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11泌尿系统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
17
基本病理变化
(1)肾小球细胞数目增多 (2)基膜增厚 (3)炎性渗出和坏死 (4)玻璃样变和硬化 (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18
临床表现
(1)急性肾炎综合征
起病急,以少尿、血尿、氮质血症和高 血压为主要表现。蛋白尿和水肿程度不 等,一般较轻。 ——为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特征 性表现
外源性----细菌、病毒等
14
发病机制
一 循环免疫复合物 抗体与抗原在血循环中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沉积于 肾小球、激活补体---肾小球损害。 特点:
抗原非肾小球性 人类90% 肾炎属此型 电子致密物沉积在上皮下、内皮下、基底膜 常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颗粒状荧光
15
二 原位免疫复合物 血循环中出现了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小球固有的抗 原---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肾小球损害、炎症 两种动物模型证实: 1.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Masuqi肾炎)
蛋白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
3:肾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27
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多,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 增生并有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毛血管腔狭窄
28
29
30
EM: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 基膜和 脏层上皮细胞间见“驼峰状”电子致密 物沉积。
免疫荧光检查:IgG,C3沿肾小球Cap壁 呈不连续的颗粒状分布。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urinary system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概述: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功能:
最好 4.弥漫性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明显增生伴中
性粒细胞浸润 5.“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属于免疫复合物性肾 炎 6.颗粒状荧光
24
25
病理变化
G:大红肾/蚤咬肾、皮质增厚
26
M:
1: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增多,系膜细
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Cap之间中性粒细胞 和单核细胞浸润
2: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轻度脂变
单纯蛋白尿常由轻度肾小球损害所致 单纯性血尿主要见于IgA肾病。
(5)慢性肾炎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缓慢发生的肾功能衰竭,并伴 有多尿、夜尿、贫血、氮质血症和高血压
——为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改变的临 床表现,见于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21
肾小球肾炎分类
按病变的肾小球所占的比率: (1)弥漫性 ——全部或50%以上的肾小球 (2)局灶性 ——小部分肾小球
38
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特点:
中青年多见,男女发病率相似 起病急、进展快、几周或几月肾衰,死于 尿毒症,发病率5%. 病理特征: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新 月体或环状体形成。
39
病因及发病机理
多种原因(原发或继发)--Cap壁损伤----血 浆纤维蛋白渗出到球囊腔---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 生----新月体形成
(1)生成和排出尿液 (2)内分泌功能
3
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4
a. 皮质
b. 髓质

c. 肾乳头

d. 肾柱 e. 髓放线

f. 肾纤维膜 g. 肾小盏

h. 肾血管

i. 肾窦 j. 肾大盏

k. 肾盂 l. 肾窦脂肪
m. 肾小盏
n. 输尿管
5
肾正常组织结构
肾单位: 由肾小球、近曲小
连续线性荧光、电镜下内皮细胞线性高电子 密度的物质沉积 临床上仅2.5% 2.Heymann肾炎 不连续颗粒状荧光、电镜下上皮细胞与基底 膜之间的电子致密物
16
三 、抗肾小球细胞抗体
无免疫复合物 抗体直接与肾小球细胞的抗原成分反应 ——系膜溶解、内皮损伤、上皮损伤
四、 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无免疫复合物 致敏T淋巴细胞引起肾小球损伤
按病变肾小球受累毛细血管袢的范围: (1)球性 ——整个肾小球或大部分肾小球 (2)节段性 ——仅肾小球的部分血管袢
22
23
一 、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特点:
1.两侧肾脏几乎同时受累 2.6─10岁儿童好发、男/女=2/1
90%以上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3.主要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上最常见,预后
管、髓袢、远曲小管 和连接部构成。
肾小球结构: 血管球+肾球囊(壁
层和脏层细胞围成的 腔隙)
肾小球的结构在肾脏 病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6
7
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 1.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2. 基膜 3. 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
足细胞伸出足突,足突间称滤过间隙。
8
足突
壁层 肾 球 囊
脏层
基膜 滤


内皮
31
32
左: 4000倍
右: 8000倍
33
34
பைடு நூலகம்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5
临床病理联系: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症
1. 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2. 少尿及氮质血症 3. 水肿 4. 高血压
36
37
结局
95%小儿4~6周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 病理改变数月或数年消退。
1%~2%——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成人患者仅60%可完全恢复正常。
概 念:
本病是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炎 症,主要侵犯肾小球,主要的临床表现 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 轻重不等的肾功能障碍。分为原发性 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遗 传性肾炎。
13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 大多数由免疫因素引起,即抗原抗体反应引起 的变态反应。
引起肾炎的抗原:
内源性---肾小球性(基底膜抗原)和非肾小球 性(肿瘤抗原)
9
基底膜 毛 细
足细胞 血 内皮细胞 管
袢 的 结 构
系膜细胞
10
正常肾小球滤过膜 Bm基膜;En内皮细胞;Ep上皮细胞;L毛细血管腔;P 上皮细胞足突;Rb红细胞;短箭头为滤过隙;长箭头 为滤过隙膜 ×14790
11
肾小球滤过膜示意图
12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Glomerulonephritis,GN)
19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突发出现血尿、蛋白尿、快速进展为肾功能 衰竭,常在数周或数月内死于尿毒症。 ——见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3)肾病综合征 (三高一低症状) 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严重水肿及高脂血症。
——常见于膜性肾病、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微
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20
(4)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