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f9f1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9.png)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是指出生后体重在5公斤以下的小猪,需要特别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 温度控制:保育猪需要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8℃-30℃。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小猪的生长和健康。
保育猪房内应该有恒温设备,以保持稳定的温度。
2. 饲料供应:保育猪需要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以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
通常采用特制的小猪配合饲料,可以添加一定量的乳清粉或血浆粉,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3. 水源供应:保育猪需要干净的饮用水,以维持水分平衡和消化功能。
水的质量应该保持清洁,水槽应定期清洗消毒。
4. 卫生管理:保育猪房内需要保持干净和卫生。
要定期清理饲料和粪便,以防止病菌滋生。
地面应铺设松散干爽的材料,如木屑或稻壳,在小猪走动时可以防止滑倒和受伤。
5. 疾病预防:保育猪容易感染一些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小猪的饮食、卫生和运动情况,预防细菌、病毒和细菌感染。
如果小猪出现疾病症状,及时喂食药物治疗,在饲养过程中会帮助小猪迅速恢复健康。
6. 运动和氧气供应:保育猪需要保证充足的运动和氧气供应。
猪舍内应设有合适的运动设施,如运动器材或活动区域。
此外,也可以通过定期打开猪舍的门窗或排风设备通风,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总之,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温度控制、饲料供应、水源供应、卫生管理、疾病预防、运动和氧气供应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小猪的健康成长。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e58b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6.png)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保育猪饲养的要点:一、环境的控制。
1. 温度的监测。
保育猪生长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20~25℃,注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它们的养殖产生不良影响,应根据季节变化适时调节合适的温度。
2. 空气的流通。
猪舍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加强猪舍内外的对流,以保证新鲜空气的补充和排出臭气、氨气等有害气体。
3. 光线的控制。
应适当增加和缩短昼夜时光照度的时间来控制猪的生物钟活动,加快生长与发情。
二、饲料的管理。
1. 选择优质饲料。
保育猪的饲料应该是饲养者精心选择的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食材。
2. 确认饲喂量。
应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并采用自动喂料机等设备,定时、定量地喂食。
3. 饮水的管理。
应保证猪舍内的水源新鲜干净,多喝水可以促进猪体内的代谢、降温,提高生长效率。
1. 疫苗接种。
常规对保育猪进行常见疫病的疫苗接种,增加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2. 定期检查。
保育猪应每日检查体温、粪便、食欲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消毒工作。
保持猪舍里的清洁消毒,杀灭病菌与预防疾病传播。
四、管理措施。
1. 猪舍的设备和环境要整洁、舒适,不透风、不漏水,保证猪的舒适度。
2. 确认养殖数量不能超过猪舍承载量,避免养殖密度过大,引起堆积、擦伤等问题。
3. 猪之间的打架与争抢,增加了猪的压力,应采取科学的预防与应对方法,减少因动物因素引起的损伤情况。
通过以上的要点,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保育猪的养殖技术,从而达到高产、高效、低损失的养殖效果。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d8aa0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4.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物种之一,其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对于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猪的饲养技术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猪的饲养技术1. 圈舍建设猪舍的建设要考虑保温、通风、采光等因素。
并要确保充足的饮水设施和合适的饲料储存设施。
根据猪的生长发育不同,要有合适的分娩舍、哺乳舍和育肥舍。
2. 饲料管理猪的饲料应根据其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
小猪应以易消化的饲料为主,如乳粉、玉米、豆粕等。
中小猪阶段可以逐渐添加高粱、麸皮等饲料。
育肥猪阶段应以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为主,如玉米和豆饼。
3. 疫病预防猪的疫病预防非常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给猪进行免疫接种,如疫苗接种等;定期检查猪舍的卫生情况,保持舍内干净卫生;隔离病猪,预防疾病的传播;定期消毒猪舍,杀灭病原菌等。
4. 细菌防治细菌性疾病是猪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定期检查猪舍环境和饲料情况,避免细菌感染的积累;维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增强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概率。
二、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1. 猪瘟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为高烧、呼吸困难和皮肤发红等。
防治措施包括:严格隔离患病猪,杀灭病死猪;消毒饲料和饮水,杀灭病原体;接种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2. 猪圆环虫病猪圆环虫病是由寄生在猪体内的圆环虫引起的。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给猪做驱虫处理,清除猪体内的寄生虫;定期消毒猪舍,杀灭环境中的虫卵。
3. 霍乱霍乱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和脱水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给猪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猪的抵抗力;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避免霍乱病菌滋生;提供干净安全的饮水和饲料。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9eb77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c.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保育猪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猪的健康成长和养殖业的发展。
下面将从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两方面详细介绍。
一、饲养技术:1. 猪舍环境:保育猪的猪舍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应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内部干净整洁。
猪舍的大小和结构应根据猪的数量和品种进行合理设计。
2. 饲料管理:保育猪饲料要具有全面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
饲料要按时供应,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3. 饲养管理:保育猪要进行合理的疫病防控和补充营养。
定期给予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要注意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空间分配,以减少猪之间的争斗和伤害。
4. 生长与发育阶段:保育猪的生长与发育阶段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进行管理。
出生后的幼猪要提供温暖的环境和易消化的饲料,逐渐过渡到成年猪所需的饲料。
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训练,以促进猪的生长和发育。
5. 育种管理:保育猪的育种管理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选择优良品种的猪进行繁殖,注意选配育种,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对怀孕的母猪要进行细心照料,并提供适当的饲料和环境。
二、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养殖猪要根据各种疾病的季节传播规律和自身养殖规模,选择适当的疫苗种类,并在疫病高发期进行接种。
疫苗的接种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时间,加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2. 饲料卫生:饲料是猪的主要营养来源,要保持饲料的卫生,避免霉变和细菌感染。
要选择质量好的饲料,并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确保猪的食物安全。
3. 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要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猪舍内部的干净和通风。
要注意养殖猪的卫生,定期给猪进行洗浴和消毒。
4. 疾病监测:对养殖猪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并进行治疗。
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疫病的发生。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34638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e.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自古以来,猪一直是人们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
目前,养猪业不仅在农村发展迅速,
也成为城市养殖业的主力军。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是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和增加产
能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以及如何防治常见疾病的建议。
一、饲养技术
1. 合理的饲养环境:猪舍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
猪舍应该有良好
的排污系统,确保干燥清洁的环境,减少疾病传播。
2. 合理的饲料配给: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合理配给饲料。
饲料应包含足够的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注意饲料的清洁和新鲜度。
3. 规律的饲喂和饮水:定时定量地喂养猪,避免过度饲喂和饥饿。
确保猪舍内有充
足的清洁饮水,以及易于触及的喂水设备。
4. 预防疾病的措施:加强猪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注意隔离新购入的猪只,避免疾病传播。
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二、疾病防治
1. 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病毒性疾病。
预防猪瘟的关键是加强猪只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要注意控制病毒在猪舍之间的传播,隔离病猪,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是养殖猪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饲养环境、
合理的饲料配给、规律的饲喂和饮水、预防疾病的措施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和生产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从而保障猪的健康生长。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86f67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4.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保育猪是指出生不久的小猪,因为它们的生长阶段最为脆弱,所以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
饲养保育猪需要掌握专门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一、饲养技术1. 猪舍环境保育猪的舍饲环境应该保持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状态。
特别是在冬季,要及时给保育猪加温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2. 饲料配制对于保育猪的饲料,要选用易消化的营养饲料,同时需注意保证饮水质量。
一般来说,母猪产后的前3-5天内,要给予糖、盐水等易消化、易吸收的饮料,保持母猪的体力和健康状态。
3. 饲养管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细心耐心,定期对其进行观察和体检,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要保证保育猪的运动和活动空间,避免长时间囚禁和无聊导致情绪不良。
4. 营养补充对于刚出生的保育猪,需要给予额外的营养补充,比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
这些营养物质能够帮助小猪更好的成长和发育。
二、疾病防治1. 新生猪腹泻新生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猪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饲料、改善饲养环境和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来解决。
2. 猪瘟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病死率非常高。
预防猪瘟需要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和疫苗预防,一旦发现猪瘟疫情,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蔓延扩散。
3. 痢疾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烧、腹泻等症状。
预防痢疾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持猪圈的干燥和清洁,并注重饮水的卫生。
4. 肺炎猪的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和死亡。
预防肺炎要加强猪圈的通风和防寒工作,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感染传播。
5. 疟疾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农场主和饲养员们高度重视。
只有做好了饲养技术的细节工作和疾病的预防控制,才能保证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猪效益,实现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规模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规模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70a77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2.png)
规模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规模化养殖具有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特点,能够提高养猪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饲养管理1. 合理配饲: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配饲。
在幼猪期,应选择易消化的高营养饲料,保证幼猪的健康生长。
在育肥期,应根据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需求,合理调配饲料,保证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 定时定量饲喂: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进行定时定量的饲喂,保证猪的食量和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
饲料的投喂量要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
3. 饮水管理: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保证猪圈内的饮水设施完善,并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
定期清洗水槽和更换饮水,保持猪的饮水量充足,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4. 环境卫生: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废料,保证猪圈内的空气清新,减少猪的压力。
二、疾病防控1. 定期体检: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定期对猪进行体检,排查猪的健康状况,发现并治疗猪的疾病,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2. 疫苗接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根据季节和猪的生长阶段,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猪的传染病。
3. 饲料卫生: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保证饲料的卫生安全,避免饲料的霉变和污染,减少猪的消化道疾病。
三、环境控制1. 控制温度: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控制猪圈内的温度,保证猪的舒适生长环境。
2. 控制湿度: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要保持猪圈内的空气湿度适宜,避免因湿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猪的呼吸道疾病。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65a6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2.png)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是指出生后需要特殊照顾和管理的幼仔猪,这些猪对于猪场经营和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1. 猪舍环境和温度管理:保育猪需要保持室温在28-3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60-70%左右。
猪舍内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卫生,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2. 饲料和饮水管理:保育猪需要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比如猪奶粉、鸡蛋、豆浆等。
饮水应保证干净、新鲜。
为了保持健康,保育猪的饮水槽应每天清洗消毒。
3. 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保育猪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猪场应定期检查保育猪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 人工护理:保育猪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护理,包括清洗毛发、修剪指甲,以及检查牙齿和耳朵。
这些护理措施对于保持猪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5. 社交环境:保育猪需要与同龄猪及其他动物进行社交接触,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猪场应保证幼仔猪有充足的空间,以及良好的社交环境。
以上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这些措施都是猪场经营和生产所必须的。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可以提高保育猪的存活率和生产效益,为猪场经营带来更多的收益。
- 1 -。
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1dad1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46.png)
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在规模化保育猪的养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保育猪的生长质量,主要就是通过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免疫管理等几种方式来确保保育猪的生长发育,促进养殖业的进步发展。
一、保育猪的饲养管理1.确保饲料质量。
养殖户必须要严把饲料质量关,保证饲料的采购正规,储存得当,投喂之前也要进行二次检查,确保饲料质量。
2.加强营养管理。
在保育猪的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可以保证保育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再者,由于保育猪日龄的不同,其消化能力也不同,加强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为保育猪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
3.保证饮水。
一是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为猪群提供温水,尤其是仔猪或者刚进入猪群的保育猪,温水能够促进其消化能力的提升。
二是要保证猪群的饮水量,应保证其饮水充足,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以及抗生素,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防止疫病的发生。
二、猪群管理1.营造良好养殖环境。
1)对保育舍进行全面的清洁,可以通过高压冲洗、消毒等措施处理保育舍。
2)对舍内的相关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3)保证舍内的温度湿度保持恒定。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为保育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保育猪的生长发育质量。
2.猪的分群及管教。
保育猪的分群需要参考“大小体重相近、原窝同圈”的原则,比如一些个体较弱的保育猪应该单独进行分群,保证保育猪的情绪稳定,而且也能够避免猪群出现互相撕咬的情况。
分群后,养殖户还需要对猪群做好调教工作,包括定点大小便、定点饮食饮水等。
三、免疫管理1.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免疫接种工作,这就需要养殖户联合基层防疫站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季节和地区疫病发病规律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免疫接种工作。
与此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待分娩的母猪以及仔猪进行免疫接种,比如仔猪需要做好猪瘟、猪传染性腹泻等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
2.做好药物保健工作,增强猪群抗病能力。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ba51a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1.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猪是我国人民生活中重要的食用动物之一,在我们的饮食中猪肉是常见的肉类食品。
因此养猪事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养猪的过程中,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和猪肉的品质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一、保育猪的饲养技术1. 合理的饲料配比猪是杂食动物,可以食用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
在饲养猪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要,合理地进行饲料配比。
一般来说,幼猪需要高蛋白饲料,成年猪需要高碳水化合物饲料。
同时需要保证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充分供应,以保证猪的生长和健康。
2. 清洁的饲养环境猪是比较敏感的动物,对饲养环境的卫生要求比较高。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保持猪圈的干燥和清洁,每天都需要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杂物。
需要保证猪圈的通风和采光,以保证猪圈内空气的新鲜和光线的充足。
3. 饮水的卫生水是养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保证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供应。
猪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保证饮水的卫生和饮水设施的畅通,每天都需要更换猪圈内的饮水。
4. 合理的饲养密度在养猪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饲养密度,不可盲目扩大规模,以免造成过度拥挤和疾病的传播。
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5. 定期的疫苗接种和驱虫为了预防猪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需要定期为猪接种疫苗和进行驱虫。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猪的发病率,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
二、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传染病是养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为了防止猪的传染病,需要定期为猪接种疫苗。
常见的疫苗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蓝耳病等。
2. 防止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也是养猪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猪肺弓形虫、猪肠道蠕虫等。
为了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可以使用驱虫药物给猪进行驱虫治疗。
3. 保持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需要保持猪舍的干净和整洁,并进行定期的消毒。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ee15e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1.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猪肉作为我国主要的肉类食品之一,其养殖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保育猪是猪肉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合理的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是保育猪养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进行探讨。
一、保育猪饲养技术1. 猪舍环境保育猪的饲养环境对于猪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猪舍的通风性和卫生条件要良好,保持空气的清新和无污染,可以减少猪只患病的几率。
保育猪的舍内温度和湿度也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不同阶段的猪只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合理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减少死淘率。
猪舍内的采光条件也要得到重视,良好的采光条件有利于猪只的生长和健康。
2. 饲料管理猪只的饲料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保育猪的合理饲料应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饲料的新鲜度和存放条件也要得到重视,新鲜的饲料可以提高猪只对饲料的吸收和利用率。
合理的饲料供应方式也十分重要,需要根据猪只的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饲料供应量,并确保猪只都有充足的饲料摄入。
3. 饮水管理饮水对于猪只的生长也非常重要,因此保育猪的饮水管理也需要引起重视。
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以防止猪只因为饮水受到污染而患病。
保证水源的新鲜和充足供应也十分关键,每只猪只每日的饮水量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以保证猪只的正常生长和健康。
4. 合理养殖密度保育猪的养殖密度也是饲养技术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于减少猪只之间的争斗和伤害,也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猪只的生长效率和养殖产能。
合理的养殖密度对于保育猪的饲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保育猪疾病防治1. 常见猪病在饲养过程中,猪只容易患上多种不同的疾病,常见的猪只疾病包括猪瘟、猪肺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
这些疾病常常会给猪只的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8954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c.png)
保育猪饲养管理猪是人类经济中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猪肉是我国人民的重要食品之一。
因此,合理的猪饲养管理对于猪的生长发育以及猪肉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以及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保育猪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饲养环境保育猪的饲养环境应该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
首先,要保持猪舍的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猪舍内空气的流通。
其次,保持猪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要保证猪舍内的饮水和饲料的清洁,避免猪因为饮水和饲料的污染而引发疾病。
二、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育猪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体重,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其次,要定期检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确保饲料的质量。
最后,要注意饲料的投喂方式和时间,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三、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保育猪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猪病的发生。
其次,要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最后,要加强猪舍的消毒工作,杀灭病菌和寄生虫,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四、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保育猪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合理安排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要定期进行猪的体重测定,掌握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最后,要加强猪的行为观察,发现猪的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猪的不适和伤害。
保育猪饲养管理涉及到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以及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料管理、有效的疾病防控以及规范的养殖管理都对于保育猪的生长发育和猪肉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养殖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对于保育猪饲养管理的重视,并加以实践和推广,促进猪的健康生长和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5a3ec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9.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猪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畜牧动物之一,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对于猪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饲养技术1. 饲料管理:保育猪的饲料应该合理搭配,包括精料、粗料和添加剂。
精料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调整。
粗料可以选择优质的青贮料或粉碎好的秸秆。
添加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元素和酶制剂等,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
2. 饮水管理:保育猪应该时刻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供应,以保持水分平衡和饥饿感。
饮水器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
3. 环境管理:保育猪养殖场应选择适宜的场地,通风良好、排水顺畅。
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也很重要,应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猪的生长造成影响。
饲养猪舍的清洁卫生也应该做好,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残料,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染疾病。
4. 生长管理:保育猪的生长管理包括断奶后的断奶仔猪管理、育肥猪的育肥管理等。
合理的生长管理可以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疾病防治1. 传染病防治:常见的传染病有猪瘟、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等。
饲养者应定期注射疫苗,提高病猪的免疫力。
养殖场应加强隔离管理,避免病猪接触到健康猪只,防止传播疾病。
2. 寄生虫防治:猪常常受到寄生虫的困扰,如蛔虫、蚤虱等。
饲养者应定期给猪进行驱虫,并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防止寄生虫滋生和传播。
3.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猪的消化系统常常受到疾病的侵扰,如结肠炎、胃溃疡等。
饲养者应调整饲养方式,合理搭配饲料,避免过度饲喂和乱投饲料,防止猪只摄入不洁食物。
4.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猪常常受到呼吸系统疾病的侵袭,如猪肺炎、猪鼻疽等。
饲养者应加强猪舍的通风管理,防止猪只呼吸到污浊空气,定期进行猪舍的消毒。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非常重要,饲养者应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猪的养殖效益,保证猪只的生长健康。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faa4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1.png)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是指对猪只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提高猪只的生长发育速度及体重,提高繁殖能力和疾病抵抗力,并且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保育猪饲养管理的几个方面:
1. 圈舍环境管理:保育猪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流通都有一定要求,需要保持圈舍通风、清洁、干燥,也要避免密闭环境和过度拥挤。
2. 饲料管理:保育猪饲料一定要全面、营养丰富,要根据猪的不同阶段和品种进行科学的饲料配比,根据季节变化和猪群不同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3. 疫病防控:保育猪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感染,需要进行预防接种或定期进行防疫,同时要加强卫生防护,保持圈舍卫生和消毒。
4. 繁殖管理:保育猪繁殖管理要根据猪群的繁殖需求和季节特点,进行合理的配种和产仔管理,保证猪群的生产性能和数量。
5. 定期检测:为了保证猪只健康和生长发育状况,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猪只进行身体检测和粪便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保育猪饲养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53d5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3.png)
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概述:保育阶段是猪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长的较快的时候,这时要注意做好饲养管理,让保育猪健康生长。
如果保育起饲养管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养殖成本,**效益。
所以保育期养殖至关重要,尤其是以下这几个方面,一定要留意做好。
保育舍一般是全进全出,大的优点是可将上批猪群遗留物全部清除。
在保育猪进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
并检查栏位、饲料槽、漏粪板是否有损坏,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漏水。
消毒空舍后备用。
二、保育猪的饲喂1、饲料和营养要为保育仔猪提供一种适宜的保育仔猪料,一般进保育舍以后还要饲喂一周的教槽料,然后再用一周的时间过渡到保育料,因为从教槽料到保育料,有一定的营养落差,所以要做好饲料过渡工作,减少营养落差过大造成的危害;保育猪是以自由采食为主,饲养员应在记录表上填好保育料开始饲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饲料;饲料要妥善保管,以**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
为**饲料新鲜和预防角落饲料发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3天清洗一次料槽。
2、饮水水是猪每天食物中重要的营养,饮水不足,使猪的采食量**,直接影响到饲粮的营养价值,猪的生长速度可**20%。
如果不能及时喝到水,则吃料也就受影响。
所以如果一栏内有10头以上的猪应安装2个饮水器,按50厘米距离分开装,以利仔猪随时都可饮水。
仔猪断乳后为了缓解**应激因素,通常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以**仔猪的抵抗力,**感染率。
三、保育猪的管理1、温度由于断奶仔猪对低温的敏感,使保育舍的保温工作成为日常管理的重点,仔猪从条件优越的产仔舍到保育舍,没有了保温箱,没有了电热板,温度的作用就显得更大了。
温度方面,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初进保育舍时,环境温度要比产仔舍略高2℃左右;新入保育舍的仔猪铺设垫板,因网床下的冷气对猪的伤害是很大的;温度计感温点的位置要保持与仔猪背部平行,以显示其真实温度;温差的危害比温度本身更大,频繁的温度变化会将仔猪大部分精力用于应付对湿度的适应。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826acd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f.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保育猪是指在生产、育种和保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品种或种群的猪。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是确保保育猪品质,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保育猪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一、饲养技术1、选好饲料:对于保育猪,在饲养中应给予优质的饲料。
饲料的主要成分应是植物蛋白,如大豆粕、玉米等。
饲料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应该满足保育猪的需求,以保证其生长和健康。
2、控制饲料的分配:保育猪饲料应分配适当,不得过多或不足。
开始饲养的时候,应按照猪的年龄、性别、体重等要素量化分配饲料,然后在之后的饲养过程中进行调整。
3、定期换群:为了避免猪之间的互相感染,保育猪应在定期更换群体。
同时,更换群体时需要注意对新群体进行防疫处理,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4、保证环境卫生:卫生环境对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保育猪饲养场地的卫生状况需要随时监控,及时处理垃圾、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
5、科学饮水及牵制技术:保育猪的饮水量应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
应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以保证水源的清洁。
在病猪的治疗和防疫期间,要采用合理的牵制技术,避免病猪之间的传染,同时可方便药物的使用和检查。
二、疾病防治1、疫苗接种:对于常见的猪病,如猪瘟、口蹄疫、猪流感等,在免疫期间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2、饲料添加抗菌剂:在猪出现轻度感染或受到环境压力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剂。
这种方法需要遵守使用指南,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猪免疫力下降。
3、药物治疗:在猪出现疾病,且病情比较严重时,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药品使用的质量、用量及用时等问题,以免造成病菌的耐药性。
4、定期体检:对于保育猪,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猪的疾病情况和取得及时治疗。
对于体检结果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处理,以确保保育猪的健康。
总的来说,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需要科学、合理、规范地操作,以保证保育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保育猪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育猪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f8011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6.png)
保育猪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保育猪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养猪户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本文将分别介绍保育猪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养猪户提高养殖效益和健康猪只的保养。
正文:一、保育猪养殖方法1.选择适宜的品种:在保育猪养殖中,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要的品种至关重要。
要根据市场需求、生长效益和饲料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具备良好育肥性能的猪种。
2.合理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猪只健康成长的关键。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猪只之间互相竞争,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放养舍容纳4-6头生长猪较为合适。
3.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助于保持猪只的健康和提高生长效益。
定时定量喂养,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精确掌握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并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疫病的传播。
4.合理的疫病预防:疫病是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病情扩散。
5.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保育猪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要保证养殖场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定期清理猪舍,消除异味、排除积水,减少疫源滋生的环境因素。
二、保育猪养殖需注意的事项1.科学饲料配方:保育猪养殖可以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猪只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且使饲料成本更为合理。
2.定期体重测定:定期测定猪只的体重,对于精确估算生长速度,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做好养殖管理非常重要。
3.控制猪只互相咬蹂:保育猪在发育的过程中,会出现互相咬蹂的情况。
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提供充足的饲料、充足的活动空间和相应的装备等,减轻猪只间的竞争压力和争抢食物的冲动。
4.疫苗接种计划:建立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按照疫苗的种类和针剂用量进行合理的接种,保证猪只的免疫力。
5.定期清洁消毒:定期清洁消毒猪舍,以降低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风险。
避免猪只处于不洁净环境下,促使其恶性循环。
结语:保育猪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养猪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d0f0d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8.png)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保育猪的饲养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合理安排饲养环境、合理配合饲料等,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同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将介绍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一、饲养技术1. 饲料配制:根据保育猪的生长需求和口腔吸收能力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通常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
2. 饲料管理:保育猪的饲料需要按时定量供应,避免过量或不足。
饲喂时间一般每天固定两次,早晨和傍晚,每次饲喂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3. 饮水管理:保育猪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源。
要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经常更换水源,避免水源受污染导致疾病传播。
4. 环境管理:保育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
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空气流通。
温度一般控制在15-25度之间。
二、疾病防治1. 疾病预防:保育猪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疾病,如猪瘟、猪痢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要及时接种疫苗,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关消毒工作,保持猪舍的清洁。
2. 疾病诊断:保育猪如出现异常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差、体温升高等,需要及时进行疾病诊断。
可以请兽医进行检查,或者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
3. 疾病治疗:对于确诊的疾病,要根据疾病的特点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或采用其他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等。
4. 疾病控制:在疫情爆发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可以隔离病猪,加强猪舍的消毒,提高养殖管理水平,避免交叉感染。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是保障猪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只有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才能保证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1 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 保育舍消毒保育舍是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在保育猪进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
在冲洗时,将舍内所有栏板、饲料槽拆开,用高压冲洗,将整个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水管等进行彻底的冲洗。
同时将下水道污水排放掉,并冲洗干净。
要注意凡是猪可接触到的地方,更不能有猪粪、饲料遗留的痕迹。
1.2 保育舍设施卫生安全修理栏位、饲料槽、保温箱,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加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
1.3 保育舍温度将栏板、料槽组装好,将舍内的温度保持在保育猪刚转进来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8~30 ℃),然后准备进猪。
2 分群与调教
2.1 分群刚断乳的仔猪一般要在原来的圈舍内呆1 周左右的时间再转入保育舍,在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
这样有利于仔猪情绪稳定,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同时做好仔猪的调教工作,刚断乳转群的仔猪因为从产房到保育舍新的环境中,其采食、睡觉、饮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位置,如果栏内安装料槽和自动饮水器,其采食和饮水经调教会很快适应。
2.2 调教仔猪赶进保育舍时,头几天饲养员就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
假如有小猪在睡卧区排泄,这时要及时把小猪赶到排泄区并把粪便清洗干净。
饲养员每次在清扫卫生时,要及时清除休息区的粪便和脏物,同时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排泄区,经3~5 d 的调教,仔猪就可形成固定的睡卧区和排泄区,这样可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
3 饲养管理
3.1 保育猪的喂料保育猪是以自由采食为主,不同日龄喂给不同的饲料。
饲养员应在记录表上填好各种料开始饲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饲料。
当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先用代乳料饲喂1 周左右,也就是不改变原饲料,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应激,然后逐渐过渡到保育料。
过渡最
好采用渐进性过渡方式(即第1次换料25%,第2 次换料50%,第3 次换料75%,第4 次换料100%,每次时间3 d 左右)。
饲料要妥善保管,以保证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
为保证饲料新鲜和预防角落饲料发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5 d 清洗一次料槽。
3.2 保育猪的饮水水是猪每天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最好供给温开水,前3 天,每头仔猪可饮水1 kg,4 d 后饮水量会直线上升,至10 kg 体重时日饮水量可增加到1.5~2 kg。
饮水不足,使猪的采食量降低,直接影响到饲粮的营养价值,猪的生长速度可降低20%。
高温季节,保证猪的充分饮水尤为重要,天气太热时,仔猪将会因抢饮水器而咬架,有些仔猪还会占着饮水器取凉,使别的小猪不便喝水,还有的猪喜欢吃几口饲料又去喝一些水,往来频繁。
如果不能及时喝到水,则吃料也就受影响。
所以如果一栏内有10 头以上的猪应安装2 个饮水器,按50 cm 距离分开装,以利仔猪随时都可饮水。
仔猪断乳后为了缓解各种应激因素,通常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
选择电解质、多维要考虑水溶性,确保维生素C 和维生素B 的供应。
3.3 密度大小在一定圈舍面积条件下,密度越高,群体越大,越容易引起拥挤和饲料利用率降低。
但在冬春寒冷季节,若饲养密度和群体过小,会造成小环境温度偏低,影响仔猪生长。
规模化猪场要求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 头,最多不超过25 头。
圈舍采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 m2。
密度高,则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的浓度过大,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猪就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而保证空气质量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4 温湿度控制措施
4.1 保温控制冬季应正确运用保温设备,做好仔猪特别是刚断乳10 d 内的仔猪的保温。
保温设备有多种形式:电加热预埋水管系统,地面预埋低温电热丝,250~300 W 红外线灯泡等,但均耗电量大、维修难度也大。
如能采用沼气做成较理想的保温设备,利用沼气热能,通过热水管,因地制宜为仔猪设计出清洗方便、耐用、节能、恒温的保温板,则价格便宜又环保,应该是猪场在保温节能方面要努力的方向。
4.2 通风控制氨、硫化氢等污浊气体含量过高会使猪肺炎的发病率升高。
通风是消除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有效措施。
但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骤下降,这对仔猪也不适合。
生产中,保温和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两者兼顾。
高温则多换气,低温则先保温再换气。
4.3 适宜的温湿度保育舍环境温度对仔猪影响很大。
据有关资料查证:寒冷气候情况下,仔猪肾上激素分泌量大幅上升,免疫力下降,生长滞缓,而且下痢、胃肠炎、肺炎等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生产中,当保育舍温度低于20℃时,应给予适当升温。
要使保育猪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保育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21~30日龄为28~30 ℃,31~40 日龄为27~28 ℃,41~60 日龄为26 ℃,以后温度为24~26 ℃。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保育舍内要安装温度和湿度计,随时了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总之根据舍内的温、湿度及环境的状况,及时开启或关闭门窗及卷帘。
5 疾病的预防
5.1 做好卫生每天都要及时打扫高床上仔猪的粪便,冲走高床下的粪便。
保育栏高床要保持干燥,不允许用水冲洗,湿冷的保育栏极易引起仔猪下痢,走道也尽量少用水冲洗,保持整个环境的干燥和卫生。
如有潮湿,可洒些白灰。
刚断乳的小猪高床下可减少冲粪便的次数,即使是夏天也要注意保持干燥。
5.2 消毒在消毒前首先将圈舍彻底清扫干净,包括猪舍门口、猪舍内外走道等。
所有猪和人经过的地方每天进行彻底清扫。
消毒包括环境消毒和带猪消毒,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平时猪舍门口的消毒池内放入火碱水,每周更换2 次,冬天为了防止结冰冻结,可以使用干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转舍饲养猪要经过“缓冲间”消毒。
带猪消毒可以用高锰酸钾、过氧乙酸、威岛、菌毒消或百毒杀等交替使用,于猪舍进行喷雾消毒,每周至少1 次,发现疫情时每天1 次。
注意消毒前先将猪舍清扫干净,冬季趁天气晴朗暖和的时间进行消毒,防止给仔猪造成大的应激,同时消毒药要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5.3 保健刚转到保育舍的小猪一般采食量较小,甚至一些小猪刚
断乳时根本不采食,所以在饲料中加药保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饮水投药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保育第1 周在每吨水中加入支原净60 g+优质多维500 g+葡萄糖1 kg或加入加康(氟苯尼考10%+免疫增强剂等)300g+多维500 g+葡萄糖1 kg,可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并且做好冬季猪舍内醋酸的熏蒸工作降低猪舍内pH 值以防止不耐酸致病微生物的入侵。
驱虫主要包括蛔虫、疥螨、虱、线虫等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时间以35~40 日龄为宜。
体内寄生虫用阿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 mg 或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 mg 计算量拌料,于早晨喂服,隔天早晨再喂一次。
体外寄生虫用12.5%的双甲脒乳剂兑水喷洒猪体。
注意驱虫后要将排出的粪便彻底清除并作妥当处理,防止粪便中的虫体或虫卵造成二次污染。
5.4 疫苗免疫与接种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最重要的工作之―,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然后在准确的部位注射,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不可打飞针;每栏仔猪要挂上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
此外,不同日龄的猪群不能随意调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
在保育舍内不要接种过多的疫苗,主要是接种猪瘟、猪伪狂犬病以及口蹄疫疫苗等。
对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将其放在空圈内,防止其他仔猪挤压和踩踏,等过一段时间即可慢慢恢复过来,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则肌注肾上腺激素进行紧急抢救。
6 日常观察和记录保育舍内的饲养员除了做好每天的卫生清扫、清粪、冲圈外,还要仔细观察每头猪的饮食、饮水、体温、呼吸、粪便和尿液的颜色、精神状态等。
辅助兽医做好疫苗免疫、疾病治疗和70 日龄称重等常规工作,对饲料消耗情况、死亡猪的数量及耳号做好相关的记录和上报工作。
对病弱仔猪最好隔离饲养,单独治疗,这样一方面保证病弱仔猪的特殊护理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疾病的互相感染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