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全力加快构筑宁波现代都市
愿为宁波建设智慧城市出点力
记者 :您作 为宁波市智慧城市建
设 专家咨询委 员会主任 ,对于全面推 i
进 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有什 么建议 ?
潘 云 鹤 :建 设智 慧城 市 是一 个 ;
非 常系统的工程 , 以从 三个 界面来 ; 可
进行 推进 。一是分头 交织 推进 。比如 ; 可 以从单个层面做起 ,如智慧建筑 、 ; 智 慧交通 、智慧物流 ,乃至智慧制造 ; 业 、智慧 医学 、智 慧农 业等 。二是 由 低 到高逐步推进 。三是从微观处理到
宏观处 理。
中 国工 程 院有 学 科 的优 势 ,有 人才 的优势 ,也 有科技 的优势 ,通 过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院 、市 多层 面的合作 ,充分发挥好 这
全力加快构筑 宁波现代
一 苏利冕 “ 二 五 ” 时期 ,以 新 型 城 市 化 将成立 由建设 、规划 、国土等有 十
些优势 , 力参与到宁波智慧 城市建 一 全
动 。二 是要 完 善城 市建设 投融 资机 制 。 坚 持政 府 投入 与市 场运 作相 结合 ,在 充
代都市搭建 “ 智慧”平台
强舆 论引 导 ,充分利 用声 、屏 、报 、网
加 快 构 筑 现代 都 市 ,要 充 分 借 鉴 等各 种有 效载 体 ,通 过新 闻发 布 、现 场
分 发挥 政府 投 入主 导作 用 的同时 ,进一 国 内外先 进城 市管 理理 念 ,加大 对城 市 采 访 、跟 踪 报 道 、专 题 访 谈 、印 发 资 步 探 索完 善多 形式 、多 渠道 的城 市建设 建设 管理 体制 的创 新 和探索 ,既要加 大 料 、编发 简报 、互动 活动 、网络 引导 等 投 融资 机 制 ,鼓 励 以城 市建设 投 资公 司 市级 统筹 力度 ,又 要有 利 于推进 城市 建 形 式 对 加 快 构 筑 现 代 都 市 进 行 宣 传 报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思路研究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思路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新型智慧城市概述 (7)2.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7)2.2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与目标 (8)2.3 新型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 (10)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11)3.1 城市建设信息化的现状 (13)3.2 数据共享与开放的程度 (14)3.3 智慧交通、能源与环境管理的成效 (15)3.4 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 (16)3.5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 (18)4.1 数据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问题 (19)4.2 跨部门协同工作的问题 (20)4.3 信息孤岛与数据安全问题 (22)4.4 公众参与与隐私保护问题 (23)4.5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问题 (24)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5)5.1 制定科学的城市战略规划 (27)5.2 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机制建设 (28)5.3 构建协同工作的城市管理体系 (29)5.4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保障 (31)5.5 优化公众参与机制,保障信息安全 (32)5.6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 (33)六、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 (35)6.1 城市概况与发展现状 (36)6.2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37)6.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0)6.4 对策建议与实施效果预测 (42)七、结论与展望 (42)7.1 研究总结 (43)7.2 政策建议 (45)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6)一、内容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新型智慧城市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新时代宁波城市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宁波城市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宁波市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脚步。
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宁波市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推动宁波城市的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城市,是当前宁波市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挑战1.资源瓶颈宁波市的经济和发展依托于物流产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对铁路、港口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较高,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需要协调优化的各方力量。
此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会增加资源的压力,如水、能源、土地等。
如何在资源瓶颈下协调城市发展的环境和经济需要更加注重科技与环境的创新与引导。
2.能源需求大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能源需求成倍增长,宁波市的未来发展需要依赖先进的能源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燃料。
3.人才流失与空间分割一线产城融合,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面临全球化并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城市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区域集聚的同时,城市边缘区域的人口和产业受到较大挤压。
因此,如何解决城市空间流动性与城市扎根问题,让城市空间、产业、文化相融合,防止城市人才流失和社会分割现象的存在,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机遇1.智能制造宁波市的传统产业基础扎实,其中制造业占比较高,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已经从粗放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型与升级。
当前,国家对于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尤其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创新方面,宁波市应加强和产业资源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服务化水平,打造互联网+制造业新兴产业。
2.一带一路宁波市是沿海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以后,这对宁波市扩大对外开放和优化外贸结构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宁波市可以抓住当前机遇,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加强与沿海国家的经济联系。
3.文化创意产业总之,宁波市要在大力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极推动变革和优化,转化发展动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竞争力,为宁波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宁波市智慧城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宁波市智慧城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6•【字号】甬政发[2011]68号•【施行日期】2011.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宁波市智慧城管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甬政发〔2011〕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关于推进宁波市智慧城管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关于推进宁波市智慧城管建设的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完善现代化新型城市管理体系,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工作氛围,现根据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关于推进我市智慧城管建设的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如下:一、推进我市智慧城管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和完善新型城市管理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
我市于2007年筹建“数字城管”,2008年9月完成市、区两级系统平台并成功对接投入运行。
自投入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信息采集、受理处置和监督评价的多层面回路系统,但同时也暴露出部门职责不清、综合效能不高、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削弱了数字城管的应有作用,影响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目标的落实。
为此,亟需深化城市管理数字化,推进智慧技术应用体系建设,构建智慧城管系统,进一步量化城市管理对象和细化管理行为,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撑。
二、我市智慧城管建设的工作目标智慧城管是在我市智慧城市的框架下,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智慧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手段创新、功能拓展,深化数字城管建设,建立健全智慧城管应用体系,构建以基础服务、数据交换、GIS共享服务、统一GPS监管、统一视频监控为应用支撑,以数字城管、应急指挥、队伍管理、网上办案、决策辅助、行业监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进而弥补城市管理中信息盲区与管理盲点,实现全区域的信息共享、工作互动、无缝对接,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细、无序向规范转变。
宁波智慧社区现状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宁波智慧社区现状调查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在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需要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需要创新性地引入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改善生活品质,“智慧”化开始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智慧的地球”、“智慧的城市”、“智慧的社区”等概念被相继提出,而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及高品质的数字化居住环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且城市居民是智慧城市的主要服务对象。
因此,作为支撑智慧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智慧的社区在,城市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能够让居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便捷得通过信息网络获取生活服务,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智慧的社区”的建设在我国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对其的系统性研究也很少,在国际上能用以参照学习的对象数不多,在我国更是很少,所以“智慧的社区”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是也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经济效益的带动力。
宁波是走在我国打造“智慧的城市”较前列的城市,从智慧社区出发,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智慧社区建设的研究和现状分析,并对宁波高新区的智慧社区建设情况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一来可以宏观上总结借鉴国内外在建设智慧的社区的经验,及普遍存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建设智慧的社区提供可参考的对象;二来,可以从微观上,可对宁波高新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可持续性建设铺下基石。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历经了八十年代初的住宅电子化、八十年代中的住宅自动化到九十年代美国的“智慧屋”(Wise Home),欧洲的“聪明屋”(Smart Home)的住宅智能化三个阶段。
“智慧的社区”的建设雏形起源于美国。
由于社会和市场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有美国由总统宣布成立了“智能化住宅技术合作联盟”,对住宅智能化技术、产品、应用系统等进行测试、规范,引导新技术进行住宅设计和建造。
浙江智慧城市工作方案
浙江智慧城市工作方案1. 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重要的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城市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提出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方案,助力浙江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领头羊。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 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化城市的交通、环境、能源等方面,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 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智能化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 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2.2 原则- 公平公正: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个市民都能够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
- 安全可靠: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高度注重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并确保智慧城市系统的安全运行。
- 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3. 方案内容3.1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 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优化,减少交通拥堵。
- 建立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实现车辆停放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停车位的智能分配,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
- 推广智能公交卡,实现公交车辆和市民之间的无缝连接,提供更加便利的公交服务。
3.2 构建智慧环境系统- 建设大气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并提供合理的建议,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 建立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通过智能垃圾桶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3.3 推进智慧能源建设- 建设智能电力系统,通过智能电表和电力调度系统,实现电力供应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供电效率。
- 推广智能用电设备,通过智能电器和能源监控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用电行为的智能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4 提升智慧公共服务水平- 构建智慧医疗系统,推广电子病历和智能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宁波实践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宁波实践201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时期新常态下的城镇化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
规划发布后,宁波市积极对接融入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功举办首届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并发布“宁波倡议”,编制印发《宁波市新型城市化规划(2014―2020年)》,扎实推进各项重点领域建设。
2014年以来,宁波市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和环境日益改善,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2016年,宁波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2.7%,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55和1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和2.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1,收入水平分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和第一位;统筹城乡综合得分连续8年居全国全省前列。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下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研究制定人地钱挂钩政策,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
近年来,外来人口年均落户宁波市5万人左右。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制定出台宁波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面放开区县(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和逐步统一城区落户政策,2015年9月底,宁波市正式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研究制定《宁波市城区户口迁移暂行规定》《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办法》,“1+N”政策体系基本搭建。
二是居住证制度改革推进落实。
北仑区作为全省试点,于2015年出台居住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探索建立以居住证为基础的积分制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推行新型居住证制度的通知》《宁波市居住证管理暂行规定》。
到2017年6月底,全市已累计受理IC 卡式浙江省居住证申请40万张,实际发放量达35.4万张。
2012智慧城市典范——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2O
中国信息化 2 5 . 0 25 5
渝 中区经 济转 型升 级 ,通 过智 慧城 市 建设 ,充 分
利用 物联 网、云 计算 、光 网络 、移 动 互联 等技 术
手段 对公 众服 务 、社 会管 理 、产业 运 作等 活动 做
=一
游 ”。
制造 、智 慧 贸易 、智 慧 能源 、智 慧公 共服 务 、
智慧 社会 管理 、智 慧 交通 、智 慧健 康 保 障 、智 慧安 居服 务 、智 慧文 化服 务 等十 大智 慧应 用 系
面 ,全 市 网
特 色 ,积 极 推进 以行 业 电子 商 务 服务 平 台、 专 业 国 际 贸易 服 务平 台建 设为 重 的 智慧 贸易 的 t 5 发 展 ,推 进 外 贸企 业 经 营 、管 理 和服 务 模 式创 新 ,提高 宁波 开放 型 经济 发展水 平 。 智慧 城市 是未 来城 市 发展 的主 流 。加快 建 设 智 慧城 市 是 促进 经 济 结构 转 型 升 级和 提 高 社 会 管 理水 平 的 有效 途 径 。 建设 好 智 慧城 市 ,就 能 达 到 强政 、兴企 、便 民 的效 果 ,让 城 市 管 理 更 精 细 ,让 经 济 发展 更 科学 ,让 市 民生 活 更 便 捷 。 目前 ,宁 波 智慧 城 市建 设 正 有 条不 紊 地 开 展 ,智 慧城 市 的发展 充满 生机 活力 。一
面。
市 ” 中的 一个 另类 ,之 所 以另 类是 因为 到 目前 为 止 它 并没有 推 出完 整 的 “ 慧 东莞 ”规 划 ,然 而 智 却 一直 在探 索 智慧 城市 建设 路径 ,寻 求 高水 平 崛
起 的 “ 点” ,力 争实 现广 东 经济社 会 双转 型 的 拐
宁波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基于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转变,“ 全面建设九大工程 , 包括大宗商品交 易服务推进工程、行 业网站 总部基地建设工程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
工程 、全 民电子商务应用普及工程等。 ”( 援引 《 宁波市创建国家电子商
波电子商务产业的现实基础 ,为宁波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宏伟蓝
图的构建提出了有前瞻性、建设性与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内经济 市场 ,改善 民生 , 提升 区域经济改造升级 ,提高宁波市综合经济
实力具有重要 意义 。电子商务产业会为宁波迎来新 的发展机遇 ,有望成
为宁波经济的新增长点 。
二 、智慧城市 建设 背景下 。宁波国家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
设发展思路
( 一 )基 本 原 则
老字号企业探索 “ 线上”与 “ 线下 ”互动的营销模式 ;五是鼓励 中心商 业街 区发展 电子商务 , 重点推动宁波鼓楼步行街 、城隍庙 、天一广场 、
国采购大会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同步发展格局 ;深化 “ 部市合作” , 与商务部共建 “ 中国( 宁波) 国际贸易中心网”平台 ; 三是加快商品交易市
场转型提升 ,鼓励大宗商 品交易市场和农 副产 品批发市场应用 电子商务 等新 型交易方式 ,积极发展专业 电子商务平 台;四是推动流通企业拓展 网上业务 ,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设网上购物 品牌 ,培育在全 国有影 响力 的网上批发交易企业 ,扶持 中小流通企业进行 网上销售 , 鼓励 中华
建电子商务城市应用体系和支持体 系,实现电子商务 与实体经济高度融
提高宁波 电子商务城市建设的技术攻关能力和创新能力。
( 4) 坚持在重点环节突破 ,并 以此为示范来带动相关环节的建设 和
发展 , 努力推进宁波电子商务应用体系的建设 , 边示范边试点 , 形成宁
反腐倡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必 须整合到政务 内网建设 ,以实现上 准 规 范 ,建 立 健 全 反 腐 倡 廉 信 息 资 源 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实现作为 “ 资源”
的信 息 共享 ,运 用 “ 据 挖 掘 ” 等 先 数
系统、信访管理 系统、领导干部廉洁 道)四级联动审批 ,二是健全完善网上 从政动态监控系统、反腐倡廉舆情信 交 易暨 电子监察 系统 。按 照社会 主义市
;
。
场经济 “ 公开 、 公平、 公正和诚实信用” 反腐倡廉数据库可 以划分为三类 :基 案、资料 等信 息资 源的数 字化进程 , 的法则 ,打造公共资源 “ 网上大卖场” , 础数据 库、核心业务数据库和 电子监 充实反腐倡廉数据库。第二 ,要深化
为主 导,着 力构建 好业务 应用 系统、
大方 面 的 内容 。
服务平台体系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三 效监察系统等,其核心是做到对权力 社会认可较高 ,调查显示有 3%的网 8
一
、
业 务应 用系统 的构 建
民认为纪委对用权者最好的监督方式 市级层面业务应用 系统 的开发应 当统一规划 ,试点先行,分步实施 ,重
的行政执法技术标准,开发网上执法暨 员 干 部 个 人 事 项 信 息 库 和 部 门单 位 权 村信息服务站等场所 ,为公众 获取反 电子监察系统 ,实现对执法工作的集中 力数据 库。核心业务数据库 ,是指储 腐 倡廉信息提供便 利。对此 ,我们可
统一管理,全程监督 。 存纪检监察机 关核心业务相 关信息资 以重点学 习借鉴香港经验 ,适当提 高 源 的数 据库 ,具 有动 态性 、保 密性 、 反腐 倡廉 务实类信息 ,如案件查办 类 封 闭性 等特征 ,包括案件数据库 、信 信 息 的宣 传 比重 ,提 高 反腐 倡 廉 工 作
决策建议稿: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研究
决策建议稿: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研究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研究决策建议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是一种指引人们达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含有图片的说明性文档,是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目标、时间跨度、复杂任务和抽象概念的形象化处理与描绘;它集中反应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贯穿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始终。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以来,虽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从各个侧面反应出由于智慧城市路线图的缺少,没能达到整体建设形象呈现,缺乏清晰、准确的行动指南。
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民众需求调研稍显不足建设智慧城市,是为市民服务的。
以新加坡为例,在“iN2015”计划制定过程中,IDA 通过组织“畅想IT!iN2015”竞赛和公共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得到了新加坡公众的积极响应,可以说“iN2015”计划是由民众、企业和政府共同创造的一项全民工程。
但是我市在做智慧城市规划时,由于时间等条件限制,需求调研不够深入。
课题组随机对100名宁波市民进行了街头调查,83%的人知道宁波在建智慧城市,但是不知道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建什么内容,也说不清楚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对自己有什么益处。
如此这般,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没有完全和民众的需求对接,民众智慧,民众体验没有充分体现,稍显不足。
(二)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宁波特色”不够鲜明虽然国内外各个城市都提出了各自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但大都缺乏特色,“千城一面”。
而就这点而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同大多城市一样,“宁波特色”性还略显缺乏,缺少如新加坡的“iN2015”、韩国的“U-Korea”和“数字南昌”、“感知无锡”、“生态沈阳”这样引领性、标语性的鲜明目标,对民众的愿景性、导引性不强,难以形成合力。
(三)市(县)、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缺少智慧城市发展需要规划相应的产业布局,明确各区域发展方向,形成各自特色与合力。
如杭州制定了《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对城市核心区、支撑区、拓展区进行了相应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智慧城市组织架构并行发展首席信息官架构最具优势
三大智慧城市组织架构并行发展首席信息官架构最具优势张杰;乔亲旺;李江【摘要】在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了解和分析智慧城市的组织架构并从中找出决定性因素,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年(卷),期】2012(000)047【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城市建设;组织架构;首席信息官;智慧;优势;并行;决定性【作者】张杰;乔亲旺;李江【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在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了解和分析智慧城市的组织架构并从中找出决定性因素,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智慧城市的概念于2009年被提出,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通信网络全面覆盖所确立的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强调信息化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承载功能的全面增强、对城市居民信息素养与信息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以全面数字化、高度网络化、深度智能化为突出特点,其建设范围覆盖城市运行的市政、交通、环境、能源、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
智慧城市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组织全体成员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形成的,涵盖方向拟定、责任划分、协调合作、监督管理、权利享有、任务执行等各方面内容的体系结构,是整个运转系统的“搭建框架”。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个完整、完善的决策、组织、协调、执行、支撑体系对其进行全面统筹、合理规划、整体推进和具体实施,组织架构是必要保障。
依据职责的不同,划分智慧城市组织架构的成员,包括领导者、组织者、建设者、运营者、投资者、监管者、研究者和最终用户。
其中领导者决策建设方向;组织者制定建设规划,细化建设内容,协调合作,掌控进度;建设者实施工程建设和后续维护;运营者实施可持续经营管理;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监管者评测项目建设和服务质量;研究者为建设运营提供理论支持;最终用户共享建设成果,提出应用反馈。
智慧城市组织架构的建设以最终用户为服务目标;以研究者为智力支撑,为除最终用户外其他成员的工作开展提供系统研究和理论依据;以建设者和运营者为执行主体,在组织者、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共同作用下实施智慧化建设;以组织者为构建核心,具体实现领导者决策,总体协调所有成员的相互关系。
智慧城市构建中的信息化成果展示与经验总结
智慧城市构建中的信息化成果展示与经验总结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智慧城市的构建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城市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管理、更优质的服务以及更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为您展示智慧城市构建中的一系列信息化成果,并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
一、信息化成果展示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收集交通流量、车速、路况等信息,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处理,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调控、交通拥堵的实时预警以及最优路线的规划。
这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了拥堵时间,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例如,在一些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使车辆通行更加顺畅。
同时,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获取实时路况信息,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免拥堵路段。
2、智慧能源管理智慧城市在能源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优化能源分配和使用。
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设备能够精确记录能源使用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为能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一些城市还推广了分布式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结合智能电网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
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成本,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智慧医疗在医疗领域,信息化成果为人们带来了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电子病历系统的普及使得患者的医疗信息能够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共享,方便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远程医疗技术让患者在家中就能接受专家的诊断和建议,减少了就医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医疗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如智能手环、智能血压计等,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传输给医生,实现疾病的早期预警和预防。
在疫情期间,智慧医疗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线上问诊、远程诊断等方式,有效减少了人员聚集,保障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宁波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报告
宁波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发展又拉动了经济的扩展,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约束、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发展动力不足等,宁波城市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为进一步推进宁波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需要加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战略要求,结合宁波“十二五”规划谋划,前段时期,市发改委、市发规院组织专门力量对宁波城市化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一、现状与趋势 (一)演进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率由1980年的18.2%提高到2009年的63.7%,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总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小城镇发展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新型城市化发展阶段。
这既是宁波城市化实践的一个阶梯式推进过程,也是对城市化认识的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
1. 小城镇发展阶段(1980—1990)。
(1)发展动力主要得益于体制机制改革的先发优势,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口集中、城镇集聚的过程。
(2)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8.2%提升到1990年的31.1%,年均提高一个多百分点。
(3)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色是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模式,造成了“村村像城市、镇镇像农村”、“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城乡景观,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镇的离散发展。
2.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990—2005年)。
(1)发展动力主要得益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
1998年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战略决策。
宁波市“十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包括城市化在内的“四大战略”。
用“智慧”谋求新发展——解读《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创 新 为 重 点 ,加 快 推 进 智 慧 城 市 应 用 体 系 建
设 。十 大应 用体 系包括 :智 慧物 流 、智 慧制 造 、
智 慧 贸 易 、智 慧 能 源 、智 慧 公 共 服 务 、智 慧 社
“ 中一条 重 其 要 的 路 径 就 是 要 加 快 智 慧 城 市建 设 , 促 进 信 息 化
与 工 业 化 、 城 市 化、 场化 、 际 市 国
是 以十 大智 慧 应用 体 系 商 业 和服 务 模 式
首 先 , 宁 波 人 具 有 敢 为 天 下 先 的 优 良传 统 。宁 波 是一 个 最 早对 外 开 放 的东 南 沿 海重 要
记者 :宁波 市 智 慧城 市 建 设 的 主要 任 务有
哪些?
代 化 国 际港 口城
市 建 设 推 向新 阶
段?
吴胜武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 四大任务 :
一
可 行 ,也 是必 须 的 。宁波 实 施 智慧 城 市 建设 战
略 ,具 备 独 特 的 优 势 和 良好 基 础 。
沿海 重要 港 口城市 ,宁波 的人均 G P已 D
部 署 了推 进智 慧城 市 建设 的主 要 目标 和
重 点任 务 ,明 确 提 出了推 进 智慧 城市 建 设 的 保 障 措施 和 工 作 要 求 。 会 议 期 间 ,宁 波 与 包 括 中 国 三 大
划 。宁波市建 设 智慧城市 正式拉 开序幕 。
些优势?
如 何 实 现 经
体 系建 设 走 在 全 国 前列 ,为 智 慧城 市建 设 提 供 了体 制 和 发 展 保 障 。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4.08.05•【字号】甬经信协调〔2014〕219号•【施行日期】2014.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甬经信协调〔2014〕219号各县(市)区智慧城市主管部门、财政局,“六区一岛”管委会智慧城市主管部门、财政局,市级各有关单位:现将《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2年2月21日印发的《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智慧办〔2012〕4号甬财政工〔2012〕124号)同时废止。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2014年8月5日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甬党〔2010〕14号)、《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的文件精神,设立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为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特修订本办法。
第一条资金来源和用途“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主要用于智慧城市重大项目引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应用项目建设,智慧城市试点、应用示范和智慧产业基地创建、智慧城市创新项目补助及智慧城市推进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第二条扶持原则(一)突出重点。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创建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突出扶持重点,重点支持资源整合共享、公共服务、产业带动力强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二)带动产业。
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立足点,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10•【字号】浙政发[2012]41号•【施行日期】2012.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2〕4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自《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107号)下发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和宣传工作,着力构建省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国家有关业务主管部门“3+X”指导推进模式,明确首批试点项目,建立组织推进体系,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参与,形成了较好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社会氛围。
为科学务实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重要意义建设智慧城市,是我省抓住新一代网络技术、新一代智能制造产业、新一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的机遇,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赢得先发优势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作。
科学务实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有利于集中各方资源,凝聚合力,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有利于探索和创新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经验,谋求先发优势;有利于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逐步推动智慧化应用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保护各地、各有关单位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投入,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资源浪费。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清醒认识科学务实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统筹协调,勇于创新,务实推进,努力在我省形成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
按照“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3+X”指导推进模式的优势,科学务实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
宁波市智慧城市三维共享平台建设
办公自动化杂志0引言“智慧城市”的概念源于“智慧地球”理念,其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
“智慧城市”是运用通信技术,将人与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联系起来,从而使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互联系统。
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宁波荣膺全国“智慧城市领军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是宁波市着眼于争创新一轮发展优势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事关改善民生的一项实事工程。
伴随着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已基本完成二维数据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更好地承担“智慧宁波”建设和应用中的基础性设施角色,三维共享平台的建设也将进入实施阶段。
1平台建设1.1建设环境平台的建设环境是:“智慧城市”的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
宁波与其它城市的三维共享平台建设情况不同的是,宁波三维共享平台要求在服务调用等方面,对二、三维平台进行紧密结合。
1.2实现目标以精细化三维建模仿真浏览为基础,与现有二维共享平台实现接口集成,建设三维共享平台。
重点建设展示三维共享平台面向应用能力的三维资源展示子系统。
并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2.1陆地、海面、海底“三位一体”的艺术化视觉效果;1.2.2市区两级联动的数据展示;1.2.3三维平台与二维平台相结合,实现二维数据的共享,集成二维数据服务。
1.3平台框架设计平台由三维数据共享服务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宁波市智慧城市三维共享平台建设邬懿宁蔡再孟(宁波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宁波315041)摘要:为更好的承担“智慧宁波”建设和应用中的基础性设施的角色,建设三维共享平台融入现有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地理空间框架的服务能力。
通过对三维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阐述了多种源数据的接纳和标准化数据服务的发布是三维共享平台的第一要务;海量数据管理、三维场景的表现深度、三维分析等常规三维平台性能和二次开发能力是三维共享平台的应用性保障;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的权限化管理以及数据安全是共享平台有效化管理的基础。
对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进一步探析和建议
展 的“ 网融 合” 点工 作 、光 城计 三 试 “
划 ” 数 字 武 汉 ”计 划 ,与 “ 慧 城 、“ 智
来 , 将 城 市 进 行 “ 人 化 ”, 人 的 需 拟 由 智 慧推 演 出城 市 的智 慧 , 此“ 市 因 城 的 智 慧 ” 同 样 也 应 是 三 部 分 协 调 统
智 慧 产 业 、 慧服 务 、 慧 管理 、 智 智 智
部 分 作 出 具 体 解 释 :一 是 要 打 下 扎
实 的 智 能 化 基 础 ,包 括 信 息 技 术 等
科 技 的 发 展 和 应 用 、智 能 基 础 设 施
和 工程 的建 设 、 慧产 业 发展 及 “ 智 两
智 慧 城 市 的 定 义 : 新 一 代 信 息 技 港 合 作 突 进打 造 I I 在 D产 业 , 合 产 结 联 网 技 术 的 应 用 。 智 慧 深 圳 :充 分 发挥 深 圳 信 息通 信 产 业 发达 、 I RF D 相 关 技 术 领 先 、电 信 业 务 及 信 息 化 基 础 设 施 优 良 等 优 势 ,通 过 建 设 信
划 设 想 ,以 期 能 够 在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上 占领 制 高 点 。 ( )BM 的 智 慧 城 市 。2 0 一 I 0 8年
就 是 全 面 互 联 、充 分 整 合 、激 励 创 新 、 同运 作 。 智 慧 城 市 的定 义 : 协 对 在 城 市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利 用 信 息 通 信 技术 来 感 知 , 析 、 合 并 智 能地 分 整 响 应 在 其 管 辖 范 围 内 市 民 关 于 环
社 会 创 造 附 加 值 方 面 名 列 全 球 之
是 建 构 智 能 型 基 础 环 境 ,发 展 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㊀顾德道∗摘㊀要:宁波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㊂但存在信息资源共享较难㊁法规标准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㊂未来,宁波市将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强化民生服务,优化智慧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㊂关键词:宁波市㊀智慧城市㊀实践一㊀引言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不仅是各个城市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机遇,同时也是推动城市数字化㊁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加快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必然趋势㊂2010年,宁波市抓住上海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成功举办的契机,依托城市化进程加快㊁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领先等优势,研究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甬党 2010 14号),在国内率先系统部署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在‘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把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列入全市 六个加快 重大战略㊂在智慧城市的探索实践中,紧紧围绕建设管理高效便捷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和谐㊁居民生活平安幸福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注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062∗顾德道,经济学硕士,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研究员,浙江万里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智慧城市行政管理㊁研究与规划等方面工作㊂进十大智慧应用体系㊁六大智慧产业基地㊁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荣获了 2011中国城市信息化卓越成就奖 智慧城市领军城市 和 2012中国智慧城市推进十强城市 等称号㊂与此同时,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资源共享较难㊁法规标准建设滞后㊁智慧民生服务有待加强㊁智慧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等难点问题㊂宁波市将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抓好重点突破,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现代化水平㊂二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宁波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㊁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㊁智慧应用系统等项目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促进了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提升了智慧应用水平,培育壮大了智慧产业㊂(一)抓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宁波市自创建智慧城市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体制机制建设,将其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㊂1.强化政策扶持机制在‘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和‘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的框架指导下,宁波市每年滚动制订智慧城市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㊂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根据市总体部署,编制相应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主体㊂同时,市政府每年安排智慧城市专项扶持资金,并相应研究制定了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重点对智慧城市基础性项目㊁共享性项目和重大应用项目,以及智慧产业基地建设进行扶持㊂各县(市)区也根据各自情况出台了一批引导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政策㊂2.强化组织协调机制宁波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建设和智力支撑,2010年成立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㊁5个相关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和宁波市智慧城162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㊂2011年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为主任的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㊂2012年,根据浙江省政府统一部署,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起了智慧城市领导小组㊂3.强化交流合作机制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㊁中国科学院㊁中国工程院㊁中国电信集团公司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是智慧城市领域高规格㊁多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平台,邀请和汇聚众多知名专家㊁学者和行业精英,就智慧城市及相关产业最新发展动态㊁前沿研究㊁最新技术标准等进行交流和探讨㊂2011年和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分别吸引了5.2万人次和5.6万人次参观,总投资分别达65亿元和90亿元的智慧城市合作项目落户宁波㊂4.强化宣传培训机制宁波市注重运用网络㊁报纸㊁电视㊁广播等媒体,做好智慧城市宣传推广工作,重点做好对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成效㊁成功经验以及先进典型方面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营造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㊂同时,做好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培训工作,市和县(市)区分级组织相关领导干部智慧城市专题培训等活动,加快提升领导和骨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能力㊂(二)抓基础建设,完善通信网络设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㊂宁波市注重政府规划引导,并发挥通信运营商作用,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强基础性网络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支撑㊂1.推进 光网城市 建设制定实施‘宁波市 光网城市 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重点推进城区家庭带宽提速㊁楼宇宽带拓展㊁乡村宽带扩面㊁驻地网通信设施共建共享和光纤网络应用及产业发展带动等五项建设工程㊂目标到2014年末,全面实现城市家庭光纤网络覆盖㊁农村行政村通光纤㊂全市新增光纤网络覆盖家庭用户262250万户,光纤网络覆盖率95%以上㊂城市家庭平均带宽接入能力达到30兆以上,农村家庭平均宽带接入能力达到8兆以上,城市核心区域普遍具备满足家庭用户100兆接入能力;商务楼宇及公益性机构用户网络带宽接入能力超过100兆;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500G以上㊂2.推进 无线城市 工程深入推进3G移动宽带网络建设,已基本覆盖全市㊂加快推进无线局域网(WLAN)建设,现已初步覆盖机场㊁车站㊁学校㊁酒店㊁CBD等重要公共场所㊂积极推动重点公共场所市民免费上网工程建设,镇海区已率先实现部分公共休闲场所免费无线上网,海曙区正在试点实施 市民免费上网 项目㊂同时,作为国家4G网络试点城市,首个4G(TD-LTE)体验网也已建成投用,并于第二届智博会期间向市民免费开放㊂3.推进小区驻地网共建共享通过健全工作机制㊁加强统筹协调㊁完善制度标准等举措,着力推进小区驻地通信网共建共享㊂一方面出台进一步规范宁波市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文件,在全市已建小区及商住楼全面推进共建共享工作㊂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共建共享标准建设,组织制定‘小区驻地网共建共享建设标准“,规范全市所有新建小区驻地网共建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乱拉乱接㊁野蛮施工等问题㊂4.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宁波是全国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制定和整体推进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体制保障,及时成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先后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阶段性试点工作任务㊂制定印发了‘2012年宁波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要点“,并重点做好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报,推动广电㊁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杭州湾新区三网融合网络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集中式运营试点㊂截至2012年9月,宁波市完成城区驻地网改造10万多户,并积极探索一定区域内所有通信设施由一家企业统一建设和管理,相关企业租赁使用的新模式㊂(三)抓资源整合,推进基础信息库建设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是提高智慧应用系统建设水平的基本前提㊂宁波市以推进集约化建设㊁强化资源整合㊁促进共建共享为目标,重点推进人口㊁法人㊁自362然资源与空间地理㊁信用信息等信息库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资源利用率,满足智慧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要求㊂1.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以公安部门现有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整合统计㊁计生㊁人事劳动㊁教育㊁民政㊁卫生㊁外来务工等相关部门的人口基础信息,推动人口基础信息库的基础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共建共享和依法㊁安全㊁规范㊁有序的应用㊂截至2012年7月,宁波市人口基础信息库已初步实现了20多个部门人口相关数据的有效整合㊂2.推进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为统一标识,以工商㊁税务㊁财政㊁政法㊁社保㊁卫生等部门业务管理系统中的法人单位数据为基础,整合不同部门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逐步构建全市逻辑统一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推动实现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综合监管和公共服务㊂截至2012年7月,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已整合工商企业数据47.6万家,其中有效企业17.5万家㊁质监机构代码企业数据35.6万家㊂3.推进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建设加强共享交换平台的运行环境建设,逐步丰富平台数据和服务内容,提供全面的决策分析依据,推进共享交换平台的横向与纵向应用拓展,推动构建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与应用的良好运行环境㊂目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库共享交换平台已经建成使用,涵盖了240类空间专题数据,共有7个政府部门实现在线共享地理信息服务㊂4.推进信用信息库建设对政府部门在监管中获取的各类信用信息,通过完善共享机制,扩大覆盖面,深入应用,构建市和县(市)区政府的信息征集和共享体系,为宁波社会文明㊁经济发展㊁政府管理㊁服务社会㊁预警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㊂目前,已实现了市级18个政府部门以及8个县(市)区的信息共享和交换㊂其中,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涵盖全市54万家在册经济主体㊁120万户经济主体及42万与经营紧密关联人群的信用信息,各类信息指标达74类488项,信息量达到4200余万条㊂宁波市个人征信信息综合查询核心平台也已经成功采集到房地产抵押查封㊁银行卡风险㊁缴库及滞纳税㊁部分企业资信评级等6类共计30余万条信用信息㊂462(四)抓示范带动,推动智慧系统应用智慧应用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头戏㊂宁波市在综合考虑自身发展定位㊁特色优势和信息化条件的基础上,按照 试点先行㊁示范带动㊁稳步推进 的思路,围绕解决经济转型升级㊁城市管理创新㊁民生服务改善等重点㊁难点问题,全面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㊂1.智慧社会民生宁波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注重民生诉求,在医疗卫生㊁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等民生领域大力推进智慧化建设㊂(1)智慧健康保障方面㊂升级建设卫生专网,建设智慧健康机房和智慧健康数据中心;推进区域卫生交换平台建设,构建电子健康档案库㊁电子病历库为主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㊂截至2012年9月,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已为18家市㊁县级医院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累计挂号数达100万人次,全市已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500万份㊂(2)智慧肉菜流通追溯系统方面㊂利用溯源电子秤㊁条形码㊁非接触式IC 卡等物联网技术和手段,综合采用集成电路卡和条形码等途径采集传递追溯信息,形成来源可追溯㊁去向可查证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链㊂截至2012年7月,宁波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已覆盖全市肉类蔬菜生产㊁批发㊁团购㊁零售㊁配送㊁生猪屠宰㊁猪肉专卖㊁超市㊁豆类制品加工等9个环节,实现了与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管理平台互联互通的流通信息链㊁追溯链和责任链的信息控制㊂(3)智慧食品药品监管方面㊂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应用,推动全市涉药单位网上监管系统联网工作,开展移动办案执法㊁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试点,推动市药品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试点建设工作;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以数据标准化㊁信息共享㊁统计分析㊁安全预警㊁广覆盖作为系统建设的五大目标,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实时信息共享,建立有效的检验检测控制体系㊂截至2012年7月,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全市290余个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共享,共录入10.5万多个完整的检测报告,收集了10余万批次㊁100余万项食品检验检测信息㊂5622.智慧城市管理针对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宁波市加强在综治㊁市政㊁运输㊁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㊂(1)智慧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方面㊂推动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社会管理重点领域基础数据库,构建管理信息实时采集㊁管理措施实时跟进㊁管理成效实时体现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为各级党委㊁政府和基层组织提供整体联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㊂截至2012年7月,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已录入各类人员信息11.5万余条㊁社会信息43.2万余条,办理各类事件3000余件㊂(2)智慧城管方面㊂推进构建了由市㊁区两级250余家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大城管协同处理格局,建立多渠道发现问题㊁协同化解决问题㊁精细化考核绩效的全新城市管理模式㊂对城市管理各环节工作,实施精确㊁敏捷㊁高效㊁实时的动态管控,优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统一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城市管理视频监控网络,深化物联网技术使用,推动实现智慧城管信息数据的共享与应用㊂宁波市智慧城管系统自2011年10月运行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㊁第一时间处理解决问题㊂(3)智慧安监方面㊂推进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并在市安监局㊁6个县(市)区安监局和20个乡镇(街道)进行部署,初步实现市㊁县(市)区㊁乡(镇)三级安监机构办公和业务管理一体化㊂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建设,目标是到2012年末,基本完成2000家单位的数据采集,推动建成一站式企业申报与登录门户,与质监㊁消防部门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数据交换和共享㊂(4)智慧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方面㊂推进整合交通㊁安监㊁公安㊁质监等相关管理资源信息,实现对要求管理的辖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实时监管㊁行驶情况监测㊁行驶轨迹回放㊁规定行驶路线标注㊁违章报警㊁违章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加强危化品运输源头控制,为各监管部门开展道路运输流量预测㊁实施重点道路风险评价㊁明确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重点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信息支撑㊂通过运用该系统,宁波市危险化学品充装量逐年增加的同时,道路运输事故逐年下降,从2006年的16起逐年下降至2011年的3起㊂(5)智慧交通体系方面㊂以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系统㊁公众出行服务系统㊁交通综合监管指挥系统为核心,加快推进无线公交站牌㊁公交多媒体发布系统㊁662出租车服务质量评价系统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㊁网上交通行政执法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高交通服务和管理水平㊂其中,智能高清视觉电子警察被列为2011年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㊂3.智慧公共服务宁波市以提升公共服务为着力点,以系统信息化㊁智能化为手段,破解公共领域的服务难题,推进公共服务的便捷化㊂(1)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方面㊂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水平㊂重点抓好网上行政审批系统㊁ 81890 市民信息服务平台㊁ 87188718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㊁社会保障卡㊁信息亭㊁社区信息化㊁农村信息服务站等便民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推进信息服务均等化㊂(2)智慧旅游服务方面㊂紧紧围绕游客的出游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规划㊁旅游营销管理及旅游运营管理,推动实现旅游服务与文化㊁生态㊁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㊂截至2012年7月,宁波市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旅游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㊁旅游基础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智慧旅游产品㊁营销㊁管理和服务体系㊂(3)智慧文化服务方面㊂重点推进数字图书馆㊁街头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㊂(五)抓产业培育,促进智慧产业发展立足应用㊁发展产业 是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思路㊂宁波市以智慧产业基地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推动两化融合,积极促进智慧产业集聚㊂截至2011年底,宁波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30%㊂1.大力推进加快面向产业发展的智慧应用工程建设(1)智慧制造方面㊂积极推进产品智能化和工厂数字化建设,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深化骨干企业基于信息共享㊁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应用㊂(2)智慧物流方面㊂深入实施‘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智慧港口㊁智慧口岸㊁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智慧物流项目建设㊂制定实施‘宁波市智慧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建设一批智慧物流示范项目,培育形成一批智慧物流服务企业㊂762(3)智慧贸易方面㊂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和宁波保税区为龙头,加快建设集贸易㊁物流㊁金融和口岸服务为一体的国际贸易服务平台㊂2.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1)发挥政策扶持作用㊂研究修订智慧城市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引导各县(市)区㊁管委会充分整合和拓展园区资源,加强智慧产业基地培育和建设㊂(2)推动基地试点示范建设㊂发挥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和国家高新区智慧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中国移动数据中心浙江分中心㊁宁波电信数据中心㊁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宁波)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宁波国家高新区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㊁智能家电控制器生产基地㊁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㊁宁波研发园等项目建设㊂(3)推进重大项目引进合作㊂积极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以重大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为载体,着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合作,着力引进有影响力的重点合作项目,做好一批企业落户服务工作,努力做到 开发一个系统,引进一个团队,推出一批产品,培育一个产业 ㊂三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措施当前,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㊁智慧城市相关法规标准㊁智慧民生服务㊁智慧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加以改进㊂(一)面临的主要问题1.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比较困难(1)跨部门数据整合较难㊂各基础数据库㊁综合数据库等所需数据隶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跨部门整合共享有待进一步提高㊂(2)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相对滞后㊂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心㊁政府云计算中心等需要加快建设步伐㊂(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管理办法还不够完善㊂政务数据交换目录范围㊁条件以及数据规范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㊂8622.智慧城市法规标准不够健全(1)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较难㊂由于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可借鉴的法律法规较少,加上法律法规制定工作难度大㊁周期长,规范基础设施㊁信息共享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规还在研究探索之中,与智慧基础设施㊁智慧应用体系和智慧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㊂(2)技术标准制定相对滞后㊂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制定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行业内的众多相关企业单位达成共识,而且需要较高的技术储备等条件,因而宁波市在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制定上还面临不少挑战㊂3.智慧民生服务有待提高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㊂(1)有的目标定位还不够准㊂一些智慧应用项目建设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尚未把服务民生作为项目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㊂(2)有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㊂一些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与提供高效便捷的民生服务的要求相比,尚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免费无线上网范围㊁有线网络速度㊁交通出行便捷度㊁食品安全服务等方面,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㊂(3)有的操作复杂不利推广㊂一些智慧应用项目建设虽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者而言,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基础知识,操作流程较为烦琐,不利于推广㊂4.智慧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1)空间布局不够合理㊂全市智慧产业主要集中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等区域,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产业空间布局有待优化㊂(2)产业结构有待优化㊂现有信息产业的科技含量还不够高,电子信息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核心竞争力不强,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高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相对缺乏㊂(3)龙头企业较少㊂产值规模大㊁实力强㊁高新附加值高的智慧型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对智慧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有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㊂(二)下一步工作措施针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宁波市将继续深化资源整合,健全规范标准,强化民生服务,做强智慧产业,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健康发展㊂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