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PPT
![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b355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f.png)
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
05 沉淀实验注意事项与优化 建议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样本质量
在实验前应确保样本质量,避免使用 过期或污染的试剂和材料。
防止交叉污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DNA序列。
在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中,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用于分 离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的DNA序列,以便进一步分析目的蛋白的转录调 控作用。
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的原理
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目 的蛋白对基因转录调控影响的实验方法。
输标02入题
该实验通过将荧光素酶标记的目标蛋白与细胞核提取 物中的DNA结合,然后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将 目标蛋白与DNA复合物分离出来。
免疫共沉淀
利用特定的抗体与染色质中的目标蛋白质或DNA片段进行特异性结合,实现目 标分子的富集。
荧光检测与分析
荧光检测
利用荧光检测仪器检测荧光信号,获 取目标分子在染色质中的定位和表达 情况。
结果分析
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解读实验结果, 并进一步探讨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04 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 沉淀实验结果分析
01
03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或处理下目标蛋白与DNA结合的情 况,可以研究目的蛋白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
04
在分离出的复合物中,荧光素酶标记的目标蛋白能够 催化荧光素酶底物发出荧光,从而对目标蛋白进行检 测和定量分析。
03 双荧光素酶染色质免疫共 沉淀实验步骤
细胞培养与处理
细胞培养
选择适当的细胞系,在适宜的培 养条件下进行培养,确保细胞生 长旺盛。
热点实验: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案例介绍
![热点实验: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案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377e92a87c24028905fc307.png)
背景: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研究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阐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机制的基本途径。
与传统的EMSA技术相比,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结合在DNA序列上的调控蛋白,是目前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最佳方法。
原理:是在活细胞状态下以甲醛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超声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加入目的蛋白抗体,通过抗体沉淀靶蛋白-DNA复合物,通过洗脱的方法得到富集的靶蛋白-DNA复合物,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PCR分析),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
应用:1.组蛋白修饰研究 2.转录调控分析 3.药物开发研究 4.有丝分裂研究 5.DNA损伤与凋亡分析。
步骤:1)甲醛处理细胞2)收集细胞,超声破碎3)加入目的蛋白的抗体,与靶蛋白-DNA复合物相互结合4)加入ProteinA,结合抗体-靶蛋白-DNA复合物,沉淀5)对沉淀下来的复合物进行清洗,除去一些非特异性结合6)洗脱,得到富集的靶蛋白-DNA复合物7)解交联,纯化富集的DNA-片断8)PCR或基因芯片分析。
实验案例证明C/EBP与Tmub1启动子或增强子序列的结合实验背景:在IL-6诱导条件下,利用CHiP技术提取C/EBP-DNA复合物,以Tmub1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以提取的DNA为底物,进行扩增,从而证明C/EBP结合的DNA含有Tmub1基因,进一步确认C/EBP与Tmub1启动子或增强子序列的相互作用。
实验分组:分2个组进行实验普通PCR检测和WB检测(检测Tmub1蛋白表达水平,抗体嘉美生物实验室提供。
注:嘉美生物实验室提供绝大多数常用国外原装进口抗体,为实验委托者节约大量实验经费。
)第一组:A组第二组:B组转染3天后收集细胞做CHIP-PCR以及WB检测实验对照:设定的对照有1、阳性对照(系统阳性对照,Anti-RNA Polymerase II)2、INPUT对照(DNA片段在沉淀以前,收集下来的对照)3、阴性对照(非免疫IgG血清吸附,Normal Mouse IgG)细胞转染流程:略EZ-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流程(Upstste Catalog # 17-371)1、Kit Description:试剂盒内含的RNA聚合酶II阳性对照抗体2、试剂盒组分:A. Provided Kit ComponentsStore at 4℃:ChIP Blocked Protein G Agarose 1.5 mlChIP Dilution Buffer, One vial containing 24 mlLow Salt Immune Complex Wash Buffer 24 mlHigh Salt Immune Complex Wash Buffer 24 mlLiCl Immune Complex Wash Buffer 24 mlTE Buffer 24 ml0.5 M EDTA 250 ul5 M NaCl 500 ulSDS Lysis Buffer 10 ml1 M Tris-HCl, pH 6.5 500 ul10X Glycine 11 ml10X PBS 24 mlStore at -20℃: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 II(蛋白酶抑制剂) 2×110 ulRNase A 600 ug of RNase A in 60 ul sterile water.Proteinase K 600 ug of Proteinase K in 60 ul 1M NaHCO3 600 ulAnti-RNA Polymerase II 25ug clone CTD4H8.Normal rat IgGStore at Room Temperature:20% SDS 242 ul of 20% SDS.Spin Filters One bag containing 22 Spin Filters with Collection TubesCollection Tubes 22 Collection Tubes.Bind Reagent A 25 ml of Bind Reagent A.Wash Reagent B 12.5 ml of Wash Reagent B.Elution Reagent C 1.5 ml of Elution Reagent C.B. 抗体及血清特异性抗体:Anti-CEBP Beta antibody [E299] (ab32358,嘉美生物提供)Normal rat IgGC. 仪器设备微量混匀器Vortex mixer,震摇器Rotating wheel/platform.计时器Timer,可调微量加样枪以及tip头,Variable volume (5-1000 ml) pipettes + tips高速离心机Microfuge,Variable temperature water bath,细胞刮子Cell scraper,Sonicator,1.5 Ml离心管Microfuge tubes,PCR管PCR tubes,D. 引物设计略4、CHIP 操作流程A. 细胞蛋白与染色质的交联及细胞裂解预先准备:1) 准备细胞,150 mm培养瓶(20ml培养液)密度为80-90%,细胞数量≥1 x 10-7个;2) 准备42 ml 1X PBS (4.2 ml 10X PBS +37.8 ml water),放入150 mm培养皿以冰块预冷;3) 取出SDS Lysis Buffer,放置至常温确保SDS溶解不析出;4) 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 II恢复至室温。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XChIP实验设计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XChIP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7157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d.png)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X ChIP 实验设计ChIP是一种强大的确定蛋白或者组蛋白修饰在基因组上定位的实验方法。
染色质被分离出来后采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来判定目的蛋白是否结合在特定的DNA序列上或者判定目的蛋白结合位点在全基因组范围的分布(微阵列或DNA序列)。
这种方法具有空间性与时效性。
该实验设计为如何在细胞中进行ChIP实验提供了详细的步骤。
1交联和细胞收获。
甲醛可以将蛋白质交联到DNA上。
交联结果的好坏决定于交联时间的把握。
-30分钟。
过度的交联会减少抗原的结合性和我们建议样品交联的时间一般为2超声断裂的效率。
抗原决定簇也会被掩盖。
加入甘氨酸可以消除甲醛使交联反应终止。
1.准备两个长满细胞的150cm2的细胞培养皿(1*107-5*107个细胞/皿)。
将甲醛直接滴入PBS洗过的细胞培养皿中,使其终浓度为0.75%,然后在室温缓慢旋转10分钟,使蛋白和DNA发生交联。
2加入甘氨酸使其终浓度为125mM,在室温晃动孵育5分钟。
3使用10ml预冷PBS清洗细胞2次4使用细胞刮将细胞收获放入5ml预冷PBS中,并转入50ml的管子。
5.在皿里加入3mlPBS,将剩余的细胞转移到50ml管子里6 1,000g离心5分钟7.将上清倒去,使用FA裂解液将沉淀重悬浮(1x107cells/750μl).初始细胞要有1*107-5*107个,采用终浓度为0.75%甲醛和如上描述的甘氨酸处理。
预冷PBS洗3次,1,000g离心5分钟,沉淀用FA裂解液重悬浮。
2。
超声破碎超声裂解细胞悬液可以将DNA均一的打断成500-1000bp的片段。
不同的细胞系需要不同的超声时间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交联细胞要通过时间梯度的超声来选择最优超声条件。
样品通过时间梯度,DNA的分离如部分3所描述。
片段大小序在1.5%的琼脂糖凝胶上检测分析。
如图一所示图一:2超声破碎后,8,000g,30秒,4?C,离心。
将上清移入新的管子中。
开始准备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IP)。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https://img.taocdn.com/s3/m/a0c807a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d.png)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一种将DNA和相应的转录因子组装到染色质上的一项技术,可用于彻底研究基因表达调节机制。
1. 什么是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是一种将DNA和相应的转录因子组装到染色质上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理解基因的表达如何受调控。
它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去解析染色质和基因表达调节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被用于通过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研究基因表达调节的蛋白质组织关系。
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原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技术根据抗体结合模式可以分为单克隆抗体和聚合物抗体两种,单克隆抗体结合定向抗原,可以较好地用于基因组定点分析,它通过固定DNA模板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将它们结合到一起,再行沉淀,从而获取DNA模板及其相互作用位点。
聚合物抗体可以扩大辨识特异性,能够克服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限制,可应用于普适性抗原,可以用于核组学分析,利用共沉淀的方法结合PCR的扩增效应,将小量的DNA模板复制成更多的DNA碱基,以能够清晰地获得与染色质有关的重要信息。
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步骤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步骤主要有:细胞培养分离、肽激活细胞和抗体免疫沉淀、PCR扩增、核酸电泳分析、数据分析。
首先,要进行细胞培养,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分离出细胞,接着,激活肽将细胞激活,以提高活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的表达、组装以及相互作用;然后,添加抗体,抗体结合模板和相应的转录因子,这样可以将抗体和DNA-转录因子复合物结合在一起,继而进行沉淀;接着,将沉淀物进行PCR 扩增,从而将少量的模板复制成多份;接着,使用DNA电泳分析来检测分析结果;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调节染色质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组织关系及其机制。
以上就是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实验步骤。
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应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基因组学、核组学、基因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研究染色质结构,探索基因组变异,鉴定并且定位生物体内转录因子等,是一项重要的新技术。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b652f5195f312b3169a5cb.png)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ChIP实验被用来鉴定染色质相关蛋白的定位和/或它们的翻译后修饰状态。
这种方法依赖于特异识别目的蛋白或修饰蛋白(例如组蛋白H3 Lys9甲基化)的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和分析免疫共沉淀DNA。
早期实验方法依赖于使用温和的裂解条件,以保护蛋白质--DNA相互作用,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和DNA直接结合的蛋白。
甲醛交联方法的使用使得这样的分析可以扩展到与染色质关联的几乎任何蛋白。
非变性、非交联免疫沉淀实验使用直接和特定DNA结合蛋白结合的抗体从细胞中分离蛋白质--DNA复合物依赖于抽提和免疫沉淀的条件,尤其是在该条件下怎样使蛋白可溶并保持蛋白质-DNA的结合。
有几种方法已被成功使用,但是要注意到这一点,要根据蛋白质-DNA复合物所需的条件来调整实验条件。
该方法本质来说是利用低渗透压裂解细胞,分离细胞核,在低盐条件下使用核酸酶(DNaseI或微球菌核酸酶—Mnase)溶解染色质,接着使用抗体进行免疫沉淀识别目标蛋白。
使用多肽可以从免疫复合物中最先洗下蛋白质-DNA复合物,这可以减少在更严格的洗脱下来的,与DNA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污染。
提取的DNA可以克隆用于进一步分析、测序或用于探针阵列分析。
甲醛交联免疫沉淀实验这已成为研究染色质中动态蛋白质--DNA的强有力方法。
甲醛交联的染色质免疫沉淀的实验步骤见图二。
甲醛交联使我们能够检测到可能不直接结合DNA的蛋白质--染色质的结合。
这种交联方法产生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和蛋白质-RNA交联,因此适合于染色质不同成分以及瞬时关联的分析。
这也有效地被用于分析染色质翻译后修饰的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最初在果蝇体系中是由Varshavski及其同事开发的,由Paro 修正的由两个酵母小组广泛使用和修正的。
图二该技术实验步骤适用于所有的ChIP实验,由于研究系统的不同或研究小组的偏好,在实验细节上略有不同。
此外,在新研究系统的第一次实验需要优化实验步骤。
微量细胞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微量细胞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https://img.taocdn.com/s3/m/919fe41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5.png)
微量细胞染色质免疫共沉淀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染色质是细胞核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其功能涉及到基因的表达调控、DNA的修复和复制等多个生物过程。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步骤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a6b74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4.png)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步骤英文回答: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 is a widely 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 that allows 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teins and DNA in the context of chromatin. It is commonly used to study protein-DNA interactions, such as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chromatin remodeling.The ChIP experiment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1. Cross-linking: The first step is to cross-link the proteins to the DNA in living cells or tissues to preserve their interactions.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treating the cells with a cross-linking agent such as formaldehyde.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is stopped by adding glycine, which quenches the formaldehyde.2. Cell lysis and chromatin fragmentation: The cross-linked cells are then lysed to release the chromatin. The chromatin is fragmented into smaller pieces by sonicationor enzymatic digestion. The goal is to obtain chromatin fragments of a suitable size range for subsequent immunoprecipitation.3. Immunoprecipitation: The fragmented chromatin is incubated with antibodies specific to the protein of interest. These antibodies recognize and bind to theprotein-DNA complexes. The protein-DNA complexes are then pulled down using protein A/G beads or magnetic beads coupled with antibodies. This step allows for the selective enrichment of the protein-DNA complexes of interest.4. Washing and elution: The pulled-down complexes are washed to remove any non-specifically bound proteins or DNA. The protein-DNA complexes are then eluted from the beads, usually by heat or enzymatic digestion, to release the DNA fragments.5. Reversal of cross-links: The cross-links between proteins and DNA are reversed by incubating the elutedprotein-DNA complexes at high temperature. This step dissociates the proteins from the DNA and allows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DNA fragments.6. DNA purific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covered DNA fragments are purified and can be further analyzed by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PCR, qPCR, microarrays, or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hese analyses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tein-DNA interactions and the genomic regions bound by the protein of interest.ChIP experiments require careful optimization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cross-linking conditions, chromatin fragmentation, antibody specificity, and washing condition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include appropriate controls, such as negative controls (no antibody or non-specific antibody) and positive controls (known protein-DNA interactions), to validate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results.中文回答: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实验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染色质的背景下探究蛋白质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
![植物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caa6e7b8f67c1cfad6b834.png)
被D N a s e I切割原理设计的 D NA 足 迹 检 测 方
] 1 7 1 8 - ; 法[ 硫酸二甲酯特异甲基化修饰裸露 D NA 的
图 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试验流程 F i . 1 T h e r o c e d u r e o f c h r o m a t i n i mm u n o r e c i i t a t i o n g p p p
鸟嘌呤 , 六氢吡啶识别并切割这种修饰位点 , 依据这
[9] 。这3 个原理设计的 D NA 甲基 化 干 扰 试 验 方 法 1
研究推荐方法 , 供分子生物学研究者交流使用 。 1 材料与方法 1. 1 植物材料 将在土中生长 3 周的拟南 芥 野 生 型 C o l 0和突 - 待用 。 变体 m e t 1 的幼嫩叶片在液氮中收集冻存 , 蛋白质和 D 1. 2 提细胞核 , N A 的交联固定 1. 2. 1 试 验 前 准 备 工 作 配 置 3 7% 甲 醛 , 2 ·L-1 甘氨酸 , ( 蛋白酶抑制剂 c m o l o c k t a i l 1∶5 0 0去 , 离子水稀 释 ) 每个样品8m L 提 核 缓 冲 液 M1 ( 1 0
。大约 1 6 5个碱基对的 D NA 缠
6 6 0
) P R A TA C U L TUR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 3 1, N o . 0 4
/ 0 4 2 0 1 4
[ 1 ] 。这 些 生 理 生 化 过 程 中 染 色 质 不 断 D NA 修复 7-1
例 如: 区域 的 结 合 直 接 调 控 了 基 因 的 表 达, R NA 启动了基 o l m e r a s e I I 与基因的启 动 子 区 域 结 合 , p y [ 2] 并 因的转录过程 ; D RM 2识别重复序列的 D NA,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33878689b6648d7c1c746f1.png)
一、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简介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
因此,研究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阐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机制的基本途径。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
CHIP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而且,CHIP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CHIP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建立的CHIP-on-chip方法已广泛用于特定反式因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CHIP与体内足迹法相结合,用于寻找反式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RNA-CHIP用于研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随着CHIP的进一步完善,它必将会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可以:(1)组蛋白修饰酶的抗体作为“生物标记”;(2)转录调控分析;(3)药物开发研究;(4)DNA损失与凋亡分析。
二、ChIP的一般流程甲醛处理细胞---收集细胞,超声破碎---加入目的蛋白的抗体,与靶蛋白-DNA复合物相互结合---加入ProteinA,结合抗体-靶蛋白-DNA复合物,并沉淀---对沉淀下来的复合物进行清洗,除去一些非特异性结合---洗脱,得到富集的靶蛋白-DNA复合物---解交联,纯化富集的DNA-片断---PCR分析。
三、PCR分析ChIP-chip技术对于大规模挖掘顺式调控信息成绩卓著,同时它可以用于胚胎干细胞和一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中央神经紊乱的发生的机制。
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开发一些治疗方法。
02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简介
![02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2bd327dc77da26924c5b038.png)
Ago----argonaute蛋白
谢 谢!
概述 原理 方法 比较 举例
Saleh A, Alvarez-Venegas R, Avramova Z. An efficient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 protocol for study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in Arabidopsis plants. Nat Protoc. 2008;3(6):1018-1025.
概述
原理 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
方法 比较
举例 ➢ 研究体内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 工具。 它不仅可以灵敏地检测目标蛋 白与特异DNA 片段的结合情况,还可以 用来研究组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概述
原理 CHIP原理
方法
比较 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
举例
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
概述
原理 应用举例
方法
比较
举例
Mantovani F, Tocco F, Girardini J, et al. The prolyl isomerase Pin1 orchestrates p53 acetylation and dissociation from the apoptosis inhibitor iASPP. Nat Struct Mol Biol. 2007 Oct;14(10):912-920.
方法
比较
举例
条 超声波破碎条件的选择
件 选
抗体量的选择
择 PCR反应条件的选择
对 Input对照
照 设
阳性对照:如组蛋白抗体
置 阴性对照:阴性引物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组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组](https://img.taocdn.com/s3/m/d0ae38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a.png)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组(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一种用于研究染色质结构和功能的技术,通常用于研究特定蛋白与DNA的结合以及与转录因子相关的基因调控元件。
在进行ChIP实验时,通常会根据实验目的和需要研究的具体基因或蛋白进行分组。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ChIP分组方案,共计800字:1. 组一:研究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实验目的:通过ChIP分析特定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位点,研究转录因子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和基因调控网络。
实验分组:(1)抗体组:使用特异性抗体针对转录因子进行免疫沉淀。
(2)对照组:使用等量未被抗体结合的DNA进行免疫沉淀作为对照。
(3)质谱分析组:对免疫沉淀后的DNA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出结合转录因子的特异性DNA 序列。
2. 组二:研究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ChIP分析特定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实验分组:(1)抗体组:使用特异性抗体针对组蛋白修饰(如H3K36me2)进行免疫沉淀。
(2)对照组:使用等量未被抗体结合的DNA进行免疫沉淀作为对照。
(3)测序分析组:对染色质免疫沉淀后解旋的DNA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染色质结构的变化。
3. 组三:研究RNA聚合酶与基因转录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ChIP分析RNA聚合酶与基因启动子的结合,研究基因转录的起始位点。
实验分组:(1)抗体组:使用特异性抗体针对RNA聚合酶进行免疫沉淀。
(2)基因组DNA组:分析免疫沉淀后提取的DNA是否含有预期的基因启动子区域。
(3)基因表达组: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细胞,分析基因表达的变化,以验证RNA聚合酶与基因转录的关系。
以上是三种可能的ChIP分组方案,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组合。
通过ChIP 技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为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https://img.taocdn.com/s3/m/ceb74eaec77da26925c5b084.png)
一、超声剪切染色质1.用37℃预温的1%PFA固定10-20min,使DNA与蛋白质交联2.终止交联,加入终浓度为0.125M的甘氨酸3.用预冷的PBS洗2次4.用PBS将细胞刮下(5mlPBS+1mMPMSF+1mg/ml抑肽酶)5.4500rpm5min(此阶段细胞沉淀可储存于-80℃)6.弃上清,按200ul/106个细胞加入SDS lysis buffer(现加PMSF&coktail),冰上10min(4℃rotation 30min)7.27G针头注射器吹打3遍,若有气泡离心8.超声:不可有气泡,超两次后放到冰上9.离心:4℃,12000rpm,20min,上清转移到15ml离心管二、Ab沉淀目的染色质1.用dilution buffer稀释至1ml2.取50ul Input(也可取少量做lgG阴性对照,RNaseⅡ阴性对照)备注:取450ul做lgGcontrol,剩余500ul3.剩下的加一抗(5ul/ml),4℃rotate过夜4.向样品中加入50ul ProteinA+Gbeads,4℃rotate2h,之后可在冰上沉淀一会5.离心,1000rpm1min,留上清6.洗珠子,1ml/5min/次,在4℃rotate,再在冰上静置5min,1000rpm1min。
洗涤顺序为:低盐溶液→高盐溶液→LicL(之前在4℃)→TE→TE(室温)三、去除蛋白质1.Elution buffer(1%SDS、0.1MNaHCO3;0.5gSDS,0.42gNaHCO3 in 50ml ddH20)+250uL RT15min rotate →离心1000rpm1min→上清(收集)→+250ulRT 10min →金属65℃5min→上清(收集)2.上清+20ul5M NaClInput+450ul elution buffer+20ul 5M NaCl65℃6-7h或过夜3.10ul0.5MEDTA,20ul1MTris-HCl +2ul 10mg/ml 蛋白酶K(50℃1h)?四、提纯DNA1.加等体积(500ul)Tris-饱和酚,剧烈混匀,14500rpm10min,取上清,加入500ulCHCl3混匀后14500rpm10min,取上清后再加入tRNA60ug (200ug/ml,3ul),加异丙醇500ul,离心14500rpm20min 弃上清2.加70%酒精洗一遍,14500rpm5min,(要去掉上清,先倒掉,倒掉之后离心一下再扔掉液体)将管子倒扣空气晾干。
ChIP_原理及实验方法
![ChIP_原理及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bc5c3f192e45361066f5bc.png)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实验方法实验原理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通过与染色质片段共沉淀和PCR技术,在体内检测与特异蛋白质结合的DNA片段。
ChIP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活体细胞状态下研究了蛋白质和目的基因结合状况,减少了体外实验的误差。
在活体细胞中,先对与调节蛋白结合的染色质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例如:超声波)随机剪切染色质,用调节蛋白的抗体沉淀目的染色质,再通过一定手段把目的染色质上的蛋白质去除掉,最后用PCR等方法检测鉴定共沉淀的DNA片段的特性。
仪器和试剂真空设备、涡旋器、液氮、冷冻离心管、离心机、超声波粉碎仪、miracloth 37%甲醛,2M甘氨酸,ddHO,剪切的鲑精DNA/protein A琼脂糖珠(Sant cruz),2蛋白酶K(14mg/ml),RNaseA,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仿,无水乙醇,提取缓冲液1(EB1):0.4M蔗糖;10mM Tris-HCl,pH8.0;5mM β-ME;0.1mM PMSF;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aprotinin、pepstain A、Leupeptin、Antipain、TPCK、Benzamidine)•提取缓冲液2(EB2):0.25M 蔗糖;10mM Tris-HCl,pH8.0;10mM MgCl2;1%Triton 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5mM β-ME;0.1mM PMSF;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提取缓冲液3(EB3):1.7M蔗糖;10mM Tris-HCl,pH8.0;0.15%Triton X-100;2mM MgCl;5mMβ-ME;0.1mM PMSF;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2核裂解缓冲液(NLB):50mM Tris-HCl,pH8.0;10mM EDTA;1%SDS;PMSF和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ChIP稀释缓冲液(ChIP DB):1.1%Triton X-100;1.2mM EDTA;16.7 mMTris-HCl,pH8.0;167mM NaCl;PMSF和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洗脱缓冲液(EB):1%SDS;0.1M NaHCO3(现配)低盐洗脱液:150mM NaCl;0.1%SDS;1%Triton X-100;2mM EDTA;20mM Tris-HCl,pH8.0高盐洗脱液:500mM NaCl;0.1%SDS;1%Triton X-100;2mM EDTA;20mM Tris-HCl,pH8.0LiCl洗脱液:0.25M LiCl;1%NP-40;1%脱氧胆酸钠;2mM EDTA;20mM Tris-HCl,pH8.0TE缓冲液:1mM EDTA;10mM Tris-HCl,pH8.0实验方法植物材料的准备(以拟南芥为例)1.在覆盖有保鲜膜的土里播上拟南芥的种子。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原理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eefe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9.png)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原理一、前言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利用抗体特异性识别染色质上的特定蛋白质,进而从复杂的细胞核提取物中富集这些蛋白质,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原理。
二、实验步骤1. 交联首先,需要对活细胞进行交联处理,以稳定染色质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交联剂有甲醛和二氧化硅等。
2. 染色质片段化接下来,需要将交联后的细胞进行裂解,并将DNA片段化。
这可以通过超声波或者限制性内切酶等方法实现。
3. 免疫共沉淀然后,在裂解液中加入与目标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并进行免疫共沉淀。
在共沉淀过程中,目标蛋白和与其结合的DNA片段会被富集到抗体上。
4. 分离DNA片段接下来,需要将DNA片段从抗体上分离出来。
这可以通过加入盐或者进行热处理等方法实现。
5. 鉴定和分析最后,对富集的DNA片段进行鉴定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PCR扩增、测序或者芯片技术等方法实现,以确定目标蛋白在染色质中的作用位置和作用方式。
三、原理解析1. 抗体选择ChIP技术的核心是抗体的选择。
抗体需要特异性识别目标蛋白,并保持其活性。
通常情况下,使用多个不同来源的抗体可以提高富集效率和准确性。
2. 交联原理交联是通过甲醛或二氧化硅等化学物质与细胞核内的DNA、蛋白质发生共价结合而实现的。
交联后的染色质会更加稳定,避免了在裂解过程中DNA和蛋白质之间失去相互作用。
3. 片段化原理染色质片段化是为了将长链DNA切成适当大小的小片段,以便于后续步骤中与抗体结合并富集目标蛋白。
超声波法利用高频声波震荡使DNA分子破碎,而限制性内切酶法则利用特定的酶切割位点切割DNA分子。
4. 免疫共沉淀原理免疫共沉淀是利用抗体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将目标蛋白及其相关DNA片段从裂解液中富集到抗体上。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抗体和免疫共沉淀条件,以提高富集效率和准确性。
5. DNA片段分离原理将DNA片段从抗体上分离出来是为了进一步进行后续鉴定和分析。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简介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4840ed2aa00b52acfc7ca64.png)
概述
原理
方法 比较 举例
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
研究体内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 工具。 它不仅可以灵敏地检测目标蛋 白与特异DNA 片段的结合情况,还可以 用来研究组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概述
原理
方法 比较 举例
CHIP原理
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 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 小片段 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 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 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
概述
原理
方法 比较 举例
应用举例
Mantovani F, Tocco F, Girardini J, et al. The prolyl isomerase Pin1 orchestrates p53 acetylation and dissociation from the apoptosis inhibitor iASPP. Nat Struct Mol Biol. 2007 Oct;14(10):912-920.
概述
原理
方法 比较 举例
比较: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常用方法
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
体 外
体 内
DNaseⅠ足迹法(foot printing)
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IP)
概述
原理
方法 比较 举例
EMSA
CHIP
由于许多转录调控蛋 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结 白有相似或相同的DNA 合在DNA序列上的调控 结合位点,EMSA获取 蛋白,是目前确定与 的结果不一定能真实 特定蛋白结合的基因 地反映体内转录调控 组区域或确定与特定 蛋白和DNA结合的状况。基因组区域结合的蛋 白质的最好方法。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35dc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d.png)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一种用于研究染色质调控因子与DNA结合的实验技术,主要用于研究转录因子与DNA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的主要步骤:
1. **样品准备**:对细胞进行特殊处理,使之成为适合进行基因转录的“活动”状态,然后进行细胞裂解,使染色体变得更为疏松,同时加入抗体。
2. **免疫沉淀**:将处理过的细胞裂解物与特异性抗体混合,利用免疫沉淀将与该抗体结合的DNA片段富集。
3. **DNA回收**:利用纯化的ChIP-enrich样品中是否含有待检定的靶基因的DNA片段。
4. **基因组DNA的回收和鉴定**:通过PCR或测序等方法对ChIP产物进行检测,鉴定是否存在靶基因的DNA片段。
如果存在,即可说明该转录因子能够结合到该基因的DNA上。
5. **基因组DNA的再次检测**:可以通过QPCR或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进一步验证ChIP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抗体的选择非常重要,通常使用针对蛋白质的特异性抗体,如针对转录因子的抗体。
同时,实验需要严谨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也可通过使用特异性核酸探针或引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进行大规模基因组研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Protocol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Protocol](https://img.taocdn.com/s3/m/31f185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1.png)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技术方法。
其实验原理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从而实现对DNA结合蛋白及其DNA靶标的富集。
实验所需试剂和耗材包括:细胞培养及提取试剂、生物素标记试剂盒、抗体、蛋白质A琼脂糖珠、Triton X-100、ECL显影液等。
实验仪器包括: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离心机、染色质免疫沉淀仪等。
实验准备工作的要点包括:首先,要确认所用试剂和耗材的型号和保质期;其次,要确保细胞株和抗体的选择合适;最后,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并调试至最佳状态。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细胞进行培养并提取染色质。
2.在染色质中加入对应于一个特定组蛋白标记的生物抗体,并用Triton X-100将抗原抗体混合物进行稀释。
3.在混合物中加入蛋白质A琼脂糖珠,以便吸附多余的抗体和未结合的蛋白质。
4.用洗涤液洗涤沉淀物,去除未结合的蛋白质和抗体,最后用变性液洗脱DNA。
5.用电泳法和显影法检测提取出的DNA片段。
注意事项包括:要保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并确保抗原抗体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准确适宜;在加入蛋白质A琼脂糖珠后,要充分混匀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最后,要注意控制好电泳参数和显影条件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如果抗原抗体反应不充分,可以尝试增加抗体浓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如果未结合的蛋白质不能被有效清除,可以尝试增加洗涤次数或更换洗涤液;如果电泳条带不清晰或出现异常,可以尝试调整电泳参数或更换电泳液。
总之,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种研究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需要注意保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准确控制抗原抗体反应条件、充分洗涤未结合的蛋白质等关键点。
同时,针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 DNA实验技术方法汇总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 DNA实验技术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194bca4f78a6529657d531a.png)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可以:(1)组蛋白修饰酶的抗体作为“生物标记”;(2)转录调控分析;(3)药物开发研究;(4)DNA损失与凋亡分析。
1实验方法原理:在保持组蛋白和DNA联合的同时,通过运用对应于一个特定组蛋白标记的生物抗体,染色质被切成很小的片断,并沉淀下来。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rein A”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活用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精制的prorein A预先结合固化在argarose的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就能吸附抗原达到精制的目的。
2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耗材:细胞样品甲醛、甘氨酸、PBS、SDS、Lysis Buffer、洗脱液、RNaseA、蛋白酶K、omega胶回收试剂盒等离心管、超声仪、电泳仪、离心机等3实验步骤:一、细胞的甲醛交联与超声破碎(第一天)1. 取出1平皿细胞(10 cm平皿),加入243 ul 37%甲醛,使得甲醛的终浓度为1%(培养基共有9 ml)。
2. 37℃孵育10 min。
3. 终止交联:加甘氨酸至终浓度为0.125 M。
450 ul 2.5 M甘氨酸于平皿中。
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5 min即可。
4. 吸尽培养基,用冰冷的PBS清洗细胞2次。
5. 细胞刮刀收集细胞于15 ml离心管中(PBS依次为5 ml,3 ml和3 ml)。
预冷后2 000 rpm 5 min收集细胞。
6. 倒去上清。
按照细胞量,加入SDS Lysis Buffer。
使得细胞终浓度为每200ul含2×106个细胞。
这样每100 ul溶液含1×106个细胞。
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
假设MCF7长满板为5×106个细胞。
本次细胞长得约为80%。
即为4×106个细胞。
因此每管加入400 ul SDS Lysis Buffer。
ChIP实验精讲(做科研的必看)
![ChIP实验精讲(做科研的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f919cf510740be1e650e9a69.png)
ChIP实验精讲(做科研的必看)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概述ChIP: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
研究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阐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机制的基本途径。
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原理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
ChIP应用1、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2、CHIP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建立的CHIP-on-ChIP 方法已广泛用于特定反式因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3、CHIP与体内足迹法相结合,用于寻找反式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4、RNA-CHIP用于研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试验流程一、交联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1. 细胞甲醛交联和收集注意事项:①需要优化甲醛使蛋白质和DNA交联的时间。
②交联的时间很关键。
交联的时间一般为2-30 分钟。
③交联过度会降低抗原的可结合性和超声的效率,也会被遮盖抗原的表位。
④甘氨酸可抑制甲醛的作用,终止交联反应。
1.1 取1直径10cm培养皿的细胞。
加入甲醛至终浓度为0.75%(V/V),使蛋白和DNA 交联。
1.2 室温下,轻摇10 分钟。
1.3 加入甘氨酸至终浓度为125 mM,室温下放置5 分钟,以终止交联。
1.4 吸去培养基,用冰冷PBS 洗细胞2 次。
1.5 使用细胞刮刀,加入5ml 冰冷PBS,刮下细胞,收集至一个50 ml 离心管中。
1.6 再用 3 ml 冰冷PBS 洗培养皿2次,至50ml 离心管中。
1.7 4℃,1000 g,离心5分钟收集细胞。
1.8 吸弃上清,用SDSLysis Buffer重悬沉淀(每1 X 107 个细胞加800 μ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简介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
因此,研究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阐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机制的基本途径。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
CHIP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而且,CHIP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CHIP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建立的CHIP-on-chip方法已广泛用于特定反式因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CHIP与体内足迹法相结合,用于寻找反式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RNA-CHIP用于研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随着CHIP的进一步完善,它必将会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可以:(1)组蛋白修饰酶的抗体作为“生物标记”;(2)转录调控分析;(3)药物开发研究;(4)DNA损失与凋亡分析。
二、ChIP的一般流程甲醛处理细胞---收集细胞,超声破碎---加入目的蛋白的抗体,与靶蛋白-DNA复合物相互结合---加入ProteinA,结合抗体-靶蛋白-DNA复合物,并沉淀---对沉淀下来的复合物进行清洗,除去一些非特异性结合---洗脱,得到富集的靶蛋白-DNA复合物---解交联,纯化富集的DNA-片断---PCR分析。
三、PCR分析ChIP-chip技术对于大规模挖掘顺式调控信息成绩卓著,同时它可以用于胚胎干细胞和一些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中央神经紊乱的发生的机制。
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开发一些治疗方法。
目前ChIP-chip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及转录因子的结合和条件特异性;组蛋白的修饰,组蛋白修饰蛋白和染色体重建。
ChIP-chip在描述转录结合因子动力学中的研究、染色体结构组分的分布、在组蛋白的修饰、组蛋白修饰蛋白和染色体重建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ChIP-chip 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体内进行反应;在给定的检验细胞环境的模式下得到DNA相互关系的简单影像;使用特异性修正抗体鉴定与包含有一个特异性后转录修正的蛋白质的相关位点;直接或者间接(通过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鉴别基因组与蛋白质的相关位点。
缺点是:需要一个特异性蛋白质抗体,有时难于获得;为了获得高丰度的结合片段,必须实验演示胞内条件下靶标蛋白质的表达情况;调控蛋白质的基因的获取可能需要限制在组织来源中。
总之,ChIP-chip 技术的发展为析活细胞或组织中DNA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力的工具。
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芯片的构建进行改进,提高其实用性。
使用易于获得抗体,增加这种方法的可用性。
在PCR分析这一块,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半定量-PCR。
但是现在随着荧光定量PCR的普及,大家也越来越倾向于Q-PCR了。
此外还有一些由ChIP衍生出来的方法。
例如RIP (其实就是用ChIP的方法研究细胞内蛋白与RNA的相互结合,具体方法和ChIP差不多,只是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RNase,最后分析的时候需要先将RNA逆转录成为cDNA);还有ChIP-chip(其实就是ChIP富集得到的DNA-片段,拿去做芯片分析,做法在ChIP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要根据公司的要求来准备样品)。
实验方法原理在保持组蛋白和DNA联合的同时,通过运用对应于一个特定组蛋白标记的生物抗体,染色质被切成很小的片断,并沉淀下来。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rein A”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活用开发出来的方法。
目前多用精制的prorein A预先结合固化在argarose的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就能吸附抗原达到精制的目的。
实验材料细胞样品试剂、试剂盒甲醛甘氨酸PBSSDS Lysis Buffer洗脱液RNaseA蛋白酶Komega胶回收试剂盒仪器、耗材离心管超声仪电泳仪离心机实验步骤一、细胞的甲醛交联与超声破碎(第一天)1. 取出1平皿细胞(10 cm平皿),加入243 ul 37%甲醛,使得甲醛的终浓度为1%(培养基共有9 ml)。
5. 细胞刮刀收集细胞于15 ml离心管中(PBS依次为5 ml,3 ml和3 ml)。
预冷后2 000 rpm 5 min收集细胞。
6. 倒去上清。
按照细胞量,加入SDS Lysis Buffer。
使得细胞终浓度为每200ul含2×106个细胞。
这样每100 ul溶液含1×106个细胞。
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
假设MCF7长满板为5×106个细胞。
本次细胞长得约为80%。
即为4×106个细胞。
因此每管加入400 ul SDS Lysis Buffer。
将2管混在一起,共800 ul。
7. 超声破碎:VCX750,25%功率,4.5 s冲击,9 s间隙。
共14次。
二、除杂及抗体哺育(第一天)1. 超声破碎结束后,10 000 g 4℃离心10 min。
去除不溶物质。
2. 留取300ul做实验,其余保存于-80℃。
3. 300 ul中,100 ul加抗体做为实验组;100 ul不加抗体做为对照组;100 ul加入4 ul 5 M NaCl(NaCl终浓度为0.2 M),65℃处理3 h解交联,跑电泳,检测超声破碎的效果。
4. 在100 ul的超声破碎产物中,加入900 ul ChIP DilutionBuffer和20 ul的50×PIC。
再各加入60 ul ProteinA Agarose/SalmonSpermDNA。
4℃颠转混匀1 h。
5. 1 h后,在4℃静置10 min沉淀,700 rpm离心1 min。
6. 取上清。
各留取20 ul做为input。
一管中加入1 ul抗体,另一管中则不加抗体。
4℃颠转过夜。
三、检验超声破碎的效果(第一天)1. 取100 ul超声破碎后产物,加入4 ul 5M NaCl,65℃处理2 h解交联。
2. 分出一半用酚/氯仿抽提。
电泳检测超声效果。
四、免疫复合物的沉淀及清洗(第二天)1. 孵育过夜后,每管中加入60 ul ProteinA Agarose/SalmonSperm DNA。
4℃颠转2 h。
2. 4℃静置10 min后,700 rpm离心1 min。
除去上清。
3. 依次用下列溶液清洗沉淀复合物。
清洗的步骤:加入溶液,在4℃颠转10 min,4℃静置10 min沉淀,700 rpm离心1 min,除去上清。
洗涤溶液:(1)low salt wash buffer-one wash(2)highsalt wash buffer-one wash(3)LiCl wash buffer-one wash(4)TE buffer-two wash4. 清洗完毕后,开始洗脱。
洗脱液的配方:100 ul 10%SDS,100 ul1M NaHCO3,800 ul ddH2O,共1 ml。
每管加入250 ul洗脱buffer,室温下颠转15 min,静置离心后,收集上清。
重复洗涤一次。
最终的洗脱液为每管500 ul。
5. 解交联:每管中加入20 ul 5M NaCl(NaCl终浓度为0.2 M)。
6. 混匀,65℃解交联过夜。
五、DNA样品的回收(第三天)1. 解交联结束后,每管加入1 ul RNaseA(MBI),37℃孵育1 h。
2. 每管加入10 ul 0.5 M EDTA,20 ul1M Tris.HCl(PH6.5),2 ul 10 mg/ml蛋白酶K。
45℃处理2 h。
3. DNA片段的回收----omega胶回收试剂盒。
最终的样品溶于100 ul ddH2O。
六、PCR分析(第三天)注意事项 1. 注意抗体的性质。
抗体不同和抗原结合能力也不同,免染能结合未必能用在IP反应。
建议仔细检查抗体的说明书。
特别是多抗的特异性是问题。
2. 注意溶解抗原的缓冲液的性质。
多数的抗原是细胞构成的蛋白,特别是骨架蛋白,缓冲液必须要使其溶解。
为此,必须使用含有强界面活性剂的缓冲液,尽管它有可能影响一部分抗原抗体的结合。
另一面,如用弱界面活性剂溶解细胞,就不能充分溶解细胞蛋白。
即便溶解也产生与其它的蛋白结合的结果,抗原决定族被封闭,影响与抗体的结合,即使IP成功,也是很多蛋白与抗体共沉的悲惨结果。
3. 为防止蛋白的分解,修饰,溶解抗原的缓冲液必须加蛋白每抑制剂,低温下进行实验。
每次实验之前,首先考虑抗体/缓冲液的比例。
抗体过少就不能检出抗原,过多则就不能沉降在beads上,残存在上清。
缓冲剂太少则不能溶解抗原,过多则抗原被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