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也是本单元第一篇说明文。
设计的重点放在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基础上理清说明顺序,辨析说明方法,明确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
设计“情景导入——整体感知——合作式解读——写作拓展”四大环节。
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在课堂上,老师先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出示了苏州园林的图片并进行解说。
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以景取胜,XXX,小中见大,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简直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接着,老师从写作角度出发,深入阅读,揣摩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点文章结构的方法。
首先进行整体感知,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例如,找出表述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的句子,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或首句,并勾画关键语句并作批注。
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在合作式解读环节中,老师引导同学们分组合作,共同探讨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合作中相互研究和交流,提高研究效果。
最后,在写作拓展环节中,老师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例如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游记或景点介绍。
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还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同时,老师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改进和提高。
《苏州园林》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建筑特色;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苏州园林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2. 苏州园林的分类和特点;3. 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4. 苏州园林的建筑元素;5.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6. 苏州园林的保护与传承。
三、教学重点1. 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建筑特色;2.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苏州园林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分类和特点;2. 示范法:展示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建筑元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苏州园林的模拟设计和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向学生激发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发学生对苏州园林的一些疑问。
2. 正文(40分钟)(1)历史背景和分类特点教师向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分类特点和地理位置,帮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设计原则和建筑特色教师讲解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如“远近宜度”,“密不透风”等,重点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如假山、水景、廊架等。
(3)文化内涵教师以苏州园林为例,向学生介绍中国园林文化的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欣赏苏州园林。
3. 拓展(40分钟)(1)模拟设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苏州园林的模拟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特点进行设计,并以故事或诗词赋予园林情感。
(2)园林游览组织学生进行苏州园林的实地观摩,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欣赏。
4. 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苏州园林的感受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章,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讲述自己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评价。
七、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表达;2. 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3. 对学生撰写的文章进行评分。
19苏州园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9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9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本文的思路。
2、细读文本,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练、生动传神的说明语言。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练、生动传神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常言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如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借助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这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
【自主学习】(一)字词积累我收获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蔷薇(qiáng )斟酌(zhēn zhuó)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胸中有丘壑: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重峦叠嶂:连绵的山。
珠光宝气:形容闪耀着光彩。
(二)知识链接我知道1.作者及写作背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
曾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
以后,在中学、大学教书,还担任过编辑。
“五四"前夕开始写作。
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
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本文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
最初是以“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神秘之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八班级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供大家参考!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熟悉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把握全文结构,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重难点】1.熟悉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把握全文结构,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要求学生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有关苏州园林的介绍,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视频资料的播放:“苏州园林概述”2分20秒)从刚才的视频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作为苏州市民不能不骄傲。
视频结尾处说“苏州人的园林情结暂且按下不表”,“三两句,说不清”,那么,到底谁能把这“三两句,说不清”的“园林情结”说清呢?不难,下面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从中你就会明白了!二、了解、解题1.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化的讨论。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他还写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2.解题刚才视频中提到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是不是就介绍这四座园林呢?下面我们来看题目,理解题目。
请同学们看课文下面的解释:“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明确:从“诸”字可以看出,文章写的是苏州拙政园等许多园林;从“谈”字可以看出文章是说明文。
因此,课文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Teaching record of Suzhou garden《苏州园林》教学实录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弘扬学生的读写个性《苏州园林》课堂教学实录苏州园林,闻名全国,誉满世界,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条分缕析的作了全面的、深刻的介绍。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的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足资借鉴。
可是,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看有不同的看法,几乎每一篇文章在不同的人看来,都有其满意的地方,也有其不中意之处,即使是名人名文也不例外。
教学〈〈苏州园林〉〉,在引导了学生体会了文章的写作特色以后,让学生思考:本文不失一篇佳作,可是读了文章以后,你就没有不满足的吗?如果这个写作任务教给你,你将怎么作?问题一出,经过短暂的沉默,学生们开始发言了——生1:我认为本文,尽管告诉了我们苏州园林的特点,我们也对苏州园林的现在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可是我觉得,作者应该告诉我们苏州园林的历史发展情况!生2:对,还应该告诉我们,为什么苏州有那么多园林建筑,应该说这种休闲的建筑,在古时的都城居多,可是苏州好象从来没有成为都城!师:按照你们的意思,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呢?生1:我觉的应该告诉我们苏州园林的有关的历史知识,让我们对它有更清楚的了解。
语文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学习作者抓住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介绍苏州园林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
(3)体会、学习本文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出文中表绝对的肯定副词的语气语调,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自豪感、自信感。
(2)通过拓展阅读江志鑫《小议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体会作者在文中对苏州园林所表达的自信、怀念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描写家乡风景名胜的兴趣。
【教学设想】《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以说明文为主,内容主要描写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以体现人民大众的智慧,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独有的风景名胜,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苏州园林》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时有所删改。
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周密、准确而不乏美感,文中不时流露出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怀念之情及自豪感。
因此,学习本文应重点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看《苏州园林》及本文的表达艺术,并借助同题材文学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苏州园林》的表达艺术,体会作者在《苏州园林》中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
2.通过体会作者在文中对苏州园林所表达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描写家乡风景名胜的兴趣。
【教学时数】两个课时【具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假如你是家乡的导游,说说你家乡值得推荐的旅游景点,为什么?请按以下格式说明。
A(原因) 。
因此,谁如果要参观我家乡的B(桥梁、公园、建筑等),C(某个具体的地方)就D(最好/值得/应该/不该……)。
例如:(A)中山公园风景优美,园内的建筑设计独特,富有浓郁的岭南气息。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园林设计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中国园林设计》、《苏州园林》等相关教材;2.教具:PPT、投影仪等;3.实地考察:安排一次苏州园林的实地考察。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1.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2.讲解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3.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风格。
第二课: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1.解读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2.分析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和布局规律;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苏州园林的经典设计。
第三课:苏州园林的高级技巧和园林元素运用1.介绍苏州园林的高级技巧,如水舞、声画、景相、藏通、小立等;2.讲解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园林元素,如廊、亭、榭、楼、台、阁等;3.分析苏州园林的园林元素运用,如造景手法、景观转换等。
第四课:实地考察——苏州园林赏析和设计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苏州园林的实地考察,详细赏析苏州园林的建筑和景观;2.引导学生进行园林设计体验,让学生亲自设计一个小型苏州园林;3.学生根据实地考察和设计体验的心得,撰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感悟和体验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和教材讲解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苏州园林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特点;3.实地考察法:引导学生亲自赏析苏州园林,提升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4.小组讨论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体验和心得。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针对学生在实地考察和设计体验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2.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优化和改进教学设计;3.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画板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想象。
六、教学拓展:1.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开展苏州园林的讲座,增加知识深度和广度;2.引导学生进行园林设计实践,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3.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设计展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触角。
2024精选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2024精选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苏州园林艺术特色•经典案例分析:拙政园•实践活动:现场教学指导目录•知识拓展:其他著名苏州园林介绍•课程总结与反思01课程介绍与目标苏州园林概述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介绍苏州园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其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阐述苏州园林在造园艺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代表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苏州园林的代表性作品介绍苏州园林中最为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几座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鉴赏苏州园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情感目标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代表性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讲解、图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苏州园林。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如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02苏州园林艺术特色布局与构图技巧灵活多变的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而是根据地形、环境等因素灵活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
巧妙的借景与对景通过借景将园外美景引入园内,与园内景色相互呼应,形成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延伸。
同时,运用对景手法,在园内不同位置设置相应的景点,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视觉体验。
层次分明的空间组织通过建筑、廊道、植物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空间序列,引导游客逐步深入探索园林之美。
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苏州园林
教案:苏州园林一、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起源、历史和特点。
2. 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构成要素。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苏州园林的能力。
4. 能够运用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
二、教学重点1. 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构成要素。
三、教学内容1. 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1 苏州园林的起源1.2 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1.3 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风格2. 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构成要素2.1 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1) 追求自然的生态美(2) 注重空间与时间的变化(3) 体现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4) 爱好微观细节,强调意境和寓意2.2 苏州园林的构成要素(1) 建筑与园林的结合(2) 水景的运用(3) 植物的布局与选择(4) 石材的运用(5) 艺术装饰的创造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起源、发展历史、设计原则和构成要素。
2. 视频展示:展示苏州园林的经典案例和设计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和讨论苏州园林的特点、风格和设计原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问题等引出苏州园林的话题。
(提问) 你们了解苏州园林吗?有没有听说过拙政园、留园等?(展示图片) 展示苏州园林的典型景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1 介绍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2 学生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3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风格。
3. 学习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构成要素。
3.1 讲解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
3.2 展示苏州园林中建筑、水景、植物、石材和艺术装饰的运用。
3.3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苏州园林中不同构成要素的作用和意义。
4. 学生自主设计苏州园林。
4.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苏州园林方案。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1. 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图片资源:苏州园林一角】二、整体感知1. 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图片资源:叶圣陶】2. 检查预习,学习字词:轩榭(xuān xiè) 对称(chèn) 重峦叠嶂(luán)(zhàng)嶙峋(línxún) 丘壑(hè) 镂空(lòu) 斟酌(zhēnzhuó)3. 欣赏【影视课文】思考问题(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理清课文结构(2)快速阅读2~6段。
(3)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列出提纲。
【明确】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3段: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4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4.这几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明确:第2段是从整体上概括,第3到第6段是局部的具体说明,总分关系。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范本一:教学设计一等奖《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起源和特点;2. 学习苏州园林的设计思想和造景技巧;3. 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培养对自然和人文的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描述自己在园林中所见所闻。
教学内容:第一章: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1. 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地理环境1.1 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背景1.2 苏州园林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2. 苏州园林设计的基本思想2.1 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结构2.2 园林的造景技巧和景点安排2.3 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第二章: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品1. 拙政园1.1 园林设计和建筑风格1.2 主要景点和名胜古迹1.3 拙政园的文化价值和影响2. 留园2.1 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2.2 可亲近的景观和建筑2.3 留园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第三章:苏州园林的保护与传承1. 苏州园林的保护和修复1.1 苏州园林的保护现状和困境1.2 苏州园林的保护措施和成果2. 苏州园林的传承与创新2.1 传统和现代园林的结合2.2 高科技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附件:1. 苏州园林的图片集2. 苏州园林的地图法律名词及注释:无范本二:教学设计一等奖《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和精髓所在;2. 学习苏州园林的典型构造和园林元素的运用;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品评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苏州园林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内容:第一章: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1. 苏州园林的起源和发展1.1 苏州园林文化的渊源和独特价值1.2 苏州园林的兴盛时期和特点2.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方式2.1 苏州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空间结构 2.2 园林元素的运用和景点设置第二章:苏州园林的典型构造1. 拙政园1.1 园林的总体规划和建筑风格1.2 拙政园的主要景点和构造元素2. 留园2.1 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色构造2.2 留园中的建筑和景观第三章:苏州园林的园艺元素1. 苏州园林的园艺植物栽培和造景技巧 1.1 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1.2 园林中的水景和石景2. 苏州园林的意境表现和文化内涵2.1 园林中的诗词和名画2.2 苏州园林的文化根基和人文精神附件:1. 苏州园林的图片集2. 苏州园林的地图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准确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品味准确、严谨的说明语言。
3. 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园林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投影出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园林在哪里吗(苏州)3. 讲述: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苏州园林》,去领略它们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1. 投影出示作者叶圣陶的相关信息: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童话集《稻草人》等。
2.让学生齐读,了解作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投影出示生字词:轩榭(xuān 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 蔷薇(qiáng wēi) 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 zhuó) 相间(jiàn) 池沼(zhǎo)2. 提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苏州园林)3.再问: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 接着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这一特征的(先从四个主要方面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还注意了角落的修饰、门窗的图案、色调的处理等细节。
《苏州园林》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苏州园林》优秀课堂教学实录一、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一、激趣以导入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披文以感悟1、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3、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究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收获、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⑵ 说明一幅画。
(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附:板书设计13、苏州园林叶圣陶讲究: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处处入画注意:角落、门窗、色彩二、教学过程【《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伴着优美的古筝曲,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苏州园林的图片(波形廊、海棠春坞、涵青亭等),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
生1:难怪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苏州真美!生2:我还看过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省优质课一等奖)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竹笛名曲《姑苏行》,在优美典雅而明快的旋律中营造一种舒泰愉快的游园氛围。
)师:同学们,咱们昆明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广州有“花城”之称,济南有“泉城”之名,重庆被誉为“山城”,拉萨是著名的“日光城”,那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生(齐):苏州和杭州。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
那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生(齐):苏州有许多的园林。
师:是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通过朗读文字去神游苏州园林。
但是在进园之前,大家必须拿到一张门票。
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一张门票,来试试看!(屏显。
)注音:池沼()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败笔()斟酌()释义:重峦叠嶂自出心裁因地制宜俯仰生姿别具匠心师:谁先来拿第一张门票呢?(一男生踊跃举手。
)师:你真勇敢,请你来读一读屏幕上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哦!(生读,其中“镂空”的“镂”读成了一声,“着眼”的“着”读成了zháo。
)师:有些遗憾啊,未能完全读对!谁来给他纠正错误呢?(生朗读字词。
)师:完全正确,恭喜你已经获得入园的第一张门票。
请大家标注字音并把字词齐读两遍。
(生齐读。
)师:下面来解释文中的几个字词。
生:重峦叠嶂,形容山峰层层叠叠像屏障一样。
生:俯仰生姿,形容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在文中指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师:解释得很好!这两个成语都是形容词,一个形容山姿,一个形容树态,让人联想到美好的自然景象。
文中有两个意思非常接近的词,是哪两个呢?生:“自出心裁”和“别具匠心”意思相近,都是指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出自内心的巧妙构思和设计。
师:那谁能解释一下“因地制宜”这个成语的意思呢?生: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教案标题: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原则,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创建自己的小型园林。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于园林的兴趣。
- 向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概念和特点,例如小巧精致、布局合理、注重景观转换等。
2. 知识讲解(15分钟)- 分析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如重视自然与人工结合、注重空间层次、追求意境与意蕴等。
- 介绍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如假山、水池、廊亭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3. 园林设计活动(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故事情节来设计他们自己的小型园林。
- 学生根据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元素,用纸和铅笔绘制他们的园林平面图,并标注各个景点和元素的位置。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独特的景观,同时考虑空间利用和整体布局。
4. 园林展示与评价(20分钟)-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园林设计,并解释他们的主题和设计理念。
- 全班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评价各个园林设计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设计创意,评选出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的团队。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元素。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家庭花园的设计或公共空间的规划。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苏州园林为灵感,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公园。
教学资源:- 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纸张、铅笔和彩色笔等绘图工具- 园林设计评价表格评估方法:- 学生园林设计的平面图和设计理念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 学生在园林展示中的表现和对他人设计的评价能力。
- 学生对于苏州园林设计原则和元素的理解程度。
教案延伸:-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的园林,进一步了解苏州园林的魅力和设计细节。
- 邀请专业园林设计师或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园林设计经验和见解。
第19课 苏州园林 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9课苏州园林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2、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3、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5、学习本文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从几个方面有条不紊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上节回顾】第一部分(总)(第1、2段):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体特征——图画美。
第二部分(分)(第3—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的各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
第1层(第3—6段):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四个“讲究"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第2层(第7—9段):从角落、门窗、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第三部分(总)(第10段):总结全文,令人回味。
【真题模拟】第3至6段的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考点:能否调换段落顺序[答题思路](1)表态(一般为不能调换);(2)阐释原因,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事物发展的规律),调换后不合逻辑。
注意:总分关系中,分的部分与总的部分要相照应,调换后就不能照应了。
[参考答案]不能调换。
因为第3至6段分别介绍了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如果调换了顺序,就不能与第2段的四个“讲究”一一照应了,使说明不够严谨。
第3—6段和第7—9段的说明有何异同?【真题模拟】全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和顺序进行说明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来展开说明?考点:如何判断说明顺序[答题思路](1)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根据上述三种说明顺序的特征及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确定相应的说明顺序。
参考答案:全文是按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教案:苏州园林的特点及其传统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掌握苏州园林的典型特点和设计理念;3. 了解苏州园林的传统工艺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苏州园林的典型特点;2. 苏州园林的传统工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苏州园林的传统工艺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2. 文献查阅法;3. 分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苏州园林的典型景观图片;2. 相关文献: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和传统工艺的相关文献;3. 分组讨论题目:围绕苏州园林的特点和传统工艺分组讨论的题目。
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法,出示苏州园林的典型景观图片,激发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讲授苏州园林的典型特点(10分钟)通过文献查阅法,讲解苏州园林的典型特点,例如小巧精致、布局精心、造景质朴等,并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设计理念。
第三步:分组讨论苏州园林的传统工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讨论苏州园林中的一种传统工艺,如假山制作、亭台楼阁的雕刻等。
组内成员相互协作,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出该传统工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和应用案例。
第四步:小组汇报(10分钟)各小组成员轮流向全班汇报他们所研究的传统工艺,并展示相关图片或模型。
第五步:总结(5分钟)回顾苏州园林的典型特点和传统工艺,引导学生思考苏州园林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苏州园林,深入了解其实际应用和细节;2. 设计苏州园林的模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1. 小组讨论时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汇报时的表达能力和内容完整性;3. 对苏州园林特点和传统工艺的理解程度。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9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2、通过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3、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究的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齐读课题,师讲述文章背后的故事: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
因为文章太好了,《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至今摄影集不见出版,这篇《苏州园林》却成为了初中课本里最经典的课文。
今天,我师姐任职深圳出版社想要重启苏州园林摄影集编辑之路,我们一起组成《苏州园林》摄影集文案策划小组。
二、策划总要求:出版社的要求就八个字:屏显:“因文制宜自出心裁"。
指生读。
出示课文重点词语注释(因课下注释没有,故补充):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别出心裁:出自于自己的创造。
说说你对出版社要求的理解。
小结:策划既要依据文章内容而来,又要有自己的创造,这是语言智慧。
三、活动一:拟写主标题幻灯出示:()——苏州园林摄影作品集要求:从文中找概括性语句进行自己艺术改造。
三分钟阅读,思考。
预设:园林艺术的标本完美的图画人在画中游摄情画意……小结:抓住了“画”这个词,就抓住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书中哪一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关键处有提示词语)师引导:这是叶圣陶介绍苏州园林时打的最经典最重要的比方,准确地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游览者就能简单明白地拿到了欣赏苏州园林的钥匙。
(要求学生记上笔记:打比方)四、活动二拟写摄影集目录。
部编本《苏州园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 (4)
《苏州园林》【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那里有无限的好风光。
播放歌曲《苏州好风光》,苏州真是一个人间天堂,那里的好风光说不尽唱不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苏州的园林。
苏州园林以它典雅的风格、如画的的意境,而名扬天下。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走近苏州园林,去一睹它的艺术风采。
板书:课题苏州园林活动二:我读书我感悟I、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活动三:我读书我辨析1、辨析图片(从呈现的图片中辨别哪张是苏州园林的,并说明理由。
)提示:注意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
2、质疑:我们多数同学没去过苏州园林,为什么读了文章后,却能轻松的辨别出苏州园林的图片?作者在介绍时抓住了苏州园林的( )。
板书:抓特征3、总结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2段: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3段: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4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第7段:第2段:角落重修饰第8段:门窗重图案第9段:色彩重配合质疑过渡: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呢?活动四:我读书我理序阅读课文(2——9)段1、第2段与3——9段的关系?(总——分)(第2段总写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3段到9段分开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
)2、(3、4、5、6、)四段顺序能否随意调整?(不能,因为3到6段是与第2段的四个排比句子一一照应)。
3、(3、4、5、6)几段与(7、8、9、)几段顺序能调整吗?(不能,因为3、4、5、6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墙廊子等主体大局,是主要的。
而7、8、9写的是角落、门窗等细微的地方是次要的。
所以作者以大局为重,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来写。
4、总体上作者是按(逻辑顺序)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按顺序过渡:你觉得哪些人善于表现图画?(美术家、摄影家)而作者这两者都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附反思。
相关课件已上传。
仅供参考。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3347字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也是本单元第一篇说明文。
设计的重点放在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基础上理清说明顺序,辨析说明方法,明确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
设计“情景导入——整体感知——合作式解读——写作拓展”四大环节。
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以下为课堂实录:
师:上课。
(师生问好)同学们,常言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苏州园林凝化为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风姿。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来领略它的艺术风采。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一睹苏州园林的风姿。
(出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师解说)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以景取胜,景因园异,小中见大,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简直是无声的诗、立
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师:这样迷人的景观,叶老是怎样运用文字展现出来的呢?。
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本节课,我们将从写作角度出发,深入阅读,揣摩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点文章结构的方法。
(一)整体感知请大家用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屏幕提示
1. 找出表述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的句子(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师:文章的主旨句,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就像三军的总司令,它将统帅和制约着各段甚至各句的内容。
2. 苏州园林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或首括句)。
勾画关键语句,并作批注)(5分钟后)
师:相信大家已经读完了课文,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很好!请大家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那么,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建筑不讲究对称;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追求自然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花墙和廊子讲究层次;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
门窗注重图案美;极少使用彩绘。
师:作者就是从这七个方面展开说明,突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大屏幕展示):
(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师:以小组为单位,依据首括句,合作探究文章的思路。
(屏幕显示)
(1)文章第3、4、5、6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补充一点,从布局到配合;映衬到
层次,这样的顺序符合游览者观察的顺序,由浅入深,由大到小)(2第2段的四个”讲究”能颠倒吗?第四段中的“假山”跟“池沼”的顺序能否互换?
(3)文章的7、8、9段能否调到第3段之前?(文章的第2段跟3、4、5、6段衔接紧密,是总分关系。
而7、8、9段的内容是介绍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及“色彩的搭配美”。
这样安排,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
(4)第2段能约束第7、8、9段吗?
(5)文章第7、8、9段的顺序能否互调?(交流理清顺序---整体-局部-细处主次)(6)全文的总体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小组讨论交流文章结构总分,感悟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不是随心所欲安排段落,而是从游览者的角度出发,按观察顺序一一写来,这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好多里面都有首括段或首括句,它们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内容,制约着以后各段的顺序。
为了印证我们学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梁衡的《晋祠》,勾画出文章的主旨句、首括句。
重点探讨文章二、三、四、五段,并简单总结。
1:文章的第二段是一个首括段,“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以后各段就是按山、树、水的顺序来写的。
2:文章第四段写的是“树”,这段文字紧扣了“古老”“苍劲”这两个关键词,并且在顺序上先写“古老”再写“苍劲”。
3:第五段的首括句是第一句“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这一段的顺序也是按这四个词的顺序来写的。
可见文章的结构都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非常严谨。
师生归纳总结:读文章找主线,理清思路是关键。
主旨句是文眼,所有段落归它管。
首括句、首括段,布局谋篇太重要。
(三)辨析说明方法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