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人身权课件
高中政治第1单元 第1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2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知识点 三 名誉隐私不可侵
1.名誉权 (1)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_社__会__评__价_。 (2)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__侮__辱___、诽谤等方式侵害 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__荣__誉__称__号___,不得诋毁、贬损 他人的__荣__誉___。
式对乙实施了名誉侵权。
2.简述人身权的内容。 提示: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 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 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核心素养•提能力
议题㊀
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
议题导引
杨某今年14周岁。现在,她是某城市职业中专的一名学生,而在8 个月前她却是一家农药厂的童工。由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刚刚“上 班”才一个月的她,就因为有机磷中毒而住进医院。
(4)依法保护 ①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__父__母___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 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__法__律__、__法__规___的规定。 ②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 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__姓__名__权___加以保护。
3.个人信息 (1)必要性:个人信息与__隐__私__权___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 (2)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 个人信息的,应当_依__法____取得并确保__信__息__安__全___,不得非法以收集、 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3)保护的意义: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 ___财__产__权__利__、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用好法律维护权利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 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2.阅读教材第82页的“阅读角”,思考:
(1)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 侵犯?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维护权利,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运用 什么?
首先考虑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仅表现 在对特别权利的保护上吗?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 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 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 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2.阅读教材第84页“活动园”,思考:
3
1
2
4
下面漫画的内容与“活动园”中提 到的哪部法律的内容相关?
2. 阅读教材第85页“活动园”,思考:
(1)以上几种做法为什么不合适? 都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维护权利。
(2)你会对家人提出怎样的建议? 与跳广场舞的人讲情理、讲法律;
找广场管理部门解决;找社区居委会协 调解决等。
六、小结读教材第83页第一段内容,思考:
(1)举例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
例如: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等。
(2)举例说明哪些法律赋予了公民 相应的权利。
例如: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 法等各部门法。
(3)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怎样选 择法律维护权利呢?
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2.阅读教材第83页“阅读角”,思考: (1)维护权利是不是随便找来一部法律 就可以呢?
不是。不同法律保障公民的不同权 利,要运用相应的法律来维护权利。
(2)不运用法律能实现维护权利 的目的吗?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ppt课件(完美版)全文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第一课时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小讨论
你觉得我们要知法懂法吗?如果不懂法 ,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15周岁那年,杜某某因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告 到派出所,派出所对他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杜某某又因盗窃被公安局 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进少年管教所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由父母,学校管教; (2)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 (3)由政府收容教养; (4)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 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 ,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你 认为他应当怎么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 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 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 找律师或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 向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提出请求,要求维护权利、惩治坏人 。
罗莱某初中没毕业,家 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 酒后打他。
15周岁的蒋某某参与贩 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
学生杨某某放学后经常偷 偷去那里打游戏。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想一想,说一说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ppt课件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1、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杨某所在的学校 应当承担责任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 ① 依据《民法典》规定,施暴者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造成他人的 人身伤害和严重精神损害,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 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 ② 依据《民法典》规定,被侵害者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受到 人身伤害,是由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造成的,所以被侵害者所 在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思考:是否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 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
相 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关 链
(一) 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即冒名顶替,冒充他人进行活动。
冒名
(例如:冒充“齐玉苓”的名字,借用齐玉苓的考试成绩上大学,致使齐玉苓 名落孙山;拿姐姐的身份证去登记结婚;)
侵权人妄称自己既是某人,侵权人完全以姓名权人的身份从事活动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
(4)侵权行为 ① 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② 盗用他人姓名; ③ 冒用他人姓名; ④ 以侮辱方式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错误使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取“浑 名”或“绰号”等。
②是对他人的身体权的侵犯
D
③危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④是对他人的人身权的侵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田某故意隐瞒其武昌、汉口接触史,造成医护人员及同病房病人共37人被隔离观察,这危害 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即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③④正确。身体权所保护的是身体组织的 完整及对身体组织的支配,田某的行为并未侵犯他人的身体权,②错误。
依法处理民事关系-依法保护人身权
100%
自愿接受
调解结果需要双方自愿接受,不 能强迫任何一方接受调解结果。
80%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 当遵守协议内容。
仲裁解决
仲裁机构
仲裁解决需要提交给仲裁机构 ,仲裁机构应当具有合法性和 公正性。
一裁终局
仲裁结果具有一裁终局的法律 效力,双方应当遵守仲裁结果 。
仲裁协议
详细描述
肖像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制作、使用、公开自己的肖像,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肖像权的主体是自然人,客体是肖像。肖像权的保护对象包括真实容颜以及肖像 整体形象。
名誉权
总结词
名誉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名誉不受侵 害的权利。
详细描述
名誉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名誉不受侵害 的权利。名誉权的主体是自然人和法 人,客体是名誉。名誉权的保护对象 包括名誉利益和精神利益两个方面。
隐私权
总结词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详细描述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 权的主体是自然人,客体是隐私。隐私权的保护对象包括个人生活自由、个人信息和个人私事。
03
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与救济途径
仲裁解决需要双方自愿签订仲 裁协议,明确约定仲裁事项和 仲裁结果。
诉讼解决
01
02
03
法院管辖
诉讼解决需要向有管辖权 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 当依法受理和审理案件。
法庭审理
诉讼解决需要经过法庭审 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法 庭上充分陈述自己的意见 和证据。
判决结果
诉讼解决的结果是法院作 出的判决,判决结果具有 法律效力,双方应当遵守。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课件
(3)质押: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 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 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 ,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4)留置: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 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 动产优先受偿。 (5)定金。
侵害了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5.拍广告?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1)什么是人身权? 除了上述权利外,人身权还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 (2)侵害了这些权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
2、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内容予以改
变的现象。
合同转让,实际上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是指
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 地转让给第三人。它包括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 义务的转让和合同权利义务的全部转让。
3、合同的担保方式
(1)保证: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债务人 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所做的一种担保 .
1、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我国宪法、婚姻法通过规定父母有抚养、教 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来保证未成年子女 在家庭中的权利。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父母必须让子 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药家鑫的案例。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课件
能力展现
想一想 同学们之间有过度嬉闹现象吗? 同学们之间有过度嬉闹现象吗?有没 有因不当嬉闹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 有因不当嬉闹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 谈一谈 今后我们要注意: 今后我们要注意:
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1)_______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 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_______是公民 是公民 最根本的人身权。 最根本的人身权。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 ) _______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样 (3)我们珍惜 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同样 )我们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也要爱护,尊重 尊重_______的生命和健康 的生命和健康. 也要爱护 尊重 的生命和健康
开 动 脑 筋
2004年10月11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中 年 月 日 教育部, 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迅速行 在全国集中开展中小学、 动,在全国集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 管理专项治理活动, 管理专项治理活动,为广大中学生和少年儿童创造一 个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 个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 针对当前频繁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 针对当前频繁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教育部于 2006年6于23日发出紧急通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学 日发出紧急通报, 年 于 日发出紧急通报 校安全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校安全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安全 教育,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育,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新学期一开始,学校倡导我们过安全、 新学期一开始,学校倡导我们过安全、健康的校园生 老师多次强调同学们过马路要小心, 活。老师多次强调同学们过马路要小心,上下楼梯不 要拥挤,课间不要打闹等等,有些同学不服气地说: 要拥挤,课间不要打闹等等,有些同学不服气地说: 这都是些小事,老师真爱小题大做。 “这都是些小事,老师真爱小题大做。” 老师真的是小题大做吗?我想对这些同学说…… 老师真的是小题大做吗?我想对这些同学说
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课件(36张ppt)
二、守法不违法
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 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 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 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说说杜某某实施了哪三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 请按照由轻到重(黄灯、红灯、褐灯)的顺序进行排序,将 不良行为和对应的处理措施,填入下列表格中。
三、选择题
1.作为未成年人
()
A. 可以未经家长允许外出旅游
B. 遇到困难可以与父母谈心
C. 可以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2.春节期间的一个晚上,当你一个人在家时,在陌生人说他
是你妈妈的同事,来拜访你妈妈,你该怎么办?
()
A. 让他进来
B. 让他走
C. 不开门,有礼貌地拒绝,说妈妈不在家
四、简答题
我们应如何对待校园欺凌?
一、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 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 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公民权利受 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一、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
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 的其他特别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法律对未成 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 健康成长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1.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法律,学会用法律武器保 障自己的合法权利。 2.树立守法意识,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3.掌握未成年人维权的途径,运用多途径维权,解决生活中遇 到的问题。
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难点 准确理解和掌握哦如何依法维权。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复习课件(鲁教版)
行为规范
二、权利和 义务的关系 三、怎样行 使权利: 四、 怎样 履行义务
1 密不可分 2相互结合 3 相互促进 1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损
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权益 2 、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用法律保护
1 宪法法律提倡的,积极去做 2宪法法律提出具体要求的,必须做 3宪法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7、什么叫智力成果,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智力成果,简单地说就是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 劳动成果。 智力成果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 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8、什么叫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包汉哪 几个方面?
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是对自己创造的智力 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在我国,智力成果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 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2、我国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 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保护,为什么?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 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 受到侵害。 (2)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 责任。因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 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第九课第三节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人身、财产安全权 知情权 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人格尊严和民族 风俗习惯受尊重 权
依法求偿权 依法结社权、监督权、批评 权、获得消费知识权
2、维权的途径:
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人民法院诉讼
3、营造放心的环境:
基本问题(第九课):
第四单元复习
关键词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权利和义 务观念 人身权、财产权和作为消费者 的权益。
知识结构: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PPT
2.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案例。
(1)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的方法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99页)
议一议:
※自己同意以上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情境二:一妇女带着自己的宠物狗上街,小狗将一过路的学生咬伤。
议一议:
漫画中青少年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伤害?
我们为什么要依法维护这些权利?
友情提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
(1)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
①什么是生命健康权
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
生命权
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学法
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或课件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个案补充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略)
2.板书课题:一、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二)讲授新课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情境案例一:(详见教材P96页)
情境一:14岁的张亮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被一台拖拉机撞倒,造成脑震荡和小腿骨折,致使张亮3个月未能到校学习。
布置作业
(四)作业
详见《学海导航》P86—89页练习题
课
后
反
思
备课组长签字
教导处检查结果
查一查:我国还有哪些法律对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作出了明确规定?(学生课后查找)
情境案例三:(见教材P98页)
情境一:体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因抢球发生争执。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PPT课件
9.当我们的 权利 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 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 们的 权利 。 10.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 保护 自己。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王小明的爸爸被施工队老板拖欠工资,他可以依照( B )申请 劳动仲裁。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5.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 权益 ,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 惩处 。 6.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7.我们应加强 自我保护 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8.未成年人要加强 自我防护 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
张三遭遇了校园欺凌;他感到害怕。
(2)身材高大的男生为什么欺负同学?你能接受他们欺负同学的理 由吗?
因为张三是新转来的同学;我不能接受。
(3)如果爸爸教的办法不管用,他们还是欺负张三,那么张三该怎 么做?
告诉老师或家长,必要时也可以报警。
(4)如果你恰好看到他们欺负张三,你该怎样做?请你告诉大家校 园欺凌的危害。
10.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 零花钱也被抢走,他的正确做法是( D )。 A.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B.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C.每天都带着刀子防身 D.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生活中遇到犯罪分子的威胁,我们小学生身体薄弱,要和歹徒智 斗。 ( √ ) 2.我们应当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 用权力。 ( √ ) 3.小强在电影院看电影,兴奋之余,不仅手舞足蹈,还大声喧叫, 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别人劝说制止他,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 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 ( ✕ )
2-1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学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非法剥夺学生人身自由
小试牛刀
韩某和孙某是邻居,两家多年不睦。2018年7月的一天, 韩某和孙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孙某恼羞成怒,将粪便泼在韩 某家的大门上,韩某发现后报警。
问:韩某能胜诉吗?说明理由。
答案:韩某能胜诉,被告孙某为了泄愤,把大便泼在韩某家 的大门上,目的是恶心、侮辱韩某及家人。其行为被公安机 关认定为公然侮辱他人,该行为构成了对韩某人格尊严的损 害。
侵犯名誉必备条件: ①传播虚假事实(不是事实),行为人的行为有过错。 ②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不能仅凭主观感受,需要受害人以外的人知 悉)。 ③如果发布信息、陈述是客观真实,且无侮辱性内容,受害人认为损害,也不 构成侵权。
P9探究与分享 某公司通过其自媒体账号在网络上发布了 时长1分9秒的短视频。该视频篡改叶挺烈士 的《囚歌》,并添加了侮辱性用语。该视频 发布传播后,引起了公众关注和网络热议。 叶挺烈士的子女等近亲属起诉该公司侵犯名 誉权。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该公司在新闻媒体 上公开道歉,消除其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社 会影响,同时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 金10万元。
(三)名誉权荣誉权不可侵 1.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
(三)名誉权荣誉权不可侵
2、法律对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规定: (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 的名誉权(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是侮辱、诽谤行为) (2)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 荣誉。
侵犯名誉权的形式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一)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1、为什么要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 ➢ 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课件
保障个人权益
遵守法律法规可以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树立正确法治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每个 人都应平等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原则
在处理问题时,应遵循法 律规定,不得徇私枉法。
自觉守法精神
树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 者。
02
依法维权途径与方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心理韧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辅导工作
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
对受欺凌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
对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
了解自身权益及保障措施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 律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
关注自身权益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人身权、 财产权、受教育权等,并时刻关注 这些权益是否受到侵害。
了解维权途径
掌握维权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如协 商、调解、仲裁、诉讼等,以便在 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
定义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 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 损害等的事件。
类型
校园欺凌主要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财物欺凌、网络欺凌等。
危害程度
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导 致长期的心理阴影和创伤。
寻求专业法律援助和支持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17
1.人身权利:
【归纳·释疑】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姓1名8 权与肖像权的比较:
姓名权
肖像权
内 容
①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 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 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①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 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19
姓名权
肖像权
内 容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里是地狱……”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人肉搜
索”兴起以来掀起的波澜可谓是一浪更比一浪猛。2021年3月1日,《网络信息内
容生态治理规定》实施一周年。该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
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
1
第2课时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2
学科素养目标
1.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利。(科学精神) 2.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 (政治认同) 3.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公共参与)
3
考纲要求
1.民法保护人身权利的表现。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区别。 3.对侵犯人身权的行为说“不” 4.正确认识“人肉搜索”现象.把行使监督权与尊重他 人隐私统一起来。
【误1区4 提醒】区别名誉权与荣誉权 ①公民、法人无一例外都享有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情操、 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及法人信誉、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 ②荣誉权只能由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 的公民、法人享有。对荣誉权的侵害方式只有一种,即非法剥夺公民或法人的荣 誉称号。 ③荣誉称号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荣誉获得者的高度评价,因而与名誉有联系。如 果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使公民的名誉也受到损害的,同时构成侵害荣誉权和 名誉权。
依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17页PPT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民法学课件】人身权
【民法学课件】人身权第十八章人身权第一节人身权概述一、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有着密切联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民事权利。
人身权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第一、人身权具有非财产性。
即指人身权不具有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民事主体财产权益。
第二、人身权具有与权利主体人身的密切联系性。
第三、人身权能够引起财产权利的产生和变更。
二、人身权的类型人身权可以分为两大类:人格权和身份权。
(一)人格权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一种民事权利。
人格权具体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生命权。
第二、健康权。
第三、身体权。
第四、姓名权第五、名称权。
第六、肖像权。
第七、名誉权。
第八、隐私权。
第九、人身自由权。
(二)身份权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权利。
身份权具体包括以下几类:第一、亲属权。
第二、配偶权。
第三、荣誉权。
第二节人格权一、生命权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独立的具体人格权。
生命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生命权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为客体。
第二、生命权以维护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延续为基本内容,防止人为的非法终止自然人的生命。
第三、生命权是最基本的、独立的人格权。
二、健康权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以其身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
健康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健康权以维护自然人的身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根本利益。
第二、健康权是专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
第三、健康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1)健康维护权。
(2)劳动能力维护权。
三、身体权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维护其身体完整,并对其肢体、器官等身体组成部分的完全的支配权利。
身体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身体权以自然人的身体完整和对肢体器官的支配为客体。
第二、身体权必须是有生命的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第三、身体权是不可转让于他人的基本人格权,是专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1 人身权的含义
(一). (一). 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 分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2
人身权的内容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2.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公民的身体健康、生命、人格尊严和人身 自由都要受我国民法的保护,任何人都不 能侵犯。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 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3)人身自由不可侵犯
1.工人排队接受非法搜身 1.工人排队接受非法搜身
2恶作剧
*侵害了生命健康权。 侵害了生命健康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侵害公民 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 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 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 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 丧葬费、 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 活费等费用。 活费等费用。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要 受到法律制裁
(1)人格权内容
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 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在保护人格权方面做出了明确 的规定。
(2)身份权内容
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 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 权
我国民法通则在保护身份权方面做出了明 确的规定。
课堂小结:
含义 是什么 什么是人身权 内容 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 依法保护 人身权 为什么 为什么要维护人身权 侵害要承担法律责任 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 怎么办 怎样维护人身权 维护人身权的途径
作业:
解决”学生用书” 生活感悟] 解决”学生用书”中[生活感悟]、[素质演 练]、“ 参与践行”余下的问题。 参与践行”
*侵害了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 重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 重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侵害了名誉权。 * 侵害了名誉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名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誉权受到侵害的, 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 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 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谢谢
3.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结合教材第132页的“互动在线” 结合教材第132页的“互动在线”进行讨论: (1)我们为什么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 身权? (2)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 权?
结论:
(1)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 人身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没有 人身权,人们就不能进行各种活动。 (2)维护人身权的途径 首先,要增强维护人身权利的意识,认真学习 和理解我国民法有关保护人身权的法律规定。 其次,必须学会自我保护,要提高维权意识, 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学会运用法律 知识维护自己的人身权,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 力。 最后,要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身权利。
3 偷看他人信件
4.网上说别人坏话 4.网上说别人坏话
<讨论 1>
(1)上述案例侵害了哪些人身权? (2)图片中的侵害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 任?
*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 道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1.工人排队接受非法搜身 工人排队接受非法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