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修改版)
脑病科优势病种(2018修订版)
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2018年修订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患者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提示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风阳上扰: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入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 痰热腑实: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燥,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伴腹胀,便秘,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中风诊疗方案
1.严格遵循诊疗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重视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
五、总结
本诊疗方案旨在规范中风诊断与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脑内异常信号,符合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三、治疗方案
1.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2)抗血小板治疗:发病24小时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300mg,每日1次。
-心理支持:对有心理困扰的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必要的治疗。
3.后期管理与预防
-持续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血压控制、血糖管理以及血脂调节。
-定期随访:制定长期的随访计划,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中风预防、识别和康复知识的教育。
四、方案实施要点
1.快速反应:建立中风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治疗。
-抗凝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考虑使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
-血糖控制: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
-降纤治疗:在专业评估后,对于特定患者可考虑使用降纤药物。
2.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言语和认知治疗:针对言语和认知障碍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
2011年版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1版)诊疗方案优化说明(2011版)一、中风(脑梗死)方案优化1.疾病诊断标准:目前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在脑梗死的治疗上,2010年跟进《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进行部分内容修订。
2.急性期中成药治疗:2010年增加银杏叶滴丸。
3.完善专科特色治疗:在黄角愈风糖浆、通腑排气合剂、安神合剂治疗的基础上,2009年对博心通软胶囊防治动脉硬化的疗效进行初步观察有效。
2010年在方案中增加了博心通软胶囊用于防治动脉硬化,加强中风病二级预防。
二、眩晕病方案优化1.中草药治疗:根据临床观察, 2010年增加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等中成药。
三、痴呆方案优化1.中成药治疗:2010年在口服银杏叶制剂的基础上,增加益脑胶囊、脑得生浓缩丸、培元通脑胶囊等中成药的使用,临床有效。
中风(脑梗死)诊疗方案中风病是在人体气血虚弱的基础上,多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为病因,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中风病的范畴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分为中经络(无意识障碍)、中脏腑(有意识障碍)。
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
(一)、中医部分1.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较缓慢,都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都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也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底动脉症状和体征。
89 康复科 中风后手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失语,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患侧上肢及手软无力,活动受限,肢体偏枯不用,面色萎
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患肢肌肉萎缩、僵硬,拘挛变形,活动受限,舌强不语,
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三期六阶段”康复综合方案 1.弛缓期 (1)头针 取穴:顶区、顶前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或顶颞前斜线(国际标准化头
叩击前臂屈肌群表面,并辅助完成屈指握拳等动作,注意避免过强刺激屈肌群 而诱发屈肌张力升高;
b.双手交握夹持木钉练习或双手握持水杯练习倒水、喝水等; c.双手分别支撑于桌面,以手或前臂压住桌面上的毛巾或练习用健手吃饭 时患手始终保持放于桌面; d.辅以生物反馈治疗,诱发患侧主动活动,维持关节活动度,增加感觉刺 激,缓解疼痛。 (4)推拿 ①将前臂和手掌向上放于床面,五指伸直放松,用大鱼际由上向下按揉 10 分钟,以发热为度;再手掌向下放于床面,依上法按揉 10 分钟。 ②全面按揉后,点按合谷,劳宫,手三里,曲泽等穴位 10 分钟。 (5)艾灸 艾条温和灸,取手三里,曲池,外化瘀类的中药适量。 用法:全部药材以纱布包好,煮沸或置于盛有 60℃~75℃热水的木桶中浸 泡,当水呈现中药色,水温降至 40℃~45℃后将患肢置于水中浸泡 20 分钟, 或将浸泡好的药包置于不便于浸泡的肢体处局部热熨。 注意事项:避免烫伤;如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应立即 停止熏洗,采取头低脚高卧位,改善头部供血,防止低灌注损伤。 (7)物理因子疗法 予生物反馈治疗仪、蜡疗、上肢主被动训练器等改善手功能。 2.痉挛期 (1)头针 取穴及操作方法同上。 (2)体针 采用抗痉挛针法:以拮抗痉挛肌肉为主,取阳经穴位。 肘伸展及腕背伸困难者以阳经穴位为主,可选肩髃、臂臑、曲池,手三 里,支沟,外关,合谷,后溪,中渚。 操作方法:选用 28~30 号 1.5 寸毫针进行针刺,施捻转手法,以患者局部 酸、麻、胀、重至得气为度,得气后外关、中渚两穴,连接脉冲针灸治疗仪, 采用疏密波,每次治疗 30 分钟。 (3)手功能训练: ① 控制肌张力:
2017年中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修改版)(5篇范文)
2017年中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修改版)(5篇范文)第一篇:2017年中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修改版)中风(脑梗塞)诊疗方案一、概述: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㖞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制定。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制定。
(1)急性起病,经内科治疗发病2周到6个月。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痰瘀阻证治法: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推荐方药:解语丹加减。
主要成分:白附子,石菖蒲、远志、天麻、全蝎、羌活、胆星、木香等。
加减:瘀血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加桃仁、红花、赤芍;舌苔黄腻、烦躁不安等有热象者,加黄芩、山栀。
中成药:华佗再造丸等。
2.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主要成分: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等。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言语不利,加远志、石菖蒲、郁金。
中成药:芪参还五胶囊(院内制剂)。
3.肝肾亏虚证治法:滋养肝肾。
2017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2017)疾病名称(ICD 码)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
8 脑病科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
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二)证候诊断1.痰热内闭证: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鸣,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2.元气败脱证:神昏,肢体瘫软,目合口张,呼吸微弱,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不伸,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3.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4.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及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思路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中经络者常以平肝熄风化痰通腑活血通络为法;中脏腑闭证当以通腑醒神、豁痰开窍为法;脱证则宜救阴回阳固脱为法:“内闭外脱”可以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三、急性期西医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治疗。
四、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案包括: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含院内制剂)、中药针剂。
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口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沐足、中药药熨4、针刺疗法:脑梗死急性期中脏腑患者选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经络患者按诊疗规范辩证施针(灸)5、按摩推拿:辩证施针6、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洗、外敷、沐足、药熨、灌肠。
五、中医治疗方法1、辨证治疗(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身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菊花15g,夏枯草15g,天麻10g,石决明30g,生龙牡各30g,栀子10g,黄芩12g,珍珠母30g,牛膝12g,赤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
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
1 脑病科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主要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2.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脑梗死)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经颅多普勒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A、DSA或CTA、C反应蛋白、颈动脉B超、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中医脑病优势病种实施方案
中医脑病优势病种实施方案中医药在脑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一些特定的疾病类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本文将针对中医在脑病治疗中的优势病种,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中风中风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失调有关,因此在治疗中注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在中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方案包括针灸配合中药调理,推拿配合康复训练等。
二、癫痫癫痫是中医治疗的另一优势病种。
中医认为癫痫病因复杂,与肝风、痰火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中注重平肝熄风、祛痰清热。
针灸、艾灸、中药等中医疗法在癫痫治疗中有着独特的疗效。
实施方案包括针灸配合艾灸疗法,中药调理配合脑病康复训练等。
三、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中医治疗的又一优势病种。
中医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病与肝肾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在治疗中注重滋肾益气、疏肝理气。
针灸、艾灸、中药等中医疗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实施方案包括针灸配合艾灸疗法,中药调理配合脑病康复训练等。
四、脑瘫脑瘫是中医治疗的又一优势病种。
中医认为脑瘫的发病与脑络气血不畅、筋骨失养有关,因此在治疗中注重疏通经络、益气活血。
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在脑瘫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实施方案包括针灸配合推拿疗法,中药调理配合脑病康复训练等。
五、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是中医治疗的又一优势病种。
中医认为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发病与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有关,因此在治疗中注重益气活血、疏通经络。
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实施方案包括针灸配合推拿疗法,中药调理配合脑病康复训练等。
总结中医在脑病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不同的脑病类型,中医疗法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配合脑病康复训练,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中医在脑病治疗中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风诊疗方案
(2)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
(3)中医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四、预防与康复
1.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
2.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
3.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4)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
3.后遗症期治疗
(1)继续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
(3)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四、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
2.神经系统查体
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神经系统查体,观察是否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3.影像学检查
采用头颅CT或MRI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和范围。
4.实验室检查
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5.特殊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了解血管状况。
2.神经系统查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神经系统查体,观察是否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3.影像学检查:采用头颅CT或MRI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和范围。
4.实验室检查: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5.特殊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了解血管状况。
8脑病科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汇总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脑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编码:I6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脑出血)的患者。
2.适合内科保守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即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无合并重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
3.继发于脑梗死的出血,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肿瘤性出血,血液病、淀粉样脑血管病、感染性动脉炎、动脉炎引起大动脉炎、药物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1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头颅CT、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D-二聚体、传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心电监测、胸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脑梗塞)诊疗方案一、概述: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㖞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1.中脏腑(1)痰热内闭证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
羚羊角粉3g冲服、生地12g、钩藤15g后下、菊花10g、茯苓12g、白芍12g、赤芍12g、竹茹10g、川牛膝12g、川芎12g、丹皮10g、半夏9g、陈皮10g、栀子10g 中成药: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口服局方至宝丸、牛黄清心丸、紫雪散等。
(2)痰蒙清窍证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导痰汤加减。
制半夏10g、制天南星3g、陈皮12g、枳实12g、茯苓12g、甘草6g、生姜3片中成药: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等。
(3)元气败脱证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急予以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人参另煎兑服、附子先煎半小时以上)等。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5g 川牛膝12g 桑寄生12g 栀子12g、黄芩8g、杜仲12g、益母草10g 、夜交藤15g、朱茯神10g。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等。
(2)风痰阻络证治法:息风化痰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
法半夏10g、生白术15g、天麻10g、紫丹参15g、香附10g、酒大黄9g、天南星3g中成药:华佗再造丸、通脉胶囊等。
(3)痰热腑实证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9g后下、芒硝10g冲服、天南星3g、瓜蒌15g痰热较重者加竹茹,川贝。
中成药:安脑丸、牛黄清心丸等。
(4)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息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代赭石20g先煎、龟板12g先煎、白芍12g、玄参12g、天冬12g、川牛膝12g、川楝子10g、茵陈10g、麦芽10g、川芎12g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
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
(5)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全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2g、川芎10g、地龙10g中成药:消栓通络片、脑心通胶囊等。
3.常见变证的治疗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
(1)呃逆如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西洋参,粳米)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厚朴、枳实、沉香粉冲服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
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呃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
炒刀豆、青皮、枳壳、旋覆花(包)、制半夏、枇杷叶、莱菔子,鲜姜以和胃理气降逆。
兼有气虚者,可加生晒参。
(2)呕血:出现呕血,神识迷蒙,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先煎,生地、赤芍、丹皮以凉血止血,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
如出现高热不退,可予以紫雪散以清热凉血。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中脏腑痰蒙清窍证: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痰热内闭证: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元气败脱证:选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2.中经络: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如:丹红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等可以选择使用。
(三)并发症治疗脑梗塞后多出现偏瘫肢体异常改变(关节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及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即抑郁、焦虑等症状)成为妨碍病人进一步配合治疗、生理心理康复的重要原因。
第一要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观察,第二可以中医辨证治疗(多属风痰阻络或气阴两虚),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四)本院特色治疗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因此,治疗必须是多靶点的,赵步长教授提出了“脑心同治,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的理论,认为多靶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稳定动脉硬化斑块、抑制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慢性炎症的发生,调节血压,血糖,血脂是治疗的关键,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中药多靶点联合用药方案,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用步长脑心通胶囊 1.6g 口服 3次/日,步长丹红注射液20-40ml静滴 1次/日,迅速改善供血不足,标本兼治,提高激活脑细胞内的多元活化素,降低血脂、稳定血压,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对溶解栓塞、缩小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防止血栓的再形成,提高人体自身内环境的调节能力等,并针对患者兼杂病症辩证施治,方案如下:伴肢体活动障碍者加服步长脑心通1号胶囊0.8-1.6克,每日3次,并佩戴步长中风健脑帽。
伴心脏疾患者加服步长脑心通2号胶囊0.66-1.32克,每日3次。
伴失语者加服步长失语灵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伴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加服步长稳心颗粒9-18克,每日3次,如糖尿病患者可口服步长无糖型稳心颗粒5-10克,每日3次。
伴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加服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10ml,每日3次。
伴糖尿病患者可加服步长通脉降糖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伴脑萎缩,老年痴呆症患者可加服步长健脑丹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伴神经衰弱症,抑郁症患者可加服步长解郁安神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五)针灸治疗1.应用时机: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
2.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腹针、梅花针、耳穴敷贴、灸法和拔罐等。
3.针灸方法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
主穴: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太冲、太溪;闭证加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便秘、尿失禁、尿潴留、复视、语言障碍等加减穴位。
如吞咽困难可加翳风等,或采用咽后壁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也可按照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不同特点和治疗原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根据临床症状选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等。
(1)醒脑开窍针刺法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
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中脏腑闭证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太冲、合谷;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穴,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操作1分钟;再刺水沟,在鼻中隔下向上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佳。
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度角,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
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1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l—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度角,直刺l寸,提插泻法,使前臂和手指抽动3次:委中采用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O.5-l寸,用提插泻法使下肢抽动3次。
风池、完骨、天柱均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分钟,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l-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展开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