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生物材料论文
生物材料小论文
生物材料小论文第一篇:生物材料小论文生物材料的研究生物材料是用来对于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功能材料。
其研究是介于生物学、医学、材料学和化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
纳米技术的兴起为生物材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常意义上的纳米材料是指颗粒尺寸为1-100nm粒子组成的新型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尺寸小、比表面大及量子尺寸效应,使之具有常规粗晶材料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在生物活性、材料特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纳米技术与生物材料的结合产生了纳米生物材料。
专题: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应用羟基磷灰石[ C a10 ( PO4 ) 6 ( OH ) 2 ] ( hydroxyapatite, HAP)是人及动物骨骼、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呈纳米微晶状态, 是一种典型的生物材料,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植入人体后能在短时间内与人体的软硬组织形成紧密结合, 从而成为广泛应用的植骨代用品。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对羟基磷灰石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不仅合成出纯度很高的HAP单晶, 还利用陶瓷致密的烧结工艺, 烧制出了与人体牙齿的强度和韧性均相近的HAP多晶体。
研究表明, HAP纳米粒子对肝癌、胃癌、骨肉瘤等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 它比负氧离子先进50 年。
由于纳米微粒( 1~ 100nm )的独特结构状态, 使其产生了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此, 纳米材料表现出光、电、热、磁、吸收、反射、吸附、催化以及生物活性等特殊功能, 使纳米材料呈现出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此同时, 对羟基磷灰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由于羟基磷灰石的尺寸达到纳米级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能, 使对HAP的研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章论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论文]纳米技术的应用论文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论文]纳米技术的应用论文纳米材料是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论文篇一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对其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提出及现今我国面临的问题的分析,希望纳米科技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纳米材料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应用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09-0082-02一、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根据物理形态划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
由于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与宏观物质所迥异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等,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
1984年,德国萨尔兰大学的Gleiter以及美国阿贡试验室的Siegel相继成功地制得了纯物质的纳米细粉。
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
二、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纳米科技发展迅猛,大规模生产的各种人造纳米材料已经在生活消费品和工业产品中广泛使用。
据统计,纳米材料已经应用在近千种消费类产品中,来提高原有的功能或获得崭新的新功能,包括化妆品、食品、服装、生活日用品、医药产品等领域。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很强的“双刃剑”特性,即在提高原有材料功能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
例如,美国科学家让一组小鼠生活在含20纳米特氟隆颗粒的空气里,结果小鼠在4小时内全部死亡;而另一组生活在含120纳米特氟隆颗粒的空气里的小鼠,却安然无恙。
《2024年纳米酶的发现与应用》范文
《纳米酶的发现与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纳米技术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中,纳米酶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就纳米酶的发现、性质、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二、纳米酶的发现纳米酶,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酶活性的纳米材料。
其发现源于科学家们在研究纳米材料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某些纳米材料具有类似天然酶的催化活性。
早期的纳米酶主要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等特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发现了更多具有酶活性的纳米材料,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三、纳米酶的性质纳米酶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易于修饰等。
首先,由于纳米酶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使得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其次,纳米酶在恶劣环境下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高温、高压、酸碱等条件下保持活性。
此外,纳米酶的表面易于修饰,可以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从而改变其催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四、纳米酶的应用1.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如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传递等。
由于纳米酶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特定分子或细胞。
此外,纳米酶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传递到病灶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2. 环境科学领域:纳米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污染物的降解和修复方面。
由于纳米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快速降解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环境污染物,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材料科学领域:纳米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新型催化剂的制备和储能材料的开发等方面。
纳米酶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纳米酶还可以用于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纳米酶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它结合了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学的优势,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当今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对于医疗诊断、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和生物传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纳米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其纳米尺度的特性,纳米生
物材料能够更好地与生物体内的细胞和组织相互作用,减少免疫排斥反应,降低毒性副作用,从而更好地满足生物医学应用的需求。
其次,纳米生物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功能化基团,这使得其
具有优异的药物载体和生物传感器的性能。
纳米生物材料可以将药物载体精确地输送到靶向组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剂量和毒性,从而实现精准医疗。
同时,纳米生物材料还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实现对生物体内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反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
此外,纳米生物材料还具有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能。
通过调控纳
米生物材料的尺寸、形貌、表面性质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其生物活性、生物降解性、药物释放动力学等方面的精准控制,从而满足不同生物医学应用的需求。
总的来说,纳米生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潜
在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纳米生物材料必将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中,推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2020年浅析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方向与特性的论文
浅析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方向与特性的论文纳米材料是结构单元尺寸小于100nm的晶体或非晶体。
以下所述纳米材料都具有三个共同的结构特点:1.纳米尺度的结构单元或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 (1-100nm) ;2.有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3.各纳米单元之间存在着或强或弱的相互作用。
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特殊性, 使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 包括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等, 因而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
1984年GIeiter首次用惰性气体蒸发原位加热法制备成功具有清洁表面的纳米块材料并对其各种物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从那时以来, 用各种方法所制备的人工纳米材料已多达数百种, 人们正广泛地探索新型纳米材料, 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点、碳纳米角迅速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新星。
(1) 氧化石墨烯的特性石墨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是近两年才开始的, 氧化石墨烯(或称石墨烯氧化物) 被应用的方面较为广泛。
氧化石墨烯 (GO) 是在石墨烯的基础上进一步氧化, 表面富含羟基、羧基、环氧树脂等官能团, 这些都称之为含氧活性集团, 因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性能, 比表面积高。
GO的表面活性羧基被酰胺化或酯化, 是一种与各种小有机分子、聚合物和生物酰胺相连接的生物活性分子, 生物相容性和功能化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除此之外, 良好的溶液稳定性也是其独特特性, 对提高中药和化学合成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2) 氧化石墨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 氧化石墨烯作为生物载体材料。
因为其具有突出的药物负荷性能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较高载药率、靶向性药物传递等。
作为一种运载工具, 它不但能与DNA、抗体、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结合, 而且可以运载小分子。
起到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改善药物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种递送载体, 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水溶液中氯霉素的稳定性低, 易于水解。
张雁雯等根据氯霉素和β-CD-GO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 将β-CD-GO作为氯霉素的运载体, 包封率达到115%, 经过了两项实验包括加速和长期稳定实验, 测定出了二醇物含量7.28%, 含量低于市面上所含的10.13%处方, 表明该药物载体体系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改善氯霉素的生物利用度。
纳米材料制备分析论文
纳米材料制备分析论文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至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具有与其它普通材料不同的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医学等领域。
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溶胶-凝胶、热处理、高能球磨、溶剂热法、化学还原法等。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制备纳米材料的分析论文,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纳米材料。
一、论文选题论文的选题需根据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来确定,如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复合应用等。
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到实验条件、材料选择和论文结构的合理性等影响选题的因素。
二、材料准备制备纳米材料需要合适的前驱体,多数前驱体都需要化学合成。
例如,通过阴离子OA-AcOH压缩法含上硫化镉的溶胶得到硫化镉纳米材料。
在准备过程中还需要优化反应条件、控制反应速率等以增加材料的纯化程度和产率。
三、合成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溶胶-凝胶法、湿化学法、物理法等。
溶胶-凝胶法分为凝胶法和溶胶法两大类,前者需要将材料的凝胶前驱体加入溶液中,再将混合溶液沉淀经过干燥等后得到纳米凝胶;后者是将纳米粒子的溶液浸渍在固体表面上,溶液中的纳米粒子逐渐成为固体材料的一部分,形成有序立方结构的纳米材料。
湿化学法包括还原、沉淀、包覆等各种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还原法。
还原法在低温下加入还原剂来还原金属离子,最终形成纳米材料。
物理法包括高能球磨、反应喷雾干燥等,高能球磨是将钨束、束顶、碾磨体、袋壳和压力等置于一定温度、气氛和功率的环境中,进行球磨加工,得到毫微米和纳米粒子材料;反应喷雾干燥则是通过细密喷雾应用相分离法制备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表面有机修饰优点。
四、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在制备纳米材料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性能和形态表征,常用的表征方法有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
X射线衍射可以得到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粒度;透射电镜能用于表征金属或非金属纳米材料的粒度和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得到样品形态和结构的表征;拉曼光谱则可用于材料的分析、表征以及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的信息的获取。
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可能性,尤其是在生物领域中,纳米材料有着许多的应用。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其特定的结构和性质为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将围绕着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一、纳米材料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癌症已经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而纳米材料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为癌症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纳米粒子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功能化,精确靶向癌细胞,使药物在肿瘤组织内释放,避免了传统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造成的损伤。
目前,纳米脂质体、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结构可以用于包裹药物分子,改善药物溶解性、稳定性和药效。
而且纳米材料通过易于调控的反应边缘以及大小分布等纳米特有的性质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活性及半衰期。
纳米粒子搭载着药物靶向肿瘤时,它的大小比正常细胞小得多,可以轻松穿透肿瘤细胞并治疗癌症。
其次,纳米颗粒具有极高的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反应基团,这为其在控制表面化学反应、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例如,通过修饰纳米颗粒表面上的分子,使其具有可切换、可调节的荧光表现,在荧光显微镜中极易被检测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快速清除体内剩余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二、纳米材料在医用器械中的应用在医用器械及设备领域中,纳米材料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人工骨骼、义眼、耳蜗、心脏起搏器等。
其中,一些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用器械比如人工骨骼,利用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纳米制造技术和仿生设计来使其更好地适应人体以及更好地维护持久稳定性,招呼了大量的高质量应用需求。
此外,纳米材料在舒适度、生物相容性、材料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发展,也是医学材料创新发展的主要导向。
例如,配备了纳米材料特性的人工离子溶液,已经被商业化用于多种医用眼镜、口罩等产品的制造。
三、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主要应用在基因诊断、蛋白质诊断、疾病标志识别、检测病毒、细胞、药物等方面。
纳米与生物技术论文
纳米与生物技术论文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前景班级:地质1001姓名:李梦萍学号:10016121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前景李梦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1001)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磁性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磁性纳米材料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特有的四种特性,即: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且结合了磁性材料的特点,使其具有一些更为特殊的性质,如单磁畴,高矫顽力,低居里温度,超顺磁效应等。
磁性纳米颗粒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功能团,以及超顺磁性、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生物、医药、材料、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特性应用前景The characters and outlook of application ofMagnetic Nano-materialLi Mengping(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geology 100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magnetic nano-materials as a new kind of nano-materials gradually get attention of people. Magnetic Nano-material not only has fou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materials, namely: surface effect, small size effect, and 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of quantum size effects, and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materials, give it some more special characters, such as a single magnetic domain, high-coercivity, low Curie temperature, Super ParaMagnetic effect and so o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r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 paramagnetism,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So it will widely develop in the areas of biotechnology, medicine materials and industry.Key word: Magnetic Nano-material characters the outlook of application广义地说,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范围(0.1nm-100nm)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生物纳米技术论文
生物纳米技术论文生物纳米技术论文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通过组建和利用纳米材料来实现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高科技先进技术。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物纳米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生物纳米技术论文篇一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摘要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通过组建和利用纳米材料来实现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高科技先进技术。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并分析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中的纳米材料安全性和成本问题。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生物医药199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纳米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成为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999年,美国的Robert A Fr Eitas Jr 出版了《纳米医学》,表明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已促使人们开始多方面考虑并且探索纳米科技在医学临床诊治、药物学等方面的应用。
纳米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1 纳米技术纳米是英文nanometre的译名,像米、厘米、毫米等一样,是一个长度单位。
1纳米(nm)为10-9米,也即百万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万分之一。
更形象地讲,如果把1nm的物体放在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在纳米尺度上,由于物质的量子效应,物质的局域性和巨大的表面、界面效应,形成的材料性能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突变或产生奇异的新现象。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操纵)的特性,通过组建和利用纳米材料来实现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高科技先进技术。
这一基本概念普遍认为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Richard Feynman在一次题为《在物质底层有很大的空间》的演讲中提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方向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如果有一天能按照人们的意志安排一个个原子和分子,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
纳米技术涵盖领域广泛,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显微学等方面,它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使人类能够利用越来越小、越来越精确的物质和越来越精细的技术成品来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纳⽶⽣物医⽤材料纳⽶⽣物医⽤材料余传威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程学院摘要:⽣物医⽤材料作为功能材料的⼀种,早在距今约7000年前就有使⽤记录。
⽬前⽣物医⽤材料需求巨⼤且对各⽅⾯性能要求越来越⾼。
20世纪30年代以来,⽣物医⽤材料随着⼯业的发展得到长⾜进步。
近年来,随着纳⽶技术的重⼤突破,纳⽶⽣物医⽤材料应运⽽⽣。
纳⽶⽣物医⽤材料因其独特的⼒学性能、可靠地⽣物相容性、良好的降解性能、⾼度的靶向性等等优点成为⽣物医⽤材料中的新星。
专家预计,在20世纪⼈类未能彻底攻克的主要疾病,如⼼脏病、艾滋病、中风、糖尿病等,都有望在21世纪纳⽶⽣物和医学的成功应⽤中得到解决[1]。
本⽂主要针对纳⽶⽣物医⽤材料的概念、分类、进展、应⽤、发展趋势等⽅⾯进⾏评述,并在最后作出结论。
关键词:⽣物医⽤材料;功能材料;纳⽶⽣物医⽤材料;性能;医学⽣物医⽤材料是⽤于和⽣物系统结合治疗或替换⽣物机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2]。
纳⽶⽣物医⽤材料则由现代化的纳⽶技术和⽣物材料交叉、融合的全新⾼科技领域,其应⽤前景也必定会带来⽣物医学界的新⼀代⾰新。
颗粒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被称为纳⽶材料,纳⽶⽣物医⽤材料体现在纳⽶级药物(可以有很强的靶向性,能制作“⽣物导弹”药物,增强疗效)、纳⽶表⾯特性置换物(对⼈⼯脏器进⾏表⾯或者整体纳⽶处理改性,减⼩毒副作⽤,延长使⽤寿命和安全性)、纳⽶级微⼩检测仪器(纳⽶级颗粒可有效进⼊体内细⼩组织,⼤⼤提⾼疾病的诊断率)等⽅⾯。
⽬前,⽣物医⽤材料应⽤很⼴泛,⼤到器官移植,⼩到⽛齿修复和⼿术缝合线等。
纳⽶⽣物医⽤材料的研究还很有限,离⼴泛应⽤于临床还有相当⼤距离。
很多技术上的难题难以解决。
即便如此,其如此多的优越性让各国政要⼤商以及科研机构和个⼈异常狂热。
纳⽶⽣物医⽤材料是⼀个多学科交叉前景⼗分⼴阔的领域,它所具有的独特结构使它显⽰出独特的性能如量⼦尺⼨效应、⼩尺⼨效应、表⾯效应和宏观量⼦隧道效应,故⽽显⽰出许多特有的性质诸如磁引导靶向性、⽣化相容性、耐持久磨损等等。
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生物科学的不断进步,纳米生物材料这一新兴领域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纳米生物材料是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结合了生物材料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近些年来,纳米生物材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物传感器等多个领域。
一、纳米生物材料的定义纳米生物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结构和生物特性,并具有生物医学应用潜力的材料。
它包括纳米粒子、纳米管、纳米板、纳米膜等,这些纳米材料的粒径通常在1-1000nm之间。
目前,纳米生物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药物传递和生物成像等方面。
其中,纳米颗粒是一种常见的纳米生物材料,其特点是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吸入等方法将药物直接送到病变组织,达到快速、准确、无创伤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纳米管、纳米板、纳米膜等纳米结构材料,这些材料的独特性能使之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变得更加多样化。
例如,纳米管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蛋白质、DNA等分子,从而发现某些疾病的早期征兆并进行预测和治疗。
二、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热蒸发法、磁控溅射法、电弧放电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利用物理性质改变材料的形态,使其达到纳米级粒径。
例如,磁控溅射法中,通过在高真空中施加电磁场来加速离子,使其撞击并蒸发材料,从而在基板上形成超薄膜。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制备出纳米级材料,但其制备时间较长,成本也较高。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将材料分子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得到纳米级材料。
热力学计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和预测材料的热化学性质,合理选择反应条件来实现纳米级材料的制备。
此外,还有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相法等不同的化学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制备出纳米级材料。
总体来说,物理方法的优点在于纳米级制备的精度较高,但制备周期长,成本高;化学方法则相对简单、便捷,能够大规模制备纳米材料,但受到限制的是材料制备的环境和检测对纳米级纯度的要求较高。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论文(共5则)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论文(共5则)第一篇: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论文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论文纳米材料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展望纳米材料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展望前言:尽管我们现在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科技很发达,人类的平均寿命比七、八十年代高了很多,但是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目前癌症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但是大多只能杀死或转移癌细胞,但不能完全清除癌细胞,随时有可能复发。
归根到底,癌症还是因发现晚、治愈难而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癌症的有效治疗和诊断仍然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严峻考验。
纳米材料的出现为癌症的及早诊断、治疗带来了希望。
一、纳米材料在癌症早期检测和诊断方面的应用(1)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击靶对照反差试剂的候选物作为所有的临床成像。
例如,Emory大学聂书明教授的研究小组首次用聚合物纳米颗粒层和聚乙二醇包裹的量子点在活体内同时对肿瘤进行定位和成像。
还有,中国医科大学陈丽英教授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进行相应的包裹或与靶特异性分子联结后作为造影剂使用,可以发现直径3毫米以下的肝肿瘤,结果清晰可靠。
【1】(2)哈佛大学查尔斯.利伯尔领导的研究小组阐述了采用硅纳米导线陈列装置来检测血浆中癌细胞内过度表达的微量标记蛋白质。
【2】(3)血管栓塞术可用于晚期肝、肾恶性肿瘤的治疗。
磁性纳米微球可以做得更小,且易于进入末梢血管,在磁场作用下具有磁控导向、靶位栓塞等优点。
例如,多柔比星纳米微粒—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
【3】(4)美国弗拉迪米尔.托洛伊林为首的研究小组,把含有纳米微粒的化疗剂和称为2c5的抗体连接,在轰击人体癌细胞,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缓不同肿瘤的生长速度。
【4】二、纳米材料在癌症临床上的应用(1)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马格瑞特公主医院的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和具有高灵敏度的有机纳米颗粒。
可广泛适用于癌症治疗和药物传递通过它将装载的药物导入到肿瘤中进行靶向性治疗。
生物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生物纳米材料逐渐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生物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和应用潜力,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生物纳米材料的概念、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领域,以及当前的研究局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物纳米材料的概念与性质生物纳米材料是一种由生物分子组成的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
因其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在生物医学、药物递送、纳米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比于其它材料,生物纳米材料具有以下优越性质:1、天然生物材料:生物纳米材料大多来源于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通过改变其尺寸和结构,可以赋予其新的性质和功能。
2、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通透性:生物纳米材料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并在体内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荷尔蒙等)相互作用。
3、独特的光学性质:生物纳米材料具有许多金属、半导体、磁性等材料所不具备的光学性质,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荧光与磷光等效应。
4、高度可控性:生物纳米材料的形态、尺寸、表面功能化均可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和表面修饰实现高度可控。
二、生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绿色制备法:采用植物或微生物等天然物质进行合成,具有环保、安全、无毒等特点。
2、物理制备法:例如水相凝胶法、高压均质法、光解法等。
3、化学制备法:例如溶胶凝胶法、淀粉酸钙沉淀法、金属有机框架(MOF)法等。
4、生物制备法:通过植物、微生物、动物等进行生物合成,具有代表性的有温和、低成本的植物合成法和微生物法。
三、生物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1、药物递送:通过改变生物纳米材料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实现有效的药物递送。
2、纳米生物传感器:生物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生物分子识别和传感应用。
3、生物光子学及分子影像学:生物纳米材料能够通过光学方法进行生物成像。
4、免疫疗法:将生物纳米材料用于免疫疗法的治疗。
四、生物纳米材料的研究局限及未来发展方向目前,虽然生物纳米材料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还存在以下局限:1、生产成本较高:生物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需要高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与生物活性
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与生物活性近年来,纳米技术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特别引人注目,其制备和生物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其对生物体的活性影响。
一、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物理方法等。
其中化学合成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形态和尺寸的纳米颗粒。
生物合成则是利用生物体自身的代谢活性合成纳米材料,这种方法绿色环保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物理方法则是利用物理原理来制备纳米材料,如溶剂蒸发法和球磨法等。
二、纳米生物材料的生物活性纳米生物材料的生物活性是指其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和特殊结构使其相比于大尺寸材料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
首先,纳米生物材料可以通过调控其尺寸和形态来调整其生物相容性。
纳米颗粒的小尺寸可以使其更好地渗透到生物组织中,并在体内保持较长的循环时间。
其次,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可以通过修饰来调控其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修饰纳米颗粒表面的生物活性分子,可以实现纳米颗粒的靶向传递和药物释放。
此外,纳米生物材料还可以通过光、电、磁等外界刺激来实现对生物体的控制和调节。
三、纳米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纳米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纳米材料可以用于药物传递和靶向治疗。
通过将药物包载在纳米载体中,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并实现针对性的药物释放。
其次,纳米材料可以用于生物成像和诊断。
由于纳米颗粒的特殊光学、磁学和声学特性,可以实现生物体内的高分辨率成像和早期诊断。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通过将纳米材料引入支架材料或细胞培养基质中,可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四、纳米生物材料的挑战和展望尽管纳米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关于纳米材料的一篇作文
关于纳米材料的一篇作文英文回答:Nanomaterials are a fascinating field of study that has gain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se material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extremely small size, typically ranging from 1 to 100 nanometers. They exhibit uniqu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s at the nanoscale, which differ from those observed in bulk materials. Nanomaterial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electronics, medicin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nanomaterials is their enhanced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For example, carbon nanotubes possess exceptional strengt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aking them ideal for applications in lightweight and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s. Similarly, nanoparticles can exhibit vibrant colors due to their unique light scattering properties, making them useful in the production ofcolorful pigments and dyes.Another key benefit of nanomaterials is their increased surface area to volume ratio. As the size of particles decreases, their surface area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This property allows for more efficient catalytic reactions, as a larger surface area provides more active sites for chemical reactions to occur. For instance, nanoparticles of platinum are widely used as catalysts in fuel cell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Furthermore, nanomaterials can also be tailored to exhibit specific properties by controlling their size, shape, and composition. This ability to manipulate nanomaterials at the atomic and molecular level opens up endless possibilities for designing materials with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For instance, by adjusting the size and shape of gold nanoparticles, researchers can tune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to absorb or emit specific wavelengths of light, enabling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al imaging and therapy.中文回答:纳米材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合成纳米材料论文
生物合成纳米材料论文1以生物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1.1以单细胞生物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表面的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其中的蛋白质等构成的。
不同的细胞有着独特精制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化的表面,以单细胞为模板能够合成不同生物细胞形貌的纳米结构。
1.1.1以原核细胞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细菌和放线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相对易于操作。
最早着手研究的Jha等[2]用乳酸杆菌引导在室温下合成了尺寸为8~35nm的TiO2纳米粒子,并提出了与反应相关的机理。
随着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的逐渐发展,现在已成功合成了以不同菌为模板的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
Klaus等[3]在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的细胞不同结合位点处制备并发现了三角形,六边形和类球形的Ag纳米粒子,其粒径达200nm。
Ahmad等[4]从一种昆虫体内提取了比基尼链霉菌(Streptomycesbikiniensis),并以此制备出3~70nm的球形Ag纳米颗粒。
Nomura等[5]以大肠杆菌为模板成功制备出平均孔径为2.5nm的杆状中空SiO2,其比表面积达68.4m2/g。
1.1.2以真核细胞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真核细胞相比较原核细胞种类更为广泛,培养更为方便,所以以此为模板的生物合成的研究更多。
最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小球藻能够富集各种重金属,例如铀、铜、镍等[6]。
Fayaz等[7]以真菌木霉菌(Trichodermaviride)为模板在27℃下合成了粒径为5~40nm的Ag纳米粒子,并且发现青霉素,卡那霉素和红霉素等的抗菌性在加入该Ag纳米粒子后明显提升。
Lin等[8]发现HAuCl4中金离子在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表面先发生了生物吸附然后实行生物还原,从而得到Au纳米粒子。
研究发现金离子被酵母菌表面的氨基、羟基和其它官能团首先还原成一价金离子,并进一步被还原成Au纳米颗粒。
国家自然基项目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国家自然基项目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支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资助项目之一,旨在促进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基础性,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潜力巨大,对人类健康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利用纳米尺度的材料和结构来实现更精准的生物医学应用。
这种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优势,如具有高度可控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组织相容性,能够在细胞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望实现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这一领域的资助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还有助于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通过对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有望为解决一些严重的医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研究方案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深入探索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为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推动相关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涉及到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影像学、药物传输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研究内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可用于制备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和医疗诊断设备,用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用于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等。
在这些应用领域中,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将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进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研究人员在纳米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纳米材料和结构,研发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纳米医疗器械和医疗技术,取得了一些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成果。
纳米材料论文(优秀5篇)
纳米材料论文(优秀5篇)摘要:目前世界上上转换纳米荧光材料正处在发展阶段,材料的选择和合成有待于深入细致的研究。
本文对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选择和合成做了系统的讨论。
关键词:纳米材料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荧光材料双光子吸收纳米晶1.引言近年来,人们开始对荧光标记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能够进行生物标记的无机纳米晶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但是由于生物背底同样会产生荧光从而对荧光检测形成干扰,于是不会产生背底干扰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标记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1纳米材料简介纳术概念是1959年木,诺贝尔奖获得着理查德。
费曼在一次讲演中提出的。
他在“There is plenty of room at thebottom”的讲演中提到,人类能够用宏观的机器制造比其体积小的机器,而这较小的机器可以制作更小的机器,这样一步步达到分子尺度,即逐级缩小生产装置,以至最后直接按意愿排列原子,制造产品。
他预言,化学将变成根据人仃〕的意愿逐个地准确放置原子的技术问题,这是最早具有现代纳米概念的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表征纳米尺度的重要工具一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一认识纳米尺度和纳米世界物质的直接的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在纳米尺度上认识物质的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出现了纳米技术术语,形成了纳米技术。
其实说起来纳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nm)=10又负3次方微米=10又负6次方毫米(mm)=10又负9次方米(m)=l0A。
纳米科学与技术(Nano-ST)是研究由尺寸在1-100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
关于纳米技术,从迄今为止的研究状况来看,可以分为4种概念。
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1.2上转换纳米材料介绍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通过多光子机制把长波辐射转换成短波辐射称为上转换。
所谓的上转换材料就是指受到光激发时,可以发射比激发波长短的荧光的材料。
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新型纳米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
纳米尺度下的生物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更好地与生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纳米生物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纳米生物材料的特性纳米尺度下的生物材料具有以下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1.大比表面积:纳米级生物材料与生物分子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从而更容易与生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2.尺寸效应:纳米级生物材料对入射光的散射强度非常高,在光学成像和传感应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3.生物相容性:纳米生物材料能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并被降解吸收,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不可逆损害,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
4.良好的可控性:可以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和合适的表面改性来调控纳米生物材料的性质,适用于不同的应用。
二、制备方法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1.物理法:主要包括磨碎法、球磨法、气相法、溅射法等,是通过物理手段使原料物质达到纳米级别,较为适用于金属、无机物等材料的制备。
2.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微乳法等,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原料分子达到纳米级别,较为适用于有机物、生物大分子等材料的制备。
3.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法、生物有机合成法等,是通过生物体内或体外生物酶等的作用,实现纳米级别的制备。
生物法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被广泛用于药物纳米载体、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三、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医学、环境、食品等领域。
1.药物纳米载体:以纳米为尺度的生物材料用于药物传递方面,纳米载体可以将药物有效地运输到患病部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生物光学成像:纳米材料能够较好地散射或吸收光谱,可用于生物成像和分析。
3.生物传感器:基于纳米生物材料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医学诊断、环境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
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纳米生物材料是指具有纳米量级的超微粒构成的固体物质。
纳米颗粒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较高的物理强度,较好扩散和渗透能力、吸附能力和化学活性,以及良好生物降解性等特点。
使得纳米生物材料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纳米生物材料包括了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材料、高性能生物诊断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界面材料、智能纳米药物基因传递材料。
然而,那么纳米生物材料作为人体外来物,必然或多或少地会引起人体的各种不适症状,甚至是对人体存在着毒性。
对纳米生物材料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纳米生物材料特点分类安全性毒性1. 前言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新兴学科领域的新技术。
所谓“纳米技术”是指量度范围在1-100nm内的物质或结构的制造技术,即纳米级的材料。
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技术。
其最终目标是,人们将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分子团(小于10nm),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纳米材料,又称纳米粒,由于其微小的尺寸,是它们具有了一些独特的效应,表现出特殊的光学、热学、力学和磁学等特性。
[1]正是如此,纳米材料不仅在传统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生物医学领域更是一枝独秀。
纳米材料在本世纪很可能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的核心材料, 这是因为生物体的骨骼、牙齿、肌腱等都发现有纳米结构存在;贝壳、甲虫壳、珊瑚等天然材料具有特异的力学性能,据分析, 它们是由某种有机粘合剂连接的有序排列的纳米碳酸钙颗粒构成的。
从仿生的观点来看,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2]纳米微粒的尺寸一般比生物体内的细胞小得多,这就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利用纳米生物技术操纵生物大分子,被认为有可能引发第二次生物学的革命。
[3]2. 纳米生物材料2.1 纳米生物材料的特点纳米生物材料是指具有纳米量级的超微粒构成的固体物质。
纳米颗粒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较高的物理强度,较好扩散和渗透能力、吸附能力和化学活性,以及良好生物降解性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材料课程论文
题目: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2012 年10 月20 日
课程论文评分等级:
教师签字:
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学号:姓名:
摘要:纳米生物无机材料和纳米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了纳米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纳米生物技术 ,纳米生物高分子材料,纳米生物无机材料。
一、引言
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可以用于生物医学,也可以服务于电子学、材料科学以及其他社会需求。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材料的研究中,具有纳米尺度的生物材料称为纳米生物材料,可产生许多新奇的优良特性。
纳米材料在21世纪很可能成为生物材料的核心材料,这是因为生物体的骨骼、牙齿等都发现有纳米结构和纳米磷灰石的存在;贝壳、甲虫壳、珊瑚等天然材料具有特别优异的力学性能,它们是由被某种有机黏合剂连接起来的有序排列的纳米碳酸钙颗粒构成的。
和生物材料相对应,纳米生物材料主要包括纳米生物无机材料、纳米生物高分子材料等。
总之,纳米生物材料就是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与生物材料的结合,纳米生物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介绍了纳米生物无机材料和纳米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并讨论了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趋势。
二、纳米生物无机材料
纳米无机生物材料纳米生物无机材料可分为纳米生物陶瓷材料、纳米生物碳材料、纳米生物玻璃陶瓷、纳米生物复合无机材料等几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纳米生物陶瓷材料与纳米生物碳材料等。
生物陶瓷如磷酸钙、
生物玻璃、氧化铝等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材料在临床上已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制造人工骨、骨螺钉、人工齿、牙种植体以及骨的髓内固定材料等。
纳米陶瓷的制备将会使陶瓷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超塑性都大为提高。
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及不同的抗菌机制无机纳米抗菌剂具有传统无机抗菌剂所无法比拟的优良抗菌效果,其综合抗菌效果也优于有机类和天然类抗菌剂。
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芽枝菌和曲霉等具有很强的杀伤能力。
这种抗菌剂不仅抗菌能力强、范围广而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是种长效抗菌剂可用作伤口敷料。
Ag可使细胞膜上蛋白失去活性从而杀死细菌。
添加纳米银粒子制成的医用敷料对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浓杆菌等外科感染细菌有较好抑制作用。
纳米无机生物材料的方向将从植入体在人体内随时间变化、力学性能包括抗磨损、耐疲劳、柔韧性等、可降解、生化活性等方面切入研究。
三、纳米生物高分子材料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而合成高分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从坚硬的牙齿和骨头、强韧类似筋腱和指甲,到柔软而富于弹性的肌肉组织、透明角膜和晶状体等,都可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且可加工成各种复杂的形状。
因此,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占绝对优势。
纳米生物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根据其稳定性可分为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和不可降解型高分子材料;根据其应用可分为人工脏器,固定、缝合材料,药用高分子材料,诊断用高分子材料及血液净化高分子材料等。
目前纳米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已涉及免疫分析、介入性诊疗、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组织工程学
中生长因子控制释放及作为转基因载体等许多方面。
已开发出用于制备纳米囊和纳米粒的一些常见的聚合物,已报道的主要有:聚D、L一丙交酯、聚乳酸(PLA)、聚D、L一乙交酯(PLG)、丙交酯一乙交酯共聚物(PLGA)以及聚氰基丙烯酸酯(PCA)、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PACA)、聚e一羟基已酸内酸(PCL)。
较早以前的还有壳聚糖、明胶、海藻酯钠等亲水性、可生物降解天然聚合物。
近年来生物可降解型高分子纳米粒子,在基因治疗中的DNA载体以及半衰期较短的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多肽、基因等活性物质的口服释放载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般说来,药物被溶解、包封或吸附在纳米粒载体上。
聚合物纳米粒能有效地把药物输送到特定的靶部位,如器官或组织,从而增加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能增强药物特别是蛋白类药物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好的缓释、控制释放特性。
四、纳米生物材料发展趋势
纳米生物材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它所具有的独特结构使它显示出独特的性能。
尽管对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尚待进行,随着材料学、医药学、生物工程学、纳米科技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纳米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今后生物材料研究的主要趋势是:继续筛选现有或新出现的材料;深入研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生理机械性能和耐生物老化性,并建立它们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加强材料表面修饰和生物化处理方法的研究,以使材料与活体表面的接触面有一相容性好的过渡层;注意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积累数据资料,逐步发展生物材料的分子设计,在改性和
分子设计基础上合成新的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将会使介入性诊断和治
疗各微型、微量、微创或无创、快速,功能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纳米
药物载体的控释系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在基因工程迅速发展的今天,
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将是今后很长时间的研究重点。
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深入,在分子、甚至原子水平上实现材料的功能结
构设计、复合与加工生产成为可能,材料的功能进一步得到扩展,呈现前所
未有的创新。
可以预言,新一代纳米生物材料的春天已经来临,纳米生物材
料必将成为新世纪材料发展的主流,也必将对新世纪的高新技术如生物技
术、生命科学的研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l】李会东.纳米技术在生物学与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6 月第27卷第2期:49-51
【2】徐辉碧。
杨祥良.纳米医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l版
【3】靳刚.纳米生物技术与纳米医学.专家论坛.2005年6月第2卷第3期
【4】纳米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广阔.技术与市场.2005年第07A期
【5】俞耀庭,张兴栋.生物医用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6】李世普.生物医用材料导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7】郭宗科,章庆国,刘斌等.纳米陶瓷支架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江苏医药杂志,2004
年8月第30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