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化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1 成核增长模型(左)和边界成核增长模型(右)模拟的计算结果对比
4 其他模型
4.1 HymoStruc model
HymoStruc 模型能够给出 Hydration、Morphology 和 STRUCtural 发展。其核 心是如下方程:
上式给出了对于颗粒 x,在任意时刻 t 时的反应范围和渗透深度的关系。
cement hydration kinetics and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Cem. Concr. Res 2011
4.2 CEMHYD 3D digital hydration model
CEMHYD 3D 模型将水泥浆体离散化为一个许多的立方体晶格,每一个晶格 赋予不同的材料属性(例如孔隙水、C3S 等) 。能够计算出水化热、孔隙率、凝结 时间等水化进程参数, 也可以和有限元耦合, 计算出强度、 弹模等宏观力学参数。
1 引言
40 年来,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及对混凝土材料结构发展的预测得到 了快速的发展。 一个完全和精确的水化模型不经能够预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例 如强度、孔隙率等的发展,还能够应用水化模型发现胶凝材料工作性能的不足, 设计新的胶凝材料。 尽管大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水泥水化的复杂机理还没 有被完全认识,所以,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模型能够完全的模拟水化动力过程。 为了使得模型在数值上能够计算,所以每个模型都会一些简化,因此,在利用水 化模型时,对于这些简化和假设要尤其的注意,不然,会使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 出现较大的偏差。
通过上述计算参数, 能够计算出水泥水化的放热曲线,横坐标为无量纲的水 化时间 t/τ,纵坐标为水化程度 1-y,均采用对数坐标。具体计算结果如图 2-2 所 示。
如 2-2 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 分别采用不同的颗粒粒径和不同的水灰比利用单颗粒模型进行计算, 计算结 果如图 2-3 和 2-4 所示。
2 单颗粒模型
2.1 基本假设 对于单颗粒模型,存在如下的基本假设: 反应物为球形,水化产物在球形颗粒周围成同心球层状生长; 水化产物分为内水化产物和外水化产物, 内外水化产物的分界为水泥颗粒的 原始边界; 水化初期,存在亚稳定的隔离层,隔离层厚度会随着时间减小直至消失 单颗粒模型具体图形如图 1 所示: 图中: R:原始颗粒半径; ri:未水化的 C3S 核半径; ro:外水化产物半径; x:隔离层厚度;
图 2-3 不同粒径的影响
图 2-4 不同水灰比的影响
图 2-3 为不同颗粒粒径对水化进程的影响,可知颗粒越细水化越快。从图 2-4 可知,水灰比越大水化越完全。 2.4 单颗粒模型的不足 单颗粒模型由于它的假设和简化,存在如下缺点和不足,首先,该模型没有 考虑水泥不同粒径的分布;其次,没有考虑颗粒与颗粒的接触嵌入。
3 成核增长模型
对于单颗粒模型, 存在着没有考虑颗粒与颗粒的接触嵌入的缺点,而成核增 长模型能够克服上述确定。 在水化反应初期,转化度较低,假设颗粒与颗粒没发生碰撞,单颗粒增长行 为; 当反应物充足时,核子的增长速度由如下公式计算:
v Gt p
v Gt p /2
V Nv
但如果核子之后会不断的生长,则由下式计算:
Co:孔隙溶液浓度; 其中:0< ri <R< ro
图 1 单颗粒模型示意图 2.2 基本方程 假设每一层中的扩散系数 D 为常数,对于水分的迁移,满足球坐标下的扩 散方程:
C D 2 C r t r 2 r r (2-1) 0 ri R ro
为了使上述方程可解,代入初始条件 dC/dt=0,并代入如下边界条件:r=R, C=C0,r=rc,C=Ceq,上标“c”代表未水化核的半径,上标“c”和“eq”分别代 表固定值和平衡条件下的值。 将上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代入扩散方程,则得到了如下扩散阻力方程:
ro 1/3 1 R
(2-4)
(2-3)
参数 ν 代表了外水化产物和内水化产物的体积比, 假设外水化产物只与内水 化产物有关,V 外=νV 内。在外水化产物形成以前,ro=R,此时外扩散阻力为零。 从式 2-4 中可以看出,随着水化程度 α 的增加,外产物半径也逐渐增加,从而导 致外水化产物的扩散阻力变大。 假设隔离层在时间 t0 形成,具有 x0 的初始厚度,由于隔离层成指数形式衰 减,因此,隔离层厚度如下式所示:
(3-1)
当反应物不断补充时,核子的增长速度由如下公式计算: (3-2)
如果核子全部来源于开始阶段,则总体积由如下公式计算,N 为初始核子数: (3-3)
V Gt m;m p / s q
(3-4)
上式中,s=1 代表反应物充足;s=2 代表反应物不断补充;p=1,2,3 分别代表 不同维度;q=0 代表核子来源于开始;q=1 代表核子不断生成。 在水化反应后期, 转化度较高, 颗粒与颗粒发生碰撞, 接触面处不再有生长; 考虑核子在空间内是随机分布的,则有如下等式:
水泥水化模型简介
摘要:波特兰水泥发展 200 年来,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水泥水化的数值模拟开始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单颗粒模 型( single-partical model ) 、成核增长模型( Nucleation and growth model ) 、 HymoStruc model 和 CEMHYD 3D digital hydration model,并对水泥水化模型的发 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泥水化、单颗粒模型、成核增长模型

式中:
dt

1 D x D 1 R ( 2 1) i i (1 ) y 2 dy (2-2) y Dx R Do ro my
τ:特征时间,τ=aR2ρ/C0Di,具有时间的量纲; y :ri /R; Dx Di Do 分别为隔离层、内水化产物、外水化产物的扩散系数,其中假设 Di 为常数; m:kR /Di 。反应-扩散模数,m<1 时反应控制, m>5 时,扩散控制。 方程左边代表了水分子从外界到达未水化颗粒表面的总扩散阻力, 而右边第 一项代表水分子通过内产物层扩散阻力, 第二项代表水分子通过隔离层扩散阻力, 第三项代表水分子通过外产物层扩散阻力。
5 结论
单一模型不可能反应真实的物理过程,最近 10 年,综合的模拟模型成为发 展方向,采用不同尺度的模拟,小尺度结果作为更大尺度的输入,孔型率用纳米 尺度模型,水化结构采用多尺度颗粒模拟。 模型的最终进步还要源于对水化机理的认识, 对水化机理的认识源于新的技 术及数值和试验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R. Kondo, S. Ueda,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Hydration of Cements,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hemistry of Cement,Tokyo, 1968, pp. 203–248. [2]. R. Kondo, M. Kodama, On the hydration kinetics of cement, Semento Gijutsu Nenpo 21 (1967) 77–828 (in Japanese). [3]. J.M. Pommersheim, J.R. Clift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ricalcium silicate hydration, Cem. Concr. Res. 9 (1979) 765–770. [4]. J.J. Thomas, A new approach to modeling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kinetics of tricalcium silicate hydration, J. Am. Ceram. Soc. 90 (2007) 3282–3288. [5]. Jeffrey J. Thomas a, Joseph J. Biernacki b, Jeffrey W. Bullard. Mo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eling and simulation of
x exp[ (t t0 )] x0
(2-5)
式中: β:为消减系数; t0:出现隔离层的时间; x0:开始时隔离层的厚度(350Å)。 从式 2-5 中可以看出,隔离层厚度随时间成指数形式减小,如果在水泥颗粒 和水接触的瞬间,隔离层便形成,则 t0=0。 假设内水化产物的扩散率 Di 为常数,外水化产物的扩散率 Do 随着水化程度 的增加减小,扩散比和 C3S 凝胶的空隙率有关,因此,得到如下表达式:
(2-8)
从式 2-6 和式 2-8 中可以得出,外水化产物的扩散率和渗透性是随孔隙率的 减少不断降低的。而孔隙率的降低主要由于 CH 和 C-S-H 凝胶的行程,使的外水 化产物变得更为致密。 2.3 模型输出 通过计算,单颗粒模型能够计算得到如下参数: 水化程度 α,水花速率 dα/dt; 未水化的核半径 ri 和颗粒半径 ro;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量; CH 和 C-S-H 的量; 颗粒间的孔隙率 ε; 模型基本参数的取值如下表所示: 表 2-1 单颗粒模型计算参数
Do / Di Do / Di 0 ( / 0 ) N
(2-6)
式中,ε 0 为初始孔隙率,与浆体水灰比有关,通过下式计算:
0
3.2( w / s) 1 3.2( w / s)
(2-7)
ε 为不同水化程度下的孔隙率,通过下式表达:
1
1 (0.7 ) 1 3.2( w / s)
由于水化程度的不同,扩散阻力分别由不同的扩散阻力控制,水化初期,未 形成隔离层,x=0,ro≈R,则扩散阻力主要源于在内产物层的扩散。水化中期, 形成隔离层, Dx<<Di , ro≈R 则扩散阻力主要源于在隔离层内的扩散。 水化后期, 隔离层消失,ro>R, Do 变小则扩散阻力主要源于在外产物层内的扩散。 从式 2-2 可以看出,在时间 t=0 时,y=1,而水化程度是 y 的函数,表达式如 下: α=1-y3 式 2-2 中的 r0/R 由如下式子给出:
X (t ) 1 exp[(kt )m ]
(3-5)
上式中,X(t)是 t 时刻的转化核子的体积分数;m 和前面定义相同。 由于实际水化过程中, 核子转化并不是空间内是随机分布的,而只是发生在 边界一定范围内,因此考虑上述条件时,则有边界成核增长模型,有如下方程控 制。
图 3-1 为采用成核增长模型和边界成核增长模型模拟的计算结果, 从图中可 以看出,边界成核增长模型能够更好的模拟水泥水化初期的水化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