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生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生化》课件
![《肝脏生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fff8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b.png)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肝脏生化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因组学技术可 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肝脏的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为肝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 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脏生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蛋白 质组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肝脏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和调控机制,为肝脏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肝脏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癌等,可能 需要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需要进行支持 治疗,如人工肝、肝移植等。
心理治疗
肝脏疾病可能引起患者心理问题,需要进行 心理疏导和治疗。
PART 05
肝脏生化研究展望
新技术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
总结词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负责合成、分解和转化蛋 白质。
详细描述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它合成血浆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等,并分解氨基酸以供身体其他部分使用。此外,肝 脏还参与蛋白质的转化,如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脂肪代谢
总结词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发挥调节作用,参与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输。
肝脏与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研究肝脏与药物代 谢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和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诊断与治疗
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 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可 以诊断肝硬化,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肝癌
肝癌概述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脏生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蛋白 质组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肝脏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和调控机制,为肝脏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肝脏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癌等,可能 需要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需要进行支持 治疗,如人工肝、肝移植等。
心理治疗
肝脏疾病可能引起患者心理问题,需要进行 心理疏导和治疗。
PART 05
肝脏生化研究展望
新技术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
总结词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负责合成、分解和转化蛋 白质。
详细描述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它合成血浆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等,并分解氨基酸以供身体其他部分使用。此外,肝 脏还参与蛋白质的转化,如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脂肪代谢
总结词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发挥调节作用,参与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输。
肝脏与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研究肝脏与药物代 谢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和作用机制,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诊断与治疗
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 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可 以诊断肝硬化,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肝癌
肝癌概述
《生化肝功能》课件
![《生化肝功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9a81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e.png)
《生化肝功能》PPT课件
目录
• 生化肝功能的概述 • 生化肝功能检测的方法 • 生化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 生化肝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 生化肝功能与健康管理 • 生化肝功能研究进展
01
生化肝功能的概述
生化肝功能的定义
01
定义:生化肝功能是指肝脏通过 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对机体内 的物质进行转化、合成和分解等 功能。
肝脏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和转化,如 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以及药物 的代谢和转化等。
生化肝功能的异常表现
01
02
03
04
肝功能异常
生化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肝功 能指标的异常,如转氨酶、胆 红素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代谢紊乱
生化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机体 内的物质代谢紊乱,如脂肪肝
、糖尿病等。
药物代谢异常
生化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药物 代谢和排泄障碍,从而影响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 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
饮食调整
针对肝病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生活方式改变
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 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肝病,如肝癌 ,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或肝移植
。
预防措施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可 降低肝病风险。
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他症状
生化肝功能异常还可能引起疲 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症状。
02
生化肝功能检测的方法
实验室检测方法
01
02
03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酶 、蛋白质、胆红素等指标 ,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目录
• 生化肝功能的概述 • 生化肝功能检测的方法 • 生化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 生化肝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 生化肝功能与健康管理 • 生化肝功能研究进展
01
生化肝功能的概述
生化肝功能的定义
01
定义:生化肝功能是指肝脏通过 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对机体内 的物质进行转化、合成和分解等 功能。
肝脏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和转化,如 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以及药物 的代谢和转化等。
生化肝功能的异常表现
01
02
03
04
肝功能异常
生化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肝功 能指标的异常,如转氨酶、胆 红素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代谢紊乱
生化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机体 内的物质代谢紊乱,如脂肪肝
、糖尿病等。
药物代谢异常
生化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药物 代谢和排泄障碍,从而影响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 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
饮食调整
针对肝病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生活方式改变
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 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肝病,如肝癌 ,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或肝移植
。
预防措施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可 降低肝病风险。
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他症状
生化肝功能异常还可能引起疲 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症状。
02
生化肝功能检测的方法
实验室检测方法
01
02
03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酶 、蛋白质、胆红素等指标 ,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第十九章肝的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十九章肝的生物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a75a6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8.png)
(2)单胺氧化酶系(monoamine oxidase, MAO) 存在于线粒体内,可催化胺类生成相应的醛类。
催化的主要反应:
RCH2NH2+O2+H2O2
RCHO+NH3+H2O
(3)脱氢酶系
醇脱氢酶(ADH)催化醇类氧化成醛;醛脱 氢酶 (ALDH) 催化醛类生成酸,分别存在于胞 液和线粒体中 。
CONHCH2CH2SO3H
24
例:牛磺胆酸
CONHCH2COOH
24
例:甘氨胆酸
(二)按来源分
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 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
1.初级胆汁酸 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 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 合型胆汁酸。
一、胆汁酸的分类
游离胆汁酸(free bile acid)
(一)按结构分
结合胆汁酸(conjugated bile acid)
1.游离胆汁酸
OH 12
3
HO
H
7 OH
12
3
HO
H
7 OH
COOH 24
例:胆酸
COOH 24
例:鹅脱氧胆酸
2.结合胆汁酸
OH 12
3
HO
H
7 OH
OH 12
3
HO
H
7 OH
+PAP
OCNHNH2
OCNHNHCOCH3
+ CH3CO~CoA
N
异烟肼
乙酰辅酶A
+ HS~CoA
N
乙酰异烟肼 辅酶A
4. 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HO
医学肝胆生化PPT课件
![医学肝胆生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94ec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1.png)
清蛋白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合成场所
只在肝内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主要生理功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与凝血有关 与凝血有关
1、2球蛋白 主要在肝内合成
球蛋白
大部分在肝内合成
参与形成脂蛋白 参与形成脂蛋白
-球蛋白 只能在肝外、浆细胞内合成 包括多种免疫球蛋白
14
正常人:血浆中
清蛋白量(A) 球蛋白量(G)
4. 肝细胞内有丰富的亚微结构
(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4
两条输出通路
肝静脉
体循环
经肾随尿排出 水溶性代谢废物
获取由肺运来
的氧和其他组
织运来的代谢
肝动脉
物
双重血液供应
经胆管到肠道 门静脉
将脂溶性的代谢废 物随粪便排出体外
获取消化道吸收 而来的营养物
肝脏化学组成的特点
31
生物转化的意义
① 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 活 (inactivate);② 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 质的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
※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苯丙芘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第一相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排出体外
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 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
排出体外
A/G比值:
35--55g/L 20--30g/L 1.5--2.5
15
严重肝病、慢肝、肝硬化患者:
清蛋白合成↓↓( < 25g/L以下 )
-球蛋白合成↑↑
A/G<1
(A/G比值倒置)
临床意义: A/G比值测定: 帮助诊断慢肝、肝硬化
16
合成场所
只在肝内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只在肝内合成
主要生理功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与凝血有关 与凝血有关
1、2球蛋白 主要在肝内合成
球蛋白
大部分在肝内合成
参与形成脂蛋白 参与形成脂蛋白
-球蛋白 只能在肝外、浆细胞内合成 包括多种免疫球蛋白
14
正常人:血浆中
清蛋白量(A) 球蛋白量(G)
4. 肝细胞内有丰富的亚微结构
(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4
两条输出通路
肝静脉
体循环
经肾随尿排出 水溶性代谢废物
获取由肺运来
的氧和其他组
织运来的代谢
肝动脉
物
双重血液供应
经胆管到肠道 门静脉
将脂溶性的代谢废 物随粪便排出体外
获取消化道吸收 而来的营养物
肝脏化学组成的特点
31
生物转化的意义
① 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 活 (inactivate);② 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 质的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
※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苯丙芘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第一相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排出体外
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 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
排出体外
A/G比值:
35--55g/L 20--30g/L 1.5--2.5
15
严重肝病、慢肝、肝硬化患者:
清蛋白合成↓↓( < 25g/L以下 )
-球蛋白合成↑↑
A/G<1
(A/G比值倒置)
临床意义: A/G比值测定: 帮助诊断慢肝、肝硬化
16
第十七章肝的生化PPT课件
![第十七章肝的生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4ec6a0daef5ef7ba0d3cf5.png)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 • • • •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产物, 随胆汁排除体外。 包括: 胆红素( 橙黄色、脂溶性、毒 ) 胆绿素 胆素原 胆素
• 胆色素代谢: • 铁卟啉化合物分解 血红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血 肝内处理→经胆汁排入肠道→肠内细菌处理→ 体外 •
• 2 .分解 • 转氨基 • 脱氨基 氨(合成尿素,解氨毒) • 脱羧基 胺类(灭活) • 四、Vit代谢中的作用 • 吸收 VitA、D、E、K • 运输 VitA、D(球蛋白) • 代谢 Vit作辅酶 • 储成 VitA、 K、B12 • 五、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 激素灭活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 2、单胺氧化酶系 • 特点:催化胺类氧化脱氨基生成醛。 • 反应: RCH2NH2+O2+H2O2→RCHO+NH3+H2O • 3.脱氢酶(醇、醛脱氢酶) • 特点: 醇 醛 酸(水溶性强) • 反应: R-OH R-CHO R-COOH • e.g: 乙醇 (二)还原反应 特点: 还原酶类 • 硝基、偶氮化合物 胺类 • NADPH • 反应: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特点、意义 • 1.概念:非营养性物质在肝内经过系列反应,使其水 • 溶性增加,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 • 非营养物质: • 定义:指既不能构成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 • 又不能氧化供能的物质。 • 来源: • 内源性 体内代谢产生(胺、氨、激素等) • 外源性 腐败产物(胺、酚、吲哚等) • 食入(药物、毒物、食品添加剂)
• 2、功能 • (1)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 (乳化剂 ) • (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 • 防止胆石形成。
3. 代谢 • (1)、初级胆汁酸的生成(肝内) • 原料:胆固醇 • 限速酶:7α-羟化酶 • (2)、次级胆汁酸的生成 (肠道细菌) • 胆酸→脱氧胆酸 • 鹅脱氧胆酸→石胆酸 • (3)、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图 • a.概念:从肝排入肠道的胆汁酸大部分(95%以上) 经门静脉入肝,肝细胞将游离胆汁酸转化 为结合型,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随胆汁 排入肠道的过程。 • b. 意义:补充肝合成能力的不足; • 反复利用有限胆汁酸,充分发挥生理需要。
《肝脏生化》PPT课件
![《肝脏生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548458bceb19e8b9f6ba64.png)
精品文档
一、胆色素的分解代谢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 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 胆素原和胆素等。
精品文档
(一)、胆红素的生成
• 胆红素来源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精品文档
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精品文档
第2节 胆汁酸代谢
精品文档
一、胆汁
胆道系统 肝分泌
(肝胆汁)
胆囊浓缩 (胆囊胆汁)
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含量最高)、多种酶类等
作用: 是脂类物质消化吸收所必需的一 类物质
精品文档
二、胆汁酸的代谢
• (一)胆汁酸的分类
游离胆汁酸 按结构分
结合胆汁酸
按来源分
初级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结
• 肝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代
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 是肝清除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形式。胆汁酸的肠肝 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得到充分利用。
• 肝是生物转化作用的主要器官。生物转化作用具
有多样性、连续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等特点。
• 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任
程
肝细胞
血液
胆红素 清蛋白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未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
摄取
胞液
Y蛋白 Z蛋白
胆红素-Y蛋白 胆红素-Z蛋白
UDPGA
内质网
UDP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胆管
结合 排泄
肠道
精品文档
(四)、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胆素原肠肝循环的概念
一、胆色素的分解代谢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 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 胆素原和胆素等。
精品文档
(一)、胆红素的生成
• 胆红素来源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精品文档
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精品文档
第2节 胆汁酸代谢
精品文档
一、胆汁
胆道系统 肝分泌
(肝胆汁)
胆囊浓缩 (胆囊胆汁)
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含量最高)、多种酶类等
作用: 是脂类物质消化吸收所必需的一 类物质
精品文档
二、胆汁酸的代谢
• (一)胆汁酸的分类
游离胆汁酸 按结构分
结合胆汁酸
按来源分
初级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结
• 肝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代
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 是肝清除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形式。胆汁酸的肠肝 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得到充分利用。
• 肝是生物转化作用的主要器官。生物转化作用具
有多样性、连续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等特点。
• 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任
程
肝细胞
血液
胆红素 清蛋白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未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
摄取
胞液
Y蛋白 Z蛋白
胆红素-Y蛋白 胆红素-Z蛋白
UDPGA
内质网
UDP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胆管
结合 排泄
肠道
精品文档
(四)、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胆素原肠肝循环的概念
肝的生化PPT课件
![肝的生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6b3a78eff9aef8941e06df.png)
2.生成过程
血红素
血红素加氧酶系
O2,NADPH+H+ CO, Fe
胆绿素还原酶
NADPH+H+
胆绿素
胆红素
(三)胆红素的转运
胆红素
胆红素
清蛋白
一些药物
— 胆红素-清蛋白
网状内皮细胞
血液
组织细胞 肝脏
二、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转变
(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胆汁
胆红素—清蛋白 Y和Z蛋白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一、胆汁的成分:
1.有机成分:胆汁酸盐、胆色素、磷脂、脂肪、 粘蛋白及 胆固醇等
2 .多种无机盐 3. 多种排泄物 4. 水
二、胆汁酸的代谢
(一)胆汁酸的分类
脱氧胆酸
次级胆汁酸
游离型胆汁酸
按 结 构 分 类 结合型胆汁酸
石胆酸 胆酸 鹅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
肠
按
道
来
细
源
菌
分
类 初级胆汁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上述各类型的生物转化反应并非彼此孤立,一 种毒物或药物可经多种方式的氧化或水解,又可在 氧化或水解反应后进行结合反应。
(一)氧化反应
1.微粒体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系
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
RH + O2 + NADPH + H+
ROH + NADP+ + H2O
加单氧酶系的作用过程
加单氧酶系的生理意义与作用特点
CoASH
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的生成
3.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定义:
第十七章肝脏生化 PPT
![第十七章肝脏生化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a94bd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9.png)
(一)摄取
胆红素自由通过血窦面肝细胞膜进入肝 细胞。
(二)转运 胞液内配体蛋白( Y蛋白与Z蛋白)与胆红
素结合并将其转运至滑面内质网。
(三)转化
UDP葡萄糖醛
胆红素 酸基转移酶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 (内质网) UDP葡萄糖醛酸 UDP
UDP葡萄糖醛
酸基转移酶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
(内质网)
UDP葡萄糖醛酸 UDP
其溶解度便于运输,防止其透过生物膜产生毒性。
竞争性结合物: 磺胺类药、胆汁酸、水杨酸、脂肪酸。
过多得游离胆红素则可与脑部基底核得 脂类结合,干扰脑得正常功能,称为胆红素脑 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或核黄疸 (kernicterus)。
三、胆红素在肝脏内得代谢 (一)摄取 (二)转运 (三)转化 (四)分泌
不一定就是解毒作用
二、生物转化得反应类型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第二相反应——结合
(一)第一相反应 1、氧化反应 (1)微粒体依赖P450得加单氧酶系:
RH
加单氧酶系
R-OH
O2 + NADPH + H+
NADP+ + H2O
产物:羟化物或环氧化物
举例:
加单氧酶
NH2
HO
NH2
苯胺
对氨基苯酚
一、胆汁
胆汁
肝胆汁 胆囊胆汁
两种胆汁得百分组成与部分性质
比重
pH 水 固体成分 无机盐 粘蛋白 胆汁酸盐 胆色素 总脂类 胆固醇 磷脂
肝胆汁 1、009~1、
013 7、1~8、5
96~97 3~4
0、2~0、9 0、1~0、9
0、5~2 0、05~0、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巴比妥类药物可诱导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生成
➢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区别:
是否与葡萄糖离 胆红素) 未结合
慢或间接反应
直接胆红素(结合 胆红素) 结合
快、直接反应
水中的溶解度
小
大
细胞毒性
大
小
通过肾随尿排出 不能
能
能否与清蛋白结合 能
不能
三、胆红素在肠中的变化
3、只在肝中进行的代谢:尿素循环,酮体生成
二、肝脏疾患时可能出现的临床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肝功能
临床表现
原因
糖代谢
低血糖
肝糖原储存下降,糖异生减弱
脂类代谢
厌油腻及脂肪泻 分泌胆汁酸的能力下降或排出障碍
脂肪肝
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
蛋白质代谢
肝昏迷
尿素合成能力下降
水肿或腹水
清蛋白合成减少
凝血慢及出血倾向 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最为普遍
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
一、胆汁酸的种类
按来源分类 按结构分类 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肝内 胆酸、鹅脱 甘氨胆酸、牛黄胆酸、
由胆固醇生成) 氧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
黄鹅脱氧胆酸
次级胆汁酸(由初 脱氧胆酸、 甘氨脱氧胆酸、牛黄
级胆汁酸在肠道菌 石胆酸
脱氧胆酸、甘氨石胆
➢粪便颜色的主要来源:粪胆素 ➢尿中主要的色素:尿胆素 ➢尿三胆:尿胆素原、尿胆素和尿胆红素 ➢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四、黄疸形成机制及鉴别
❖ 溶血性黄疸…………………………胆红素来源增加
❖ 胆道阻塞性黄疸……………………胆红素去路不畅 ❖ 肝性黄疸 ………………………… 胆红素加工受 阻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原料:非营养性物质
内源:激素、胆色素、胺,等
外源:药物、毒物、食品添加剂等
2、部位:肝(主要)、肠,等
3、酶促反应类型的特点
(1)多样性: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2)连续性:两相反应
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第二相反应:结合
4、产物特性(结果、作用、意义)
(1)极性加强
(2)双重性:解毒(失活)与致毒(激活)
结合基团
直接供体 (活性结合物)
酶类
细胞定位
葡萄糖醛酸结合 二磷酸尿苷葡萄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微粒体 醛酸(UDPGA)
硫酸结合
3’-磷酸腺苷5’-磷 硫酸转移酶 酸硫酸(PAPS)
胞液
甲基化
S-腺苷蛋氨酸 (SAM)
甲基转移酶
胞液
乙酰化
乙酰辅酶A
乙酰基转移酶
胞液
➢内源结合物:葡萄糖醛酸、硫酸、甲基、乙酰基、 谷胱甘肽、甘氨酸等
二、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载体蛋白(配体蛋白,ligand):Y (优先结合 胆红素)、Z蛋白
➢生理性新生儿非溶血性黄疸的机理:缺少Y蛋白 ➢苯巴比妥药消除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的机理:诱导Y蛋 白生成
2、胆红素的结合反应
➢主要原料:葡萄糖醛酸 ➢主要产物: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 醛酸二酯)
1、胆红素的来源: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 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等)
2、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部位:单核吞噬细胞微粒体 ➢限速酶:血红素加氧酶
3、胆红素在血中的转运:清蛋白-胆红素
➢主要与清蛋白结合,少量与α1球蛋白结合 ➢磺胺药、脂肪酸、胆汁酸、水杨酸类等有机阴离子 可与胆红素竞争结合清蛋白分子上的高亲和力结合部 位,使胆红素游离出来,进入脑组织而出现中毒症状 (如核黄疸)
维生素代谢 激素代谢
出血倾向、夜盲症 VK、VA的吸收、转运与代谢障碍
蜘蛛痣、肝掌
肝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
第二节 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
一、生物转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解 和结合反应,使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获得极性基团,增 加水溶性,而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 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作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织, 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回顾:肝内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 糖异生、 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6-磷酸代谢
Metabolic pathways for glucose-6-phosphate in the liver. Here and in the following figures, anabolic pathways are shown leading upward, catabolic pathways leading downward, and distribution to other organs horizontally; the numbered processes correspond to
作用下转变而成)
酸、牛黄鹅石胆酸
二、胆汁酸的生成 1、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原料:胆固醇 ➢部位:肝(微粒体、细胞液) ➢限速酶:7α羟化酶
2、次级胆汁酸的生成:肠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由肠重吸收的胆汁酸(初级/次级,结合/游离), 经门静脉重新回到肝,其中游离胆汁酸再合成为结合
第二十章 肝生物化 学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一、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中心作用
1、主要在肝脏中进行的代谢途径:糖异生、胆汁 酸生成、酮体生成、胆固醇合成、尿素生成某些血浆 蛋白(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α1-抗胰蛋白 酶等)合成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生物转化、激素灭 活、维生素加工
2、肝糖原能调节血糖而肌糖原不能调节的原因 :骨骼肌中缺少葡萄糖6磷酸酶
胆汁酸,随同重吸收及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再排入肠
道➢重吸收方式:主动重吸收结合胆汁酸(回肠);被动 吸收游离胆汁酸(小肠、大肠) ;几乎不吸收石胆酸
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 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产物,包 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
❖ 胆红素是人胆汁的主要色素 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
二、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1、氧化反应
酶系
亚细胞定位
组成
特点
加单氧酶系(混 微粒体(滑面内 合功能氧化酶 质网) 系 、羟化酶)
单胺氧化酶系 线粒体
NADPH-细胞色素 P450还原酶、细胞色 素P450、NADPH
可被诱导合成 (苯巴比妥、
利福平,等)
脱氢酶系
细胞液、线粒体
2、还原反应 3、水解反应 4、结合反应(conjugation):最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 极性化合物+内源结合物→强极性化合物
➢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区别:
是否与葡萄糖离 胆红素) 未结合
慢或间接反应
直接胆红素(结合 胆红素) 结合
快、直接反应
水中的溶解度
小
大
细胞毒性
大
小
通过肾随尿排出 不能
能
能否与清蛋白结合 能
不能
三、胆红素在肠中的变化
3、只在肝中进行的代谢:尿素循环,酮体生成
二、肝脏疾患时可能出现的临床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肝功能
临床表现
原因
糖代谢
低血糖
肝糖原储存下降,糖异生减弱
脂类代谢
厌油腻及脂肪泻 分泌胆汁酸的能力下降或排出障碍
脂肪肝
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
蛋白质代谢
肝昏迷
尿素合成能力下降
水肿或腹水
清蛋白合成减少
凝血慢及出血倾向 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最为普遍
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
一、胆汁酸的种类
按来源分类 按结构分类 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肝内 胆酸、鹅脱 甘氨胆酸、牛黄胆酸、
由胆固醇生成) 氧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
黄鹅脱氧胆酸
次级胆汁酸(由初 脱氧胆酸、 甘氨脱氧胆酸、牛黄
级胆汁酸在肠道菌 石胆酸
脱氧胆酸、甘氨石胆
➢粪便颜色的主要来源:粪胆素 ➢尿中主要的色素:尿胆素 ➢尿三胆:尿胆素原、尿胆素和尿胆红素 ➢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四、黄疸形成机制及鉴别
❖ 溶血性黄疸…………………………胆红素来源增加
❖ 胆道阻塞性黄疸……………………胆红素去路不畅 ❖ 肝性黄疸 ………………………… 胆红素加工受 阻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原料:非营养性物质
内源:激素、胆色素、胺,等
外源:药物、毒物、食品添加剂等
2、部位:肝(主要)、肠,等
3、酶促反应类型的特点
(1)多样性: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2)连续性:两相反应
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第二相反应:结合
4、产物特性(结果、作用、意义)
(1)极性加强
(2)双重性:解毒(失活)与致毒(激活)
结合基团
直接供体 (活性结合物)
酶类
细胞定位
葡萄糖醛酸结合 二磷酸尿苷葡萄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微粒体 醛酸(UDPGA)
硫酸结合
3’-磷酸腺苷5’-磷 硫酸转移酶 酸硫酸(PAPS)
胞液
甲基化
S-腺苷蛋氨酸 (SAM)
甲基转移酶
胞液
乙酰化
乙酰辅酶A
乙酰基转移酶
胞液
➢内源结合物:葡萄糖醛酸、硫酸、甲基、乙酰基、 谷胱甘肽、甘氨酸等
二、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载体蛋白(配体蛋白,ligand):Y (优先结合 胆红素)、Z蛋白
➢生理性新生儿非溶血性黄疸的机理:缺少Y蛋白 ➢苯巴比妥药消除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的机理:诱导Y蛋 白生成
2、胆红素的结合反应
➢主要原料:葡萄糖醛酸 ➢主要产物: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 醛酸二酯)
1、胆红素的来源: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 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等)
2、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部位:单核吞噬细胞微粒体 ➢限速酶:血红素加氧酶
3、胆红素在血中的转运:清蛋白-胆红素
➢主要与清蛋白结合,少量与α1球蛋白结合 ➢磺胺药、脂肪酸、胆汁酸、水杨酸类等有机阴离子 可与胆红素竞争结合清蛋白分子上的高亲和力结合部 位,使胆红素游离出来,进入脑组织而出现中毒症状 (如核黄疸)
维生素代谢 激素代谢
出血倾向、夜盲症 VK、VA的吸收、转运与代谢障碍
蜘蛛痣、肝掌
肝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
第二节 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
一、生物转化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解 和结合反应,使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获得极性基团,增 加水溶性,而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 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作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织, 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回顾:肝内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 糖异生、 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6-磷酸代谢
Metabolic pathways for glucose-6-phosphate in the liver. Here and in the following figures, anabolic pathways are shown leading upward, catabolic pathways leading downward, and distribution to other organs horizontally; the numbered processes correspond to
作用下转变而成)
酸、牛黄鹅石胆酸
二、胆汁酸的生成 1、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原料:胆固醇 ➢部位:肝(微粒体、细胞液) ➢限速酶:7α羟化酶
2、次级胆汁酸的生成:肠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由肠重吸收的胆汁酸(初级/次级,结合/游离), 经门静脉重新回到肝,其中游离胆汁酸再合成为结合
第二十章 肝生物化 学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一、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中心作用
1、主要在肝脏中进行的代谢途径:糖异生、胆汁 酸生成、酮体生成、胆固醇合成、尿素生成某些血浆 蛋白(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α1-抗胰蛋白 酶等)合成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生物转化、激素灭 活、维生素加工
2、肝糖原能调节血糖而肌糖原不能调节的原因 :骨骼肌中缺少葡萄糖6磷酸酶
胆汁酸,随同重吸收及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再排入肠
道➢重吸收方式:主动重吸收结合胆汁酸(回肠);被动 吸收游离胆汁酸(小肠、大肠) ;几乎不吸收石胆酸
第四节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 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产物,包 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
❖ 胆红素是人胆汁的主要色素 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
二、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1、氧化反应
酶系
亚细胞定位
组成
特点
加单氧酶系(混 微粒体(滑面内 合功能氧化酶 质网) 系 、羟化酶)
单胺氧化酶系 线粒体
NADPH-细胞色素 P450还原酶、细胞色 素P450、NADPH
可被诱导合成 (苯巴比妥、
利福平,等)
脱氢酶系
细胞液、线粒体
2、还原反应 3、水解反应 4、结合反应(conjugation):最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 极性化合物+内源结合物→强极性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