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例讨论优秀PPT

合集下载

糖尿病案讨论课件

糖尿病案讨论课件

少食多餐:分餐进食,避 免餐后血糖波动
适量运动:增加运动量, 促进血糖代谢
运动锻炼
心理调适
01
02 保持积极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
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持乐观态度
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3
建立支持系统:建立家庭、朋友、
04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转
医生等支持系统,寻求帮助和支持
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糖尿病案讨论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糖尿病概述 03 糖尿病预防与治疗
02 糖尿病病例分析 04 糖尿病患者教育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
01
现为血糖水平过高 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
02
境因素和免疫因素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食、
03
多尿、体重下降等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
03
胰岛素增敏剂:适用 于胰岛素抵抗患者, 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教育
饮食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体重、 均衡营养:保证蛋白质、脂
身高、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日所需热量
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低糖饮食:减少糖分摄入, 高纤维饮食:增加纤维素摄
选择低糖食物
入,选择高纤维食物
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0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药物
02
运动锻炼:坚持运动,
增强体质
01
饮食控制:合理饮食,
控制糖分摄入
药物选择
01
胰岛素:适用于1型 糖尿病患者,可降低
血糖水平
04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适用 于2型糖尿病患者,

一例糖尿病足伴发热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一例糖尿病足伴发热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存在糖尿病病史或血糖异常升高。
足部出现溃疡或坏疽。
伴有感染症状,如发热、红肿、疼痛等。
可能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
01
02
03
04
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足的分级与表现
皮肤完整,但有溃疡风险。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麻木。
出现溃疡,但未累及骨组织。可能伴有感染症状。
溃疡深达骨组织,但未穿透骨膜。可能伴有深部感染。
病因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发热的原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低热和中度发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多喝水、擦拭身体、调节室温等,以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
对于高热或物理降温无效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药物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如头痛、咳嗽、咽痛等,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证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糖
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感染。
抗感染治疗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凝药物,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改善循环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营养支持
良好预后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病情可能恶化,导致足部溃疡、坏死甚至需要截肢。长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也可能加重。
较差预后
病例的预后情况
重要性
随访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频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随访频率可从每月一次到每季度一次不等。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当减少随访次数,但仍需定期检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讨论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讨论课件

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糖 分和脂肪摄入,增加膳 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摄入。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 强身体代谢能力,提高
胰岛素敏感性。
避免诱因
避免感染、创伤、手术 等诱发因素,及时治疗
相关疾病。
患者日常管理建议
建立健康档案
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病情变化和诊疗情况。
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包括 血糖、尿糖、尿酮等指标的监 测。
合作与交流
加强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的合作与交流,实 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04 病例启示与思考
医生临床诊断的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早期识别
医生应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警 觉性,尽早识别并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在接诊时,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糖 尿病病史、用药情况及近期病情变化。
全面体格检查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特别是生命体征、脱水程度和意识状 态的检查。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
医疗体系和政策的反思与改进
加强基层医疗建设
提高基层医生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能 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完善急救体系
建立健全的急救体系,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提高救治成功率。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满足不同地区患者的就 医需求。
实验室检查
及时进行血糖、尿糖、尿酮、血气分 析等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
患者自我管理和认知的重要性
提高疾病认知
规律用药
患者应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 、症状和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避 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定期监测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幻灯片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幻灯片
病因: 1.生活方式 2.环境因素 3.年龄因素
2024/2/8
4
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比较特异的,其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 有透明样物质沉积。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 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 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 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
2024/2/8
1
查体:T(体温)36℃,P(脉搏)78次/分,R(呼吸)18次/分,Bp(血 压)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
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 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化验:血Hb(血红蛋白)123g/L(正常值为120~160g/L),WBC(白细 胞)6.5×109/L(正常值为4~10×109/L),N(中性粒细胞) 65%,L35%,plt235×109/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
2024/2/8
5
诊断依据:
糖尿病及并发症:1、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量增多 2、门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 3、糖尿病史10年以上,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
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 4、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 5、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6、尿蛋白(+)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糖尿病讨论诊断ppt课件

糖尿病讨论诊断ppt课件
6
入院时辅助检查:
❖ 血常规WBC27.89×109、N%88.04%、L%8.24%、 HGB169g/L、HCT0.54。
❖ 尿常规:pro++、尿糖++++、尿酮体+++、尿比重 1.020
❖ 肾功能:尿酸896mmol/L、尿素氮14mmol/L、肌酐 167umol/L、随机血糖67.52mmol/L、CO2结合力 3.2mmol/L、血浆渗透压368.32mmol/L。
11:58 3.6 160 111 39.41 15. 0 155 12. 1 1178
15:18 3.4 160 118 33.98 15. 6 153 14. 5 1235
20:26 3.7 150 114 31.88 18. 2 184 12.0 1196
23:40 4.0 155 116 31.25 20. 5 221 13. 3 1154
妊娠中晚期诊断GDM标准:75g糖OGTT:空腹≥ 5.1mmol/L、1h ≥ 10.0mmol/L、2h8 ≥.5mmol/L
31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影响
❖ 近期影响:孕妇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 宫产率增加,同时流产、早产、死胎、巨大儿、产 伤、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及高胆 红素血症等多种围产期并发症也增加。
26
结局
❖ 入院后予静脉输注胰岛素、快速补液扩容、 纠酸、补钾、抗感染等治疗,纠正了酮症酸 中毒后,改诺和灵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在较理 想范围于6月20日出院,住院18天。
27
内科治疗经过
❖ 第一个12小时在内科治疗(2010-6-2-03:30—20106-2-16:30)入量5250ml,出量尿量1400ml。

《型糖尿病病例分析》课件

《型糖尿病病例分析》课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检测患者近8-12周平均血 糖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 血糖控制情况。
尿糖测定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 了解肾脏对糖的吸收情况 。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观察胰腺形态,了解胰岛细胞功能状 况。
CT和MRI检查
进一步明确胰腺病变情况,有助于诊 断和鉴别诊断。
03
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
降糖药
用于降低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 格列奈类等。
其他药物
如利尿剂、α受体拮抗剂等,根据具 体情况选用。
心血管药物
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 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常用 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s、β受体 拮抗剂等。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类型
包括长效、中效、短效和 超短效胰岛素,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类型。
注射时间与方式
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和个人 情况,确定胰岛素的注射 时间与方式,如餐前注射 、睡前注射等。
04
病例分析
病因分析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会增加个 体患病风险。
环境因素
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 胖等因素可诱发糖尿病。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妊娠期糖尿 病史等也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病理生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不足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 不足,无法有效降低血糖。
胰岛素抵抗
01
家族成员中有糖尿病患者,具体 为患者父亲和叔叔。
02
家族成员中无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
02
诊断过程
初步检查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多饮、多尿、多 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糖尿病案例讨论PPT

糖尿病案例讨论PPT
效的策略。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评估 新型糖尿病药物和疗法的疗效
和安全性。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自我 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和生活质量。
探索糖尿病与其他慢性疾病的 相互作用和影响,为多病共治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谢谢观看
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对于降低并发症 风险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糖尿病患者 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存在一 定的差异。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更好地为患 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
走、跑步、游泳等, 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 适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进行治疗。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辅导。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定期监测血糖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 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预防低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18.6mmol/L 诊断:2型糖尿病
02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
胰岛素替代疗法
对于需要补充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胰岛素替代疗法,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 糖水平。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症状。常见的口服降糖 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等。
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如头晕 、心慌、出汗等,及时补充含 糖食物或饮料。
控制并发症
关注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 ,如眼部病变、肾脏疾病等, 及时就医诊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 作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

《糖尿病病例分享》PPT课件

《糖尿病病例分享》PPT课件

体征
血压160/90mmHg,心率80次/分,呼吸 18次/分,体温36.5℃
B
C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12.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8.4mmol/L,糖化血红蛋白9.2%
诊断
D 2型糖尿病、高血压2级、高血脂症、冠心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02 糖尿病类型及特点
类型区分
1型糖尿病(T1DM)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活动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
餐次安排与食物分量
建议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可采用分餐制或少量多餐的方式,以 减轻胰岛负担。

调整烹饪方式
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 、烤等,避免油炸、煎等高油脂的烹 饪方法。
注意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等不利 于血糖控制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 、油炸食品等。
体重 85kg
BMI 29.4 kg/m²(肥胖)
病史及家族史
糖尿病病程 10年
家族史
父亲患有2型糖尿病, 母亲患有高血压
既往病史
高血脂、冠心病、视网 膜病变
用药史
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降压药 (氨氯地平),降脂药 (辛伐他汀)
临床表现与诊断
A
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乏力、视物模 糊
运动后调整
避免空腹运动
根据运动后的反应和监测结果,对患者的 运动处方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运动的有效 性。
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应在餐后1 小时左右进行运动。
06 心理干预与辅导策略
心理问题识别方法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言语、表情、行为等,判断其是否存在心理 问题。

糖尿病案例讨论PPT课件

糖尿病案例讨论PPT课件

血糖下降
8
1. 2.
葡萄糖浓度依赖 来自α细胞的胰高血糖 素 (GLP-1)
肝脏
肝糖生成
Kieffer TJ, Habener JF. Endocr Rev. 1999;20:876–913. 2. Ahré n B. Curr Diab Rep. 2003;2:365–372. 3. Drucker DJ. Diabetes Care. 2003;26:2929–2940. 4. Holst JJ.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2;18:430–441.
LOGO
诊断:
1.2型糖尿病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Ⅲ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高血压2级 极高危组 3.混合型高脂血症
LOGO
胰岛素起始治疗
LOGO
2013
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LOGO
2013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指南
生活干预 (包括使用药物干预降低体重) HbA1c < 7.5% 单药治疗* 二甲双胍 GLP-1 RA DPP4-i AG-i SGLT-2** TZD SU/GLN
8.6
8.8
4.6
12.6
6.4 0.9 4.0
20.4
9.8 1.0 4.2
LOGO
患者随访:
体 重 变 化 及 低 血 糖 情 况
0个月 体重(Kg) BMI(Kg/m2) 62 21.5
3个月 64 22.1
1+年 63.5 21.97
监测无低血糖发生 无低血糖相关症状
LOGO
病例一治疗体会
Meg 0.5-1.5 High Gain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课件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课件

04
药物治疗方案讨论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磺脲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 水平。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 收。
增强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敏感性,减轻胰岛 素抵抗。
餐次分配等。
推荐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提供营养餐单设计,确保患者获 得均衡的营养摄入,同时控制血
糖水平。
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和运动喜好,制定个 性化的运动处方。
评估运动处方的实施 效果,包括血糖、体 重、心肺功能等指标 的变化。
推荐适合糖尿病患者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有氧运 动。
妊娠期糖尿病
多无明显症状,通常在孕期筛查时发 现血糖异常。
并发症风险及预防措施
急性并发症
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预防措施包 括定期监测血糖、避免感染等诱因、 及时治疗。
慢性并发症
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 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措 施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 素,定期筛查并及早干预。
血脂检查项目
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心血管风险评估
根据血脂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评估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胰岛功能检测技术应用
胰岛功能检测方法
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等,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 抗情况。
技术应用
通过胰岛功能检测,为糖尿病分型和 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糖尿病治疗病例讨论PPT课件

糖尿病治疗病例讨论PPT课件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调整建议,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等, 以促进身体健康。
03
治疗效果评估及对比
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变化
血糖水平
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 后2小时血糖对比,观察血 糖控制效果。
血脂水平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 变化情况。
对于胰岛素泵治疗患者
加强血糖监测和胰岛素剂量调整,注 意预防局部感染和胰岛素过敏等不良 反应。
05
经验总结与启示
本次治疗病例的经验教训
病例特点分析
本次病例为一位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轻度并发症。治疗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患者饮食控 制不佳、运动习惯较差等问题,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
药物治疗调整
诊断结果
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 白等检测指标及医生诊断 结果
并发症情况
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治疗前病情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等综合评 估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估
心理状况评估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是否存在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对治疗的影响及应 对措施
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服用 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影像学检查资料
如超声、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资料,有助 于了解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病情进展。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专业网站和论坛
如丁香园、医脉通等医学类专业网站和论坛,提供了大量 关于糖尿病治疗的最新动态和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会议和讲座
参加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会议和讲座,可以了解糖尿病领域 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与同行专家进行深入的 交流和探讨。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精选课件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精选课件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病例来源,收集 更多类型和不同病程的糖尿病病例, 以更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 治疗方案。
深入研究和探索
针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未来可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为患 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加强多学科合作
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 作,未来可以加强与内分泌科、营养 科、心血管科等相关科室的合作,共 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眼部病变处理
肾脏病变处理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保 护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必要时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视网膜病变,避免视力丧失 。
神经系统病变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病变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营养神经药物 、物理治疗等。
心血管疾病处理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介入治 疗或手术治疗,同时控制危险因 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诊断与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例,讨论了相应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包括 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并发症的预防等。
03
病例分析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病例分析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数据收集不全、病例选择偏倚等
,通过充分讨论和专家指导,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期待
拓展病例来源和类型
疗方案。
综合治疗原则
采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 疗等多种手段,全面控制血糖水平 。
长期治疗原则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 坚持治疗,定期调整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措施展示
饮食控制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劳动强 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

糖尿病病例讨论优秀ppt课件

糖尿病病例讨论优秀ppt课件
胰岛素监测
0.5h
1h
2h
3h
餐后血糖 (3.9-9.9)mmol/L
12.98
17.39
20.52
21.85
餐后血胰岛素 (0-17.5)uU/ml
40.1
60.7
69.1
106.8
*
FPP/RAMA
起始时间
用药医嘱
停止时间
5月4日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g)0.1g po Qd
5月26日
老年女性,71岁, BMI:27.5。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20年,控制不佳5天。
*
FPP/RAMA
现病史
患者20年前因冠心病行PCI术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8.9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当时无乏力,无口干、多饮,无多食、多尿及消瘦。无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给予饮食控制及规律口服迪沙(格列吡嗪)片5mg,3次/日。监测餐后血糖控制于10mmol/l左右。
5月18日
5月18日
亚莫利片(2 mg*15)4mg po Qd
5月26日
*
FPP/RAMA
血糖监测及胰岛素剂量表
日期
药物名称及剂量
早餐
午餐
睡前




晚餐后
5.4
诺和龙1.5mg Tid
14.5
22.2
17.8
5.5
7.2
17.2
11.6
16.8
10
8
8
N,6
5.6
9.7
*
FPP/RAMA
谢谢大家!
*
FPP/RAMA
8
12.3
12.2
11.4

糖尿病治疗病例讨论课件

糖尿病治疗病例讨论课件

其他指标改善情况
总结词
除了血糖控制外,其他相关指标的改 善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详细描述
关注患者的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 的变化,了解治疗是否对其他健康问 题产生积极影响。如果这些指标得到 改善,则表明治疗具有综合效益。
不良反应及处理
总结词
不良反应是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是评估治疗效果 的重要一环。
症状
多饮、多尿、消瘦、视力模糊、四肢 麻木等。
既往治疗史
01
02
03
饮食控制
患者曾尝试控制饮食,但 效果不佳。
药物治疗
长期服用降糖药,但血糖 控制仍不理想。
其他治疗
曾接受过短期胰岛素治疗, 因出现低血糖反应而停用。
02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
口服降糖药
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及轻症 患者,可有效降低血糖, 减轻症状。
均衡营养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餐后血糖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 避免慢跑、游泳等,有助于 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糖。
抗阻运动
如举重、俯卧撑等,可增强肌肉力 量,改善代谢状况。
运动强度与时间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 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胰岛素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 病中晚期患者,胰岛素是 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
新型降糖药
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和 二肽基肽酶-4(DPP-4) 抑制剂等,具有较好的降 糖效果和较低的副作用。
饮食控制方案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体重、性别、年龄等因 素制定每日热量摄入标准。
失败教训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PP/RAMA
3
现病史
• 1年前患者逐渐出现视物模糊,夜尿增多,2次/晚。 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具体用量不详,用药半年后, 患者出现皮下硬结停用。换用达美康(格列齐特)联 合拜糖平(阿卡波糖)治疗。患者用药后出现腹胀, 食欲减退。10天前于我科门诊就诊,停用达美康及拜 糖平,换用诺和龙(瑞格列奈)1mg,3次/日治疗。 5天前,患者监测餐后血糖27mmol/l。于中日友好医 院就诊调整诺和龙至1.5mg,3次/日。监测血糖仍高 22mmol/l。为进一步诊治入我科。
22
6.1
22
9.7
22
早餐 后
午餐 前
午餐 后
晚餐 后
睡前
18.7 16.7
14
16 N,16
16.3
10.3 11.8
16
18 N,18
8.7
10.7 16.6
16
18 N,20
10.3 10.2
16
18 N,18
8.7
11.6 9
16
18 N,18
14
血糖监测及胰岛素剂量表
日期
药物名称及 剂量
FPP/RAMA
4
现病史
•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怕热、多汗。无易怒、心悸 、手抖,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 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双下肢水肿,间 断左手指尖麻木,无间歇性跛行,无腹泻便秘 相交替。神志清楚,饮食可,睡眠正常,二便 异常,体力及体重无明显改变。
FPP/RAMA
5
既往史:
• 高血压20余年,最高200/80mmHg,日前长期口服安 博维(厄贝沙坦),压氏达(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 ,血压控制在140/70mmHg左右。
5月26日
拜糖平(50 mg)嚼50mg po Tid餐时
5月26日
达美康(30 mg)早晚餐前30分30mg po 5月18日
Bid
亚莫利片(2 mg*15)4mg po Qd
5月26日
FPP/RAMA
12
血糖监测及胰岛素剂量表
日期
药物名称及 剂量
5.4
诺和龙1.5mg Tid
5.5
优泌林R
5.6
• 婚姻史:适龄结婚,配偶情况一般,夫妻感情 和谐。
•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1兄弟患高血 压,糖尿病。子女健在。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 史。
FPP/RAMA
7
体格检查
• 体温:36.4℃ • 脉搏76次/min • 呼吸20次/min • 血压140/70mmHg
FPP/RAMA
8
入院诊断
2型糖尿病 •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 冠心病,PCI术后 • 高血脂症
FPP/RAMA
9
生化检查
ALT(0-42)IU/l AST(8-40)IU/l 尿素(1.66-8.35)mmol/L 肌酐(34-103)umol/L 尿酸(150-416)umol/L TG(0-1.55)mmol/L TC(3.1-5.2)mmol/L HDL-L(1.04-1.55)mmol/L LDL-L(1.27-3.12)mmol/L FPG(3.9-6.1)mmol/L FPP/RAMA 糖化血红蛋白(4-6)
5.19
8
12.3
早餐前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后 睡前
5.16
8.3
12.8
11.1 9.6
优泌林R
22
16
艾汀15mg Qd
达美康30mg 拜糖苹50mg
Bid
,tid
18
N,18
5.17
9.9
13.2
7.6 13.1
5.18
8.2
13.4
艾汀15mg Qd 亚莫利15mg 拜糖苹50mg
Qd
,tid
13.7 15.1
5月26日
安博诺(150mg) 3pm 150mg po Qd
5月26日
压氏达(5mg)5mg po Qd
5月8日
压氏达(5mg)2.5mg po Qd
5月26日
倍它乐克(25mg)50mg po Bid
5月26日
诺和龙(1mg)1.5mg po Tid餐时
5月5日
艾汀片(15mg)15mg po Qd
糖尿病病例讨论
北京安贞医院 郑青敏
2010-10-13
F
1
• 老年女性,71岁, BMI:27.5。 •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20年,控制不佳5天。
FPP/RAMA
2
现病史
• 患者20年前因冠心病行PCI术时发现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8.9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当时无 乏力,无口干、多饮,无多食、多尿及消瘦。无 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给予饮食控制及规律 口服迪沙(格列吡嗪)片5mg,3次/日。监测餐 后血糖控制于10mmol/l左右。
• 冠心病20余年,20年前2次行PCI术。以后长期口服拜 阿司匹林治疗。
• 高血脂症10余年,长期口服普拉固,脉乐康治疗。
• 20余年前左膝髌骨粉碎性骨折。左膝髌骨粉碎性骨折 手术。
• 无输血史。
• 无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预防接种正规。青霉 素过敏。
FPP/RAMA
6
• 个人史:无疫区居住史。无冶游史。无吸烟史 。无嗜酒史。
FPP/RAMA
11
起始时间 5月4日 5月4日 5月7日 5月4日 5月4日 5月13日 5月8日 5月4日 5月15日 5月16日 5月16日
5月18日
片(0.1g)0.1g po Qd 5月26日
多烯酸乙酯胶丸(脉乐康)0.5g po Tid 5月26日
舒降之(20mg)20mg po Qn
16.8
8
N,6
12.7
12
11.7
14
13.8
14
10.7
14
14.7
16
N,8
N,10
N,12
N,12
13
N,14
血糖监测及胰岛素剂量表
日期
药物名称 及剂量
5.11
优泌林R
5.12
优泌林R
5.13
优泌林R
5.14
优泌林R
5.15
FPP/RAMA
优泌林R
艾汀15mg Qd
早餐前
18
8.2
20
9.6
优泌林R
5.7
优泌林R
5.8
优泌林R
5.9
优泌林R
F5P.P1/R0AMA
优泌林R
早餐


7.2
17.2
10
9.7
13.7
12
9.3
11.2
14
8.9
14.6
14
9.5
13.3
14
9.1
21.2
16
午餐


14.5 11.6
8
14.3
10
8.6
12
9.9
12
13.5
12
8.3
14
晚餐 睡前 后
22.2 17.8
5.5
5.11
23
26
18
22
7.12
90
340
2.11
4.93
1.17
2.92
6.65
12.17
7.9
10
胰岛素监测
0.5h 1h 2h 3h
餐后血糖 (3.9-9.9)mmol/L 12.98 17.39 20.52 21.85
餐后血胰岛素 (0-17.5)uU/ml 40.1 60.7 69.1 10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