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发酵工艺的控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物量 的测定
卡那霉素、红霉素等定义活性部分1μg=1u 类似重量单位:规定抗生素的某种盐1mg=1000u如金霉素、 四环素的盐酸盐定一为1μg=1u 不能用重量来表示酶的量。
②酶活力的表示法 酶活力用单位来表示。由于酶通常不是很纯 ③浓度表示法
三、发酵过程重要参数的控制
(一)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大多数细菌:最适pH 为6.5-7.5; 霉菌为:4.0-5.8; 酵母为:3.8-6.0; 放线菌为:6.5-8.0。 不同菌种所需的pH有 差别 同一种类的微生物菌 种由于生长pH值不同 也可能形成不同发酵 产物
不同菌种所需的pH有差 别 同一种类的微生物菌种 由于生长pH值不同也可 能形成不同发酵产物, 如:黑曲霉:在pH2-3 时产柠檬酸,中性时产 草酸。
发酵热的测定及计算:
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差来计算:Q 发酵 =GC(t2-t1)/V;
Q生物:随菌种、生长时期和培养基成分的不同而变化; Q生 物=0.12 QO2 Q搅拌:搅拌器转动引起的液体之间和液体与设备之间的摩 擦所产生的热量。 Q搅拌=(P/V)3600 Q蒸发:无菌空气与发酵液接触后,排出引起水分的蒸发报 需的热量。与温差大小有关。 Q辐射:发酵罐与环境温差而引起的热量辐射。与温差有关。
pH对菌体生长、代谢影响的主要原因: (1)细胞质膜的电性改变 (2)影响营养吸收和代谢途径 (3)影响酶活 (4)影响基质和产物性质。
2、影响pH值改变的因素
(1)产酸 (2)产碱 (3)耗酸耗碱 (4)加糖或加油过多 (5)生理酸性盐的利用(硫酸铵中氨离子被利用) (6)基质被分解形成碱性物质。
要确定合理的放罐时间,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经济因素: (2)产品质量因素: (3)其它因素:如染菌、代谢异常等。
确定放罐指标有:产物产量、过滤速度、氨基酸含量、 菌丝形态、pH值、发酵液外观和粘度。
分批发酵产量、产率、成本、利润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a,b,c三点分别为达到最高产率、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发酵时间; d为无亏损点。发酵时间的选择ac之间的b 点比较理想)
氮利用快慢可分析出菌体生长情况,含氮产物合成情况。 氮源太多会促使菌体大量生长。有些产物合成受到过量铵离子 的抑制。通过氨基氮和氨氮的分析可控制发酵过程。 发酵后期氨基氮回升时要适时放罐,否则影响提取过程。
(3)菌浓度和菌形态 直接反映菌生长的情况。
菌形态:显微镜观察。
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 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 恒定。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 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
“临界氧浓度”: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的最低要求
浓度,以C临界表示。
2、影响菌体需氧的因素
r= QO2 .X
(1)菌体浓度
(2)QO2 遗传因素
菌龄
营养的成分与浓度 有害物质的积累 培养条件
3、发酵过程供氧方式
实验室中:摇瓶机往复运动或偏心旋转运动供 氧。
中试规模和生产规模:通入无菌压缩空气并同 时进行搅拌。
菌浓测定方法 测粘度
压缩体积法(离心)
静置沉降体积法
光密度测定法 OD600~660 适合于细菌、酵母
(4)产物浓度 产物浓度直接反映了生产的状况,是发酵控制的重 要参数。
①效价表示法 有效成分的多少,大小用单位(U)来表示
重量折算单位:以最低抑菌浓度为一个单位, 如青霉素0.6微克=1U 重量单位:规定某些抗生素活性部分1μg=1u 如链霉素、
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温度影响菌的生长速率;
(2)温度影响菌体的代谢途径; (3)温度影响发酵液的理化性质。 如:四环素发酵中金色链丝菌在低于30℃时合成金霉素的 能力较强,随着温度升高,合成四环素比例提高 又如:谷氨酸发酵,37℃时乳酸积累,低于20℃时氨基酸 合成途径的终产物反馈抑制作用加强。
(二)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 pH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
(1)pH影响菌的生长速率; (2)pH影响菌体的代谢途径; (3)pH影响发酵液的理化性质。 黑曲霉:在pH2-3时产柠檬酸,中性时产草酸。 丙酮丁醇菌生长最适pH为5.5-7.0,而发酵最适pH为4.3-5.3。 青霉素菌生长最适pH为6.5-7.2,而青霉素合成最适pH为 6.2-6.8;
2、染菌主要原因
种子带菌 无菌空气带菌 设备渗漏 灭菌不彻底 操作失误 技术管理不善。
某制药厂发酵染菌分析举例
染菌原因 空气系统 设备问题
染菌率% 32.05 15.46
染菌原因 补料 种子带菌 环境污染或 不明原因
染菌率% 4.30 1.72
管理、操作
11.34
2、引起发酵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
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发酵过程中,随着菌体对培养基成分的利用,菌体进行氧 化代谢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被利用,其余则变成热能放出; 机械搅拌的作用产生的热量和因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等也 带走部分热量。
发酵过程中产热和散热的因素: (1)发酵热: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
液膜 界面 气膜
Po2 气 泡 O2 P*o2 C*o2
发酵液 co2
5、影响供氧的因素
(1)搅拌
1)搅拌的作用: a. 增加气液接触面积; b. 延长气泡运动路线,增加气液接触时间(使液体 作涡流运动) ; c.减少气泡周围液膜厚度 (使发酵液呈湍流运动) ; d.避免菌体结团,增加菌体对氧气的吸收。
1、发酵参数类型
按性质分可分三类:
物理参数:温度、搅拌转速、空气压力、空气流量、
溶解氧、表观粘度、排气氧(二氧化碳)浓度等。 化学参数:基质浓度(包括糖、氮、磷)、pH、产物 浓度、核酸量等。 生物参数:菌丝形态、菌浓度、菌体比生长速率、呼 吸强度、基质消耗速率、关键酶活力等。
从检测手段可分为:直接参数、间接参数
第七节 发酵工艺的控制
一、发酵工艺控制的目的与方法
二、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三、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四、溶解氧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五、泡沫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六、发酵终点的判断
一、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目的
维持菌种最佳发酵条件,得到最大的比生 产速率和最大的生产率,使菌种的代谢潜 能得以发挥。
直接参数:通过仪器或其它分析手段可以测得的参
数,如温度、pH、残糖等。
在线检测参数 指不经取样直接从发酵罐上安装的仪表上 得到的参数,如温度、pH、搅拌转速; 指取出样后测定得到的参数,如残糖、
直接参数
离线检测参数
NH2-N、菌体浓度。
间接参数:将直接参数经过计算得到的参数,如摄氧率、KLa等。
2、几种重要发酵参数 (1)糖含量
糖的消耗:反映产生菌的生长繁殖情况;反映产物合成的活力。
糖含量测定包括总糖和还原糖。 总糖指发酵液中残留的各种糖的总量。如发酵中的淀粉、饴糖、 单糖等各种糖。 还原糖指含有自由醛基的单糖,通常指的是葡萄糖。
(2)氨基氮和氨氮
氨基氮指有机氮中的氮(NH2-N),单位是 mg/100ml。
氨氮指无机氨中的氮(NH3-N)。
3、最适温度的选择
最适发酵温度Tm发酵:最适菌体生长温度+最适产物 合成温度(Tm生长+Tm合成)。 Tm生长和Tm合成往往不一致。 Tm发酵还与菌种、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菌体生长 阶段而改变。
4、最适温度的控制
工业上控温一般不需加热,而是 冷 却。 冷却方式:夹套或蛇形管中通入冷 却水,通过热交换来降温,利用自 动或手动调整冷却量以保持恒温发 酵。
(5)发酵罐体积: 大利用氧效率高(7-10%),小的效率低(3-5%)。 (6)发酵液的物理性质: 粘度、表面张力、离子浓度、泡沫等。
(四)泡沫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1、泡沫的性质:发酵液中气体的逸出,加上发酵 液中含有蛋白质等发泡成分,故产生泡沫。
2、影响:泡沫过多而持久会影响发酵罐的装料系
2)搅拌器形式 轴向式和径向式两种。
上组发酵搅拌器多采用平桨式, 轴向液流有利于气液混合; 下组,多采用圆盘涡轮式,直径 小、转速快、效率高、功耗低、 产生径向液流、延长气体停留时 间,有利于打碎气泡。
3)挡板对搅拌液体流型的影响
4)搅拌组数对溶氧的影响
(2)空气线速度
kLα∝VSβ(VS为空气线速度;β为指数0.4-0.72)
35.13
3、染菌分析
(1)从染菌时间上: 早期染菌---可能是种子带菌、灭菌不彻底、操作失误、 无菌空气带菌。 后期染菌---中间补料污染、设备渗漏,操作问题。
呼吸强度:指单位重量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吸 取的氧量,以Qo2表示,单位为mmolO2/g干菌 体〃h)。 耗氧速率: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吸 氧量,以r表示,单位为(mmolO2/L〃h)。 r=QO 〃X 2
式中:r——微生物耗氧速率(mmol)2/L〃h); Qo2--菌体呼吸强度,(mmol)2/(g〃h)); X——发酵液中菌体浓度,(g/L)。
3、 发酵过程中pH值的调节及控制 (1)调节培养基原始pH值 (2)加缓冲剂 (3)使用盐类与碳源的配比平衡 (4)调节通风量 (5)补料发酵 (6)流加酸碱。 (7)添加碳酸钙法 (8)氨水流加法或尿素流加法。
(三)溶解氧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1、供氧与微生物呼吸的关系
产量P;产率RP;成本C;利润B
C`:单产成本
P:产量 Rp:产率
C:成本
B:利润
a
d
b c 发酵时间
四、发酵过程染菌及防治
(一)污染对发酵造成的后果
1、基质或产物消耗使生产能力下降; 2、产生新的代谢物使收率和质量下降; 3、改变发酵pH使发酵过程异常; 4、分解产物使发酵过程失败; 5、噬菌体感染使菌种细胞裂解。
数,溢出损失或增加染菌机会,影响搅拌溶氧。 3、发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与通风、搅拌、原料 性质、微生物代谢活动状态
4、控制:
(1)化学消泡:气液界面散布系数大、水溶解度小、无毒、 不干扰溶氧、来源方便便宜。主要品种有:天然油脂;高 级醇、脂肪酸和酶类;聚醚类;硅酮类。 (2)机械消泡:
(五)发酵终点的判断
4、氧在液体中的传递
传递过程可分供氧及耗氧两个方面。 供氧:是指空气中的氧气从空气泡里通 过气膜(1/k1) 、气液界面(1/k2)和 液膜(1/k3)扩散到液体主流(1/k4)中。 耗氧:是指氧分子自液体主流通过液膜 (1/k5)、菌丝丛(1/k6)、细胞膜 (1/k7)扩散到细胞内(1/k8) 。 氧在传递过程中必须克服一系列的阻 力,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
从菌种内在特点上满足: 生长速率、呼吸强度、营养要求(酶系统)、代谢速 率等; 从菌种外部环境上控制: 温度、pH、溶氧浓度、渗透压、离子强度、剪切力 等。
二、发酵过程的中间分析
中间分析是工艺控制的眼睛,从分析的代谢参数 来判断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变化。
代谢参数又称为状态参数,它们反映发酵 过程中菌的生理代谢状况. 如pH,溶氧,尾气氧,尾气二氧化碳,粘 度,菌浓度等
增加风量时,如空气线速度相应增加时,则溶
氧增加; 当空气线速度增加过大时,则会发生“过载” 现象,使搅拌效率和溶氧速率大大降低
(3)氧的分压:(p-p*) 加大罐压;提供纯氧。
(4)发酵罐内液柱高度 H/D从1增加到2时,kLα可增
加40%;H/D从2增加到3时,
kLα可增加20%;一般倾向 于H/D=3-5。但H/D过大, 对溶氧系数增加不大。
(二)发酵染菌的症状
1、耗氧异常(加快或减慢); 2、耗糖异常(加快或减慢); 3、CO2含量异常(增加或减少); 4、泡沫增多; 5、pH异常; 6、菌浓异常。
(三)染菌的检查、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1、染菌的检查与判断: 镜检:染色观察。 肉汤培养检查:测细菌或噬菌体 平板或斜面培养:杂菌检出。 每6-8小时检测一次,一般连续三次阳性反应即可判为 染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