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技园创新发展的调查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科技园创新发展的调查与启示
2006-11-27 17:13:46
1993年,清华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下,提出了创建清华科技园的构想。1994年8月,清华大学组建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正式开始建设清华科技园。经过12年的发展,清华科技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集、融合的新的聚焦点,成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2003年10月,清华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2005年,园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已突破30亿元,约占全国研发总投入的1%,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近千项,国家各类科技项目近400项,研发人员达2万余人。目前,清华科技园已成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建设速度最快、入住率最高、入园企业质量最好、服务体系最完善的区域,展露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四聚”模式凸显特色优势
清华科技园的发展特色与优势在于一个“聚”字,是一个“聚集—聚焦—聚合—聚变”的过程。企业、大学、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要素在园区内汇集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促进创新、引领创新的“创新场”。
“聚集”就是汇集各种创新要素。一是空间聚集。清华科技园在占地面积25公顷的土地上,建设了69万平方米的研发商务楼群,营造了一流的创新环境。二是企业聚集。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相关机构聚集在此,其中包括以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SUN)、宝洁公司(P&G)等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机构,以谷歌(Google)、搜狐(Sohu)等为代表的10多家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公司,以同方、紫光等为代表的国内高科技上市公司,以光盘、液晶工程技术中心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三是核心技术的聚集。园区内100多家创新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若干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例如,凌讯科技公司在无线宽带数字通讯、数字电视等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其科研成果为我国实现2008年奥运会数字电视直播,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化基础。
“聚焦”就是吸引各类创新资源。一是大学资源。清华科技园紧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数十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遍布周围,这些科研院所为园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流的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二是政府资源。清华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科技部、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财税管理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三是海外资源。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基金NEA、金沙江、Mayfield 等投资机构因为看好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或项目而进入清华科技园。
“聚合”就是当各种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聚集、聚焦后,园区内的企业、研发机构、风险投资之间开始大量交流与碰撞,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之间按照成长需要和市场需求,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产生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目前,清华科技园在这方面形成了良好的态势,企业和大学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为配套,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数字电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产业集群形态。
“聚变”就是通过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聚集、聚焦和聚合,实现科技园自身发展的聚变。清华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到201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之际,清华科技园也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家。
不断提升创新发展理念
清华科技园不仅在硬环境建设、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以及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走在全国大学科技园的前列,而且在12年的开拓进取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先进的发展理念。
1996年,清华科技园首次提出大学科技园的功能是“企业孵化中心、人才培育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技术研发中心”。1999年,进一步将园区的功能定位于“三个基地”,即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001年,清华科技园提出园区发展的“三大战略”,即以国际化战略为龙头,以支撑平台战略为基础,以辐射园区战略为外延。国际化战略是指以国际化的理念和标准建设园区,进而培养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支撑平台战略是指通过立体化、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体系,使创新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辐射发展战略分为“硬辐射”与“软辐射”。“硬辐射”是指投入力量在其他地区建设分园;“软辐射”是指通过输出清华科技园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将园区的发展经验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清华科技园已在江西、陕西、江苏、珠海等地建立了9个分园。
2002年,清华科技园又进一步提出了“三重两级孵化体系”的观点,即形成人才孵化、成果孵化、企业孵化的三重孵化体系,以及面向创业型小企业的普通孵化、面向有一定技术基础企业的高层次“催化”的两级孵化体系。同时,还提出了大学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应放在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文化的营造、专业服务的提供等方面。
2003年,清华科技园总结出以空间建设、服务建设、资源建设、文化建设、理论建设、品牌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园区的经验,提出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园区文化理念。2004年,进一步提出“一流大学科技园的四个主要标志”,即一流的企业在这里聚集和成长,对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流的科技成果在这里涌现,带动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一流的人才在这里汇集,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理念;一流的服务在这里展现,形成高价值的品牌、信誉和国际知名度。
2006年,清华科技园提出把“全力营造自主创新场,实现产学互动,聚集核心技术,培育钻石企业”作为园区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清华科技园正式启动了“钻石计划”,即从2006年到2011年,清华科技园将启动两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并广泛联合其他投资机构,对优选的20家具有核心技术、发展潜力远大的入园企业予以资源倾斜和重点扶持,帮助其快速成长。清华科技园希望通过“钻石计划”,培育出3—5家具有世界一流技术和行业领先地位的“钻石”企业,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的贡献。
构筑一流的创新服务体系
清华科技园通过整合大学、政府、社会等资源,建立各类服务平台,营造了从企业初创、成长到产业化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接力式”创新服务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创业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
整合产学研合作互动平台。清华科技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促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目前,园区内各跨国公司和创业企业与清华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等院系纷纷建立合作实验室。园区还与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合作,建立清华科技园分析测试平台,使园区企业能够低成本地使用清华大学的分析测试设备,获得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开展“实习生计划”、“清华MBA培训基地”等活动,促进园区企业与清华大学学生的交流,实现了企业使用人才和大学培养人才的双赢。
建设政策宣传落实平台。清华科技园建立了专门提供各级政府政策和活动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站,为企业提供各项政策信息、科技基金申报咨询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检等多项服务,并积极落实国家在注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园区还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发挥科技园与企业贴近的优势,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并反馈相关政策落实的效果。此外,通过举办创新基金申报推介会、投资渠道宣讲会等活动,促进政府部门与园区企业的直接交流。
引进社会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园区与北京“双高”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计划合作,解决人才落户问题,为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的支持。引进知识产权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知名律师事务所和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通过与各大投融资机构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1999年至今,清华科技园向入园企业投资累计2506万元,带动跟进投资16647万元,帮助入园企业获得各类资助82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