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崇尚程序正义(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崇尚程序正义(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课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崇尚程序正义【教材版本】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年级】中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程序正义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程序正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了解程序正义在我国法律中的具体体现;4.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1.程序正义的概念、原则和要求;2.法律程序中的程序正义。
【教学难点】1.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1.讲授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与优化学生思维方式;2.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模拟实际情况做出决策,提高思考与判断能力;3.案例分析,分析法律文书,让学生了解实际案例,并培养其判断力。
【教学准备】1.与程序正义相关的案例资料;2.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程序正义?”等问题,以此引出本堂课程的主题——崇尚程序正义。
Step2 讲解程序正义(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手写板书,向学生讲解程序正义的含义、特点、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程序正义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
Step3 法律程序中的程序正义(30分钟)引用相关的法律文书,教师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程序中程序正义的表现形式、实际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并指出程序正义的保障作用。
Step4 案例分析(15分钟)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与程序正义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自行分组,带着问题进行探究,结合自己的思考经验来分析这些案例,并在分析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Step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和概括本节课讲解的程序正义内容。
第八课2《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剖析讲解

1、活动准备:案例分析,在教材上寻找论据支撑。 2、介绍本方所持立场。 3、自由辩论 4、结辩:学生归纳和总结 5、评价: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
(二)程序正义的力量
1、程序正义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 2、程序正义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 3、程序正义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 4、程序正义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 消 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第2幕
刑事诉讼
行政纠纷
第3幕
行政诉讼
(一)明明白白打官司 起诉 受理 第一审程序 调解
有权委托辩护人或诉讼 代理人
有权申请 回避
未达成协议
达成协议
判决、裁定
有权上诉
第二审程序
调解
终审判决、裁定
(二)不打官司也维权
头脑风暴
1、以下几幕纠纷,可以选择哪种维权方式? 2、请列举生活中的纠纷,并选择正确的维权方式。 要求: 1、讨论5分钟,每组展示不超过1分钟。 2、每列举一个纠纷,且维权方式正确的,得1分。 3、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分最多的为优胜组。
小莉在某化妆品商店花了1000多元 购买了一套美容增白产品,用后脸 部红肿,奇痒无比,并出现化脓、 蜕皮,仅医疗费就花去上千元。 她该怎么办?
打工5个多月来的小玲没有休息一 天,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因讨 不回工资流下伤心的眼泪。 她该怎么办?
我来到深圳一家企业工作,合同期满连行李都没取就被赶出 厂门,但老板还欠我1500多元工资,当我再次回来取行李、 讨工资时,老板威胁要向公安局"110"报警,把我当小偷处理。
正方
反方
应该保护王
应该保护周
支持程序正义
支持实体正义
罪恶昭著的刘涌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课件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课件标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Slide 1:- 标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背景图片:一张代表正义的符号或图案Slide 2:- 引言:什么是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保障其法律权益。
- 程序正义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性至关重要。
Slide 3:- 意义:为什么要崇尚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保障了公平竞争环境,维护了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 程序正义保证了司法公正,确保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 程序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发展,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和信心。
Slide 4:- 依法维护权益的重要性- 依法维护权益是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
- 依法维护权益可以防止滥用权力和维护个人和集体合法利益。
- 依法维护权益有助于建立公正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Slide 5:- 程序正义的实践-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 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公正审判、合理辩护和合法上诉权等。
- 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Slide 6:- 示范案例:程序正义的典型案例- 可以选择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案例,说明程序正义和依法维护权益的实践和重要性。
- 案例的选择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最新事件进行。
Slide 7:- 总结: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程序正义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性至关重要。
- 依法维护权益是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可以预防滥用权力和维护合法利益。
- 我们应当崇尚程序正义,共同努力为社会的稳定和公正发展做出贡献。
Slide 8:- 结尾:- 背景图片:一张代表正义的符号或图案- 感谢观看/听取!- 提供联系信息等相关信息。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

审理前的准备
•
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后5日内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 告,告知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或者反诉状。
开庭审理
• 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庭上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
开庭审理的主要任务
•
审查、核实案件证据的真伪及证明力,查明案件真 实情况,分清责任是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作出裁判。
第二审程序
看得见的正义
• 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案件不仅要判 得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 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换句话说,司法机构对一 个案件的判决,即使非常公正、合理、合法,也还是不够的;要使 裁判结论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裁判者必须确保判决过程符合公 正、正义的要求。
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
• 第一,抑制。通过程序的时间、空间要素来克服和防止法律行为 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
• 第二,导向。通过程序的时空要素来指引人们的法律行为按照一 定的指向和标准在时间上得以延续,在空间上得以进行。
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
• 第三,缓解。通过法律程序的时空要素来缓解人们原先的行为与 心理冲突,消除紧张气氛,为解纷行为提供有条不紊的秩序条件。
案例导入
• 张女士下班回家,走在某小区的一栋楼下,不巧的是从楼上掉下一个 垃圾袋,正好砸在张女士的头上,张女士当场被砸晕。由于无法准确 指认垃圾袋从谁家窗口飞出,无奈,张女士一纸诉讼,将整栋楼的住 户一并告上法庭,请求法庭判决该楼的所有住户赔偿其所受损失。
• 张女士的这个损失赔偿案需要经过哪些诉讼程序?为赢 得该诉讼,张女士应当做哪些准备工作?
2
依靠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 诉讼程序的基本内容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是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增强证据意识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知道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社会危害性,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教学难点1、增强证据意识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过程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一:15岁的小强涉嫌多次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开庭审理前,小强提出委托自己在大学读书的哥哥为自己辩护。
案例二:16岁的小辉和小来因犯抢劫罪,被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小辉和小来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上述事例体现了公民有什么样的诉讼权利?1、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2)公民有上诉的权利(3)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阅读书本案例:朋友借钱不还,法院不支持诉讼请求思考:李某把钱借给王某是事实,法院为什么不支持他的诉讼请求?2、增强证据意识(1)诉讼证据的内涵——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任凭证或根据。
案例:家属告北京东四医院续:108页证据呈交法庭2006年11月贫困白血病患儿的家属告东四医院案(医疗服务纠纷案)在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
双方按程序当庭交换了证据。
正式开庭时,原告代理律师当庭向法官和被告代理律师提交了包括贫困白血病患儿住院资料交费凭证以及媒体报道两部分证据,有的患儿的证据多达108页,少的也有几十页。
提交的证据中也有患儿家长自己写的一些书面材料,说明了他们各自的情况。
(2)法定证据的种类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勘验检查笔录(3)民事诉讼举证的原则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举证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案例:有了证据,两年前发生的中介费要了回来最近,付老师挺高兴,因为他终于要回了两年前白花的那笔中介费。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规则公平体现衡量标准平等
什么是公平正义?
分配公平是指社会成员通过付出劳动, 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以及最后目标的实现 上体现公平,至少包括分配权利与获得 利益共同享受的平等。
分配公平体现利益获取平等
中国现阶段主要的不公问题 ◆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住房问题集中凸显
◆同样是民告官,为什么法院有的受理, 有的不受理呢? ◆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立案-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对接受 的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以及自己 发现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有没有犯 罪事实和是否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并 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 理的诉讼活动。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谁主张,谁 举证”的举证原则在行政诉讼中,则应 当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提供作出该具体 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在诉讼中,我们强调“以事实为根 据”,而证据是确认事实的支柱。让我 们记住:打官司时,证据是我们最有力 的武器。
◆假如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天,本案应 当由包公亲自审理吗? ◆你认为本案的审理合乎正义吗?为 什么?
诉讼的基本程序
刑事诉讼一般是指国家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 活动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司法活动。 民事诉讼一般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之间发生民事纠结后请求法院进行裁判的司 法活动。 行政诉讼一般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将其起诉到 法院,由法院进行裁判的司法活动。
什么是公平正义?
权利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不分性别,年 龄,出身,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在生存权, 发展权等姐本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权利公平体现地位平等
什么是公平正义?
机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待机会问题应该采取这态度。 一是
什么是公平正义?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设计本课使用___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
前两个单元讲道德,后三个单元讲法律。
本设计的内容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包括“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和“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三个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是“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旨在帮助中职生充分认识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树立尊重法律、崇尚正义的意识,并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生活中利用法律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调解与和解,以及明确三大诉讼的名称、受案范围和举证责任的不同。
本课程共两课时(80分钟)。
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运用目标。
认知目标包括知道法律实现正义的两种方式、实现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和意义、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三大诉讼的名称、受案范围和举证责任的不同、法院管辖的分类以及我国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和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包括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以及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
运用目标包括学会比较各种诉讼的主要方式,提高辨别能力,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予的案例或现象,提高收集分析材料、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对象为中职二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利用组间竞赛的方式,刺激学生研究动机,激发研究的好胜心和寻求答案的急迫感,积极为小组增分。
在教学方法上,从案例入手,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由浅入深,遵循感性-理性-实践运用的认知规律,结合声像动画等直观手段分析具体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合作交流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三大诉讼。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案例导入——维权的方式方法(8分钟)介绍一个肖像权被侵犯引发的纠纷案例,让学生讨论案例呈现的三种观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本课中,教师会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公民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的适用。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感谢大家的共同努力!
学生思考:为何美国民众民意调查会如此结果?为 何辛普森案的陪审团会放走凶手? 教师点拨: 因为放走凶手, 受害的是被害人的亲朋, 而判辛普 森有罪会放出更大的老虎,所有老百姓都会遭殃。 警察或者法官拥有着裁夺他人自由甚至生命的职 权,司法人员不守程序,滥用权力后果最可怕, 对卷入法律纠纷的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无可反抗的 灭顶之灾。国家的公检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想要 搞死一个个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事情每 天都在全世界发生。
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有程序的设计都是为了制约权 力!如果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是严守程序的,那么, 我们就说,他的行为是符合程序正义的!
辛普森杀妻案-----20世纪最具争议的 世纪大案之一
辛普森无罪释放!
美国公众民意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辛普森 杀人了,但同时有79%以上的人认为这场审判 是公正的!
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1.打官司到法院只能算是找对了地方,到有管 辖权的法院起诉,才算是找对了门! 2.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解决纠纷的方式
调解 仲裁 行政复议
当上述方式都没办法解决纠纷时, 我们就可以选择解决各种冲突与 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即我 们常说的打官司。 Nhomakorabea
第二框知识结构图:
今天课程结束!
程序正义的积极作用
程序正义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
程序正义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 腐败。 程序正义可以有力地保障人权。
程序正义可以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 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程序正义实现的标准
裁判者保持中立 回避制度P87 当事人充分参与 裁判过程尽量公开 当事人对等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保护自己的某种合 法权益时,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 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 举证原则。 在行政诉讼中,也应当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提 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 件,这就是举证责任倒置,体现法律对弱势群体的 公正。
镜头三:
福义因为偷自行车被劳动教养委员会判处劳动教养 两年。福义不服,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认 定,复议的行为虽然确属违法,但情节轻微,于是 将福议的劳教期限从两年更变为一年。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有: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等 调解,是发生纠纷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排 解疏导、说服教育下,依法自愿进行协商,从而达成 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仲裁,指民事、经济纠纷的当事人根据其在事先或事 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 裁判,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事件作出裁决 的解决争议的方法。
证据——诉讼的灵魂 案例一:
小玲和小菊是好朋友。这天 ,某唱歌大赛的海选 开始报名。小菊不顾家人反对,偷偷报名参加选 拔,向小玲借款2000元购买服装。事后,小菊不 还钱且一口咬定没向小玲借过钱。双方闹到法院, 小玲终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拿证据来!” 伴随着一桩桩纠纷和冲突,这句 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 打官司时都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 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一份合同、一张 收据、一盘录音带……这些平时常常被忽视的东西, 在打官司时突然成为最重要的东西。难怪人们说, 打官司就是证据。
明明白白打官司:
诉讼俗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诉 讼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争议 活动。它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根据诉讼要解决的案件性质、诉讼的内容、程序 等因素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形式诉讼、民事诉 讼和行政诉讼三种。规定诉讼程序的法规范是诉 讼法。根据诉讼种类的不同,我国的诉讼法包括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职业道德与法律

5万元。 法院认为,百天照是具有人格
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相馆的过错
致孩子的百天照永久性灭失,相馆理应赔
偿刘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依法确定
为3000元。
创境激趣 案例3
闯黄灯该不该罚?
2010年7月20日,嘉兴海盐县居民舒江荣驾驶一辆小 型轿车行驶至一交叉路口时,被交通技术监控记录:交 通信号灯由绿灯转为黄灯时,该车尚未越过停止线,但 车主并未停车而是继续由南向北直行。次日,海盐县公 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其闯黄灯行为,作出150元的处罚 决定。为此,舒江荣将交警大队告上了法院,引发了一 场“闯黄灯该不该罚”的争论。
刑事诉讼
和审判的司法活动。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 权力、保护当事人的
合法权益。
确认民事权力和 义务关系
保障人民法院查明事实, 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 及时审理民事案件
教育公民自觉遵 守法律
民事诉讼管辖:
A 级别管辖
B 地域管辖
C 协议管辖
D 专属管辖
E 裁定管辖
基层、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 按照人民法院的不同辖区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 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与权限 以合意方式约定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管辖法院
经过15年
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请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行政法上的诉讼时效:
OPTION 01
《行政处罚法》规定,违 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 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OPTION 02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 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为
6个月
增进程序正义观念
“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现场
1.诉讼的基本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
立案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学内容: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授课对象:初中生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八课,主要介绍了程序正义、依法维权等概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通过维权保障自己的权益。
本课涉及到的内容比较重要,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必备基础,教师要认真钻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备课工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程序正义和依法维权等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学生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3. 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尊重程序,珍视人权。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讲解程序正义和依法维权等概念和内涵。
难点则在于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PPT。
2. 配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籍。
3. 合适的教学辅助材料,如实例、案例等。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段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程序正义和依法维权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讲解接下来,老师可以进行概念和内涵的详细讲解,包括程序正义和依法维权的含义,特点和必要性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步: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积极交流,自由发言,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步:案例操作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阅读一些案例、材料,从中归纳总结维权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五步:总结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用简明扼要地语言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拓展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程序正义和依法维护权益的了解,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参与模拟维权案例操作,并在课堂上分享个人体验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对崇尚程序正义和依法维护权益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知识学习效果较好。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何为“正义”?
正义指对政治、法律、 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 恶作出的肯定判断。
公正 公平
正义
对 正确
案例:
戏剧《铡包勉》,讲的是包公 秉公执法的故事。包公自小父母 双亡,由嫂子抚养成人。包公的 侄子包勉与他年龄相仿,二人曾 一起读书,一起参加科举。后包 公任开封府尹,奉旨前往陈州放 粮时,得知包勉在县令任上受贿, 痛心疾首。在情与法之间,包公 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将侄子包 勉铡死。
1、假如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天,本
案应当由包公亲自审理吗?
2、你认为本案的审理合乎正义吗?
案例: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有可能成为法庭上不利于你的证据;你有 权请律师,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法庭将为你指定一位。”这是我们在美国警 匪片中经常听到的一段话,这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规则。说到它的来历,还有 个故事。
1963年,一个叫米兰达的男子因涉嫌强奸和绑架妇女被捕,警官随即对 他进行审讯。在审讯前,警察没有告诉米兰达有权保持沉默。经过连续两小 时的审问,米兰达悉数招供,并在供词上签了字。法庭上,米兰达的律师声 称,根据宪法,米兰达的证词是无效的,但米兰达仍然被宣告有罪,并面临 20至30年的监禁。米兰达不服,一路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最终,美国最高 法院以五比四裁决地方法院的判决无效,理由是警察在询问前没有预先告知 米兰达应享有的宪法权利,因此米兰达的证词不能作为证据。根据这个判例, 米兰达警告作为一项刑事诉讼规则得以确立。自此,美国的警察在拘捕或审 讯嫌疑人时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宣读米兰达规则。
四、依照程序维权
非诉讼方式:调解、仲裁、行政复议 诉讼方式: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 讼
我国的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 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法院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教案主题: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教案目标:1. 了解程序正义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了解法律维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培养学生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程序正义和维权问题的思考,引导他们讨论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例子,如在校内遭受不公平对待、在社会中遭受侵权等。
二、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1. 程序正义:讲解程序正义的定义和作用,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和处理事务,确保公正和公平。
2. 法律维权:介绍法律维权的概念和重要性,即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程序正义和维权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四、游戏活动(20分钟)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景下维权的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五、总结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这些理念。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以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2. 案例材料,以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3. 游戏规则和相关道具,以进行游戏活动。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程序正义和维权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对其他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_依法维护权益

上述情景涉及不打官司 的三种方式:调解、仲 裁和行政复议。
17
方式 调解
含
义
特
点
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排解疏导、 有三方;依法; 说服教育下,依法自愿进行协商,从 自愿协商。 而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当事人根据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 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裁判,仲裁机构对 争议作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办法。 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 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行 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其对有争议的具 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 复议决定。
有错。表现在不符执法程序
警察执法有错吗? 其危害有哪些?
会导致实体的不正义,会动摇对法律信 心,会使司法制度受损、司法权威被蔑 视,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依法治国的实现
4
为什么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 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 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 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 准,使用传唤证传唤。 第88条规定:公安机关对 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 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 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 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 证件。
备注
原告举证 司法机关举证 被告行政机关举证
27
23
3、证据——诉讼的灵魂
案例探究六
打 官 司 , 说 到 底 就 是 打 证 据
看教材P92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 “借钱”,回答问题:
小玲借钱给朋友 明明是事实,法 院为什么不支持 她呢?
因为小玲证据不足
证据就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 切凭证或根据 。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 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或根据。
整个美国宪法和司法制度 的核心是防止“苛政猛于 虎”,是注重保障公民权 利和遵循正当程序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_依法维护权益全解

(二)确保司法程序公正
引思明理
案例3
☺辛普森杀妻案
你认为辛普森被当庭释放合法吗?这体现了 什么? 审判程序和过程的公正有时 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审判程 序的公正要深入人心。
16
程序正义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 有效地防止权利滥用和司法腐败 有力地保障人权 促使实体结果为人们所接受,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 1999年5月8日,赵楼村在挖井时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头、
膝关节以下缺失的无名尸体,公安机关遂把赵作海作为重 大嫌疑人于5月9日刑拘。
☺ 1999年5月10日至6月18日,赵作海做了9次有罪供述。 ☺ 2002年10月22日,商丘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赵作海犯故
意杀人罪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引思明理
起 诉 自诉案件
决定立案审理 受 理 裁定不予审理
前置条件-- -行政复议 决定立案审理 裁定不予审理
裁定驳回审理
开庭审理 判 决 5个阶段 判决书
裁定驳回审理
4个阶段 判决书
裁定驳回审理
6个阶段 判决书
11
(二)确保司法程序公正 1. 什么是司法公正?什么是程序公正?
引思明理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在司法和审判过程和结果中,应坚持 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也就是要进行严格的依法裁判,切实保障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程序的公正,指司法程序必须公开、公平、民主地保护当事人诉 讼权利,切实保障司法人员独立公正地开展司法活动以及充分体现效率 的原则,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14
米兰达规则的形成:
米兰达案的焦点是被告人所做的供认书是否应该作为证据进 入司法程序。被告人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招供是被迫 的,因此,警察违反了宪法修正案第五条不得强迫犯人对自己 作证的规定,最高法院同意被告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虽然被 告人没有从肉体上受到强迫,甚至没有人直接告诉他必须招供, 但“心理上”的强迫是存在的。他说最令人担心的是警察局审 讯室里的那种“气氛”。他进一步解释说,现代审讯用的是 “攻心”战术。审讯是在室内进行的,同外界隔绝,现场除了 被告人以外全都是警察。警察的问话并不是被捕者做了没做, 而是他为什么要做。此外,警察还用各种方法松懈被捕者的警 觉,如警察会假装同情,或者把犯罪的责任推到受害者或社会 身上,以此让被捕者觉得案子没有那么严重。或者软硬兼施, 一会儿由一位口气粗鲁的警察上阵,一会儿由一位温文尔雅的 警察上阵。所有这一切,最高法院认为,都给被捕者造成了巨 大的心理压力,而在这种场合下所做的供认可信性很低,是不 应当作为合法证据的。最高法院明确规定:警察在审讯之前, 15 必须明确告诉被捕者“米兰达警告”,否则,审讯的供词一律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李刚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我爸是李刚 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 老夫聊发少年狂,我爸爸,是李刚 试问卷帘人,却道我爸是李刚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我爸是李刚 我爸是李刚,你值得拥有。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爸是李刚 春风又绿江南岸,我爸何时是李刚 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我爸是李刚
经济案件中的赃款、赃物
杀人、伤人所使用的凶器留下的血迹
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形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营 业 执 照
生 产 许 可 证 借条
笔迹鉴定揪出考试作弊“枪手” 模仿造假被识破
日前,天正司法鉴定中心接到某大学的申请鉴定请求,该学院有 学生举报一郑姓同学,请“枪手”替其参加英语四级考试。 单从英文字母形体表面上看,两份英文书写的笔迹就有很大差别 。其中,“y”“k”“d”等字母的差别尤为明显,特别是英文字母 “d”,考试卷上的笔迹是先写半圆再写竖,而郑某平常作业则是 先写竖,再写半圆,笔顺根本不一致。此外,试卷上的单词、句 子均是贴住底线书写,然而作业上的单词、句子与底线均有一段 距离,明显看出,书写人的习惯不一样,试卷与作业出自两人之 手。司法鉴定中心将鉴定情况汇报给学院后,郑某的四级英语考 试成绩立即被取消。
勘验笔录、勘验检查笔录:人民法院指派勘验人员对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 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查验、拍照、测量,并制成笔录
(三)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诉讼途径
非诉讼途径
调解
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互相协商,互 谅互让,依法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仲裁 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 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 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2)了解法律程序的含义,严格司法程序维护公平正义。
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程序的内涵理解法律程序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主动将程序正义意识落实在行动上,学会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知道遵循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增强程序正义观念(2)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教学难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结构线索本课时的主题是“崇尚程序正义”。
教材从了解法律程序的含义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程序正义是确保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从而树立增强程序正义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导致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某些学生往往采取不理智、不合法的方式,从而导致令人痛心的后果。
从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程序正义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此外,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程序法比较实体法而言要抽象,青少年对于法律程序问题的认识也需要有效提高。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事例对比法、情境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增强法律程序正义观念(一)确保司法程序公正1.司法公正、程序公正的含义2.判断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教师用课件展示,从司法者角度引申升华司法公正的现实社会意义,进入增强程序正义观念的学习。
学生结合课件材料,交流研讨,加深对司法公正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3.确保司法公正,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中可以再次利用教学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审判结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帮助理解司法公正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这样既让学生动起来,又使学生在动中提高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并引出本节课第三个问题“增强程序正义观念”的学习。
多媒体课件回顾诉讼程序的图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谈对诉讼程序正义的认识。
<设置问题>1.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2.你认为国家司法机关应该如何维护公平正义(二)法律程序的含义1.法律程序的含义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3.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板书)教师结合教材,让学生分组探究,在讨论、解决设置问题的基础上、揭示程序正义保障司法正义,是社会正义的具体体现之一。
并做主题升华:法律规定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以程序正义保障司法公正,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要做到程序正义,需要每一个公民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并借用古老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再次紧扣教学主题,培养学生程序正义观念。
学生交流研讨、体悟理解。
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民事诉讼案例邻居纠纷,法官断案家住某市市北区镇江路干休所的王某和刘某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因为琐事两家起了争执,王某只要见到刘某就破口大骂,还在干休所范围内散布刘某的谣言。
刘某不堪其扰、总觉得人们在背后指点自己,因而精神抑郁,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刘某多次劝说无效后将王某起诉到市北区人民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侵犯刘某名誉权事实清楚,要求王某向刘某赔礼道歉,并在干休所范围内消除影响。
1、概念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
2、民事诉讼管辖(1)级别管辖(2)地域管辖(3)协议管辖(4)专属管辖(5)裁定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转移)3、民事诉讼参加人(1)当事人(2)共同诉讼人(3)诉讼代理人(4)民事诉讼第三人4、民事诉讼程序(1)起诉与受理(2)审理前的准备(3)开庭审理(4)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二)行政诉讼案例乱刻乱画该谁处罚济南历下区游客胡某在游览曲阜孔庙时,用水果刀在古建筑物上刻下:“胡某到此一游”,致使古建筑表皮严重污损。
曲阜市文物局对胡某做出罚款200元,并赔偿寺庙损失的处罚决定。
胡某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对自己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予以承认,但认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保护机构只行使文物管理权,行使文物处罚权的则是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因而曲阜市文物局无权做出处罚决定,并以此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支持胡某的起诉理由,判决撤消了曲阜市文物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规范各种行政诉讼行为、调整各种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行政诉讼的是人民法院处理行政纠纷的司法活动2、行政诉讼兼具纠纷解决、权益救济与法律监督的功能3、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身份恒定4、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有限5、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1)保证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地审理行政案件。
(2)保护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三)刑事诉讼案例故意抢劫杀人,徐某被判死刑徐某于2007年流窜至某市,采取刀刺、殴打威胁等手段抢劫过路行人,作案9起,案值一万五千余元。
7月30日深夜,徐某在宁夏路持刀抢劫行人张某,抢劫中,徐某持刀向张某腹部猛刺一刀,致使张某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后迅速出动警力,经过侦查,将四处藏匿的徐某抓捕归案,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徐某提起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徐某故意抢劫杀人,致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判处徐某死刑。
1、刑事诉讼的特征(1)刑事诉讼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专门活动。
(2)国家机关在诉讼中的主导作用突出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3、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1)空间效力刑事诉讼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事诉讼法适用的地域范围。
我国刑事诉讼法适用我国国家主权所及的一切空间领域,包括我国的领土、领空、领海。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适用该法。
(2)时间效力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事诉讼法的生效、失效的起止时间。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自1997年1月1日起生效,至今后立法机关宣告它废止时失效。
(3 )对人的效力刑事诉讼法对人的效力,是指刑事诉讼发适用于哪些人。
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上采取属地原则,凡是在我国领域内进行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均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4)对事的效力刑事诉讼法对事的效力,是指刑事诉讼法对哪些案件适用。
违反我国刑法的犯罪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应当与我国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三)增强证据意识案例1:2005年2月,范某起诉至某区人民法院,要求与其妻子张某离婚,同时向人民法院提交了一份借据要求张某对于该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该借据的内容为“2004年4月9日,因家中盖房特向某某借钱20000元”,落款人为范某的妻子张某。
对此,张某在庭审的过程中对于欠条的数额提出异议,称只借过2000元。
主审法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该借据有涂改的痕迹,但是范某并不承认涂改。
后经张某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委托某司法鉴定中心对该欠条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经过鉴定,鉴定结论为:欠条上的“0”是后加的,跟张某的笔迹不符。
在鉴定结论面前,范某承认了伪造证据的事实。
于是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其处以1000元的罚款。
案例2:2007年6月,原告张某家人与被告陈某家人因客车载客事宜发生纠纷。
为追索医疗费,张某与陈某发生纠纷。
后张某到医院治疗,用去医疗费几千元。
随后,张某将陈某告上法庭,要求陈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
陈某在法庭辩论中称,在纠纷中自己没有殴打过原告张某,张某即使有伤,也不是自己造成的,故请求法庭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张某在庭审中,未能提交陈某殴打自己的相关证据,也没有提供其它相关证据予以佐证。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张某虽有损伤事实,但无证据证明其损伤事实是陈某造成的,依法驳回了原告张某的诉讼请求。
老师:上面两个案例中的证据都没有被法院所采信,为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96页中有关证据应具备的特征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派代表发言。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强调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等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96页的有关内容,自主学习、了解法定证据的主要种类,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几个案例中的证据分别属于哪类证据。
案例:锦州市某患者王某体内钢板断裂,找到原治疗医院索要赔偿。
医院认为钢板断裂是患者自身造成的,一分钱都不能赔。
患者遂将医院告上法庭。
锦州市某区法院要求该医院给出证据,证明钢板断裂是王某自身过错造成的,医院无法证明。
法院最后判处医院赔偿王某误工费、交通费等损失2万余元,其中包括5000元精神损失费。
老师:前几个案例中的证据都是由哪一方出具的患者王某这个案例中的证据为什么要由医院来出呢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总结: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举证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自证“清白”,也就是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医患纠纷就属于这种特殊情况。
王某与医院形成了医疗服务合同法律关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医院对钢板质量、折断原因负有举证责任,既然不能证实钢板断裂是因为王某的过错造成的,就应该赔偿王某重新取出钢板的费用和材料费。
钢板断裂还给王某带来了一定的精神痛苦,医院赔偿一定的精神损失费也是合适的。
案例:讨工资讨出来的犯罪行为文先生是四川人,3年前来到佛山,在佛山市禅城区镇安村经营一家制衣厂。
今年6月他雇请了妻子的表弟肖援。
肖援进厂干了两个多月,提出要辞工,要求表姐夫支付工资。
8月31日,肖援在多次向表姐夫索要工资未果后,于当晚9时多偷偷将三岁大的外甥抱到南海大道华阳桥附近。
肖援随后打电话给文先生,要他赶紧支付拖欠的工资。
文先生与妻子得知儿子与肖援在华阳桥附近后,边赶往现场边打110报警。
肖援见到文先生夫妇,声称要将小孩扔进华阳桥下的水沟里。
文先生与妻子趁肖不注意将儿子夺了回来。
几名路人将把肖摁倒在地。
此时,民警也赶到现场,肖援被擒。
广东豪盛律师事务所蔺存宝律师认为,肖某的行为是“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这类行为是指行为人以索取债务为目的而采用拘留、禁闭、扣押等各种手段非法剥夺债务人或与债务人相关的人的人身自由的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这类为索取债务拘禁他人的行为应认定为非法拘禁罪。
老师提出问题:你对肖援讨要工资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肖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和总结完成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板书:(四)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敢于维权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任何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