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失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2004 4.1 7.3 5.1 9.2 9.1 8.3 5.3 8.8 3.2 4.0 5.2 11.1 3.4 5.1 7.3 4.5
2005-2007 7.3 8.0 4.2 7.6 8.9 9.2 6.8 7.3 3.9 3.6 7.7 8.7 4.0 5.1 6.4 3.7
总体来说,欧洲国家的失业至少存在着以下特征: 长期性、阶段性和发散性。
第六章 欧洲失业问题及其原因 分析
学习目标
了解发达国家失业的主要特征 分析发达国家失业特别是欧洲国家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2
本章内容
发达国家失业的基本特征 欧洲失业原因的理论分析 欧洲失业原因的实证分析
3
第一节 发达国家失业的基本特征
一、美国失业率的基本特征
上世纪最后几十年美国的劳动市场与其他主要发 达国家的发展呈相反趋势。
➢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低速下降和徘徊阶段,各国失业状况
发散性。20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的失业率低并且差距不明显。 但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各国失业率呈现出不同的攀升或下 降幅度,使得失业问题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性。
欧洲失业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欧盟国家劳动市场存在的所谓 三高制度:高福利、高税收、高工资。
但 在 2 0 世 纪 3 0 年 代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面 前 , 古 典 失 业 理 论 显 现出缺乏宏观分析的手段和对策。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 中出现的非自愿失业者,使得古典失业理论所倡导的市 场自由调节机制失去了意义。
(二)凯恩斯失业理论
凯恩斯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 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 和投资需求构成。
(一)古典失业理论
失 业 只 有 自 愿 性 失 业 。 在 现 行 的 工 资 、 社 会 制 度 等 因 素 的制约下,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意从事生产劳动, 从而成为自愿的失业者。除此之外,一个国家或地区不 可能存在失业者,即使在短期内偶然出现摩擦性失业等 失业现象时,也完全可以通过调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 价格及工资,使失业得以消除而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供给过剩的趋势; 雇佣结构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逐渐转向第二、三产业主导,劳动
力流动的方向也趋于多元化; 女性就业的不充分,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第二节 发达国家失业原因的理论分析
一、失业理论回顾 古典失业理论 凯恩斯失业理论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失业理论 反凯恩斯主义的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
二、日本失业的基本特征
日本失业率比欧美国家低,也较稳定。
20世纪70年代基本维持在2%以下; 80年代在2%到3%之间 近十几年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2.2%上升到2003年5.3%的战后
最高峰,但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低水平。
10
日本劳动市场长期实行的终身雇佣制度; 二战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从供给过剩转为供给不足,近来又出现
2.3
2.3
5.8
11.2
11.2
2.2
1.7
4.1
7.0
8.1
1.4
2.4
4.1
5.1
9.9
1.5
2.3
4.3
8.9
10.5
0.8
0.8
2.9wenku.baidu.com
6.1
5.6
1.2
1.6
1.6
2.3
5.1
3.5
4.2
4.5
6.7
8.1
0.9
1.7
4.7
10.0
7.2
2.2
1.7
1.8
2.4
5.2
2.3
2.5
5.5
7.8
业保险金的人数达到高峰。
4
7 0 、 8 0 年 延 续 萎 靡 局 面 , 失 业 率 在 6 % 以 上 。
90年代,强劲的需求、有弹性的供给、工资水 平适度上涨等综合因素使失业率从1992年的 7.5%下降到2000年的4.0%。
宏观环境的冲击以及美国的劳动市场制度的相 互作用被认为是解释美国失业率下降的最好原因。
二、欧洲国家失业的基本特征
与 美 国 失 业 率 的 变 化 趋 势 相 反 。 1 9 6 0 年 代 早 期 , 欧洲总失业率不到2%,1965-1979年期间匈牙利、 瑞士、联邦德国、挪威、葡萄牙以及瑞典的失业率 都不足3%。但是90年代以来,欧洲的失业情况日 益恶化,严重影响了欧洲的经济增长。(见表6-1)
1970-1985年平均失业率为5.4%
2000年下降到4%
2007年达到4.6%
20世纪50、60年代,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 型,劳动力市场受到很大冲击,美国经历了三次
经济衰退。
1958年失业率达到战后最高点,接近7%;
1959-1960年有所下降,但是仍保持在5.6%的水
平;1960年末1961年初,企业破产数和领取失
凯恩斯认为,社会的失业问题实质上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而导致的。而有效需求不足又可归结为 “凯恩斯三大定 律”,即: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资本的边际效率将随着投资的增大而不断减少; 人们对货币的持有偏好会导致货币供给不足,利率上升, 企业投资进一步萎缩。
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 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 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5.4
2.4
2.7
4.9
17.6
19.6
0.2
0.0
0.8
1.8
2.8
2.6
3.1
4.8
10.5
8.8
5.5
4.7
6.9
9.7
9.5
0.0
0.3
0.7
4.7
8.1
数据来源:OECD Economic Outlook
1996-99 4.3 8.4 5.5 12.1 11.9 7.1 8 .7 10.0 4.7 3.9 5.9 19.4 3.7 6.9 8 .7 6.8
国家 匈牙利 比利时 丹麦 芬兰 法国 德国 瑞典 意大利 荷兰 挪威 葡萄牙 西班牙 瑞士 英国 加拿大 新西兰
表6-1 部分OECD成员国标准失业率 (1960-2007年) (单位:%)
1960-64 1965-72 1973-79 1980-87 1988-95
1.6
1.4
1.4
3.1
3.6
长期性。从20世纪70年代油价冲击世界整体经济 开始,失业率一路上涨;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有 所缓解,但仍较高。
阶段性,欧洲失业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低失业率阶段,各国失业率都在 2.5%以下;
➢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高速上升阶段,保持 在8%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