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临床治疗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4daf6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a.png)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母牛产后败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严重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方法,以帮助兽医和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1. 产后发热:产后败血症的母牛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产后24小时内开始发热。
2. 心率加快:患病的母牛心率会明显加快,超过正常范围。
3. 呼吸急促:产后败血症的母牛常常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窘迫。
4. 乳房肿胀:败血症会导致母牛乳房肿胀、乳汁减少,乳房可能出现红肿、发热等情况。
5. 食欲不振:患病的母牛常常食欲不振,甚至拒绝进食。
6. 体重下降:患病的母牛体重会迅速下降,严重影响健康状况。
二、母牛产后败血症的剖检变化1. 死胎:败血症的母牛常常会发生死胎、难产等情况,胎儿畸形、窒息等情况较为常见。
2. 子宫炎症:败血症会导致母牛产后子宫发炎,甚至引发子宫脓毒症。
3. 乳腺炎:患病的母牛乳腺常常会发生炎症,乳汁产量减少,严重时可能导致乳腺脓肿。
4. 肝脏损伤:败血症会对母牛的肝脏造成损伤,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5. 肺炎:患病的母牛可能会出现肺部炎症,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三、母牛产后败血症的诊断要点1. 临床症状:根据母牛产后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乳房肿胀、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液、乳液等实验室检查,观察白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指标、细菌培养等结果。
3. 彩超检查:通过彩超检查母牛的子宫、乳腺等器官状况,观察有无炎症、脓肿等异常情况。
4. 病原学检测:进行鼻分泌物、尿液等标本的病原学检测,确定病原菌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四、母牛产后败血症的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 解热镇痛:给予患病的母牛解热镇痛药物,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786e90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e.png)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母牛产后败血症(Postpartum septicemia)是指母牛在分娩后因感染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乳汁减少、营养状态下降和毒血症症状。
下文将从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临床特征母牛在分娩后发生败血症的征象不同,一般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母牛都会发生轻微的乳汁减少,营养状态下降和毒血症症状,而体温升高则是这种疾病的最突出表现。
其具体表现如下:1. 体温升高:在分娩后3~5天内,由于损伤产道、细菌感染等因素所致,母牛体温可上升至40.5~42.5℃,严重者可达43℃左右。
体温持续升高常是败血症和其他并发症的信号。
2. 乳汁减少:在分娩后10天内,乳汁总量逐渐减少,并有时可出现发炎性乳汁或乳房红肿等症状。
3. 营养状态下降:母牛在分娩后营养需要量增加,但由于乳汁减少等原因,饲料消耗量减少,因而出现食欲不振、头昏、厌食能力下降等症状。
4. 毒血症症状:母牛在分娩后感染引起的毒血症症状较为一致,常包括面部和乳房肿胀、灼热感、呼吸急促、讲话语音沙哑,严重者可出现黄疸、水肿、惊厥等。
剖检变化母牛产后败血症的解剖病变集中于产道、乳房和内脏器官等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的变化:1. 产道病变:母牛在分娩时,产道内部容易受到感染,常出现产道走形、产道裂伤、子宫疼痛、腹泻等症状。
经过剖检后发现,产道内有浓烈气味和坏死物质,甚至乳腺内也有病变。
2. 内脏器官病变:母牛在产后输卵管和恶露排除的前期中,细菌容易通过产道侵入内脏器官。
严重的内脏器官病变由肝、肾和肺组成,如肝的肝细胞浸润、脓肿形成;肺的肺结核病或细胞类型多形性细胞病变;肾的肾盂尿路感染等。
诊断要点如何诊断母牛在分娩后的败血症?一般情况下,兽医师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1. 询问病史:借助病人或饲养员,了解牛是否曾经发生分娩并出现流产、早产和难产等情况。
2. 观察症状:通过观察病人的体温、乳汁减少、营养状态下降以及毒血症症状等表现,来判定是否有发生感染。
败血症怎么治疗 败血症的治疗
![败血症怎么治疗 败血症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dfecd0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png)
败血症怎么治疗败血症的治疗出现疾患不要怕,尽早治疗才是关键。
以下就是关于败血症的相关治疗方法,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到大家。
一、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度的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有休克或者是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的时候,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
高热剧烈头痛或者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止痛剂。
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肺炎、继发性口腔炎、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
二、抗菌治疗疑诊为败血症的时候,针对性的抗菌药物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最好抗菌药物应用之前留取血来培养。
(1)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结合临床表现予以调整;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一起来联合应用;致病菌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故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数天。
(2)抗菌药物的选择葡萄球菌败血症常选用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呋辛或头孢克洛等,也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
绿脓杆菌败血症时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碳青酶烯类较好。
或将上述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全用疗效也好。
厌氧菌败血症选药时应兼顾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
三、其他治疗(1)药物:如抗内毒素单抗,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抑制剂等。
(2)局部治疗: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性病灶,待成熟后一定要及时切开引流。
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以注入些抗菌的药物。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d37925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3.png)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母牛产后败血症是指母牛在产后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的一种疾病,由于妊娠期与产后的免疫系统处于低下状态,加上生产时产道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产后的败血症。
本文将从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以及治疗几个方面探讨母牛产后败血症的相关问题。
一、临床特征1. 体温升高:母牛在产后发现体温超过39度,且持续时间一般超过24小时,提示可能存在败血症。
2. 食欲减退:母牛在产后食欲减退,不愿进食。
3. 口渴:母牛在产后口渴明显,喝水量大。
4. 发抖:母牛在产后可能会出现全身发抖。
5. 乳房肿胀:母牛在产后因为乳腺发炎,乳房可能会肿胀。
二、剖检变化1. 全身器官充血:败血症的母牛全身器官普遍充血,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2. 肝:败血症的母牛肝脏表面呈现暗红色,质地松软。
3. 肺:败血症的母牛肺部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和浸润灶。
4. 心脏:败血症的母牛心脏可能会出现心肌炎和心内膜炎。
5. 子宫:败血症的母牛子宫可能会出现恶臭分泌物、坏死组织等异常情况。
三、诊断要点依据母牛产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可以初步诊断失血性败血症。
同时对母牛进行细菌培养,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治疗1. 抗生素治疗:针对母牛感染的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补液治疗:针对母牛的脱水症状,进行适当的补液治疗。
3. 营养支持:对于食欲减退的母牛,可以通过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方式进行营养支持。
4. 环境改善:将母牛放置在干燥、清洁、通风的环境中,减少其受到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总之,对于母牛产后的败血症,及时的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平时加强对母牛的管理和维护,可以有效减少母牛感染产后败血症的风险。
败血症治疗方法!
![败血症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fe992b453610661ed9f4e7.png)
败血症治疗方法!1.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
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
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2 病原治疗:由于近年来败血症致病菌的种类逐渐发生变迁,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各类细菌耐药性自然发生率高及败血症引发MSOF极为常见,病死率较高。
故致病菌的鉴别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是败血症临床治疗的基础,而合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则是治疗的关键。
(1)病原菌明确的败血症:在药敏结果未出来前,针对已知病原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尽可能低的花费并避免毒副作用。
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以金葡菌和表葡菌多见,但金葡菌对青霉素G普遍耐药、近年发现其对苯唑青霉素也已有耐药菌株,故主张选用头孢噻吩、万古霉素或壁霉素。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疗效最佳者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
厌氧菌败血症常与需氧菌形成复数菌败血症,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氯霉素及上述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
如系严重复数菌败血症又经多体治疗方案仍无效时,可考虑选用泰能。
真菌败血症可选用二性霉素B或氟康唑,但应注意前者的副作用。
细菌L型败血症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
红霉素及多粘菌素等。
一旦药敏试验报告,则应根据其结果更改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的选择:①葡萄球菌败血症: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首选万古霉素。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454df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9.png)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败血症是一种由各种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严重感染,其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等。
严重的败血症可能会导致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死率高达30%-40%。
近20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机体和细菌之间的互相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败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
在诊断败血症时,需要注意感染来源,通常是继发于病人的局部炎症。
易感人群包括全身健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
临床表现包括原发局部炎症表现、高热、寒战、皮疹等。
败血症常见的症状是弛张热和间歇热,少数为稽留热,G-杆菌可有双峰热;寒战发热发作时间不规则,可出现皮疹和消化道症状。
过度换气是败血症的早期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的表现。
败血症还可引起感染性休克与DIC。
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败血症有不同的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原发病灶多为皮肤粘膜的化脓性炎症,且常有迁徙性损害;表葡菌败血症常见于留置静脉导管或严重基础疾患病人进行手术时;肠球菌败血症主要是医院感染,其原发病灶多为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与泌尿道感染,且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大肠杆菌败血症的原发感染灶多为患脓性胆管炎、肝脓肿、肠炎、化脓性腹膜炎、急性肾盂肾炎、产道感染等,严重的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也常见。
6.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具有荚膜和强毒力的细菌,其病情与大肠杆菌相似。
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和大汗,通常表现为弛张热或双峰热,且病情较为严重。
有时会出现迁徙性薄壁脓肿。
7.铜绿假单胞杆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杆菌多发生于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并接受广谱抗生素和手术治疗的患者。
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临床表现较一般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更为凶险,可出现特征性的中心性坏死性皮疹、休克、DIC、黄疸等症状,病死率高达63%-90%。
8.厌氧菌败血症:脆弱类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其次是消化球菌、真杆菌和黑色素类杆菌等。
败血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败血症的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3e50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2.png)
败血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一、中药治疗1. 清热解毒类:如黄连、黄芩、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用于热毒内蕴型败血症。
2. 活血化瘀类:如丹参、红花、桃仁、川芎、赤芍等,用于血瘀阻络型败血症。
3. 补气养阴类:如人参、黄芪、白术、麦冬、五味子等,用于气阴两虚型败血症。
4. 利湿退黄类:如茵陈、栀子、大黄、金钱草等,用于湿热蕴结型败血症。
5. 温里驱寒类:如干姜、肉桂、附子等,用于寒邪客表型败血症。
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败血症,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常用的穴位有:1. 足三里: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2. 曲池: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 委中: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 合谷:疏风解表,调和气血。
5. 关元:温补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拔罐治疗拔罐治疗败血症,主要是通过局部负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新陈代谢,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
常用的拔罐部位有:1. 背部:尤其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
2. 胸腹部: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拔罐。
3. 关节部位:如肩关节、膝关节等。
四、食疗方法1. 清热解毒食物:如绿豆、苦瓜、莲藕、冬瓜等。
2. 补血养颜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红肉等。
3. 利湿退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南瓜等。
4. 温里驱寒食物:如生姜、大蒜、葱、羊肉等。
在中医看来,败血症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状态,涉及到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衡。
我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将败血症的治疗分为中药内治、针灸外治、拔罐通络、食疗辅助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精心选择了适合的方法和食材,以期达到恢复人体健康平衡的目的。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败血症的核心。
在中药内治方面,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综合运用各种药物配伍,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气养阴、利湿退黄或温里驱寒的效果。
例如,对于热毒内蕴型的败血症患者,我会选择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物来清热解毒;对于血瘀阻络型的患者,我会选择丹参、川芎等药物来活血化瘀;对于气阴两虚型的患者,我会选择人参、黄芪等药物来补气养阴。
败血症的治疗原则
![败血症的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43ed13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6.png)
败血症的治疗原则
败血症病情危急,一旦临床诊断确立,应即按患者原发病灶、免疫功能状况、发病场所及其他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考虑其可能的病原,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1. 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留取血液及其他相关标本送培养,并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 抗菌药物可单用,亦可联合用药,但在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等败血症时需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需用药至体温恢复正常后 7 ~ 10 天,有迁徙病灶者需更长,直至病灶消失。
必要时尚需配合外科引流或扩创等措施。
3. 治疗初始阶段需静脉给药,以保证疗效;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或肌注。
儿科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和治疗
![儿科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495ab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e.png)
一、概述 二、病因 三、临床体现 四、试验室及辅助检验 五、治疗原则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 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循 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旳全身感染性中 毒症状。
协和医院血研所
概述
早期症状不经典,诊疗困难,易 误诊。处理不及时可造成感染性休克 (septic shock)和多器官功能不 全(MODS)。
医院性感染
原发感染灶: 少见
脐炎、肺炎、皮肤感染等
预后:多系统受累,凶险,死亡率高
较早发型低
临床体现
• 不经典、非特异性,早产儿更不明显。 不吃、不哭、体温异常、黄疸
• 严重者可体现为呼吸、循环衰竭、DIC、 硬肿症等
临床体现
• 黄疸:有时可是败血症旳唯一症状,体现为生理性黄疸迟 退、黄疸迅速加重、退而复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
治疗
治疗原则:
1、抗生素:杀菌、联合、剂量要足、足疗程 (用10~14天):
2、清除局部病灶: 3、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
1、抗生素 :
①早用药:拟诊患儿留培养后立即应用抗生素。 ②合理联合用药:病原菌未明确前根据本地菌种流行病学
特点和耐药菌株情况选择两种抗生素联合用药;明确 病原菌后按照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对临床有效 而药敏不敏感旳抗菌素可不换药。
祝工作顺利!
临床体现
并发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
发生率:
活产儿 0.2~1 ‰ 早产儿 3 ‰
临床体现不经典: 激若、尖叫、眼部异常、前囟紧张、骨缝 增宽、惊厥
诊疗:
脑脊液常规、涂片等
其他:
引起猪败血症的几种常见病的诊治
![引起猪败血症的几种常见病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e98c9b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9.png)
03
慢性型
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变而来,主要表现皮肤坏死、多发性关节炎和慢性
心内膜炎。
猪链球菌病
急性败血型
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稽留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 少或废绝,皮肤发红,鼻镜干燥,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
脑膜炎型
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转圈、空嚼 、磨牙等,最后四肢麻痹,全身抽搐而死。
关节炎型
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僵硬,通常为单侧性,一肢或两肢发生 关节炎。
淋巴结脓肿型
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化脓和破溃,流脓汁。
猪肺疫
01
02
03
最急性型
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 至41-42℃,呼吸极度困 难,可视黏膜发绀,食欲 废绝。
急性型
病猪呼吸困难,呈犬坐姿 势,可视黏膜发绀,口鼻 流出泡沫状液体。
详细描述
亚急性败血症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0℃左右,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等 症状。病猪可能会出现皮肤出血、溃疡、关节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 亡。
慢性败血症
总结词
慢性败血症通常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病程较长,可达数月之久。病猪表现为 长期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症状。
详细描述
慢性败血症的病猪体温波动较大,通常在38℃至40℃之间。病猪出现长期食欲不 振、消瘦、贫血等症状,关节可能发生病变,导致行动不便。病猪的存活率较低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慢性型
病猪持续性咳嗽、呼吸困 难、食欲不振、逐渐消瘦 。
猪副伤寒
急性败血型
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出现紫红色 斑点,呼吸困难。
慢性型
病猪表现为持续性下痢,粪便呈灰绿 色或黄绿色,恶臭。食欲不振或废绝 ,消瘦无力。
畜禽败血症的发病与临床治疗
![畜禽败血症的发病与临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93923d0ad51f01dc281f16c.png)
脾炎 的变化 , 依病原不 同, 其体积可肿大数倍或 肉眼 不见 肿 大 , 大 的脾脏 质地 松 软 易碎 , 面呈 紫 红 色 肿 切 隆起 , 固有 的 细微 结 构 模 糊 不 清 , 组 织 容 易 刮 脱 ; 脾
实质 器 官 发 生颗 粒 变性 和 脂肪 变 性 ,有 时见 局 灶 性 炎症 。有些 疾 病 , 。 肾小球 血管 伴基 底膜 上有 免疫 复 合
体 。患病 畜禽 的基础 疾 病不 同 , 人途 径 以及年 龄段 传 不 同等 因素 的影 响 , 败 血症 的细 菌也不 问。15 致 90年 以前 ,败 血症 的病 原 菌 主要 是溶 血性 链 球 菌 和肺 炎 球 菌 , 总数 的 5%以上 , 萄球 菌 占 2 %, 兰 阴 占 0 葡 0 革 性杆 菌 占 1%左右 。随 着广谱 抗 生素 、 2 皮质 激素 和免 疫抑 制 剂 的广 泛 应 用 ,败 血症 的病原 菌 谱 也 发 生 了 变化 。 由于溶 血 性链 球 菌 和肺 炎球 菌对 青 霉 素 等高 度敏 感 , 为 败血 症 的病 原 现 已少 见 。 近年 来 统计 , 作 厌氧 菌 占败血 症 病 原 为 8 2 %,以脆 弱类 杆 菌 和 %~ 6
多介 质 相 互作 用 的结果 ,越 来越 多 的 实验 证 明其 属 于 细胞 因子家 族 的蛋 白质 ,在 败血症 的病 理 生 理 过
程 中起 着 决定 性 的作用 。细 胞 因子是 由很 多 细 胞 产
生的信号小分子蛋 白, 在宿主的防御 、 损伤愈合和其 他功能方面都具有重要 的作用。虽然 细胞 因子作用 重要 , 是 过 度 的 产生 会 导致 组 织损 伤 , 而 导 致 器 但 进
官功 能障碍 。 细胞 因子 又分 为促 炎 因子 和抗炎 因子 , 机 体 日常 的平 衡 就是 这 2者平 衡 的结 果 ,平 衡 的 天 平 无论 偏 向哪 一边 , 会对 机体 产生 不利 的影 响 。偏 都
败血症(败血病,菌血症)
![败血症(败血病,菌血症)](https://img.taocdn.com/s3/m/212dd7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8.png)
败血症(败血病,菌血症)败血症(sepsis),又称败血病或菌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发热、炎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情况下。
在医学上,败血症被描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一种严重形式。
本文将介绍败血症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定义败血症是一种典型的炎症反应综合征,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
它常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败血症的发展非常迅速,可迅速演变成为严重的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病因败血症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也可由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其他病原体引起。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败血症还可以由感染灶的扩散或手术后的合并感染等引起。
症状败血症的症状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低血压、皮肤潮红等。
患者可能出现器官功能损害的表现,如肾脏功能损伤、肝功能异常等。
诊断诊断败血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医生通常会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培养、C-反应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
此外,影像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等也可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败血症的关键是去除感染病因和对全身炎症反应进行干预。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支持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呼吸支持、肾功能支持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预防败血症的关键是预防感染。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及时处理感染灶等是预防败血症的有效措施。
对于易感人群,如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败血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引起对健康的重视。
预防胜于治疗,提高健康意识和注意个人卫生对于预防败血症至关重要。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53df2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b.png)
母牛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其治疗【摘要】母牛产后败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容易导致母牛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旨在探讨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以及诊断和治疗要点。
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热、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内脏充血、脏器病变等。
诊断要点包括综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和积极营养支持。
加强预防措施也是避免母牛产后败血症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母牛产后败血症的治疗效果和提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母牛、产后败血症、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治疗、预防措施、治疗效果。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后败血症是母牛在生产后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病程急剧,死亡率较高。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毒素侵入血液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所致,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全身循环功能障碍和器官功能障碍。
产后败血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与母牛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内感染、产后残留胎盘、产后乳房炎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产后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败血症还会导致母牛体内炎症介质水平升高,血液pH值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变化。
对于产后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医生应该重点关注母牛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液生化指标、细菌培养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诊断。
及时准确地诊断产后败血症对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母牛产后败血症在临床上的特征和变化,以及明确其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为提高母牛产后败血症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产后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进一步完善对该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提高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总结相关研究和临床经验,为母牛产后败血症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其对母牛健康和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败血症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1-04-28T09:25:40.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关生永姜艳[导读]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问题联合应用的目的是希望提高疗效,但也可引起菌群失调。
关生永姜艳 (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164300)
【中图分类号】R5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104-01 【摘要】败血症(septicemia,bacteriemia)是各种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得到繁殖与播散,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可诱导细胞因子引起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
常有高热、寒战、全身无力等毒血症表现,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DIC或迁徙性炎症。
致病菌:指典型致病菌,是引起传染病的病原菌,易引起流行。
有些传染病的病程中也可有败血症期或型。
【关键词】败血症传染治疗
(一)病原治疗
1.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这是败血症治疗的关键措施。
须注意的要点: (1)抗菌药物的选用依据应考虑:①病原菌方面种类、特点与药物敏试结果。
②病人方面原发局部炎症与迁徙性炎症,病人的特点。
③抗菌药物方面抗菌活性与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如分布与排泄特点,半衰期长短,与毒副反应等。
(2)抗菌药物的选用步骤①凭临床经验试治即在尚无病原菌培养结果时,则根据临床表现估计诊断与病原菌,结合病人情况,选药试治,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酌情调整。
②凭检验结果治疗即血培养获得确认的病原菌与药敏后,再结合病情与其他检验结果,酌情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
以后还须继续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问题联合应用的目的是希望提高疗效,但也可引起菌群失调。
特别是广谱高效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引起的菌群失调更为常见,增加治疗的困难。
从实践的经验来看,对于败血症或其它严重感染,如果根据前述的选择办法,一般只选用一种敏感的抗菌药物也可。
(4)败血症的常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参考包括一般成人的每日剂量,分为3次,静脉滴注,q8h。
1)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金葡菌与表葡菌败血症金葡菌与表葡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增加趋势,可根据药敏与病情,酌选苯唑西林9g、头孢唑啉6~9g,阿米卡星0.4,q12h,克林霉素0.6g,q12h或 q8h或去甲万古霉素0.4,q12h(去甲万古霉素主要用于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与肠球菌败血症)。
肺炎链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青霉素G720万u~960万u,苯唑西林6g或头孢唑啉6g。
肠球菌败血症青霉素G960万u,氨苄西林9g,或去甲万古霉素0.4 q12h。
2)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或肠杆菌属等的败血症哌拉西林9~12g,头孢噻肟6g,头孢呋辛4.5~6.75g,头孢唑肟6g或头孢三嗪2g(1g,q12h),美西林(Mecillin)1.8g,或替莫西林(Temocillin)1g,q12h。
铜绿假单孢菌败血症哌拉西林9~12g,头孢他定6g,环丙沙星0.4,q12h,氧氟沙星0.2~0.4g,q12h,氨曲南(Aztrenam)3~6g,依米配能/西司他丁1.5~3g或拉他头孢3g。
3)厌氧菌败血症甲硝唑0.5,q12h,替硝唑(Tinida- zloe)0.4,q12h,哌拉西林9~12g,克林霉素1.2~1.8g或青霉素G 960万u(后者对脆弱类杆菌无效),头孢美唑(Cefmetazole)3~6g或头孢西丁(Cefoxitin)3~6g。
4)念珠菌败血症氟康唑0.4g(0.2bid静滴)或氟胞嘧啶6g。
5)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一般用静脉滴注,每剂抗菌药物加于100~200ml输液中,1~2小时滴完,每8小时一次。
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至病情显著减轻后酌情减量(或改为肌注)。
2.原发局部炎症的处理如为脓肿者应予引流。
有的还是原发的疾病,均应作适当的治疗。
3.基础疾患的治疗败血症易在某些基础疾病患者发生,对这些基础疾病仍应继续治疗,如须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其剂量应酌减。
(二)病情治疗
指针对病人情况的治疗。
1.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减轻症状和减轻痛苦。
3.维护生理功能
(1)输液:补充必要的水分,热量与电解质,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周围循环和代谢废物的排泄。
输液同时提供了静脉给药的通道。
(2)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应特别注意呼吸、心血管、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吸氧;必要时给强心剂以维持周围循环和肾血流,适量的葡萄糖以保护肝脏功能。
4.调整机体反应性有高热等严重毒血症症状者,在给予有效抗生素的基础上酌情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以缓解毒血症症状。
5.并发症的防治①感染性休克详见感染性休克节。
②迁徙性化脓性炎症或脓肿应及时进行有效引流。
[预防]
①如有创伤应及时消毒包扎。
②原发局部炎症的及时抗菌治疗,严禁挤压以防止细菌扩散。
③医院内的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应认真执行严格消毒与无菌技术。
④加强医院内的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余加林,吴仕孝.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
[2]冯泽康,余宇熙,曾振锚等.中华新生儿学[J].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37-349.
[3]董关萍,李建平,尚世强.小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菌种分类和耐药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9):565-579.
[4]万伟琳,王丹华.新生儿败血症90例临床回顾[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