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精选11篇)

作者为你精心整理了11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关的内容。
篇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人事档案管理范围: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工人等各类人员(包括出国不归、失踪、除名、逃亡职工和残死亡、离休、退休职工)的人事档案,二、除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库。
三、档案的管理(1)根据气候的不同变化,经常注意档案的通风、温度、清洁、防火、防盗、防晒、防潮和防蛀。
(2)对所管理的人事档案必须逐人登记注册。
(3)每季度核对一次档案的分类、编目、序号,发现编错或放错位置需纠正;装卸档案要按登记册全面检查档案,发现漏缺档案需查找。
(4)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材料,对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材料拒不交出者,应追究其责任。
(5)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四、人事档案是全面反应干部、工人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实物材料,构成包括下列十项内容。
(1)履历表及其他简历材料等。
(2)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3)各种鉴定;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材料;(4)各类考核、评价材料及毕业成绩单、学历证明等。
(5)政治历史审查材料及甄别复查材料,更改或姓名认定材料等。
(6)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7)表彰奖励材料(8)执纪执法部门形成的涉及个人的材料。
(9)任免呈报表,确定或晋升技术职务、学位、学衔审批表,出国人员审批表,调整工资审批表,工资级别登记表,离休、退休、退职审批表等,(10)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工作中形成材料。
五、查阅和借用人事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1)不得随意查阅人事档案,如必须查阅有关人员档案情况,需办理借阅手续由档案管理人员提供。
(2)必须查阅档案时,只限于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中共党员干部到档案室查阅所需情况。
(3)任何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亲属的档案。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5篇)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第四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第八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1. 人事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个人档案的建立,每位员工入职后,应立即建立个人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合同签订情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内容。
档案管理责任,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员工档案进行管理,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和保密。
2. 档案存储和保管。
存储要求,员工档案应妥善存放在人力资源部门或指定的档案室内,保证档
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保密措施,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内容,应加强保密措施,限制访问权限,防止泄露。
3. 档案使用和查询。
内部查询,员工本人或相关部门需要查询档案内容时,应提交书面申请,并
经过审批后方可查阅。
外部查询,对于外部单位或个人的档案查询请求,应严格控制,并遵守相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
4. 档案销毁和归档。
销毁程序,对于已离职员工的档案,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包括书面申请、审批和证明文件的保存。
归档管理,对于已离职员工的档案,应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归档管理,保证档
案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以上规定旨在确保员工档案的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和有效的执行,保障员工的合
法权益和公司的信息安全。
人力资源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三篇)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是指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关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规定,旨在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党组织的权威和纪律,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正性和合规性。
下面是关于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共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和合规进行,保障党组织的权威和纪律,根据《中国共产党组织法》、党的相关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人事档案管理的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合规、安全、便捷、高效。
第四条人事档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干部任免过程的监督和记录,推动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选拔和使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的任务是负责全面、规范、有效地管理干部档案,维护干部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档案服务和咨询,助力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实现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
第二章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六条档案管理的公开原则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干部个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公开干部任免的程序和结果,提供相关信息和档案查询服务。
第七条档案管理的公正原则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要求,不得滥用职权、违规干预,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正性和合规性。
第八条档案管理的公平原则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依法公平对待干部,不偏不倚,不搞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保障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竞争环境,防止不正当干扰。
第九条档案管理的合规原则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符合党纪国法和有关规定的要求,保障干部个人信息和档案的合法权益,依法合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条档案管理的安全原则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保密能力建设,严格遵守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确保干部个人信息和档案的安全不被泄露、篡改或丢失。
第十一条档案管理的便捷原则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查询和服务,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档案信息。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整理规定

一、目的为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人事档案,包括员工档案、干部档案、合同制工人档案等。
三、档案管理职责1. 人事部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询、销毁等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保密意识,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1)档案收集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原则。
(2)收集档案时,应仔细核对档案内容,确保档案的准确无误。
(3)对已收集的档案,应进行分类、编目、编号,确保档案的有序管理。
2. 档案整理(1)档案整理应遵循时间顺序、事件性质、材料性质等原则。
(2)对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排序、装订,确保档案的整洁美观。
(3)档案装订应使用专用档案夹,避免使用订书机、胶水等损坏档案。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1)档案保管应遵循安全、保密、便于查阅的原则。
(2)档案柜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尘、防虫、防鼠。
(3)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发现破损、缺失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2. 档案利用(1)档案利用应遵循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则。
(2)查阅档案时,需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登记查阅人、查阅目的、查阅内容等信息。
(3)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查阅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六、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制度。
2. 档案销毁前,需进行鉴定,确认档案已失去保存价值。
3. 档案销毁时,应采用安全、环保的方式进行,确保档案安全。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是指中共中央组织部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规定。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相关规定,人事档案是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工作经历、思想政治表现、职务任免等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的文件。
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促进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档案的建立与归档:组织部门应按照规定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学习情况、考核评价、思想政治表现等。
2. 档案的保管与借阅:组织部门负责对人事档案的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同时根据需要提供档案的借阅和查询服务。
3. 档案的审核与评定:组织部门在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进行选拔、任用和评定时,需根据档案信息进行审核和评定,确保选拔和任用的公平和合理性。
4. 档案的更新与废弃:组织部门需定期对人事档案进行更新,及时记录干部的职务变动和工作经历等信息;而对于一些已废弃的档案,组织部门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或归档保管。
5. 档案的保密与管理责任:组织部门负有档案保密的责任,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明确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和违规操作的处罚措施。
总之,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旨在加强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中组部关于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中组部关于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第四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第八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规则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规则(一)人事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1.严格按照中组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明确收集范围,认真做好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补充工作;3.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部门,应在形成正式材料后的一个月内,将材料送交校档案馆人事档案室归档;4.档案工作人员对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要认真进行核对,对缺少的材料要逐一进行登记,及时催要,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通知形成档案材料部门补送材料或补办手续,形成材料的部门要按规定认真办理;5.对不属于归档的材料要及时退回材料形成部门。
(二)人事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1.严格把好人事档案材料“入口关”,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要认真鉴别,严格审核;2.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3.归档材料必须齐全完整、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有承办单位的签章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材料的日期;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档案;4.残缺不全、头尾不清、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不能归入档案,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5.人事档案材料应统一使用16开纸(19×26.5厘米),材料左边应留出2—2.5厘米的装订边,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红色及纯蓝色墨水和复写纸书写,不得用计算机打印签名;6.凡属于应归入档案的材料,应按照中组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进行整理立卷,零星档案材料每两年装订入卷一次。
(三)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1.查(借)阅人事档案必须是中共党员,并填写《查阅档案审批表》,由查阅单位负责人签字,档案馆领导审批后,方可查(借)阅;2.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3.查(借)阅档案时,档案工作人员应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或是确定提供材料的范围,凡与查阅内容无关的材料,不得翻阅,并对提供查阅的档案进行登记;4.查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散布档案内容;5.查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录或复制档案内容;6.查阅人员必须爱护档案,严禁在档案材料上涂改、圈划、批注、抽取、增添、撤换、损坏档案;违反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假公济私者,按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处理;7.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须借用时,要说明理由,经档案馆领导批准,严格履行借阅手续,方可借出,借阅档案一般不超过15天,并不准擅自复制、抄录及转借他人;不准携带档案材料进入公共场所参观、游览、探亲访友。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1. 档案归档,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应当及时整理、归档,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管理。
档案应当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入职资料、培训记录、绩效评定、离职信息等内容。
2. 档案保密,人事档案应当严格保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和处理档案信息。
任何未经授权的泄露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处理。
3. 档案更新,员工的人事档案应当及时更新,包括入职、晋升、调岗、离职等信息的及时记录和更新。
4. 档案存储,人事档案应当存放在安全、防火、防水的地方,避免遭受损坏或丢失。
同时,应当建立电子档案备份系统,以备不时之需。
5. 档案销毁,根据规定的保留期限,对于已经离职或者不再需要的员工档案,应当及时进行销毁处理,以保证信息安全和合规性。
以上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定,希望所有员工都能严格遵守,并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和规范化操作。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4篇)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人事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应遵循以下规定:1. 录入档案:对每位员工的人事档案进行录入,包括个人信息、职业履历、培训记录、绩效评估等内容。
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保密性:人事档案应严格保密,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查阅。
确保员工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保护。
3. 存储措施:人事档案应存放在专用的柜子或保险箱中,防止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损坏。
并且要制定合适的备份措施,以防止档案的丢失或损毁。
4. 归档时限: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确定人事档案的存储时限。
对于离职员工的档案,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归档处理。
5. 更新管理:定期对人事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记录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情况、绩效评估等重要信息。
6. 销毁程序:对于已经过期或不再需要保留的人事档案,应按照公司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合规的销毁处理,防止信息泄露。
7. 访问权限管理:设立访问权限管理制度,明确具有查看档案权限的人员范围,并记录查看档案的时间和目的,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8. 培训与沟通:对人事部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并且与员工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档案管理的流程和相关规定。
以上是人事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一般规定,具体的管理细则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制定。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人事部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信息安全性,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人事部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档案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公司人事部的档案得到有效的管理、保存与利用,保证公司人事部业务的高效运转。
【第二章档案的归档】第四条档案的归档是指将文件、资料等相关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整理并存放在指定位置,以便于日常管理和查询。
第五条档案的归档按照文件和资料的性质、分类、时间等因素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分类目录。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第一条 人事档案应专人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的建立、相关内容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 和提供利用。
第二条目的1、 保证人事档案的完备,维护人事档案资料完整,防止资料损坏;2、 保守档案机密;3、 便于档案材料的使用。
第三条人事档案的分类人事档案分为内部保管档案和外部保管档案。
内部档案保存员工在我公司的各种记录和表 现;外部档案保存的是员工一生的记录和表现。
控股公司人 产业集团人力资源及 子公司(分公司、学院)人 力资源部 行政中心(部)力资源主管部门 原件 一一 一一 复印件原件 一一 原件一一 一一 ――原件一一―――― 原件其他员工注:1、 次季度第一个星期内,产业集团将其保管的上季度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档案更新报至控股 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事务助理处。
2、 档案建立内部人事档案按照管理权限分层级负责建立。
建立流程:收集 核查填写《档案信息目录表》入3、材料收集第四条内部人事档案管理 1、管理权限人员管理部门 各集团决策层/控股 高级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理人员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控股公司其他员工产业集团本部其他员工子公司(分公司、学院)内部人事档案按照管理权限分层级负责收集,档案内容详见列表:材料内容入 面试评价表、 应聘登记表、个人简历、 员工登记表、身份证(户口页、退伍证)职 复印件、原单位离职证明 ( 或与用人单位签订同等效力的协议 ) 、背景调查材料、 手 体检报告、入司通知单、相片(一寸免冠彩色四张)、教育证明复印件(毕业手续 证、学位证、其他受教育证书、职称证、职业资格证)12档项 案 材 料离职申请表、 离职审批表、工作交接单、资产交接单、离职会签单、 6 离 离职谈话纪要 项 职 高管增项:员工离职审批单(代替离职审批表)、备案表、离任审 3 计报告、交接工作刻录光盘 项考核 任职周期述职材料(职能经理); 材料 高管项目:任期述职、聆询材料;薪酬材料薪酬异动审批表;高管增项:备案表薪酬调整日前 3 个 工作日入职 5 个 工作日合同 材料劳动合同书、协议(为降低用工风险, 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各类协议, 议》)协2 项 转正材料(转正申请表、 恳谈记录表(高管))述职报告表、 转正审批表; 高管增项:备案表、正式任免(聘用)材料(职能经理(含)以上员工红头文件复印件)入 职 后 档业发 展 材 料岗员工调动通知单、 员工调动审批表、 工作交接单、 调动资产交接单、 5 调动会签单项 位高管增项:竞聘述职报告、竞聘成绩评定、产业集团领导会签、晋 异 升(恳谈记录表)、备案表、交接工作刻录光盘 动签订完毕3 个工作 日 审批通过3 个工作 日红头文件 下发 3 个 工作日 到岗后 3 个工作日备案签批后3 个工 作日正式离职日期前 3相关工作 项 组织实施 完毕 5个流转。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范文(3篇)

人事部人事档案规定管理范文一、目的与背景本规定旨在规范和统一公司内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的管理,确保人事信息的准确性、保密性和完整性,提高人事管理水平,保障公司人力资源的正常运转。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人事档案的管理,包括员工入职前与入职后的信息。
三、人事档案的分类1. 根据档案储存介质的不同,人事档案可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混合档案。
1.1 纸质档案:纸质档案是指以纸质文档形式保存的人事档案。
要求文档存放在安全、防潮的环境中,便于查询和保管。
1.2 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指以电子文件形式保存的人事档案。
要求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混合档案:混合档案是指既有纸质档案又有电子档案的人事档案。
要求要统一管理并保持同步更新。
2. 根据内容的不同,人事档案可分为基本档案、任职档案、离职档案和其他档案。
2.1 基本档案:基本档案包括身份证明、学历证书、聘用合同、个人简历、登记表等与员工个人身份和背景有关的信息。
2.2 任职档案:任职档案包括员工在公司任职期间的相关信息,如调动记录、培训记录、奖惩记录等。
2.3 离职档案:离职档案包括员工离职前提供的相关材料,如辞职申请、离职审核、薪资结算等。
2.4 其他档案:其他档案包括与人事管理相关但不属于基本档案和任职档案的信息。
四、人事档案的创建与维护1. 人事档案的创建1.1 招聘与入职:招聘人员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收集求职者的相关信息,并建立相应的人事档案。
1.2 入职审批:入职审批程序完成后,人事部门应及时将入职人员的档案材料整理归档,并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2. 人事档案的维护2.1 定期更新:人事部门应设定档案更新规则,定期对人事档案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2 档案转递:员工调动时,原部门需要将员工的档案转递给新部门,确保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3 档案归档:离职员工的档案应妥善保管,按规定时间归档,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查询性。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一、概述
人事档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员工档案的建立、保存、查询和使用,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档案建立
1. 档案建立应在员工入职时进行,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合同信息、培训记录等
内容。
2. 档案建立需经过员工本人同意,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档案建立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
规范性。
三、档案保存
1. 档案应妥善保存,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 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归档方式进行保存,便于查询和使用。
3. 档案保存时间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确定,过期档案应及时销毁或
转移至档案库。
四、档案查询和使用
1. 档案查询应经过授权,并按照权限进行操作,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2. 档案使用应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不得用于违法违规行为。
3. 档案查询和使用记录应进行记录和审计,以便追溯和监督。
五、档案移交和销毁
1. 档案移交应经过授权和记录,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档案销毁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确保档案的安全销毁和隐私保护。
六、违规处理
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降级、解雇等。
七、附则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如有特殊情况需进行调整或补充的,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备案。
以上为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旨在确保人事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4篇)

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及组织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人事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人事档案是指用于记录、管理和保存与人事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的载体。
人事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职称评定、奖惩记录、培训记录、考核评价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第三条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招聘、录用应届毕业生和外聘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管理人事档案,并不断完善。
第四条人事档案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存原则。
人事档案应按照法定期限保存,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查找性。
(二)保密原则。
人事档案应严格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泄露。
(三)规范原则。
人事档案应按照规范的标准和流程建立、管理和利用,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五条人事档案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籍贯、民族等。
(二)工作经历,包括入职日期、离职日期、岗位职责等。
(三)教育背景,包括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
(四)职称评定,包括职称名称、评定时间、评定等级等。
(五)奖惩记录,包括获奖情况、违纪违法行为等。
(六)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等。
(七)考核评价,包括年度考核、绩效评价等。
(八)其他相关信息。
第六条人事档案的管理责任人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建档工作。
负责对新员工进行档案建立和登记。
(二)维护工作。
负责人事档案的日常维护和整理工作,确保档案的有序和完整。
(三)利用工作。
负责根据需要提供档案资料,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提供。
(四)保存工作。
负责对已离职员工档案的妥善保存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第七条人事档案的利用原则如下:(一)用于员工管理。
用于员工的考核评价、晋升、奖惩等决策。
(二)用于法律诉讼。
用于解决劳动纠纷、法律争议等。
(三)用于人才培养。
用于员工的培训、职称评定等。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档案,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各项工作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人事档案工作是公司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贯彻执行公司战略、方针、政策服务的;是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员工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各个部门;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人力资源部一负责制定、修改和完善公司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等规范;二负责本制度在各部门实施执行的具体指导和监督检查;三负责公司全体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四负责对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督导;五人力资源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职责具体如下:1收集、鉴别和整理档案材料;2办理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3登记职务及工资变动情况;4为有关部门提供档案信息情况及有关材料;5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6办理人事档案有关的其他事宜;第五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要求和职责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二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严格执行保密守则,不向无关人员泄露员工人事档案内容;四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条例,管理好本单位员工人事档案,接受上级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五负责本单位人事档案信息的维护与管理,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转递、保管和提供查借阅等工作;六调查研究员工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七采取防盗、防火、防晒、防潮、防蛀等各项预防措施,确保员工人事档案的安全保管,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第三章人事档案内容第六条:员工人事档案正本的内容和分类:第一类履历材料:个人简历表,各类人员登记表;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鉴定含自我鉴定,调动、任免的考核材料等;第四类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指国家教委认可的学历、学位及学习成绩,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考核、审批材料,毕业生登记表,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着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培训内容、考试成绩以及“培训证书”复印件等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指入党入团、应征入伍等各类政审材料及更改民族、年龄、国籍、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第六类参加及退出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入党入团志愿书、申请书、转正报告,取消预备党员及党员资格的材料,退团材料,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包括科技、业务及政治等方面的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处分决定、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及个人提供的有关材料,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中形成的判决书等材料;第九类录用、任免、聘用含劳动合同书、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体检表、评残材料、法院审判的离婚判决书,员工逝世后的有关材料,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第七条:员工人事档案副本的内容:第一类的近期履历材料;第三类的主要鉴定、干部考核材料;第四类的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的材料;第五类的重要政历材料;第七类的奖励材料;第八类的处分材料;第九类的任免、工资、待遇、出国审批材料;其他类别如有重复的材料,也可归入副本;第四章档案的整理第八条:整理员工人事档案,必须做到档案材料认真鉴别,分类准确,材料齐全,编排有序, 目录清楚, 装订整齐, 达到每卷档案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第九条:每卷档案材料应根据材料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材料之间的衔接或材料的形成时间排序,并在每份材料的右上角上编写类别号和顺序号,在其右下角编写页码;第十条:档案材料排序的方法:一按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排序的有第一、二、三、四、七、九、十类:二按档案材料内容主次关系排序的有第五、六、八类;其中第五类及第八类应将同一件事的结论性材料排在前;第六类材料,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其他材料之前,入党志愿书应排在入党其他材料之前,先排入团后排入党材料;第十一条:档案材料目录是查阅档案内容的索引,要认真进行编写,具体要求如下:一题目与材料相符,过长的可简化,但要反映材料的主要内容,无题目的可自行拟题目;二材料形成时间一般采用材料形成的最后落款时间;三档案材料页码按图书编页法进行编页,每面为一页,已印有页码的材料应如数填写;第十二条:档案材料统一使用十六开规格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纯兰或红色墨水及复写纸书写;第五章人事档案的收集、保管和销毁第十三条:员工所在单位的组织、人力资源部对职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档案的完整;第十四条: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认真鉴别,保证材料的真实、准确、文字清楚、手续齐备;材料须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签字后归档;第十五条:按规定需要销毁档案材料时,必须认真履行登记手续并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可销毁;第十六条:档案卷皮、目录和档案袋的样式、规格应统一使用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第十七条: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违反规定者,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处理;第十八条:档案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查借阅、收集、鉴别归档、转递、检查核对、保管保密、管理人员职责、送交档案材料归档工作的八项制度及各项工作程序,并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高温、防盗等六防工作;第十九条:人力资源部的档案管理人员在以下几个时段特别需要做好人事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1、新员工报到时;新员工报到后,收齐新入职员工的所有手续、证件、资料后,统一装入新建的档案袋内,并在档案袋封面左上方书写上档案袋编号同员工的工号相同、员工姓名、性别;办理完试岗派遣手续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将以下档案、证件和资料进行再次归档:⑴、职位申请书必须要有初试、复试、录用的审批人签字及录用时的薪资标准等意见签署、贴上一张一寸的彩色照片;⑵、身份证双面都印在同一页上,A4纸、学历证、学位证及其他相关资质证件的复印件;2、员工办理正式入职手续时;办理完入职手续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将以下档案、证件和资料进行再次归档:⑴、签署好的担保书;⑵、试岗通知单必须有其直接上级对其在试岗期间表现的评价;⑶、录用通知单、实习协议;3、员工办理转正手续时;员工转正手续完成后,各级人力资源部门人事专员必须将以下资料收集齐后,归入该员工的档案袋:⑴、员工保管的实习协议和录用通知单;⑵、该员工的转正申请表、转正通知单;⑶、劳动合同;⑷、竞业禁止合同书;4、员工办理调动手续时;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在完成员工调动手续的三个工作日内,将员工调动手续资料装入该员工的档案内,具体的资料有:⑴、人事异动审批表;⑵、员工调动工作移交表;⑶、文件档案资料移交明细表、物品资产移交明细表、客户资料移交明细表、待办工作事宜移交明细表;⑷、调令;5、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时;人事处在办完员工离职手续的三个工作日内,将离职相关资料装入该员工的档案内,必须装入的资料有:⑴、该员工的书面离职申请书;⑵、该员工交回的自己保存的劳动合同、竞业禁止合同书、转正通知单;⑶、离职申批表;⑷、员工离职工作移交表;⑸、文件档案资料移交明细表、物品资产移交明细表、客户资料移交明细表、待办工作事宜移交明细表;6、公司对员工进行表彰或处罚时,需要归档的资料必须第一时间三天以内归档;第二十条:每年一季度按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对上一年的人事档案进行整理、组卷;人事档案的收集范围:本管理制度第三章中所列的档案内容涉及的相关材料;第二十一条:在整理过程中,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第六章档案的提供和利用第二十二条: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档案,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查阅本单位人员档案应填写审批表,按规定程序逐级审批,方便查阅;二如需要本公司领导干部档案,应携带工作证、单位介绍信或内部审批表,经人力资源部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三人事档案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借出查阅;如必须借出查阅时,应事先提交报告,说明理由,经人力资源总监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档案;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禁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对违反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六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须请示档案所在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才可复制办理;第七章档案的转递第二十三条:员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工作交接并办清所有手续后,如无特殊情况,所在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将档案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劳动组织、人事部门;所在单位领导如有职务调整,无特殊情况,接到任免通知后,10天内必须办理档案转递;第二十四条: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填写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并密封包装;三对转出的档案材料,应齐全,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四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单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单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档案丢失;第八章其他规定第二十五条:凡是公司的员工正式员工、试用员工和临时员工都必须建立档案正本,是否建立副本,根据工作需要由人力资源部自行确定;第二十六条:人事档案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接受过正规的档案管理培训,在工作中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原则上安排中共党员从事此项专项工作;第二十七条: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应按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档案保管和档案销毁;第二十八条: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档案借阅申请表日期:20 年月日人事档案借阅登记表人事档案移交表。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中组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根据中组部的人事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各单位和组织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 档案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组织和人员的档案管理职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和监督。
2. 档案管理标准化: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3. 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人事档案材料,确保档案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4. 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建立安全、稳定的档案保管体系,加强对档案的保密和防火工作,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和服务效能。
5. 档案的调阅和借阅:建立健全档案调阅和借阅制度,明确调阅和借阅的权限和程序,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6. 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不同类型档案的保管期限,及时处理过期档案,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7. 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对有关人事档案进行鉴定,及时处理问题档案,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按照相关规定,对过期和无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
8. 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开展档案工作的自查和外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和加强中组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和服务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为规范和加强集团公司及各企业员工人事档案的管理,妥善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人事档案管理范围
1、集团公司领导、各企业经营班子成员、高级管理人员、后备干部及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员工的人事档案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按本规定统一管理;
2、集团各成员企业中层干部及其余在职员工的人事档案由所在企业的人事劳资部门(档案室)执行本规定集中管理;
3、企业内退人员和离退休等非在职人员的人事档案按现有管理渠道参照本规定实行委托管理;
4、各企业人事劳资管理部门根据人事档案的管理范围和要求及时收集和提供各类人员需入档的文字材料和相关资料;
5、各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应每两年组织所属员工填写一次《新疆广汇集团员工登记表》(经营管理人员填写《干部履历表》),并做好审核鉴定和归档工作;
6、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妥善保管员工档案,定期鉴别和整理档案材料,办理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移传递手续,提供有关的情况证明,并做好档案的安全、保密和保护工作。
二、归档内容及要求
1、现在职人员的员工应聘表(社会招聘人员)、员工登记表,以及本人原单位(或档案管理部门)按人事档案要求封装的个人人事档案;
2、现工作单位对个人的鉴定、考核、聘任、奖励和处分的文件原件、附件及相关材料;
3、个人评定岗位技能、专业技术职称和获取学历的评审意见及证书等相关材料;
4、本人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民主党派及政治审查的文字材料;
5、个人的劳动合同、调动、任用、复转退伍、伤残鉴定、工资、社保福利待遇、出国、退休(职)等文字材料;
6、归档的材料内容要真实可靠,手续完备,字迹清楚,原件残缺不全或印章不清的材料应经鉴证核实后入档。
涉及本人身份、年龄、参加工作年限以及享受待遇资料必须有相关单位(部门)的审查盖章和本人签字。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规范
1、集团公司及各企业相关职能、业务部门应定期将需归档的人事资料移交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清理和归档,档案管理人员要签字接收,及时加封,以防丢失。
2、人事档案原则上不外借出室,严禁任何个人借阅本人或其亲属的人事档案。
如因特殊情况需阅档或因办理人事业务需提档的,经办单位人事部门应书面向档案管理部门主管领导申报批准后,方可履行档案借阅登记手续。
3、人事档案的内容及相关材料经过批准方可摘抄或复印,核对无误并盖专用印章后使用方为有效。
4、借阅的人事档案要妥善保管,不得交与无关人员翻阅或擅自转借和更改、复制其中内容,杜绝拆散、抽换、圈划、加批、涂改和损坏案卷等行为。
5、员工申请企业外工作调动、辞职,或劳动关系依法终止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
个人提出将人事档案转人才交流中心委托管理的,其管理费用自理。
①人事档案转递(送)须按统一的《新疆广汇集团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见附件)的项目详细登记,密封包装后,进行移交。
②转递和接收人事档案或材料必须及时,不得积压、拖延,不得交本人自带。
③接收人事档案时要当面拆封并按档案目录认真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回复送档单位。
6、人事档案应专人管理,主管部门定期对人事档案及相关材料的管理进行核查,要不断改善管理条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和组织整改;对因人事变动未及时接转人事档案的情况应立即会同相关单位(部门)补充办理。
7、注意保持人事档案存放地的室内清洁及环境的安全,确保防火、防潮、防蚀,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人事档案室。
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档案的管理办法、保密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1、各企业可依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办法或细则;
2、本规定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补充;
3、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附件:1、《新疆广汇集团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
2、《新疆广汇集团员工登记表》
新疆广汇集团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转出存根
转入存根
新疆广汇集团员工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