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公开课:《会说话的手》黄芳妹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不同的手势,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手势及其含义,如:打招呼、感谢、道歉等。
2. 学习手势歌谣,加强对手势的记忆和理解。
3. 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手势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手势及其含义,学会用手势进行简单的交流。
2.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手势,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手势卡片、手势图、手势歌谣PPT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如何使用手势。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展示手势卡片,讲解每个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模仿。
3. 手势歌谣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手势歌谣,让幼儿边唱边做手势,加深对手势的记忆。
4. 情境练习: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手势进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情境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练习手势,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手势的学习和运用情况进行评估。
2. 关注幼儿在情境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手势的练习情况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设计自己的漫画形象。
2. 组织手势比赛,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手势运用能力。
3. 结合其他学科,如音乐、舞蹈等,让幼儿在多领域中感受手势的重要性。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课堂上发生意外伤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1、在猜猜、说说、看看中,知道手除了做事还能表达意思、传送信息。
2、尝试在问题情境中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关于手势的录像与图片,幼儿事先搜集过“会说话的手”,并用多种形式呈现(照片、图像)。
活动过程:一、交流关于自己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1、用“开火车”的办法来交流会说话的手。
2、(出示幼儿作品)看看别人找到的和你一样吗?3、用诗歌的形式共同小结、提升:交通警察的手会说话,手臂伸直往前走,手掌竖起请停下,手臂挥挥请靠边;指挥家的手会说话,轻响强弱都看它;聋哑人的手会说话,爱的信息它传达……生成: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信息按格式仿编。
二、共同关注收集到的“会说话的手”1、魔术师的`手(照片)这是谁?他的手在说什么话?为什么不用嘴说而用手代替呢?2、排球运动员的手这是一只会说话的手,它可能会说什么呢(分层递进剖析画面)?出示排球运动员的采访录像——用语言、动作表述几个常用的简单动作。
三、我们的手“会说话”1、什么时候需要用手说话?(较远,声音不能达到的时候;表达情感的时候;表演的时候;需要安静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但又必须传递信息的时候)2、投放照片,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驯兽员、宇航员、潜水员、高空作业人员、特警执行任务)3、用动作(嘘)——我没说话,你们为什么静下来了呢?哈,用手说话还真省力。
延伸:试着来玩玩“用手说话”的游戏。
中班社会《会说话的手》教案
中班社会《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的重要性及其多功能性。
2.能够描述手的外形和部位。
3.能够理解手与言语的联系,初步掌握手语。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会说话的手》故事播放。
2.手的外形和部位的观察及描述。
3.手势游戏与手语初步练习。
4.安全用手规范教育。
三、教学过程1. 故事播放1)开场问答:老师问孩子们: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听听手为我们做了什么事情。
2)播放《会说话的手》故事视频。
3)讲解故事细节,引导幼儿参与讨论:手有哪些功能?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到哪些手势?2. 手外形和部位的观察及描述1)教师出示大型手模型,带领幼儿观察、描绘。
从手的外形、皮肤、手指数量等方面开始描述。
2)教师出示幼儿绘画手模板,和幼儿一起用力按下手掌上的五指,呈现手印,并帮助幼儿完成手印绘画。
3. 手势游戏与手语练习1)让幼儿一一展示所掌握的手势及其含义,使幼儿能较自然地接受手语,参与和谐互动。
2)出示常用手势图片或简单手势卡,教师呈现势语例子,引导幼儿模仿,培养手指协调性和手势表达能力。
4. 安全用手规范教育1)出示多张常见危险场景图片,让学生分别使用真实手势描述出需要注意的事项。
2)课堂小游戏:手语传递游戏。
课堂分为两队,每队坐成一排,将一句话通过手语传递到队尾,看哪个队传递得最快并不出现错误。
四、课堂总结1.复习手的功能及基本部位,检查掌握情况。
2.总结掌握的手势和手语,培养学生对手势语言的兴趣。
3.回顾安全思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五、家园共育1.给家长发送关于手语的文档,让家长也来学习。
2.游戏中提及的安全问题提醒家长为孩子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评价1.故事学会说话的手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堂,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到了手势语言的魅力。
2.教学方式生动、多样化,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课堂。
3.家园共育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使家长更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并更好地配合幼儿的学习。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势的认识。
2. 学会用简单的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4. 教育幼儿懂得礼貌用语,与人友好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学会用基本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手势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势卡片、手偶、故事书《会说话的手》。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偶,引发幼儿对手指的兴趣。
2. 故事分享:《会说话的手》。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
3. 手势学习:教师出示手势卡片,讲解并示范每个手势的含义。
引导幼儿模仿练习,学会用基本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4.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手势与他人进行沟通。
如:模拟购物、问路等场景。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手势进行沟通,记录幼儿的进步。
2. 课程延伸:教师可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提供相关的手势游戏或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手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认知和运用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运用手势的情况。
3. 情景模拟: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观察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对手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3. 注重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对手势教学的认识和重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手势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手势表达能力。
2.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设计属于自己的画作。
3. 邀请家长参与手势教学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了解。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了解手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的热爱,增强对手指的灵活性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难点:让幼儿能够对手的动作进行想象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偶一个,白板或大纸一张,彩笔、手指游戏卡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对手的基本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偶,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手偶的手,讨论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如:握拳、展开、抓握、比划等。
(2)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手势,进行实践活动。
(3)教师与幼儿一起对手的动作进行想象和表达,如:用手势表示歌曲、故事情节等。
(4)分组进行手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对手的动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手的作用,如:用手吃饭、写字、画画等。
(2)让幼儿在手偶的帮助下,创作一个简单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手指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幼儿创作的故事,分析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手偶展示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学习。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手的灵活性。
3. 采用游戏教学法,以手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手的动作。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思考手的作用,培养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手偶,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2. 学习手的姿态和动作: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3. 手势想象与表达:教师引导,幼儿实践。
4. 分组手指游戏:幼儿合作,共同完成游戏。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的关爱和尊重。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手语游戏,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情感和需求。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手势进行创意表达,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会说话的手》2.手语卡片3.音乐CD:《手语歌曲》4.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只手,引导幼儿观察手的特点和作用。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手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环节1.认识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1)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手的基本构造,如手指、手掌、手背等。
(2)教师示范手的各种动作,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如抓握、拿取、抚摸等。
2.学习手语(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手语,其他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
3.创意手语表演(1)教师播放《手语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手势进行创意表达。
(2)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势表现自己喜欢的歌曲、故事等。
4.手工制作(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手工作品,如手印画、手链等。
(2)教师鼓励幼儿在作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祝福语。
5.团队协作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手语接力”、“手语猜谜”等。
(2)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3.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4.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情感和需求。
同时,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游戏也让幼儿感受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认识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2.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事物。
3.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高幼儿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会说话的手》。
2.语法知识:认识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3.词汇:手、说话、听话、动物、果子、眼睛、耳朵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创设情境:展示一张画有动物和食物的图片,问幼儿们这些动物和食物有什么共同点。
2.引入课文:在新课题目《会说话的手》下,告诉幼儿们这是一个讲述“手会说话”的故事,手会说些什么呢?让幼儿们猜一猜。
步骤二:讲授1.读课文:老师用流畅的语速读一遍《会说话的手》,时时询问幼儿们是否听懂,并让幼儿们自己尝试读一读。
2.分析语法:针对课文中的句子,解释并让幼儿们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3.听写词语:让幼儿们听读课文中的生词,如“果子”、“眼睛”、“耳朵”等,并帮助他们记忆。
步骤三:讲解1.编小故事:让幼儿们模仿课文,编自己的小故事,可以是手“说话”和动物、水果的故事,也可以是其他的。
2.讲解句子结构:让幼儿们复述自己编的小故事,并找出其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3.讲解词语意义:针对幼儿们编的小故事,解释和讲解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步骤四:操练1.诵读短文:让幼儿们熟练背诵《会说话的手》,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
2.读故事:分角色朗读自己编的小故事,培养幼儿们的语音表达能力。
3.讲故事:让幼儿们把自己的小故事讲给别人听,培养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五:巩固1.画图叙事: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编的小故事,画出故事情节,并让幼儿们口头描述。
2.认读句型:让幼儿们认识课文中重要的句子并模仿,如“河马听话”、“狮子开心”等。
3.整理口袋:让幼儿们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们了解了手“说话”的概念,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并且在分析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学习的内容。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理解手势可以表达情感和意愿。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手势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的喜爱之情,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手势表达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偶道具、卡片、贴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手偶道具,引发幼儿对手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基本手势教学:教师示范基本手势,如拍手、握手、OK等,让幼儿跟随模仿。
3. 手势表达情感: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如快乐、悲伤、生气等。
4.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手势比赛,看哪个小组能用手势正确表达情感。
5. 总结与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所学手势,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用手势表达情感,记录在日记本上。
2. 课程延伸: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设置手势表达区,让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势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模仿和学习手势。
2. 关注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是否能正确表达情感。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手势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运用手势,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2. 组织手势舞蹈表演,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手势的魅力。
3. 开展手势故事会,让幼儿用手势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手势表达的情感和意愿的资料,供教师参考。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理解手势与语言的关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模仿和创编手势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部动作的兴趣,增强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手势,并理解手势与语言的关联。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自主创编手势,并运用手势进行交流。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势卡片、手偶、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势的名字。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示范各种基本手势,如拍手、握手、OK等,引导幼儿模仿并熟练掌握。
3. 手势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如手势猜谜、手势传球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手势进行交流。
4. 手偶表演:教师使用手偶进行表演,让幼儿猜测手偶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幼儿运用手势进行回答。
5. 手势创编: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创编手势,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手势与生活用品、动物等结合起来。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创作手势,拍摄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2. 课后反思:教师让幼儿回顾课堂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手势模仿和创编能力。
2. 家庭作业评价:查看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的手势照片或视频,评估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手势主题故事:讲述一个以手势为主题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故事中的手势含义。
2. 手势舞蹈:教授一首手势舞蹈,让幼儿通过舞蹈动作,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手势。
八、教学反馈1. 幼儿反馈:在课后向幼儿询问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手势表现,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九、教学修改根据教学评价和反馈,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手势语,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手势及其含义。
2. 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3. 创造性地设计手势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及其含义,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使其能够创造性地设计手势游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势图卡、手偶、手势表演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手势。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展示手势图卡,讲解每个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
3. 手势游戏:教师带领幼儿玩手势游戏,如“手势猜猜猜”、“手势传情达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手势。
4. 手势表演:教师邀请幼儿用手势表演故事或日常生活场景,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5. 创意手势:教师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设计手势,分享给大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7. 作业: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练习手势,并将所学手势用于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运用手势的情况。
3. 定期进行手势比赛,检验幼儿的手势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哑剧表演,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肢体语言的魅力。
2.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创造力。
3. 邀请手语教师进行guest lecture,让幼儿深入学习手语。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不当操作造成伤害。
2. 在教学手势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培养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2. 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如快乐、生气、害怕等。
3. 学习用手创造简单的图案和形状,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首关于手的儿歌或故事,如《小手拍拍》、《大手牵小手》等。
2. 准备一些手势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的手势,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邀请幼儿一起做手势游戏,如拍手、握手等,引导幼儿关注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活动主体:a. 教师播放儿歌或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手的行为。
b. 教师拿出手势卡片,让幼儿模仿和学习不同的手势。
c. 教师拿出图案和形状的卡片,引导幼儿用手创造相应的图案和形状。
3.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以及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手势游戏,是否能够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等。
2. 观察幼儿在手部协调能力方面的表现,如是否能够准确地模仿不同的手势,是否能够用手创造简单的图案和形状等。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在手创造图案和形状方面的表现,如图案和形状的准确性,创意程度等。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手势游戏,让幼儿在家庭中练习和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组织一次手工艺品制作活动,让幼儿用手创造有趣的工艺品,如用纸折手动物、用线编手链等。
3. 开展一次手势比赛,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手势技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会说话的手教案
一、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会说话的手》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的作用,学会用基本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表达方式。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手势进行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手势与语言的关联。
2. 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势卡片、手偶等教具。
2. 教室布置:贴上手势图示,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势的名字。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手势(如:表扬、加油、谢谢等),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3. 手势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如“手势猜猜猜”,增强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4. 手势表演: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如高兴、生气、累等。
七、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练习所学手势,巩固知识点。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势游戏和表演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手势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运用手势的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指导。
九、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十、教学延伸:1.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描绘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组织手势比赛,提高幼儿对手势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会说话的手》教案七、教学内容:1. 学习手势表示时间的手势。
2. 学习手势表示地点的手势。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势的名字。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手势(如:现在、明天、昨天等),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3. 手势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如“手势猜猜猜”,增强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能够用语言描述手的功能和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游戏等环节,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手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手的功能和动作,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偶道具、手指游戏卡片、手指颜料、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偶道具,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手的外观和功能。
2. 基本部分:a)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如拍手、握手、摆手等,让幼儿模仿并练习。
b) 教师教授手指游戏,如《手指歌》,让幼儿跟随音乐做手指动作,培养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c)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手的功能和动作,如“我的手可以拍拍鼓”、“我的手指可以翻书”等,让幼儿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巩固部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指颜料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指在画纸上创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手偶道具和手指游戏,引发幼儿对手的兴趣,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2. 通过学习手势,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的手势及其含义。
2. 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3. 创作手势游戏,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及其含义,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创作手势游戏,并与其他幼儿共同完成。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手势卡片、图片等教学材料。
2. 准备手势游戏道具,如手偶等。
3. 准备教学视频或动画,展示手势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势的名称。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示范基本手势,讲解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模仿。
3. 手势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4. 创作手势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创作手势游戏,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手势游戏,让其他幼儿猜猜含义,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手势并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在创作手势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手势进行交流。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手势主题墙,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模仿和创作。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手势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模仿能力和创作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手势进行交流的情况。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手的重要性,知道手可以表达情感和意愿。
2. 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学会用手势和动作来表达自己。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势创编故事。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手的手势和动作,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2. 学习用手势和动作表达情感和意愿,如:快乐、友好、拒绝等。
3. 创编手势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手的手势和动作的卡片。
2. 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活动。
3. 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幼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关于手的手势和动作的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学习这些手势和动作。
2. 学习:教师讲解手势和动作的含义,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3.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和动作的实践,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4. 创编: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手势故事。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势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对手势和动作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幼儿在创编手势故事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评价幼儿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1. 手势接力赛: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用手势传递信息,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2. 手势猜谜:教师展示一些手势,幼儿需要猜测手势所代表的含义。
3. 手势故事表演:幼儿分组,每组用手指偶或手势表演一个小故事。
七、教学策略: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手势和动作。
2. 游戏法: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手势。
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手势。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进行手势表演和比赛。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2. 学会用基本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手势:剪刀手、OK手、爱心手、拳头等。
2. 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开心、生气、害怕、求助等。
3. 创作手势故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基本手势,并能够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手势表达中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基本手势图片、手势表达情境等。
2. 手势卡片:印有基本手势的卡片。
3. 画纸、画笔:供幼儿创作手势故事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PPT,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基本手势。
2. 学习手势: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手势,引导幼儿跟随模仿,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3. 情景演练: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所学手势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手势表达。
4. 手势故事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手势故事,并与同伴分享。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
2. 在情景演练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在手势故事创作环节,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4. 教学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受伤。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情景演练,评估幼儿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3. 收集幼儿创作的手势故事,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手势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2. 组织手势比赛,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手势,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增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手势图卡、手势动作示范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引导幼儿关注手势的重要性。
2. 学习手势:教师展示手势图卡,讲解每个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手势练习,相互模仿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4. 手势表演: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手势表演,其他幼儿猜对手势的含义。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强调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手势。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增加手势主题的布置,引导幼儿持续关注手势。
3. 区域活动:设置手势区角,提供手势图卡、手偶等材料,让幼儿自主练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引导幼儿运用手势。
3. 幼儿作品:收集幼儿的手势表演作品,评价幼儿的手势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手势的认知,使其能够自主创造手势表达情感。
2. 提高幼儿在社交场合中运用手势的自信,加强其社交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手势图卡、手势动作示范视频、手势创作素材(如手绘笔、贴纸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并布置成一个手势创作空间。
八、活动过程1. 复习手势: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之前学习的手势,加深幼儿记忆。
2. 手势创作: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创作手势,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独特的手势。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模仿手势和动作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2.能够口头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3.能够通过手语和口语相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教学重点
1.通过手语表达情感和思想;
2.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练习手语与口语相结合的讲述方式。
教学准备
1.打印相关图文资料;
2.准备录音设备。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向孩子们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主题:“会说话的手”,鼓励孩子们提出关于手语和讲述方式的问题,并简单介绍手语表达的基本方法。
2. 讲授手语表达
以图片或录像为辅助材料,向孩子们展示有关手语表达的内容。
帮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手语表达方法和每个手势的含义。
3. 练习手语表达
让孩子们进行手语表达练习,针对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
4. 学习表达经历
引导孩子们讲述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同时进行手语表达和口语讲述的综合练习。
5. 分组练习
将孩子们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讲述故事并进行手语表达,同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孩子们口语和手语表达的能力。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手语表达的基本方法和讲述经历的技巧,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手语表达和口语讲述进行交流。
总结
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孩子们手语表达和口语讲述的技巧,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手语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通过小组互动练习,深化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表演台、VCD、录像等。
活动过程:1、导入“会说话的手”①做简单的手势,知道表达的含义。
T: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②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2、手势像什么①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T: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②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3、看手势编故事T: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①看手势表演故事。
②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③讲述故事。
4、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①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提问:T: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②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T: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5、结束部分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T:这儿还有一首用手语表演的歌呢,咱们一起来学一学、看一看吧!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知道不同的'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感知人们的非语言交往方式。
在组织活动时,我重点通过三个环节来引导幼儿感知手语的趣味性。
第一环节通过观看哑语表演,和老师学习几个简单的哑语动作,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是通过手语与他人交流想法,感知手语的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手的重要性,认识到手可以表达情感和意愿。
2. 培养幼儿对手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手的描绘和表现,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手的基本形状和功能。
2. 学习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
3. 通过对手的描绘和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的基本形状和功能。
2. 游戏法:通过手游戏,让幼儿学习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
3. 创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手的样子和功能。
四、教学准备:1. 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手偶或手套等手部道具。
3. 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步骤:1. 观察手的基本形状和功能:让幼儿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的基本形状和功能,引导幼儿说出手的名称和作用。
2. 手游戏:通过手游戏,让幼儿学习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如拍手、握手、手指游戏等。
3. 手部描绘: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描绘出手的样子,可以用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手的线条和颜色。
4. 手工制作: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制作手工艺品,如手偶、手套等,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学习,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通知书,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手部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加强家校合作。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教师可以设置手部创意展示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墙上,激发其他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和互动情况,评价幼儿对手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作品评价:教师可以对幼儿的手工艺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黄芳妹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感知人们的非言语交往方式。
二、活动准备:哑语新闻、交警指挥交通、足球比赛等录象。
三、活动过程:
1.会说话的手。
——观看哑语新闻,猜猜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干什么。
——让幼儿谈谈什么时候人们也会用手来说话。
——根据幼儿谈及的内容播放相应的录象,使幼儿知道不同的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我“说”你猜。
——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如暂停、安静、来、OK、胜利等。
——幼儿自由结伴玩“我‘说’你猜”游戏,启发幼儿用手势来表示一些活动。
如鸟飞、鱼游、钉钉子、洗脸、刷牙、吃饭等。
——引导幼儿通过协商约定一些手势语的含义,并在班级范围内使用,感受非言语交往方式的特点。
四、活动建议:
1.手的动作除了适应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之外,还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这正是体现了动作的社会价值。
引入这一课题能使幼儿对人体运动的认识得以提升。
当然,这种提升必须是具体的,能够理解的。
2.如没有相关录象可用图片代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