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专题复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专题
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
主备人:穆建英审核人:穆建英
复核人:刘娜定稿人:樊雷使用人: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常用的探究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3.能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找出对照试验,分辨对照组和实验组;并能根据变量设计对照试验。
二、考点比重:10%-15 %
三、基础知识梳理
1.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通常包括六个环节,分别是、、、、、。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
(1)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疑问句,句意完整,句末是问号。巴斯德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应是个人对所探究问题的观点,应是一个陈述句,句意完整,句末是句号。巴斯德的假设应该是。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探究计划包括以及所需要的等。
(1)探究方法:在生物学探究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如、、、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多种探究方法并用。巴斯德探究肉汤变酸的主要方法是。
(2)变量、对照试验: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
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为验证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巴斯德实验的变量是。
(3)对照组、实验组辨别:在对照实验中,各项条件都正常且适宜(即自然生活状态)的为对照组,对所探究的条件或因素进行调控的为实验组。如巴斯德实验中,A组接近自然状态,空气中微生物通过竖直的瓶颈很容易落入肉汤,为
组;B组通过弯曲的瓶颈使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进入肉汤,为组。
(4).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依照制定的计划实施,完成后针对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如结果不够成功,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再一次进行探究。巴斯的实验的结果是:3天后,A瓶肉汤,B瓶肉汤,且B瓶肉汤4年后仍新鲜如初。由此可得出结论是。把B 曲颈瓶的瓶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这进一步说明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是从空气中进入的。
四、典型案例
1.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王芳同学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5 组实验,将100 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 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请回答:
分析各组种子所处环境条件:在甲、乙、丙、丁、戊五组实验中,各项环境条件都适宜种子萌发(且接近自然状态)的是组,因此,该组应为组。其余组中,乙控制了、丙控制了、丁控制了、戊控制了,各控制了一个环境因素,因此,本题中能够形成组对照实验。(甲和乙,变量是;甲和戊,变量是;甲和丙,变量是;甲和丁,变量是)
(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 组和__ 组进行对照。(2)选择甲和丁对照,所探究的问题应是?
(3)分析甲、戊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光_ (填“是”或“不是”)种
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甲、戊两组中均有1~2 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4)戊和丁能否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
2.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 为饱满完整的蚕豆种子,已知蚕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各组种子所处环境条件:由图可知,在6 粒种子中,各项环境条件都适宜种子萌发的是号种子,因此该组为组;其余种子中,1 号缺,3 号缺,4 号缺,5 号缺,6 号缺,因此,本题中能够形成组对照实验。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 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
的种
(3)2号和4号能否形成对照实
验?理由是。
4号和5 号能否形成对照实
验?理由是。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
(4)下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导致种子无法萌发,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__ 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
(5)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还需满足自身条件且不在_ 的种子
因此,本实验选种时应选择的种子,排除种子自身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五、真
题体验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
影响鼠妇的分布”.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法
2. 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分析法
3.在“调查公园内昆虫种类”的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甲发现了一条浑身长“刺”的毛毛虫,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
B.乙发现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就踏进花丛追过去捕捉
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没有,就把它删去
D.丁拨开草丛,一只蚂蚱跳了出来跳了出来,蹦到公园栅栏外,于是将
它记录下来
4.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的不正确的是(
A. 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和直肠三处
B.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少误差
C.用直尺就能准确测出一片叶片的周长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不属于科学探
究方法的是()A. 实验法B. 观察法C. 经验总结法D. 调查法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
录如下表: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 水量过多
B.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 水温太高
D. 水中没有水草
7.在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A. 潮湿和干燥
B. 空气和湿度
C. 有光和无光
D. 有空气和无空气
8.当调查范围很大时,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A. 材料
B. 方案
C. 样本
D. 范围
9.提示:(1)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对照原则;
(2)变量的确定原则:探究“什么”,变量就是“什么”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的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