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20200717015655)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目标表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目标表](https://img.taocdn.com/s3/m/51bc04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6.png)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目标表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目标表是一个用于评估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的表格。
以下是一个示例表格,包括了一些常见的绩效指标。
序号绩效指标目标值
:--: :--: :--:
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
2 雨水资源利用率≥20%
3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20%
4 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率≥50%
5 城市绿地率≥30%
6 城市雨水管网覆盖率≥80%
7 城市雨水泵站建设改造率≥50%
8 城市海绵设施维护管理情况完善并落实海绵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效果可持续。
上述表格仅供参考,具体的绩效目标应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
绩效指标应尽可能量化,目标值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同时要确保可实现、可衡量和可考核。
(完整word版)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考核办法7.18(印刷版)
![(完整word版)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考核办法7.18(印刷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07c687ce2f0066f5332261.png)
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清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目录一、 .......................................................................................... 办法编制依据.. (3)二、办法修订机制 (4)三、考核组织机构 (4)四、考核总体要求 (4)五、尾水生态处理工程绩效考核 (5)六、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绩效考核 (14)七、汇景片区改造工程绩效考核 (21)八、观湖赵圩片区改造工程绩效考核 (26)九、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效果绩效考核 (31)十、绩效考核系数 (39)为建成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环境质量优良、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首批海绵城市,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建委”)实施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清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包括海绵城市一城市湿地森林公园综合利用暨清溪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工程(以下简称“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州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以下简称“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池州市汇景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汇景片区改造工程”)、池州市观湖赵圩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以下简称“观湖赵圩片区改造工程”)等四项工程以及相关考核辅助监测系统。
为保障本项目健康运行,市住建委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本绩效考核办法。
一、办法编制依据1池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清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合同及其相关附件;3、海绵城市一一城市湿地森林公园综合利用暨清溪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可行性研究;4、池州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池州市汇景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池州市观湖赵圩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8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9、池州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运行维护导则(试行)10、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3、地下水质量标准;14、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1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办法修订机制本绩效考核办法是PPP项目合同签署时,针对可预见的项目运营和产出而制定的考核办法。
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考核办法
![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ef83c233d4b14e85246872.png)
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考核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各地将依据试行办法中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6个方面的指标,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对绩效评价与考核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等情况的城市予以通报。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
各地应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依据试行办法对建设效果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
根据试行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地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情况进行抽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公平透明、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6个方面,采取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及监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城市自查、省级评价、部级抽查三个阶段进行。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核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d2dbb8a63169a4517623a317.png)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 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 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 Ø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 重大创新,即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 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 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 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 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 合理收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利于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 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 《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 的通知》(财金[2014]76号) Ø 本办法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 部等有关部门,根据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
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专项
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
公正的评价。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 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办城函 〔2015〕635号)
恢复
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 现场检查等。
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
定量 (约束
性)
3
地下水位
年均地下水潜水位保持稳定,或 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均降 幅低于历史同期。 年均降雨量超过1000mm的地区 不评价此项指标。
查看地下水潜水水位监测 数据。
定量 (约束 性,分 类指导)
热岛强度得到缓解。海绵城市建
定量(约 束性,分 类指导)
的目标。
9
管网漏损控 制
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12%。
查看相关统计 定量(鼓
数据。
励性)
类别
海绵城市评价指标
![海绵城市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1932c7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6.png)
海绵城市评价指标海绵城市是指通过构建适应性、有弹性的城市系统来解决城市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问题的城市发展理念。
为了评估一个城市是否符合海绵城市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1.防洪能力:海绵城市应该具备强大的防洪能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城市排水系统的总体设计能力、排水能力与降雨特点的匹配度、道路与建筑物对洪水的适应性等。
2.水资源保护:海绵城市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城市水资源的供应稳定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率、水环境的保护水平等。
3.水环境质量:海绵城市应该致力于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的程度。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城市水体的水质情况、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浓度、水下生物多样性等。
4.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应该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城市建筑绿化率、城市绿色空间的比例、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等。
5.水灾害风险抗性:海绵城市应该具备较强的抗灾能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城市面对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时的应急响应机制、城市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灾能力等。
6.社会参与度: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城市居民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程度、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参与度以及海绵城市相关项目的社会影响力等。
7.可持续性: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城市发展的生态足迹、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公平性等方面。
在评价海绵城市时,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实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
同时,不同城市的评价指标可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最重要的是,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以确保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价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城市应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等方面挑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f8fd9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f.png)
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
而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
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准,对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概述1.1 简介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全面评估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和成效而建立的一套评价体系。
它涵盖了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城市生态建设、抗洪排涝等多个方面的指标,旨在全面反映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劣和发展状况。
1.2 指标体系内容(1)环境保护指标: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状况、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相关指标。
(2)水资源利用指标:包括雨水收集利用率、水资源节约利用率、水生态系统保护等水资源利用相关指标。
(3)城市生态建设指标:包括绿地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建设等城市生态建设相关指标。
(4)抗洪排涝指标:包括城市排水系统完善程度、防洪措施落实情况等抗洪排涝相关指标。
二、全面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效果2.1 优势与特点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可以客观地评估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城市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2.2 评价体系的意义(1)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城市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可以激励示范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上不断创新和突破,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一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估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我认为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变化。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47873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3.png)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海绵城市是以海绵特性为基础,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目标,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建设,减少城市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水涝和水源污染,增加城市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了评价和考核海绵城市建设的绩效,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
一、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1.雨水利用率:评估城市在降雨过程中收集和利用的雨水的比例,表示城市对雨水资源的开发程度。
2.水量调控能力:评估城市的降雨径流调控能力,包括蓄滞洪能力和排洪能力,衡量城市防洪能力的强弱。
3.水源净化效率:评估城市在城市内部和城市入海口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程度。
4.水体生态保护指数:评估城市水体的生态状况,包括水质状况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情况。
二、建设成果指标1.海绵公园面积比例:评估城市绿地中的海绵公园(含生态湿地、雨水花园等)所占的比例。
2.防洪用地比例:评估城市用于防洪的用地面积所占的比例,衡量城市对防洪的重视程度。
3.雨水渗透面积比例:评估城市地表的可渗透面积所占的比例,衡量城市地表渗透能力的增强程度。
4.基础设施适应性:评估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性和韧性,包括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能否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挑战。
三、社会经济效益指标1.经济增长率:评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等方面。
2.生态环境改善程度:评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包括减少水源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等方面。
3.居民获得感:评估居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获得感,包括生活品质提升、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
4.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评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
四、政府管理指标1.政策法规健全程度:评估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制定和落实情况。
2.投资使用效益:评估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资使用效益,包括预算的合理调配和使用效果评估等方面。
3.建设监督与评估:评估政府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情况,包括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监督和评估。
海绵城市评价指标
![海绵城市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5842e831711cc7930b71689.png)
尊敬的网民:您好,您好,您咨询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细项的有关材料已收悉,现答复如下:1、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重点建设任务,按照科学性、典型性及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口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参考相关规划成果,确定了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五项分项目标及22项指标,五项分项目标具体表述为:水生态全面恢复、水环境显著改善、水资源适度利用、水安全充分保障、制度建设完备,具体指标如下表.表3-1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目标目标序号指标2020年2030年备注水生态 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 ≥7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20% ≥8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标.3 内河水系生态岸线比例≥40%≥50%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
4 绿地率41%45% 参考《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 地下水位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6 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得到缓解.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水环境7 水环境质量优于IV类标准达到Ⅲ类标准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8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总量控制率) ≥50% ≥60%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9 合流管网年溢流次数≤12次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水资源10 污水再生利用率≥20% ≥30%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要求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序号指标2020年2030年备注水资源11 雨水资源利用率≥0。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aa7c9c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8.png)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16-04-11 能源世界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去年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各地将依据试行办法中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6个方面的指标,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
本篇提取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1资金使用和管理(0-15分)资金下达及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得15分;资金下达不及时,执行率在70%-90%,管理和使用情况符合规范且未对试点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得7分;资金下达不及时,执行率低于70%,管理和使用情况不规范,影响试点工作推进,不得分,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指标解释:评价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2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0-10分)按以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额度占试点工作总投资额比例评价。
70%以上的,得10分;30-70%的,得5分;30%以下的,不得分。
指标解释:评价实行PPP模式的情况3成本补偿保障机制(0-10分)按是否根据项目类别建立收费价格标准制度体系,建立运营维护费用保障机制,确定政府补贴标准,确保有效运营进行评价。
建立前述机制,得10分;未建立前述机制,不得分。
指标解释:评价成本补偿保障机制建立情况4产出数量(0-20分)按工程形象进度评价。
计划建成面积数全部或超额完成,得20分;完成率在80-100%,得10分;完成率在80%以下,视为绩效考核结果“不合格”。
指标解释:评价试点工作实施计划完成情况5产出质量(0-10分)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毫米数评价。
对比经批复的试点目标:达到目标任务,得10分;低于目标任务但不超过10个百分点或5毫米,得5分;低于目标任务超过10个百分点或5毫米,不得分。
指标解释:评价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计划目标的情况6项目效益(0-25分)试点区域内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显示度等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计划目标,得25分;一半及一半以上指标达到,得15分;一半以上指标未达到,不得分。
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
![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72fe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6.png)
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为了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对海绵城市的绩效进行评价与考核。
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以推动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套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办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1.环境安全性评价: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对环境质量的评价,通过监测、抽样和检测等方式来获得数据。
2.天灾预警响应能力评价:包括对海绵城市在面对突发天气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如雨水倒灌、城市内涝等情况。
3.水资源利用评价:包括对水资源流量、水质、水利设施等的评价,以及对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评估。
4.生态环境评价:包括对海绵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如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5.社会参与度评价:包括对海绵城市居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的评价,如居民的意识、行为等。
二、考核办法1.数据收集与处理:在海绵城市各个部门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系统,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2.抽样调查与现场考察:通过抽样调查与现场考察的方式,了解海绵城市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专家评估与评分:请相关的专家组成评估团队,对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和打分。
4.绩效分级与奖惩机制:根据海绵城市的绩效评分,将绩效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合格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5.广泛宣传与社会监督:通过广泛宣传,增加海绵城市建设的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改进措施1.完善数据收集与处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参与度,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动。
3.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海绵城市的发展。
4.加强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评估团队的专业水平,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5.定期修订和完善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与时俱进,确保评价办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解析海绵城市建设考核指标
![解析海绵城市建设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8d43dd014791711cd791789.png)
解析海绵城市建设考核指标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是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重要基础,本文对具体考核指标进行解析,以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考核等各阶段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考核指标;水生态;水环境一、海绵城市的定义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海绵城市是建立在生态基础设施之上的生态型城市,它有别于传统的、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工程性灰色基础设施,而是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利用生态学的原理、运用景观设计学的途径,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对雨水进行综合管理及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来实现以城市内涝和雨洪管理为主、同时包括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修复、公园绿地建设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综合目标。
二、海绵城市建设考核指标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加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
2014 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
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2015年7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制定了包括“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六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如下表1所示。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53643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水资源利用指标
1.雨水收集利用率:评估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情况和运营效果,包括雨水收集系统的总量、收集率和利用率等。
2.水资源回用率:评估城市水资源回用系统的建设情况和运营效果,包括回用系统的总量、回用率和回用水的应用领域等。
二、降水管理指标
1.道路和广场透水率:评估城市道路和广场的透水性能,包括透水载荷、透水面积和透水深度等。
2.单位面积降水处理能力:评估城市降水处理设施的能力和效果,包括单位面积处理的降水量和降水处理的时间等。
三、城市风险管理指标
1.内涝防治效果:评估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效果,包括内涝点的数量、内涝点的深度和内涝点的面积等。
2.土地沉降控制效果:评估城市土地沉降的控制情况和效果,包括沉降点的数量、沉降速度和沉降范围等。
四、生态环境改善指标
1.绿地覆盖率:评估城市绿地的覆盖面积和比例,包括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商业区绿地等。
2.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情况和效果,包括保护区的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栖息地的面积等。
五、社会经济效益指标
1.建设投资效益:评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投资回报情况,包括总投资额、产出值和投资收益率等。
2.社会满意度:评估城市居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满意程度,包括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居民参与建设的意愿等。
以上只是一个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简要示例,实际的指标体系需要根据具体城市的情况和建设目标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为了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建议在指标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住建部出台试行办法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住建部出台试行办法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714cac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8.png)
住建部出台试行办法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佚名
【期刊名称】《园林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正>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各地将依据试行办法中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6个方面的指标,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对绩效评价与考核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等情况的城市予以通报。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
各地应按照住
【总页数】1页(P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2
【相关文献】
1.住建部出台办法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J], ;
2.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试行办法将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J], ;
3.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试行办法将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J],
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试行办法将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J],
5.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试行办法,将评价考核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J], 周珏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cbd10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68.png)
工程经济ENGINEERING ECONOMY第 30 卷第 3 期2020 年 3 月Vol.30 No.3Mar. 2020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史富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北京 100835)摘要: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各项绩效评价内容的研究,全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给出指标权重,设置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建立总体级、项目级两个层级的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完整性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各阶段各层级的绩效监测或总体评价提供 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42(2020)03-0049-06DOI :10.19298/ki.1672-2442.202003049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SHI Fuwen(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ndarda and Norms ,Ministry of House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Beijing 100835,China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so it is urgent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ntents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comprehensively ,gives the index weight by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s and expert survey ,builds the operational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the industry specific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es with overall level and project leve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 for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r overall evaluation of each stage and level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Keywords :sponge c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s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城镇化转型,2014年10月,住建部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含义。
_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_试行_发布_
![_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_试行_发布_](https://img.taocdn.com/s3/m/6b257630af45b307e871975b.png)
国家能源局发布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新能源微电网作为可再生能 源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机制创新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有关研究机构 和企业开展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具备了建设新能源 微电网示范工程的工作基础。为加快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建 设,探索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微电网技术及运营管理体制,国家能源 局提出《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典型示范、易于推广。抓好典型示范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探索 各类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创新管理体制和商业模式; 整合各类政策,形成具有本地特点且易于复制的典型模式,在示范 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6
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目的是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 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探索 电力能源服务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和新业态,推动更加具有活力的 电力市场化创新发展,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 制。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的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结合当地实际和新能源发展情况选择合 理区域建设联网型微电网,在投资经营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在电网
资讯速览
政策 • 法规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布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 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 段。为科学、全面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 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 法(试行),并于近日印发各地参照执行。
第一条 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转 变,科学评价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 建设技术指南》,制定本办法。
(完整word版)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考核办法7.18(印刷版)
![(完整word版)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考核办法7.18(印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582e8552ea551810a687d4.png)
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清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目录一、办法编制依据 (3)二、办法修订机制 (4)三、考核组织机构 (4)四、考核总体要求 (4)五、尾水生态处理工程绩效考核 (5)六、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绩效考核 (14)七、汇景片区改造工程绩效考核 (21)八、观湖赵圩片区改造工程绩效考核 (26)九、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效果绩效考核 (31)十、绩效考核系数 (39)为建成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环境质量优良、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首批海绵城市,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建委”)实施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清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包括海绵城市—城市湿地森林公园综合利用暨清溪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工程(以下简称“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州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以下简称“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池州市汇景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汇景片区改造工程”)、池州市观湖赵圩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以下简称“观湖赵圩片区改造工程”)等四项工程以及相关考核辅助监测系统。
为保障本项目健康运行,市住建委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本绩效考核办法。
一、办法编制依据1、池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清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合同及其相关附件;3、海绵城市——城市湿地森林公园综合利用暨清溪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可行性研究;4、池州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池州市汇景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池州市观湖赵圩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8、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9、池州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运行维护导则(试行)10、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3、地下水质量标准;14、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31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办法修订机制本绩效考核办法是PPP项目合同签署时,针对可预见的项目运营和产出而制定的考核办法。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55fef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f.png)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利用自然系统和人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评价和考核海绵城市建设的绩效,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以下是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的一些建议:
1.雨洪管理效果评价
海绵城市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解决城市雨洪问题。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洪水位、暴雨空间分布、降雨径流处理率等。
具体指标的确定需要结合城市的地形、气候条件以及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海绵城市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可以包括雨水收集和利用率、水资源回用率、水资源消耗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评估海绵城市建设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绩效。
3.生态环境改善效果评价
4.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5.技术创新和市民参与评价
6.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应用评价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应包括雨洪管理效果、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改善效果、社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和市民参与、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和考核海绵城市建设的绩效,指导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的要求。自来水厂出厂水、管网水和龙头水达到《生活
位出具。
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土地出让、两证一书) 、建设(施 查看出台的城市控详规、相关
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法规、政策文件等。
在城市规划中划定蓝线、绿线并制定相应管理规定。
查看当地相关城市规划及出台 的法规、政策文件。
生态功能。
3 地下水位
年均地下水潜水位保持稳定,或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 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 年均降雨量超过 1000mm 的地区不评价此项指标。
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在地块雨水排 放口、关键管网节点安装观测 计量装置及雨量监测装置,连 续(不少于一年、监测频率不 低于 15 分钟 /次)进行监测; 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数 据、相关设计图纸、现场勘测 情况、设施规模及衔接关系等 等进行分析,必要时通过模型 模拟分析计算。
类别
项
指标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
要求
当地降雨形成的径流总量,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年径流总量控
1
规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要求。在低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
制率
应的降雨量时,海绵城市建设区域不得出现雨水外排现象。
一、水生态
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 2 生态岸线恢复 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
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和饮
查看水源地水质检测报告和自
用水源补充、特定项目的要求,二级保护区水质达到《地表
来水厂出厂水、管网水、龙头
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类标准和饮用水源补充、特定项目的要 水水质检测报告。
求。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Ⅲ类 检测报告须由有资质的检测单
同期(扣除自然气温变化影响)相比呈现下降趋势。
5 水环境质量
不得出现黑臭现象。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不 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V 类标准,且优于海绵城市建 设前的水质。当城市内河水系存在上游来水时,下游断面主 要指标不得低于来水指标。
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 机构开展水质检测。
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不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 III 类标准, 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
查看相应计量装置、计量统计 数据和计算报告等。
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 12%。
查看相关统计数据。
历史积水点彻底消除或明显减少,或者在同等降雨条件下积 水程度显著减轻。城市内涝得到有效防范,达到《室外排水 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
查看降雨记录、监测记录等, 必要时通过模型辅助判断。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以地表水为水源的,
3
4
市内河水系的,应采取生态治理后入河,确保海绵城市建设
水质检测。
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地表 IV 类。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500 立方米和城区内水体水环境质量低于
IV 类标准的城市, 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 20%。再生水包括
统计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经处理后,通过管道及输配设施、水车等输送用于市政
性质 定量(约束性,
分类指导) 定量(鼓励性) 定量(约束性)
定量(鼓励性)
定性(约束性) 定性(约束性)
2
类别
项
指标
要求
技术规范与标 制定较为健全、规范的技术文件,能够保障当地海绵城市建
14
准建设
设的顺利实施。
投融资机制建 15
设 绩效考核与奖 16 励机制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 PPP 管理方面的制度机制。
1.对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须建立按效 果付费的绩效考评机制,与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相关的奖励机 制等; 2.对于政府投资建设、运行、维护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须 建立与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相关的责任落实与考核机制等。
17 产业化
制定促进相关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
60%以上的海绵城市建设区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形成 六、显示度 18 连片示范效应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水站等)的污水再生利用量
率
杂用、工业农业、 园林绿地灌溉等用水, 以及经过人工湿地、
和污水处理量。
生态处理等方式,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地表 IV 类要求的污
水厂尾水。
性质 定量(鼓励性) 定量(约束性) 定量(鼓励性) 定量(约束性)
定量(约束性, 分类指导)
1
类别
四、水安全 五、制度建 设及 执行 情况
整体效应。
方法
性质
查看地方出台的海绵城市工程 技术、设计施工相关标准、技 定性(约束性) 术规范、 图集、导则、指南等。
查看出台的政策文件等。
定性(约束性)
查看出台的政策文件等。
定性(约束性)
查看出台的政策文件、研发与 产业基地建设等情况。 查看规划设计文件、相关工程 的竣工验收资料。现场查看。
定性(鼓励性) 定性(约束性)
或不劣于海绵城市建设前。
机构开展水质检测。
雨水径流污染、合流制管渠溢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1.雨水
查看管网排放口,辅助以必要
管网不得有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2.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
城市面源污染
的流量监测手段,并委托具有
6
不得有污水直排水体; 3.雨水直排或合流制管渠溢流进入城
控制
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
项
指标
雨水资源利用 8
率
9 管网漏损控制 城市暴雨内涝
10 灾害防治
11 饮用水安全
规划建设管控 12
制度 蓝线、绿线划 13 定与保护
要求
方法
雨水收集并用于道路浇洒、园林绿地灌溉、市政杂用、工农 业生产、冷却等的雨水总量(按年计算,不包括汇入景观、 水体的雨水量和自然渗透的雨水量) ,与年均降雨量 (折算成 毫米数)的比值;或雨水利用量替代的自来水比例等。达到 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的目标。
性质 定量(约束性)
查看相关设计图纸、规划,现 场检查等。
定量(约束性)
查看地下水潜水水位监测数 据。
定量(约束性, 分类指导)
类别
项
指标
要求
方法
二、水环境 三、水资源
热岛强度得到缓解。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夏季(按 6-9 月)日 查阅气象资料,可通过红外遥
4 城市热岛效应 平均气温不高于同期其他区域的日均气温,或与同区域历史 感监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