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部位与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包括早期识别、评估、监测以及处理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有助 于规范诊治行为。
整合了多学科的专业意见
该共识汇聚了神经外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领域专家的智慧,确保了其内容的 全面性和权威性。
颅脑创伤凝血功能障碍诊治的未来趋势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未来有望出现更多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凝药 物,为颅脑创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精准医疗在凝血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检测、表型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精准评估 ,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深化
进一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颅脑创伤凝血功能 障碍这一复杂问题,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提高临床医生对共识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加强培训与教育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 会等形式,向临床医生 普及该共识的核心内容 和精神,提高其理论水 平。
血小板输注
对于因颅脑创伤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 ,应及时输注血小板,以预防或治疗出血。
血浆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针对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可给 予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液制 品,以纠正凝血障碍。
手术治疗时机与方式选择
早期手术干预
对于具备手术指征的颅脑创伤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以 减轻颅内高压、控制出血并降低病死率。
平衡抗凝与抗栓力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平衡抗凝与抗栓治疗的力度,既要防止血栓 形成,又要避免过度抗凝导致的出血。
监测凝血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 治疗方案。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监测
严格遵守用药规范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遵守用药规范,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出现睡眠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

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出现睡眠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

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出现睡眠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作者:徐传林来源:《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年第12期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出现睡眠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出现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PIEGEL)量表评价纳入对象的睡眠质量,回顾性分析TBI后患者睡眠障碍和脑损伤部位存在的关系,包括额叶和基底节、脑干以及颞叶、顶叶与枕叶、小脑等部位损伤和患者睡眠障碍存在的关系。

结果:额叶、基底节区以及脑干和颞叶、顶叶、枕叶、小脑部位损伤的患者睡眠障碍与无睡眠障碍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以及基底节和脑干部位的损伤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显著(P<0-05)。

结论:不同部位TBI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几率不同,额叶和基底节、脑干部位损伤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更大。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睡眠障碍;损伤部位中图分类号:R338-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8-12-018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isorder and Brain Injury Sit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Xu Chuanlin(Hospital,Nanping City,Fujian Province,Nanping,353000)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isorder and brain injury sit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Methods: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100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ere studi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Sleep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SPIEGEL scale-Sleep disorder and brain injury in patients after TBI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tion,including frontal lobe and basal ganglia,brainstem,temporal lobe,parietal lobe,occipital lobe and cerebellum,and the existence of sleep disorders-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sleep disorders and no sleep disorders between patients with frontal lobe,basal ganglia,brain stem and temporal lobe,parietal lobe,occipital lobe and cerebellum lesions(P<0-05),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frontal lobe,basal ganglia and brain cadre lesions and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P<0-05)-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sleep disorders is different in TBI patients at different locations-The patients with frontal lobe,basal ganglia and brain injury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sleep disorders.Key Words;Traumatic brain injury; Sleep disorder; Injury site睡眠障碍患者均存在睡眠量不正常、睡眠过程中发生异常行为,患者由于睡眠与觉醒的正常节律性交替呈紊乱状态。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C H E N B u h a n , H U A NG S h i j u n ,C H E N S u m i n g, e t a l
【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 同部位颅脑损伤后 的认 知功能的相 关情 况。方 法 对 因头部 外伤在我 院住院
的患者 1 2 0例进行研 究。全部入组 患者记录颅脑损 伤后 临床表现 , 体格检查 结果, G L S评 分 , 头颅 C T检 查结
— — — — 、 — .— — . — —
建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一 —
现代医院 2 0 1 3年 1 1月第 l 3卷第 1 1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 d e m H o s p i t a l N o v 2 0 1 3 V o l 1 3 N o 1 1
103969iissn167l一332x201311014颅脑创伤是基层医院脑外科常见病种包括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等原因随着颅脑创伤规范化救治的推广和合理应用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损伤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却常影响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出现生活和社会适应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f 一
或 实 习医师在安 静 的房 间 内进行 。患 者脑损 伤 后 第 7天 进 行第一 次评估 。伤后 1 、 3、 6个月再 次随访 进行评 估 。
1 . 4 统 计 方 法
I . 2 . 1 病例 人组标 准 ① 所有患 者均在 2 W内有 明确 头 部 外伤史 ; ② 外伤 后 昏迷 时 间小 于 6 h或 格 拉 斯 哥评 分 ( G C S 评分) ≥8 分; ③ 脑实 质 内有单 一受损 病灶 , 且 病灶 在 相应脑结 构 区域 内; ④外 伤前 日常生 活 自理 , 无 先 天性

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实验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实验研究进展

[9 F c a S aca— en A a ,e 1 ciai f 1] et u ,P su lLo e ,Z l DH ta.A t t n o e d v o
p er n a c re b r n c a il ie t c re t s i lto r — r fo t l o t x y ta s r n a d r c u r n tmu a in e
1 T I B 后认知功能障碍发 生的机 制 1 认知功 能相关 的神经 网络组织 结构受损产 生认 知功 能 . 1 障碍
症反 应激活损 伤等 , 一般认 为局部脑 血管痉 挛 , 神经细胞 缺
血、 缺氧是 S I 生的重要原 因 。有研究认 为 S I B发 B 引起海 马
部位尤其是 C 2 C 3 A 、 A 区大量 的神经元死亡 , T I 是 B 后认 知功
[4 Rgn t P og S 2 ] ioat S ,B gi P ,Myzo siML ta.Ta srna i o ckw k ,e 1 rneail
d r c si l to a d fu x t e o h t ame t f d p e — ie t tmua i n n o e i f r t e r t n o e r s l n e
s r n a d r c c re t s i l to n wo k n me r i a c a i l ie t u r n tmu a in o r i g mo y n p -
[4 F  ̄ n n , R sn ,C tl 1] e oa i A oii S oe i l M, e a.Na n ait i t 1 mig fci t n la o id cd y rncail i c urn si lt nJ. B h v n u e b t srna a dr t r t t ai [ e c e mu o ] ea

创伤性脑损伤诱发的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医学论坛网

创伤性脑损伤诱发的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医学论坛网

创伤性脑损伤诱发的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医学论坛网创伤性脑损伤(TBI)具有高发生率、高病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我国人口基数大,创伤性脑损伤病例高于其他国家。

由于创伤性脑损伤的原发性脑损伤发生于瞬间,通常无法对其实施有效干预,加强针对其继发性脑损伤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的研究,是降低创伤性脑损伤病残率或病死率的关键。

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机制主要包括神经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其中创伤性脑损伤诱发的凝血功能障碍(TBI-IC)即创伤性脑损伤凝血病是诱发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以血液高凝状态并迅速进展为消耗性低凝状态为特征,二者相互作用,使患者预后不良。

据研究显示,创伤性脑损伤后伴发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不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10倍,其预后不良风险甚至可高达30倍。

因此,早期发现、及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降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导致诊断与治疗过程充满困惑。

而对颅外创伤如四肢骨折、实质脏器损伤等继发的凝血功能障碍即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发生机制业已阐明,包括广泛性组织损伤、失血性休克和组织低灌注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补液引起的血液稀释和低体温等,此为一种“丢失性”、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

然而,临床上单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鲜见大量失血,针对颅内高压需限制液体摄入量,且患者更多表现为高热而非低体温,提示TBI-IC的发生机制有别于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于创伤后数分钟即升高,而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则出现的较晚,表明由高凝状态逐渐转至低凝状态,呈现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

近年细胞微囊泡(MVs)领域的新发现,或可以解释局限性创伤性脑损伤所致系统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同时,组织因子(TF)释放、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障碍、纤溶活性异常和蛋白C(PC)系统激活等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也已取得共识。

不同部位脑外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不同部位脑外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不同部位脑外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戴备强;郑波;王小正;袁平【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脑损伤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因头部外伤住院治疗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并配合高压氧及康复疗法等治疗。

记录不同部位脑损伤患者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不同部位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5,P<0.05)。

其中丘脑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率最高,为92.31%,而小脑组最低,为34.56%。

不同部位脑损伤患者的MOCA总分、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记忆等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86、5.65、4.35、4.85、4.12,P均<0.05),而命名、抽象及定向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2.36、1.59、0.87,P均>0.05)。

其中额叶组执行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t分别=5.54、6.15、7.18、6.87、4.98、5.18,P均<0.05);颞叶组注意力评分及语言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t分别=8.48、7.84、6.58、7.11、8.01、4.99,P均<0.05),小脑损伤组记忆力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t分别=6.18、10.48、9.87、11.54、8.45、9.11,P均<0.05)。

结论不同部位脑损伤认知障碍发生率及认知功能损害特点不同。

%Objective To explore impact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in injury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164 cases of inpatients due to head trauma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nventional brain injury treatment,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nd othe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montreal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scor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in injury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rates of different brain injur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χ2=54.65,P<0.05). 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rate of thalamus was the highest(92.31%) while the epencephalon was the lowest (34.56%). MOCA total score, executive function, attention, language and memory scor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in injur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4.86, 5.65, 4.35, 4.85, 4.12,P<0.05) while the named abstract and directed projects scor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2.36,1.59,0.87, P>0.05). The executive function score of fro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groups(t=5.54, 6.15, 7.18, 6.87, 4.98, 5.18, P<0.05). Attention score and language score of temporal lob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t=8.48, 7.84, 6.58, 7.11, 8.01, 4.99, P<0.05). Memory score of cerebellar injur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t=6.18, 10.48, 9.87, 11.54, 8.45, 9.11, P<0.05).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rat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in injury are different.【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年(卷),期】2016(014)002【总页数】4页(P144-147)【关键词】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MOCA评分【作者】戴备强;郑波;王小正;袁平【作者单位】313300 浙江安吉,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3300 浙江安吉,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3300 浙江安吉,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3300 浙江安吉,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其主要由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的暴力引起,不同的暴力大小、作用部位、受力方式、致伤物的性质及着地方式的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头颅损伤,对伤后意识障碍的影响程度也不同[1]。

创伤性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不全3到12个月的患病率-3

创伤性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不全3到12个月的患病率-3

创伤性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不全3到12个月的患病率H J Schneider*, M Schneider3*, B Saller1,2,S Petersenn2, M Uhr, B Husemann3, F vonRosen3and G K Stalla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Clinical Neuroendocrinology Group Kraepelinstr. 10, 80804 Munich, Germany,1Pfizer GmbH, Pfizerstr. 1, 76032Karlruhe, Germany,2University Hospital Esse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Hufelandstr. 55 45122 Essen, Germany and 3Neurologic Clinic BadAibling, Kolbermoorer Straße 72, 83043 Bad Aibling, Germany (Correspondence shouldbeaddressed to G K Stalla; Email: stalla@mpipsykl.mpg.de)*(H J Schneider and M Schneider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摘要:目的:横断面研究报告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垂体功能低下的高患病率,但是,有没有时间的表现和可逆性的纵向研究。

这项研究进行评估垂体功能低下TBI后3至12个月。

设计:这是一个前瞻性,纵向,诊断研究。

方法:78例(52名男性,26名女性,平均年龄36.0岁)与TBI I-III级和38名健康受试者(25名男性,13名女性,平均年龄36.4岁)作为对照组GHRH精氨酸测试影响。

TBI后3个月和12个月GHRHþ的精氨酸测试,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试,和的基底激素测量患者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病率进行了评估。

脑卒中部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脑卒中部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 6 ・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病 杂 志 2 0 1 3年 l 1月第 1 6卷 第 2 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P r ] a c t i c
! !
! 塑塑
. 前后 C S S及 AD L评 分 E 较
S P E C T s t u d y - 1 J ] . S t r o k e , 1 9 9 8 , 2 9 : 1 7 9 1 — 1 7 9 8 . - I 3 ] 吴 恩 惠 主 编 .头 部 C T诊 断学 [ M] . 2版 .北 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2 0 0 1: 9 3 — 9 5 .
4 参 考 文 献
[ 1 ] 全 国第 四 次 脑 血 管 病 学 术 会 议 .各 类 脑 出 血 疾 病 诊 断 要 点 [ J ] . 中华 神 经 科 杂 志 , 1 9 9 6 , 2 9 ( 6 ) : 3 7 9 .
r 2 ] Ma y e r S A, L i g n e l l i A, F i n k ME, e t a 1 . P e r i l e s i o n a l b l o o d f l o w
( 土 s )
注: 与 对 照组 相 比 , P <O . O 1 ; P <O . O 1
3 讨 论
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 脂质 过氧 化等反应 , 加 重 脑 水 肿 及 神 经 细胞 死 亡 。 因此 , 脑 出血 早 期 使 用 自由 基 清 除 剂 , 对 减 轻 或 防止 继 发 性 脑 损 伤 , 促 进 细 胞 功 能 的恢 复 具 有 积 极 意 义 。 本研究显示 , 在 脑 出血 急 性 期 使 用 依 达 拉 奉 治 疗 后 , 患 者 血 肿 及 水 肿 体 积 与 对 照 组 相 比均 明 显 缩 小 ,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较 治疗 前 明 显 改 善 , 治 疗 显 效 率 和 有 效 率 均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患 者 日常 生 活 能力 得 以提 高 。 由 于依 达 拉 奉 不 具 有 纤 溶 效应 , 故 不 会 引 起 再 出 血 等 不 良反 应 。本 文 结 果 表 明 , 依 达 拉 奉 注 射 液 治 疗 脑 出血 安 全 、 有效 。

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及运动再学习技术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及运动再学习技术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及运动再学习技术的研究现状摘要:下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下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患者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健康负担。

文章阐释了国内外关于脑卒中失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并对运动再学习技术的临床有效性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探讨,以探求运动再学习技术做为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一线治疗手段的可行性。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运动再学习技术脑卒中疾病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然而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是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下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医院常见的康复手法有很多,但是很多康复治疗患者并不积极配合,对治疗缺乏信心,通过让患者对治疗有信心,需要增加治疗的疗效。

本课题将研究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让患者在学习-训练-再学习-再训练中加强改善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为脑卒中患者寻求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国内研究现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疾病特点是患有脑卒中疾病的病人最主要的特点。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高达200万左右患者首次发生脑卒中疾病,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由于各种功能障碍导致不能独自生活,需要家庭成员扶助,甚至完全照顾[1]。

例如:偏瘫、言语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这些功能障碍均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特别是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双下肢严重的功能障碍带来的障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心理障碍,也严重影响着家庭的生活、经济负担[2]。

有效的康复治疗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脑卒中病人患病偏瘫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然而康复治疗训练又有专业度高、训练时间长等特点,因而大多数的病人没有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缺乏训练的意识,大部分病人回到家中,从不注重康复治疗训练的过程,导致康复治疗的效果极差,因此提升病人及家人的康复治疗意识才是重中之重。

反复促通疗法治疗脑外伤后上肢手功能障碍1例

反复促通疗法治疗脑外伤后上肢手功能障碍1例

反复促通疗法治疗脑外伤后上肢手功能障碍1例摘要】目的:观察反复促通疗法在脑外伤后上肢手功能的应用效果。

方法:患者是1名脑外伤导致左侧偏瘫的17岁男性。

针对患者左侧上肢手功能障碍,运用了常规康复治疗及肩、肘、前臂、腕、手指的反复促通疗法。

结果:患者FMA评分提高,FTHUE-HK等级提升,MBI分数提高。

结论:反复促通疗法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上肢手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反复促通疗法;脑外伤;上肢功能;手功能;病例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是指受到钝击伤、穿透伤或加/减速力而引起的颅脑创伤。

脑外伤后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感知和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就业障碍等功能障碍。

【1】反复促通疗法(repetitive facilitative exercise。

RFE)是由日本的川平和美教授提出的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理念。

该方法运用高重复频率和神经诱发模式,抑制协同运动,诱发偏瘫侧肢体随意运动。

RFE为上肢及手指提供牵伸反射或皮肤-肌肉反射等刺激来提升下行运动神经的兴奋性,并让患者根据训练目标主动配合偏瘫上肢或偏瘫手的运动,从而引发患者随意运动。

【2】本文分析1例脑外伤后左侧上肢手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反复促通疗法的治疗过程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外伤后左侧肢体乏力近六个月”入院。

入院诊断:脑外伤后遗症;左侧肢体偏瘫。

患者2018年9月15日脑外伤,期间经两次手术及药物、康复治疗,就诊时患者意识清楚,语言清晰,无饮水呛咳,不能独立行走,肌张力增高,站立时左下肢震颤明显,左上肢可抬举,联合运动明显,前臂不能旋前旋后,手指不能伸展。

患者左侧肢体乏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求系统康复治疗,入住我院。

1.2治疗前评定手上肢功能:FMA: 上肢:11分。

Brunnstrom分期:左上肢Ⅲ期,左手Ⅲ期。

FTHUE-HK:3级。

MBI:76分。

颅脑损伤后性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及康复

颅脑损伤后性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及康复


临床医学 ・
颅脑损伤后性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及康复
王 莉
锦州市第三医院康复科 , 辽宁 锦州 11 1 2 03
颅脑损伤后患者不仅有肢体感觉 、 运动功能障碍 , 而
且可能导致排尿、 排便及性功能障碍, 对其回归家庭和社 会、 享受人生都产生不 良后果 。重视 并对他们及 时进行 性康复教育, 使其改善颅脑损伤后的性忧虑和性 功能障 碍, 在生理 、 心理、 精神方面以较好的状态面对生活 , 在临 床具有重要意义。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 、 颅骨损伤 、 脑损伤 。原发性 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 脑挫裂伤及原发性脑干损伤 。脑 挫伤指脑组织遭受破坏较轻 , 软脑膜尚完整者 ; 脑裂伤指
软脑膜、 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 伴有外伤性蛛 网膜下 腔出血。两者常同时并存 , 临床上又不易区别 , 故常合并
为脑挫裂伤。脑挫裂伤的继发性改变 , 脑水肿 和血肿形 成具有更 为重要 的临床意义 。继发性脑损 伤主要有 J
障碍是 由于颅脑损伤后神经学上和精神病学上的症状产 生 的。0’ a o 等 还发现 6 %颅脑损伤病人需要精 Cr l rl 1
神病学援助 ,0 5 %需要性心理问题帮助 。并推测 , 男性颅
脑损伤后的性问题经常与体 内雄性激素不足有关 , 这可 以通过睾酮的替代疗法解决。
2 颅 脑损伤后 性功能 障碍 的康 复治疗
判断方面的能力 , 障碍则是认知过程一方面或多方 认知 面的损害。认知障碍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 。
脑损伤的部位 、 性质、 涉及 的范围不同 , 患者在一般 的学 习能力 、 接受能力 、 应用 实际知识解决新 问题 的能力 、 数 学计算 的推理能力 、 语言理解能力 、 析综合能力 、 分 注意

大脑各部位功能及障碍

大脑各部位功能及障碍
用认知术语来说是源于注意、记忆和计划性的结 合和在时间上延伸的操作。
用神经学术语说,时间整合源于前额叶皮质与其 他脑结构,皮质和皮质下的协同作用。
表现:不能启动和执行新的有目的方向的行为, 而在执行旧的熟悉的日常工作时并无困难。
实用文档
行为的时间整合是由三个继发过程所支持,即暂 时记忆、预期性记忆和干扰的控制。
之前,其功能与技巧运动的发达有关。 ②眼球运动区:在额上回与额中回的后部,界于拇指与面
部代表区之间,约相当于Brodmann氏第8区,支配着与 视觉无关的眼球运动,例如,根据语言指令而将头与眼转 向某一侧,又称头与眼向对侧转动中枢、随意性凝视运动 中枢、探究视运动中枢等。 此区受刺激时,头与眼强制性转向对侧(反刺激性病灶侧 ,逃避病灶运动);如遭受损害,则头与眼强制性转向同 侧,(向损害性病灶侧,看病灶运动)。额上回与额中回的 中份则与躯干向对侧转动有关。
实用文档
额叶功能障碍
额叶损伤后主要造成高级运动功能的障碍,运动 持续与强握反射较具特征。空间性忽视,运动性 语言障碍与书写语言障碍,头与眼向对侧转动障 碍等均见有记载。
额前区被认为对信息的分析与综合有关,它对于 事物的整体性的理解,对于以节约的方式建立有 选择的认识策略与方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暂时记忆使与作业有关的信息在构成行为结构时 保持于活动状态。
预期性记忆则根据来自暂时记忆的信息去组构和 执行时间格式塔。
干扰控制则是抑制与作业无关的表象的激活,保 持它们直到进入预期记忆过程并影响动作序列的 形成。
实用文档
7、记忆
额叶患者有记忆缺陷,特别是工作记忆的 缺陷。
工作记忆指为了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而 短暂地储存和处理某种信息。
顶下回又分为二,其前方回转包绕大脑外侧裂端,名为缘 上回;其后方回转包绕颞上沟的后端,称为角回。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摘要:中风的特点是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很高。

据报告约85%的中风患者都具有上肢功能障碍。

中风病人的功能障碍包括上肢、手和手指的行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病人、他们的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临床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上肢和手臂的康复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康复研究的深入,研发了一些新的康复技术,这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动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影响。

本文概述了功能性残疾上肢和下肢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中风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急性脑损伤引起的神经疾病,一般分为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前者主要是脑梗塞所致,后者多由颅内出血引起。

中风是世界上第二大致人死亡的常见病,这也是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中风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的提高。

但是大多数病人都会存在轻微或严重的后遗症。

在积极治疗后有80%的病人仍有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

将近三分之一的中风患者在六个月康复后仍有严重的上肢功能障碍,其中大多数表现为局部瘫痪、抽搐、协调不良、肩关节半脱位。

这严重影响了病人日常活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额外负担。

因此,促进中风病人的功能康复已成为临床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总结中风患者上下肢体功能障碍的一般康复治疗,并为临床康复护理和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1运动想象疗法(MIT)MIT是指一个由心理医生指导的患者大脑中犹如电影场景的精神模拟。

但是事实上没有明显的体育活动。

根据诱导想象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视觉运动的想象。

当病人想象自己代表第三视角时,观察自己或他人完成某一目标动作。

另一种动作是想象病人从第一视角表达自己,从而执行指定的身体动作。

这两种动作都是由不同的神经系统驱动所引起的。

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视觉运动主要是激活枕骨区域和顶上小叶的活动,而动态运动则更多地与运动相关结构产生更多的活动相关。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蒙特利尔痴呆量表检测区分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分析认知障碍组不同病变部位与MoCA量表不同认知领域的相关性。

结果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其所致的认知障碍的表现不同,语言能力测试中,基底节组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回忆测试中,额叶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能力测试中,丘脑组及皮层或皮层下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

结论脑小血管病病变部位不同,损害的认知领域亦不同。

标签: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病变部位近年来神经内科领域对急性腦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突飞猛进,各种治疗方法尤其是介入治疗日新月异,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已达到规范化。

同时,临床上发病率同样很高的被忽视已久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正在逐渐被神经内科领域关注,2008年,“小血管病引起大问题”的观点在欧洲卒中会议及国际卒中会议上同时被提及,越来越多的神经病学的医务工作者们意识到了CSVD的重要性。

在西方国家,近1/4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为CSVD,在国内,北京多家医院的统计数字表明,CSVD在所有缺血性卒中占比约为46%,远远高于西方国家。

因此,CSVD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栓塞[1]。

本文旨在通过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寻找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特点,为CSVD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12月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资料。

1.1.1 入组标准。

患者神志清楚,能配合检查,且受试者和/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大于45岁;MRI检查有腔隙性脑梗死或有脑白质改变;1.1.2 排除标准。

空心病脑功能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分析

空心病脑功能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分析

空心病脑功能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分析引言:空心病是一种心脏病,其特点是心脏中的心室扩大,而心肌壁变薄,导致心脏功能减弱。

除了对心脏本身的影响外,空心病还可能对脑部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本文将从空心病脑功能损害的机制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空心病脑功能损害的机制1. 循环系统供氧不足空心病导致心脏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影响到脑部的供氧情况。

供氧不足会导致脑细胞缺氧,进而引发脑功能损害。

2. 血栓形成空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减弱,血液流动速度变慢,易造成血栓形成。

当血栓堵塞脑部的血管时,会导致脑部缺血缺氧,从而引发脑功能损害。

3. 炎症反应空心病患者存在心脏组织损伤,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会释放出一系列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物质会对脑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作用。

二、认知功能障碍与空心病的相关性1. 脑血流量减少空心病导致心脏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畅,脑血流量减少。

脑血流量的减少会导致脑部供氧不足,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

2. 脑损伤空心病引发的循环系统问题可能导致脑损伤,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小血管病变等。

这些脑损伤会直接影响到脑部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3. 炎症反应的影响空心病患者存在心脏组织损伤,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释放的炎症介质可能穿过血脑屏障,直接影响到脑部的神经元,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三、预防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措施1. 积极治疗空心病对于空心病患者来说,积极治疗心脏病是预防和减轻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

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心脏功能,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减少脑部供氧不足的风险。

2. 控制危险因素空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认知功能障碍。

3. 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空心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必要的。

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原理

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原理

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原理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包括手指无力、手指僵硬、手指失灵等症状。

下面将从解剖结构、功能区域和病理生理等方面介绍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原理。

1. 解剖结构:手部的功能依赖于大脑的运动皮层和运动通路,以及与之相关的脑干局灶和下丘脑核团。

大脑运动皮层位于脑的裂回区,通过运动通路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连接,从而控制手部的运动和力量。

2. 功能区域:额叶皮质,特别是运动区的中央前回和额叶眶下回,被认为是控制手功能的主要区域。

这些区域与背外侧纹状体丘脑通路(类似皮质锥体束)相连,通过脑干下行通路(比如脑桥皮质脊髓束)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连接。

3. 病理生理: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神经元损伤和功能性改变。

神经元损伤:脑卒中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损伤程度取决于缺血时间、缺血区域和神经细胞类型等因素。

在脑卒中后的病理过程中,大量神经细胞会发生坏死和凋亡,导致神经功能丧失。

对于手功能障碍来说,主要是大脑运动皮层和运动通路的累及。

功能性改变: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会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导致脑内压力增高。

这些改变会直接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此外,损伤的神经元在康复过程中也会发生功能性改变,如突触可塑性的增强和重组等。

这些改变可能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异常,从而影响到手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原理是多方面的,包括神经元的损伤和功能性改变。

了解脑卒中对手功能的影响可以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策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研究现状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肠屏障功能研究现状
谢彩 霞 朱京 慈 , 华华 石 荷 叶 蔡王 婷 李忻 宇 , 尹 , , ,
【 要】 摘 文章归纳了肠屏障的组成和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结构 的病理改变等关键问题 。指出了肠黏膜缺血缺氧和缺血再灌注 、 炎症介质 、 内毒 素 、 和营养不 良是创伤性脑损伤肠屏 障功能 障碍 的原因 , 饥饿 并综述 了 内营养对其保护作用的主要研究进展 。 肠 【 关键词 】 创伤性脑损 伤; 肠屏障 ; 内营养 肠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1 R 5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1 X(0 1 1 0 9 17 3 5 2 1 ) 1— 7 2—0 3
Ree rho net a are u c o mo g p t ns wt ru t r i nu y X E C i—xa , HU Jn sac fitsn lb ri fn t n a n a e t i t ma c b an ij r/ I a i r i i h a i i Z ig— c . I a —h a . i Y N Hu u
调, 容易出现肠屏 障功能障碍 , 主要表现为肠 黏膜通透性增高 , 破 坏机体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 细胞和内毒素 可通过有破损或无 破 损 的肠黏膜易位 到肠系膜淋 巴结 或其他 远处脏器 J从 而导致 ,
肠黏膜正常结构和功能维持是肠道屏 障功 能的基 础 , 伤 创 性脑损伤肠黏膜发生 一系列 的病理 、 生理改 变 , 致使 肠屏 障功 能受损。研究发现 , 鼠创伤 性脑损 伤后 早期 ( ) 大 3h 即表 现 为 肠绒毛顶部上皮细胞脱 落 , 间质 排列疏 松呈 水肿 表现 , 随着 时

79 ・ 2
21 0 1年 1 1月 第 1 卷 1 期 1 1

颅脑外伤与认知功能障碍

颅脑外伤与认知功能障碍

3-4、注意力的评定
(1)视跟踪和辨别 1)视跟踪: 让患者看一个左右上下移动的光源,观 察患者视线随之移动的能力。 2)形状辩别: 让患者复制垂线、圆、正方形、A 3)别字母: 让患者用笔以最快速度删去一列字母中 的某个字母。
(2)数和词的辨认 1)听认字母: 医生在60秒内以每秒一个的速度念无规则排列 的字母,其中有10个为指定的同一字母,让患者每 听到此字母时举一下手。
地点、环境及治疗方法等给予适当的解释
(2)在治疗中给予适当鼓励,向正常行为看齐 (3)让患者清楚其行为造成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教训 (4)建立责任感,控制患者的一些不良行为 (5)将兴趣和努力结合,激发患者的兴趣和积极性 (6)不要强迫患者留在不舒服环境中,适当改变环境 (7)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用平静的语调和身体语言 (8)设法将患者的注意力从挫折的原因中引开
1、严重程度的评定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盖尔维斯顿定向力及记忆遗忘检查(GOAT) Halstead-Reitan 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
(HRB) 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综合评定
1-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是颅脑损伤评定中最常用的一种国际性评定量表。反映急性期 损伤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见表3-1
2)重复数字: 医生以每秒一个的速度给患者念随机排列的数
目字,从2个开始,每念完一系列让患者重复一次, 一直到患者不能重复为止。
3)词辨认: 向患者播放一段录音,内有一段短文,其中有
一定数量的指定词,让患者每听到指定词举一次手。
3-5、思维的评定
① 找规律(从图形、数字中) ② 将排列的字、词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③ 逻辑推理 6、严重认知障碍的评定
1, Thurman DJ, Alverson C: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 J Head Trauma Rehabil 1999; 14: 602-615 2, Warden D: Military TBI during the Iraq and Afghanistan wars. J Head Trauma Rehabil 2006; 21:398-402 3, Tanielian T, Jaycox LH: Invisible wounds of War: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Injuries, Their Consequences, and Services to Assist Recovery.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Corporation, 2008 4, 中国六城市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7年第3卷第1期

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研究

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研究

fco rga et: 察 受 试 者 的计 划 能 力 , 求 受 试 者 应 atn porm ts 考 i ) 要
用 配 置 的 工 具将 试 管 内 的 软木 塞取 出 . 试 者 必 须 事 先 计 划 受
然后 实 施 操 作 。 找钥 匙测 验 (e erh ts : 察 受 试 者解 决 k ysac et 考 )
s lm nsts : 察 计 划 、 织 和 监 督 行 为 的 能 力 , 及 前 i ee e t et 考 x 1 组 涉 瞻性 记 忆 。要 求 受 试 者 1 m n内按 照 规 则 完 成 指 定 的任 务 , 0 i
完 成 任 务 的 表 现并 不重 要 , 要 的是 受 试 者 如何 组 织 时 间 。 重
的顺 序 得 分 、 本 1的错 误 数 、 本 2 的 顺 序 得 分 、 本 2 版 版 版
的错 误 数 、 本 2的 计 划 时 间 、 成 版 本 2的 总 时 间 ; 修 订 版 完 ⑥
问 题 的 能力 , 求 受 试 者 在 矩 形 的 区域 内画 出寻 找 丢 失 钥 匙 要
在 测查 和 预 测 日常生 活 中 的执 行 功 能 障 碍 方 面 效 度 较 好 【 】 。 这 是 目前 其 他 执 行功 能 的研 究 方 法 所 不 具 备 的 。本 研 究 首 次 应用 B D A S结合 C T对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执 行 功 能 状 况 进 行 初 步探 讨 , 旨在 为 临 床 脑 损 伤 患 者 工 作 记 忆 障 碍 的研 究 提 供 较 为 简便 方 法 . 动 相 关 调 查 的普 及 。 推
BD A S的 研 究 指 标 : 规 则 转 换 卡 片 测 验 : 二 项 测 验 的 ① 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散张量成像(DTI)
图片来自文献
脑白质
平行走行的髓鞘轴索纤维方向的扩散比垂 直纤维的走向的更快一些,导致各向异性
扩散最快的方向指示纤维走行的方向
DTI
能在体显示脑纤维束的完整性和方向性的无创性手段 观察病灶与白质纤维的关系,纤维束的走向、绕行、
交叉及稀疏、推挤、中断、破坏等异常表现 提供反映弥散情况的各项参数
脑损伤的预后判断的研究
MRI研究-脑损伤偏瘫手的最终转归
实用手 辅助手 失用手
MRI研究-脑损伤偏瘫手的研究
刺激任务
主动运动:对掌动作,频率约为1Hz,幅度为最大范 围,活动30秒后停止休息30秒,反复5次。
被动运动:由检查者对被试进行对掌动作,频率、 幅度及模式与主动运动相同。
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作协调有关,也具 有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
大脑功能的分区
皮质眼球运动区:位于额叶的8区和枕 叶19区
凝视中枢:为眼球运动同向,管理两 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
书写中枢:位于额叶8区 运动性言语中枢:额叶44、45区
大脑功能的分区
额叶联合区:为额叶前 部的9、10、11区
定位:大脑皮层、基底节、 丘脑、脑干、 小脑等
定性:缺血性、出血性 诊断依据:CT、MRI、
PET、血管造影等
脑损伤部位与功能障碍的研 究
康复医学专业:注重脑部功能障碍诊断
➢ 动态检查、动态诊断:脑功能区变化 ➢ 运动功能障碍 ➢ 感觉功能障碍 ➢ 言语功能障碍 ➢ 认 患者一般情况逐渐好转
2020/2/9
33
现病史
于7.5转入华山医院北院康复医学科行康 复治疗,改善患者四肢力量,吞咽和言 语及排便能力。
住院期间患者曾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 考虑上消化道出现予止血护胃等治疗。
复查头颅CT见脑室扩张,请神经外科会 诊,建议随访
现病史
现患者已拔除胃管、导尿管。 仍遗留有四肢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
1)上下颠倒,但头部为正。 2)左右交叉。 3)身体各部分投影区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 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4)第 5 层有巨大的锥体细胞称Betz细胞。
大脑功能的分区
皮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 区),为锥体外系皮质区。
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神经节、红核、 黑质等。
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 切关系。
大脑功能的分区
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 面与情感有关。
脑部损伤与功能关系
意识障碍 认知障碍 运动障碍-偏瘫 言语障碍-失语 肌张力异常-增高 脑干损伤-吞咽障碍 感觉障碍 平衡与步态障碍
脑损伤部位与功能障碍的研究
临床学科:注重脑部结构的病损 静态检查、静态诊断:
彩色FA图与FA图呈镜像
图12:右基底节区脑出血,失用手
CST重建图
健侧CST完整,患侧CST大部分未显示,连续性中断,解剖结构形态 丧失
卒中后导致CST损伤,脑组织细微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引起组织 中水分子弥散各向异性特征的显著改变
图13:左基底节区脑梗死,实用手 CST重建图
健侧CST完整 患侧CST虽较健侧稍细,但可自中央前回下行至内囊并延续至脑桥,
CST连续,完整性较好
病例讨论
2020/2/9
29
一般情况
54岁 ,男性。 主诉: 癫痫大发作6年,患者走路不稳,经常摔
跤3年
2020/2/9
30
既往史
既往06年因癫痫大发作即发现有脑部囊肿 病史,后一直未随访
脑损伤部位与功能障碍 相关性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吴毅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是覆盖在端脑表面的灰质,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机体全部功能的最高调节器官。
大脑皮质的分区
额叶:也叫前额叶。 位于中央沟以前 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
近3年患者走路不稳,经常摔跤,癫痫数月 发作1次。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现病史
患者因反复抽搐,行走不稳于2013年5 月28日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术后予止血、抗炎、抗癫痫及其他对症 支持治疗。
2020/2/9
32
现病史
2013.6.2 患者突发呼之不应,GCS3分
急查头颅CT并转入监护室进一步治疗,经 过脱水,保肝,抗感染等处理
感相关。
大脑功能的分区
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 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
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肌腱和关节 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 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即锥体 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1.初级躯体运动区:
位置: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分区:Brodmann(4,6 区) 特点:
fMRI扫描设备
3.0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采集序列与扫描参数(略)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M5软件做数据预处理和统计 参数分析。
A
B


图3. 同一被试主动和被动对掌运动两种模式下的脑激活图。A:主动对掌运动时激活脑 区以对侧SMC区、对侧PMC区、双侧SMA区及同侧小脑为主。图B:被动对掌运动时 的脑激活图,激活的区域左图相似,对侧SMC区脑激活区位置稍偏向枕侧。
认知障碍,吞咽饮水偶有呛咳。
康复功能评定
1. 运动功能:四肢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侧肢体肌力
3+级,右侧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近端肌力2+级,远 端2级,双人搀扶下可小距离步行。
2.感觉功能:深、浅感觉 不能配合; 3.ADL:Barthel指数 2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 4.言语功能:正常 5.吞咽功能:饮水呛咳,吞咽时口相期缓慢。 6.认知功能:MMSE不能配合
图10:右基底节区脑出血,失用手 FA图:白色部分表示白质纤维,可见右侧基底节区周围白质纤维受压、
部分纤维中断 彩色FA图:右侧基底节区,以蓝色表示上下走行的纤维减少
彩色FA图与FA图呈镜像
图11:左基底节区脑梗死,实用手 FA图:病灶区域白质纤维完整性较好 彩色FA图:病灶区域白质纤维完整性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