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e9f5b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f.png)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一词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边缘学说,主要由美国的经济学
家约翰·艾尔兹提出。
艾尔兹认为,投资者买进和卖出股票时,投资者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表面上增加了投资者的成本,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艾尔兹认为,交易费用主要是指投资者交易股票时需要承担的费用,包括证券
交易费用、手续费以及其他与证券交易有关的费用。
它可以反映投资者在交易中付出的现金流。
另外,在证券市场上,交易费用也可以提高证券价格,由此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
交易费用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广泛,在投资者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
重要的意义。
例如,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它建立起正确的交易策略,从而大量节省投资成本。
此外,交易费用也可以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避免投资者在过高的交易费用下误入歧途。
总之,交易费用理论对投资者的投资过程有着重要价值,任何投资者在进行投
资计划时,都应当考虑交易费用理论,计算各种可能费用,以便有效节省投资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https://img.taocdn.com/s3/m/e0c12dc92cc58bd63186bdb1.png)
交易费用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
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
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的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编辑]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重要结论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了节省这种交易费用,代替市场的新的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企业,而企业的不同组织结构也是为了交易费用节省的必然结果。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a6e03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7.png)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用于说明交易的成本和费用。
它的基本概念是,如果两个交易对手之间存在交易成本,那么他们可能不会进行交易。
因此,交易费用理论说明,当费用高于可以实现的利润时,交易就不会发生。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概念是,交易费用是双方可能支付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比如说支付给经纪人的佣金,支付给政府的税收等。
间接费用包括比如说调整价格,会计费用,搜索费用,贸易信息费用等。
这些直接和间接的交易费用都会影响双方之间进行交易的意愿。
交易费用理论也认为,交易费用会影响市场结构。
例如,如果交易费用过高,就会导致垄断市场的形成,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公司有足够的成本获利能力来支付交易费用。
因此,交易费用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市场会出现垄断的情况。
总的来说,交易费用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交易的成本和费用,以及这些费用如何影响市场结构的发展。
研究者可以使用交易费用理论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降低交易费用,以提高市场的效率。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49231e30975f46527d3e112.png)
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1969年阿罗第一个使用“交易费用”这个术语,威廉姆森系统研究了交易费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学术论点罗纳德·科斯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
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
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的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假设结论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了节省这种交易费用,代替市场的新的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企业,而企业的不同组织结构也是为了交易费用节省的必然结果。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f23f6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b.png)
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着重研究商品交易中涉及的各种费用和成本。
交易费用包括了从商品生产、交付到购买环节中的各项费用,如交通费用、物流费用、信息获取成本等等。
这些费用不仅仅是商品的直接成本,还包括市场调研、交易失败的风险、交易双方的交流成本等。
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成本,它是指在进行一项交易时,除去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费用和成本。
交易成本是影响市场交易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交易双方的行为和决策。
较高的交易成本会增加交易的难度和风险,可能导致交易中的不完全信息和委托代理问题。
在交易费用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明智勇敢的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成本分析。
明智勇敢的经济人假设假设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有明确目标的和富有经验的。
交易成本分析则是研究各种交易费用如何影响市场的外部环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效率。
交易费用理论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市场交易。
其次,它对于市场机制的优化和效率提升提供了启示。
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促进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力,提高交易效率。
此外,交易费用理论也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供应链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在实际应用中,交易费用理论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的发展中,交易费用理论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了信息技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
此外,现代金融理论也与交易费用理论密切相关,金融机构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交易费用理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商品交易中的各种费用和成本。
交易成本是交易费用的核心概念,它会影响市场交易的行为和决策。
交易费用理论对于理解市场交易、优化市场机制和指导企业决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演进,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将继续发展。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f23010979563c1ec5da7199.png)
5、交易费用与企业的形成
在《企业的性质》中,科斯不仅论述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出现了用 企业的组织协调代替价格协调的趋势,同时提出了:既然企业的规模扩 大有使交易费用降低的趋势,为什么企业不会无限制的扩大,将所有的 生产交由一个大企业去进行?
科斯认为:即使抛开收益递减问题,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似乎 也可能大于公开市场上完成交易的成本。随着被组织的交易的空间分布 以及相对价格变化的可能性的增加,组织成本和失误带来的亏损似乎也 会增加。当更多的交易由一个企业家来组织时,交易可能不同的种类也 有不同的位置,这会使企业的利润下降。当企业扩大到企业内部组织一 笔交易的成本等于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所需要的成本,或等于另一 家企业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时,企业的扩张就应该停止。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资产专用性
1.
有限理性
理性,即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当事人所做出的理智的行为决策。
威廉姆森将理性分为三个层次:强理性、弱理性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 中等理性。
A.
强理性: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行为假设是“经济人”假
设,即每个人总是想方设法地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这种假设不用考虑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人产生的不同的激励问题, 从而将生产者的行为归结为特定生产函数和约束条件下的产出最 大化,将消费者的行为归结为特定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下的效用 最大化。而生产和消费是分开的。以收益最大化为方向的“经济 人”假设就是一个强理性的假设。人们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 不考虑信息问题、风险问题、讨价还价问题和激励问题。
6、交易费用的外延
(1)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价格是不确定的、未知的,要将其转换成已知, 必须付出代价。
交易费用理论综述
![交易费用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5738dd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2.png)
交易费用理论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交易费用理论,这一理论自20世纪30年代由罗纳德·科斯提出以来,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易费用理论主要探讨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机制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交易双方需要支付的额外费用,这些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寻找交易伙伴、谈判、签约、执行和监督等。
本文将回顾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并探讨该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影响。
本文还将分析交易费用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交易费用理论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二、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交易费用理论,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框架,由罗纳德·科斯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后经奥利弗·威廉姆森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费用”,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为了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换而必须支付的各种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但不限于搜寻信息、议价、签订和执行合同、监督执行以及可能发生的违约赔偿等。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强调了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和市场结构的影响。
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即通过内部化市场交易来减少因为市场不确定性、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等因素造成的交易困难。
换句话说,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其边界取决于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与外部市场交易的成本的比较。
威廉姆森进一步拓展了交易费用理论,他提出了交易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
这些维度共同决定了交易的性质和所需的治理结构。
资产专用性指的是资产在特定用途上的价值高于其他用途的价值,这可能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和“套牢”问题;交易不确定性指的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或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风险;交易频率则是指交易的重复程度,它影响着建立和维护交易关系的成本。
根据这些维度,威廉姆森区分了不同类型的交易,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结构选择。
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
![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8681ab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9.png)
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一、交易费用理论的起源1.1 近代经济交易费用理论源起探析近代经济交易费用理论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经济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但其正式发展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
本文将探讨交易费用理论的起源及其来源渊源。
1.2 交易费用理论的传统解释与其演进传统的交易费用理论主要是指将交易费用视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而现代交易费用理论更注重交易的交际成本、信息成本和具体交易中的交易成本等因素,并强调这些因素对交易结果的影响。
1.3 交易费用理论中的“遗漏议题”探析交易费用理论中存在着一些遗漏议题,包括:双边信息不对称、信誉度、时间压力等问题。
文章将详细分析这些议题在交易费用理论中的缺失和补充。
1.4 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趋势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全球市场、竞争环境和对外贸易等。
文章将对这些趋势逐一进行探讨。
二、交易费用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发展2.1 交易费用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基础交易费用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信誉度等。
本部分将详细阐述这些观点的理论基础。
2.2交易费用理论的演化及其对于市场交易的影响交易费用理论不断演化,其最显著的成果是“新制度经济学”。
本文将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理论之间的关系,并剖析这一理论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2.3 交易费用理论的经验研究及其意义交易费用理论的经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合同设计、制约竞争力等方面。
文章将分析这些研究在实践中的意义,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4 交易费用理论的扩展及其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已经扩展到不同领域中,例如国际贸易、不完全契约、收益风险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扩展及其应用,并讨论其在实践中的效能。
三、案例分析3.1 异地生产之成本花费分析本案例针对一家生产工厂在异地的情况下,企业可能承担的各种交易费用进行详细分析。
3.2 网络化市场交易创新本案例重点分析因网络化交易创新所带来的一系列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及其他成本的变化,以及对于市场交易的影响及产生的深远意义。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b5fc8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a.png)
第一章交易费用理论第一节交易及交易费用的含义第二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第三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四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应用第五节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评价第二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科斯对交易费用的“发现”、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一、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一)亚里斯多德对交易的论述(二)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三)马克思对流通费用的论述(一)亚里斯多德对交易的论述・亚里斯多德把交易视为三种“致富技术”之一。
把交易分成三种:商业交易、贷钱取利和雇佣制度。
・他把交易与畜牧业、矿冶这些生产活动并列开来,因为交易与生产所发生的关系不同,交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畜牧业、矿冶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经济活动。
对交易的这一区分与新制度经济学把交易与生产区别开来并将其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相去不远。
(二)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范畴建立起来并做了明确界定和分类的是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
他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他定义了交易的内涵,分析了交易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形式。
1.关于交易的内涵■认为交易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
■认为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的“物品的交换”,而是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交易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项原则,实质上是人类交易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
2.关于交易的类型・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
买卖的交易过程必然存在谈判和交易后可能发生争执的问题。
买卖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
交易双方是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也含有定谈判成分。
管理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效率。
■限额的交易,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
3.对康芒斯交易理论的评价■康芒斯将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分析单位,认识到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交易的过程有谈判,并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交易,这是极具意义的。
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
![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c4368a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a.png)
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
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
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的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重要结论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了节省这种交易费用,代替市场的新的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企业,而企业的不同组织结构也是为了交易费用节省的必然结果。
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
![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b6449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b.png)
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引言交易费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们进行经济交易所面临的成本。
该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奥利弗·威廉森等学者首先提出,后来得到了诸多经济学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交易费用理论的起源、主要观点,以及它在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发展。
起源交易费用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7年,当时奥利弗·威廉森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传输成本和垄断》。
威廉森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强调交易费用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进行交易所面临的成本不仅包括商品价格,还包括与进行交易所需的合同、谈判和监督等活动相关的各种费用。
威廉森的研究为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观点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交易费用的概念交易费用指进行经济交易所面临的各种成本,包括与交易行为相关的合同、谈判、监督、信息搜索等费用。
这些费用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易的结果和效率。
2. 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交易费用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交易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资产特性、市场结构等因素都会对交易费用产生影响。
例如,当交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时,交易费用往往也会增加。
3. 交易费用与交易形式的选择交易费用的存在和大小会影响人们选择何种形式进行交易。
当交易费用较高时,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垂直一体化、合同关系或其他合作方式进行交易;而当交易费用较低时,市场交易则更为普遍。
4. 交易费用与制度设计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制度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
有效的制度设计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解决合同纠纷、降低谈判成本等问题,从而促进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
发展与应用交易费用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奥利弗·威廉森于2009年因其在交易费用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三章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
![第三章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7bc40a44693daef5ef73d68.png)
16
2.交易费用范式在企业理论中的应用
科斯认为,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是有成本的。
•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费用替代较 高的市场交易费用,由此产生了企业。
•企业的规模决定于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 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的 那一点上。
12
2.交易费用的度量
交易费用涉及的范围较广,种类繁杂,度量比较 难,无法精确度量。 诺斯测算美国1970年交易费用占GDP的54.71%; 张五常测算认为香港的交易费用占GDP的80%。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总量交易费用占GDP的比例越高,这个国家 就越发达。因为交易费用占比上升意味着分工的深化和服务业的 发达。交易费用对应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收入。 •制度无效率也会导致交易费用占比上升,因为交易费用就是制度 操作的成本,制度无效率必然导致制度操作的成本上升。交易费 用的相当一部分对应着政府官员的灰色收入。
8
பைடு நூலகம்
威廉姆森对资产专用性的划分
(1)地理区位的专用性:场地专用性,是指为节约库存和运 输成本而被排列的相互密切联系的一系列站点;驿站
(2)物理资产专用性:物质资源专用性,比如生产某零件所 必须的专用模具;制造脸盆的模具
(3)人力资产的专用性:以干中学方式获得的人力资本专用 性;某行业技工,专家
(4)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专项资产,主要指根据客 户的要求特意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资产;航站楼,核反应堆
实施方式及方法有着不同的成本,则这种成本也应该考虑; • 第三,如果设计和实施某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比实施该制度所获得的
交易费用理论课件
![交易费用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d16e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5.png)
03
CHAPTER
交易费用理论的应用
交易费用理论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战略方案的交易成本,从而选择成本较低、效益较高的战略。
战略决策
组织结构
供应链管理
企业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优化组织结构,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资产专用性、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等概念,为理解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理论框架。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交易费用理论在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和全球价值链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当前交易费用理论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市场治理机制和企业战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VS
政府采购过程中涉及的交易费用问题主要包括招投标成本、合同执行成本等。
详细描述
政府采购的交易费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政府支出。优化采购流程、加强合同管理以及引入竞争机制是降低政府采购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
总结词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政策效果评估
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交易费用理论优化制度设计,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制度设计
通过降低公共资源分配和使用的交易成本,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公共资源管理
04
CHAPTER
交易费用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拓展应用领域
将交易费用理论应用于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如环境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
深化微观机制研究
详细描述
02
CHAPTER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25607eb307e87101f69645.png)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
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
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
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二)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
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
”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
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
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
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
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86b9ae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9.png)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一种金融经济学理论,它涉及货币、投资和信贷等金融市场活动的费用。
它的核心是认为,金融交易的费用可以降低金融市场的效率,而且这些费用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论点是,金融交易的费用会影响市场的效率。
如果费用较高,那么投资者可能会放弃金融市场的参与,这将导致市场的不活跃,也就是说,应该有更多的交易机会,但交易量减少,会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另外,交易费用理论还认为,金融交易的费用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交易费用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说,如果交易费用较高,那么投资者可能会在金融市场参与不多,而且投资者可能会只选择一种投资,而不会投资多种投资,这将影响市场的多样性。
此外,交易费用理论认为,金融交易的费用也会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如果交易费用较高,那么投资者可能会只选择利润较高的投资,而不会考虑长期的投资,这将影响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交易费用理论认为,金融交易的费用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效率,这将导致市场的不活跃,对市场的流动性、多样性和投资行为的稳定性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积极审查交易费用,以确保金融市场的效率,并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305dd080eb6294dd886c20.png)
交易费用理论(2009-10-9)一、交易及其交易费用的含义1.交易。
奥利弗•E•威廉姆森是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者。
他认为交易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从一种技术边界向另一种技术边界的转移,由此宣告一个行为阶段结束,另一个行为阶段开始。
”②这种定义表明:①交易的对象是产品与服务;②交易是产品或服务在不同的人之间的转移,即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从一个人到另外一个人的转移过程,或者说是“让渡”;③交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我们的生活时刻进行着交易,一段交易的结束伴随着另一段交易的开始;④交易必须是技术上可分的,也就是说,产品与服务在技术上可以在不同的单位个体之间转移。
这种技术上可分的说法限定了交易的具体的现实范围;⑤交易是一种关系,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组织之间。
威廉姆森给出了交易的条件和表象,但是没有说明交易的动机,即交易为何发生的问题。
2.交易费用。
至今经济学家们仍未对交易费用给出一个很好的定义。
具体来说,交易费用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科斯在1960年的一篇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这样描述交易费用,“为完成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找到愿意交易的人,告诉人们有人要作交易以及交易的条件,有必要进行讨价还价,签订合同,并监督合同条款的执行情况等……”。
简单地讲,这里提到的交易费用包括事前的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事中的讨价还价与签订合约的费用以及事后的监督执行合约的费用。
威廉姆森将交易成本形象地比作为物理学中的“摩擦力”。
物理学中,为了分析的方便,常常忽略摩擦力,经济学中也往往这样。
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合同签订之前的交易费用和合同签订之后的交易费用,并特别强调合同签订之后的交易费用问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交易行为偏离合同导致的交易双方的“不适应”成本;②为纠正事后不合作行为而进行的讨价还价的成本;③为解决合同纠纷而建立治理结构的成本;④为保证合同条款兑现而付出的成本。
④这种事后的交易费用来源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事前签约的不完备性。
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3篇)
![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092cb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3.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会计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会计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和指导会计工作的准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资源配置、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交易费用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会计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其内涵、特点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二、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的内涵1. 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指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等。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市场交易并非完全自由,而是存在一定的摩擦,这些摩擦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
2. 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是指从交易费用角度研究会计制度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会计制度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机制,在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会计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会计制度通过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
此外,会计制度还可以通过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
(2)会计制度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会计制度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会计制度还可以通过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财务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3)会计制度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会计制度与市场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市场机制为会计制度提供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会计制度又对市场机制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
三、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的特点1. 交易费用视角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从交易费用角度研究会计制度,强调了会计制度在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
2. 信息传递机制会计制度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会计制度是一种信息传递机制,通过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交易顺利进行。
第二章 交易费用理论
![第二章 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db970c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7.png)
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杂志上的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 (该文当时并未引起重视,20多年后,当科斯的另一篇重要论文《社 会成本问题》问世后,《企业的性质》一文才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 广泛关注。正是《企业的性质》一文,奠定了科斯作为现代西方 产权理论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的地位)。第二阶段,50—60年 代中期,科斯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 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产权的经济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 降低社会成本,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芝加哥大 学著名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把科斯的产权思想 概括为“科斯定理”,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1960年发表在《法学 与经济学》杂志上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
2、机会主义与交易费用: ◆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有机会主义倾向的自私人,自私自利是
人的行为特征,而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己则是人的一般倾向。这种 机会主义倾向影响了契约的效率。在签订合约、执行合约过程中 都要发生防范机会主义和机会主义发生导致的费用。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五十九分。
3、不确定性与交易费用 ◆人们为了对付不确定性,只好在自愿和非自愿的基础上签
(2)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内
部是通过企业家的行政指挥配置资源 ,企业外部是通过市场 的价格机制指挥生产(配置资源)。
●企业之所以能够替代市场,是因为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企业的边界取决于组成企业所节约的交易费用与企业组织 协调所支出的费用之间的对比关系。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五十九分。
(一)交易费用是对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的损耗 ◆在科斯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中人们只认识到生产成 本是对人类稀缺资源的损耗,也只看到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对生产 成本降低的重要作用,却没有发现由此导致的交易成本的成倍增 长。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33d72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3.png)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对市场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经济学派别。
它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理性行为假设等,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其研究的重点主要涉及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规则和制度等方面。
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概念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它认为在市场交易中,除了商品价格之外,还存在一些无形的成本,这些成本被称为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包括市场参与者为交易付出的劳动成本、信息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等。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当前社会的交易活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交易费用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加。
然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交易费用的规模和比例将会逐渐降低。
这就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交易费用降低的途径一、市场组织市场的组织方式对交易成本有很大影响。
传统的市场组织方式主要是分散、无序和杂乱的,并且缺乏统一的监管。
这使得市场参与者很难获得所需的信息,交易费用也相应会增加。
因此,建立有序的市场组织方式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合同制度合同制度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合同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合同可以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减少交易成本。
在利益分配、商品规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合同确保交易双方的权益,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有效性。
三、信息披露缺乏信息是导致交易费用增加的另一个因素。
市场参与者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交易的成本,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信息披露来提高透明度,让市场参与者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这可以通过市场监管机构、公开信息披露平台等方式来实现。
四、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作为数字化时代交易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应用在降低交易费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合同程序化、自动化,可以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无历史版本编辑词条创建者:张强更新日期:2009-1-12 16:46:00 编辑次数:1 浏览次数: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
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
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的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重要结论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了节省这种交易费用,代替市场的新的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企业,而企业的不同组织结构也是为了交易费用节省的必然结果。
交易费用经济学包含以下几点基本结论:(1)市场和企业虽可相互替代,却是不相同的交易机制。
因而企业可以取代市场实现交易。
(2)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有可能减少交易的费用。
(3)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
(4)企业“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的管理费用。
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市场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相当时,企业的边界趋于平衡(不再增长扩大)。
交易费用理论仔细区分了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
市场交易双方利益并不一致,但交易双方地位平等。
企业内部交易一般是通过长期合约规定(如企业主和雇员),交易双方利益比较一致,但地位并不平等。
市场交易导致机会主义,但在企业内部,机会主义对谁都没有好处。
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在科斯的分析中,科斯并没有专门分析交易费用产牛的原团。
科斯首先赋予“交易”以稀缺性,或者说,他首先认识到交易(活动)的稀缺性,就使分析“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有了基础、但科斯并没有明确指出;稀缺就是产生文易费用的根源尽管他实际上已经揭示出了这一点,他只是从实事出发,贩子交易以稀缺性,从而把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购基本分析单位但他没有分忻其产生原因。
威廉姆森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要深刻的多。
他指出影响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可分成两组:第一组为“交易因素”.尤其指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及交易的技术结构——指交易物品的技术特性,包括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等。
第二组为“人的因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他指出,由个机会主义行为、市场不确定性、小数目谈判及资产专用性的存企都会使市场交易费用提高。
当然,他山没有指出文易费用为什么产生,只是列举了“交易”稀缺性的几个表现或仅指出了市场中交易费用上升的原因。
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许多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7)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
他认为,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的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
这种成本表现为各种形式:(1)交易双方为了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而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2)交易双方发现事先确定的交易事项有误而需要加以变更所要付出的费用;(3)交易双方由于取消交易协议而需支付的费用和机会损失。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0)分析了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
他认为,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组织或人的机会主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市场与企业间的转换关系。
杨小凯(XiaoKai Yang,1991)则从劳动交易和中间产品交易角度区分了企业和市场,认为企业是以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用市场组织替代市场组织。
后来,杨小凯(YaoKai Yang,1995)又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际替代关系取决于劳动力交易效率和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比较。
交易费用理论取得的进展一是把交易成本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交易成本是指谈判、履行合同和获得信息所需运用的全部资源,狭义的交易成本则是指单纯履行契约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
这种划分,以库特等的表述最为准确。
二是把交易成本区分为事先的和事后的两类。
事先的交易成本是指起草、谈判、保证落实某种协议的成本;事后的交易成本是交易之后发生的成本,它可以有许多形式。
三是进一步强调交易成本是运用经济制度的成本,强调交易成本是由于制度摩擦所导致的费用,特别是由于产权不清必然导致各类摩擦发生。
肯尼斯?阿罗明确定义交易成本是“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 。
四是强调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核心,突出真实信息的表现及获得和识别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信息成本的高低,即市场价格信号的真假以及对其识别的敏感,根本取决于产权制度所规定的市场交易当事人的权利及责任、风险界区是否明确,价格归根到底是产权的市场运动形式。
五是强调交易成本是人们发生普遍社会交换关系中发生费用,其发生的前提是人们的利益分歧,这种分歧的克服和协调发生的成本本质上是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等等。
交易费用理论与兼并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在交易费用理论问世之前,纵向联合(垂直兼并)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即“技术决定论”和“市场缺陷论”“技术决定论”认为许多生产阶段在技术上紧密相联,属于同一企业经营范围。
是技术经济的需要,把这些具有技术联系的生产阶段组织在一个企业中更为合理和经济。
“市场缺陷论”的特点在于着眼于市场中的一些“缺陷”,即市场中偏离纯粹市场竞争模式的现象,来说明纵向联合可以改善经济效益,提高利润。
这些市场的“缺陷”包括垄断、寡占、非完全竞争等市场模式。
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垂直兼并垂直兼并的关键问题是“资产特定性”,即某一资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
资产有三种特性:一是资产本身的特定性,二是资产选址的特定性,三是人力资产的特定性,上述三种资产特定性的任何一种都能促使企业进行行政管理垂直兼并。
一般来说,资产特定性越高,市场交易的潜在费用越大,垂直兼并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资产特定性达到一定高度,市场交易的潜在费用就会阻止企业继续依赖市场,这时垂直兼并就会出现,因此,在一个工业部门中,资产特定性越高,垂直兼并的现象就应该越普遍。
反之,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资产特定性越低,垂直兼并的现象应该减少。
交易费用理论与混合兼并把混合兼并理解为部门企业组织(M结构)的自然发展,这种混合型组织是为了组织极其复杂的经营活动,由于多部门组织管理互不相关的经济活动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把混合企业组织视为一种内部资本市场是交易费用理论对混合兼并的有力解释。
它反映着资本市场经由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而得以内在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交易费用理论的意义尽管交易费用理论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可以指摘之处,但交易费用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经济学的面目,使呆板的经济学具有了新的活力,并更具有现实性。
它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虚假假设之上的完美经济学体系,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经济学更加完善,而且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正如科斯本人所说,“认为《企业的性质》的发表对经济学的最重要后果是把注意力引到企业在我们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上来,就错了;在我看来,这一结果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
我以为这篇文章在将来会被考虑具有重要贡献的是,把交易成本明确地引进了经济分析之中。
”(科斯,1991)。
也许,该理论目前应用于现实还有距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对经济理论的巨大创新意义。
交易成本和制度门槛振动筛经济学怎么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竞争”从一度的思想禁区,成为举国上下无人不晓的暖门词汇,再到如今几乎成为公众身边空气般的自然认识:市场竞争机制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被接受的速度,查看振动筛最新信息,请访问网址,几乎比任何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早期建设市场机制的速度都要快。
而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公众在享受到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生活进步的同时,也开始更为清晰的感受到市场竞争本身带来的财富差距、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等新问题。
而在大洋彼岸,市场经济的王国――美国却正在导演一起席卷全球的金融机构国有化运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市场竞争真的是让我们放心的吗?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市场竞争的推崇,往往源于人们理想中的市场竞争与“划算”、“效率”这些词语的等同性。
许多人常常认为,不论任何行业和环境,只要能够有效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就一定能够在保证“合理”价格的同时,让经济运行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结果。
而事实上,即使在最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中,这一观念都是值得商榷的。
广义上的市场竞争,其实包括了完全市场竞争和引入不同程度垄断力量的市场竞争。
哪怕是不择不扣的垄断行业,其实依据的也是市场的定价和竞争机制。
只有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个人行为都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的完全市场竞争中,竞争才能直接地导致有效率的市场分配结果。
但是,不论是在学术理论层面还是实际经济运行中,完全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都是如此苛刻,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反问,人类历史上真的出现过完全的市场竞争模式吗?完全同质的产品,近乎无穷多的供应者和消费者,以及进出市场的绝对自由:这是一个市场实现有效率的完全竞争的必要条件。
但是,即使在最为传统的小农经济中,这样的条件也只能在高度近似的意义下才能勉强成立。
而在许多我们更认识,更常见的商品市场中,产品往往具有多种维度的差异性,市场参与者尤其是生产者的数量常常较为有限,而市场交易本身也总是伴随着各种固定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