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对中国汇率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贸论坛]
广场协议对中国汇率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原二军
(苏州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系,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论文旨在通过介绍“广场协议”形成的始末及其对日本、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以此来对中国
未来汇率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广场协议;汇率政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08)06-0020-03 一、广场协议的背景及内容
“广场协议”是在美日之间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签订的。1982年、1983年和1984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分别为12115亿美元、18118亿美元和33018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促使日元升值来扭转美日之间急剧扩张的巨额贸易逆差。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日本财政部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政部长G erhard S toltenberg 、法国财政部长Pierre Bereg ov oy 、英国财政部长Nigel Laws on 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 otel )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目的在于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广
场协议”(Plaza Accord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急剧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据说在广场会议上,当时的日本财务部长竹下登表示日本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甚至说“贬值20%就可以了”。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Fred Bergsten 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还有下跌空间。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
3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
美元升值1倍,日本对外贸易大幅度减少,贸易逆差一步步扩大。因此,业内专家认为,日本经济进入20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
二、广场协议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一)对日本的影响
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对本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日本政府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一直实行2.5%的超低利率。在超低利率刺激下,日本国内泡沫空前膨胀。
日经平均股价在4年中上涨了2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日本市场交易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股价,得意忘形的人们认为“明年股价可望达到5万日元”。然而以这一天为转折点,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股价就落入了地狱。再来看看日本的房地产热———自1985年起,日本六大城市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土地价格的急剧上升造成土地担保价值上升,土地所有者能借此从金融机构借到更多的钱,并以此为本金再去购买别的土地。然而,到了1997年时,住宅用地价格比最高价时已下降了52%,商业用地更是下降了74%。泡沫的崩溃造成土地交易几乎无法成交,而金融机构则被坏账紧紧包裹无法动弹。日元升值使海外企业和土地等资产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相对比较便宜,于是日本企业和投资家意气风发地大量接收已开始出现泡沫破灭征兆的美国国内资产。美国则借由美元贬值等因素成功转移了泡沫破裂成本和外债负担,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日元再演币值上升风云,1995年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80日元,此番升值对制造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的余地几乎全部消失,日元升值已经达到了日本经济无法承受的水平。随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日元开始贬值并引发了“抛售日本”狂潮,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笼罩在阴影中。泡沫破裂后,由于日元贬值造成日本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再加上日本金融体系中固有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使银行体系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一些大银行纷纷破产或重组。自此,日本从“十年衰退”状态进入“退休日本”状态。
日元升值的影响较为复杂,人们的评价也莫衷一是。日元的快速升值并没有减弱日本对外贸易盈余的扩张趋势。1985、1988和1992年,日本的贸易顺差分别达461.0亿、775.6亿和1066.3亿美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出口商品的96%以上是工业制成品。石油危机以后,日本加速向知识技术集约型的产业结构转变。在出口商品
—
02— 2008年第6期 总第168期黑龙江对外经贸
H LJ F 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 rade N o.6,2008 Serial N o.168
结构中,技术含量高、加工精细、附加价值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一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日元升值使原材料进口变得便宜,这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日本用较少的支出换取所需要的资源,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日本的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型转变,原材料消耗量也呈相对减少之势,资源已不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日元升值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即使在欧元诞生后,日元仍然是国际上最主要的四大货币之一,成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中的重要币种。以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的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在海外购置资产,建立生产基地,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迅速增加。日本的G DP在经合组织(OEC D)中的比重也由1984年的11.6%上升为1988年的26.5%。可以说,“广场协议”是中曾根时代日本确立大国外交走向的策略性产物,此后的日本一直沉浸在超级经济和政治大国的期待中。
(二)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人深知,在经济出现问题时迫使他国货币升值,可以使美国在美元贬值中得到好处。站在今天的角度看,美国的目的达到了:日元从1985年开始升值,从当时的250日元兑1美元升到1996年的87日元兑1美元。此举使美国国内经济困境得以缓解,并赢得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甚至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整整1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同时美元的贬值使得美国对外负债相应降低,对债权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美元的贬值就是美国自己在减免自己的债务,使得美国可以向世界输出其国内的通货膨胀。但在美元贬值后,其逆差国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在后来的时间内,其对外逆差仍被保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逆差对象有了改变。
(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的布局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美国在二战后经历了较大的起伏,在布雷顿森林解体前,美元扮演了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角色,与此同时,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得以建立。而战败国日本、德国则在各种有利的条件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其卓越的表现引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这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表现得最为显著,表现为在贸易交往中他们皆与美国保持了较大的顺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货币的低估,自然国际社会中要求他们校正低估的声音便会四起,而这其中领导者就是其中之一“受害者”———美国。美国为缓解其贸易逆差与日俱增的尴尬局面,设计了一套套方案来达其目的。终于经过各方磋商与谈判,“广场协议”得以签署。而世界经济多强的局面就从此终结,又回到了美元统治世界的局面。但应该看到,美国试图以此来改善贸易逆差增大的局面并未因此有太大的起色,反而一些新型经济体以此为契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世界经济的版图得以重新规划,使得单极霸权的现状得以维护。
三、中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达到让美国感到不安的时候,美国的一贯措施是,以强权施压,迫使这个国家货币升值、升值、再升值,同时让本国金融投机机构伺机进入该国的股市、楼市等硬通货领域,疯狂地制造泡沫,同时抬高粮油期货价格,造成民众粮油等基本生活品通货膨胀,让股价、房价、粮油价格等冲破民众的心理承受极限,继而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造成高层官员意见分歧,引发政局动荡。一直让这些金融杀手赚到的钱足足可以把这个国家的本币和外汇储备全部架空之时,他们就会突然反手做空,一边欣赏掠夺来的胜利果实,一边看着彼国经济顷刻沦陷和政局动乱,继而插手这个国家的政治领域。
时隔近20年,“广场协议”几欲重演。不过此番却是当年广场协议的受害者日本倡议多国联合干预使人民币升值。2002年末以来,日本官方及公众媒体开始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OEC 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提案,要求通过一项与《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但最终未获通过。6月下旬,美国财政部长首次于公开场合表示欢迎人民币升值的举措,这是美国官方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正式表态。其后世界范围内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突然升温。
为什么人民币成为纷争的焦点?原来在以美国经济为首的全球不景气中,惟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此外,人民币汇率紧钉美元并随美元贬值而贬值,有效地提升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为此被指责为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如表1所示,近年来中国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中一直保持了顺差的趋势,且这种趋势短期内大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在2001年我国对美的贸易顺差为280.8亿美元,次年便增加至427.2亿美元,到2005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143.0亿美元,直至2007年底双方贸易差额更是达到了1633.2亿美元。于是,我们在贸易方面的顺差便成为新一轮“广场协议”的导火线,各方纷纷要求人民币改变低估的现状。国际社会所施加的压力更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变为动力,推高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随着我国顺差额的激增,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也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居世界第一。种种因素似乎表明人民币确实存在着低估的情况,但究竟这一水平有多大,无人可知。
表1 中美近年来贸易顺差额(2001-2007)单位:亿美元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数额280.8427.2586.1802.71143.01442.61633.2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商务部网站公布数据整理所得
四、政策启示与建议
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渐进式改革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却又隐藏危机的时代。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能否再进一步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方面,采取了灵活的手段,使得人民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了适当的升值。但国际社会似乎对此并不满意,采取种种方式干预我国的汇率,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为增强,在汇改的两年多时间内人民币升值了将近13%之多。这对我国建立强势的货币很有帮助,但反过来,对于我国外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原来很有优势的项目现在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大有被欠发达国家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