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微相定量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沉积微相研究

沉积微相研究

⑴ 对于湖相和三角洲前缘等比较稳定环境沉积的砂层
大多具有明显的多级次沉积旋回和清晰多个标准层, 岩性和厚度的变化均有一定规律可循; →常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旋回-厚度对比方法
⑵ 对于河流沉积环境下的不稳定沉积
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快,河流侧向摆动与下切剧烈, 而导致砂层厚度与岩性变化大,
→一般采用“等高程”对比法或“切片”对比法

储层综合评价--储层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不同 成因 砂体
油层细分沉积相研究
导致注水开发过 程中,表现出不 同的油气流动规 律及开发效果。
砂体的形态与分布、颗 粒排列、孔隙结构、内 部纹层、粒度韵律、泥 质薄夹层、储油物性 等存在一定差异
油层细分沉积相研究的意义: ▲ 预测砂体的分布特征 ▲ 揭示油层的非均质性 ▲ 掌握油水运动规律 ▲ 提高油气采收率
石灰岩 165~250
白云岩 155~250 2.5~2.85 硬石膏 石膏 盐岩 约 140 约 170 约 220 约 3.0 约 2.3 约 2.1
接近于零 高值
搜集岩屑资料,总结测井资料划分岩性规律→定性判断岩性
★ 测井相与沉积相关系
测井相与沉积相相当--不同的沉积相因其岩石的成分、 结构、构造等不同而造成测井响应不同。 但是,两者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必须用已知沉积相对电 相进行标定。
一、沉积相研究的基础资料
4、测井资料: 在相似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砂岩体,垂向上具有较一致 的岩性组合特征和演变规律。因此,在岩性-电性关系研 究的基础上,编制不同沉积相带的典型电测曲线图版,可 用于指导大相的划分。
5、地震资料(三维)--地震相 6、试油、试采等生产动态资料
二、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分析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 以砂层组为单元划分大相和亚相

沉积微相

沉积微相
文87 文89 文13-87 文200 文9 新文16 濮73 濮65 濮124
新文88
盐岩的地震响应特征
岩性相变 岩性相变
新文88
岩性相变
文75
预测扇体 面积12km2
预测石油 资源量
605×104t
3、文东沙三2扇体
文18 新文16
沙 三2 盐 岩 横 向 分 布 特 征
文105 文218 文32 文9 文200
沉积微相研究
一、研究意义 1、从沉积的角度分析,沉积环境和沉积条件控 制着砂体的发育程度、空间分布状况及内部结构。 2、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砂体具有不同的储集 特征,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和开发均有不同的影 响。 二、沉积微相的概念 微相是在沉积亚相带内具有独自的岩性、岩石 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及一定的平面分布规律 的最小沉积组合。
地震信号的各种参数的变化,都会集 中反映到地震道形状的变化
综合来讲:实际是波形在发生变化
振幅A
利用地震道形状即波 形特征对某一层间内的实 际地震道进行逐道对比, 细致刻画地震信号的横向 变化,从而得到地震异常 平面分布规律即地震相图。
3、文东沙三2扇体
文87-濮124井沙三2盐南北向地层对比图
提取可以表征目的层反射波波形主体特征的振幅 值,称为主振幅。由于主振幅具有相互间无制约 性、有效的去噪性、高度的保真性和准确的定量 性等特点,使之对地层岩性有很高的灵敏反映, 凭此可以确保有效地降低地震波场特征的多解性, 从而能够准确地进行沉积相的划分。经过二维地 震测线进行精细的主振幅处理之后,在工作站上 利用人机交互解释软件进行交互式解释,定量提 取主产层中油组的主振幅值,经网格化后,形成 地震主振幅平面图。 2、地震主振幅与岩性相关分析 为了寻找有利油气聚集的储层分布区,以指 导油气钻探,以往前人进行沉积微相的划分时,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一、沉积微相研究方法沉积微相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基础地质资料当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某一地层单位进行沉积相或沉积微相或沉积环境分析时:1.1.1应从最基础的地质工作入手,研究岩层本身的性质,诸如成分、颜色、结构、沉积构造、分选性、组成颗粒的特征(圆度、球度、表面微观特征)、层序特征(如向上变细或向上变粗,交互层等),分析其岩相特征。

1.1.2应仔细研究岩层中所含的各种生物化石的特征,尤其是生态特征,它可以更多地反映古生物的生存环境。

这里所讲的生物化石也包括各种遗迹化石,在许多情况下,生物遗迹化石更为常见,其重要性已为大家所共识。

这些工作主要依靠大量的野外露头观察和钻井岩芯描述来进行。

1.1.3 如果条件允许,在进行相分析时应将其与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

1.2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目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进行相分析,已成为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1979年,法国地质学家O.Serra首先提出“电相”(即测井相),他定义“电相”是:表征地层特征,并可使该地层与其它地层区分开来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

“电相”分析就是利用各测井响应的定性特征和定量参数来描述地层的沉积相。

能用于沉积相分析的测井资料,如视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感应等近十种测井信息,其中以自然电位、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曲线在相分析中的效果最为理想。

在研究中主要利用曲线的幅度、形态、组合形态,适当参照接触关系和次级关系等参数,并密切与岩芯和岩屑录井资料相结合。

1.3 综合分析的方法除此之外,利用地震资料、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等也可以对沉积相进行研究。

当然,地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对于古代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研究,需要利用各种手段,也就是综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依赖某一种方法。

事实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各种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对地层记录的认识很不容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决不能失之于片面、主观。

研究工作要结合研究区目的层的特征,大量搜集野外及室内资料,通过取芯井详细的岩芯描述和室内测井沉积相的划分,并结合岩芯分析测试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先建立单井沉积微相柱状剖面,然后通过连井剖面分析,最后作出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

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微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微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微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洪秀娥,郭建宇李建荣,李桂霞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张天增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南濮阳457001)[摘要]结合东濮凹陷卫城油田E s 下3亚段沉积微相的研究,总结了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微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宏观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研究、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研究以及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等方法。

这些方法对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的断块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油藏描述;沉积相;沉积微相;沉积环境;卫城油田[中图分类号]T E 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1)增刊0022031 宏观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研究 从岩心观察过程可见,东濮凹陷卫城油田整个E s 下3砂层组自上而下是一个大的反旋回,上部(E s 下3亚段1~7砂组)砂体发育,以含砾砂岩、含砾细砂岩及砂岩为主;而下部(E s 下3亚段8~10砂组)砂体不发育,主要以粉砂岩、泥页岩为主;同时,还可看到具反韵律的巨厚纯净砂体,这是河口坝的可靠标志。

此外,物性较好、厚度不大(一般小于3m )、在电测曲线上呈指状形态的砂体的出现,可以认为是前缘席状砂。

岩心观察可见砂层中发育平行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块状层理,以及包卷层理、重荷构造、火焰构造。

根据对沉积特征的分析,结合构造及其他方面的地质研究,可将卫城油田E s 下3亚段地层定为水退式三角洲沉积。

E s 下3亚段期,东濮凹陷处于深陷期,东界的兰聊断裂、西界的长垣断层及次级断层均处于剧烈的活动期,两凹一隆的构造格局完全确立,并形成了高山深盆的古地理景观。

因此,湖盆地势较陡,这就有利于沉积物入盆供应,而较长时间地使供应速度大于湖底下降速度,湖水后退,三角洲位置前进,形成了E s 下3亚段的水退式三角洲层序,在垂向剖面上表现为反旋回式。

2 砂体微相特征根据取心井段的岩心观察、室内分析及测井资料研究,对卫城油田E s 下3亚段的沉积微相进行了分类,并对其砂体微相进行了特征分析。

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

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

见习论文单位:中原油田采油一厂题目:浅谈文25块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姓名:高静完成时间:2010年8月1日摘要文25块断块区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

文25东块位于由文56和文66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带内,断块中部构造简单,南北两端构造比较复杂。

油藏受断层控制,油水关系十分复杂。

文25西位于由大致北北东走向的文55、文66断层区形成的断阶带内,构造非常复杂。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文25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进一步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开发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角度出发,分析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为下一步油藏的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关键词:沉积相沉积微相文25块目录摘要 (1)目录 (2)前言 (3)1 沉积相研究 (3)1.1文25东块沙二下沉积环境 (3)1.2沉积特征 (4)2 文25块沙二下沉积微相研究 (6)2.1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6)2.2沉积模式 (10)2.3沉积序列 (11)2.4剖面相分析 (14)3主要认识与结论 (15)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前言文25东块属于文留构造北部东翼的一个主要断块。

文25断块区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

文25东块位于文25断块区内由北北东走向,断层西倾的文56和文66断层所夹持的断阶带内,断块中部构造简单,南北两端构造比较复杂。

地层产状为单斜,倾向东南,倾角25°左右。

文25东块油藏含油层位为沙二下1-8和沙三上1砂组,油藏埋深-2130~-2600m,含油面积2.6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48×104t。

表1-1 文25东块基本地质参数表不同的沉积相,砂体特征不同,正确认识沉积相、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对于正确认识砂体时空演变规律、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流动规律,指导油田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文25东块沙二下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进行了研究,并对砂体演变规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测井沉积微相分析方法研究

测井沉积微相分析方法研究

测 井 资 料 预 处 理
测 井 信 息 标 准 化
隙度 交 会 图 方 法 对 X 地 区 E 油 藏 各 井 。
自然 伽 玛 、 中 子 、 声 波 、 密 度 、 电 阻 率
维普资讯
2 2
天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20 0 2年 6月 出 版
数为止 。 第 六 步 ,在 完 成 分 解 、剔 除 、合 并 ,
测 井 曲 线 的 变 化 主 要 是 由 岩 石 物 理 法 对 E 油 藏 测 井 信 息 进 行 自动 分 层 。 该 方 法 是 利 用 活 度 曲 线 极 大 值 来 确 定 分
性 质 的 变 化 引 起 , 因 此 本 研 究 采 用 活 度 则 需 重 复 上 述 过 程 ,直 到 得 到 预 定 分 类
不 断 提 高 , 要 寻 找 有 利 的 储 集 相 带 必 须 积 环 境 , 在 不 同 井 中 对 同样 储 集 层 记 录
的 同类 测 井 曲 线 ,测 井 数 据 应 显 示 出 类
似 的 频 率 分 布 特 征 。 但 由 于 测 井 原 始 曲
型 号 不 统 一 、 刻 度 不 一 致 ,仪 器 操 作 人
确 、更 稳 定 ,其 标 准 模 式 积 微 相 模 式 , 进 行 测 井 沉 积 微 相 划 分 ,取 得 了好 的地 质 效 果 。
测 资 料 的 基 础 上 ,选 择 测 井 曲 线 质 量 可 靠 的 ¥ 2井 作 为 关 键 井 , 采 用 频 率 直 方 3
图法 以 及 中 子 一 密 度 、 中 子 一 声 波 三 孔
等 测 井 曲 线 进 行 标 准 化 。保 证 了 E 油 藏 各 井 测 井 数 据 在 全油 田的 一 致 性 。

沉积微相研究

沉积微相研究
油藏描述课堂作业
沉积微相研究
郭敬民 尤英 李俊杞 徐加林 施淳元
沉积微相研究的意义
沉积相和沉积徽相研究是油藏描述技术中的
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阐明储集体的沉积环境、沉
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示砂体成因
类型、几何表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 的非均质特征,并深入探讨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资料的介绍
4、测井资料
垂向上分辨率好,我们常根据不同沉 积相带垂向上的岩性演变规律,编制 电测曲线图版,来指导相的划分。
5、地震资料
平面上连续性好,根据地震相划分沉 积相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6、油田生产的动静态资料等(主要来
源于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开发阶段)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和步骤
可化为五个阶段:
确定各级地层单 元沉积相类型
确定各种相类型纵向 上共生组合关系 绘出各单井的 综合柱状图
剖面对比分析
平面相分析
D、剖面对比分析
以单井剖面为基础,做井间联系,根据各种 资料对比,根据各种资料对比,得到沉积相的二 维空间展布特征
1、绘制各类图件,如剖面对比相分析图、 地层等厚图、砂层厚度等值线图、砂层孔 隙度等值线图等等
相分析基本步骤
1、详细观察,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等岩石特

2、分析沉积过程、讨论形成条件,水流强度、水
流向、沉积速度,与沉积物联系
3、建立垂向层序,了解岩石纵横向关系及地层接触关系 4、比较,与现代沉积、相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环境解
释,得到初步认识
单井相分析
一般分析步骤
单井相分析
岩心观察
2、分析各类图件,确定各 沉积相划分标准
3、编制沉积相 平面分 布图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地质方法:①沉积岩和沉积物的研究: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确定岩石类型,分析其成因。

②沉积相分析:在了解盆地结构、构造和演化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对比,综合应用沉积岩和沉积物的颜色、岩性、结构和构造等特征,分析沉积相,恢复古地理和古环境。

③建立相模式:在大量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以起到标准、对比和预测作用的相模式。

地球物理方法:特定的岩石,具有特定的物理响应,因此用反演的方法,根据岩石的物理响应可以研究其岩性特征,所以可以用地球物理方法来研究沉积学的某些问题。

用地球物理方法来研究沉积相可分为测井和地震两种方法。

①测井相分析法: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从一组能够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中,提取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包括幅度、形态等定性方面的曲线特征以及定量方面的测井参数值来描述地层的地质相,运用各种模式识别方法,利用测井相进行地层的岩性、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测井相分析的基本步骤为:a.建立测井曲线和测井参数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b.选择测井曲线和测井参数,并对之进行深度较正和环境影响较正;c.对所选择测井曲线和测井参数进行主成份分析;d.对主成份进行聚类分析;e.对测井相进行判别归类,确定最终测井相,最终测井相具有单一的地质特征,与沉积相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②地震相方法:根据地震相参数如振幅、连续性、频率、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层速度等可确定地震相类型和空间展布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常选择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作为地震相类型的主要依据,其它参数作为辅助参数。

在把地震相向沉积相平面转化的过程中可确定沉积体系的成因类型,在转相过程中应与盆地古地理背景结合、充分利用钻、测井资料与地震相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前已建立各种地震相模式与其相应的相参数。

地球化学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对烃源岩和原油有机地球化学成分对于环境的指示作用,有着不同的认识。

因此,不同的地球化学方法也就被用在不同的研究区域内。

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内容和方法

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内容和方法

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内容和方法摘要:微相及微相组合分析是沉积学研究的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笔者从微相概念演化的角度入手,介绍了微相及微相组合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讨论了沉积微相及微相组合研究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意义。

最后展望了它在沉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相微相组合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微相”一词原来仅仅是在岩石薄片鉴定中,用来描述岩类学和古生物学特征的一个术语(Brown,1943;Cuvillier,1952)[1]。

现在,微相一词已经是一个综合性术语,在岩石薄片、岩石揭片、抛光片以及岩石学研究中,均可用来描述岩石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并可用于对岩石进行分类(Flugel,1982)[1]。

“微相”首先在碳酸盐岩岩石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碳酸盐岩的认识发生巨大进步,根本原因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大型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引发了人们对碳酸盐岩研究的热潮,人们对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由于白云岩石灰岩可以作为储层,其研究意义与日俱增;从根本上促进了碳酸盐岩微相研究。

“微相”研究为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分析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微观信息。

随后“微相”术语又扩展到了碎屑岩领域。

我国学者结合沉积体的层次性,将相分为亚相、“微相”,在“微相”之下,甚至划分出微微相或相素。

不同类型的沉积微相在剖面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的层位有明显差异。

因此,分析微相在剖面中的组合关系及其分布规律是研究沉积环境及其变化过程的重要环节。

目前看来沉积微相组合是指由微相组成的整体。

1 研究内容及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微相研究大多以模式为准进行对比套用,实践证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岩石结构、生物种属及其特征以及所代表的环境类型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可比性,又有各自的时代和地区的不同特色[2]。

因此某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划分方案很难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统一标准,而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性的指导方案或鉴别的总体框架,因而在微相的具体研究中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

沉积相研究方法范文

沉积相研究方法范文

沉积相研究方法范文
1.露头剖面观测:通过对露头剖面的观测和描述,可以了解沉积物的
岩性、颗粒组成和层位关系等。

利用露头剖面的测量和照相等方法,可以
获得剖面的地层与构造面形态特征、沉积物厚度、沉积层位关系和不连续
面等信息。

2.钻探取样:通过钻探取样可以获取地下沉积物的垂向分布以及其物
理性质和化学特征。

常用的钻探方法有取岩芯钻探、取水样和取气样等。

岩芯的分析可以揭示沉积物的沉积相、岩性、颗粒组成、构造特征和生物
化石等信息。

3.现代沉积相分析:通过对现代沉积物的采样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
的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现代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包括沉积物采样、沉积物
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测试,以及生物化石和沉积结构的观察等。

现代沉
积物的研究对解释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磁性分析:利用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对地磁场的响应,可以研究沉
积物的磁化特征。

通过对沉积物的磁矩、磁化率和磁化曲线的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沉积环境、古地磁场和古气候变化等信息。

7.地层对比: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相的对比,可以了解
沉积相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地层对比可以通过对比地层的构造特征、岩性
和非岩性特征以及沉积物性质和沉积结构等进行。

总结起来,沉积相研究方法包括露头剖面观测、钻探取样、现代沉积
相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磁性分析、生物标志物分析和地层对比等。

这些
方法在沉积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
全面了解沉积相的形成机制和古地理环境的演化。

沉积微相分析技术方法及典型微相特征

沉积微相分析技术方法及典型微相特征

高 精 度 标 准 化 石 带 建 立
5.50
花港组上段
花港组下段
断 桥 1 井 常 量 元 素 纵 向 变 化
) % ( e F ( ) % l A ( ) % i S
4.50
Fe(%)
3.50
2.50
1.50 2000 10.00 2250 2500 2750 3000 3250 3500 3750
H1
H2
H3 H4+5
H6 H7
H8
H9+10 H11+12
9.00
Al(%)
8.00
7.00
6.00 2000 34.00 32.00 30.00 2250 2500 2750 3000 3250 3500 3750
Si(%)
28.00 26.00 24.00 22.00 20.00 2000 2250 2500 2750 3000 3250 3500 3750
3、典型构造(Typical Structures) 鸟眼构造(Birdeye structure):发育于干旱潮坪环境 示顶底构造(Geopetal structure):上层为亮晶方解 石,下层为泥晶或碎屑。 4、重矿物(Heavy Minerals) 稳定类型:石榴子石、电气石和锆石
5、沉积地球化学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与同位素
紊流(Turbulent flow): 流体分子运动轨迹不规则 (2)流态(Flow Regime) 弗劳德常数 Froude number (F):F =V╱√ g . d v: 流速(velocity of flow) g: 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d: 水深(depth of water) 低流态(Lower flow regime),F<1, : 流体阻力较大, 搬运能力弱,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不同相。 过度流态( Transitional flow regime): F=1, 流态不 稳定。 高流态( Upper flow regime):F>1,流体阻力较 小,搬运能力大,水面波动和沉积物表面的起伏同相。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238页PPT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238页PPT

古水流 方向
沙 二 段
沙 三 段
水流层理矢量统计
华北油田:确定古水流分析:FMI沙三段古水流方向:NW
生物礁体识别
井钻在生物礁翼部,空白模式
黄龙4井地层倾角处理成果图
生物礁体识别
礁体范围
四川盆地川东某生物礁地震剖面特征图
思考 题
1.沉积相、沉积环境和测井相的概念?
油藏描述
Revervior Description
西南石油大学资环院 蔡正旗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一、概述 二、沉积相分类 三、沉积相分析技术 四、沉积微相分析的一般程序 五、地震相分析 六、测井相分析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六、沉积相分析
(一)概述
1、沉积相的概念 表征沉积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 响应。 2、重要性 由于岩心极其有限,而测井信息又具有连续记 录、深度准确等特点。因此测井信息分析是相分析 的有利工具。
2.相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
3.常见的4类典型测井曲线形态及其反映的地质意义? 4.地层倾角矢量模式的类型?如何应用倾角矢量模式识别 层理?
二00八年三月
谢谢!
情况。 钟形曲线:反映正粒序结构或水进层序,是曲流河、点砂
坝及河边沉积的曲线特征。 漏斗型曲线:反映反粒序结构或水退层序,代表岸外砂坝
或三角洲前积砂体。 箱形曲线:反映沉积过程中物源供给和水动力条件稳定。 齿形曲线:反映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快速变化,它可以分为
正齿形、反齿形及对称齿形,为辫状河、冲积扇和浊积扇所具 有。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六、沉积相分析
(3)测井相分析思路
在岩心相分析的基础上,将岩心井的测井曲线 与岩心资料进行比较,确定测井响应与各亚相或微 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油藏的各类储层类型沉积 相的测井响应模式,再使用典型的模式对其它井进 行测井相分析,确定沉积亚相或微相。

Chapter3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与沉积方法

Chapter3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与沉积方法

Chapter3沉积相的研究⽅法与沉积⽅法第三章沉积相的研究⽅法与沉积作⽤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鉴别主要是依据各种相标志;然⽽,这些相标志的获取和确定则主要来⾃三个⽅⾯:①地质;②地震;③测井。

⽆论哪种类型的资料分析与研究,它都离不开讨论这些标志的形成机理或沉积作⽤,因⽽可以说沉积标志是基础,测井和地震标志则是辅助。

第⼀节流体动⼒学的概念与⽔动条件分析⼀、流体动⼒学的概念⼀)⽜顿与⾮⽜顿流体及其搬运⽅式1、⽜顿流体与⾮⽜顿流体从流体⼒学性质来讲,凡是服从⽜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均称做⽜顿流体;否则称为⾮⽜顿流体。

所谓服从⽜顿内摩擦定律是指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随流速梯度的变化,流体动⼒粘度系数始终保持为⼀常数。

牵引流属⽜顿流体,沉积物重⼒流属⾮⽜顿流体。

1)牵引流(Tractional current)定义:“服从⽜顿内摩擦定律使碎屑物质作牵引运动的流体”,如含有少量碎屑物的⽔流(河流、海流、湖流、波浪流、潮汐流、等源流等)和⼤⽓流等;因此,牵引流也有⼈称流体重⼒流(fluid gravityflow)。

2)重⼒流(Gravity current or gravity flow)定义:“在重⼒作⽤下使碎屑物质与流体⾼度混合,不符合⽜顿内摩擦定律的⾼密度流体”,也称沉积物重⼒流(sediment gravity flow),它可进⼀步划分为①碎屑流(泥⽯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流;④浊流。

3)浊流(Turbidity current):属于重⼒流的⼀种,是指由⼤量泥、砂物质和⽔混合,受紊流⽀撑的⼀种⽔下重⼒流。

2、流体的基本搬运⽅式从物理学上来看,有两种最基本的物质搬运类型(或搬运⽅式),即悬浮载荷(悬移质)和床沙载荷(推移质),相对应的有两种搬运形式,悬浮搬运和推移搬运1)悬浮搬运(Suspension transport)空⽓或⽔流把细粒沉积物弥散开来(如粉砂、粘⼟级颗粒以及不同⽐例的砂级颗粒),并使其在流动的内部呈悬浮状进⾏搬运。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⑤剖面相分析:在单井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建 立各单井的剖面相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确定沉 积相在剖面二维空间的展布特征,据此建立全区 沉积微相的剖面分布,绘制出剖面相分析图。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⑥平面相分析:通过绘制一系列剖面图和 平面图等基础图件,综合分析全区沉积相 类型和展布,并绘制出反映区域沉积相类 型及其展布的平面相分析图。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沉积微相分析的基本方法
相分析一般首先解释产生相的沉积过程, 然后再解释发生这些过程的环境。这个方 法的实质是通过沉积过程的分析把相和环 境联系起来,沉积微相分析也应遵循这一 方法。具体步骤是: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① 岩心和露头观察:通过观察综合分析储 集层的沉积特征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沉积微相的概念
所谓沉积微相:是指沉积亚相带内,具有 独特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 性及一定平面分布规律的最小沉积组合。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因此,与区域性沉积相研究相比,沉积微 相分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上。这个“细” 包括纵向划分沉积相的地层单元要细,即细分 到小层或单层。横向上对沉积环境要逐级划分 到微环境,并识别出微相。所谓“微环境”, 是指控制成因单元砂体-----具有独特储层性质 的最小一级砂体的环境。
②在油藏开发中的作用:封闭的断层主要 起遮断油层、截断油层连通性的作用;开 启的断层则大量导致油层之间的窜通、注 水窜进、甚至出现断层活动,油水井大面 积出砂和套管大量损坏的复杂情况。

1--2储层沉积微相与构造特征
3、微构造研究 (1)油层微构造的概念;所谓油层微构造,是指由
于油层顶面的局部起伏变化所形成的微小构造。 (2)微构造的类型:正向微构造:小高点、小鼻状

xrd定量相分析方法及其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xrd定量相分析方法及其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xrd定量相分析方法及其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1 X射线衍射(XRD)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重要的非核磁共振成像(NMR)技术,它可以定量分析特定的各向异性结构,用以定性确认或定量测量物质内部的结构信息。

XRD定量相分析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波长X射线来衍射材料中各个相,以检测分布模式,以定量表征相之间的结构和有机水平的关系。

XRD定量相分析可用于分析多种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纤维及混合物,以提供对材料组成信息的准确定量特性。

2 XRD定量相分析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XRD定量相分析技术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应用于湖泊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和原子结构的研究。

XRD技术用于对湖泊沉积物中的不同物种进行定量分析,以研究其沉积演化和湖泊变化历史,发掘湖泊环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潜在机制,同时为湖泊和水环境污染过程的监测和识别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XRD定量相分析基于X射线衍射光谱,可用于湖泊沉积研究中培养、对比和定量测定湖泊沉积物中的不同物种。

它可以用来测定湖泊沉积物中的各种沉积物相的比例和量,以离子替代物的含量,相邻沉积层位的物质变化趋势等。

它还可以帮助识别湖泊演变期间混入湖泊沉积物中的其他物质,如有毒金属、有机物以及人为输入的材料,并对其浓度、形态和成份进行精确估计。

3结论X射线衍射(XRD)定量相分析技术由于其灵活性强、定量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应用于湖泊沉积研究中,为分析湖泊沉积物的组成、稳定性和湖泊演化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XRD定量相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对湖泊沉积物中的不同相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湖泊沉积物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促进湖泊演变研究,进而改善水质管理。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沉积微相研究方法是地质学领域中对沉积岩的微观结构和成因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岩石中微小颗粒、微生物化石以及岩石的颗粒排列、颜色和纹理等特征的观察和测量,可以揭示沉积岩的沉积环境、源区特征、沉积强度等信息,为沉积岩的古地理学、沉积地球化学以及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1.薄片观察法薄片观察法是沉积微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将岩石切割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等特征,可以获取岩石的颗粒组成、成岩作用特征等信息。

薄片观察法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对样品进行观察,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对颗粒进行计数和测量。

2.颜色和纹理分析法颜色和纹理分析法是通过对岩石颜色和纹理的观察和测量,揭示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色调等特征来判断岩石的成分和沉积环境,通过纹理的排列、形态和结构等特征来判断岩石的沉积强度和沉积过程。

颜色和纹理分析法通常需要使用显微镜、光谱仪等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

3.颗粒分析法4.微生物化石分析法5.沉积构造分析法沉积构造分析法是通过对岩石中的沉积构造进行观察和测量,揭示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的一种方法。

沉积构造可以反映岩石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比如层理、波浪痕、穴层等,通过对这些构造的观察和测量,可以进一步了解岩石的沉积强度、沉积速率以及古地理环境等信息。

综上所述,沉积微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薄片观察法、颜色和纹理分析法、颗粒分析法、微生物化石分析法和沉积构造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岩石中的颗粒、颜色、纹理、构造以及微生物化石等特征的观察和测量,揭示了沉积岩的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为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第四章沉积微相研究一.孤岛油田馆上段沉积相分析1.沉积相类型孤岛油田馆上段3~5砂组表现出典型的河流相沉积特征,砂岩含量平均30%,各砂组间砂层发育有差异,河道形态也有较大差异。

孤岛油田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其中1~5砂组属曲流河沉积,依据如下:(1)岩相类型具有曲流河沉积的二元结构特征,砂岩具有典型的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特点;(2)粒度分布特征以跳跃和悬浮组分为主,粒度偏细,具曲流河沉积特点;通过对取心井粒度、测井曲线特征等资料分析,沉积韵律、沉积构造、粒度结构、泥岩、砂体形态等特征,在系统取芯井单井相分析研究基础上,将沉积类型划分为四个亚相带,不同的亚相带沉积环境不同,油气富集程度不一。

主河道(河床亚相),包括河道滞留充填沉积和边滩沉积,以侧向加积为主。

以中、细砂为主,沉积物粒度粗,粒度中值0.15mm,含油饱和度57.4%,含油丰度23%,渗透率平均值4215×10-3μm2,物性好,油层厚度>5m,油气富集程度高,是曲流河沉积中主要砂体和有利的储集相带。

河道边缘相,以粉细砂为主,泥质夹层变多,沉积物粒度较粗,粒度中值0.12mm,含油饱和度46.6%,含油丰度15%,渗透率平均值2737×10-3μm2,物性较好,油层厚度2~5m,油气富集程度较高。

河漫滩沉积,以粉砂岩为主,沉积物粒度较细,粒度中值0.10mm,含油饱和度33.6%,含油丰度11%,渗透率平均值1948×10-3μm2,油层厚度<2m,油气富集程度较低。

泛滥平原沉积,沉积物以泥质和泥质粉砂为主,油气富集程度低,不予考虑。

2.馆上段沉积物源和水系馆陶组沉积时,区内主要发育了三条水系、三个物源区,它们是以埕宁隆起为主要物源的惠民—车镇—北部沾化凹陷的水系,以垦东—青坨子凸起为物源的孤南水系,以埕子口凸起为主要物源的埕北凹陷水系。

根据区域研究资料,孤岛油田位于沾化凹险与渤中凹陷的结合部,而沾化凹陷属于济阳坳陷的一部分。

沉积微相的定量化实现过程及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的定量化实现过程及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的定量化实现过程及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的定量化实现过程及研究方法
利用测井资料快速准确地确定沉积微相是油田开发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从测井相识别的定量化到成图的自动化的具体实现过程及方法.首先认为与沉积微相最具相关性的五个测井要素是岩性、砂岩百分比、孔隙度、曲线旋回形态及曲线齿化程度,其次根据研究区微相类型确定测井相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自动判断沉积微相.接着在单砂层测井相识别基础上应用确定性或随机方法进行沉积微相的自动成图,最终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修正计算机自动成图,完成相图.应用这种思路研究了松辽盆地大安北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虞云岩卞从胜 Yu Yunyan Bian Congsheng 作者单位:虞云岩,Yu Yunyan(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卞从胜,Bian Congsheng(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刊名:国外测井技术英文刊名: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P631 关键词: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判别标准曲线形态定量研究。

沉积微相定量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定量研究方法

沉积微相定量研究方法
陈烨菲;彭仕宓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03(030)004
【摘要】松辽盆地四五家子油田白垩系泉头组二段的Ⅰ-Ⅳ砂层组的自然电位及自然伽马曲线特征不很明显.在区域沉积背景、基本沉积特征及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微相标志及测井曲线形态,认为该砂层组主要为曲流河沉积,发育曲流河点坝、决口扇、天然堤及泛滥平原等4种沉积微相.优选出识别沉积微相类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及砂岩百分含量),应用Bayes逐步判别方法建立了各微相的判别函数,定量识别1 36口非取心井的沉积微相,正判率达90%以上;继而应用顺序指示模拟方法预测井间沉积微相.在136口井中抽取8口作为检验井,用上述方法重新模拟,进行抽稀检验统计,7口井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证明此预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图3表1参12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陈烨菲;彭仕宓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
【相关文献】
1.浅谈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结合沉积微相的油层研究方法——以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赵凹油泌304区为例 [J], 马学研;杨璐;孙强;
2.勘探评价早期阶段沉积微相研究方法探讨——以东濮凹陷前梨园南地区为例 [J], 陈彬滔;于兴河;杨丽莎;李胜利;粱富康;邹敏
3.沉积微相的定量化实现过程及研究方法 [J], 虞云岩;卞从胜
4.沉积微相的定量化实现过程及研究方法 [J], 虞云岩;卞从胜
5.沉积模式约束下复杂构造带砂体定量表征与沉积微相刻画——以沙南凹陷曹妃甸18-1油田围区为例 [J], 刘艺萌; 张藜; 王志萍; 刘睿; 马正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g ( X ) = max { Yg ( X ) }
1 ≤g ≤G
6 6
n
n
a i ( z , x ) CI ( z , x i - x j ) + μ( z , x ) = CI ( z , x i - x j ) ai ( z , x ) = 1 ( j = 1 , 2 , …, n)
2 . 2 研究区沉积微相判别函数
1 . 2 天然堤微相
天然堤是洪水携带的细 、 粉砂级物质沿河床两岸 堆积而形成的砂堤 ,其岩性为砂泥薄互层 ,在垂向层序 上位于水道和泛滥平原之间 , 自然伽马曲线为泥岩基 线上的不规则 “锯齿形” 。
1 . 3 决口扇微相
决口扇是洪水冲决天然堤流向漫滩而形成的扇状 砂体 ,一般由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 ,垂向上为反韵律特 征 ,自然电位曲线呈漏斗形 。
即 G 类样本个数之和 ; g — — — 沉积微相类别号 ; n g — — — 第 g 类微相样本个数 ; Qg — — — 样本属第 g 类微相的先 验概率 ( 设各组先验概率相等) ,即 Qg = 1/ G; P — — — 特 征参 数 个 数 ; Xk — — — 标准 样 本 的 第 k 个 特 征 参 数;
S kj =
1
ng
i =1
6
Xjig
1
n - G g =1
6 6
G
n
g
( X kig - X kg ) ( Xjig - Xjg )
i =1
式中 G — — — 沉积微相的类别数 ; n — — — 标准样本总数 ,
52
石油勘探与开发・ 综合勘探开发技术 Vol. 30 No. 4
式中 F{ Zk , x | ( n ) } — — — 累积分布函数 ; CI ( z , x i ) μ ( — — 协方差函数 ; z , x ) — xj — — — 拉格朗日乘数 。 需要用 k 个门槛值将变量 Z 的变化范围离散化 。 由于某一位置的每个门槛值都对应一个方程组 , 因此 需求解 k 个方程组才能求出离散的累积分布函数 , 可 以用线性插值等方法求得 [ Zk , Zk + 1 ] 之间的累积分布 函数值 , 这样就求出了待估处的局部条件概率分布 。 顺序指示模拟方法输入的参数主要为各变量所占 比例 、 各变量的指示变差函数模型及指示代码 、 条件数 据、 网格的划分等 。 3 . 2 井间沉积微相预测 以研究区内各井沉积微相测井识别结果为约束条 件 ,通过顺序指示模拟预测出井间沉积微相分布 : 各沉 积时间单元均发育曲流河 , 但不同时间单元曲流河发 育程度不同 ,6 、 7 沉积时间单元的曲流河点坝最为发 育 ( 见图 2) 。
2 沉积微相的定量研究
2 . 1 Bayes 判别分析方法原理
首先从取心井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各类微相作为标 准样本 ,进行逐步筛选计算 , 获得特征参数 ; 然后用特 征参数求取各类沉积微相的判别函数[7 ] :
图1 各沉积微相典型测井曲线
P
Yg ( X ) = ln Q g +
k =1
6
n
g
Ckg X k + Cog
参考文献 :
[1 ] 王洪辉 ,郑志宏 . 河南双河油田 Ⅳ 123 层系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J ]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27 (2) :1312136. [2 ] 唐洪 . 综合利用测井资料划分河流沉积微相 [J ] . 中国海上油气 ( 地质) , 1998 , 12 (5) :3492353. [3 ] 尹燕义 ,王国娟 ,祁小明 . 曲流河点坝储集层侧积体类型研究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25 (2) :37240. [4 ]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吉 . 层序地层基准面的识别 、 对比技术及应 用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17 (3) :1772184. [5 ] 刘建民 , 李阳 , 关振良 , 等 . 孤岛地区馆陶组河流沉积地层的高分 辨率层序地层样式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27 (6) :31232. [6 ] 杨玉卿 , 田洪 , 孟杰 . 渤海湾中部南堡 3522 地区新第三系河流沉 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J ] . 古地理学报 ,2001 ,3 (4) :77284. [7 ] 赵旭东 . 石油数学地质概论 [M] .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0. [8 ] 雷启鸿 ,宋子齐 ,谭成仟 . 油藏描述中的随机模拟方法 [J ] . 西安石 油学院学报 ,2000 ,15 (1) :13216. [9 ] 胡雪涛 ,李允 . 储集层沉积微相的随机模拟及其对比研究 [J ] . 西 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22 (1) :17219. [10 ] 陈亮 ,黄述旺 ,赖泽武 . 应用截断高斯随机模拟法研究沉积微相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25 (6) :74275 ,80. [11 ] 张国栋 ,唐伟 ,翟瑞国 ,等 . 河流相储集层横向预测方法探索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28 (6) :84286. [ 12 ] Soares Amilcar. 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tion with correction for local probabilities[J ] . Mathematical Geology ,1998 ,30 (6) : 7612765.
在取心井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 , 根据非取心井的 自然电位或自然伽马的曲线形态 , 能够定性划分沉积 微相 [1 ,2 ] ,但测井曲线特征必须明显 ,划分结果才能比 较准确 。四五家子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杨大 城子背斜带南缘 , 白垩系泉头组发育较全 , 泉二段的 Ⅰ—Ⅳ 砂层组为砂泥岩互层沉积 , 埋深 400~600m , 含 油井段长约 100m , 划分为 8 个沉积时间单元 , 其自然 电位及自然伽马曲线特征不很明显 。本文应用 Bayes 判别分析方法定量判别单井沉积微相 , 在此基础上应 用顺序指示模拟方法预测井间沉积微相的分布 。
1 . 4 泛滥平原微相
1 Ⅰ—Ⅳ 砂层组沉积微相类型
据 3 口取心井的岩石薄片、 铸体薄片鉴定资料分 析 ,根据区域沉积背景、 基本沉积特征及其相标志 ,结合 测井曲线形态 ,确定本区Ⅰ —Ⅳ 砂层组发育曲流河[326 ] 的 点坝、 天然堤、 决口扇、 泛滥平原微相 (见图 1) 。
泛滥平原微相岩性主要是泥岩和粉砂质泥岩 , 粒 度最细 ,在曲流河沉积相中分布广泛 , 厚度较大 , 泥岩 颜色以褐色 、 棕红色为主 ,次为灰绿色 ,自然电位平直 , 自然伽马曲线显示高值 。
53
比较第 7 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的 两次实现 ( 见图 3) ,可见大部分相带均出现 ,说明这些 相带是确定的 ,即曲流河点坝为其沉积主体 ,两侧发育 天然堤 ,偶见决口扇 ,曲流河以弯曲的单一河道为其特 征 ,顺水流方向连续性好 ,垂直于水流方向连续性差 。
沉积微相 ; 应用顺序指示模拟方法预测井间沉积微相 分布 ,模拟的多次实现表征了沉积微相的不确定性 。 经实际验证 ,本文定量研究沉积微相空间展布规律的 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
F{ Z0 , x ( n) } = [ I ( z , x ) ] 3 =
i =1
k 行第 j 列元素 ; Xjig — — — 第 g 类微相中第 i 个样本的
第 j 个特征参数 ; Xjg — — — 第 g 类微相中第 j 个特征参 数的平均值。 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的 Cog 和 Cig 不同 , 使判别函数
Yg不同 , 故可认为 Cog和 Cig就是各类微相的判别模型 。
6
n
ai ( z , x ) I ( z , x i )
其量 ; ai ( z , x ) 为权值 , 可 通过解下列方程组求得 :
i =1
对于新的待判样本 , 将其判归判别函数值为最大的第 g 类微相 :
i =1
根据取心井曲流河各微相的沉积旋回性、 沉积构 造、 结合测井相标志 ,从众多典型样本中提取了反映各 沉积微相的特征参数 ( 电性参数包括自然伽马 、 自然电 位 ,岩性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 、 渗透率 、 泥质含量 、 砂岩 百分含量等) 。为了使判别函数简单化 ,通过逐步判别 分析 ,最终优选出对本区沉积微相分类起主要作用的 孔隙度 ( <) 、 泥质含量 ( V sh ) 、 砂岩百分含量 ( s ) 3 个参 数 。建立了各类沉积微相的判别函数 : 点坝微相 : Y = 4. 386 < + 3. 418 s + 5. 047 V sh - 245. 001 天然堤微相 : Y = 4. 188 < + 3. 189 s + 4. 795V sh - 218. 444 决口扇微相 : Y = 4. 171 < + 3. 525 s + 5. 214V sh - 256. 349 泛滥平原微相 : Y = 4. 440 < + 3. 401 s + 5. 394 V sh - 269. 09 得出的判别函数性能如何 , 可以将各观测量的变 量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中 , 根据判别函数值确定每个 观测量分属哪一类 , 进行回代验证 。对取心井典型样 本检验的正判率为 92 % , 将全区所有井第 7 时间单元 根据测井相判别的沉积微相与 Bayes 判别结果对比 , 符合率达 85 %左右 。
陈烨菲 ,彭仕宓
( 石油大学 ( 北京) )
摘要 : 松辽盆地四五家子油田白垩系泉头组二段的 Ⅰ—Ⅳ 砂层组的自然电位及自然伽马曲线特征不很明显 。在区域沉积 背景 、 基本沉积特征及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微相标志及测井曲线形态 ,认为该砂层组主要为曲流河沉积 ,发育曲流 河点坝 、 决口扇 、 天然堤及泛滥平原等 4 种沉积微相 。优选出识别沉积微相类型的主要特征参数 ( 孔隙度 、 泥质含量及砂 岩百分含量) ,应用 Bayes 逐步判别方法建立了各微相的判别函数 ,定量识别 136 口非取心井的沉积微相 ,正判率达 90 %以 上 ;继而应用顺序指示模拟方法预测井间沉积微相 。在 136 口井中抽取 8 口作为检验井 ,用上述方法重新模拟 ,进行抽稀 检验统计 ,7 口井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 ,证明此预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图 3 表 1 参 12 关键词 : 沉积微相 ;Bayes 逐步判别 ; 曲流河 ; 顺序指示模拟 中图分类号 : TE121. 3 文献标识码 :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