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合集下载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表彰了一大批为上海市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这次奖励活动彰显了上海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展示了上海市科技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果。

一、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上海市政府设立了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旨在表彰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和团队。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颁发了各类奖项,涵盖了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二、奖励总数及获奖人数概述在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有100个项目获奖,其中包括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50项。

获奖人数创历史新高,共有200余人获得表彰。

这些获奖项目和个人充分体现了上海市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实力。

三、获奖项目类别及亮点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涵盖了诸多领域,其中不乏亮点项目。

例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冠状病毒感染与调控机制研究”,为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高速高精度光纤激光器及其产业化应用”,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全球领先地位。

四、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意义和影响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不仅表彰了杰出的科技工作者,还传递出上海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信号。

此次奖励将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推动上海市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同时,这些获奖项目和个人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带动了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

五、未来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展望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上海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在未来,上海市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奖励金额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奖励金额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奖励金额
摘要:
一、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简介
二、奖励金额标准及分配
三、奖金发放对象及条件
四、奖金用途及管理
五、结语
正文: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旨在表彰在本市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每年都会对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奖励金额标准及分配方面,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一等奖的奖励金额为30万元,二等奖为20万元,三等奖为10万元。

奖金分配对象主要包括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和相关技术人员。

奖金发放对象及条件方面,奖金发放对象为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和单位。

获奖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二是项目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显著效益;三是项目符合国家、行业和地区发展战略需求;四是项目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奖金用途及管理方面,获奖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奖金用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同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奖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滚动使用、结余奖励的原则。

总之,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不仅是对个人和单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激励。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申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申报

H. M. Wang, X. M.
S. J. Tang

Liu, X. H. Zhou, F. Q. Huang, X. S. Chen, T. Yu, F. Ding, X. M. Xie*
Xie
and M. H. Jiang
6
, , Synthesis of large single-crystal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grains on 2015 6 Cu-Ni alloy/ Nature Communications/ G. Y. Lu, T. R. Wu, Q. H. Yuan,
石墨烯等温析出的新生长机理,通过局部碳源控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 1.5 英寸石墨烯 单晶晶圆。通过单核控制制备石墨烯单晶晶圆被认为是三维硅单晶技术在二维材料中的再 现,对于推动石墨烯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 上。中国科学院成会明院士评价该项工作为“2016 年中国高质量石墨烯制备方面两项最重 要成果之一”。 2. 率先开展六方氮化硼(h-BN)表面石墨烯直接生长研究,并在石墨烯气相催化生长与 h-BN 制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 h-BN 表面高质量石墨烯晶畴 CVD 生长,并揭示 石墨烯形核、取向、气相催化相关机理;获得极高电学质量的 CVD 石墨烯,室温霍尔迁移 率超过 20000 cm2/Vs。同时,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在铜衬底中固溶镍,成功制备出高质量单 层h-BN单晶畴。相关成果两次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获得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A. K. Geim 教授、碳纳米管的发现者 S. Iijima 教授等知名学者以及多篇综述性论文的点名图文引用和高 度评价。 3. 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半导体锗衬底上的石墨烯 CVD 生长,并发现台阶辅助成核限制的石墨烯 取向生长机理。利用锗衬底的催化能力和特殊的石墨烯取向锁定作用,本项目率先实现并 报道锗晶圆上高质量石墨烯晶圆制备,引起韩国三星等知名研究机构跟踪研究,被 Chem. Soc. Rev.等知名综述期刊多次点名引用。 二、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成果发表的 8 篇代表性论文(包括《自然·材料》1 篇,《自然·通讯》2 篇),共被他 引 720 次,其中 SCI 他引 677 次。获得包括《科学》等著名刊物的多次引用,《自然·材料》新 闻和观点栏目予以专文报道。获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20 余次,获授权专利 17 项(国内授权 10 项,国外授权 7 项)。项目组成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 类)”和上海 市“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资助。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7.05•【字号】沪科〔2022〕157号•【施行日期】2022.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沪科〔2022〕157号各有关单位和专家:为进一步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沪府令18号),现就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奖励类别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功臣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普及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等七个类别。

二、奖励导向坚持“四个面向”,发挥科技奖励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鼓励原始创新,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牵头的自主创新,鼓励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

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着力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

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

针对科技成果具有多元价值的特点,开展多层次差别化评价,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三、提名要求(一)提名资格及要求1、具备提名资格的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上海市科技功臣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含)以后的上海市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普及奖特等奖或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获得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全球性知名科技奖项且与本市单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外籍专家;本市外资研发中心的知名外籍专家。

提名专家年龄不超过70岁(院士年龄不超过75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技功臣获奖人年龄不受限制。

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名单

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名单

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名单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是由上海市政府设立的一项表彰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荣誉奖项。

每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科学普及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项目。

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一批优秀的科技项目和人才脱颖而出,展现了上海市科技事业的发展成果。

在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中,涵盖了众多领域,如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

部分获奖项目如下:1.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丹阳领衔的“高效环保型轿车发动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研发出的发动机具有高性能、低排放的特点,为我国轿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复旦大学教授高翔领衔的“石墨烯材料研究”项目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二维材料,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材料制备、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成果。

3.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岛主设备研发及制造”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突破了核岛主设备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核电站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4.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获科普奖。

基金会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养,举办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

2011年获奖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和亮点:1.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获奖项目中,许多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展开研究,体现了科技事业在服务国家大局中的作用。

2.突出创新能力。

获奖项目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领域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展示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

3.重视成果转化。

获奖项目中,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为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4.促进跨学科、跨领域合作。

获奖项目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显示了上海市科技事业协同创新的优势。

总之,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充分体现了上海市科技事业的发展水平,展示了我国科技事业在创新、发展、应用等方面的优异成绩。

科技进步奖填写说明

科技进步奖填写说明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说明《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是上海市科技奖励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并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

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指推荐项目应属于哪一个专业评审组。

《评审号》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公室填写。

《项目名称》(中文)要准确、简明、具体,并能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得超过35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系指中文名称的英译文,字数不得超过140个。

《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在第十、十一条中填写,按规定的条件和数额,并按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技术开发类、社会效益类、软科学类一等奖项目完成人最多不超过15人,单位不超过10 个;二等奖项目最多不超过10 人,单位不超过7个;三等奖项目最多不超过7 人,单位不超过5个。

重大工程类项目的单位最多不超过10 个。

主要完成单位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如大学所属学院,系一般不宜作完成单位)。

项目获奖后推荐时填写的完成人、单位超过获奖等级限定的人数或单位数,将按推荐书中排名先后,按限定名额自动确定排名在前获奖人员和单位名单。

《主题词》填写3 个至7 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推荐单位(或专家)》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区、县人民政府所属的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及代码和经上海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推荐资格条件的其它主管部门和单位,需加盖单位公章。

专家指具有推荐资格的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上海市科技功臣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每年可推荐1 项熟悉专业的项目,3 名院士或市科技功臣每年可联合推荐1项熟悉专业的项目。

需加盖专家印章或签名。

推荐单位代码在系统中选择对应代码。

《成果类别》指按报奖项目研究工作的性质,该项目应属于的类别。

成果类别设:1.技术开发类2.社会公益类3.重大工程类4.软科学类。

2010年度上海科技奖励概述

2010年度上海科技奖励概述
国3 项 的2 %。尤其在 生命科 学和 基 0 0

方式 转 变和产业 结构 调 整、 进 高新 促 技 术产业化 和 培育 战略 性产业 、形成 新 的经 济增 长点 的重 大成 果 , 励 围 鼓
绕 城 市 发 展 、服务 业信 息化 、 能 环 节
等 , 大地 提 升了产 业 的技 术能 级 , 极 取得了良好 的经 济效益和社 会效 益。 聚 焦 国家 战 略 , 焦重 大项 目, 聚 批 涉及 国家安全 和 国防科 技的专用
奖上 全 面丰 收 , 大 奖 均有 收 获 , 五 获 奖数共5 项 ( ) 占全 国授 奖总数的 7 人 ,
1 .% , 59 取得 了获 奖 总数和 五 大奖 双 1 项成 果获 奖 , 2 占全国该 领域 获奖 项
目的3 %。 8 在探 索 药物研 发新 途径 ,
开 辟 疾 病 治 疗 新 领 域 , 别 是 在 发 特 掘 国家 传 统 中医中药 , 进 中医药 现 推
第九 年 获奖 总数 占全 国比重保 持两位 洋 金枪 鱼资源 开发和 中华绒 螯蟹养 殖 数, 连续 四年获 奖比例达 1 %以上 。 5 在 代 表 原始 性创 新 、 占科 技 制 抢 高 点的 自然 科 学基 础研 究 领域 , 海 上 继续 保持 较 强的领 先 优势。上 海市 共 有6 项 目获 得 国家 自然 科学 奖 , 个 占全
改 造传 统 纺织产业 , 务全 国并 提升 服 行业 技 术能 级 。 今年 纺织行 业上 海市 有4 个项 目获 奖 , 中1 获 国家技 术 其 项 发明奖, 项获 国家科 技进步 奖。 3
础 医学领域 有3 个项 目获 奖, 是整个 国
家 自然科 学奖 中生命科 学和 基础 医学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摘要:1.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背景介绍2.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奖项设置及评选标准3.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情况概述4.获奖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与贡献5.上海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举措6.获奖者分享成功经验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正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如期举行,旨在表彰为上海市科技创新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本文将对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进行简要概括,并分析获奖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与贡献。

一、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背景介绍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举办的。

此次奖励大会旨在表彰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奖项设置及评选标准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共设置以下五个奖项:1.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奖励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的单位和个人。

2.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奖励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的单位和个人。

3.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奖励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

4.上海市企业技术创新奖:奖励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

5.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奖励为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或外国组织。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水平、技术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三、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情况概述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共评选出262个项目和10名个人。

其中,自然科学奖27项,技术发明奖25项,科技进步奖197项,企业技术创新奖6项,国际科技合作奖4项。

四、获奖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与贡献1.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公示表

上海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公示表

上海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公示表一、引言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重点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其中,上海政府设立了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

二、奖励对象2.1 人才类型本专项奖励主要针对以下类型的人才:•创新创业领域的创新人才•重点产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团队成员•优秀科技论文的作者2.2 人才条件获得奖励的人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在本市完成的技术研究或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科技荣誉奖励的个人;2.在本市申请并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个人;3.在本市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团队任职满2年并表现突出的个人;4.在本市申请科技成果转化并成功实施产业化的个人;5.在本市发表的优秀科技论文进行评定,并获得高评价的个人。

三、奖励内容3.1 奖励形式本专项奖励以奖金和荣誉的形式给予表彰。

奖金金额根据个人的贡献程度和奖励类型而有所不同。

3.2 奖励级别根据个人的贡献和成就,奖励分为三个级别:1.一等奖2.二等奖3.三等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年轻人才和国家级荣誉奖励获得者。

四、申报与评审流程4.1 申报条件符合奖励对象和条件的个人可以进行申报。

每年的申报时间和材料要求将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和媒体进行公示。

4.2 申报材料申报人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个人身份证明文件2.相关科研成果或专利证书3.推荐信或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4.3 评审流程申报材料经过初审后,将进入评审流程:1.评审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个人贡献和条件给予评分。

2.形成初步评审结果后,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异议申报。

3.最终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进行审定,并公示。

五、奖励实施与管理5.1 奖励发放经过评审确认的个人,将在公示结果确认后获得奖励发放。

奖金将直接发放到个人银行账户。

5.2 奖励管理本专项奖励的实施和管理由上海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负责。

申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要求

申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要求

申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要求1.引言1.1 概述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是上海市政府为了鼓励、表彰和奖励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而设立的。

该奖项旨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上海市科技创新的繁荣和进步。

申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申请条件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及对上海市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等方面。

申请材料则包括科技成果的详细介绍、相关研究数据和文献,以及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和研究经历等。

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将相关申请材料提交给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应用性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申请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是否给予奖励。

总的来说,申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是一项重要的科技评选活动,旨在激励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通过申请和获得该奖项,不仅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还可以为个人或团队的科研事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未来,希望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评选活动,并不断推动上海市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阐述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申请要求: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以及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两个主要子节:奖励申请条件和奖励申请材料。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申请条件,包括个人申请者和团队申请者应满足的要求。

然后,我们将详细说明需要准备的奖励申请材料以及提交的相关规定。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阐述的奖励申请要求进行总结,强调申请者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并提供一些展望未来发展的建议。

同时,我们也将强调申请者需要全面了解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并增加获奖的机会。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阐述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申请要求,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申请条件和所需材料,并为申请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介绍及目录)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介绍及目录)

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授奖情况是:
1、授予叶笃正院士、吴孟超院士2位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授予“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等38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授予“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数字传输技术(TDS―OFDM)”等39个项目国家技术发明奖二
等奖。

4、授予“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18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济麦19选育和面条品质遗传改良研究”等218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5、授予沃尔夫.迪特.杜登豪森(德国)、艾菲特.雅可布森(荷兰)、蒲慕明(美国)、内维尔.阿格纽(美国)、戴伟(英国)等5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05年共推荐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名,国家自然科学奖135项,技术发明奖12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04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9人。

经过学科专业组初评、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最后经科学技术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做出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决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目录
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录一等奖
二等奖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一等奖
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23年修正)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23年修正)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13•【字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施行日期】2024.01.1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19年8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8号公布根据2023年12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修正)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奖励在本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本市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奖项设立)市人民政府统一设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第三条(奖励导向)本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对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的奖励。

第四条(奖励原则)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评奖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奖励委员会设置与职能)市人民政府设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审定获奖个人和组织(以下统称获奖对象)。

奖励委员会组成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分别负责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评审、监督等相关规则的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

第七条(奖励类别和等级)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包括七个类别:(一)科技功臣奖;(二)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三)自然科学奖;(四)技术发明奖;(五)科技进步奖;(六)科学技术普及奖;(七)国际科技合作奖。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文件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文件


150
100
局级科学技术奖
10
5
3
三等奖
50 — 30
30 2
3
附表 5 “科研类”建设进展项目业绩点对照表 项目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重点学科 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 市教委重点学科、085 工程项目、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 创新学科团队
业绩点 50 40 35
30
附表 4、5 说明: (1)各类成果获奖,上海理工大学排名第二的按 60%计;排名第三按 40%计;排名第四按 20%计;
5
国外学术期刊论文
4
专著(每 10 万字)
5
发明专利
10
附表 3 说明: (1) 统计只针对在环境、土木、建筑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的署名上海理工大学、第一作者为学
院教师进行。第一作者为退休教师,第二作者递进。第一作者为学生,第二作者为导师,视导 师为第一作者,但在计算科研成果津贴时扣除给予学生的奖励部分。 (2)论著类成果上海理工大学为第二作者单位的按 30%计。 (3)B 类期刊论文业绩点取 3,仅在副高及以下教师在工作协议津贴与绩效津贴之间换算时有效。 (4) 论文级别晋升的绩点,计入绩效论文绩点,不计入协议论文绩点。
进入学校时划分到学院教师的研究经费数。研究经费数总额以合同负责人计入,并以纳入 校科技处管理并属于扣管经费类的实到校经费为准。 h 为科研项目系数:国家级纵向项目 系数取 2,省市级纵向项目系数取 1.5,横向项目系数取 1,以个人名义参与其他单位纵向 项目系数(有合同单位证明及上级部门下达的计划文件,且经费到达学校)取 1.2。 B11 为 教师用于工作协议中的科研经费数。上海市教委及以上精品课程等教育质量工程、重点学 科、085 内涵建设项目经费以 10%计入协议科研经费,项目系数取 1.5,不计入绩效科研经

金山区奖励政策清单(3篇)

金山区奖励政策清单(3篇)

第1篇一、引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金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上海市金山区关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特制定本奖励政策清单。

以下政策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引进、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二、科技创新奖励政策1. 研发投入奖励对区内企业年度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发生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 知识产权奖励对区内企业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每件奖励2万元;对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每件奖励5000元。

3.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对区内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项目实际转化金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4. 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对首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内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5. 科技创新平台奖励对新建或升级改造的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

三、产业升级奖励政策1. 产业转型升级奖励对区内企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按项目总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 工业项目奖励对区内新建工业项目,按项目总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3. 现代服务业项目奖励对区内新建现代服务业项目,按项目总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4. 工业转型升级奖励对区内企业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按项目总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四、人才引进奖励政策1. 高层次人才奖励对区内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

2. 人才租房补贴对区内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月最高50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

3. 人才购房补贴对区内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4. 人才子女教育奖励对区内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给予优先入学、优质教育资源等优惠政策。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表彰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成果和奖励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表彰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成果和奖励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表彰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成果和奖励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3.26•【字号】沪科[2013]76号•【施行日期】2013.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表彰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成果和奖励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的通知(沪科〔2013〕76号)各有关单位:为了鼓励和调动有关单位及人员从事科技成果和奖励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本市更多的优秀成果获得国家和本市科技奖励,根据各单位获国家科技奖项数、市科学技术奖项数、成果登记数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经反复遴选,现决定表彰一批上海市科技成果和奖励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名单如下:1、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组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奖的是: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4家单位。

2、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组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鼓励奖的是:上海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上海博物馆、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等24家单位。

3、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组织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排名不分先后)的是:邢茂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蒲江(上海长海医院)、姜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华滔(复旦大学)、刘南楠(上海交通大学)、施利毅(上海大学)、李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耿慧(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伟琪(上海科学院)、徐莹(上海体育学院)、杨卫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静(上海航天局)、张颖(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李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丁志远(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王剑萍(上海市卫生局)、楼聃(浦东新区科委)、张凤兰(闵行区科委)、彭军(嘉定区科委)、朱志强(青浦区科委)、徐克立(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程金蓉(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爱兰(上海船舶工业公司)、顾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王静(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徐伟(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等26人。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摘要:1.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概述2.奖励的类别和数量3.获奖项目的特点和意义4.对上海市科技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正文:【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概述】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是对上海市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

此次奖励旨在进一步激发上海市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推动科技进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奖励的类别和数量】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共设有五个类别,分别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此次奖励共评选出55 个获奖项目,其中自然科学奖5 项,技术发明奖10 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5 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 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3 项。

【获奖项目的特点和意义】从获奖项目来看,本次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获奖项目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具有明显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其次,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高科技领域;最后,多个获奖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推动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上海市科技发展的影响和启示】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评选结果充分展示了上海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热情。

同时,此次奖励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首先,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其次,科技工作者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最后,要特别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科技创新事业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总之,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评选结果展现了上海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秀成果,为推动上海市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农科院香菇育种新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市农科院香菇育种新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选育 ‘太空蔬菜 、 水果 、






、 食用



最终组 建 以航天育种工 程 中心 、 太 空 品种制
种基地 、 太空 品种展示 中心 以及太空 产 品加
工 中心 为核心 的航 天 育种及 产业 化 园区 构 ,
建 以太 空 果 品 、 蔬菜 、 食用 菌 、 花 卉及 旅游观
光农业 为核心 的绿 色农业 产业 链 , 开 发 出一
肉猪 , 农 户 不 承 担 市场 风
资金 5 1 16 万元 ,加上 农资直 列 ; 上 海 银 京副 食 品 有 限 公 司 的南
险 , 保 底收 入 。 现在 已 有
补 2 2 2 9 万 多元 ,其 中还 有 中 美 白对 虾 ; 上 海 集 贤 虾 业 养殖 专 业
4 个场建成 并投入 生产 。
批 具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知 名 品 牌 和 优 势 产
上 海农村经 济 2 0 0 9 年第 3 期
旨在 积 极实 施 渔 业 品牌 化 战略 , 促进 水 产 品加 工 业 发 展 , 延 伸 产 业 链 , 增 强 水
上海市金 山区共有
产 加 工 品竞 争 力 , 提 高渔 民பைடு நூலகம்入 。 协 会 依照 公 开 、 公 平 、 公 正 原 则 , 由企 业 申报 ,
2 6 34 9 户粮农 , 种粮面积达 通 过上海十大水产加工 品品牌推 介工 作小组初审 , 经 公示和上 海水产行业 协
养结合 家庭农场共 6 个 ,
规模的粮 田。 现在种植粮食作 海 水产 集 团龙 门水 产 品 营 销 中心 的
采用“ 公 司 + 农 户 ” 的经

200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0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序号
论文著作
通讯作者
被SCI、EI收录
引用次数
1
Choice of Surgical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 1 cm or > 1 to 2 cm Among Lobectomy, Segmentectomy, and Wedge Resect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注:必须加盖单位财务章
单位:万元
4、新增直接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额
回收期
年份
新增产值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创收外汇
(万美元)
节约资金
/
/
/
/
/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经济效益额的计算依据:
所有研究成果均为非盈利性。
5、社会效益:
近年来科室不断总结自身经验形成相关可复制、可推广的相关技术规范、临床共识、教学模式及创新手术器械等,为胸腔镜手术在国内规范推广并惠及更多患者作出显著的贡献;相关技术已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完全自主的专业手术器械研发及相关临床转化,获得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依托新媒体及国际学习班,为“肺科技术”向国际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技术引领国际潮流。
3.确立胸腔镜在疑难肺部疾病的治疗地位
确立了胸腔镜手术在支扩、曲菌球和双侧同期肺手术治疗的国内领先地位。国内率先开展跨纵隔单侧胸腔镜双肺切除、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单孔胸腔镜下肺联合胸壁en-bloc切除。国际率先开展剑突下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联合纵隔肿瘤切除术,创新性国际发表微创肺血管阻断及支气管缝合技术。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

202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摘要:一、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简介1.设立背景与目的2.奖励范围与类别3.评选标准与流程二、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概况1.获奖项目及个人数量2.获奖项目领域分布3.获奖项目的创新亮点三、获奖项目对上海市科技创新的影响1.提升上海市科技实力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1.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2.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3.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是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本文将围绕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相关情况展开讨论。

在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共有数百个项目和个人获奖。

这些获奖项目涵盖了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等多个领域,体现了上海市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获奖项目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为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评选标准严格遵循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经过推荐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奖励委员会审议等多个环节,确保获奖项目和个人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

此次奖励的颁发将有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上海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对我国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其次,要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通过提高待遇、优化晋升机制等方式,让科研人员安心投入科研工作。

最后,要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总之,2021 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的颁发将有助于提升上海市科技实力,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