统艺术的作用和意义11.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六、经济与管理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2.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体制机制的创新3.供给侧结构的背景和内涵4.应对金融风险的措施和路径6.填补全球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和路径7.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发展路径8.基本解决城市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的主要举措和保障方式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1、科学的教育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即素质教育观。
2 、1997 年 10 月 29 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3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素质教育的含义: (重点记忆)(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是实施素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4)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强调因材施教)(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5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要义”。
(重点记忆)一个宗旨:提高国民素质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大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6 、教育素质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国家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 “坚持育德为先”,立德树人;二是“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三是“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 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8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第二章 学生观9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也是确立科学学生观的理论基 。
2024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2024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 新课改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过程,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学生观。
1.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互补性要求教育要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综合素质考题知识点总结
综合素质考题知识点总结综合素质考试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综合性测验,不仅要求考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更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因此,在准备综合素质考试时,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知识点,进行综合性的复习和总结。
一、文化知识类1. 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是综合素质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包括诗、词、曲、小说等,需要了解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内容、风格等信息。
现代文学则主要包括各种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文学经典作品等内容。
外国文学也是综合素质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需要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流派特点等知识。
2. 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是综合素质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历史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阶段,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历史文化等内容。
世界历史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历史、近现代史等方面的知识,需要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世界文明等内容。
3. 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形态、气候、水文、地貌等内容,需要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等信息。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文环境、人口分布、城市规划等内容,需要了解各国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情况。
4. 生物知识生物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分类、生物生活规律、生态环境、生物进化、生物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界的分类及特点、生物的生态环境、生命现象及规律等内容。
5. 社会知识社会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医学、体育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法律法规、教育制度、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内容。
以上是综合素质考试中涉及的文化知识类内容,通过充分了解各个知识点,可以提高在考试中的得分率。
二、科学知识类科学知识是综合素质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点之一,主要包括数理化、生物、地理、天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综合素质知识点必背
综合素质知识点必背
1.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做任何事都要讲诚信,不说谎,不欺骗,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2.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指多个人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任务,要相互协作,互相支持,让大家的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团队目标。
3.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指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的礼貌和规矩,包括穿着得体、言谈举止得当、尊重他人等。
4.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知识创造者对其创造的知识享有的权益,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5.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要注重沟通,理解他人,并且要尊重他人的观点。
6. 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用言语、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表达、表达信任等。
7.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对自己的情绪、行为、思想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
8. 人生规划:人生规划是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目标,制定出一份合理的人生规划,包括职业规划、生活规划等。
9.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艺术素质等。
10. 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指对文化的理解、欣赏和应用能力,包括文化知识、文化价值观、文化能力等。
- 1 -。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它包括智力素质、情感素质、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创新素质等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综合素质的知识点:1.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
智力素质包括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力等。
智力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思考、实践等方式来培养。
2.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认知、表达和处理能力。
情感素质包括情绪管理能力、情感沟通能力、同理心等。
情感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进行。
3.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道德素质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平正义、勇于担当等。
道德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家庭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方式进行。
4.健康素质健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健康素质包括身体健康、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
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积极的心态等方式来实现。
5.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素质包括思维跳跃、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
创新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创造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来实现。
6.沟通素质沟通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与他人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沟通素质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听取他人意见能力等。
沟通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沟通技巧、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来培养。
7.合作素质合作素质是指一个人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合作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公平分享能力等。
合作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学习团队合作技巧等方式来实现。
8.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负起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社会责任感包括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关注社会问题等方式来实现。
9.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完整版)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必背知识点
1. 教育理论与教育科学
- 教育的定义和特征
-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 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 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心理学基础
-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 研究理论和研究风格
- 人格和情绪发展
- 异常心理学和儿童心理疾病
-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3. 教育学基础
- 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
- 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
- 评价和测量
- 教育伦理和教师职业道德
- 教育改革与发展
4. 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
-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中小学课程与教材管理
- 学生管理与教育评价
- 班级管理与教育协作
- 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权益保障5. 教育论文写作与教育调查研究
- 教育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教育调查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 教育统计和数据分析
- 教育研究与学术交流
以上是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的知识点,包括教育理论与教育科学、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以及教育论文写作与教育调查研究等内容。
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综合素质》的知识点全在这儿!
完整版!《综合素质》的知识点全在这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试卷共三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第二大题为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第三大题为写作题(本大题共 1 小题,50 分)。
以下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
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 学生是完整的人;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 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本文档将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1. 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掌握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 教育心理学: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了解学龄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1. 教育管理:了解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学校行政管理、教育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评价:熟悉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1. 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教学过程的管理、掌握学生研究规律等知识。
2.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五、学科教育与课程标准1. 学科教育:掌握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了解小学常见学科教育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课程标准:熟悉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原则,了解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综合素质知识点重点总结
综合素质知识点重点总结综合素质指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它不仅包括我们的学识和知识水平,还包括个人的品德修养、健康水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个方面。
综合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础。
因此,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从品德修养、学习能力、健康水平、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七个方面,对综合素质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品德修养品德修养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德、智、体、美和劳等方面的素质。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品德修养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
要提高品德修养,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培养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其次,要提倡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弘扬友爱、互助的文明风尚。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成为一个有内涵的综合素质的人。
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对其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要提高学习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比如适当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网络进行学习,多利用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资源。
同时,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技巧,比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记忆技巧等。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健康水平健康水平是人的身体状况和身心平衡的重要标志。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综合素质。
要提高健康水平,首先要注重身体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加强身体锻炼。
其次,要注重心理健康,保持愉快的心情,加强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同时,要注重社交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参加社交活动。
只有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资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a.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b.面向全体学生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e.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PS :全面发展≠平均的全面发展a. 人的全面发展的丝线b.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α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β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γ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②学生是发展的人③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c.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① 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② 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a.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①角色转换: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学活动的教书匠→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实践者学校的教师→社区的开放的教师② 行为转换:师生:尊重、赞赏学生教学:帮助、引导学生自我:课程的反思与其它教育者:合作b.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 职前培训②入职培训③ 在职培训④ 自我教育c.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① 观摩、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d.教室职业的责任与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根本要求:育人为本强大动力:改革创新基本教育政策:促进公平关键:机会公平a. 爱国守法 ---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本质要求c. 关爱学生 ---师德的灵魂d.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e. 为人师表 --- 内在要求f. 终身学习 ---不竭动力a. 教师思想行为规范b.教师教学行为规范c. 教师人际行为规范d.教师仪表行为规范e.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a. 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习b.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平等沟通、良好的沟通习惯、尊重家长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学生c. 同事之间的关系:尊重、理解、协作d.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尊重、支持。
综合素质知识点全总结
综合素质知识点全总结一、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标准。
道德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
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会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而一个道德品质差的人,则会受到舆论和社会的唾弃。
提升道德品质,首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正确的道德信仰。
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做到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其次,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提高情商和社交能力。
另外,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出冲动的行为。
同时,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关爱弱势群体,帮助他人。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二、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所表现出来的素质。
一个人的智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
提升智力素质,首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通过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增加见识,拓展思维。
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认知,提高认知能力,强化逻辑思维。
其次,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积极参与各类智力游戏和思维训练,锻炼大脑,提高智力水平。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智力素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三、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表现。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
提升心理素质,首先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要培养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
另外,要注重心理健康的维护,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同时,要学会放松自己,保持身心健康,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保持心理健康。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
四、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表现。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综合素质》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的课程,它涵盖了职业素质、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综合素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汇总:1、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廉洁等;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在职业中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如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等;职业能力则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如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等。
2、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
团队合作意识是指在团队中要有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在团队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团队建设能力则是指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3、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交流中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书面表达能力是指在书面交流中能够简明扼要、严谨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能力是指在交流中能够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和想法,理解他人的意图;沟通协调能力则是指在交流中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达成共识和合作。
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打破常规、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创新能力是指在实践中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创新精神则是指具有不断探索、尝试、创新的态度和精神。
5、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应对复杂问题和挑战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部分。
综合素质16个知识点总结
综合素质16个知识点总结一、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教养程度。
它包括对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了解和欣赏,以及对科学、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思维素质思维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它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等。
思维素质决定了一个人在解决问题、创新思考、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一个具有良好思维素质的人能够主动思考、灵活应变,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它包括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尊重、关爱和责任。
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能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身心素质身心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它包括体格、体质、体态、体能和心理素质、心态、心理素养。
一个具有良好身心素质的人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心态平和,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五、语言素质语言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它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一个具有良好语言素质的人能够清晰表达和准确理解,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学习素质学习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它包括自主学习、批判思考、合作学习、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一个具有良好学习素质的人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具备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和学习方法。
七、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它包括学习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一个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人能够具备较强的面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新事物的创造能力。
八、领导素质领导素质是指一个人的领导能力和领导魅力。
它包括组织领导、管理领导、政治领导、道德领导等方面的品质。
一个具有良好领导素质的人能够具备较强的组织调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合作素质合作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一、语文1. 古诗文- 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篇章-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常见句式2. 现代文学- 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 现代汉语的语法和修辞手法3. 语言文字- 汉字的构造和演变- 词汇的正确运用和成语的意义- 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二、数学1. 基本运算- 四则运算法则-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运算- 根号和指数的基本概念2. 代数- 一元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集- 函数的概念和基本类型3. 几何-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 坐标系和图形的变换三、英语1. 词汇与语法- 常用英语单词和短语- 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 句子成分和复合句结构2. 阅读理解- 快速阅读和寻找信息的技巧- 文章主旨和细节理解- 推理判断和词义猜测3. 写作与口语- 英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文体- 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常见情景对话和演讲技巧四、科学1. 物理- 力学、光学、电学的基本概念 - 物理公式和定律的应用-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2. 化学-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元素的性质-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条件- 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 生物- 细胞结构和功能-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五、社会科学1. 历史- 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时期和文化特点- 历史思维和分析方法2. 地理- 地球和地图知识-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 地理现象和环境问题3. 政治- 国家制度和法律法规- 公民权利和义务- 国际关系和全球问题六、艺术与体育1. 音乐- 基本音乐知识:音阶、和声、节奏 - 中外名曲和音乐家- 音乐欣赏和表现2. 美术- 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 色彩、构图、设计基础- 艺术鉴赏和创造力培养3. 体育- 常见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巧- 健康生活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以上是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的概要,每个部分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要求和个人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和扩展。
综合素质几大知识点总结
综合素质几大知识点总结一、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自尊自爱,具有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是成就自己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2. 礼仪修养,能够在社交场合表现得得体、得体。
3. 社会责任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有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4. 正直诚实,表现为言行一致,不说谎言,不欺压他人。
5. 勤勉守时,做事认真、踏实、有恒心,效率高,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6. 诚信守约,言行一致,守信用,守法纪。
以上是道德素质的一些基本要素,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教育和锻炼,父母和学校在这方面都有责任。
二、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态度的端正、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2. 创造力,包括思维的开阔、想象力的丰富、创新能力等。
3. 逻辑思维,是指处理问题时的分析、综合、推理能力。
4.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5. 社会交际能力,包括言行举止的得体、舆论表达的能力、聚集团结的能力等。
以上是智力素质的一些基本要素,智力素质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刺激和锻炼,父母和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教育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体质强壮,包括耐寒耐热、耐饥耐渴、抵抗疾病的能力等。
2. 运动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
3.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4. 饮食习惯,包括饮食合理、营养均衡等。
5. 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以上是身体素质的一些基本要素,身体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应该进行体育锻炼等。
四、美育素质美育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艺术欣赏,包括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
《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整理综合素质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涉及到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综合素质已经被广泛认可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对于综合素质的掌握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我对综合素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1.学术素养:学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学术上的能力和素养。
它包括扎实的学科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术素养的培养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习惯,并要注重对新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2.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人类思想和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它包括对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追求。
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广泛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新想法和方法的创造和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此外,还需要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
4.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一个人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以及理解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需求的能力。
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锻炼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并注重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观点。
还需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冲突和建立良好团队合作的能力。
5.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管理和关爱能力。
它包括身体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健康素养的培养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注重休息和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信心。
6.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指的是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解决冲突和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的能力。
还需要培养主动参与和贡献的态度,以及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整理
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整理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综合素质的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认知方面
- 研究能力: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策略等
-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筛选、信息分析和信息利用等
- 逻辑思维:包括推理、判断和辨析等
- 创新思维:包括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情感方面
- 自我认知:的优点和不足,形成自信心和自尊心
- 情绪管理:掌握处理情绪的方法,保持内心平衡和情感稳定- 自我激励:树立目标和奋斗意志,持续激励自己向前发展
- 积极态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困难
品德方面
- 诚信:具备诚实守信、守法法律的美德
- 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他人和社会
- 公正公平:公正对待他人,遵守公平原则
- 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尊严
行为方面
- 社交能力:能够与人有效沟通、合作和建立良好关系
- 时间管理:有计划地安排和管理时间
- 自我管理: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 团队合作:能够在团队中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以上是综合素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
综合素质知识点全部总结
综合素质知识点全部总结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包括道德品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
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它涉及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情操修养、文化素养、人文素质等多个方面。
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综合素质更是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以下是对综合素质各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品格和道德修养的总称,是个人行为和心理素质中的道德因素。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是否受人尊敬的一个标志,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
1.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根本。
诚实守信的人受人尊敬,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2. 善良友善善良友善是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使人融洽相处,建立和谐关系。
善良友善的人善待他人,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和情感。
3. 诚恳宽容诚恳宽容的品质使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更加和睦。
诚恳宽容的人宽容包容他人的不足和过错,能够体谅和理解他人的不尽如人意。
4. 敬业奉献敬业奉献是一种高尚品质,是对工作和事业的忠诚和热情,是对社会的贡献和奉献。
敬业奉献的人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5. 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是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是对不正之风的抵制和反对,是对廉洁清正的追求和坚守。
反腐倡廉的人能够在弘扬正气和清风的同时,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是一个人智力能力的表现,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
智力素质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就的重要因素。
1.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能力使人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个人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个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大纲必背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大纲必背版)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学生观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含义:(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宏观:国家政策保障中观:新课程改革推进微观:学校具体改革措施(一)中观----新课程改革的推进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2.新课改的教学观(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三、案例分析总结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正例——面向全班教育(集体教育,开班会)反例——个别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正例——除了成绩,还重视德、体、美反例——重成绩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正例——特长反例——对个体差异视而不见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正例——新想法、去实践反例——灌输式教学,学生不会应用5.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正例——互动反例——传统教学,一言堂,教师主体6.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正例——学习方法反例——只重视知识本身7.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正例——参与反例——重视成绩,不关心过程8.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正例——情感体验,人格养成反例——只关注学科知识,忽略学生情感体验附:答题格式第二章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二、全面发展的内涵(一)德育:灵魂与统帅(二)智育:前提和支持(三)体育:物质基础(四)美育:动力作用(五)劳动技术教育:其他各育的特殊保障三、教育公正与学生共同发展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
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 + 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四、案例分析总结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正例——发现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改正反例——发现学生问题,立刻处罚、不相信学生会进步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正例——看到学生的个性,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反例——未能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处理3.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正例——采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反例——拒绝采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侮辱学生4.促进全面发展5.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第三章教师观一、教师观概述“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
二、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目的的全面性、任务的多样性、对象的差异性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育机智”2.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个体性与群体性三、新课改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发展的引导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政治理论修养、学科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心理素养(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关注生存,关注人际关系;关注情境,关注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成绩;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成熟的标志(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方法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五、案例分析总结综合素质模块二: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严谨治学:刻苦钻研,改进教法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团结同事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不以权谋私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考点:侵犯学生权利)爱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守法: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材料分析考点:奉献、认真)最高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具体要求: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材料分析考点:全体学生、健康、人格、不体罚)爱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怎么爱: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爱什么: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最低要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材料分析考点:教书——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育人——品德创新,全面发展)总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怎么教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怎么育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么评价: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材料分析点: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家长、廉洁从教)对待自己: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对待同事: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对待家长:尊重家长。
对待金钱: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材料分析点:反思反省;更新知识;创新教学)知识: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能力: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7.总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三、附:职业道德——材料分析答题要点关爱学生——全体、安全、人格、公正、不体罚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品德创新、全面发展为人师表——言行举止、团结同事、尊重家长、廉洁从教终身学习——学习再学习、反思爱岗敬业——对待工作是否认真、努力、负责、坚守岗位爱国守法——学生权利的侵犯四、附: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做答格式(一)读懂题干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分析材料——找准关键信息,确定对应要点(三)组织答案总:总体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不恰当的),践行了(违背了)……分:理论+材料——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理论点+(理论点解释)。
材料中,X 老师的XX行为,对学生产生了XX影响/促进了XX。
总:教学启示——好老师做法的意义,坏老师做法改正建议五、《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一、制定背景二、具体内容解读(一)配备与选聘:每个班级配一名担任时间连续1学年以上(二)职责与任务(三)待遇与权利(四)培养与培训(五)考核与奖惩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综合素质模块三:法律法规第一章教师权利与义务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保护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时间:1995年3月18日实施时间:1995年9月1日立法机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地位:是教育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确立了我国的教育性质和教育方针。
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是决定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法。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八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