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症状学表现
常见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与诊断
![常见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f252d148bd63186bdebbcb4.png)
1 、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现 (二)临床亚型 青春型
一般在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 要表现为: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思维 松弛,甚至破裂;情感喜怒无常,好扮弄鬼 脸;行为幼稚、愚蠢、常有兴奋冲动。病人 的本能活动(性欲、食欲)亢进,也可有意 向倒错。幻觉、妄想常零乱不固定,内容荒 诞,与病人的行为一致。
现病史:病人于2002年4月11日出现上班 发呆发愣,回到家后躺在床上不说话。4月 13日,病人与领导同事一起去昌平开会, 可是仍是呆愣,不与他人说话。
14日回家后诉头痛,其妻为之按摩后稍有 缓解,但仍躺在床上发呆。家人未在意,以 为病人工作累,过几天就好。
15日上班后领导看他常发呆发愣,便问病 人是否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出了什么事, 病人直说没事。因病人平时就不爱说话,领 导也没有在意,仍安排病人写文件。病人很 快完成且条理清楚,未见不当之处。
16日,病人回家较晚,家人问他是否加班了,病 人则说:出大事了,现在不能说,过两天再说。 再追问,病人则把门关上不见家人。
17日晨,病人哆哆嗦嗦,地叫妻子说:你要做好 思想准备,我要被单位开除了,我做了见不得人 的事。问究竟是什么事,病人则不予回答。当天 下午,上班后,病人对副科长说:憋死我了,我 得换个环境。
1 、精神分裂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详细了解病史、认真仔细地精神检查是诊断 的基础。如果病人处于疾病的前驱期,尚未 出现明确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则造成诊断的 困难。症状不典型时,可作临时性的症状学 诊断,而不要仓猝、轻率地作疾病学诊断 (有时只能作“可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对有些病人需多次进行详细的精神检查或对 病情进一步观察后方可作出诊断。
1 、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现 (一)精神症状 4、人格的分裂状态 布鲁勒(E. Bleuler)认为,本病的主要临 床特点是人格的分裂。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虽 多种多样,但均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的不 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临床中常讲的 “知(认知)、情、意不协调”也是对人格 分裂的概括。也有作者将其描述为“自我-障 碍”,即“自我”的分裂和瓦解。
精神障碍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精神障碍的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c983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8.png)
3. 精神障碍的原因
遗传因素:某些精神障碍具有遗传倾向 ,家族中有患者的风险更高。 社会因素:文化、教育、经济等环境因 素对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影响。
3. 精神障碍的原因
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脑部的 生物化学和神经传递物质异常 可能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4. 精神障碍 的治疗方法
4. 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通过合适的药物调节患者的 精神症状。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 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4. 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促 进社交联系,帮助患者更好地 适应生活。
5. 如何预防 精神障碍
5. 如何预防精神障碍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 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等可以有利于精 神健康。 建立良好社交关系:与亲友保持密切联 系,参加社交活动,提高情感交流和支 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精神障碍 的症状和表现
2. 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焦虑症:担心、紧张、恐怖等情绪过多 地出现,常伴有心悸、出汗等生理反应 。 抑郁症:情绪低落、失去兴趣与快乐感 、睡眠和食欲改变等。
2. 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思 维紊乱等症状,患者对现实世 界的理解存在问题。
3. 精神障碍 的原因
5. 如何预防精神障碍
学会应对压力:学习适当的应 对压力的方法,调整心理状态 ,保持心情愉悦。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精神障碍的科 普知识PPT课件
目录 1. 什么是精神障碍 2. 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3. 精神障碍的原因 4. 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5. 如何预防精神障碍
1. 什么是精 神障碍
1. 什么是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症状
![精神障碍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e1228a1c1711cc7931b7169c.png)
精神障碍的症状1、概念和特点(1)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语、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
(2)精神症状有4个特点:①症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明显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②症状的出现与消失不能自控。
③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
④症状一旦岀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2、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①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多见于神经衰弱、癌症等。
②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的患者。
感觉缺失见于慮症,如失明、失聪等。
③内感性不适:又称体感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异常臀赏,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2)知觉障碍①错觉:病理性错觉多见于感染、中毒等因素导致意识障碍(如谐妄)时多见。
②幻觉:是一种缺乏外界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客体人所出现的知觉体验。
病理性幻觉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如额叶病变,檐妄状态、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最常见的幻觉为幻听。
(3)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事物某些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
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如中毒、颅内感染、癫痫等,也见于精神分裂症等.3、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又称意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患者除表现健谈、滔滔不绝之外,言语联想増快,并因谐音、谐意而转换话题,出现音联和意联,或者因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言谈内容(也称随境转移)。
多见于躁狂状态。
(2)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缓慢:患者表现为言语缓慢, 语量减少,语调低沉,反应迟钝。
常见于抑郁状态(3)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患者说话东荡西游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检査者感到交谈对不上焦点。
精神病症状表.
![精神病症状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1daf693b3567ec102d8a89.png)
内脏性幻觉:表现为内脏器官的幻觉体验,可表现为 内脏的绞痛,寄生虫噬咬内脏器官等
真性幻觉:vividly existing in external space and experienced by sensory organs
假性幻觉:not so vivid, come from the subjective space, not experiencing by sensory
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 某种连续的动作,可伴有片断的幻觉、错觉和妄想,
障碍
攻击或冲动行为发作性,常突然发生,突然中止,持
续时间短(一般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后进入深睡
眠;意识恢复后完全遗忘
漫游性自动症(梦游症、神游症)
自我意识障碍
预后:恢复很快;
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 障碍
谵妄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同时伴有大量的幻觉、 错觉,思维混乱,焦虑抑郁,记忆损害,有日落现象
或接上去的是另一件事
思维插入:谈话过程中突然中断,感觉有别人的思想 插了进来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以一种事物象征另一种事物,通 常是以具体的东西象征一个抽象的概念
思维逻辑性障碍
语词新作:病人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者符号,并赋 予特殊的意义
逻辑倒错性思维:特点是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 提,又缺乏逻辑依据,推理过程离奇古怪,甚至因果
备注2
错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的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例如杯弓蛇影 (感觉条件差、情绪因素、疲劳、意识障碍);幻想性错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 通过主观想象,错误的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事物(对原事物有意识、内容与
幻想有密切联系、可见于正常人)
幻听
言语性幻听:声音可以是一 人或多人,内容多样 命令性幻听:通常是一个人 的声音,内容是命令患者去 执行某项任务或进行某项活 动 评论性幻听:通常是多个人 的声音,内容是对患者进行 评头论足 争论性幻听:通常是多个人 的声音,内容多是争论与患 者无关的事情
精神障碍症状学(五年制)
![精神障碍症状学(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8edde32d482fb4daa58d4b90.png)
知觉障碍(一)
知觉 – 对事物各种不同属性的综合反应
错觉 -- 歪曲的知觉体验,错误的知觉
幻觉 -- 没有客观事物存在时产生的知觉体验,虚幻的知觉
按感官分类:
•
•
• • • •
幻听:非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 幻视 幻嗅 幻味 幻触 内脏性幻觉:身体内部固定部位的幻觉
知觉障碍(二)
按幻觉来源分类:
妄想分类(按病理起源)
注意障碍
注意的定义:对客观事物、自身行为、心理活动指向性
注意的特征:广度、稳定性、主动/被动注意
常见的注意障碍
•
注意增强 – 主动注意增强
•
• • •
注意焕散 – 主动注意减弱
注意减退 注意转移 – 被动注意增强 注意狭窄 – 范围缩小
记忆障碍
记忆的定义 – 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再现/回忆
精神发育迟滞 -- 生长发育成熟之前,大脑发育不良/受阻 痴呆 -- 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人格全面受损
特点:智能的减退和人格的衰败、智能发育完全以后、意识清楚 表现: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抑郁性假性痴呆
真性、假性痴呆的鉴别
真性痴呆
起病 精神因素 病诉 记忆 慢、隐袭 不明显 隐瞒 明显下降
感知综合障碍 – 客观事物能感知,某些个别属性产生错误感知
视物变形症 • 空间知觉障碍 •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 非真实感
•
鉴别:
内脏幻觉 ----内感性不适 (部位、性质) 幻觉 ----错觉 (虚幻/错误) 真性幻觉 ---- 假性幻觉 (生动性、客观性、感官性) 机能性幻觉 ---- 反射性幻觉 (是否为同一感官)
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
![常见精神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fd745f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e.png)
大学附属医院,行多种检查,未发现异常,给予一些辅助药
物治疗好转出院。
以后病情波动,先后7次住消化科,心血管内科,中医科 做了大量各种检查,花费医药费7万余元,疗效不佳而转 入心理康复病房。 经氟西汀治疗5周后,症状基本消失,维持治疗,一年随访病 情稳定。
一、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 动水平明显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 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 活动减少。
躁狂时主要症状: 心境高涨或易激惹、失去控制;精力和活动增
加,言语加快,自高自大;注意力易转移;睡眠减 少。 抑郁时主要症状:
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还可伴有: 睡眠紊乱、注意力集中困难、自罪或自我贬低、食 欲紊乱、疲乏或精力减退、自杀观念或行为。
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美国见闻录>
30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 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 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 名这样的人才。
思考:预言为什么错了? 如何看待没有“品行障碍”的“好孩子”? “好孩子综合症”是谁的错?
——疑神疑鬼(多疑,对挫折、遭遇过于敏感) ——怀才不遇(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倾向); ——固执己见(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容易记恨(对侮辱伤害不能宽容); ——人际关系不佳(好斗) 男性多于女性。
(2)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人际 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性格明显内向,过分内省,活在一个人的世界 ——表情冷漠、情感冷淡,对赞扬和批评无动于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https://img.taocdn.com/s3/m/61ea4667d0d233d4b04e6968.png)
精神疾患症状学第一节概述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研究精神症状与其产生机理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
知觉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展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
正常情况下感知觉与外界客观事物相一致。
〔一〕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癔症。
1.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
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感觉缺失〕。
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感觉缺失见于癔症,又称转换性症状,如失明、失聪等。
3.感性不适是躯体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
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二〕知觉障碍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
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如将地上的一条绳索看成一条蛇。
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如谵妄的患者把输液瓶标签上的一条黑线看成是蜈蚣在爬动。
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根据其所涉与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脏性幻觉。
幻听:最常见,患者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音。
非言语性的幻听属原始性幻听,如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鸣声,多见之于脑局灶性病变。
最多见的言语性幻听,常具有诊断意义。
精神疾病的认知症状和认知障碍
![精神疾病的认知症状和认知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0b0996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2.png)
精神疾病的认知症状和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是指一系列影响个体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交功能的疾病。
其中,认知症状和认知障碍是精神疾病中常见且严重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精神疾病中的认知症状和认知障碍,从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应对。
一、认知症状1. 认知能力下降:认知能力涉及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导致他们难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认知任务。
2. 理解和判断能力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对事物的错误理解和判断。
他们可能无法正确解读他人的言语和行为,容易产生误解和不适当的反应。
3. 信息加工困难:患者对复杂或抽象的信息处理能力降低。
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困惑于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变得艰难。
4. 认知弹性受限:患者往往对新环境和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较差。
他们可能表现出刻板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缺乏灵活性和适应力。
5. 自我意识减弱: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对自己的状况认知不足。
他们可能不理解自己的疾病和症状,难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自我管理困难。
二、认知障碍1. 注意力障碍:患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性和集中性下降。
他们可能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容易受外界干扰,影响学习、工作和社交活动。
2. 学习和记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的问题。
他们可能很难记住新的信息,常常忘记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3. 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问题。
他们可能说话含糊不清、语言困难、理解能力受限,给与他人的交流带来困惑。
4. 空间意识和定向障碍:患者可能在空间感知和定向方面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无法辨别方向、在陌生环境中感到迷失,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定向困难。
5. 执行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在执行功能上存在困难。
他们可能难以计划和组织日常活动,不善于解决问题和处理复杂任务。
总结:精神疾病中的认知症状和认知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2-陈珏-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2-陈珏-精神障碍的症状学](https://img.taocdn.com/s3/m/1efd97c026fff705cc170af5.png)
以更为荒谬的解释,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 拌”。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具有诊断价值。
7.思维不连贯表面上与破裂性思维十分相 似,但产生的背景不同,它是在严重的意 识障碍的情况下产生的。病人的言语较上 者更为杂乱,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
此类症状多见于感染中毒,颅脑创伤所致
意识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
8.思维中断:又称为思维阻滞。病人是在 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的原因的情况下, 思维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片刻后继之新 的内容。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插入:指病人感到有某种思想不属 于自己的,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是别 人强行塞入其脑子的。若病人体验到强制 性的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 制性思维。在临床上需要与强迫性思维鉴 别。后者的思维明确属于自己。
2.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与思维奔逸相 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数 量减少为特点。病人言语简短,语量减少, 语速缓慢,语调低沉。病人自觉脑子变笨, 反应迟钝,回答问题很困难,并为此着急。 有的病人病前伶牙俐齿,病后诉讲话不流 利,说了上句不知道如何说下句,惧怕与 人说话,与人接触较病前明显减少。此类 症状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之一。
思维联想连贯性方面的障碍: 5.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在精神分 裂症早期,病人思维活动可表现为联想 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 与另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对问题的 叙述不够中肯,也很不切题,缺乏一定 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谈困难, 对其言语的主题及其用意也不容易理解。
6.思维破裂: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 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 应有的逻辑性。病人对此毫不察觉,或给 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
2、幻觉 是指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觉 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幻听:最常见的幻觉。言语性、评论性、 议论性、命令性幻听。 幻视:物体显大性幻觉(巨形幻视)、 物体显小性幻觉(小人国幻视) 幻嗅 幻味 幻触
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与心理治疗
![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与心理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69c47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d.png)
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与心理治疗在我们的生活中,精神障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常见。
然而,由于对其症状的不了解,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忽视或误解这些问题,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时机。
同时,对于精神障碍的治疗,心理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以及心理治疗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
精神障碍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情绪方面的问题,比如长期的抑郁、焦虑、易怒或者情绪波动过大。
抑郁的人可能会经常感到悲伤、失去兴趣、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而焦虑的人则可能总是过度担心、坐立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
认知方面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例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或者思维奔逸等。
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幻觉,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东西;还有的人可能会有妄想,比如坚信自己被跟踪、被监视,或者认为自己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行为方面的异常同样值得关注。
比如,突然的性格改变,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睡眠和饮食的紊乱,要么过度嗜睡、暴饮暴食,要么失眠、食欲不振;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流、回避社交场合;以及一些自我伤害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
再来说说精神障碍的成因。
它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遗传因素在某些精神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精神障碍的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长期处于高压的生活环境、遭受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离婚等)、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如虐待、忽视)等,都可能成为诱发精神障碍的导火索。
了解了精神障碍的症状和成因,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手段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功能的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常见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它主要关注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方式和不良的行为模式。
例如,对于一个总是过度担心失败的人,治疗师会帮助他认识到这种思维的不合理性,并引导他学会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题。
精神障碍名词解释
![精神障碍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e6e85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c.png)
精神障碍名词解释精神障碍是一种心理健康领域的术语,用于形容一系列对个体正常心理和行为功能的异常控制或困扰。
精神障碍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给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明显困扰。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精神障碍及其解释:1.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表现为长期低落的情绪,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少,感到疲惫、无力,以及情绪波动。
抑郁症会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社交能力,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疗,可能导致自杀行为。
2.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过度焦虑、担心和紧张,常伴有身体不适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和出汗等。
焦虑症可能导致个人避免某些情境或活动,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3.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和情感障碍等症状。
患者常常失去现实感,无法正确理解和解读周围的事物和人际关系。
4.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表现为情绪波动极端的精神障碍,包括躁狂和抑郁两个极端。
躁狂期表现为高度兴奋、冲动和活力过剩,而抑郁期则表现为低落的情绪、乏力和失去兴趣。
5.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心理障碍。
患者常常被强迫思维困扰,无法摆脱某些念头和想法。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他们往往会进行重复、刻板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整理东西等。
6. 边缘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是一种个性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和分离感。
患者常常有强烈的自我认同问题和人际关系困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情感波动不定。
总之,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全球数亿人口。
及早识别和治疗精神障碍对个体的康复至关重要,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支持等多种干预手段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相对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9d2fa360d15abe23492f4d62.png)
况下,患者却感知有它的存在。 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幻觉是常见的知觉障碍。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
(1)幻听: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患者可听到各种 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声音,如单调的或嘈杂的声音、 说话声、广播声等。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幻听的内容 通常是对患者的命令、赞扬、辱骂或斥责,因此患者常为 之苦恼和不安,并产生拒食、自伤或伤人等行为。
精神科护理学
精神障碍常 见症状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
精神活动是大脑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当大脑出 现功能异常时,异常的精神活动可通过人的外显行为 如写作、言谈、表情、动作等表达或表现出来,称为 精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为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为精神病理学。
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每一 症状都具有其明确的定义,并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
典型病例 患者,男,33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听到邻居老 太太骂他,说他的坏话,并跑到邻居家去理论。有 时听到声音告诉他“不许吃饭”“你必须去死”。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
(2)幻视:临床上也较常见。幻视内容丰富多样,形象 可清晰、鲜明具体,但有时也可能比较模糊。幻视中所出现 的形象可比实物大(视物显大性幻觉),也可比实物小(视物 显小性幻觉)。幻视多见于谵妄状态和精神分裂症。
(3)幻嗅:是指患者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烂苹果味、 腥臭味、化学物品烧焦味、浓烈刺鼻的药物气味以及躯体 发出的狐臭味等,往往导致患者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常与 其他幻觉和妄想合并出现。
精神障碍常见症状
(4)幻味:患者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因而拒 食。幻味常继发被害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幻触:也称皮肤触幻觉,患者感到皮肤上有某种 异常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 器质性精神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感知觉障碍
• 根据产生的条件,幻觉可分为: • 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
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该器官 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功 能性幻听,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 反射性幻觉:同时涉及两个器官。 • 入睡前幻觉:出现在入睡前的幻觉。 • 心因性幻觉:见于应激相关障碍
的时代色彩。
妄想的分类
• 根据妄想的起源,可分为:
• 原发性妄想:是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表 现为内容不可理解,不能用既往经历、当 前处境及其心理活动等加以解释。是精神 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 有重要价值。
• 继发性妄想:是继发于其他病理心理基础 上的妄想,或与某种经历、情景等有关的 妄想。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
• 感觉(sensation)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人脑中 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如形状、颜色、重 量。
• 知觉(perception)是以感觉为基础,对某一事物的各 种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的反应。如一 个人,一头象。
• (1)感觉障碍:
•
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刺激产生强烈的感觉体验,
多见于神经症。
•
感觉减退:对外界强烈的刺激产生轻微的感觉体
验或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抑郁发作、木僵状态等。
内感性不适:病人感到躯体内部的难以名状,难以忍 受不适,既说不出明确的部位,也作不出清楚的描述。
(一)感知觉障碍
(2)知觉障碍 • 1.幻觉(hallucination):虚幻的知觉,是在没有客观
状态是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 (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 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
• (3)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和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 在观察精神症状时,首先应确定症状是否存在,存在哪些 症状;其次,应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第三,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 发的、哪些症状是继发的;第四,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 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和社 会心理因素;第五,关注患者对症状的感受,以及在症状 支配下所表现出的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 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为联想数量减少,概念 与词汇贫乏。病人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单调,自感 “脑子空虚没有什么可说的”。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
• 思维中断(thought blocking):在意识清醒亦无外界干扰 的情况下,思维突然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片刻后继之以 新的内容,这种思维中断病人不能支配也不能自主。见于 精神分裂。
• (5)要善于比较相似症状之间的异同点。 • (6)要熟练掌握某一症状常见于哪些疾病,但同时要注意,
症状与疾病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种症状可以见于多 种疾病,一种疾病在不同时期也可以出现多种症状。
• (7)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联系实际,善于观察, 经常讨论。
常见精神症状
(一)感知觉障碍
(二)思维障碍
1.思维联想障碍: • 联想是指人脑中由一个概念引起其他概念的心理活动。联
想障碍可表现在联想的速度、数量、结构和表示形式等方 面。
• 思维迟缓(inhibition或retardation of thought):即联想抑 制,联想速度缓慢、困难。病人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 语声甚低,反应迟缓。病人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 变慢了”、“什么都想不起来”。常见于躁狂抑郁症抑郁 型。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表现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谢建 副主任医师
简介
•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 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称之 为精神症状。
•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 神障碍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它是精 神医学的重要基础,掌握精神症状在临床 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
学习症状学时应注意
• (1)许多精神障碍至今病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诊断性生物 学指标。
• (2)精神症状是分类介绍的,但是人是一个整体,症状之间 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 (3)精神症状受个体因素的影响,可使某一症状表现出不典 型之处。
• (4)精神症状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 、不同场合出现同一症状时,也可能表现形式不一样。
(二)思维障碍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人 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觉和知觉获得的材料, 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及概括而形成概 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及推理,这整个过程为 思维过程,思维是通过言语和文字来表达的。
• 正常思维具备5个特征: • a具体性 • b目的性: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进行 • c实际性 • d实践性 • e逻辑性
(二)思维障碍
• 语词新作(neologism):为将不同含意的概念或词语融合、 浓缩在一起,或作无关的拼凑,或自创文字、图形、符号, 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如“ ”是形容病人自己漂亮,是美 男二字的缩写,“罗”代表一昼夜,是词的融合,多见于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 逻辑倒错性思维(paralogism):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 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 可理解。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偏狂等。
(二)思维障碍
• 思维奔逸(flight of ideas):联想加快,思维活动量增多和 转变快速。病人表现为语量增多,语流变快,新的概念不 断涌现,内容十分丰富。思维常随着周围环境中的变化而 转变话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 联想(意联)。病人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病人自觉脑子特别灵活,好象机器加了“润滑油”,可出 口成章, 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思维逻辑联系非常表 浅,缺乏深思而信口开河。多见于躁狂抑郁症躁狂型。
(二)思维障碍
• 思维松弛(loosening of association):又称思维散漫,病 人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话的回答不 够中肯,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 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严重时发 展为破裂性思维。
• 破裂性思维(splitting of thought):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 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 的逻辑性。在病人的言谈或书写中,虽然单独语句在结构 和文法上正确,但主题与主题间,甚至语句之间,缺乏内 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别人无法理解其意义。严重时,言 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词的杂拌 (word sala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这种思维障碍,如果 是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产生,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incoherence of thinking),此时病人的言语较破裂性思 维更杂乱,变的毫无主题,语句成片断。
• 感知综合障碍(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 • 对事物总体的认知是正确的,但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
状大小、颜色、距离等产生了错误的感知。如视物变形。 • 对自身躯体的感知综合障碍 • 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病人感到自己整
个躯体或他的个别部分如四肢的长短、轻重、粗细、形 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病人感到身体变得很轻,一阵 风似乎就能吹到天上去,手臂变得很长,一伸手似乎就 可达到屋顶。感到自己的脸变得十分丑恶,病人为此不 断地照镜子,称窥镜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 于癫痫性精神障碍、脑炎、肿瘤时。
(一)感知觉障碍
• 2.错觉(illusion)
• 现实刺激客观存在,但被病人错误或歪曲的感知。多限于 某种特定心理状态,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 幻想性错觉:病人将墙上的裂缝看成半个人头或一只只的 眼睛。
• a病人意识到看到的是什么。 • b错觉内容与病人幻想有关。 • c可见于精神病人
(一)感知觉障碍
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 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之一,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
有真假性幻觉之分。 • 真性幻觉应具备特点: • 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 • 存在于客观空间; • 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一)感知觉障碍
• 假性幻觉: • 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 • 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或体内 • 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 依感官不同可分为: • ①幻听,在幻觉中最常见也最重要,可分为言语性及非
• 病理性赘述(circumstantiality):是思路的障碍,思维活 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 以致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细节掩盖了主要的内容,进行速度 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到达预定的终点。病人表现讲话罗 唆,讲半天讲不到主题上。多见于脑器质性、癫痫性及老 年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
• 2.思维逻辑障碍
• 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ought): • 为形象概念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以无关的具体事物来代表
某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正常 人可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代表和平,但能为人们共同 理解并不为病态。如某病人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为 “表里合一、心地坦白”。某病人吞食骨头,说可以使自 己具有“硬骨头”精神。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 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志的控制; •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 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
害。
如何判定并分析某一种精神活动是否属 于精神症状
• 一般应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 • (1)纵向比较,即与当事人过去一贯的表现相比较,其精神
(二)思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