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胡晓研)
语言学概论习题参考附标准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参考附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31a7ea5022aaea998f0fb2.png)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选择题第一章总论□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2×.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 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 [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 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 ×. [z]□ [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 [](血)中的[?]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 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 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课后答案网阳光大学生网4×. 弱化×. 脱落□ 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 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1--8章](https://img.taocdn.com/s3/m/e6db5f2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5.png)
第一章第一节1.为什么说语言科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答: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开始了对语言现象的关注.然而古代人类并没有把语言现象从人类其他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此外对雨燕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也是语言学建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教人理性的认识语言现象,有效把握语言规律,全面的分析语言事实,正确地揭示语言与人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运用语言的科学. 2.开设《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什么价值与意义?答:首先,它是属于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的X畴,它所研究和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现象和共同规律.人们通过这门课可以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特点等方面的理性知识.其次,在人们有了基础认识之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认识语言现象,储备专门知识.再者,人们将学习和了解有关语言发展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了解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的其他学问.3.语学是从哪些角度研究人类语言现象的?答: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边沿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数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所以语言学可以从人类、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人类语言学现象.第二节1.中国古代人们有哪些关于语言的神话与传说,应该怎样认识这些神话传说?答、畲族神话《高辛与龙王》说,创世之神教会了人们说话.彝族神话《天神的哑水》里说,本来人和动物都能说话,天神骗他们去喝智能之水,结果,动物因喝水而失去了语言,而人类没有喝水保存了语言.壮族神话《布洛陀》也说人和鸟兽,本来共享语言,但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纠纷,掌管世间事务的神布洛陀便使人语不同于兽语.纳西族《创世纪》里说,人们有三种不同的语言,藏语、白语、纳西语等等.其实这些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们的时间、生活密切关联,所以,这些神话传说反应了他们当时的认识和经验.2.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什么来进行的?这种研究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迪?答:〔1〕古代印度人的语言研究是围绕着对语言神话的研究和为了正确地传承##经典语言所作的详尽分析和研究这两方面来进行的,其中,第二个方面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波尼尼语法》是古代印度人在前语言状态下语言研究的最大成果,就是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对梵文所作的经典语法分析.他注重分析词的形态,特别是构词规则,很少涉与语法.对现代人而言,古印度语言学的一系列语音语法分析的概念和方法,波尼尼等古印度语法学家的分析方法、研究精神与其关注X围等对现代语言学研究都是有所启迪的.3.对古代西方人在##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你有什么看法?答:古代西方人在##中流露出的对语言的认识反映出古代西方人对语言的认识和猜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是怎么学会说话的、谁给事物命名的、人类语言为什么由一种变多种、语言具有魔力吗以与最古老的语言是什么这五个方面,其中许多看法也是饶有趣味的.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认识显而易见带有自己时代的认识特点和局限性.第三节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如何产生的?其主要功绩是什么?答: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古代印度语言研究基础之上的.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已蓬勃发展了,首先是在约公元前四世纪波尼尼进行的梵语语法研究.其后,陆续有十多种语法派别,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波尼尼语法著作的烙印.后来到十八世纪末西方学者才开始大量接触到古印度学者的语法研究成果.主要功绩: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大研究成果是语言类型的建立和普系数的发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影响最大的是施莱歇尔,代表作《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他根据语言的共有特点而将其分为不同的语族,并用普系树形图来表示语言的历史渊源和体系.2.谈谈结构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与其学术流派.答:结构代表人物是索绪尔.索绪尔是结构语言学的鼻祖,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印欧比较语言学中做出来重大贡献.索绪尔主X把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共时性研究和历史性研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区别开来.其学术流派有:〔1〕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代表人物:索绪尔〔2〕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马泰修斯〔3〕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4〕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和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答:创始人是乔姆斯基.主要学术观点是: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批判了结构主义,他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转换的结果,并力图用形式化的手段构建这种转换过程,其影响一直延伸到21世纪.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转换–生成学派以语法研究为目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都服从这个目的,同时又对各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他学科,如计算机学科、人工智能以与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并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与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做出贡献.4.现代语言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形式化倾向?答:〔1〕计算机文化的兴起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将语言数理化以顺利完成人机对话;<2〕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力,世界语言的不同面貌是适应的结果,故转换生成语法 ,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3〕索绪尔对语言是形式而非实体,是符号系统的认识,为语言研究的形式化提供了可能性.第四节一. 语言学在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哪些学科?答:通过语言学对周边学科的影响这节的学习,可以看出,语言学不是孤立的,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语言学语文学、本体语言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的文本、语言学中的音位与文学理论中的原型2.语言学与哲学:每一个语言学的发展潮流和动向的背后都有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3.语言学与信息科学语言学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载体4.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目前计算机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依照人的语言设计适合计算机的智能语言.二. 从自己生活中发现语言作用与社会现实的事例.答:生活中的计算机的使用,用自然语进行人机对话,同时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思想,行为,识别与理解,完成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减轻或代替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还有利用语言还可以帮助失语症患者,也可以帮助警察破案等等. 第五节一.谈谈语义研究的重要性答: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只在语法和词汇学中有限的研究语义现象,在较大X围里展开对语义的本质结构,形式化问题的研究,小到义素分析,词义分析大到,话语意义的研究,句子分析,都为语言学家所重视,同时对于古代文献书中的词语的诠释和注疏有重要意义.二.当代语言研究的对象为什么有扩大的趋势?谈谈你对这个事实的理解答:因为语言远比过去人们想象的复杂,像过去那样单学科作战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因为只有将语言放在自身存在活动的框架下研究时才是有意义的,也才能获得价值和成果.三.语言研究的目的为什会由描写发展到构建?答:当世界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后,在本体语言的长足发展之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对自然语言的描写,而是发展到在大规模占有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人们了解的语言规律来构建自然语言. 四.众多与语言相关的学科加入到语言研究中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语言的学科性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以与符号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有先天的联系,因而语言学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待于与这些学科协同作战.五.试举例说明语言学研究成果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事例. 答:语言政策的制定,人类信息处理识别,传输与存储都离不开语言研究与语言学研究成果,小到文字的输入大到资料的编目,产品的编号,人名的排序,都运用并等待着语言研究的新成果.第二章第一节一.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人类有哪些认识?答:有声语言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开始的,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晚期智人之前猿人已经有了比黑猩猩复杂的声音来交流信息,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的发展,这些声音也逐渐的清晰起来,并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或依照一定规则组成语流,于是形成了真正的语言.二.推向一下,巴黎语言学会为什么一度拒绝接受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提案?答:因为语言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三.对于人类语言起源这个千古之谜,你有什么想法?关于语言的起源问题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假说主要有:摹声说,感叹说,劳动叫喊说,社会契约说,手势说等在这些学说中我比较能接受劳动叫喊说<具体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第二节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答:语言这个概念在语言学上有两种意义:①是指人们嘴里说出来的话中所包含的语言的材料,词汇以与这些材料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这种语言概念,被称之为狭义的语言概念.②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称之为言语.2.人类预言过程都包括哪些因素?答:人类的语言交际通常分为两个过程:说些过程和听读过程言语交际的整个交际过程是:人——听写者〔言语主体〕——言语动机——言语内容——内容筛选——说写角度——说写行为——话语——听读行为——听读内容——听读角度——内容筛选——听读动机——听读人〔言语对象〕——人说写者,听读者和言语环境制约着人类言语交际.3.怎样理解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试举例说明. 答:言语是指人们形成话语的全部过程和所说的话语,它包括内容和形式,即所指和能指,人们语音形式就是言语的载体,所以,言语的心理,物理,生理和社会性质,就是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和社会性质.首先,它的心理性质,就是语音在人脑中首先产生的音响效果,语音是从人脑中的心理音响开始的,如在发出‘人’这个音时,首先在发出者脑海里形成‘ren’这个音响效果在发出者发出,听话人听到语音后首先在大脑中反映出这个‘ren’的印象.这就是言语的心理属性.其次,言语的物理属性是指发音器官,包括肺,共鸣腔〔口腔,鼻腔,和咽腔〕以与喉头和声带.当大脑发出命令‘ren’的时候,喉头和声带振动发声,肺部提供动力,然后通过口腔发声.第三是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音高是声音的高低,音强是声音的大小和强弱,音长是声音的长短,音色也叫音质.比如发‘ren’这个音和发‘fen’这个音需要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都不一样,语言的社会性质,就是语言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一种延伸,比如‘may’这个音,用英语说是‘mei’,用汉语说是‘mai’,这也是一种民族的习性,这就是言语的社会性质的体现.第三节1.传统语言的研究对象在哪里?答:传统语言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人的说话说话过程中〔也就是言语行为中〕,而是存在于通过特定的言语行为所产生和形成的话语作品之中.随便录下一个人说的一段话,或写的文章,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句子,有许多音义结合的词语,这些就构成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对象.2.传统语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答:a将人们从纷繁的语言与言语事实中解放出来,从而只研究人感兴趣并对人有用的问题.b.将精力集中在当时人们对语言感兴趣的X围内,正确的把握重点和热点,避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做无谓的研究.C.从具体瞬时的言语现象中寻找一个确定稳定的可以把握的对象,为特定的语言研究目的服务.D.在千变万化的言语形式背后,发出现为数不多的构成材料和结构规律,借此指导人们运用与语言研究.第四节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特殊在哪里?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因为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的特殊性在于:①上层建筑如##、哲学、艺术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产生的,而语言则是千百年来社会历史全部进程的产物,它不是由某一特定的经济基础所产生的.②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集团服务的,而语言则不然,它是为整个人类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③上层建筑是某一经济基础存在与活动的时代的产物,因而上层建筑的生命是不长久的,它随着这个基础的产生而新产生出来.④最后,上层建筑与人的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而语言则不然,它几乎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有直接联系,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不与语言发生关系的领域几乎是没有的.2.你是怎样理解语言是没有阶级性这个结论的?答:狭义的语言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狭义的语言不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的,而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在这种意义上的语言面前人人平等.它是人人可以得而用之的一种工具,本身不具备阶级性质和色彩,这是狭义语言的本质特征.第二,狭义的语言本身具有抽象的性质.它是从人类社会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大量言语活动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因而无论从其构成的语音材料、词汇材料还是从其语法结构规律来看,都没有阶级性可言.所以说,语言的语音没有阶级性、词汇没有阶级性、语法系统也没有阶级性.第三,人类的产生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狭义的语言在人类还没有形成阶级的社会中就存在了,而有阶级的历史不过几千年,在那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社会都没有阶级性,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当然也没有阶级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类再次进入无阶级社会时,语言同样不会消灭,它将会继续为人类服务. 2.关于动物的"语言〞,你有些什么想法?在你看来人的语言与动物间的交际手段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答: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超声语言、运动语言、色彩语言、气味语言等,是它们的一种交际手段.人的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手段的区别:①动物用于交际的声音或体势不具有可切分或可组合性,因此无法像人类的语言那样用有限的声音来表达无限的意义;②动物界的声音或体势,只是对现场情景刺激的反应,不能表述过去的或未来的事件,不能叙述异地所发生的事情,因此,不具备语言的基本属性."动物语言〞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__人的语言与动物的交际手段都是用来交流信息的介质.第五节1.分析一下自己所熟悉的语言的构成材料.答:语的语言构成材料有语音材料和语汇材料.首先,从语音角度来说,通常就几十个单位,大约在三十或五十之间.从语汇角度讲,使用频率最高的也就四五千个词.由此看来,汉语的语言构成材料是有限的.2.人类为什么能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结构规则表达无限增长着的精神意识内容?答:因为语言的生成能力是无限的,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狭义语言的层次性结构;〔2〕材料和规则的反复运用;〔3〕语境的增生和调制作用.另外,语境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 第六节1.语言都有哪些功能?答:语言有交际功能、认知功能、思维功能和信息功能.2.怎样认识语言的交际功能?它包括哪些方面?答: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它包括语言祈使、语言沟通、语言表现和语言发泄四个方面.3.什么是语言的信息功能?试举例说明语言的信息功能.答:利用语言千百次交际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在共时环境下为人所不知道的信息.语言的这种功能,我们称其为信息功能.例如:##相当一部分地区,除了将自己父亲称为"爸〞或"大〞之外,父辈的兄弟、晚辈则按年龄分别称为"大爸〞、"二爸〞、"三爸〞、"四爸〞.4.语言为什么会具有认知功能?试举例说明.答:语言是人们了解掌握外部世界和人内部世界的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越进步,通过语言手段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越多,语言的重要性质显现的越是明显.例如:学生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间接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5.举例说明人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答: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思想、思维.例如:当我们有什么有什么心事向别人倾吐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表达的;当我们有什么问题要考虑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言语来想的,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十分繁难的问题时,我们甚至会同时大声地说出话来.第七节1.思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吗?答:思维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思维行为的结果.2.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上,都有些什么样的观点?答: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有一个传统的观点,这就是人类的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既不存在没有思维的语言,也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思维.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目前,大量科学实验证明,既存在着没有思维的语言,也存在着没有语言的思维.3.你认为语言与思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答: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2〕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3〕思维发展对语言发展具有推进作用.第三章第一节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答:凡是一个表达形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之间,本来不存在某种联系,如果人为将它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由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所构成结合体,我们都可以将这个结合体的表达形式称之为符号.比如,马路上的红灯亮了,于是行人和车辆都停止了通行,一会绿灯亮了,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又开始了通行,于是红灯和绿灯都称为符号.符号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本没有关系,是人为加的.而指号,征兆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不是一种假定或设定关系.2.符号与指号,症侯,征兆有什么区别?答:符号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之间本没有关系,是人为加的.而指号,征兆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不是一种假定或设定关系.3.谈谈能指与所指在表达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说明什么是能指,什么是所指.答: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符号中的表达形式称为能指,即可以表达某种内容的形式;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称为所指,即由能指所表达的内容.符号就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假定的和任意的.4.尽可能多地列一些不同类型的符号的例子,然后试着给这些符号分类.答:比如,马路上的红灯亮了行人和车辆就停止通行,绿灯亮了又开始通行.红灯和绿灯就成为符号,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红灯代表停止,绿灯表达通行的意思.5.谈谈符号学分析的价值与意义.答:自从发现了语言的音义之间有一种符号关系以后,有关符号学理论层出不穷,各个专业和学科都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自己的学科对象,从而得出有益的结论.符号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符号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信息:人们认识事物时,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必须以事物显示出来的表面特征为表征,从而探究这种表征之下的内容,由此与彼,层层深入,一步步达到对事物内部的认识.符号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由此与彼的桥梁.第二节1.为什么语言符号具有假定的性质?答:符号是可以指代事物的标记,这个标记可以用来代替其标记的事物,然而这个标记却与其所标记的事物之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联系,不可能从这种标记中找到其所代替的事物的属性.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者之间的主观决择而共同规定的,具有人为的约定的特征.因此说语言符号具有假定的性质.2.语言符号的假定性和任意性有什么关系?试加以说明.答: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假定的,可以通过设定的方式与人类一切想要表达的精神与意识内容发生关系,从而使人类所要表达的内容都能通过符号得到表达.而正因为这一假定性所以也导致其关系是任意的.3. 语言符号为什么采用线性表达方式?答:因为语言受其表达条件限制,只能在时间上依次展开.而不能像图画那样一下子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就像雕塑那样在一个三维空间展开.这就形成了语言的线性特点.4.语言符号为什么具有社团性?答:由于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一种设定关系,所以语言符号活动X围是有限的,通常只能在一个语言共同体中发挥作用,并且有时效的限制,即语言符号不能横跨种族、跨语言进行. 5.语言符号可以跨越时代表达而其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与价值不发生变化吗?答:会发生变化.因为语言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关联,具有设定的性质,这一方面决定了它们在初始环境下结合的偶然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语言符号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这就是已经具有关联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也会产生一种分离和漂移的倾向,这种分离和倾向就使得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与价值发生了变化.第三节1.什么是人內语言的分层装置?人內语言为什么采用这种分层。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5eba6cfc789eb172dc8b7.png)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两个人熟了,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126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b.png)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2.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形式,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
4.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情景、说话人的身份、听者的期待等因素,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与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因素的关系等。
二、填空题1. 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______功能。
(文化功能)2.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括音素和______两个层次。
(音节)3. 语言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时态、体、人称、数和______等。
(性)4. 语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增减、语法结构的变化和______的变化。
(语音)5. 语言的交际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______五个环节。
(解码)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特征?(D)A. 社会性B. 符号性D. 固定性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音位特征?(C)A. 对立性B. 相关性C. 模仿性D. 系统性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变体?(B)A. 地域方言B. 书面语C. 社会方言D. 个人语言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内部结构?(D)A. 词汇B. 语法C. 语义D. 语用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A)A. 语言分化B. 语言融合C. 语言借用D. 语言干扰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音位特征?(ABCD)B. 相关性C. 系统性D. 情景性2.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ABCD)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功能D. 认知功能3.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变异现象?(ABCD)A. 语音变异B. 词汇变异C. 语法变异D. 语用变异4.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类型学分类依据?(ABC)A. 词序B. 虚词C. 形态D. 语调5.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交际原则?(ABCD)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关联原则D. 方式原则五、判断题1.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
语言学概论 书本 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 书本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8a07335727a5e9856a61d7.png)
习题(一)❖一、填空题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言的两大功能。
2、任何符号,都是由(意义)和(标记)两个方面构成的。
3、语言符号的形式是(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义)。
4、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5、语言体系中的一切成分都以关系为基础,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两种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二、思考题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一方面,言语和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犹如工具和工具运用的关系。
区别: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联系: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为什么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符号: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语言符号: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其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所以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3、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语言符号具有自身的特点:任意性:就音义的结合来说。
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线条性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既然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为什么对于使用语言的人又具有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景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5、谈谈你对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条性和层次性的认识。
线条性:是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说话的时候,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延伸,不能在空间上展开。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使语言符号能够组成各种结构序列。
语言学概论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1a9284b73f242336c5f89.png)
《语言学概论》参考答案一、填空1、研究语言的规律2、首先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
其次语言文字是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交际工具。
第三像聋哑人的学话、口吃的矫正、失语症的治疗等实际工作,也需要运用语言研究的成果。
3、任意性、线条性4、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5、音高、音重、音长、质6、同化、异化、弱化、脱落7、性、数、格、时、体、态、人称8、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9、理性意义、带有主观态度的意义10、社会的发展、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11、渐变性、不平衡性12、社会方言、地域方言13、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毘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14、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15、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16、社会历史条件17、自愿融合、被迫融合18、双重语言现象,排挤、替代19、根本区别20、阶级性21、语言、辅助22、左半球二、名词解释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传统语文学:语言处于从属地位,还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学科的阶段。
3、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
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
4、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符号系统。
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6、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7、语言符号: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8、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9、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 语言学概论 课后题术语归纳
![东北师范大学 语言学概论 课后题术语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f142985d4d8d15abe234e19.png)
语言学概论课后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518896dd88d0d233d46ab8.png)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自考,新版教材) 选择题第一章总论1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2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3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4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5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7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8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9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10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11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 [?] ×. [z]□[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血)中的[?]是×. 起音√. 领音×. 收音□[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语言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a09b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8.png)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采用的语言就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含信息传达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容拆分。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就是存有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有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两大特点就是形式层的最轻单位一定大大多于符号层的最轻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控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看就是不具备繁盛的大脑和有效率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道语言学就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颇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彻底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沦为单一制的学科后,受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
比如说,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颇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分解成语言学受到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已经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思想观念。
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颇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已经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非常大程度上拒绝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明确提出语言学就是一门自然科学。
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06340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4.png)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直至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1)自然语言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成俗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2)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的产生还是旧词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3)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而被使用,就会消亡,如古代拉丁语,中国古代鲜卑语、现代满语;4)由于自然语言由生到长到死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虽然语言有很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本质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派生功能,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1)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个思维认知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
(1914年列宁《论民族自决权》)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不具有;3)语言是适应社会交际需要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用于言语交际和信息交流的工具;4)除语言外,人类也有其他的交际工具,但其他交际工具都可以归为副语言,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表达功能最强,使用范围最广。
如果没有语言,那些依附于语言的副语言就不可能存在,而仅靠独立性副语言,是无法满足社会交际需要的;5)语言虽然有许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符号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约定成俗。
如果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ec8889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c.png)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绪论授课教师:李青苗整理:何丽敏参考:《语言学概论》(胡晓研/主编)名词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P1)2.语文学:在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
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P3)3.青年语法学派:青年语法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叶的德国,又称为19“新语法学派”。
青年语法学派认为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没有例外,所谓例外是由于不同规律交叉运用或其它因素造成的。
青年语法学派还认为语言和形态的变化是由于类推所起的作用。
他们强调对现代语言及其方言的研究,他们的观点及其研究推动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并对同时代学者及后人有很大影响。
代表人物及主要成果有:雷斯琴《斯拉夫语、波罗的语和日耳曼语名词词形变化研究》、狄兹《罗曼族语语法》、辉特尼《语言和语言研究》。
不足:该学派夸大了语音规律的绝对性,没有意识到语言和方言在地域和结构上的相对统一性;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孤立地研究语言现象,缺乏系统性。
研究的重点是语言的个人因素,忽略了语言的社会因素。
所以对语言的本体研究很难继续深入下去。
(P15-16)4.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
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任意的。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2ab6a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7.png)
语言学概论课后题答案导言二、填空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文字、音韵、训诂。
3、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5、横的方面、纵的方面、共时、历时。
6、历史比较。
7、《语言论》8、索绪尔三、问答题1、指导2页2、教材3页3、指导3—4页4、教材4—5页5、指导4—5页6、指导3页第一章一、解释下列名词1、语言(自己总结)2、说话(教材9页)3、交际工具:人类交流思想的手段、方式。
4、社会现象(指导14页)5、思维(教材13页)二、填空1、语言2、规则3、交际工具、工具4、同意、不同意、再见、鼓掌、痛恨、高兴5、左、直观思维6、sister uncle7、量词8、语言9、全民性、阶级性10、社会的、具体三、判断正误1、对2、错3、错4、错5、对6、错7、错8、错9、对10、对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错17、对18、对19、错20、对四、问答题1、自己总结2、教材9页3、教材9页4、教材36页5、自己做6、语言没有阶级性7、教材11页8、教材11页9、谁的观点也不正确,因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10、教材10页第二章一、名称解释1、符号(指导23页)2、符号的任意性(教材29页)3、二层性(教材31页)4、组合关系(教材33页)5、聚合关系(教材33页)二、填空1、形式、内容2、内容、形式3、声音、意义、物质表现形式4、约定俗成的5、任意性、线条性6、音位、序列、语素、词7、组合关系、聚合关系8、组合关系、聚合关系9、抽象思维、发音三、判断正误1、错2、对3、错4、错5、对6、对7、对8、对9、错10、对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对17、对18、错19、对20、错四、问答题1、指导23页2、教材31页3、教材26页4、教材27页5、教材29页6、教材29页7、教材29页8、教材31页9、教材31页10、教材33页第三章一、填空1、音素2、拉丁3、音高、音重、音长、音质、音高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5、元音、辅音、受阻6、舌位的高低、前后、圆展、央、低、不圆唇7、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不送气、清、塞8、音位9、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10、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12、脱落二、单项选择题1、D2、D3、A4、A5、C6、D7、B8、B9、D 10、C三、判断正误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对四、名称解释1、音质(教材50页)2、元音(教材59页)3、送气(教材63页)4、音位变体(指导51页)5、区别特征(教材77页)五、分析题(用元音舌位图和辅音表自己做)六、问答题1、教材57—58页2、教材59页3、教材59页4、指导49—50页5、教材82页第四章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1、语法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55771de53a580216fcfee0.png)
《语言学概论》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关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二、判断正误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错)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错)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错)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对)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对)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错)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对)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错)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对)三、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它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ea21f92b160b4e777fcf6f.png)
语言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被叫做()。
A. 声符B. 单纯字符C. 复合字符D. 意符【正确答案】 C2.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底层是语音单位层,凡是跟底层语言单位联系的文字就叫()。
A. 楔形文字B. 象形文字C. 表意文字D. 表音文字【正确答案】 D3.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层,凡是跟上层语言单位联系的文字就叫()。
A. 楔形文字B. 象形文字C. 表意文字D. 表音文字【正确答案】 C4. “楔形文字” 也叫()。
A. 丁头字B. 大头字C. 丁形字D. 图文字【正确答案】 A5. 刻在雕像座、庙宇和金字塔墓室石头和祭器上的(),是一种象形程度很高的符号。
A. 碑铭体B. 僧侣体C. 平民体D. 模形体【正确答案】 A6. 跟碑铭体并行的有一种僧侶阶层平时使用的已经线条化的近乎草书的字体,称为()。
A. 碑铭体B. 僧侣体C. 平民体D. 圣书字【正确答案】 B7. 公元前7世纪还出现了一种在僧侣体基础上加以简化供老百姓使用的字体,称为()。
A. 碑铭体B. 僧侣体C. 平民体D. 圣书字【正确答案】 C8. 腓尼基文字被称做()。
A. 元音音素文字B. 表意文字C. 辅音音素文字D. 意音文字【正确答案】 C9.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文字来书写希腊语时增添了()。
A. 元音字母B. 辅音字母C. 多音节语素D. 单音节语素【正确答案】 A10.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且把它们的意义结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叫做()。
A. 象形B. 形声C. 会意D. 指事【正确答案】 C11. 炼字的基本功是()。
A. 精心挑选关键词语B. 恰当使用修饰词语C. 合理使用修辞手法D. 注意词语的巧妙配合【正确答案】 A12. 一般来说,()的特点是信息量大、逻辑严谨、细致准确。
A. 长句B. 短句C. 陈述句D. 反问句【正确答案】 A13. 我国古典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式是()。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课后习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cf5116bd97f192279e955.png)
P7 3. Discuss the relation of arbitrariness and rules?Words are arbitrary in form, but they are not random in their use. Although the link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is arbitrary, there existed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ich can be called rules. The individual does not have the power to change a sign in any way once it has become established in the linguistic community.P12 3.Please explain the primacy of human language over animalcommunication.Human language is primary over animal communica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 Human has the ability to refer to things far remote in time and space. In contrast, it may beimpossible for an animal to convey such ability.2) Human has the ability to produce and understand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novel utterances,but no animal can communicate creatively with another animal.3) Learning is much more important as a factor in human language than in animalcommunication.4) Huma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use are vastly more complex than any animalcommunication system.5)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closed-ended, whereas human languages areopen-ended.P18 1. Identify the functions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a)I like your house very much. b)I now declare the meeting closed.c)Nice to meet you d)I met Mary in the library this morning.a. Physiological functionb. Performative functionc. Phatic functiond. InformativefunctionP24 2.Please list five Chinese onomatopoetic words轰隆、乒乓、叽叽嘎嘎、叽里咕噜、汪汪3.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onomatopoetic words?Onomatopoetic words are imitations of the sounds of nature, and emotional ejaculations of pain, fear, surprise, pleasure, anger, etc.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ory, onomatopoetic words form the basis of language, or at least the core of the basic vocabulary.P28 3.What is the real object of linguistics?The real object of linguistics is to find out fundamental rules that underlie all the languages in the world. We need to look into the common features of all languages, the range of variations among languages, the difference of human languages from animal communication, the change and evolution of language,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to mind and society, and so on.P58 1. What is a phoneme? And what is an allophone?Phoneme is the minimum phonemic unit that is not further analyzable into smaller units susceptible of concomitant occurrence. In other words, a phoneme is a block thatcannot be broken down into smaller parts; it is the smallest element relevant to phonemic analysis. Allophone is the phonetic variant of a phoneme.P62 1. What does the word 'distinctive' mean in the term 'distinctive features'?Distinctive features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one phoneme from another or one group of sounds from another group. Thus, "distinctive" means serving to identify, distinguishing.P65 1. What does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mean?When two or more sounds never occur in an identical phonemic context or environment, they are said to be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That is to say,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refers to the case in which one of two or more soundsoccur in a context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 sound(s), i.e. in a context in which theother sound(s) never occur(s).P69 2.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stress in English?Stress in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English is a stress language. The rhythm of spoken English is to a very large extent determined by strong beats falling on the stressed syllables of words. Thus, a typical spoken utterance of English will consist of a number of rhythmic units. Each unit is dominated by the beat of the stressed syllable. In verse, the wording is characteristically and deliberately organized to yield a regular rhythm, and the units of this rhythm are commonly called 'feet'. This kind of rhythm puts a characteristic stamp on the nature of spoken English.P75 3. How can you identify the meaning of a word?Apart from the conceptual meaning (also called "denotative", "logical" or "cognitive" meaning), a word normally has various associated meanings, including theconnotative meaning, social meaning, affective meaning, reflected meaning, andcollocative meaning. We can turn to the dictionary for its conceptual meaning. As forits various associated meanings, however, we have to relate the word with its context,including the linguistic context as well as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and the context ofculture.P821. Divide the following words into morphemes by placing a "+" between each morpheme and the next.1) unbearable 2) watchful 3) personification 4) unexceptionally5) uneducated 6) inspiring 7) soft-hearted 8) horsemanship1. 1) un- + bear + -able 2) watch + -ful 3) person+ -ify (i) + -cation4) un- + except+tion + -al + -ly 5) un- +educate +-(e)d 6) inspir(e) + -ing7) soft + heart + -ed 8) horse + man + -ship3. How many allomorphs does the plural form s have?The plural s has 3 phonologically-conditioned allomorphs... and 5morphologically-conditioned allomorphs: (1) -(e)s, as in "cats", "matches"; (2) -(r)en:as in "oxen", "children"; (3) -e-: as in "men", "women"; (4) -ee-, as in "feet", "teeth";and (5) zero, as in "sheep", "deer".P93 2.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xeme and word?A lexeme refers to the smallest unit in the meaning system of a language that can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smaller units whereas a word refers to the smallest formof a language that can occur by itself. A lexeme may be or may not be identical with aword. For example, the definite article "the" is both a lexeme and a word. However,the lexeme "put up with" has three different words.P100 1. Is 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 effective to explain discontinuousconstituents?No. 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 is solely concerned with the surface structures of language, which only shows the phys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language, for example, linear order of a sentence. One approach to explain sentences with discontinuous constituents is to represent them by two phrase markers, which will be structurally related.One phrase marker is derived from another. By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the discontinuous constituents can be accounted for effectively. Transformational rul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generation of infinitely many phrase markers not generated directly by the phrase-structure rules.2. Diagram the constituent structure of each of the following.(a) a very old wooden house down the lane(b) His old friend arrived yesterday.P103 2. Use the appropriate phrase structure rules to draw a tree diagram of constituent structure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a) A smart boy fooled the class.(b) The pavilion on the hill collapsed in the wind.(c) Everybody knew that the president would win the election.P110 1. Draw the tree diagrams for the following sentences:(1) She found a book on Madison Street.(2) Jack advised Henry to see the dentist.(3) Jack promised Henry to see the doctor.P115Exercises: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structure and deep structure?Surface structure can be derived from deep structure. A surface structure may be represented by more than one phrase marker, which in sense is the same to a single phrase marker. This one single phrase marker is said to be the deep structure. In the operation from deep structure to surface structure, phrase structure rules and modifications are needed to add, delete, or permute constituents. The relations between deep and surface structures are to be revealed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rules. In this process, the order or hierarchic relationship of the constituents is to be changed. The actual pronunciation is based on the surface structureP120 1. The formation of many sentences involves the operation of syntactic movement. Show the deep structures for each of following sentences.(a) The boss of the bus company was severely criticized by the public.(b) The woman threw the rake away in the yard.(c) Will the new school master hire her?(a) The relevant parts for the passive transformational rule of the above sentence are thesubject NP (here the public), the object NP (here the boss, which will change positions with the public), the V (criticize) and AUX, and then a be + en auxiliary will be inserted. The deep structure should be its corresponding active variant, which is The public criticized the boss of the bus company severely.(b) In the derivation of The woman threw the rake away in the yard.,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The woman threw away the rake in the yard. is also the deep structure. It is generated by the phrase-structure rules, including the rule which states that a V (verb) consists of a Vprt (verbsthat can combine with verbal particles) and a Prt (verbal particles).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a new phrase marker is produced in which the particle is moved to the right of the NP.(c) The question rule formulates that in order to form a yes-no question from the declarativesentence, move the first auxiliary verb of the main sentence (in this case, will) immediately before the first NP of that sentence (here, the new school master). So,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 should be its declarative variant, which is The new school master will hire her.2. Please display the transformational rules involved in the followingsentences.(a) What can the computer program do for us?A wh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s derived by a movement rule from a deep structure similarto that of the declarative counterpart. So, the sentence like What can the computer program do for us? would derive from a deep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The computer program can do "what" for us?. The wh-element occurs initially and is followed by tense and an auxiliary. In this sentence, the object is fronted. First, the interrogative transformation which switches round the auxiliary verb can and the subject the computer program - known as 'I' (inflexion) movement, and in the second step, a 'wh' transformation - known as 'wh' movement - that moves the noun phrase what- "the content", to the front of the sentence, see the following diagram.(b)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Jack.This sentence is traditionally called the "passive" sentence, and its variant is "active".This pair is broadly speaking the same in meaning. The formulations of the passive rules must capture the fact that the active sentence and the passive sentence have their NP's (here the window and Jack) in reverse order, and that both a be + en auxiliary and the preposition by occur in the passive sentences and not in the active ones. AUX refers to past tense in this sentence.(c) They gave the door a gentle push.A corresponding sentence to the sentence is They gave a gentle push to the door. Both ofwhich have the same basic meaning, and differ in the order of NP's in the VP. In the corresponding sentence we find NP1 + to + NP2, in the above given sentence. Yet, in the sentence They gave the door a gentle push., we have reversed NP's. Transformational rules capture these facts by viewing the sentence, They gave the door a gentle push. as derived from the sentence, They gave a gentle push to the door., by deleting to and reverses the order of (i.e., permutes) the two NP's. A phrase marker is changed into a new one.P133 Exercise 2:2.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ntence meaning and utterance meaning?Sentence meaning refers to the conventional content or literal meaning of a sentence. It is the context-independent meaning. Utterance meaning refers to the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in the context.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meaning dependent on the context. In some cases, the sentence meaning coincides with the utterance meaning. But in many situations, the utterance meaning differs from the sentence meaning.P140 Exercise 1&3:1、Please explain why there are not true synonyms.True synonyms are rare. The so-called "synonyms" are always different either in their origin, in the shade of meaning, in the affective or stylistic meaning, or in col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3、What category of antonym does each of the following pair of wordsbelong to?a. black, whiteb. buy, sellc. big, smalld. parent, childe. upstairs,downstairs f. polite, rudea)black, white: complementary antonyms; b)buy, sell: relational antonyms;c)big, small: gradable antonyms; d)parent,child:relational antonyms;f)polite,rude: complementary antonyms.P142 Exercise 2:2. What is the seman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words in the following pairs.1) hand, foot 2) rose, narcissus 3) tree, willow 4) bottle, cork1) hand, foot: These two words are hyponyms (or "subordinates"), each denoting apart of the human body.2) rose, narcissus: These two words are in the semantic relation of hyponymy;they are both the subordinates of the word flower.3) tree, willow: These two words are in the semantic relation of hyponymy: tree isthe hypernym (or "superordinate") and willow is the hyponym (or "subordinate).In other words, a willow is a kind of tree.4) bottle, cork: These two words are in the semantic relation of myronymy. "cork"is part of a bottle.P146 Exercise 3: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lysemy and homonymy?When a lexeme has a multiplicity of meanings, it is polysemic. Polysemy is the result from the change of meaning and therefore semantic relations of one kind or another can be identified between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the lexeme. In contrast, although homonyms share the same phonological form, they have no common semantic features and in many cases have different written forms. They are normally of different etymological origin and are treated in dictionaries as different entries.P150 Exercise 1&2:1. Try to identify the presuppositions that lie behind each of the followingutterances:a) John has stopped smoking. b) She regretted having told him the secret.c) The boy opened the door himself. d) The paper turned red when itwas dipped into the liquid.a) John has stopped smoking. →John had been smoking.b) She regretted having told him the secret.→She had told him the secret.c) The boy opened the door himself. →The door had been closed.d) The paper turned red when it was dipped into the liquid. →The paperwas dipped into the liquid2. What does each of the following utterances entail?a) He lost his bike yesterday. b) They went to the Great Wall.c) Mary's computer is terrific. d) We met two of our friends at the party.a) He lost his bike yesterday. →His bike is missing now.b) They went to the Great Wall. →They are not here at present.c) Mary's computer is terrific.→Mary's computer is good.d) We met two of our friends at the party. →Two of our friends were at theparty.P154 Exercise 2:2.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onential analysis?Componential analysis ha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lexical meanings. Firstly, it throws new light on semantic relations such as synonymy, antonymy, hyponymy and metaphor. Secondly, componential analysis can better explain the validity of syntagmatic combina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than the purely syntactic approach. Thirdly, componential analysis gives a better account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phrase or a sentence. The componential analysis has three disadvantages. Firstly,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at semantic features are essential to define a word, and how many are sufficient for the specification. Secondly, when faced with two equally plausible features,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ich one we should specify.Thirdly, componential analysis seems to be difficult to be apply to function words, such as the, of, and, and ah, for they seem to have no semantic features.P156 Exercise 1:1. Please identify the types of predicate in each of the verbs in the followingsentences.a) He gave me the book. b) It was snowing hard.c) The computer is working properly. d) Someone invented the story.a) This sentence has a three-place predicate gave, which governs threearguments, the subject He, the indirect object me and the direct object (the)book.b) This sentence has a no-place predicate (was) snowing, which governs noargument. Note that the subject It here is an empty word and so does notplay the role of an argument in the sentence.c) This sentence has a one-place predicate (is) working, which governs oneargument (the) computer.d) This sentence has a two-place predicate invented, which governs twoarguments, the subject Someone and the object (the) story.P159 Exercise 2:2. Please comment on the role of tautology in the following:看看人家,冰箱是冰箱,彩电是彩电。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cf5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1.png)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在学习语言学的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语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下面将给出一些语言学概论习题的答案,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语言?答: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声音、文字、手势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意思。
语言具有符号性、社会性、可创造性和可学习性等特点。
2.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答: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
语音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是由音素组成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库,是由词汇项组成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语法单位,由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篇章是由多个句子组成的语言单位。
3. 语言的分类有哪些?答:语言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地理分类、语系分类和语族分类。
地理分类是按照语言的分布地区进行分类,如汉语、英语、法语等;语系分类是按照语言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类,如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等;语族分类是按照语言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关系进行分类,如汉藏语族、印欧语族等。
4. 语言的演化和变化是如何发生的?答:语言的演化和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主要通过语音演化、词汇变化和语法变化等方式进行。
语音演化是指语音的发音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音差异;词汇变化是指词汇的意义和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古代汉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的词汇的差异;语法变化是指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古代汉语的语法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的差异。
5. 语言的使用是如何实现的?答:语言的使用是通过人类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来实现的。
语言能力是指人类天生具备的语言处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包括语音知觉、词汇记忆、句法分析等;交际能力是指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语用能力、语篇能力等。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胡晓研)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胡晓研)](https://img.taocdn.com/s3/m/7c45dbc0bcd126fff6050ba9.png)
术语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动作和过程;“说出来的话”是指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
5.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
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6.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
其著作有《语言论》7.乔姆斯基: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8.菲尔墨:是格语法的代表,其代表作是1968年发表的《格辩》。
他认为标准理论无法说明类似下列两个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Thechildopensthedoor./Thekeyopensthedoor.这种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功能关系只有用更深一层的语义区别才能解释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语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动作和过程;“说出来的话”是指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
5.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
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6.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
其著作有《语言论》7.乔姆斯基: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8.菲尔墨:是格语法的代表,其代表作是1968年发表的《格辩》。
他认为标准理论无法说明类似下列两个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Thechildopensthedoor./Thekeyopensthedoor.这种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功能关系只有用更深一层的语义区别才能解释清楚。
9.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
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
“语言学概论”课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程。
普通语言学还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侧面再分为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风格学、修辞学等各门学科。
10.符号:符号就是指代他种事物的标记。
具体地说,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常常用甲事物来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成了乙事物的符号。
比如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就是一种符号系统。
11.语言的层级性: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组成单位,在语言这个结构系统中,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组成一个有层级的立体结构体系。
具体地说,它可以分为单面体单位和双面体单位。
而双面体单位又可分成静态层和动态层。
12.语言的结构要素:语言的结构要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和级面。
单面体单位是构成语言这个层级系统的根基,它是由语音大小单位和语义大小单位组成的。
双面体单位分两个层次,其一是语言结构系统的静态层,它是由语言结构系统中的没有进入交际的静态单位构成的,即语素、词、短语。
其二是语言结构系统的动态层,它是由语言结构系统中的已经进入交际的动态单位构成的,即句子和语篇。
13.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14.表象思维:或称“形象思维”。
“表象”是指事物被感觉时在脑中留下的形象,它可以凭记忆而重现。
表象思维就是思维时在头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思维活动。
15.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或“语言思维”。
是指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
16.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17.音质: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也叫音色。
研究各种语言音质的情况和它在语言中的作用是语音研究的重要任务。
音质是声音的四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
18.国际音标:为了准确地把语音记录下来,便于分析研究,必须有一套标写音素的符号。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是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的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PhoneticAlphabet”,简称“IPA”,是一组用来标示人类所能发出来的各种声音(指单音或音素)的语音符号系统。
19.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类型单位。
20.音位变体:构成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是该音位的变异形式,叫音位变体。
实际上几乎每个音位都有若干个变体。
21.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
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
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22.音位的区别特征:是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23.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
复辅音中的几个辅音必须同处在紧张度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不在同一阶段上的几个相连的辅音不能称为复辅音。
2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25.语义:是指语音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是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
26.义素:义素是对词的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英国语言学家乌尔曼认为“义素是意义的基本要素,在职能上可以和音位学中的区别特征相比,所以可以把义素叫‘语义的区别特征’”。
27.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起,在语义上就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28.语义指向: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
运用语义指向来说明、解释语法现象,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
29.蕴涵: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涵乙。
蕴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甲→乙。
一般读作甲蕴涵乙。
甲命题是真实的,它的蕴涵乙命题也一定是真实的。
蕴涵也译作“包含”、“推衍”或是“推断”。
一般情况下,蕴涵的规律是含有下位概念或局部概念的句义蕴涵含有上位概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
30.预设:预设也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
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
预设也译作“前提”、“先设”。
预设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甲⇒乙,意思是“甲以乙为预设”。
31.词汇:词汇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是一种语言全部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短语的总汇。
就性质而言,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
32.语素:语素也叫“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独立运用,但必须有意义。
33.词尾:词尾是附加在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
词尾一般属于词的形态变化部分,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所以一般的词都没有词尾,只有那些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如英语、俄语等才有词尾。
34.熟语:熟语是定型而习用的现成用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语、格言等。
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成分,它大于词,但造句功能与词相同,常常整体充当一个结构成分;它是基本定型的,其构成成分不能轻易变动;它意义概括,大都具有生动的表现力。
35.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构造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基本词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较稳定,使用频率高的词,它所标记的概念多是与我们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
36.语法: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它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组词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37.语法范畴:把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叫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的具体归纳只有在特定语言中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每种语言都有它特有的语法范畴,而且每种语言的语法范畴所概括的语法意义的内容和数量都是不等的,在最大或最小的限度上彼此区别开来。
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
38.词类:词类是依据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划分出来的词的语法类别。
词类是语法规则的集合点,它反映着语法体系的特征,各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的差异,往往可以从词类中窥见。
39.虚词: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它可以作为句法组合中所产生的各种不同关系意义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方式。
虚词是独立的词,但没有词汇意义而只有语法意义,在句中不能单独充当任何结构成分,更不能独立成句。
虚词的量少,变化不大,是封闭的类。
它的使用频率较高,在结构中的位置较固定。
40.IC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
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进行分析的方法,简称IC分析法(ImmediateConstituentanalysis)。
直接成分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关系最密切的成分,由于句子的直接成分与句子的层次性一致,所以这种分析法也叫层次分析法。
又由于通常的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子结构不断地一分为二,所以又叫二分法。
41.衔接:衔接是形式方面的问题。
衔接是篇章的有形网络,体现于篇章的表层结构上。
汉语篇章的衔接方式主要有五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手段。
42.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一种用简化了的图形来描摹事物的表意文字大约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就已经有了象形文字。
这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古埃及文字、中国的部分甲骨文以及古代克里特(米诺)文字和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都是象形字。
除了汉字外,都已失传。
43.字母:字母是表音文字的书写符号。
现在一般的看法是,最早的字母是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由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北方闪美特人(塞姆人)创造的。
44.塞姆字母:塞姆字母是一套线形书写符号。
和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比较,它数量少而且书写简单。
塞姆字母书写的是闪米特语,其特点是辅音稳定而元音多变,所以人们在书写闪米特语时只写辅音而不写元音,读者要根据上下文来补充所需要的元音:塞姆字母是辅音字母。
45.拉丁字母:大约公元前8世纪,居住在意大利的厄特鲁斯人借用希腊字母创制了一套厄特鲁斯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