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力计算参考计算程序

合集下载

锅炉热力计算部分总结

锅炉热力计算部分总结

锅炉热力计算部分总结一、计算流程1,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一次计算炉膛、水平烟道、转向室、尾部烟道中的受热面 烟道 炉膛 水平烟道 转向室 尾部烟道 受热面 水冷壁,前屏后屏,高过、高再、后后水 省煤器出口管、包墙 低再、低过、省煤器、空预器 附加受热面顶棚顶棚、延伸侧墙顶棚、后、左、右包墙包墙、隔墙每一段烟道的换热计算可能会迭代3~5次,最终使计算结果收敛。

从炉膛到预热器出口的计算过程,成为一轮。

一般而言,第一轮计算往往达不到计算精度要求,需要根据预热器烟气温度计算结果将不合理的烟气焓降按照吸热比例分配到前面各段烟道的受热面。

从而进行下一轮精度更高的计算过程。

1, 误差要求 (1)烟气温度o 30C θθ−≤假设计算 (1)(2)空气温度o 10C t t −≤假设计算(2)(3)水、水蒸汽温度o 5C t t −≤假设计算(3)(4)换热量0.2%Q Q Q −≤假设计算计算(4)二、辐射换热计算根据第九章相关公式计算,主要是辐射换热基本方程(9-18)。

(1)保热系数φ的确定,根据第三章 锅炉机组热平衡中的内容确定。

(2)热有效系数 (3)角系数 (4)沾污系数 (5)炉膛黑度(6)理论燃烧温度 根据第三章 锅炉机组热平衡中的内容确定。

(7)炉壁面积按照水冷壁、顶棚、前屏的总面积计算。

三、对流换热计算根据Nu 数的经验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以锅侧受热面以烟气侧面积为准。

空气预热器的面积按照空气侧和烟气侧的面积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传热量按照传热公式计算对于烟气较高部分的烟道,对流换热也伴随着辐射换热。

(1)灰污系数(2)热有效系数(3)管排数、结构等修正系数(4)辐射换热计算中,有效辐射层厚度的计算公式随着受热面的结构区别而发生变化。

(5)确定传热系数。

四、附加受热面计算(1)面积:存在折扣,修正系数=0.4~0.8(2)传热温差:烟气与附加受热面工质之间的平均温度之差。

(3)传热系数:主受热面的传热系数。

410t-h锅炉热力计算全部过程(热平衡)

410t-h锅炉热力计算全部过程(热平衡)


Irx
kJ/kg 查温焓表
tca

Ica
kJ/kg 查20℃空气焓
q4
% 选定
q3
% 选定
q2
%
(Ipy-apy×Ilk0)×(100-q4)/Qr
q5
% 参考《标准》图5-1
q6
% 参考《标准》图5-11
ψ
% 1-q5/100
Σq
% q2+q3+q4+q5
ηgl
% 100-Σq
i"ss
kJ/kg 查P=9.8MPa,540℃过热蒸汽表
10.73
Bj
kg/s B×(1-q4/100)
10.63
参数名称
烟气出口温度 介质进口温度 介质出口温度 烟气平均速度 介质平均速度
受热面积 平均温差 传热系数 对流吸热量
符号
θ' t' t" ωg,ave ωa,ave A/H Δt K Qc,cal
热力计算主要参数汇总
单位
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 器热段
名称
锅炉额定蒸发量
过热蒸汽压力 过热蒸汽温度 汽包工作压力
给水温度 给水压力 排污率 排烟温度 热空气温度 冷空气温度
名称 碳 氢 氧 氮 硫 水分 灰分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灰变形温度 灰变形温度 灰熔化温度 煤可磨系数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飞灰份额
符号
D1
pss tss ps tfw pfw δbd θex tha tca
燃料拥有热量 尾部过量空气系数
排烟温度 排烟焓 冷空气温度 冷空气理论焓 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 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 排烟热损失 散热损失 灰渣热物理损失 保热系数 锅炉总热损失 锅炉反平衡热效率 过热蒸汽焓 给水焓

一、锅炉设计辅助热力计算

一、锅炉设计辅助热力计算

一、锅炉设计辅助热力计算1.炉膛宽度及深度因采用角置直流式燃烧器,炉膛采用正方形截面。

按表8-40取炉膛截面热负荷q F =2580kW/m 2,炉膛截面F=40.2578m 2,取炉膛宽度a=6.72m ,炉膛深+b=6.72m ,布置Φ60×3的水冷壁管,管间距s=64mm ,侧面墙的管数为106根,前后墙102根。

管子悬吊炉墙,管子中心和墙距e=0。

后墙水冷壁管子在折角处有叉管,直叉管垂直向上连接联箱,可以承受后墙管子和炉墙的重量,斜叉管组成凝渣管和折焰角。

凝渣管有24×3=72根管子,折焰角上有26根管子,另4根管直接与联箱相连。

侧墙水冷壁向上延伸,在折焰角区域和凝渣管区域形成附加受热面。

2.燃烧室辐射吸热量的分配燃烧室辐射吸热量中有部分由凝渣管及高温过热器吸收。

凝渣管直接吸收燃烧室的辐射热量辐射受热面是燃烧室的出口窗,凝渣管吸收的热量与凝渣管束的角系数有关。

根据凝渣管的横向相对节距σ=4.267,从图11-10中的无炉墙反射的曲线上查得单排管的角系数x=0.32。

现凝渣管有三排,总的角系数为X nz =1-(1-x )3=1-(1-0.32)3=0.6856凝渣管辐射受热面为H nz = X nz F ch =0.6856×33.767=23.151m 3由于出口窗位于燃烧室上部,热负荷较小,需要计算沿高度的热负荷不均匀系数。

出口窗中心的高度为h ck ,从冷灰斗中心到炉顶的总高度为H 1=18.912,根据h ck H 1 =16.0318.912=0.8476 和燃烧器中心相对高度x r =0.2038,查图15-2的2线,得h r η=0.68,凝渣管吸收的辐射吸热量为f nz Q =87.1978151.337.12568.0=⨯⨯=nz f h r H q ηkW高温过热器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量为413.907616.107.12568.0)151.23767.33(=⨯⨯=-=f h r f gr q Q ηkW水冷壁的平均辐射受热面热负荷kWQ Q B Q q f gr f nz j l s 407.120183.5311)283.288668.66844(]183.5311)413.90787.1978(53.414756[19.2623.4711)]([=⨯-=⨯+-⨯=+⨯+-=3.炉膛受热的热量分配(1)锅炉总有效吸热量 kW Q gl 35.109143=(2)炉膛总传热量 kW Q B l j 68.668441475653.4=⨯=(3)凝渣管区域传热量 kW Q B nz j 427.45119.99553.4=⨯=(4)第二级过热器传热量 kW Q B gr j 35.11172297.246653.42=⨯=(5)第一级过热器传热量 kW Q B gr j 17.1275449.281553.41=⨯=(6)省煤器需要吸收热量 kWQ B sm j 1.13948)17.12754325.11172427.451168.66844(35.109143=+++-=(7)空气预热器需要吸收的热量 kWI I B B Q B lk rk k ky j ky j 78988.14954)34.263079.3320()06.05.005.1(53.4))(5.0(00''=-⨯⨯+⨯=-∆+=α (8)排烟温度校核 kWI I I B Q B Q B I I lk sm lk rk ky j kyj sm j py gr 7.188634.26304.0234.263079.332006.099.053.478988.149541.1394818.82022000''=⨯++⨯+⨯+-=∆++∆++-=ααφ177.142=py θ℃,与假定排烟温度140℃相差2.117℃,设计合格。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
量可用下式计算 Q f B j ( Q I ) B j V p ( T a j T C ) k ,( 1 W 6 ) 4
式中: 为保热系数,考虑炉膛向外部环境散热的系数
1 q5 (14 4) gq5
4/12
炉内烟气放热量
VC pj 为温度Ta 至 T 之间燃烧产物的平均热容量
式中:I
0 rk
、I 0lk
分别为理论热空气、冷空气的焓,KJ/Kg。
5/12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及 辐射传热量计算式
高温烟气和管壁间辐射换热量应等于炉内烟气的放热量,由此可得 炉内辐射传热基本方程式
a 0 p F jT h 4 y B jV p(C T ja T )
根据相似理论将上述方程变换为无因次相似准则方程可得到炉膛出
Q d f ( I I I 0 f ) , k / k J ( 1 g 4 ) 5
I I 0 y ( 1 )I k 0,k/k Jg I I 0 y ( 1 ) I k 0 ,k /k J
对于空气预热器以外的各
对流受热面,漏风焓值
I
0 f
取冷空气温度(20~30℃) 计算
对管式空气预热器,I
0 f
按该段空气预热器进、出口 空气温度的平均值计算
1/22
工质对流吸热量Qdx
过热器和省煤器:
Q dxB D j(ii)k , /J k g(1 57)
屏式过热器及吸收炉内辐射热的 对流过热器:
Q dx B D j(ii)Q f,k/J k g(1 5 6) Q f Q f Q f ,k / k J ( 1 g 9 ) 5
口烟气温度计算式
T
Ta
MaB0j VFC pTaj3
,K ( 144) 3 0.61

锅炉热力计算参考计算程序

锅炉热力计算参考计算程序
3 3 3
av
1 2
FGD
计算公式 FGD
备注
0 VH2O 0.0161 av 1V 0
0 VN 2 0.79 (av 1)V 0
VN 2
Vg,dry
75.52
3 120521.6 Nm /h工况,干态
0 VRO2 VN2 av 1V 0
1 锅炉参数
序号 名称 1 实际燃煤量 2 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份额 3 4 5 6 计算燃料消耗量 锅炉飞灰份额 入口烟温 入口过量空气系数

符号 B q4 Bcal αf,a T0
单位 T/h
T/h
计算公式 给定 给定 100 q 4 B 100 给定 给定 给定
数值 19.74 2 19.34 90 120 1.5
0 VN 2
计算公式 Nm /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0.033Oar
3 3
单位
结果 4.195 3.319 0.324 0.795 12.07
备注
Nm /kg Nm3/kg Nm /kg
3
0.79V +0.8Nar/100 0.111Har+0.0124War+0.0161V0 0.01866*Car
备注 按7600小时


0
F GD

2 脱硫系统计算所需物料成分参数
2.1 锅炉燃料成分 序号 名称 1 收到基碳 2 3 4 5 6 7 8 收到基氢 收到基氧 收到基氮 收到基硫 收到基灰分 收到基水分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符号
Car Har Oar Nar Sar Aar War Qnet.ar

第9章 锅炉热力计算

第9章 锅炉热力计算

(6) 连续排污量; (7) 过热蒸汽及再热蒸汽的调温方式,当用喷水减温时,应 给出减温水的压力和温度;当采用表面式减温器时,应给出 减温水的连接系统;不论哪种减温方式,都应给出减温器在 过热蒸汽系统中的位置; (8) 当采用煤粉燃烧方式时,应给出煤粉制备系统的计算数 据,包括:煤粉空气混合物的总量、一次空气量、为干燥燃 料而抽取的烟气量、煤粉制备系统的漏风量等; (9) 锅炉使用地的气象条件和海拔高度。 在具备了上述数据资料时,方能正确进行锅炉设计传热性 能计算。当进行设计传热性能计算时,锅炉的排烟温度、热 风温度都是指定的,或者按照设计的具体条件,根据经验或 有关推荐选用适当的数值。
校核计算:根据已有各受热面结构参数及传热面积 和热力系统的型式,在锅炉参数,燃料种类或局部 受热面积发生变化时,通过热力计算确定各个受热 面交界处的水温、汽温、烟温及空气温度的值,确 定锅炉热效率和燃料消耗量等。 校核计算的可能情形: ① 锅炉已经存在、已经要安装或已经安装好,需更 换燃料,想知道将达到何值,能否保证过热蒸汽温 度,受热面要不要修改等。 ② 接到定货后,发现燃料与设计的某型锅炉相近 (容量参数相同),需判断能否用这一型式锅炉, 在设计上要不要修改。
第9章 锅炉热力计算
9.1 锅炉热力计算的类型和方法 9.1.1 热力计算的任务和类型
热力计算
已 知 条 件 和 计 算 目 的 不 同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
设计计算:在给定的给水温度和燃料特性的前 提下确定保证达到额定蒸发量、选定的经济指 标及给定的蒸汽参数所必需的各受热面的结构 尺寸,并为选择辅助设备和进行其它计算提供 原始资料。 设计计算是设计新锅炉采用的方法 设计一个好的锅炉,须遵循: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

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表格程序

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表格程序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表1 表1 分离器占16% 包墙占16% 低过占16% 屏过、高过各占26% 表1 表1 低再、屏再各占50% 表1
计算 计算 计算 计算 计算 表28 计算 表29 表1 计算 表30 计算 表31 表1
0.23632 3.33688 5.62448 0.51755 是 是 否
结果
red —
Ared,ar %
Mred,ar %
Sred,ar %






符号 单位
P'sm MPa
Pgt
MPa
P''cyc MPa
P''bq MPa
P''dg MPa
P''pg MPa
P''gg MPa
P'dz MPa
P''dz MPa
P''pz MPa
Dsm
kg/s
Dpw
kg/s
Dcyc kg/s
bCaCO3(1-β fj/100)XCaCO3/100
0.07368 0.0463
0.00274
XzzbCaCO3
0.52349
Aar+ACaSO4+ACaO+Awfj +Azz
14.7662
bCaCO3Bj
7.38888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结 果
给定
7.38888
表1
94.39
给定
51.4758
kg/kg
kg/kg烟 气
8.510510383 8.51051 8.51051 0.009577767 0.00958 0.00958

工业锅炉热力计算程序

工业锅炉热力计算程序

毕业设计说明书_工业锅炉程序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工业锅炉热力计算程序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生姓名:胡川指导教师:齐晓波日期:2005年6月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每年有大量的工业锅炉被设计生产出来。

锅炉的设计过程是非常规范的程序化设计,即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锅炉设计的各种规程和标准。

锅炉设计方法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大量用到的是校核计算,所谓校核计算就是在给定条件下(如:排烟温度、给水温度、锅炉效率、煤种、产汽量,进口烟温,出口烟温等)先假设出炉型、各部收热面的结构,然后计算出各部受热面的烟气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工质温度等,用在些计算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在要求范围内则可结束计算,如果误差不在范围内则应重新调整假设的结构再进行计算得出计算值,然后与假定值比较,直到误差满足要求。

由以上对锅炉设计特点的叙述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锅炉设计是一个需要大量反复计算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所有的计算都是非常有规律的程序化设计过程。

锅炉的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的基础,是其他锅炉设计的依据。

由此可见锅炉热力计算的重要性。

为保证其计算的精度要求,在热力计算中常常是大量反复的计算,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锅炉热力计算的特点许多锅炉厂家和科技人员开发了一些锅炉热力计算的计算机程序,但是这些程序却都是针对某一具体锅炉而编制的,因此,当设计新的锅炉或对其它锅炉进行计算时,就需要编制新的计算程序,或者对相近炉型的计算程序进行修改,这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易出差错。

此外,以往的热力计算程序通常仅采用Fortran、Basic或C语言编制。

这些语言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并且使用也十分简单。

但受其语言本生的限制,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界面上却很难做得美观、易用。

MATLAB 是一种高效的工程计算语言,它在数值计算、自动控制、图象处理、神经网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MATLAB可制作出友好的图形界面,它能提供直观的交互入口。

第三节 锅炉热力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锅炉热力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二、各受热面热力计算
按烟气流程进行
进行各受热面计算时,先进行结构计算,再进行 热力计算
(一)炉膛
利用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公式进行,先假设,后校 核,误差绝对值Δθ≤100℃
l Tl 273
Tll al 0Fl Tll3 M B VC j pj
误差校核
Qd Qdx 2% Qd
3.对流式
若对流过热器在屏过之后: 若对流过热器与炉膛之间为凝渣管束,则对流式过 热器的辐射吸热量为 F
Q f (Qf Q p)
gr
Fgr Ffj
4.带有减温器的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D1 D jw D2 D1 h1 D jw h jw D2 h2
锅炉整体热平衡的误差:
q4 Q Qr Q1 100
(kJ/kg)
计算误差应不超过Qr的0.5%。
2.尾部受热面为双级布置
第二级出口工质的焓值
Bj D h"gr h jw Q f Qp Qgr Qgd (kJ/kg) h"sm Dsm Dsm
一、辅助计算
1.燃料理论燃烧计算:V0、VN2、VCO2、VSO2、V0H20
2.烟气特性计算:各受热面的α’ 、α”、 αpj、Vpj、 VH2O、 VRO2、rH2O 、 rRO2、μfh等 3.烟气温焓表: 0 0 Hy Hy ("1)Hk Hfh
4.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 Qr、Q1、q2、q3、q4、q5、q6、η、B、Bj等
附加受热面不超过主受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5%,则不必 单独计算,而把附加受热面折算在主受热 面中,或者算在按工质流向与其相串联的 主受热面中。 如果附加受热面的数量较大,则应单独进 行计算。

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H
度,即
f
= ∑ xi Fbi
m2
(7-9)
整个炉膛的平均有效角系数也称为炉膛水冷程
x=
∑H
Fbz
f
=
∑x F
i
bi
Fbz
2
(7-10)
式中,Fbz 为炉膛壁面总面积,m ,包括未布置水冷壁的炉壁。对层燃炉来讲, Fbz=Fl-R,其中 Fl 是炉膛周界总面积,R 是炉排面积。
在锅炉实际运行中,由于水冷壁被灰粒沾污,使管 壁积灰层的表面温度升高及黑度减少,以致不能忽略 管壁本身的辐射,也就是导致水冷壁受热面吸热量的 减少。因此,在计算中引入水冷壁管壁的沾污系数ζ, 即:
4 4 Q = σ a H T = σ a xF T 水冷壁本身辐射: b 0 b f b 0 b bz b
火焰的本身辐射是 Q b = σ 0 a h H bz T
4
将 Qb 和 Qh 的关系式代入式(7-19) ,得
Qf =
σ 0 Fbz (T 4 − Tb4 )
2
(7-4)
如炉膛内布置有双面水冷壁时, 其所占面积也是炉 膛周界面的组成部分,应作为炉壁面积计算,它按双 面水冷壁所在面积的两倍计算,即 F=2bl m2 (7-5) 炉膛周界总面积为上述面积的总和,即 F =R+F
l
bz
m
2
(7-6)
式中 Fbz -- 除火床面积以外的其余炉膛周界总面 积。 (三)有效辐射受热面 炉内吸热是靠炉膛内布置的辐射受热面 — 水冷壁 管来完成的。但水冷壁的辐射受热面面积不等于所有 管子的表面积,因为水冷壁管一般都是靠炉墙布置, 只有曝光的一面受到炉内火焰的直接辐射,而其背面
时,确定需布置多少辐射受热面积;或在布置好了炉 内受热面后,校核炉膛出口烟温是否合理。 炉膛传热计算主要是计算炉内高温火焰和水冷壁 之间的辐射换热量。由于炉内烟气流速较小,对流传 热较弱,所占炉膛换热份额很少,故计算时流传热量 可以忽略。

125MW蒸汽锅炉热力计算及初步设计

125MW蒸汽锅炉热力计算及初步设计

125MW蒸汽锅炉热力计算及初步设计
蒸汽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的设备。


据给定的锅炉功率为125MW,我们需要进行热力计算和初步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锅炉的效率。

一般情况下,锅炉的效率取决于其
燃烧系统和热能回收系统。

假设锅炉的效率为80%,即80%的燃料能量可
以被转化为热能。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所使用的燃料类型。

常见的燃料类型包括煤炭、
天然气、柴油等。

根据燃料类型的不同,我们可以计算出标准燃料的热值,即每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能。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出该锅炉所需要的燃料质量。

根据公式:
燃料质量=锅炉功率/(燃料热值×锅炉效率)
计算出所需要的燃料质量。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锅炉的热量传递面积。

热量传递面积越大,传热
效果越好。

我们可以通过锅炉热负荷来计算热量传递面积。

热量传递面积=锅炉热量/对流传热系数×温度差
其中对流传热系数是根据锅炉的设计参数和传热介质来确定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包括锅炉的结构设计和热
力系统设计。

在结构设计方面,我们需要考虑锅炉的尺寸、材料、加热面等。

在热力系统设计方面,我们需要确定锅炉的燃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等。

综上所述,通过热力计算和初步设计,我们可以确定125MW蒸汽锅炉的热力参数和设计参数,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锅炉设计计算书

锅炉设计计算书

锅炉设计计算书长春博信诚科技有限公司2016-11-22锅炉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220t/h燃煤锅炉一、锅炉热力计算1.1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1.2、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1.3、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1) 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2)给水温度:t GS=215℃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 GR=9.8MPa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20℃9)蒸汽流程: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10)烟气流程: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1.4、燃料特性:(1)燃料名称:平顶山烟煤(2)煤的收到基成分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3)确定锅炉的基本结构采用单锅筒∏型布置,上升烟道为燃烧室及凝渣管。

水平烟道布置两级悬挂对流过热器。

布置两级省煤器及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

整个炉膛全部布满水冷壁,炉膛出口凝渣管簇由锅炉后墙水冷壁延伸而成,在炉膛出口处采用由后墙水冷壁延伸构成的折焰角,以使烟气更好的充满炉膛。

采用光管水冷壁。

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

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

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炉膛校核热力计算是确保锅炉设计和运行性能符合要求的重要步骤,其具体步骤如下:1. 燃料特性与热平衡:首先根据燃料的性质计算得到烟气的特性表和焓温表。

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计算燃料量(Bea)和保热系数(φ)。

2. 炉膛结构尺寸:求出炉膛的受热面积(F)、炉膛的有效容积(Vj)、燃烧器的相对高度(xg)以及有效辐射层厚度(S)。

3. 热有效系数:根据水冷壁的结构、燃料性质、燃烧方式求得热有效系数(ψv)。

4. 燃烧器结构特性:依据燃烧器的结构特性求得xo,或者根据燃料特性和燃烧器结构求出炉内介质的温度分布系数(M)。

5. 理论燃烧温度:计算随同1kg燃料带入炉内的有效热量(Q°)和理论燃烧温度(Th)。

6. 假定炉膛出口烟温:假设炉膛出口烟温(T),由焓温表查得烟气焓。

7. 平均热容:计算烟气的平均热容。

8. 辐射减弱系数:求出三原子气体、灰粒、焦炭颗粒的辐射减弱系数(kgr、kashμash、kok μcoke)。

9. 炉内介质辐射减弱系数:求出炉内介质的辐射减弱系数(ko)。

10. 火焰黑度:求解火焰黑度(ε₁)或综合火焰黑度(ε₁)。

11. 炉膛黑度:求出炉膛黑度(ε/)或炉膛黑度(εf)。

12. 校核:进行校核计算,包括空气平衡、烟气特性、焓温表和热平衡。

计算炉内有效热量后,假定炉膛出口烟温并计算相关参数,然后计算炉膛出口温度。

若|假定炉膛出口烟温-计算炉膛出口温度| ≤100K,则认为合格;如果大于100K,则需要重新计算。

在进行炉膛校核热力计算时,需要考虑到锅炉校核热力计算与设计热力计算的差异,并且熟悉锅炉炉膛热力计算的各项意义和允许的计算误差。

同时,还需要对锅炉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基本方程式有所了解。

此外,还应包括烟气焓、空气焓、蒸汽焓的计算,以及对锅炉受热面各部位的蒸汽或空气的焓值进行计算,并制成温焓表。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实用版)目录一、锅炉热力计算的概述二、锅炉热力计算的方法三、锅炉热力计算的实例四、锅炉热力计算的意义和应用正文一、锅炉热力计算的概述锅炉热力计算,顾名思义,是指对锅炉的热力学性能进行计算和评估的过程。

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成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领域。

热力计算是为了确保锅炉在运行时能够满足设计的性能要求,同时保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锅炉热力计算的方法锅炉热力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燃料消耗量计算:根据锅炉的蒸发量、蒸汽压力、温度等参数,计算出所需的燃料消耗量。

2.传热过程计算:分析锅炉内部各部件之间的热传递过程,以确保热量能够有效地从燃料传递到水中。

3.锅炉效率计算:通过计算实际产出的蒸汽量与燃料消耗量之间的比值,得出锅炉的热效率。

4.污染物排放计算:根据锅炉的燃料类型和燃烧方式,计算出污染物的排放量,以评估锅炉的环保性能。

三、锅炉热力计算的实例以一台蒸发量为10t/h的燃煤锅炉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热力计算:1.首先查阅燃料的燃烧特性,了解单位质量燃料所能产生的热量。

2.根据锅炉的蒸发量和蒸汽压力,计算出所需的燃料消耗量。

3.分析锅炉内部的传热过程,计算出锅炉的传热系数。

4.根据燃料消耗量和传热系数,计算出锅炉的蒸发量和热效率。

5.根据燃料的含硫量和燃烧方式,计算出锅炉的污染物排放量。

四、锅炉热力计算的意义和应用锅炉热力计算对于锅炉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热力计算,可以确保锅炉在运行时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同时降低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此外,热力计算的结果还可以为锅炉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锅炉热力计算范文

锅炉热力计算范文

锅炉热力计算范文锅炉热力计算是指根据一定的公式和参数,计算锅炉的热量输入和输出等热力参数的过程。

通过这种计算,可以了解锅炉的热效率、热损失等,为锅炉的设计、改造和运行提供依据。

下面是锅炉热力计算的流程和一些基本知识。

1.锅炉热力计算的基本参数-锅炉的蒸发量:锅炉在单位时间内转化成蒸汽的热量。

-锅炉的燃料消耗量:锅炉在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的质量。

-锅炉的热效率:锅炉在单位时间内转化为蒸汽的热量与燃料消耗量之比。

-锅炉的热传递系数:锅炉传递给工质的热量与传热面积、传热温差之积之比。

2.锅炉热力计算的流程2.1锅炉蒸发量计算锅炉蒸发量的计算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蒸发量=额定蒸发量*运行效率其中,额定蒸发量是锅炉在设计时规定的蒸发量,运行效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2锅炉燃料消耗量计算锅炉燃料消耗量的计算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燃料消耗量=锅炉热效率*蒸发量/燃料低位发热量其中,燃料低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

2.3锅炉热效率计算锅炉热效率的计算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热效率=锅炉蒸发量*蒸汽焓值/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其中,蒸汽焓值是指单位质量蒸汽的热量。

2.4锅炉热传递系数计算锅炉热传递系数的计算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热传递系数=热传递量/(传热面积*传热温差)其中,热传递量是指锅炉传递给工质的热量,传热面积是指锅炉传热的表面积,传热温差是指锅炉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差。

3.锅炉热力计算的应用-锅炉的选型:通过计算不同锅炉的热效率,可以选择最适合的锅炉。

-锅炉的运行控制:通过计算锅炉的热效率和热损失,可以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以提高锅炉的效率。

-锅炉系统的热力平衡:通过计算锅炉热传递系数,可以判断锅炉系统中各部分的热损失情况,从而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

总之,锅炉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与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为锅炉的选型、改造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和经济性。

电锅炉热力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电锅炉热力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电锅炉热力计算的程序和方法
1. 设计计算的定义:根据给定的锅炉容量、参数和燃料特性去确定锅炉的尺寸。

2. 校核计算的定义:在给定锅炉负荷和燃料特性的前提下,按照已有的锅炉结构尺寸去确定各个受热面交界处的工质和烟
气参数。

3. 两种计算方法的用途:设计计算基本没用,只能一段一段地计算,不好应用;校核计算在锅炉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经常应用。

4. 锅炉热力计算总的框图。

5. 各部分的计算误差:
(1)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假设值和计算值的误差为±100℃。

各个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相对误差2%。

各个对流受热面的工质侧没有误差。

凝渣管的计算相对误差为5%,附加受热面的计算相对误差为10%。

(2)对于双级布置的尾部受热面,两级省煤器的连接误差为±10℃,两级空气预热器的连接误差也是±10℃。

(3)锅炉总吸热量误差为0.5%。

(4)热力计算计算到排烟温度的时候,排烟温度的误差为
±10℃,热风温度的误差为±40℃。

实际上不对,根据我的经验:排烟温度的误差仅仅为±1~2℃,热风温度的误差仅仅为±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锅炉参数
序号 名称 1 实际燃煤量 2 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份额 3 4 5 6 计算燃料消耗量 锅炉飞灰份额 入口烟温 入口过量空气系数

符号 B q4 Bcal αf,a T0
单位 T/h
T/h
计算公式 给定 给定 100 q 4 B 100 给定 给定 给定
数值 19.74 2 19.34 90 120 1.5
0.01866*0.375*Sar 3 Nm /kg VCO 2 VSO 2
Nm /kg
3
0.019 0.815 结果 1.5 0.3578 4.976 6.231 6.589 127442.3 0.124 0.0543
0.29
单位
av
VH 2O
Nm3/kg Nm /kg Nm3/kg Nm /kg Nm /h
备注 按7600小时

0
F GD

2 脱硫系统计算所需物料成分参数
2.1 锅炉燃料成分 序号 名称 1 收到基碳 2 3 4 5 6 7 8 收到基氢 收到基氧 收到基氮 收到基硫 收到基灰分 收到基水分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符号
Car Har Oar Nar Sar Aar War Qnet.ar
8278.8
10 烟气重量 11 飞灰浓度
Gg
kg/kg 1 kg/kg
A ar 1.306 av V 0 100
8.790 0.04384
不含飞灰 /kg烟气
f,a
A ar f,a 100 100G
g
3 3 3
av
1 2
FGD
计算公式 FGD
备注
0 VH2O 0.0161 av 1V 0
0 VN 2 0.79 (av 1)V 0
VN 2
Vg,dry
75.52
3 120521.6 Nm /h工况,干态
0 VRO2 VN2 av 1V 0
0
0 VH2O
VCO 2
0 VH2O
5
理论SO2容积
VSO 2
VRO 2 6 理论RO2容积 3.2脱硫系统燃烧产物的容积及成份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1 2 3 4 5 6 7 8 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水蒸汽容积 N2容积 干烟气总容积 入口烟气总容积 入口烟气总容积 RO2容积份额 H2O容积份额
0 VN 2
计算公式 Nm /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0.033Oar
3 3
单位
结果 4.195 3.319 0.324 0.795 12.07
备注
Nm /kg Nm3/kg Nm /kg
3
0.79V +0.8Nar/100 0.111Har+0.0124War+0.0161V0 0.01866*Car
单位
% % % % % % % kJ/kg
计算公式 给定 给定 给定 给定 给定 给定 给定 给定
数值 42.63 1.35 1.3 0.57 2.73 42.82 8.6 14417 100 设计煤种备注3 燃烧产物容积及焓计算
3.1 理论空气量及理论烟气量容积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V0 1 理论空气量 2 3 4 理论N2容积 理论H2O容积 理论CO2容积
Vg,in
Vg,FGDin
Vg,dry VH 2O B cal Vg,in
VRO 2 Vg,in
未计入脱硫喷水量 BMCR工况,湿态
rRO 2 rH 2O
3
VH 2O Vg,in
M SO 2 p0VSO 2 RT0 Vg,in 106
5.43
9
入口SO2浓度
CSO 2 ,FGDin
mg/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