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摘要: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工程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一旦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现状及意义入手,就混凝土工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原材料、配合比、搅拌过程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点。

关键词:质量问题质量控制混凝土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现状及质量控制意义

(一)我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现状

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这40多年里混凝土的产量、质量、技术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混凝土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质量、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企业内部缺乏长远的目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混凝土质量特别是耐久性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部分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欠缺,一些质量不合格、或质量较差的原材料进入生产,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部分从业人员观念比较落后,认为混凝土行业是技术含量低的行业。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不按照规章操作。没有认识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对混凝土的质量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施工方面,由于部分施工人员技术较差,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造成施工质量差,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混凝土也是一种产品,对于具体的工程,也有一定的质量要求。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材料,其组成质量变化较大,因此全过程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得到质量均匀的、体积稳定的、耐久的、满足设计强度而且经济的混凝土。要得到这样的优质混凝土,必须使拌和物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便于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密实、充满模型,并且始终均匀。因此,拌和物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具有施工条件要求的足够流动性、体积稳定性以及尽可能低的温度应力。

二、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一)外加剂使用不当是最常见的一类事故

此类事故表现在: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分长时间不凝结硬化;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起鼓包。

(二)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而造成质量事故

这类事故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混凝土强度本身就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二是现场抽样的混凝土试块未达到设计要求。后者占比重较大。

(三)因混凝土出现裂缝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由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一类是由变形(包括温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另一类是由施工操作(如制作、脱模、养护、堆放、运输、吊装等)引起的裂缝。

三、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这几种组成成份中,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试验工程师应严格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杜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投入使用,监理的抽检试验不可少。如果需要外委试验,则必须由监理见证取样。

1.水泥

桩基混凝土用水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初凝时间不小于2.5小时,不得使用早强水泥。碱含量<0.6%,氯离子总量小于胶凝材料质量的0.1%。

箱梁、墩台混凝土用水泥:尽量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控制水泥细度,碱含量<0.6%,氯离子总量小于胶凝材料质量的0.1%。采用42.5及其以上的硅酸盐水泥,不采用超量掺有火山灰或煤灰的硅酸盐水泥。为使桥梁外观颜色一致,要求采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不得中途更换水泥。

2.砂

细集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

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

3.石子

粗集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公路混凝土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定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针片状颗粒含量≤1 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含泥量≤1%的碎石。

4.水

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so2-4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应着重控制。

5.外加剂

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及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符合现行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使用前复验其效果,在满足减水率和工作性能的同时,还应满足凝结时间、坍落度保留值等多项指标的要求。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胶结材料总重的2%,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jtj041-2000相应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

(二)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在试验室配制符合要求的高强混凝土比较容易,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稳定质量却较为困难。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并且要根据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

1.严格水灰比控制:搅拌混凝土前,应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2.按照施工配合比各材料掺量进行准确计量,计量偏差应满足: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化学外加剂、拌和用水±1%,粗细集料±2%。

3.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炎热夏季可采用在集料堆料场搭设遮阳棚或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0℃;冬季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4.合理安排工艺和工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到浇捣完毕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出机至浇注入摸时间间隔不宜大于75min。

5.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控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不高于70℃,内外温差不大于25℃,浇筑结束后,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三)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水泥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