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扭转应力、强度和刚体条件(4,5)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建筑力学》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打基础。
《建筑力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物体受力分析与静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杆件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分析方法;关于构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及构件应力、应变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对常见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内力与变形计算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对结构的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力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建筑力学各部分的内容、了解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静力学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1、教学内容2—1 力与力偶1)力的概念和性质2)力对点之矩3)力偶的概念和性质2—2 约束与约束反力1)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2—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教学要求(1)理解力、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的概念及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合力矩定理、刚体的概念;掌握平面力偶系合成的计算。
(2)了解约束的概念及荷载的分类;了解作用在构件上荷载的计算方法;掌握常见工程中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确定;第三章平面力系1、教学内容3—1 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1)力的平移定理2)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主矢与主矩的计算4)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结果的进一步分析3—2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2)平面力系的几种特殊情形3)静定与超静定问题4)物体系的平衡问题2、教学要求(1)了解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概念及计算,掌握合力的投影定理;(2)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概念;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和简化结果分析。
(3)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重点掌握常见物体支座反力的求法。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力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echanics课程性质:工程基础类考核方式:测试+作业+考试开课学期:第2学期适用专业:智能制造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后续课程:毕业设计课程代码:IMEE1051学分/学时:2.5学分/45学时选用教材:兰向军、朱晓东、冯志华编著,工力学(第2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ISBN 978-7-5672-1558-0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工程力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为工程结构的计算提供适当的方法。
人们通过对实际现象简化并理想化的过程,建立力学模型,并应用数学工具进行演绎,推出结论。
然后依靠实验或试验与实际系统进行比较。
本课程包括刚体静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受力分析、平衡条件、杆件的基本变形以及简单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工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在载荷作用下的平衡和变形规律,熟练应用相关公式计算平衡、强度和刚度。
教学目标2:掌握刚体静力学的基本理论,摩擦理论,固体力学的三个基本假设以及材料力学的平面假设,胡克定律,强度条件,扭转和弯曲理论,深刻理解力学模型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3: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
正确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对简单工程问题的提炼与表述,恰当利用文献检索以及测量数据,寻找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性;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对应关系说明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1-1掌握专业所需的数理知识,能用于专业问题的理解、建模、分析与求解掌握常见工程材料的力学基本性质,以及教学目标1在载荷下的平衡与变形规律,熟练应用有关公式进行平的计算。
掌握刚体静力学、摩擦理论的基本理论,2-1能运用数理和工程知识进行专业领固体力学的三个基本假设以及材料力学的复杂工程问题中内涵的识别与理解教学目标2平面假设、虎克定律、强度条件、挠和弯曲理论,深刻理解力学模型在解决工程分析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2-3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复杂的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关键环节,并教学目标3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问题的作用。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思考题
1.6 杆系结构可分为那几种类型?
1.7 画受力图的步骤及要点?
第1章 力学基础 思考题
§0 绪论 §1 力学基础 §2 力矩与力偶 §3 平面力系 §4 轴向拉压 §5 扭转 §6 几何组成 §7 静定结构 §8 梁弯曲应力 §9 组合变形 §10压杆稳定 §11位移计算 §12力法 §13位移法及力 矩分配法 §14影响线 [练习] [思考] [返回]
4.7 制造螺栓的棒材要先经过冷拔,其目的是什 么?钢材经过冷拔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4.8 何谓许用应力?安全因数的确定和工程有哪 些密切关系?利用强度条件可以解决工程中的 什么问题? 4.9 剪切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是什么? 4.10 挤压变形与轴向压缩变形有什么区别? 4.11 挤压面与计算挤压面有何不同? 4.12 试述切应力互等定理。
第3章 平面力系
§0 绪论 §1 力学基础 §2 力矩与力偶 §3 平面力系 §4 轴向拉压 §5 扭转 §6 几何组成 §7 静定结构 §8 梁弯曲应力 §9 组合变形 §10压杆稳定 §11位移计算 §12力法 §13位移法及力 矩分配法 §14影响线 [练习] [思考] [返回]
思考题
3.14一平面力系向A、B两点简化的结果相同,且主矢和主 矩都不为零,问能否可能? 3.15对于原力系的最后简化结果为一力偶的情形,主矩与 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为什么? 3.16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有几种形式?应用时有什么 限制条件? 3.17对于由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便可列出个独立的平 衡方程。这种提法对吗? 3.18如图所示的梁,先将 作用于D点的力F平移至 E点成为F′,并附加一个 力偶,然后求铰的约束反 力,对不对,为什么?
第7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思考题
§0 绪论 §1 力学基础 §2 力矩与力偶 §3 平面力系 §4 轴向拉压 §5 扭转 §6 几何组成 §7 静定结构 §8 梁弯曲应力 §9 组合变形 §10压杆稳定 §11位移计算 §12力法 §13位移法及力 矩分配法 §14影响线 [练习] [思考] [返回]
材料力学课件-第四章-扭转
d :扭转角沿轴线的变化率 dx
单位 rad/m
工程常用单位 () / m
等截面圆轴:
Tmax GI P
一般传动轴, [ ] = 0.5 ~1/m 180 1 rad / m /m 注意单位换算: π
Page27
BUAA
MECHANICS OF MATERIALS
BUAA
Page31
BUAA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例: l 2m ,均布力偶矩 m 60Nm m, G 80GPa, 30MPa, 1 / m , 设计实心轴直径 d
A
m
l
B
解:最大扭矩发生在B端(危险截面)
Tmax ml 60 2 120N
Page11
BUAA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 几何方面
dd ' tan ad
其中
dd ' d ad dx
由此得
d dx
Page12
BUAA
MECHANICS OF MATERIALS
d dx
2. 物理方面
BUAA
MECHANICS OF MATERIALS
§4-3 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应力
M
1
2
T M
M
问题:横截面应力大小、方向、分布均未知,仅知合成扭矩T 。 连续体的静不定问题 。 分析方法:几何、物理、静力学三方面。关键是几何方面:
几何方面: 截面上各点变形的规律 物理方面: 变形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静力学方面: 合成扭矩等于扭力矩
M M
M
M
轴扭转计算
第5章扭转5.1 扭转的概念及外力偶矩的计算5.1.1、扭转的概念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多以扭转变形为主的杆件。
例如图示5.1,常用的螺丝刀拧螺钉。
图5.1图示5.2,用手电钻钻孔,螺丝刀杆和钻头都是受扭的杆件。
图5.2图示5.3,载重汽车的传动轴。
图5.3图示5.4,挖掘机的传动轴。
图5.4图5.5所示,雨蓬由雨蓬梁和雨蓬板组成(图5.5a),雨蓬梁每米的长度上承受由雨蓬板传来均布力矩,根据平衡条件,雨蓬梁嵌固的两端必然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力矩(图5.5b),雨蓬梁处于受扭状态。
图5.5分析以上受扭杆件的特点,作用于垂直杆轴平面内的力偶使杆引起的变形,称扭转变形。
变形后杆件各横截面之间绕杆轴线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称为扭转角,用 表示,如图5.6所示。
以扭转变形为主要变形的直杆称为轴。
图5.6本章着重讨论圆截面杆的扭转应力和变形计算。
5.1.2、外力偶矩的计算工程中常用的传动轴(图)是通过转动传递动力的构件,其外力偶矩一般不是直接给出的,通常已知轴所传递的功率和轴的转速。
根据理论力学中的公式,可导出外力偶矩、功率和转速之间的关系为:nN m 9550= (5.1) 式中 m----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单位为m N ⋅;N-----轴传递的功率,单位为kW ;n------轴的转速,单位为r/min 。
图5.75.2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及扭矩图5.2.1 扭矩已知受扭圆轴外力偶矩,可以利用截面法求任意横截面的内力。
图5.8a 为受扭圆轴,设外力偶矩为e M ,求距A 端为x 的任意截面n m -上的内力。
假设在n m -截面将圆轴截开,取左部分为研究对象(图5.8b ),由平衡条件0=∑x M ,得内力偶矩T 和外力偶矩e M 的关系e M T =内力偶矩T 称为扭矩。
扭矩的正负号规定为:自截面的外法线向截面看,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为负。
图5.8图示5.8的b 和c ,从同一截面截出的扭矩均为正号。
扭转应力与强度条件
T1l 1.50 10-2 rad GI p T2 l 1.17 10-2 rad GI p
37
AB
BC
AC AB BC 1.50 10-2 1.17 10-2 0.33 10-2 rad
7
扭矩与扭矩图
扭矩定义-矢量方向垂直于横截面的内力偶矩, 并用 T 表示 符号规定-矢量方向与横截面外法线方向一致 的扭矩为正,反之为负
8
扭矩图 试分析轴的扭矩(m-轴单位长度内的扭力偶矩)
M A ml
T M A mx
T m( l x )
表示扭矩沿杆件轴线变化的图线(T-x曲线)-扭矩图
A
Ip Wp -抗扭截面系数 R
15
小结
研究方法:从实验、假设入手,综合考虑几何、
物理与静力学三方面
dj T 扭转变形基本公式: dx GI p
扭转切应力公式: 最大扭转切应力:
T Ip T max Wp
公式的适用范围: 圆截面轴;max≤ p
16
讨论
在线弹性情况下,精确解:
max
16T D 3 (1 4 )
当 ≤RO /10 时,误差≤4.53
19
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系数
空心圆截面
dA 2π d
Ip
D/ 2 d/2
2 2π d
π D4 Ip 14 32
d D
π D3 Wp 14 16
CB
T2b M B b GI p GI p
(b)
材料力学扭转教学课件
材料力学扭转的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与技巧
案例分析法
实验演示法
互动讨论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理解材料在扭转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 形特点。
材料力学扭转教学课件
目录
• 材料力学扭转基础
材料力学扭转基础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概念
扭转的物理特性
扭矩
剪切应力
在材料力学中,剪切应力是物体在剪 切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而在扭转中, 剪切应力是主要的应力形式。
扭转的分类
自由扭 转
约束扭转
材料力学扭转的应力分析
切应力与扭矩的关系
切应力与扭矩成正比
扭转变形的计算
扭转变形计算的公式 扭转变形计算的数据 扭转变形计算的过程
扭转变形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材料性质的影响
加载条件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
材料力学扭转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实验步骤 1. 将试样安装在扭转试验机上,调整试样的位置和角度。
材料力学扭转的变形分析
扭转变形的测量
扭转变形的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在扭转变形后的角度、 长度等参数,计算出扭转变形的大小。
扭转变形测量的工具
扭转变形测量的步骤
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测量,包括安装、 调整、操作和记录等步骤,确保测量 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使用扭角仪、测角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材料力学课件 第四章扭转
直杆。
② 式中:T—横截面上的扭矩,由截面法通过外力偶矩求得。
—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Ip—截面极惯性矩,纯几何量,无物理意义。
17
Ip A 2dA 单位:mm4,m4。
③ 尽管由实心圆截面杆推出,但同样适用于空心圆截面杆,
只是Ip值不同。
一、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传递轴的传递功率、转数与外力偶矩的关系:
m
9.55
P n
(kN
m)
其中:P — 功率,千瓦(kW) n — 转速,转/分(rpm)
m
7.024
P n
(kN
m)
其中:P — 功率,马力(PS) n — 转速,转/分(rpm)
m
7.121
P n
(kN
m)
其中:P — 功率,马力(HP) n — 转速,转/分(rpm)
22
[例2]有一阶梯形圆轴,如图(a)所示轴的直径分别d为1 50mm,d2 80mm 。扭转力偶矩分别为 Me1 0.8kN m ,Me2 1.2kN m ,M e3 2kN m。若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 ] 40MPa ,试校核该轴的强度。
解: 方法一(理论计算法) 用截面法求出圆轴各段的扭矩,如图(b)所示。 由扭矩图可见,CD段和DB段的直径相同,但DB段的扭矩大 于CD段,故这两段只要校核DB段的强度即可。AC段的扭矩 虽然也小于DB段,但其直径也比DB段小,故AC段的强度也 需要校核。
2GI p
W
U ;
64PR3n Gd 4
P K
;
K
Gd 4 64R3n
为弹簧常数。
36
[例3]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平均直径为:D=125mm,簧丝直 径为:d =18mm,受拉力 P=500N 的作用,试求最大剪应力 的近似值和精确值;若 G =82GPa,欲使弹簧变形等于 6mm, 问:弹簧至少应有几圈?
《扭转应力计算》课件
扭转应力的分类
按作用方式
可分为静态扭转应力和动态扭转应力。静态扭转应力是恒定 的扭力作用下的应力,而动态扭转应力则是随时间变化的扭 力作用下的应力。
按作用位置
可分为表面扭转应力和内部扭转应力。表面扭转应力主要集 中在物体的外表面,而内部扭转应力则分布在物体的内部。
扭转应力的应用场景
01
机械工程
在机械设计中,扭转应力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例如,在轴、齿轮、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 抗变形能力的物理量。
应力的定义与性质
应力的定义
应力是指物体内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用于描述物体在受力作 用下的内部应力状态。
应力的性质
应力具有矢量性、可传递性、可叠加性和局部性等性质。
应力张量
描述物体内部应力状态的数学工具是应力张量,它是一个二阶对 称张量。
剪切应力的计算
剪切应力的定义
剪切应力是指物体在剪切力作用下,相邻部分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趋势而产生 的应力。
剪切应力的分布
剪切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在不同的位置会有所不同,其分布情况与物体的形状、 受力情况和材料属性等因素有关。
主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关系
主应力与剪切应力的关系
主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应用
主应力是指在某一方向上最大的应力 ,而剪切应力则是在垂直于某一平面 的方向上产生的应力。
02
解释:该公式表明剪切应力和弹性模量成正比,弹 性模量越大,剪切应力越大。
03
应用场景:用于分析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剪切应力的 影响。
04
CHAPTER
扭转应力计算实例
实例一:简单圆杆的扭转应力计算
总结词
基础模型,理论推导
详细描述
介绍简单圆杆的扭转应力计算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公式解析,阐述扭转应力的 基本概念和计算过程。
(完整版)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0分,将相应的空格内,对的打“√”,错的打’“×”)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结构受力分析1、结构是建筑物中起支承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2、静止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3、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刚体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状绝对不改变的物体。
(√)5、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移动。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人小。
(×)9、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之改变。
(√)10、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11、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刚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平衡力系就是合力等于零的力系。
(√)13、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14、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移动而作用效果不变。
(×)15、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16、合力是分力的等效力系。
(√)17、当两分力的夹角为钝角时,其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18、力的合成只有唯一的结果。
(√)19、力的分解有无穷多种结果。
(√)20、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2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汇交力必然使物体处于平衡。
(×)22、在刚体上作用的三个相互平衡力必然汇交于一点。
(√)2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也是矢量。
(×)24、当力平行于坐标轴时其投影等于零。
(×)25、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6、两个力在同一轴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
(×)27、合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28、力可使刚体绕某点转动,对其转动效果的度量称弯矩。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概述
第5章材料力学概述5.1 材料力学的任务工程结构或机械的各组成部分,如建筑物的梁和柱、机床的轴等,统称为构件(member)。
当工程结构或机械工作时,构件将受到载荷的作用。
例如,车床主轴受齿轮啮合力和切削力的作用,建筑物的梁受自身重力和其他物体重力的作用。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具有抵抗破坏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同时,其尺寸和形状也将发生变化,称为变形(deformation)。
为保证工程结构或机械的正常工作,构件应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起应当承受的载荷。
因此,构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强度(strength)要求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必须不致破坏,即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2.刚度(stiffness)要求构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必须在许可的范围内,即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3.稳定性(stability)要求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必须始终保持其原有的平衡形态,即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其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设计构件时,必须满足上述所提到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在保证构件满足上述三方面要求的同时,要尽量选用适当的材料和减少材料的消耗量,以节约成本。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在材料力学中,为进行上述的分析和计算,不仅要研究构件的受力状态与变形之间的关系,还要了解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等方面的性能,即材料的力学性能,又称机械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而力学性能要由实验来测定。
所以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同是材料力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5.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在静力学中,将研究的物体看成是刚体,即假定受力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是不变的。
实际上,刚体是不存在的,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将发生变形,而且当外力达到某一定值时,物体还会发生破坏。
在静力学中,构件的微小变形对静力平衡分析是一个次要的因素,故可不考虑;但在材料力学中,研究的是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即使变形很小,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必须加以考虑而不能忽略。
材料力学第四章 扭转
mA 1
2
mC
1 mB
2
Mn1 MA
(+)
(-)
扭矩图
Mn2 MC
13
§3-2 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
例题 图示传动轴上,经由A轮输入功率10KW,经由B、C、D轮 输出功率分别为2、3、5KW。轴的转速n=300r/min,求作该轴 的扭矩图。如将A、D轮的位置更换放置是否合理?
A
B
C
D
I
2、变形规律:
§3-3 薄壁圆筒的扭转
圆周线——形状、大小、间距不变,各圆周线只是绕轴线转动了一个角度。
纵向线——倾斜了同一个角度,小方格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结论: 横截面上 0, 0
0 0
根据对称性可知切应力沿圆周均匀分布;
' t
tD, 可认为切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
将A、D轮的位置更换,则
B
I
C
II
A
D
III
I
II
III
单位:( N m)
63.7
(-) 15.29
因此将A、 D轮的
位置更换 不合理。
Mn,ma x31.38(Nm)
(AD段) 31.38 扭矩Mn-图
18
§3-2 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
课堂练习 图示圆轴中,各轮上的转矩分别为mA=4kN·m, mB=10kN·m, mC=6kN · m,试求1-1截面和2-2截面上的 扭矩,并画扭矩图。
m
转速:n (转/分)
1分钟输入功: 1分钟m 作功:
W W '
W 6 N 0 10 60 0 N 0 000
W m m 2 n 1 2 nm
材料力学课件-扭转
T
max
max
WP
即须使抗扭截面系数 Wp 相等
18
例 如图的轴的许用切应力为 60 MPa , 校核强度。若将实心 圆轴改为内外径之比为 0.7 的空心圆轴,在强度相等的条件下, 求空心圆轴外径,并求两者的重量比。
m1=1kNm
D = 60
m2 =3kNm
D1
2 kNm
T
1 kNm
[解] (1)内力扭矩图:
y
Fx x
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量为
T
x (r)sin
T r sin
IP
y
(r)cos
T r cos
IP
水平方向合力为
Fx
xdA
A
A
Tr sin
IP
rdr d
T IP
d2
π2
r 2dr sin d
0
0
Td 3 24 I P
27
竖直方向合力为
Fy
A
ydA
A
Tr IP
cos
TC tL
C max
TC WP C
tL [ ]
πd
3 2
16
d2
16 t L
π[ ]
13
22
t
C
例5.3 图中结构由两段等截面圆轴
d1 A
L1 B L2
d2 构成。圆轴总长度为 L ,全长上作 用着均布力偶矩 t 。材料许用切应
L
力为 [ ]。要使圆轴重量为最轻,确
tL1
tL
定两段轴的长度 L1 和 L2 ,以及直
A
T
GI P
d
dx
d T
dx GIP
材料力学第五章扭转应力
建筑工业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中的梁、柱等构件在承受扭矩时会产生扭转应力。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材料的抗扭性能,合理 设计梁、柱等构件的截面尺寸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建筑结构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学习有限元分析方法,掌 握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 行结构分析,提高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ABCD
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分析 不同材料的抗扭性能,以 及如何优化设计以提高结 构的稳定性。
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 进展,了解材料力学在工 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 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扭转应力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扭转应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au = frac{T}{A}$,其中$tau$是扭转应 力,$T$是扭矩,$A$是物体的截面面积。
截面面积
截面面积是指物体横截面的面积,通常用于计算物体在扭矩作用下的扭转应力。
扭转应力的单位和符号
单位
扭转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在国际单位制中,1Pa=1N/m²。
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它反映了材料的刚度。对于同一材料,弹性模量越大,抵抗 扭转变形的能力越强,因此,弹性模量越大,扭转应力也越 大。
总结
在材料力学中,弹性模量是影响材料扭转应力的关键因素之 一。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抵抗扭转变形的能力,因 此会产生较大的扭转应力。
剪切模量对扭转应力的影响
剪切模量
剪切模量是指在剪切应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刚度。剪切模量的大小与材料的剪切应力成正比,即剪切 模量越大,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越强,因此,扭转应力也越大。
汽车机械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机械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2、3、4、解:以滑轮A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a )(b)(a) (b)对(a )列平衡方程求解KNF KN FG F F F F F F F F AC AB AC T AB Y AC T AB X 75.1507.2030cos 15sin 30sin ,0030sin 15cos 30cos ,0=-=∴⎪⎩⎪⎨⎧=-+-==+--=∑∑对(b )列平衡方程求解KNF KN FG F F F F F F F AC AB AC T Y AC T AB X 64.3831.22045sin 30cos ,0045cos 30sin ,0==∴⎪⎩⎪⎨⎧=-+-==+--=∑∑5、解:先取滚子B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a )(a) (b)对(a )列平衡方程有∑=∴=-=ααsin 0sin ,0FF F F FBC BC X再以压块C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b )对(b )列平衡方程有KN FF F F FCB Y67.5tan 0cos ,011==∴=+-=∑αα增力比:αtan 11=F F ,显然α越小,增力比越大。
第二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 1、(a)()FlF M O = (b)()0=F M O (c)()αsin Fl F M O =(d)())(r l F F M O +=(e) ()Fa F M O = (f) ()αsin 22b a F F M O +=2、解:先以杆O 1B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a )(a) (b) 对(a )用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KN F B O F M MAB AB i100,011=∴=⨯-=∑再以杆O 2A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b ) 对(b )用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m KN M A O F M M BA i •=∴=⨯+-=∑4030sin ,0222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1、(a )解:画杆AB 的受力图分析得属于平面力偶系的平衡KN F F KN F F MNA B NA NA i5.1,5.1062415,0===∴=⨯+-=∑(b)画杆AD 受力图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KNF F F F F KN F F F F B KN F F F F M AYBCAYYAXBCAXXBCBCA10045sin ,020045cos ,0)(22004245sin ,0处约束力的大小此即为支座(c )画杆AD 受力图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KNF F F F KN F F F F B KN F F F F M AYAYYAXBCAXXBC BCA100,0200,0)(200445cos 245sin ,0处约束力的大小此即为支座(d )画杆AD 受力图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KNF F F F F KN F F F F B KN F F F F M AYBCAYYAXBCAXXBCBCA10045sin ,020045cos ,0)(22004245sin ,0处约束力的大小此即为支座2、解:以横梁AB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KNF G G F F FKN F F F F CD KN F x G l G l F F M AY CD AY YAX CD AX XCD CD A 32530sin ,06370030cos ,0)(3700230sin ,02121 受力的大小此即为拉杆3、解:先以BC 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KNF G F F F KN F F F F DE KN F G F F M BYDEBYYBXDEBXXDEDEB10045sin ,020045cos ,0)(22002145sin ,0受力的大小此即为拉杆再以AB 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KNF F F F F KN F F F F F mKN M F M F F M AYAYEDBYYAXAXEDBXXABXAEDA10045sin ,00045cos ,0.2005.25.145cos ,0第四章 摩擦1、解:先以车后轮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d F M d F M F M SB SB O ∑=∴=⨯-=2102,0(1)再以整车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20240021200,0NB SB A F dF MG F M由(1)和(2)得KN F NB 5.7=KN F F G F FNA NB NA Y27.1073.0sin ,0sin ,0=∴==+-=∑ααKN F F F FSB sB NA X01.7,0cos ,0=∴=-=∑αm kN d F M F F f SB NB SB s .05.12193.05.701.7=====2、解:以梯子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060cos 60sin 60cos 60cos 2,00,00,011 l F l F s G l G F M F G G F F F F F SB NB A NA SB Y SA NB X 补充方程NB s SB NA s SA F f F F f F ==,求得l s 456.0=3、(1)解:以料斗为研究对象,设料斗有下滑的趋势画受力图(方向与图示相反)时,当时,当KN F KN F kNF KN FG F F FS T S T S T X51.12549.12270sin 252270sin ,02211-===-==-+=∑(2)解:以料斗为研究对象,画匀速上升与匀速下降的受力图(b )(c)匀速上升时,对(b )列平衡方程KNF fF FG F F F G F F T N d N Y d T X 06.26070cos ,0070sin ,0111111==⎪⎩⎪⎨⎧=-==--=∑∑求得补充方程:匀速上升时,对(C )列平衡方程KNF fF FG F F F G F F T N d N Y d T X 93.20070cos ,0070sin ,0222222==⎪⎩⎪⎨⎧=-==+-=∑∑求得补充方程:第五章 刚体定轴转动1、获得较大的转动惯量,使柴油机在载荷波动时仍能平稳运转。
材料力学 第五章扭转应力(4,5)
3.静力学关系
T
dA T
A
dA
d G dx dA T A d G 2 dA T dx A
I p 2 dA 极惯性矩
A
dA
o
d T dx G I p
由(b)式:
d T G G GIp dx
T Ip
2
T 4 X
D 4 (1 4 ) IP 32 5.8 10 6 m 4
-2
(3)算相对扭角
TABl AB TBClBC CA BA CB GI P GI P l 0.5(2 4) 103 (TAB TBC ) GI P 80109 5.8 106 0.216102 (rad ) 0.1240 TBC l BC CB GI P
[ ] 2( o / m) 一般机械
例题 3-5
图示钢制实心圆截面轴,已知:M1=1 592 N· m, M2 = 955 N· m,M3 = 637 N· m,lAB = 300 mm,lAC = 500 mm,d = 70 mm ,钢的切变模量G = 80 GPa。试求横截面C 相对于B的扭转角BC 。
max
180 10 3 T 56.5 MPa 2 2 0.13 0.03 2 r 2 t
T
(2) 利用精确的扭转理论可求得
max (1 4 )D 3 / 16
18010 [1 (230/ 290) 4 ]0.293 / 16
3
max
T max Ip
Ip
T Wp
WP
max
(抗 扭 截 面 模 量 )
(整理)弹性力学第五章第五章弹性力学的求解方法和一般性原理
第五章弹性力学的求解方法和一般性原理知识点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边界条件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应力解法体力为常量时的变形协调方程物理量的性质逆解法和半逆解法解的迭加原理,弹性力学基本求解方法位移解法位移边界条件变形协调方程混合解法应变能定理解的唯一性原理圣维南原理一、内容介绍通过弹性力学课程学习,我们已经推导和确定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常用公式。
本章的任务是对弹性力学所涉及的基本方程作一总结,并且讨论具体地求解弹性力学问题的方法。
弹性力学问题的未知量有位移、应力和应变分量,共计15个,基本方程有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和本构方程,也是15个。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方程组,直接求解显然是困难的,必须讨论问题的求解方法。
根据这一要求,本章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综合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并按边界条件的性质将问题分类;二是根据问题性质,确定基本未知量,建立通过基本未知量描述的基本方程,得到基本解法。
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解法主要是位移解法、应力解法和混合解法等。
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应力解法,基本方程包括变形协调方程。
三是介绍涉及弹性力学求解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解的唯一性原理、叠加原理和圣维南原理等,这些原理将为今后的弹性力学问题解建立基础。
如果你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有困难,请及时查阅和复习前三章相关内容,以保证今后课程的学习。
二、重点1、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分类;2、位移解法与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3、应力解法与应力表示的变形协调方程;4、混合解法;5、逆解法和半逆解法;6、解的唯一性原理、叠加原理和圣维南原理§5.1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其边值问题学习思路:通过应力状态、应变状态和本构关系的讨论,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将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作综合总结,并且对求解方法作初步介绍。
弹性力学问题具有15个基本未知量,基本方程也是15个,因此问题求解归结为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求解偏微分方程。
《材料力学》第四章-扭转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四章 扭转§4—1 工程实例、概念一、工程实例1、螺丝刀杆工作时受扭。
2、汽车方向盘的转动轴工作时受扭。
3、机器中的传动轴工作时受扭。
4、钻井中的钻杆工作时受扭。
二、扭转的概念受力特点:杆两端作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且作用面垂直杆的轴线。
变形特点:杆任意两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轴:主要发生扭转变形的杆。
§4—2 外力偶矩、扭矩一、外力:m (外力偶矩)1、已知:功率 P 千瓦(KW ),转速 n 转/分(r /min ; rpm)。
外力偶矩:m)(N 9549⋅=nPm 2、已知:功率 P 马力(Ps),转速 n 转/分(r /min ;rpm)。
外力偶矩:m)(N 7024⋅=nPm 二、内力:T (扭矩) 1、内力的大小:(截面法)mT m T mx==-=∑002、内力的符号规定:以变形为依据,按右手螺旋法则判断。
(右手的四指代表扭矩的旋转方向,大拇指代表其矢量方向,若其矢量方向背离所在截面则扭矩规定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3、注意的问题:(1)、截开面上设正值的扭矩方向;(2)、在采用截面法之前不能将外力简化或平移。
4、内力图(扭矩图):表示构件各横截面扭矩沿轴线变化的图形。
作法:同轴力图:§4—3 薄壁圆筒的扭转 一、薄壁圆筒横截面上的应力(壁厚0101r t ≤,0r :为平均半径) 实验→变形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应力的计算公式。
1、实验:2、变形规律:圆周线——形状、大小、间距不变,各圆周线只是绕轴线转动了一个不同的角度。
纵向线——倾斜了同一个角度,小方格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3、切应变(角应变、剪应变):直角角度的改变量。
4、定性分析横截面上的应力(1) 00=∴=σε ;(2)00≠∴≠τγ因为同一圆周上切应变相同,所以同一圆周上切应力大小相等。
⑶ 因为壁厚远小于直径,所以可以认为切应力沿壁厚均匀分布,而且方向垂直于其半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τ G γ Gρ dx
(b)
结论:横截面上任一点的剪应力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 比。
T
3.静力学方面
dA
dA T
A
o
dA
d G dA T dx A
d 2 G dA T dx A
d T dx G I p
I p 2 dA 极惯性矩
max T T 3
Wp πd 16
T [ ] π 3 d 16
16T 3 16(1.5 103 N m) 0.0535 m d 6 π[ ] π(50 10 Pa)
3
取: d 54 mm
2. 确定空心圆轴内、外径
3 πdo Wp 14 16
3
A 63.66MPa
max
T Wp
32
1000 0.04 3 (1 0.5 4 ) 16
max 84.88MPa
min
Td Ip 2 42.44MP a
[例5-4]一厚度为30mm、内直径为230mm 的空心圆管, 承受扭矩T=180 kN· m 。试求管中的最大剪应力,使用: (1)薄壁管的近似理论;(2)精确的扭转理论。 解:(1) 利用薄壁管的近似理论可求得
§5-4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推导应力公式的思路:
变 形 几 何 关 系 物 理 关 系 静 力 关 系
观察变形 提出假设
deformation geometric relation physical relation
Examine the deformation then propose the hypothesis
C Me2
B
C
(2)求轴的最大切应力, 并指出其位置
M1
M2
max
Tmax Wt
Tmax πD 4 (1 ) 16
3
A l
B l T
C
34.5MPa
max
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截面的周边上,且 垂直于半径.
max
二.斜截面上的应力
F 0
dA dA cos sin
WP Ip
d4
32
Ip d /2
D
o
d3
16
max
圆环
Ip
WP
D4
32
Ip
d4
32
Ip D2
D4
32
3
1
4
max
D
16
1
4
d
D
[例5-3]内外径分别为20mm和40mm的空心圆截面轴,受 扭矩T=1kN· m作用,计算横截面上A点的剪应力及横截 面上的最大和最小剪应力。 TA 1000 0.015 解: A 0.04 4 Ip (1 0.5 4 )
3
max ) / max 9% 62.2MPa ( max max
例5-5 图示空心圆轴外径D=100mm,内径d=80mm, M1=6kN· m, M2=4kN· m, 材料的切变模量 G=80GPa. (1) 画轴的扭矩图; (2) 求轴的最大切应力,并指出其位置.
T 1.55103 max 23MPa [ ] 3 Wt 0.07 16
此轴满足强度要求。
例 5-9 已知 T=1.5 kN . m,[ ] = 50 MPa,试根据强度条 件设计实心圆轴与 = 0.9 的空心圆轴,并进行比较。 解:1. 确定实心圆轴直径
max [ ]
[例5-6] 如图所示阶梯状圆轴,AB段直径d1=120mm, BC段直径d2=100mm。扭转力偶矩为MA=22kN.m, MB=36kN· m,Mc=14kN· m。已知材料的许用剪应 力 [ ] 80MPa ,试校核该轴的强度。 解: 求得两段的扭矩, 并绘出扭矩图。 AB段之扭矩比BC段之扭 矩大,但两段轴的直径 不同,需要分别校核两 段轴的强度。
两轴材料、长度均相同,故两轴的重量比等于两轴的横截面
面积之比
π 2 2 2 2 ( D d ) 2 2 D ( 1 ) A2 4 2 2 2 1 . 194 ( 1 0 . 8 ) 0.512 2 π 2 A1 d 1 d1 4
在最大切应力相等的情况下空心圆轴比实心圆轴轻,即节省材料.
例 5-9 R0=50 mm的薄壁圆管,左、右段的壁厚分别 为 1 5 mm,2 4 mm,m = 3500 N . m/m,l = 1 m, [] 50 MPa,试校核圆管强度。
解:1. 扭矩分析
2. 强度校核
危险截面: 截面 A与 B
ml TA 44.6 MPa [ ] 2 2 2πR0 1 2πR0 1 ml TB 2 27.9 MPa [ ] B 2 2 2πR0 2 2πR0 2
a T
b
A
横截面上距形心为的任 一点处应变 γ
E
O1
T
G D G' D' dx dx
O2 d
a
dx d d (a)
d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G O2 d G'
d/2
A
E
O1
D
结论:横截面上任一点的剪应变与该 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D'
2. 物理方面
剪应力方向垂直于半径。根据剪切胡克定律, 当剪应力不超 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
例5-7 实心圆轴1和空心圆轴2(图a、b)材料,扭转力偶矩M 和长度l 均相等,最大切应力也相等.若空心圆轴的内外径之比
= 0.8 ,试求空心圆截面的外径和实心圆截面直径之比及两轴
的重量比. 分析:设实心圆截面直径为d1,空心 圆截面的内、外径分别为 d2、 D2 ; 又扭 d l (a) d2 D2
低碳钢扭转破坏断口
铸铁扭转破坏试验演示
铸铁扭转破坏断口
铸铁扭转破坏试验过 程
铸铁扭转破坏断口
思考:低碳钢和铸铁的圆截面试件其扭转破 坏的断口分别如图a及图b所示,试问为什么它们 的断口形式不同?
三.强度条件
τ max [ τ ] 即 Tmax [τ ] Wp
强度条件解决三问题 (1)校核杆的强度:已知荷载、截面尺寸、许用切应 力,验算构件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2)设计截面:已知荷载、许用切应力 ,按强度条 件,确定截面尺寸; (3)确定许可载荷:已知杆的截面尺寸、许用切应力, 确定许用荷载。
M1
M2
A l
B l
C
解:(1)画轴的扭矩图
BC段 T1+Me2=0 A l
2
1
Me1
Me2
T1 = -4kN· m ( -) AB段 T2+Me2-Me1=0 (+)
B l T1
C Me2
T2 =2kN· m
最大扭矩发生在BC段 Tmax=4kN· m 2kN· m +
T2 Me1
_ 4kN· m
例5-8 功率为150kW,转速为15.4转/秒的电动机转子轴如图, 许用剪应力 []=30M Pa, 试校核其强度。
解:①求扭矩及扭矩图 N 103 TBC m 2n
T
150103 (N m) 2 3.1415.4 1.55(kN m)
m
x
②计算并校核剪应力强度
变形的分布规律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deformation
应力的分布规律
static relation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stress
建立公式
Establish the formula
一、圆杆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从三个方面 1. 变形几何方面 来推导应力:2.物理方面 3.静力学方面
16T π 3 do (1 4) 16
[ ]
16T do 76.3 mm 4 π (1 )[ ]
di do 68.7mm
取:do 76 mm, di 68 mm
3. 重量比较
π 2 2 (do di ) 4 39.5% π 2 d 4
空心轴远比 实心轴轻
D1 由 (1 0.5 ) 2 (1 0.5 ) 得 2 4 4 D T1 T 由 [ ] 3 3 D D1 4 (1 4 ) (1 ) 16 16 3 T1 D1 得 23 / 2 2.828 T D
2 2
D12
D 2
dAsin cos 0
dx
dy
sin 2
F 0 cos2
n
τ0 τ max
45 max 45 min
o o
x
低碳钢扭转试验演示
低碳钢扭转破坏断口
低碳钢扭转试验开始
低碳钢扭转试验结束
A
练习:一空心圆轴,内外径之比为α=0.5,两端受扭转力偶矩作 用,最大许可扭矩为T,若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内外 径之比仍保持不变,则其最大许可扭矩为T的多少倍?(按强 度计算)。 解:设空心圆轴的内、外径原分别为d、D,面积增大一 倍后内外径分别变为d1 、 D1 ,最大许可扭矩为T1
1.变形几何方面
观察到下列现象:
(1)各圆周线的形状、大小以及两圆周线间的距离没变化 (2)纵向线仍近似为直线, 但都倾斜了同一角度γ (3)表面方格变为菱形。 平面假设: 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它像刚性 平面一样绕轴线旋转了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