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一、溶解度(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二)影响因素1.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例如,食盐(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例如,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2. 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例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三)溶解度曲线1. 绘制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绘制出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 意义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为饱和溶液。
例如,A点在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上,表示在该点对应的温度下,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且能知道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曲线的走向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如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向上倾斜,表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在该交点对应的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3. 应用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晶方法。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义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
例如,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溶液质量为,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06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版)

专题06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网络】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和溶剂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放热,如:NaOH 浓H2SO4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变化不明显,如NaCl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考点梳理】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①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③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①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大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硝酸铵等。
3.正确区分乳化现象和溶解现象(1)乳化是使用乳化剂将植物油(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能聚集。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物质的最大量,通常用质量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一、溶解度计算方法:1.溶解度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溶解度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100%2.溶解度的摩尔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的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溶质摩尔量/溶液总体积3.溶解度的物质量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的物质量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物质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总体积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溶剂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分子的大小会影响其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溶解度。
通常,极性溶剂对极性溶质具有较好的溶解力,而非极性溶剂对非极性溶质具有较好的溶解力。
2.溶质性质:溶质的极性、分子大小和结构等性质会影响其溶解度。
与溶剂相同极性的溶质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度,而与溶剂极性不同的溶质溶解度较小。
3.温度:温度对溶解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因为在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的平动能增加,分子较易从固态或液态转向气态。
但对于一些溶质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压力:对于非气体溶质和溶剂来说,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较小,但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压力对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亨利定律描述了溶解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质分压之间成正比。
5.共存物质:溶液中存在的其他物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添加其他溶质或溶剂会改变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溶解度。
三、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质量分数×溶剂的密度/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指的是溶质分子的摩尔质量。
溶解度和浓度的计算溶解度曲线和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浓度的计算溶解度曲线和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溶解度和浓度的计算溶解度曲线和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溶解度和浓度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和浓度变化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和浓度的计算方法,并探讨溶解度曲线和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
一、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的最大溶解量。
它可以用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来表示。
1. 质量分数计算法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例如,若某溶液的溶剂质量为50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10g,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 = (10g / 50g) × 100% = 20%2. 物质的量分数计算法物质的量分数是指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总物质的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物质的量分数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的物质的量) × 100%物质的量可以用摩尔(mol)来计算。
假设某溶液的溶剂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为:物质的量分数 = (0.1 mol / 0.5 mol) × 100% = 20%二、溶解度曲线的测定方法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
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溶解度曲线。
1. 饱和溶解度实验法首先,准备一系列装有不同浓度溶液的容器,在相同的温度下,将溶质加入溶剂中,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
接下来,分别测量每种溶液的溶解度,记录所需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横坐标表示溶液的浓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浓度下的溶解度,进而了解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浓度变化的规律。
2. 活度法活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与理论浓度之比。
活度法通过活度系数来描述溶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知识点归纳:一、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表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3)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4)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5)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6)曲线上每个点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例:根据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1)当温度高于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B<A ;(2)P点表示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A、B、C的溶解度为B>A>C的温度范围是t1<t<t2 ;(4)Q点表示t2℃时在100 克水中已溶解A物质m 克,此时的溶液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针对性练习:一、选择题1.图82-2为NH4Cl溶解度曲线,则70℃时NH4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33.3% (B)37.5% (C)50% (D)60%2.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82-3所示,在40℃时将75克物质放入150克水中,则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28.6% (B)33.3% (C)40.0% (D)50.0%3.如图82-4所示,配制33.33%的NH4Cl饱和溶液的最低温度是( )(A)0℃(B)30℃(C)50℃(D)70℃4.如图82-5所示,m克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则在此变化过程中,纵坐标溶液的质量分数(a%)与横坐标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 ( )5.图82-6为X和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X、Y的混合溶液在100℃时都达到饱和,高温时降低到70℃时,得到的固体成分是 ( )(A)纯净的X(B)纯净的Y(C)等量的X和Y(D)大量的X和少量的Y二、填空题1.如图82-7所示:(1)在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的质量。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比例。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溶解度和质量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重要性质,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得出。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取一定量的溶剂,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溶质不能完全溶解为止。
此时,已经溶解的溶质质量即为溶解度。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比例。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取一定量的溶液,将其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并分别称量它们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即为质量分数。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计算溶解度和质量分数,从而了解溶液的性质和浓度。
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常常用于配制溶液和控制溶液的浓度。
通过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变化。
溶解度的大小决定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对于溶解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质量分数则能够直观地反映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对于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研究溶液性质和浓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和描述溶解度和质量分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液的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控制,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九年级下化学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学习目标】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要点梳理】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专题课堂《溶解度》一)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
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
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要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专题课堂《溶解度》二)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溶解度曲线图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有关习题涉及溶解度、溶解度计算、浓度计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物质的结晶、物质分离等概念和知识,本文简述了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并列举常见相关习题并分析,供参考。
溶解度曲线图通常有如图所示的图A、图B二类涉及的计算公式有:公式1:)()(100)()(100溶液溶质或溶剂溶质mmSSmmS=+=公式2:C%=)()(溶液溶质mm×100%公式3:C%(饱和溶液)=100+SS×100%一、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查出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计算相应的C%等数值。
例1:由曲线溶解度图A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 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②t1时,将30克A投入6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③t4时, 90克B物质溶解在1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了得到B的饱和溶液,问:a. 维持温度不变,至少要蒸发掉克水,才能使溶液饱和。
b. 维持温度不变,原溶液中至少再加入B 克,才能使溶液饱和。
c.不改变溶液组成,只要把温度降低到 ℃,也能使溶液恰好达到 饱和。
④要配制C%为28.6%的C 物质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控制在 ℃。
解:①由图A 知t 2时,S B =60克∕100克水,由公式1,则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60∶100②由图A 知t 1时,S A =32克∕100克水,根据公式可知在60克水中最多溶解19.2克A 物质,则C%=602.192.19+×100%=24.2% ③a :已知t 4时,S B =65克∕100克水,根据公式1,x 9010065= x =138克, 则150-138=12克,即蒸发12克水可使溶液饱和。
b :同理15010065y = y =97.5 97.5-90=7.5,即加入7.5克B 物质可使溶液饱和。
c :同理,根据公式1,15090100=S S =60克∕100克水,即把温度降低 到t 2时,溶液恰好饱和。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学习化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溶解度,与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非常多,大家知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溶解度的计算公式_溶解度和什么有关,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如果一种物质是可溶的,它就可以溶解。
溶解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剂的用量通常为100克,温度为25°C。
当离子物质在水中溶解时,它会分解成离子。
溶液中生成的离子数与离子化合物的配方有直接关系。
离子物质在水中溶解的一般形式如下:AX(s) → A+(aq) + X-(aq)溶解度公式例题:例题1.当1摩尔氯化钙在水中溶解时,溶液中会产生多少摩尔离子?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正确的氯化钙配方和溶解方程式。
CaCl2(s) → Ca2+(aq) + 2Cl-(aq)在这个例子中,1摩尔的氯化钙CaCl2会产生1摩尔的钙离子Ca2+和2摩尔的Cl-氯离子,因此总共有3摩尔离子在溶液中生成。
▼溶解度和什么有关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七溶解度曲线: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溶液及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考点1】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溶液的概念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③是混合物。
【规律】溶液的判别(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举例】硬水、空气、纯净水属于溶液;泥水,油水,蒸馏水不是溶液.【技巧】溶质、溶剂的判定①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剂,液体做溶剂。
③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
④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要正确判断溶质。
⑤溶质和溶剂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⑥溶质质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质的质量。
【拓展】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1、相似相容,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似,溶解能力越强.如: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油,碘易溶于汽油,那溶于水。
1、大部分物质稳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强.对于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考点2】溶液和浊液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3、溶液和浊液的区别【考点3】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课时1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及基本公式

下述方法正确的是( D )
A、称取0.5g 过氧乙酸溶于100g水中 B、称取0.15g 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 C、称取50g 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 D、称取5g 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
3、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200克10%的氯化 钠溶液变成30%的氯化钠溶液?
55克 495克
2、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克20%的盐 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克/毫 升)的体积是多少?
V = 2211.4 ml
课堂巩固练习
1、长沙卷: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
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D )
A、计算、称量、溶解 B、称量、加水、溶解 C、溶解、计算、量取 D、计算、量取、溶解
物质质量
溶液的各物质
总和
质量
课堂练习4
某学生将6g镁条加入到70mL的稀硫酸 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质量为 100g.试计算:(1)该反应共产 生氢气的质量 (2)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0.5g, 25.9%, 30%
学案 课堂练习
1、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 化钠溶液(密度为1.1克/毫升),需要 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空气以及某些溶液的配制
学点一、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对有色的溶液,我们可以直接地观察溶 液的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或稀吗?
你会计算相关的物理量吗?
1、定义:
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 。
2、公式: 某溶质质量分数=
某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 ——某—一—溶—质—质—量—х100% 全部溶质+溶剂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 解度越大;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
对于某些物质,如氢氧化钙,其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
05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 关系
溶液密度的概念
溶液密度
溶液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溶 质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单位为 g/cm³或g/L。
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 = (溶质 质量 / 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分数与浓度的关系
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 质的量,通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表
示。
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 间可以进行换算,换算公式为: 物质的量浓度 = (1000 × 密度
× 质量分数) / 分子量。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是 两种不同的描述溶液浓度的指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间接计算法
总结词
间接计算法是通过测量其他物理量(如密度、体积等),再结合化学方程式来间 接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详细描述
间接计算法适用于无法直接获取溶质和溶液质量的情况。首先,通过测量密度、体 积等物理量,计算出溶液的质量(m_t)。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溶质的质 量(m_s)。最后,用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即 m_s / m_t × 100%。
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溶质质量分数与摩尔浓度的关系
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 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
/升。
溶质质量分数与摩尔浓度之间可 以进行换算,换算公式为:摩尔 浓度 = (1000 × 密度 × 质量分
数) / 分子量。
摩尔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可以 用来描述溶液的浓度,但摩尔浓 度更适用于描述具有相同分子量
第六讲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解析版)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衔接导入】疯子村之谜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镇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村上先后有10多人发了疯病,这些人精神紊乱,行动反常,时而大哭,时而大笑,四肢变得僵硬……他们的罹病,给各自的家庭带来了灾难,也引起了人们的骚动,还惊动了当地政府和有关医疗部门。
当地的警察局和医院派出了调查组,进行了大量的访问调查,检查了这些疯子的身体和血液成分,发现他们身体中所含有的金属锰离子的含量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正是这些锰离子使这些人中毒并发了疯。
过多的锰离子进入人体,开始时使人头疼、脑昏、四肢沉重无力、行动不便、记忆力衰退,进一步发展使人四肢僵死、精神反常,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捧腹大笑,疯疯癫癫,呈现令人作呕的丑态。
那么过多的锰离子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这个小镇的人们常常把使用过的废旧干电池随手扔在水井边的垃圾坑里,久而久这,电池中的二氧化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逐渐变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锰,这些可溶性的碳酸氢锰渗透到井边,污染了井水,人们饮用了含有大量锰离子的水,便引起了锰中毒,造成了在短时间内有10多人发疯的怪事。
【知识新授】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①一定温度;②一定量的溶剂;③某种溶质。
二、浓溶液和稀溶液1.人们常把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三、溶解度——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就表示在20℃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36克。
2.溶解性等级的划分:①溶解性等级的划分依据:室温( 20℃ )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计算一、有关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1、要配制50℃的KCl饱与溶液,(50℃时KCl的溶解度是42.6g)⑴25gKCl应溶解在多少克水中?⑵在25g水中能溶解多少克KCl?2、在t℃时,CuSO的溶解度为Sg,在该温度下,把Sg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100+S)g4饱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要把此晶体溶解成饱与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A (100+S)gB 100gC (100-98/25)gD 无法确定3、在60℃的恒温条件下,200g的甲物质溶液蒸发掉20g水,能析出1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再蒸发20g水又能析出2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那么原溶液中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4、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CuSO4或者加入ng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与,则m与n的关系符合()A m=160n/250B m=1600n/(2500+9n)C m=1600n/(2500+16n)D m=1600n/(2500+25n)5、某温度时,化合物甲的饱与溶液mg中含溶质ag,化合物乙的饱与溶液mg中含有溶质bg,则在此温度时,甲、乙两化合物的溶解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6、某物质Wg,在t℃时溶于水成VmL饱与溶液,其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该溶液的密度为ρ,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此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为Sg,则CuSO4·5H2O在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7、设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0℃时的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5g胆矾或者去掉55g 水后,均得到饱与溶液,求30℃硫酸铜的溶解度。
9、已知某盐在不一致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由50℃逐步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10、参照物质的溶解度,以NaOH固体、水、碳酸钙固体、盐酸为原料制取33g纯⑵若用固体NaOH17.86g,则需用水________________克。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问题

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公式:溶解度=m 溶质/m 溶剂 × 100g 注意:(1) 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g )2、溶解度曲线: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2)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气体等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 =0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溶液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溶液质量(克)= 溶液体积(毫升)× 溶液密度(克/毫升)3、溶液的稀释:m 浓溶液 × a % = m 稀溶液 × b % (a >b ) 其中:m 稀溶液 = m 浓溶液 + m 水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不同(a %、b %)的溶液A 、B ,配制中间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c %), 则: m A ×a % + m B ×b % =(m A + m B )×c % 三、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比较。
甲乙溶解度 g0 t 1 t 2 温度/℃305020 40 10初中化学总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9.右图所示曲线a 、b 、c 分别代表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 1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 >C >AB .t 2℃时,A 和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C .t 3℃时,在100g 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 ,只有b 能形成饱和溶液D .从混有少量C 的A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 ,最适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0.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 的溶解度B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 .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11.有关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3℃降温至t 1℃,a 有晶体析出,bD .t 3℃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物质的溶解度 12.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7.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共33张(粤教版化学)

2 课堂导入
生理盐水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它是不是溶液? 是,氯化钠溶液。 你知道标签上的这个0.9%是什 么意思吗?
3 新课讲授
生理盐水标签上的这个0.9%是指的氯化钠溶液的 浓度,它能准确地反应氯化钠溶液是浓还是稀。
那么溶液的浓度指的是什么?它应该如何计算呢?
01 溶液的浓度
视察活动 知道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浓稀有关
科粤版 化学(初中)
第七章 第三节
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 时)
1 知识回顾 2 课堂导入 3 新课讲授 4 课堂小结 5 典型例题
1 知识回顾
一、固体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条件:
一定温度
2.溶解度四 要素
标准:
小试牛刀 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 1.1g/ml),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解:需要溶质的质量为: 500 ml×1.1g/ml×10%=55 g 需要溶质的质量为: 500 ml×1.1g/ml-55 g=495 g 答:需要溶质的质量为55g,需要溶质的质量为495g。
颜色的深浅粗略地表示有色溶液 的浓度大小
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溶质 的质 量分 数及 其简 单计 算
1.根据公式的计算 溶质质 量分数 2.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根 的简单 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 计算 变)
3.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考点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典型例题2】(202X秋•宁明县期中)将100g质量分数为 25%的硝酸钾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1)则应 该加入硝酸钾多少克?(2)若蒸发水浓缩,则应该蒸发 水多少克?(要求:设未知数作答)
子长县二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2节溶液组成的表示第2课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课件沪教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下图3所示,那么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
中溶质质量分数1为8%
(水的密度为1 g/mL)。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 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 体不好哦~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100g 200g
100g 10% ×100%=20%,符合题意。
100g 0.5
答案:D
【重点难点提示] 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关于溶液浓缩(无溶质析出),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 不变。 3.与浓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 【易错易混警示] 1.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代入的量是物质的质量,而不是物质的体积,而且计算中应注 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百分数。 2.如果将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加入溶剂的质量应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倍;假设将溶质质 量分数扩大一倍,蒸发溶剂的质量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3.溶于水的物质一般分三种情况:第一种如NaCl等这种既不与水反映,也不含结晶水的物 质,它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溶液;第二种物质一旦溶于水会与水发生反映,这 样所得溶液的溶质是新生成的物质;第三种情况: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结晶水进入溶剂,所 得溶液的溶质是结晶水合物中无水化合物部分。
一定温度
标准: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溶液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要点: (1)条件: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时, 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100 g溶剂。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等体积大大小小
已知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密度大,质量分数分别为85%和5%的两种硫酸溶液等
A 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大于45% B. 等于45% C. 小于45%
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等于20% B. 大于20%
D. 无法确定
与溶解度、溶解度曲 线的关系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和10%的两种稀硫酸等质量混合,均匀混合后配制成 C. 小于20%
与溶解度、溶解度曲 线的关系
50g
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与表达式 将50g30%的硫酸溶液和150g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多少?
与溶解度、溶解度曲 线的关系
15%
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与表达式 溶液的配制时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 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如下: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与溶解度、溶解度曲 线的关系 硫酸溶液的密度/ g/mL 氨水的密度/ g/mL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 4 1.02 0.98 12 1.08 0.95 16 1.11 0.94 24 1.17 0.91 28 1.20 0.90
与溶解度、溶解度曲 线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
恒温过程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与表达式
溶解度不变
已知20℃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60 g,现将36g A充分溶解在50 g水中,所得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与溶解度、溶解度曲 线的关系
37.5%
溶质质量分数
恒温过程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与表达式 在一定温度下,从食盐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蒸发出水分,直到有食盐晶体析出, 下列图中,能表示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a%和蒸发掉的水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钡餐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
3、根据图4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C.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t2℃时,80g 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
4、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A溶液中得到A,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5、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6、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7、(1)汽油与酒精分别加入蒸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2)白糖固体放入口中有清凉感觉。
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原因是▲。
(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a ▲ b
(选填“>”“<”或“=”);
② 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
(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b(选填“>”“<”或“=”)。
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
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任填一种方法)。
9、现有30℃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④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
用序号填空: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在粗盐提纯的基本步聚是、、。
中间这一步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10、下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
..操作。
(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 g,配制时应选择(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
..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11、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
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
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0 30 40 50 60 70 80
温度
(℃)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溶解度
(g)
①影响因素:
②实施方案:
③通过实验得出。
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13、现有M、N两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晶体,则能正确表示
M 、N 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15、右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 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 克A 物质和b 克B 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 .t 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溶液为饱和溶液,B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 .t 2℃时,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D .t 2℃时,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大,A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 溶液为饱和溶
液
16、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
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 物质的溶解度 ____ b 物质的溶解度 (填 “>”、“<”或“=”)。
(2)将t2℃时a 、b 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
体最多的是________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态。
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
是_________,状态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
17.25℃时,向100g 质量分数为26.5%的NaCl 饱和溶液中加入5gNaCl 粉末,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8.现有W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A 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30%,可采取的方法有( )
A .蒸发掉溶剂的二分之一
B .蒸发掉0.5Wg 溶剂
C .加入0.15WgA
D .加入3gA
19.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5 g 氯化钠和95 g 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5%
B .15%
C .20%
D .无法判断
20.将100 g 不饱和食盐水恒温蒸发水,直到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与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下列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
21要使w g 10%的NaCl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再加入10w g 固体NaCl B .蒸发浓缩成2w g NaCl 溶液
C .蒸发掉一半溶剂
D .再加入2w g 25%的NaCl 溶液
22.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
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 .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 .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23.右图是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 点表示
0 温度/℃
0 温度/℃
0 温度/℃
0 温度/℃
A .
B .
C .
D .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M 未完全溶解
D .无法配制
24、右图表示X 、Y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 、Y 都是易溶物质
(B)t ℃时,X 、Y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 1“℃时X 、Y 的饱和溶液均分别降温到t ℃,X 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比Y
的多
(D)当X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Y 时,不能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
2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
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26、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 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B>C
B .t l ℃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C .t 3℃时,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D .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3℃时有晶体析出
27、(1)右图为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该图可知: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
是 。
(2)冬天,人们可在皮肤上搽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当甘油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80%时护肤效果最佳。
欲配制50g80%的甘油溶液。
需甘油的质量
g ,水的质量 g 。
甲
乙冰水溶解
度(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