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侯孝贤的童年往事看台湾电影的历史感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童年往事》是侯孝贤导演的一部经典作品,该片以台湾的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
侯孝贤一贯以细腻的视觉风格著称,而在这部影片中,他更是通过精致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对于乡村风物的细腻观察和独特表达。
本文将从《童年往事》中的视觉风格角度,探究侯孝贤电影的独特魅力。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是极具诗意的。
他善于运用光影和色彩,塑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慢镜头和柔和的色调,展现了乡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宁静。
他常常选择逆光或侧光拍摄,让画面在光影交错中获得了独特的美感。
尤其是在表现四季更替时,他对于季节的把握极其精准,使得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春夏秋冬的变换。
通过对光影、色彩和季节的巧妙运用,侯孝贤为观众打造了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是极具叙事性的。
他擅长运用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不仅仅依赖对话和剧情,更加重视影像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在《童年往事》中,他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捕捉,强化了故事的叙事性。
比如在描绘少年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时,他选择大胆运用特写和微距镜头,将对于植物、昆虫、动物等微小生命的关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描绘少年心灵成长时,他则运用跟随镜头和抽象镜头,将视角置于少年的视角,使得观众与主人公产生了更加亲近的情感联系。
通过这种叙事性的镜头语言,侯孝贤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具有强烈情感共鸣的影像故事。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是极具现实感的。
虽然他擅长运用诗意和叙事性来呈现影像,但他对于现实的观察和表现却是极其细腻和真实的。
在《童年往事》中,他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呈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腻和真实。
比如在描绘人物情感时,他选择运用近远距离和虚实对比的手法,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短暂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描绘乡村风物时,他则运用变焦和移轴等手法,将乡村的神秘和粗犷呈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种对于现实的细腻观察和深入刻画,侯孝贤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诗意的乡村世界。
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
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侯孝贤是一位著名的台湾电影导演,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电影不仅反映了台湾社会的现实,也呈现了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本文将探讨侯孝贤电影中的文化记录性,分析电影如何呈现文化现象、传承文化历史以及探索文化思考。
侯孝贤成长于台湾戒严时期,这一历史背景对他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台湾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以诗意的镜头语言描绘出台湾社会的真实面貌。
他的电影往往以小资、文艺的氛围为主,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
侯孝贤的电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记录性,他通过电影表达了对台湾文化的敬意和思考。
侯孝贤电影中的场景和动作设计独具匠心,他常常将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入影片中,使观众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刻的感受。
例如在《童年往事》中,他巧妙地运用镜头捕捉到了台湾特有的街景、老建筑以及传统民俗活动。
这些场景和动作真实地再现了台湾社会的生活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一幅鲜活的文化图景。
侯孝贤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善于通过细腻的表演和人物关系来反映社会现象。
影片中的对白也具有鲜明的台湾特色,融合了方言、俚语和标准语,为电影增添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例如在《恋恋风尘》中,主人公的一句“我没哭,只是眼里进了沙子”,用含蓄的方式传达出对离别的哀伤和对感情的珍视,让人深刻感受到台湾文化的韵味。
侯孝贤的电影生动地呈现了台湾社会的文化现象,如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本土与全球的融合等。
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台湾社会的真实面貌,也展示了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青梅竹马》中,通过对两个年轻人成长经历的描绘,反映了台湾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侯孝贤的电影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
他通过电影来传播和传承台湾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如《刺客聂隐娘》中的古代刺客传说、《醉眼看梦》中的戏曲表演等。
这些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使观众对台湾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吉光片羽忆童年——试析电影《童年往事》
关键词 : 回 忆与 反 思 ; 长镜 头 ; 诗 意的 真 实命 记 忆 中最 原 初 最 难 忘 的 一 笔 , 而 这 也 奠定 了每个 人 成 长 的那 块情 感 基石 、 那 个 永远 也 无 法脱 离 的根 。 有 不谙 世事 、 有 调皮 胡闹 亦有 生 离死 别 , 在 童 年 的岁 月 里 有 太多 的人 和 事影 响 着 我们 对 于 这 个 世 界 最 初 的 记 忆 。 电影 《 童 年 往 事》 就是 导 演侯 孝 贤 对于 自己成 长 岁月 的回忆 和 反 思 , 颇 有 个 人 传 记 的色 彩 。但影 片 似 乎 又 并 没 有 这 么 简 单 , 从 影 片 的英 文 名 ( ( T h e T i m e t o L i v e a n d T h e T i me t o D i e ) ) 就可窥见 导演 在这看似 个 人化 的题材 中沉 淀 了关 于生 命 的思 考 。 童年 时 光 中总 有一 些 人 和 事 牵 动 着 生 活 的重 心 , 导 演 就 将 这些 记 忆 深刻 的 片段 散 文式 的组合 在 了影 片 中。事 件 与 事 件 之 间 似乎 并 没 有真 正 意 义上 的 因果 联 系 , 但 却 有在 内里 涌动 一 种 以贯 之 的 张 力 。在 《 童年往事 》 中每 个 生 命 个 体 都 展 现 和诠 释了各 自生活的历程和生命 的意义 , 并在个 体之 上连结着 家庭 甚 至社 会 的某 根 神经 。 影 片一 开场 就 以阿 哈咕 的视 角 介 绍 了举 家从 内地搬 来 台 湾 的缘由, 而这也正是阿婆一心找寻 回大陆的路的诱 因。个体 在 历 史 的前 行 中很 多 时 候 总 是被 动 的前 行 , 因 而 改变 了命 运 的 轨 迹 。或 许 当初 举 家迁 来 台湾 只 是 为 了寻 求 更 好 的生 活 , 又 何 曾 想 到这 一 湾 浅浅 的海 峡就 成 为 了一 辈子 也 无法 逾 越 的归 乡 的屏 障。其实这样 的族群在 台湾社会 中占有着很大 的比重 , 他 们的 生 存状 态也 一直 都 与 历 史 、 社 会 的 变 迁 相 捆 绑 。父 亲 本 以 为 只 是 暂 时来 台湾工 作 生 活 因 而 买 的都 是便 宜 的藤 制 家具 , 阿 婆 虽 然 身在 台湾 却一 直 不 忘 找 寻 回 大 陆 的路 , 其 实这 些 都 是 这 个 族 群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最真实的写照 。父亲病重离世于这块 似 乎 并不 属 于他 的土 地 , 阿 婆 找 寻 到 生 命 的 最后 一刻 也 未 能 寻 回 自己 的根 。阿 婆 找寻 回大 陆 的路其 实 就是 在 寻 求 自我 身 份 的 种认 同 , 而 对 于 台湾 自身而 言 , 它也 同样 缺 少 这样 一 份 身 份 认 同。 长 久被 日本 殖 民 , 继 而被 国 民党 统 治 , 它离 开 自己 的母 腹 太 久太 久 。对 于 自己是谁 , 自己 属 于谁 这 个 问题 对 其 而 言 是 一 种 难 以言 喻 的 困境 。 阿 哈 咕这 样 一 个家 庭 是 台 湾 千 百万 外迁 移 民 的缩 影 , 在 他 们 的 生 活 中家庭 和 丰 _ 卜 会 就 是 这样 紧 密相 连 密不 可 分 , 或许个体 、 家 庭 与社 会 从来 就 不 可二 分 。影 片 在看 似 不经 意 的个 体 讲 诉 穿插了诸多历史事件 , 而这一个传递的载体就是收音机 。通过 收音机传 出来 的卢 音 , 其 记 录 了国 民党在 大 陆战 败、 1 9 5 8年 “ 8・ 2 3 ” 炮战 、 1 9 6 1 年 窜犯 大 陆失 败 以 及 1 9 6 5年 台 湾 副 总 统 陈 减病 逝 等一 系列 历 史 事 件 , 从 而 更 是 助 力 于 该 片 超 越 单 纯 的 个 体成长 、 家族 记 忆 的范 畴 , 进 入 了记 录和 反 思群 体 对 于历 史 的记 忆 这一 更 加 开 阔 、 敏感 和 深邃 的 领域 , 也 使得 影 片 的 主题 得 以超 升。新浪潮电影 的精神之父巴赞主张“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 其实透过《 童年往事》 也不难发现我们也可 以透过 电影去重构 族 群 对 于历 史的记 忆 , 使 电影 成 为 “ 历 史 的渐 近 线 ” 。导 演 选 择 历史 中的小人物这样 的个体视角讲诉个体的成长故事 , 而 由此 折射 历 史 的光影 和 流 变 , 这 样 的处 理 也 使 得 这 种 对 于 历 史 的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童年往事》是侯孝贤导演的一部经典电影,这部电影展现了侯孝贤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叙事手法。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用精致的镜头语言和独特的叙事结构,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电影美学,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童年往事》中的视觉风格,探讨侯孝贤电影的魅力所在。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具有强烈的文学气息。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运用了许多文学化的手法,比如对细节的敏感和对情感的把握。
他善于通过镜头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世界的细微变化。
在电影中,侯孝贤对于光影的运用十分讲究,他善于利用光线的明暗对比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侯孝贤还通过对镜头的运用来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用意象的方式来诠释故事的内涵,这种文学化的表现手法使得《童年往事》既具有沉稳的思想深度,又能给人以情感的冲击。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非常注重细节和现实感。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用镜头捕捉到了许多生活中细微的变化和情感的流露。
他通过对人物行为和表情的把握,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世界观。
在侯孝贤的电影中,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张力,他用细致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展现出了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侯孝贤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赋予了他的电影一种强烈的写实感和真实感,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总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的那种真实的存在感。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还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探索性。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不断尝试新的影像语言和叙事结构,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现人生和世界的多样性。
他对于影像的探索和实验,使得他的电影具有了强大的创造力和革新力,为华语电影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侯孝贤的电影不仅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还具有独特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这种实验性和探索性使得他的电影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和活力,赢得了影迷们的青睐和赞赏。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界的一位重要导演,其电影作品多次入选国际电影节,获得多项奖项。
其中,《童年往事》是侯孝贤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童年往事》电影的视觉风格的分析,探讨侯孝贤电影的特色和风格。
首先,在电影的镜头构图方面,侯孝贤电影有着独到的特色,其镜头非常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运用极少的对话和音乐,通过镜头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意境。
例如在故事开头,小男孩在草地上捡到蚂蚁,蚂蚁被他拇指压死,留下了两行沉重的泪水,这时候影片并未使用任何音效,只用镜头语言表达了这个小男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其次,侯孝贤电影的色彩运用也十分独特。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运用的是日本岩井俊二电影中的色彩调和技术,将青绿色、淡黄色、淡蓝色等颜色运用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在台湾农村的田野里,大片的青绿色和阳光下的淡黄色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自然而柔美的氛围。
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体现出侯孝贤对色彩的敏感和细腻,更在情感上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除了构图和色彩,侯孝贤电影还有一些常用的符号和意象。
其中一个主要的意象是水,水代表着时间和记忆。
在《童年往事》中,水始终贯穿了整个故事,从河流到喷泉再到雨水,这种不断变化的水景象征着故事中情节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
而且,水同样也给侯孝贤电影营造出一种清新、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了人物内心的世界。
最后,侯孝贤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有非常独特的风格。
他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亲切、坚强、细腻的,具有时空和文化的特殊性。
《童年往事》中的小男孩,性格十分内向和孤独,但是非常敏感和善于感受。
这种特殊的人物形象营造出一种非常真实和具有感染力的氛围。
总的来说,侯孝贤电影具有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即使是在描写现实的情景时也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和审美。
他的电影总是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即便是最简单的镜头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在《童年往事》这部电影中,这些风格和特征更是得到了充分彰显,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灵魂。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童年往事》是侯孝贤导演的一部经典之作,通过影片中的视觉风格可以看出侯孝贤在电影中对于画面构图、镜头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和精湛技艺。
下面我们将从这部电影中的视觉风格来探讨侯孝贤电影的特色。
从画面构图来看,侯孝贤善于利用镜头语言来表现影片中的情感和人物关系。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精心的画面构图,将人物与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比如在影片中,他经常运用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他还善于通过特殊的镜头角度和运动方式来展现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比如用低角度镜头来强调人物的威严,用高角度镜头来表现人物的渺小等等,这种画面构图的精彩运用,使得影片在视觉上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侯孝贤在《童年往事》中的镜头运用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在影片中,他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移动镜头,来展现影片中的人物情感和场景氛围。
比如在影片的开篇,他运用长镜头来表现人物的孤独和无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他还善于通过移动镜头来提高影片的节奏感和戏剧张力,比如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他用移动镜头来塑造紧张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种镜头运用的精彩之处在于,他能够在表现情感和氛围的又不失对于整体节奏和张力的把控,使得影片在视觉上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震撼力。
侯孝贤在《童年往事》中的色彩搭配也非常出色。
他擅长利用画面的色彩来表达影片的主题和情感,比如在影片的暗部情节中,他运用了大量的冷色调和暗调,来表现人物的孤独和无助;而在影片的亮部情节中,他则运用了温暖的色调和明亮的光线,来表现人物的温情和牵挂。
这种色彩搭配的精彩之处在于,他能够将色彩与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影片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张力。
从《童年往事》这部电影中的视觉风格来看,可以看出侯孝贤在电影中对于画面构图、镜头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精湛的技艺。
他善于利用精心的画面构图、精彩的镜头运用和出色的色彩搭配,来展现影片中的情感、氛围和张力,使得影片在视觉上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侯孝贤是台湾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深入人心的故事而闻名。
他的电影作品常以别致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的视觉概念展示出不同的电影世界。
本文将从他的经典电影《童年往事》出发,分析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童年往事》是侯孝贤于1993年执导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城市男孩成长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侯孝贤通过细腻的镜头运用和丰富的色彩表达,展现了他独特的视觉风格。
侯孝贤熟练地运用了对比反差来突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在《童年往事》中,他常常使用鲜明的黑白对比来表达人物内心的纷扰和复杂情感。
在电影的开头,男主角阿贤在夜晚的街道上与朋友们玩耍,镜头中他们的身影在黑暗中跳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种黑白对比既突出了年轻的男孩的天真与活力,又暗示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挣扎和困惑。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还表现在他对细节的关注和描绘。
在《童年往事》中,他经常运用特写镜头来突出人物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在电影中,当男主角阿贤接到母亲生病的消息时,侯孝贤通过特写镜头捕捉到了阿贤焦虑不安的表情和手指在电话上的细微颤动。
这种细节描绘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角色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的冲突。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还体现在他对自然环境的独特表达。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精心构图和运用色彩表达来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自然风景。
电影中男主角阿贤与朋友们在乡间漫游的场景,侯孝贤通过色彩的平衡与对比,创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他运用鲜艳的绿色植被和明亮的天空来突出大自然的美景,并通过稳定的镜头与缓慢的移动来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舒适。
从《童年往事》这部电影来看,侯孝贤的电影视觉风格表现出对比反差、细节描绘和自然环境表达等特点。
他通过这些手法,成功地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电影世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侯孝贤的电影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一位重要的导演。
侯孝贤,底色苍凉
他用苍凉的眼光打量世界,以电影来讲述苍凉人生,也将这个词慢慢内化为人生的底色……一个人没有同类他乡即故乡。
这句话用在侯孝贤身上无比妥帖。
他本是广东梅县人,1948年,不满一岁的侯孝贤随家人移居台湾。
于是,在侯孝贤这里,“故乡”变成了一个复杂的词汇,他既眷恋自己的生长地台南凤山,又感觉自己没有被这方土地完全接纳,因此常常一个人躲起来,悄悄俯视芸芸众生。
他所在的小镇中心有座城隍庙,庙宇屋脊上雕满彩塑,绚丽的色彩像野火在烧;庙周围挤满打群架的孩子、卖吃食的小贩、小混混、穿花裙子的姑娘……这凝固的场景后来常常出现在他的电影里。
因为在童年时便形成了苍凉的风格,侯孝贤总像一个漠然的观察者,同家人的关系也颇为疏离。
记忆中,父亲总在咳嗽,永远手捧一卷书自顾自读,很少逗弄孩子们。
后来侯孝贤才知道,那时的父亲已经因气候原因患上了肺炎,疏远孩子为的是防止传染。
而母亲原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赴台前也有自己的交际圈,不能回老家,就意味着她失去了所有的亲友关系。
她只能独自照料一堆孩子,默默消化满腹的抑郁和沮丧。
家中压抑的气场使侯孝贤不由自主地往外跑,仿佛跑到外面才能获得救赎。
慢慢地,他开始在街头厮混,打架、赌博,无所不为。
12岁时父亲去世,17岁那年母亲也走了,他从此彻底沦为了街头混混,经常偷拿父亲的遗物去典当,用换来的钱吃喝赌博,让兄姊无可奈何。
就这样,侯孝贤孤寂地度过了狂放不羁的少年时代,多数时间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无边幻境里。
正如好友朱天文形容的那样:“南台湾炎炎蒸腾的暑日蝉声里,他一双木屐、一条布短裤在大街小巷跑来跑去,浓眉一锁,自以为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也正因如此,多年后他遇见聂隐娘的故事,怦然心动。
因为她和他一样,都是一个人,没有同类。
人生即电影侯孝贤体格瘦小,待人温文尔雅,很难想象,早年混帮派的时候,他是最能打的一个。
如果说打架和赌博的经历给侯孝贤带来了什么,那大概就是“望气”的本领。
“因为打惯了架,也赌惯了博,慢慢就学会了观察人,特别能算计,也特别好勇斗狠。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界的重量级人物,被誉为亚洲电影的导演大师之一。
他的电影作品以艺术感和文化深度著称,其中,视觉格调更是他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童年往事》中,他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视觉风格。
首先,影片中的颜色运用非常精致。
影片以灰色调为基调,突显了那个时代的严峻和艰难。
但同时,侯孝贤又以黄色、红色、蓝色等颜色来突出人物心灵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
比如,孩子们对于雪花的欣喜和追逐,草地上的鲜花和小鸟,都以明亮的鲜艳色调呈现,坚定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快乐和自由。
而当父母离婚后,母亲的衣服和住处都变成了暗淡的蓝色,昭示着她内心的孤独和沉闷。
其次,画面的运动感也是侯孝贤电影的常见特点。
在《童年往事》中,摄像机在孩子们奔跑、玩耍、跳跃时的跟随,以及快速的镜头切换,使得画面具备了强烈的动态感。
比如,最后一幕孩子们和父亲在街头跳舞的舞蹈镜头,融合了遥远和现实的感觉,使影片更加富有奇幻和感性色彩。
在影片的音乐和声音设计上,侯孝贤同样让人耳目一新。
片中使用的音乐要么是古典的欧洲交响曲,要么是民间音乐,营造出童话般的氛围。
而将这些音乐与影片中自然的声音相融合,比如孩子们玩耍时愉悦的笑声、雪地中呼吸的声息,更又为影片增添了丝丝轻抚人心的温暖。
另外,影片中的场景构图也颇为深刻。
无论是人物的位置布局,还是背景图和人物的色彩呼应,都体现了侯孝贤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控。
比如,当母亲拿出儿子的行李时,这一场景的构图中,母亲和儿子呈现出完美的三角构图,椅子、地面和墙壁的灰色色调增加了画面的整体韵味。
最后,侯孝贤的电影风格还在于他对人物内心状态的描写。
他通过对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处理,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和隐秘性格。
《童年往事》中,父亲在面对儿子、妻子和父母的不断失望和惋惜时,眼神里的迷茫和无奈几乎可以摸得到;儿子在面对父亲的温暖和残酷,以及父母的离异时,眼神中的凝重和低沉也逐渐透露出来。
总之,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的视觉风格也完美地呈现出来。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摘要】《童年往事》是侯孝贤的一部经典电影,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回忆和情感。
侯孝贤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而闻名,包括色彩运用、镜头运用、氛围营造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继续展现了他独特的视觉风格,通过细腻的色彩运用和大胆的镜头运用,营造出一种令人沉浸其中的氛围。
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角色。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在《童年往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侯孝贤的电影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之旅,让人深思人生和情感。
对侯孝贤电影的评价也是正面的,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展现了他对电影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侯孝贤、电影、《童年往事》、视觉风格、色彩运用、镜头运用、氛围营造、情感表达、评价1. 引言1.1 介绍《童年往事》电影《童年往事》是侯孝贤执导的一部电影,于1983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台湾乡村度过的童年时光,充满了对纯真、梦想和回忆的描绘。
影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细节和情感体验,温暖而深刻。
侯孝贤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让观众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感受那份无忧、自由和感动。
《童年往事》被誉为侯孝贤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因为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更因为其精湛的视觉表达。
影片中的画面如同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作,细腻而饱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侯孝贤通过镜头捕捉小人物的生活细节,描绘出了一个微妙而真实的童年世界。
这种细腻而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共鸣,让人感叹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通过《童年往事》,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侯孝贤对于童年和回忆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农村童年的真实面孔,更传达了对纯真时光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侯孝贤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达,打造出了一部充满温情和情感共鸣的经典之作。
1.2 介绍侯孝贤电影侯孝贤是台湾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闻名。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侯孝贤是台湾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刻的人文情怀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对于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和对于生活细节的极致呈现。
《童年往事》是他的一部代表作,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侯孝贤的电影风格。
侯孝贤的电影视觉风格以细腻的画面和精美的构图闻名。
在《童年往事》中,他通过对于自然景观的展现及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了其对于画面细节的高度把控。
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田园风光、农舍等自然元素,以及古老的民居、乡村路牌等人文元素都被侯孝贤用镜头巧妙捕捉,并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画面处理,将这些元素呈现出了一种极具诗意的美感。
侯孝贤对于光影的运用也非常独特,他常常选择柔和的光线来烘托出人物情感,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温暖、柔和的氛围。
这种对于细节的精致呈现,成为了侯孝贤电影的一大特色。
影片的叙事方式也是侯孝贤电影的一大特点。
他常常运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来展现故事,通过回忆、梦境等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情感变化。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和想象,将故事的发展进行了巧妙的串联,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来呈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变化。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电影的神秘感和戏剧张力,同时也使得影片更加具有思考性和深度,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去体味故事背后的情感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侯孝贤电影的音乐运用也是其独到之处。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通过配乐的选择和使用,来增强影片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在表现欢乐的场景中,他选择了欢快、轻快的音乐来烘托气氛;在表现悲伤的场景中,他又选择了悲怆、忧伤的音乐来强化情感。
这种音乐的巧妙运用,使得影片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和深刻,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更容易被故事所打动。
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还体现在其对于人物情感的关注和呈现上。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对于人物心理的描绘和情感的呈现,展现了其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电影《童年往事》与地域文化——侯孝贤电影对台湾文化身份的追问与“寻根”
256电影《童年往事》与地域文化——侯孝贤电影对台湾文化身份的追问与“寻根”张庆梅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摘要: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是一部自传性的作品,主要以他从童年到青年的经历为内容,描绘了主人公阿孝一家的悲欢离合。
因此,影片中自然地深渗入了带有地域性的文化因素。
本文立足于侯孝贤“外省人”的特殊身份,从地域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探求电影《童年往事》中侯孝贤对台湾文化身份的追问与“寻根”。
关键词:《童年往事》;地域因素;身份“寻根”电影《童年往事》是著名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烈的自传色彩。
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之间,以导演侯孝贤从小生长的凤山眷村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所,以主人公阿孝的父亲、母亲和祖母的三段死亡为故事线索,串联起阿孝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童年往事》作为具有导演侯孝贤自传性质的电影,作品中也带有不少地域性的文化。
其中有几个是比较值得注意的:一是习俗禁忌,以“灯”禁忌文化和“包银钱”习俗为例,二是地域符号,以地标建筑“梅江桥”为例。
一、“灯”的禁忌文化隐喻“灯”和“丁”在客家话中是同音字,在客家地区,有一个传统习俗,如果某家生了男孩也就是男丁,就会在祠堂里挂灯笼,叫“上丁(灯)”。
如果家里的灯莫名其妙突然灭了或者碎了,这是不好的兆头,意味着家里的男丁可能会发生不好的事情甚至是死亡。
这个“灯”的隐喻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阿孝的父亲在一家人围坐吃甘蔗的时候谈起建元的爸爸之死时,说:“车灯碎了,当时心里特别不舒服”。
这一场景的出现与后面阿孝之父的死亡场景进行了铺垫与呼应。
影片中,一群小孩子还在昏暗的路灯下捉迷藏,阿孝出神地望着窗外,他的弟弟再教小弟弟客家童谣,祖母在旁边一边听着童谣呵呵笑,一边在“包银钱”,大姐在房间做作业,整个片段呈现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突然,灯灭了,妈妈问大姐:“蕙兰,是不是停电了?大姐回答:“是啊。
”妈妈接着说:“来拿蜡烛去点。
”大姐应声回答后起身走开。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侯孝贤是台湾电影界的重要导演之一,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叙事风格闻名于世。
他的电影作品大多着重于人性的探索和社会问题的反思,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本文将以其代表作《童年往事》为例,探讨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特点。
首先,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经常使用对比和镜头定格的手法。
电影中呈现的大部分场景都是由对比构成的,比如草地与建筑、人物与自然、纯净与肮脏等等。
这种对比不仅传达了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增加了电影的艺术效果。
此外,电影中的许多镜头都采用了定格的手法,让观众停留在图像上,用时间的静止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变化。
这种镜头运用的恰到好处,既让观众思考电影意义,也让观众在图像之中沉浸。
其次,侯孝贤电影中的色彩运用也是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之一。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使用了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光线,让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同时,在电影故事中市井小巷的场景也让人不自觉地想起了童年的记忆,增加了观众对电影的情感认同。
最后,侯孝贤电影中的镜头语言也是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之一。
除了上述的对比和镜头定格外,电影中的特写和长镜头也经常被运用。
特写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传递故事的细节和情感。
而长镜头则让故事的时间和空间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电影距离观众的距离。
总而言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人性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讲述故事。
通过对比和镜头定格的手法、色彩运用和镜头语言的运用,侯孝贤电影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深刻的人性探索,这也是其被誉为精神启示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谈侯孝贤前期电影的美学特征——以“青春序曲”为基点
作为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侯孝贤以其独特的人生哲学和电影表达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美学的电影风格。
本文以他初登国际舞台的“青春序曲”(《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和《恋恋风尘》)为阐述对象,虽然这之后侯孝贤电影的主题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在美学表达上都对前期这三部作品有所承接,所以选取它们来讨论侯孝贤前期电影美学风格具有代表性。
一、异乡者的“恋旧”尽管在中后期的一些电影作品中,侯孝贤对日本殖民保持着一种中立的态度,甚至体现了部分殖民者温暖人心的一面,这种表现引来了一些学者对他进行政治倾向的批判,但这是侯孝贤在尽力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呈现那个时代台湾的状态。
因此,若仅仅因部分画面就认为侯孝贤的电影与大陆疏离是不准确的。
学者倪震就指出了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亚洲电影,侯孝贤作品记录了台湾本土与中国文化的深厚交织,表现了台湾人自我身份确认过程中与大陆本土文化的复杂关系①。
之所以会有如此视野和情结,与侯孝贤自己的成长轨迹不无关系。
从他的自传电影《童年往事》可以看出,跟随父母从广东移民至台湾使侯孝贤对移民、文化联系、身份变迁等问题有更多的关注。
“青春序曲”在画面物象、画面结构、人物语言等方面都体现了侯孝贤作为一个“外省人”对中国文化的怀恋。
《风柜来的人》中,阿清参加父亲葬礼时所依循的习俗与闽南地区的丧葬仪式和风俗是比较接近的,披麻戴孝,有和尚诵经和由亲人组成的“哭孝”队伍等。
《冬冬的假期》的几个画面中出现了大树下的一个土地公庙,这与闽南地区对土地神明的崇敬传统有极大的关联。
尽管侯孝贤并没有突出或者直接说明这一土地公庙与大陆的联系,但却用人物对此物象的熟悉和习以为常来呈现出台湾人对大陆的一种思念。
《恋恋风尘》中,阿远和阿云尽管在台北工作,却仍旧在七月节赶回家乡与家人一起祭祀和过节,而七月节即“鬼节”在当前闽南部分乡下地区仍然持续,迷信的成分已被现代科学知识所削弱,转而成为一种传统习俗的传承和乡土风情的承继。
《童年往事》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童年往事》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童年往事》是由侯孝贤执导, 游安顺、田丰、梅芳、唐如韫、辛树芬等主演的剧情片, 于1986年2月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
下面是整理的《童年往事》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往事》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小儿, 今天我送你去上学。
“直到现在, 我还经常会想起姥姥送我上学的那条小路, 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
还有那天下午, 我俩买了很多爆米花回来。
”一直说要带阿孝回大陆的祖母剧终死在了塌塌米上, 半身已溃烂。
她弓着身子, 轻蹙着眉, 边走边叫唤着:阿孝, 阿孝咕……不知道是不是妆容的缘故, 她的样子让我想起外婆。
姥姥大抵也就是这模样, 瘦, 脸上的肉松弛下来, 皱纹堆成了表情。
阿孝考上省立凤中后, 阿婆带着他走回大陆。
“沿着大路走, 没过多久, 过了河灞, 就到了梅江桥, 再走几步路, 就到了湾下……”应是夏日的午后, 晴朗的天, 有火车经过, 阿婆和阿孝在路边休憩, 问路:梅江桥在哪里?没人能听懂。
然后音乐响起, 阿婆和阿孝一步步走近。
摘芭乐, 老态尽现的阿婆居然用芭乐玩起抛球, 她憨憨地笑, 她的皱纹。
后来, 阿婆常常一个人走失再被人力车送回。
某次, 她随身带着的包裹松掉, 便滚了一地的芭乐。
阿孝的父亲死后许多年, 母亲得了喉癌去世。
姐姐找到父亲的自传, 写着他原本只想在台湾呆个四五年就回去, 所以添置的家具都是竹制品……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很闷的影片。
也许。
如饮一杯清茶, 沁人清香慢慢弥散;如慢火炖汤, 不知何时它已入味。
静默的, 那些悲伤。
再悲伤的过往, 再惊心动魄的经历, 再跌宕起伏的人生, 流过岁月, 流过记忆, 便已成尘埃, 便如同淌过的细水, 长流。
“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原本的写了下来。
虽然是一个几十年前台湾小孩的故事, 但你慢慢看着, 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岁月。
”童年往事。
The.Time.to.Live.and.the.Time.to.Die阿孝已长成少年, 故事仍然在继续。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1. 引言1.1 介绍侯孝贤及其电影作品侯孝贤的电影作品多以现代生活为背景,探讨人性、家庭关系、历史和文化等议题。
他常常运用梦幻、超现实主义等手法来表现影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受。
侯孝贤的作品最为经典的莫过于《海洋》、《城市》、《时间风暴》等影片。
这些作品不仅在影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获得了众多奖项的肯定。
侯孝贤以其深厚的电影知识和创造力,打造出了独特的视觉风格,让人过目难忘。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让人百看不厌,还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1.2 《童年往事》的背景简介《童年往事》是侯孝贤执导的一部成名之作,于1983年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故事,通过回忆儿时的点点滴滴,呈现出了一个独特而微妙的心灵世界。
影片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性洞察而著称,被誉为侯孝贤的代表作之一。
《童年往事》的背景设定在台湾农村,反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的民生景象。
影片通过小男孩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家庭关系及社会变迁。
侯孝贤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描绘出了一个充满温情和离别的童年世界,让观众在影片中回味起自己远去的青涩岁月。
《童年往事》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更是对台湾乡村生活、家庭情感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与传达。
通过这部作品,侯孝贤在视觉与情感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成为亚洲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2. 正文2.1 侯孝贤电影的独特视觉风格侯孝贤电影的独特视觉风格是他作品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他擅长运用慢镜头和长镜头来表现人物情感和内心变化,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传达情感和思想。
他常常使用静态的画面构图,使画面具有沉静和深度感。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展现了一种普通生活中的美感。
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用镜头语言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侯孝贤还善于运用对比色彩和明暗对比来营造戏剧性的效果,使画面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
《悲情城市》电影影评
《悲情城市》电影影评台湾,这片美丽而复杂的土地,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情感。
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叙事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台湾在历史变迁中的悲情与无奈。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1945年至1949年间,这是台湾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日本战败,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共内战的影响和政治动荡。
影片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揭示了这个时期台湾人民的苦难和挣扎。
“山峦无声,傍海观苍穹”,影片开篇的山峦和海湾景色,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
清冷、绝望、悲凉充斥着影片的情感基调,画面也呈现为“冷色调”,与台湾当时的社会氛围相呼应。
在四下凄寒的环境中,人物们的沉默少言,更增添了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林文清的聋哑设定,使他成为了一个沉默的观察者,他于无声处抒发内心积压的慨叹,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无奈。
在《悲情城市》中,文字主要作为字幕的形式出现,承担客观事件描述和人物文本对话两个主要角色。
这些文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情感表达。
它们客观、忠诚地记录了影片中林家的历史,以小见大,使电影带给观众的情绪更加深化。
看似不能说话的文字,实际发出的是振聋发聩的呐喊。
同时,影片中包含国语、日语、粤语、闽南语、上海话五种主要语言类型,五者间文化的交错,体现出台湾人文化归属的不确定性。
他们究竟该以何种语言为官方话语?在语言的认知领域,《悲情城市》中的人物处于“空白”状态。
这种语言的混杂和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台湾在历史变迁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此外,电影中的照片也无声地诉说着历史。
林文清作为一名用相片记录人间事、不能开口说话的人,他用自己无声的方式诉说着历史。
影片中拍摄林文清在修复底片的镜头,不由使笔者联想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郭文林一行人对书画作品的忠实复制,他们都在通过一种安宁、精致的方式审视历史。
而在影片最后拍摄全家福的片段中,林文清在拍照前特意梳妆打扮,走到“假景”前和妻儿坐定。
与三人背后温馨西式家庭的布景相比,他们的生活可谓苍凉凄楚,正如邻居所言:“日子不好过”。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
从《童年往事》看侯孝贤电影的视觉风格《童年往事》是侯孝贤导演的一部经典作品,该影片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侯孝贤的电影风格常常被人们称赞为独特、深沉、富有诗意,而《童年往事》则更是展现了他独特的视觉风格。
下面我们就从《童年往事》这部电影中的视觉元素来探讨侯孝贤电影的艺术风格。
侯孝贤电影的画面极富诗意。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对画面的处理和构图的巧妙运用,让整部电影充满了强烈的诗意氛围。
影片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幅精美的油画,展现了导演对色彩和光影的极致把控。
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侯孝贤对于细节的精心雕琢,以及对画面的情感表达。
侯孝贤电影的镜头运用十分出彩。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对不同镜头的运用,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特别是在描绘童年时光的场景中,侯孝贤借助特殊的镜头和镜头语言,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神奇、奇幻的世界。
这种镜头语言不仅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为影片的情感表达增添了更多的内涵和深度。
侯孝贤电影的摄影手法极具特色。
在《童年往事》中,侯孝贤通过对镜头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了导演对于影像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摄影师的用光、视角和构图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特别是在影片中对自然风景和人物情感的表达上,摄影手法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强烈的美感和艺术张力。
通过对《童年往事》中的视觉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侯孝贤电影的独特艺术风格。
侯孝贤通过对画面的处理、镜头的运用、摄影手法和艺术追求,使得他的电影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侯孝贤的电影将继续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经典艺术电影的代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从《童年往事》看台湾电影的历史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段偈语,,须臾而过,莫要过分执着,要看破放下。
《童年往事》是侯孝贤一部十分重要的代表作,正如导演自己所说,这是一部半自传性质的电影。
在电影开头的独白中导演自己就说;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记忆。
甚至片中的男主角的名字就叫做阿孝立足于台湾本土,表现台湾乡土文化,多用长镜头、固定镜头、空白镜头等营造一种诗意情境,并在作品中注入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浓烈的怀旧思绪。
屋前的一棵大榕树,高远清淡无云的天空,影片的影调如同一幅静默的山水画一般,像山间未曾散去的岚烟,静默哀袅。
没有一般电影中的爱恨情仇、杀杀打打,有的只是家长里短的一些小事,平静的生活“过日子”的一种悠闲格调,那种历尽沧桑后归于平淡的大悲不恸,最是动人心魄。
死亡,一直都是一个值得敬畏的词。
不管是古今中外,死亡都是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共同背景,在此之下,哲学思索人生,宗教超脱人生,艺术眷恋人生。
正如《童年往事》的英译名字所揭示的那般;the time to die and live。
生死之间。
所以本片以家庭中经历的几次亲人的死亡来见证阿孝由一个玩世不羁的少年仔成长的过程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这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世界观,生死离别总是对人的影响很大,在生死之间完成一种灵与肉的洗礼完成一个由男孩到男人的蜕变。
三次死亡的洗礼在那逼仄的小小的青春里碰撞着阿孝那青春的、懵懂的、迷茫的心灵。
开始时是父亲,父亲情节大抵是每个孩子都在内心憧憬着的,所以父
亲即使重病他依然放肆无诞,因为父亲是家里的精神支柱,但是随着父亲的去世,支柱的倒塌给阿孝的童年带来永远难以磨灭的阴影。
到少年时代母亲也去世了,但这次却不仅仅是悲痛了,更多的却是混合着一种少年的成长和失落。
小时候偷家里钱,但说出真话后依然被母亲认为是扯谎。
长大后成了街头混混,充满着冒险精神和叛逆的阿孝在这一次次的死亡这成长起来。
而影片所谓的童年往事却是到了奶奶的去世而告结束,四个孩子面对着收尸者埋怨斥责的眼神一脸迷惘和愧悔,他们终于没有长辈可依赖了。
他们真的长大了,他们终于要独立地面对这苦难的人生,独立地活下去,继续面对那些生和死的交替、轮回。
当然这一抹对童年的失落和怀念之余,导演还致力于表达另一种东西,政治。
当大陆亲人来信时,获悉他们大炼钢铁时代的艰难生活,父母总潸然泪下的懊悔没有把对方带到台湾。
而台海空战时台湾媒体尽情美化自己的军队,阿孝因为对陈副总统的去世不敬而被留校察看,这样的历史痕迹只是淡淡的一带而过,却让人感觉到两岸同样荒谬的政治现实。
不能站在历史的角度对政治发表更多的感慨,但是这些台湾人数十年来挣扎在返乡意识和本土意识之间的独特民族心理反应让人看来还是很有历史的厚重感与反思意味的。
说起影片的历史感就不得不提起台湾电影发展史上曾经一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台湾新电影运动”。
197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统战政策和台湾民众反对美丽岛事件的声音持续不断,台湾社会逐步走向一种软性权威的时代。
台湾电影政策也开始出现松动的局面,但是这种松动却带来了台湾电影作品的进一步堕落,所谓“国片死亡”的图景已经写入台湾电影工业史的记忆之中。
而与此同时,香港的新浪潮的出现无疑给台湾的电影企业和当时默默无闻的一群年轻电影人一种希望的曙光,1982年中影出品的集锦式的电影《光阴的
故事》上映,拉开了新电影运动的序幕。
一个全新的题材出现了,历史电影是对台湾历史的反思。
侯孝贤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通过男青年坤树为影院做活动广告人的故事,展现了台湾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之际小人物艰难谋生的境遇。
曾壮祥的《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写日本高压锅推销员武雄遇见一位美丽的女孩小琪,她总戴着一顶帽子。
后来,武雄摘去了她的帽子,发现她头上有一块很丑陋的疤痕。
这则故事颇富象征意味,令人联想到台湾经济表面上繁荣,实际上却遭受着日本的侵略,在繁华的表象下面,隐藏着难以启齿的伤痕。
《儿子的大玩偶?苹果的滋味》中,阿发的家人进入美国海军医院后,影片用阿发家人的主观视角去看富丽堂皇的美国海军医院,并采用高调布光,一些镜头还加了柔光镜,营造出一种“爱丽丝漫游仙境” 的效果。
这些生动的细节,将阿发一家人的崇美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借此反思了台湾人的崇美心理。
《光阴的故事?小龙头》中写到金阿姨一家将赴美国,涉及60年代台湾的移民潮。
《搭错车》则反思了50年代末至70年代台湾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台湾人复杂、迷惘的心态。
当然,造成“海角”效应的《海角七号》也正是继承了台湾新电影的历史悲情、乡土气息与精神气质,并在新的语境中实现了跨越。
《不能没有你》对本土和在地的回归,似乎可以看做2009年台湾电影对新电影与《海角七号》的认同和致意。
仍然值得提出的是,在以揭露民生悲苦为主旨的《不能没有你》中,父女再次相聚而又无言以对的影片结尾,也在忧伤的基调中透露出些微的温暖在地的情感动机。
新电影的导演们提供有别于中国文化的记忆,大量采用本土的台湾文学创作,剖析真实社会现象:创作着眼于生活周遭的事物,重视民众成长经历和个人
回忆居多,摒弃过往特意“隐恶扬善”的作风,冷峻克制地剖析著每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阵痛,宛如成为台湾历史发展的代言人。
在艺术上来说有很大的突破和进步。
但是在如今在多元融资的背景下,主要以新导演的创作实践为标志,通过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的叙事策略和情感动机,“后海角时代”的台湾电影,在摆脱此前的身份困惑与文化负累之时,却也简化了台湾电影的复杂性,使其无法真正有效地介入民众心理与社会意识,因此不可能在岛内外产生较大的反响和更加显著的票房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