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CD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新指南

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新指南
在排除其他疾病(见“鉴别诊断”部分) 基础上,可按下列要点诊断: (1)具备上述临床表现者可临床疑诊, 安排进 一步检查; (2)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或小肠镜特征以及影 像学特征者,可临床拟诊; (3)如再加上活检提示CD的特征性改变且能排 除肠结核,可作出临床诊断;
(4)如有手术切除标本,可根据标准作出 病理确诊;
2.回结肠型CD与肠结核的鉴别
回结肠型CD与肠结核的鉴别常很困难,因 为除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为肠结核 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外,两病在临床表现、结 肠镜下所见及活检所见常无特征性区别。因 此强调,在活检未见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情 况下,鉴别依靠对临床表现、结肠镜下所见 及活检进行综合分析[2]。
2.何瑶,陈瑜君,杨红,等. 回结肠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及 内镜特征比较.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325-328.
女,25岁。“腹痛, 便血5月”。2010年6 月小肠镜示“回肠下 段节段性纵行溃疡, 回盲瓣多发溃疡”。 病理活检示“克罗恩
病”。
男性,36岁,“反复腹 痛2年”,2008年,曾患 肛瘘,2013年6月小肠镜 示“回肠多发纵行溃疡 并狭窄,考虑克罗恩病”。
Pathology
大体形态特点:
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
疑诊CD但结肠镜及小肠放射影像学检查 阴性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局限在小 肠的病变疑为CD者行气囊辅助小肠镜检 查。有肛周瘘管行盆腔MRI检查(必要时 结合超声内镜或经皮肛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可作为疑有腹腔脓肿、炎 性包块或瘘管的初筛检查。
(四)排除肠结核的相关检查:胸部X 线片、PPD试验,有条件时可行IFNγ 释放试验(如T-SPOT﹒TB)。
杵状指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clinicalmanifestations多发性节段性炎症纵行性或裂隙状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瘘管假息肉形成多发性狭窄跳跃征线样征显示肠壁增厚腹腔或盆腔脓肿x线钡餐或灌肠检查x线钡餐或灌肠检查ctemre检查cte或mre是迄今评估小肠炎性病变的标准影像学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将此检查列为cd诊断的常规检查该检查可反映肠壁的炎症改变病变分布的部位和范围狭窄的存在及其可能的性质肠腔外并发症如瘘管形成腹腔脓肿或蜂窝织炎等节段性分布见纵行溃疡周围粘膜正常或增生成鹅卵石样

2020版: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全文)

2020版: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全文)

2020版: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全文)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25%~80%的成人CD患者合并肛周病变,其中CD肛瘘(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pfCD)的患病率最高,约占17%~43%[1,2]。

为规范我国pfCD的诊治,《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组织内外科专家,在借鉴国外pfCD诊治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专家共识[3,4,5,6]。

本共识采用Delphi程序制定。

先由专家分别进行文献检索、筛选、评价,讨论确定需阐明的问题及推荐方案。

再由专家分部分撰写,交总负责人汇总成共识初稿。

初稿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投票并由第三方计票。

投票专家推荐的等级标准分为a完全赞同(必不可少);b部分赞同,推荐(应该做到,但未达到必不可少的高度);c部分赞同,但不推荐;d不赞同(删去,不合理、不必要、不合国情、不可操作、不可评估、不必放在本共识意见中)。

本共识中的推荐等级根据专家投票总结果分为A级(强烈推荐),即3/4及以上投票完全赞同(a);B级(推荐),即3/4及以上投票完全或部分赞同(a+b);C级(建议),即a、b和c得票数相加为3/4及以上;未达C级指标则删去不放入本共识。

最终由专家审阅定稿形成本共识意见。

根据证据级别高低及专家投票结果,本共识将推荐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推荐"和"建议"3个等级。

本共识意见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

推荐意见15条,以下分别阐述。

一、pfCD的诊断1. pfCD具有与普通肛瘘不同的临床特点,这有助于CD的早期诊断。

等级判定:强烈推荐普通肛瘘是指常见的肛隐窝腺源性非特异性感染性肛瘘。

pfCD与普通肛瘘不同,外口与内口的关系常不遵循Goodsall规则,瘘管情况更复杂。

克罗恩病内科诊断与治疗

克罗恩病内科诊断与治疗

克罗恩病内科诊断与治疗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变可累及胃肠道的各个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的结肠为主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多呈节段性或跳跃式、非对称性分布。

本病病程多迁延,有终身复发倾向,不易根治。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30岁成年人多见,但接近60岁时发病率略有升高,男女患病率近似。

【临床表现】本病呈慢性发病,起病大多隐匿、缓渐,从发病至确诊往往需致月至数年,有终身复发倾向,表现为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病人急性起病,酷似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肠梗阻。

1.症状(1)腹泻:腹泻的特点与病变累及的部位有关。

若累及小肠,病变较广泛,大便量较多,且可能出现脂肪泻,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和黏液,腹泻先是间歇发作,病程后期可转为持续性,若病变涉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

(2)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

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

腹痛亦可由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引起,此时伴有肠梗阻症状。

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系病变段急性穿孔所致。

(3)恶心、呕吐:肠痉挛可引起反射性呕吐,亦可由肠梗阻引起。

(4)便血:便鲜血少,量一般不多。

(5)瘘管形成:是本病特征之一,内瘘是指通向其他肠段、膀胱、阴道、输尿管、肠系膜、腹膜后等处,肠外瘘或通向膀胱、阴道,其内瘘可见粪便与气体排出。

(6)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可有直肠出血、肛周痛、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肛旁脓肿及肛裂等,结肠Crohn病常见肛门直肠周围病变,我国Crohn病肛瘘发病率低,有时这些病变可为本病的首发或突出的临床表现。

(7)全身表现:发热为最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或低热,常间歇性出现,少数呈弛张高热伴毒血症。

一少部分病人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甚至较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之后才出现消化道症状。

发热与肠道炎症活动及肠瘘通向的组织与器官因粪便污染导致继发性感染有关。

多数病人可见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等。

消化内科克罗恩病疾病诊疗精要

消化内科克罗恩病疾病诊疗精要

消化内科克罗恩病疾病诊疗精要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是一种贯穿肠壁各层的慢性增生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各段消化道,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但好发于末端回肠、结肠及肛周。

临床以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发热、营养障碍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的肠外表现。

本病病程迁延,有终身复发倾向,不易治愈。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30岁和60~70岁是2个高峰发病年龄段,无性别差异。

本病在欧美国家多见。

近年来,日本、韩国、南美发现本病发病率在逐渐升高。

我国虽无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但病例报道却在不断增加。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克罗恩病病因尚未明了,发病机制亦不甚清楚,推测是由肠道细菌和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导致肠黏膜免疫反应过高。

(一)遗传因素传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①不同种族CD的发病率有很大的差异;②CD有家族聚集现象,但不符合简单的孟德尔遗传方式;③单卵双生子中CD的同患率高于双卵双生子;④CD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而患者配偶的发病率几乎为零;⑤CD与特纳综合征、海-普二氏综合征以及糖原贮积病I。

型等罕见的遗传综合征有密切的联系。

上述资料提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进一步的全基因组扫描结果显示易感区域分布在第1、3、4、5、6、7、10、12、14、16、19及X号染色体上,其中16、12、6、14、5、19及1号染色体被分别命名为IBD1-7,候选基因包括CARD15、DLG5、SLC22A4和SLC22A5、IL23R等。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D符合多基因病遗传规律,是许多对等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一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病。

(二)环境因素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CD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不仅发病率和流行情况发生了变化,患者群也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提示环境因素对CD易患性的影响越来越大。

研究显示众多的环境因素与CD密切相关,有的是诱发因素,有的则起保护作用,如吸烟、药物、饮食、地理和社会状况、应激、微生物、肠道通透性和阑尾切除术。

克罗恩病诊疗分析(初级版)

克罗恩病诊疗分析(初级版)
• 全胃肠外营养(TPN)通过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的营养, 包括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能使患者在不进食的状态下仍可获得良好的营养。同时, 通过胃肠道外供应营养可使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使呕吐、 腹痛、腹泻症状迅速好转,使胃肠道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减 少到最低限度,有利于炎症水肿消退、溃疡愈合及肠黏膜 修复。在改善营养不良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与再生。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 【商品名】 能全力 • 【英文商品名】 Nutrison fibre • 【主要成分】 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 膳食纤维(大豆多糖等)、矿物质、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 • 【性状】 本品为灰白色至微黄棕色乳状混悬液, 味微甜。
肠外与肠内营养 Parenteral&Enteral Nutrition
克罗恩病
• 1932年美国Crohn医生首先报告并命名 • 1973年WHO将本病定名为Crohn’s Disease •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 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 • 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 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 跃式分布。
Crohn BB,Ginsberg L,Oppenheimer GD.Regional enteritis.A 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entity.JAMA.1932;99:1323
结肠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 非干酪性肉芽肿
临床分型
• 依疾病行为分型
• 狭窄型(以肠腔狭窄所致的临床表现为主) • 穿通型(有瘘管形成) • 非狭窄非穿通型(炎症型)
临床分型
• 依病变部位分型
• 小肠型 • 结肠型 • 回结肠型

克罗恩病的治疗与护理

克罗恩病的治疗与护理

2012年9月糖的发生。

3.2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对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磺脲类胰岛素促泌药物,如优降糖,可用新一代的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如亚莫利),其与细胞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与解离迅速、灵活,发生低血糖频率低,副作用少,患者的顺应性、安全性都好。

3.3对肝肾功能不好者,用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时要减量,合并糖尿病肾病时禁用经肾脏排泄的磺酸脲类药物,可考虑用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3.4少用或不用兼有降低血糖作用的药物,如水杨酸盐、磺胺类、氨茶碱、ACEI类、对已酰氨基酚、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3.5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与年龄有直接关系,每增加10a,空腹血糖可增加10~20mg/L,餐后血糖可增加150mg/L[6]。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认为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应该需要个体化,特别是有过严重或频发低血糖的更应该放宽些,一般控制在:HbA1c≤7%(这是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的),空腹血糖达到7~9mmol/L,餐后2h血糖在9~11mmol/L即可。

3.6为避免自身免疫作用,而导致血浆抗胰岛素抗体或者抗胰岛素受体抗体活性过高引起的一种自发性低血糖症初始胰岛素替代或补充治疗时,老年 糖尿病患者最好使用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

3.7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了预防低血糖发生应加强健康宣教。

宣教对象应扩大到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身边的亲人们,鼓励动员全家同时接受教育,按照《2011中国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注射规范》告知注射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和注射深度的准确性及注意事项,告知低血糖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急救措施。

并开展社区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低血糖防治知识普及的广大社区群众中去。

3.8对于已出院的病人定期电话随访或通过短信平台发送信息提醒警示。

参考文献[1]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M].第1版.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3.417.[2]邵志华,姚主荣,翁金龙,等.低血糖性偏瘫[J].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2):805-806.[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67.[4]衡先培,编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5]Foster J M,Hart R G.Hypoglycemic bemiplegia:tow cases and clinical reiew[J]. Stroke,1987,18(5):944-946.[6]高志红,综述,王维力,审校.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0,20(3):138-139.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

2020版: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全文)

2020版: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全文)

2020版: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全文)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25%~80%的成人CD患者合并肛周病变,其中CD肛瘘(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pfCD)的患病率最高,约占17%~43%[1,2]。

为规范我国pfCD的诊治,《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组织内外科专家,在借鉴国外pfCD诊治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专家共识[3,4,5,6]。

本共识采用Delphi程序制定。

先由专家分别进行文献检索、筛选、评价,讨论确定需阐明的问题及推荐方案。

再由专家分部分撰写,交总负责人汇总成共识初稿。

初稿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投票并由第三方计票。

投票专家推荐的等级标准分为a完全赞同(必不可少);b部分赞同,推荐(应该做到,但未达到必不可少的高度);c部分赞同,但不推荐;d不赞同(删去,不合理、不必要、不合国情、不可操作、不可评估、不必放在本共识意见中)。

本共识中的推荐等级根据专家投票总结果分为A级(强烈推荐),即3/4及以上投票完全赞同(a);B级(推荐),即3/4及以上投票完全或部分赞同(a+b);C级(建议),即a、b和c得票数相加为3/4及以上;未达C级指标则删去不放入本共识。

最终由专家审阅定稿形成本共识意见。

根据证据级别高低及专家投票结果,本共识将推荐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推荐"和"建议"3个等级。

本共识意见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

推荐意见15条,以下分别阐述。

一、pfCD的诊断1. pfCD具有与普通肛瘘不同的临床特点,这有助于CD的早期诊断。

等级判定:强烈推荐普通肛瘘是指常见的肛隐窝腺源性非特异性感染性肛瘘。

pfCD与普通肛瘘不同,外口与内口的关系常不遵循Goodsall规则,瘘管情况更复杂。

克罗恩病诊断及治疗方

克罗恩病诊断及治疗方

克罗恩病诊断及治疗方克罗恩病诊断及治疗方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克罗恩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本病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许多病人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

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病症侵袭的强弱、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等因素有关,死亡率也随之增高。

克罗恩病 - 流行病学此病于1932年被外国人克罗恩发现,故1973年才被正式命名为“克罗恩病”。

[1]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较欧美少见。

近十余年来临床上已较前多见。

据1950---1982年国内文献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共523例,而1987--1993年文献报道625例。

男女间无显著差别。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壮年占半数以上。

克罗恩病 - 病因X光片病因尚未明,可能为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免疫异常、感染和遗传因素似较有关。

遗传易感性(1)遗传因素:大量资料表明,Crohn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单卵发育的孪生子之间患Crohn病的一致性比率明显升高,为67%,而双合子的孪生子,其一致性比率仅为8%。

同时发现Crohn病患者与配偶之间表现为不一致性,且与普通人群无差别。

以上表明本病有家族聚集性。

另有报道,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相比,犹太人家族中此病的发病率高,并发现主要是那些阿斯肯纳兹(Ash Kenazi)人种。

对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阿斯肯纳兹人的调查,其Crohn病的发病率高于那些同一地区居住的非阿斯肯纳兹人的居民,可能阿斯肯纳兹犹太人代表着人类中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

也有报道表明,Crohn病患者多与HLA-DR4型血清抗原有关。

遗传因素究竟如何影响本病的发生尚不清楚。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




病理:非干酪样肉芽肿
排除肠道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肿瘤

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发作期:急性阑尾炎 慢性发作期:肠结核、肠道淋巴瘤


项目

克罗恩病
有腹泻,少脓血便 呈节段性 少见 多见 多见,偏心性 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
脓血便多见 病变呈连续性分布 绝大多数受累 少见 少见,中心性 罕见
Crohn病的内镜下表现
口疮样溃疡
鹅 卵 石 样 改 变
临床表现

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 痉挛阵痛或腹鸣

腹泻:多为糊状,一般无肉眼脓血
腹部包块 瘘管形成:可与溃结鉴别



肛门周围病变
诊断

临床表现:右下腹痛、腹泻、腹部包块
内镜检查:节段性分布、纵行溃疡、炎性息肉 X线检查:鹅卵石征、多发狭窄、纵行溃疡等

治疗

轻中度CD:分次口服美沙拉嗪 3.2-4.0g/d 或 柳氮磺吡啶3-6g/d为首选。

中重度 CD :泼尼松 40-60mg/g 或布林奈德 9mg/d为首选

严重爆发性患者:给予胃肠外皮质类固醇。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克罗恩病( CD )诊断解读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克罗恩病( CD )诊断解读

• 表浅性黏膜溃疡 • 黏膜病变 • 杯状细胞减少,隐窝脓肿 形成
• 病变呈跳跃式分布
• 裂隙状黏膜溃疡 • 全肠壁病变 • 非干酪样肉芽肿
一、诊断标准
• CD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和病理 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并随访观察。
• 腹泻、腹痛、体重减轻是克罗恩病的常见症状。如伴肠外表现或(及) 肛周病变高度疑为本病。肛周脓肿和肛周瘘管可为少部分CD患者的 首诊表现,应予注意。
鉴别仍有困难者,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治疗数周内(2~4周)症状明显改善, 并于2~3个月后肠镜复查病变痊愈或明显好转,支持肠结核,可继续完成正规抗 结核疗程。
四、诊断步骤
• 病史和体检; • 常规实验室检查; • 内镜及影像学检查; • 排除肠结核相关检查;
五、诊断举例
克罗恩病 (回结肠型、狭窄型+肛瘘、活动期中度)
注:各项得分乘以规定的权重,求得分值,8项分值之和为总分。 CDAI<150为缓解期,>150为活动期;150~220之间为轻度、 220~450为中度、>450为重度。
三、鉴别诊断
• 与CD鉴别最困难的疾病是肠结核。 • 肠道白塞(Behcet)病系统表现不典型者鉴别亦会相当困难。 • 对结肠炎症性肠病一时难以区分UC与CD,即仅有结肠病变,但内镜 及活检缺乏UC或CD的特征,临床可诊断为IBD类型待定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nclassified,IBDU)。而未定型 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指结肠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仍然 无法区分UC和CD者。
注:<4分为缓解期;5-8分为中度活动期;9分以上为重度活动期
。CD活动性评分 Best C NhomakorabeaAI计算法

中国克罗恩病诊治指南(2023 年 )要点

中国克罗恩病诊治指南(2023 年 )要点

中国克罗恩病诊治指南(2023 年· 广州)要点克罗恩病(CD)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规范化诊疗对提高CD 的疗效及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结合国外最新共识、国内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在2018 年版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基础上进行修订。

推荐意见1:CD 的诊断缺乏金标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BPS)推荐意见2:FC 浓度可用于评估CD 患者肠道炎症水平。

(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弱)推荐意见3:结肠镜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用于CD 诊断、疗效评估及疾病监测。

建议检查时尽量进入回肠末段,疑诊患者应进行多肠段活检。

(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4:CD 拟诊患者应常规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炎症有无累及上消化道。

(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5:胶囊内镜检查主要用于疑诊CD 但结肠镜及小肠放射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者。

建议行胶囊内镜前评估肠道狭窄情况,降低胶囊滞留风险。

(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弱)推荐意见6:CTE/MRE/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怀疑而结肠镜检查无法确诊CD 者,可行气囊辅助的小肠镜检查并行黏膜活检。

(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7:建议拟诊或新诊断的CD 患者行MRE 或CTE 检查,以评估病变范围及并发症。

MRE 与CTE 对CD 小肠病变的诊断准确度相似。

(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8:肛周磁共振检查是CD 肛瘘诊断的首选方法,应作为疑诊CD 及合并肛周病变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肛周超声检查可作为肛周磁共振检查的替代选择。

(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9:肠道超声可用于CD 患者的疾病监测。

(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弱)推荐意见10:诊断CD 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损伤,如肠结核、肠白塞病及淋巴瘤等。

(BPS)推荐意见11:完整的CD 诊断应包括疾病分型、疾病活动程度及并发症。

CD诊治要点及预后

CD诊治要点及预后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分。
CD病变部位—
在全消化道任何部位 • 最多见部位小肠占65%
(空肠29%、回肠71% )
• 回盲部占60% • 结肠占51%( 其中右半结肠为4/5 )
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分。
CD 的年龄分布
病例数
120
100
80
2、当病变肠壁肌肥厚及广泛的纤维化后,肠 壁僵硬、肠段环形狭窄,出现梗阻症状
3、另一重要表现为多节段肠段的跳跃性病变, 病变段之间的黏膜尚正常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分。
马XX 男
31岁 肝曲溃疡伴增生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分。
回肠末端溃疡伴增生,病理肉芽组织增生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分。
的特点
• 溃疡呈跳跃性分布,以盲肠部位最多见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 分。
回盲部活检病理
粘膜组织增生,伴淋巴组织增生及上皮样 肉芽肿形成,并可见少量炎性渗出物和肉
芽组织增生。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 分。
2007-04-24于普外科行手术,术中见: 腹腔淡黄色腹水1000ml,回肠及回盲部呈 节段性病变,多处肠管增生狭窄,浆膜及
单克隆抗体
治疗重症的及对激素无效的病人,疗效好、迅
速,2周用药后即有效,10周作用达70%
对瘘管的应答作用好,54%有效,其中36%为 完全愈合,降低住院率和手术率
英夫利昔5mg / kg静脉点滴,在第0、2、6周各 一次静脉应用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十一点 二十三 分。
类克(Remicade ) inflixim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罗恩病CD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1患者常慢性起病、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脐周腹痛、腹泻,腹泻每日2-10余次,便质软或糊状,少有脓血与黏液。

2.可伴肠梗阻、肠穿孔、腹腔脓肿、肠瘘和肛门病变,以及发热、贫血、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全身症状。

(二)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腹部包块,肠鸣音亢进,外瘘管等。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贫血,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粪潜血阳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等。

2.钡剂小肠造影或钡剂灌肠:病变呈节段牲分布,多累及回肠及结肠。

可见黏膜皱襞紊乱、多发性节段性炎症伴僵硬狭窄、裂隙状溃疡或裂沟、瘘管、假息肉形成及鹅卵石样改变等。

3.内镜检查:内镜下可见节段性、非对称性粘膜炎症、
纵行或阿弗他溃疡、鹅卵石样改变,可有肠腔狭窄和肠壁僵硬等,病变呈跳跃式分布。

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发现腹腔内肿块或脓肿。

4.CT检查:肠壁增厚,肠管狭窄,窦道和瘘管,炎性包块和脓肿形成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排除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耶尔森菌感染等慢性肠道感染、肠道淋巴瘤、憩室炎、缺血性肠炎及白塞病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1)、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

(2)、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

(3)、全壁性炎症病变,伴有腹块或狭窄。

(4)、结节病样非干酪性肉芽肿。

(5)、裂沟或瘘管。

(6)、肛门部病变。

具有要点(1)、(2)、(3)者为疑诊,再加上(4)、(5)、(6)3项中之任何一项可确诊。

有第(4)项者,只要加上(1)、(2)、(3)3
项中之任何两项亦可确诊;诊断举例CD小肠型、中度、活动期、肛周脓肿。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少渣、易消化、富营养饮食,忌浓茶、酒、咖啡等。

病情较重者可用要素饮食,病情严重者应予以肠外营养,使患者卧床休息,适当输液、补充电解质,以防水盐平衡紊乱。

2.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对轻、中症患者,柳氮磺胺吡啶(SASP)制剂,每日3-6g,分3-4次口服;或用相当剂量的5.氨基水杨酸(5-ASA制剂,如美沙拉嗪每日3.2-4.8mg,或艾迪沙每日1.5-3.0g。

(2)、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中、重症患者,泼尼松每日30-40mg,重症可达每日60mg;或氢化可的松每日300mg,或泼尼松龙每日60mg或地塞米松每日10-20mg,症状缓解后速减至维持量。

(3)、免疫抑制:对糖皮质激素与水杨酸类药物无效者,
可试用或并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2mg/kg/d,要监测白细胞、血小板。

(4)、抗生素:甲硝唑每日800-1200mg,分3-4次口服。

对肛周病变及瘘管有效。

(5)、维持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对维持治疗有效。

3.手术治疗
具有下列适应症者可考虑手术洽疗:(1)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者;(2)肠梗阻;(3)影响生长发育;(4)肠瘘;(5)反复出血;(6)中毒性巨结肠;(7)腹腔内脓肿;(8)肠穿孔;(9)Ai瘘和肛周脓肿;(10)有严重全身并发症。

【疗效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显示肠道瘢痕形成或病变消失。

2、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X或结肠镜检查发现炎症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

3、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X线、内镜及病理检查
结果无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