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教学模式流程图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同课异构教学课件-流程图 探究导学课型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同课异构教学课件-流程图 探究导学课型](https://img.taocdn.com/s3/m/74137a9cddccda38366baf29.png)
所i 以5應,m填 i4≥,n5?.1故選 C1. 1 1 4 . 1 2 23 34 45 5
2.設汽車托運的貨物重量為P(單位:千克),每千米的費用(單位:
元)標準為
y
的程式框圖.
0.3PP 20,
0.3
20
1.1P
【鞏固訓練】1.如圖所示的流程圖,輸出d的含義是 ( ) A.點(x0,y0)到直線Ax+By+C=0的距離 B.點(x0,y0)到直線Ax+By+C=0的距離的平方 C.點(x0,y0)到直線Ax+By+C=0的距離的倒數 D.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
【解析】選A.由流程圖,得 d Ax0 B表y0示 C點,(x0,y0)到直線
方法二:由題意,可畫出工序流程圖如圖所示:
因為總工期為9天,所以2+x≤5,解得x≤3,所以完成工序C的最長時間 為3天. 答案:3
(2)工序流程圖如圖:
【規律總結】畫工序流程圖遵循的一般原則 (1)工作或工序劃分.從需要管理的任務的總進度著眼,進行合理的工 作或工序的劃分. (2)工序關係.明確各工作或工序之間的關係. (3)定工時.根據各工作或各工序所需要的工時進行統籌安排. (4)先粗後細.開始時流程圖可以畫得粗疏,然後再對每一框進行逐步 細化.
【解析】(1)方法一:由題意知,當x≤3時,A完工需要2天,當B完工時需 用5天,而D完工需要4天,所以完成這套工程需要9天,符合題意.當x>3 時,A,B完工後,工序C還需用x-3天,D完工還需4天,所以完成這套工程 共需5+(x-3)+4=6+x>6+3=9天,不合題意,所以完成工序C需要的 天數x最大是3.
高中数学选修1-2北师大版 2.1 流程图课件(46张)
![高中数学选修1-2北师大版 2.1 流程图课件(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841fea0ba21614791711283e.png)
点”.
3 . (2014· 江西文, 8) 阅读如下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 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学法探究 1. 结合具体事例,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用框图表示解决数学 问题的过程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优越性,掌握流程图的 编制方法,准确地设计出流程图. 2. 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 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结合作出的结构图,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第二章 §1 流程图
1
课前自主预习
2
课堂典例探究
1.下列框图中,属于流程图的是(
)
A. 整数指数幂 → 有理数指数幂 → 实数指数幂 B. 随机事件 → 频率 → 概率 C. 平面向量 → 空间向量 → 几何向量 D. 插电源 → 放脏衣服 → 放水 → 洗衣 → 脱水
[答案] D
2.下列关于流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程图是由图形和文字说明构成的
(2)流程图常常用来表示一些动态过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终点,直观、明确地表示了动态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步 骤,它的画法要点是:将一个工作从头至尾分为若干个工序, 每个工序用矩形框表示,并注明此工序的名称或代号,相邻工 序之间用流程线相连.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 画,要求规范标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流程图可以使用不同色 彩,添加一些生动的图形元素.
工序流程图 1.工序流程图 工业生产 的流程,这样的流程图通常称为工序 用于描述__________ 流程图.
大学英语教师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
![大学英语教师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https://img.taocdn.com/s3/m/825cec36a216147917112882.png)
系列书名:《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主编:严明编委会:姜涛王瑜顾丽颖黄坤李家春刘丹王玉双汪志涛总主审:王立非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主编:冯莉副主编:李家春宋月霜编者:甄晓非张博宇吴凡张爽卢岩郜鸿春上编基础理论第一章语言学翻译观1.1系统功能翻译理论1.1.1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1.1.1.1阶和范畴语法1.1.1.2系统语法1.1.1.3功能语法1.1.1.4关于语境1.1.2基于系统功能理论的翻译研究1.1.2.1卡特福德的等值论和翻译转换1.1.2.2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1.2.3罗杰·贝尔的翻译研究模式1.1.2.4哈提姆和梅森的翻译研究模式1.1.2.5贝克的语篇分析途径1.1.3翻译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途径1.1.3.1语域分析与翻译对等1.1.3.2三大纯理功能的传译1.2德国功能翻译理论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1.2.2功能翻译学派的主要理论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1.2.2.2弗米尔的目的论1.2.2.3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1.2.2.4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1.2.3功能翻译理论的评价1.3心理语言学理论1.3.1翻译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3.1.1认知心理学1.3.1.2心理学维度下翻译的定义1.3.1.3心理学与翻译研究结合的必要性1.3.1.4翻译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3.1.5翻译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1.6翻译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3.2翻译过程的研究1.3.2.1语言的感知与翻译心理1.3.2.2语言的记忆与翻译心理1.3.2.3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心理1.3.2.4语言的产生与翻译心理1.3.3翻译过程的心理模式1.4语用学理论1.4.1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1.4.1.1国外语用学流派1.4.1.2国内语用学的发展1.4.2语用翻译研究现状1.4.2.1国外语用翻译研究现状1.4.2.2国内语用翻译研究现状1.4.3语用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1.4.3.1指示语的翻译研究1.4.3.2语用预设的翻译研究1.4.3.3会话含义理论的翻译研究1.4.3.4言语行为理论的翻译研究1.4.3.5礼貌原则的翻译研究1.4.4认知语用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1.4.5语用学纵观的翻译研究1.4.5.1语用学翻译过程论1.4.5.2语用学翻译语境论1.4.5.3语用学翻译关联论1.4.5.4语用学等效翻译1.5语义学理论1.5.1意义1.5.1.1意义的定义1.5.1.2意义的分类1.5.2语义场1.5.3语义与翻译方法1.5.3.1雷茨克尔的翻译方法1.5.3.2马隆的翻译方法1.5.3.3维奈与达内尔内的翻译方法1.6符号学理论1.6.1符号学与翻译1.6.1.1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1.6.1.2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1.6.1.3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1.6.2文化符号的传译1.6.2.1语内翻译1.6.2.2语际翻译1.6.2.3符际翻译1.7对比语言学理论1.7.1对比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1.7.1.1语言的可比性1.7.1.2对比描述的基础与内容1.7.2对比分析与翻译1.7.2.1对比分析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意义1.7.2.2对比分析与翻译实践1.8模糊语言学理论1.8.1语言的模糊性1.8.1.1思维的模糊性1.8.1.2语言模糊性的特征1.8.1.3语义模糊——自然语言的模糊性1.8.1.4语用模糊——交际语言的模糊性1.8.2跨文化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处理1.8.2.1语境与模糊语言翻译1.8.2.2文化差异与模糊语言翻译第二章文化学翻译观2.1翻译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2.2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2.2.1文化的本体论特征2.2.2文化的分类2.3玛丽·斯内尔—霍恩比的文化翻译观2.3.1文化翻译观2.3.2翻译研究的综合法2.4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2.4.1翻译研究的分类2.4.2翻译单位的文化转换2.4.3文化翻译观的内涵2.4.4文化翻译观的特点2.5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文化翻译观2.5.1三要素理论2.5.1.1意识形态2.5.1.2诗学形态2.5.1.3赞助人2.5.2改写2.6文化翻译观的局限性第三章中国翻译理论3.1“文质说”3.1.1支谦的佛经译论首篇3.1.2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思想3.1.3玄奘的“五不翻”原则3.2严复的“信达雅”3.2.1严复翻译思想之历史源流3.2.2“信达雅”理论评价3.3鲁迅“信顺说”3.3.1关于翻译策略问题3.3.2关于翻译批评问题3.3.3关于“重译”和“复译”的问题3.3.4关于读者接受问题3.3.5“宁信而不顺”的主张3.4郭沫若的“翻译创作论”3.4.1“风韵译”的美学主张3.4.2“生活体验论”的译者主体思想3.4.3“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的主张3.4.4关于重复译问题的观点3.5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论”3.5.1译者的修养3.5.2“忠实、通顺、美”3.5.3“句译”概念3.6朱光潜的“翻译艺术论”3.6.1译介的丰富性3.6.2译介的网合性3.6.3译介的统筹性3.6.4译介的翻译与科研紧密结合性3.7茅盾的“意境论”3.7.1神韵”与“形貌”文学翻译批评理论3.7.2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同等重要3.8傅雷的“神似说”3.8.1翻译中理解、表达和读者的关系3.8.2翻译中的“传神达意”3.8.3翻译中“神”与“形”的和谐3.9钱钟书的“化境说”3.9.1“化境说”的提出3.9.2“化境说”的分类3.9.3“化境说”的意义3.10焦菊隐的“整体论”3.10.1“段本位”思想3.10.2“篇本位”思想下编翻译教学实践研究第四章概念、目标与定位4.1翻译与翻译学4.1.1翻译4.1.1.1翻译的定义4.1.1.2翻译的分类4.1.1.3翻译的性质4.1.1.4翻译的原则4.1.1.5翻译的方法4.1.2翻译研究4.1.2.1翻译研究的目的4.1.2.2翻译研究的体系4.1.2.3翻译研究的流派4.2翻译规范4.2.1翻译规范的界定4.2.2国外翻译规范的理论研究4.2.2.1从传统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规范4.2.2.2从语篇语言学角度研究规范4.2.2.3从翻译研究角度探讨规范4.2.3中国翻译规范的理论研究4.2.3.1规定性翻译规范研究的局限性4.2.3.2开展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的理据4.2.3.3开展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的作用4.2.4翻译规范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4.3翻译教学的重新界定4.4翻译能力体系的构建4.4.1翻译能力的界定4.4.2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1贝尔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2沙夫纳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3纽伯特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2.4PACTE的翻译能力要素模式4.4.3翻译能力要素模式的局限性4.4.4跨文化翻译能力体系的构建4.5翻译人才培养定位4.6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第五章教学模式5.1英、法大学翻译教学模式研究5.2翻译策略与教学模式5.2.1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5.2.1.1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5.2.1.2翻译语料库研究现状5.2.1.3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5.2.1.4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5.2.1.5语料库翻译教学的优势5.2.1.6语料库翻译教学的局限性5.2.2多维信息输入翻译教学模式5.2.3人本主义翻译教学模式5.2.4竞合探究翻译教学模式5.2.5实用性翻译教学模式5.2.6过程式翻译教学模式5.2.7流程图式教学模式第六章课程测试6.1翻译测试的理论基础6.1.1翻译测试的定义6.1.1.1翻译评价和评估6.1.1.2测试与评估、评价的区别6.1.1.3翻译测试定义6.1.2翻译测试的分类6.1.3翻译测试的依据6.1.3.1语言测试中的效度6.1.3.2语言测试中的信度6.2翻译测试现状分析6.2.1精读课中的翻译教学测试6.2.2权威考试中的翻译测试6.3建议和措施6.3.1完善大纲对翻译能力的要求6.3.2拓宽翻译试题的多样性6.3.2.1测试形式和内容多样化6.3.2.2翻译试题编写原则6.3.2.3翻译试题编写第七章教材开发7.1翻译教材的目标和定位7.2翻译教材现状7.2.1教材编排问题7.2.2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7.2.3译例选编存在的问题7.2.4翻译练习设计的问题7.3翻译教材建设指导意见7.3.1如何处理翻译理论与实践7.3.2注重英汉语言和文化对比7.3.3译例选编7.3.4练习设计上编基础理论第一章语言学翻译观语言学翻译观通常分为传统语言学翻译观和当代语言学翻译观。
高中数学选修1-2《流程图》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1-2《流程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500e1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1.png)
高中数学选修1-2《流程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流程图的概念、分类和符号;
2.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流程。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流程图的概念和符号;
2.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流程。
三、教学难点:
1.能够将算法流程转化为流程图。
四、教学内容:
1.流程图的概念和分类。
2.流程图中的符号。
3.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流程。
五、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案例演示。
3.练习与实践。
六、教学准备:
1.课件、投影仪。
2.计算机。
3.流程图的教学材料。
四、教学步骤:
1.引入新课。
(1)提问:“在我们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你们看到过什么是流程图吗?”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介绍流程图的作用和应用。
2.讲解流程图的概念和分类。
(1)使用课件和投影仪,展示流程图的概念和分类。
(2)讲解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讲解流程图的符号。
(1)使用课件和投影仪,展示流程图的符号。
(2)讲解符号的含义及使用方法。
4.练习。
(1)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算法流程,画出相应的流程图。
(2)分组让学生设计实际的流程图。
5.巩固与拓展。
(1)学生修改他人设定的流程图设计中的错误。
(2)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流程图解决问题。
7.作业布置。
设计一个流程图,描述如何制作自己喜欢的食品,按照对流程图符号的认识,使流程图设计规范、准确。
高中数学选修1-2教学设计-流程图
![高中数学选修1-2教学设计-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26396f43f111f18583d05af1.png)
“框图”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宋莉莉框图是表示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图示,它的作用在于能够清晰地表达比较复杂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框图已经广泛应用于算法、计算机程序设计、工序流程的表述、设计方案的比较等方面,也是表示数学计算与证明过程中主要逻辑步骤的工具,并将成为日常生活和各门学科中进行交流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本章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知识内容上,让学生理解流程图和结构图的特征,掌握框图的用法;另一方面在思想方法上,帮助学生体验用框图表示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优越性,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清晰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一、内容与要求1. 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了解工序流程图.2. 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3. 通过实例,了解结构图;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4. 结合作出的结构图与他人进行交流,体会结构图在揭示事物联系中的作用.二、内容安排及说明1.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4.1 流程图约3课时4.2 结构图约2课时小结约1课时2.知识结构框图3.对内容安排的说明(1)本章介绍的框图包括两类——流程图和结构图.流程图是一种动态图示,通常用来描述一种过程性的活动.《数学3(必修)》“算法初步”一章介绍的程序框图就是流程图的一种.教科书在回顾和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以及介绍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流程图(如图书借阅流程图、诊病流程图)的基础上,描述了流程图的一般形式、特征和作用;然后结合生活、生产中的具体例子,说明了画流程图和读流程图的一般方法;最后,教科书说明了流程图在表示数学计算或证明过程中的主要思路与步骤中的应用.(2)结构图是一种静态图示,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例如,本套教科书各章之后的知识结构图就是结构图的一种.教科书首先通过对知识结构图的回顾和进一步认识,说明了结构图的一般形式,以及读知识结构图和画知识结构图的一般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即在梳理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描述要素间的“从属关系”和“逻辑先后关系”);接着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组织结构图的特征和作用;最后,教科书说明了结构图在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方面的应用.三、需要说明的问题1.本章对程序框图的进一步认识主要体现在,将绘制程序框图表达算法的过程看成对算法步骤的细化过程,并用具体例子详细说明了这个过程,同时对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和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步骤进行了比较,说明了框图的优越性.2.本章所介绍的框图不仅包括“算法初步”中的程序框图,还包括日常生活和各门学科中的框图.与程序框图不同的是,这些框图没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绘制,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以添加一些生动的图形元素.。
高中数学选修1-2北师大版-2.1 流程图
![高中数学选修1-2北师大版-2.1 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bffb4160c22590103029dd1.png)
解析:因为各个不同工序中用时最多的是①→②→④→⑥→⑦,
即9天. 答案:A
-20-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课前预习案 基础梳理
课堂探究案 专题整合
思路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及框图逐次计算,直至结束.
解析:模拟执行程序,可得n=6,S=3sin
60°=
3√3 2
,
不满足条件S≥3.10,n=12,S=6×sin 30°=3,
不满足条件S≥3.10,n=24,S=12×sin 15°=12×0.258 8=3.105 6,
满足条件S≥3.10,退出循环,输出n的值为24.故选B.
-9-
课前预习案 基础梳理
课堂探究案 专题整合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变式训练1儿童乘坐火车时,若身高不超过1.1 m,则无须购票;若
身高超过1.1 m,但不超过1.5 m,可买半票;若超过1.5 m应买全票,请
设计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算法设计:第一步,输入h;
第二步,判断0<h≤1.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免费”.
-27-
12345
课前预习案 基础梳理
课堂探究案 专题整合
5.某高校大一新生入学注册,分为以下几步:
①交录取通知书;②交费;③班级注册;④领书及宿舍钥匙;⑤办理伙 食卡;⑥参加年级迎新大会.
请用流程图表示新生入学注册的步骤. 解:流程图如图所示.
-28-
-17-
“1224”学导型课堂模式流程图
![“1224”学导型课堂模式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e0b0bbd69dc5022aaea00fb.png)
学导方案(学案)的制定
任务分解时间
提前两周周五下午,组长将下下周一周授课内容的编写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备课小组,按课时分配
学案编写讨论及审定时间
教师学案编写
备课组教师接到任务后编写,在集体教研前完成
集体备课讨论审定
在校本教研中,由组长组织集中对每位教师所编学案讨论、研究,最后由组长审核定稿(集体教研前发到每位科任教师手中)
展示课
任务内容
1、学生以学案目标为引领,小组合作交流,组内成员轮流展示,教师教室巡回观察并现场记录,为点评引导作准备。
2、教师安排,各小组代表轮流上黑板展示,学生质疑,教师追问、点拨、引导,并由学生进行量化登记。
3、学生填写新生成的问题。
4、构建知识,形成知识链、知识网。
5、最后收起学案进行批阅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含作业)。
检测反馈
任务内容
1、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以章节或单元设置检测题进行检测,及时掌握学情。
2、检测题仍可以是自主课、展示课形式进行上。
3、教师必须对学生完成的检测题进行批阅量化,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印刷
审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组长负责提前送交文印室印刷
自主课
任务内容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或向老师请教,完成学案上的基础层次问题和迁移层次问题,掌握或构建知识,并生成自己的问题,并填写自主学习互动卡,并收起上交老师。
老师:教室巡查,解疑释难,个别指导,现场记录,完成后收起学案进行批阅,作出评价,总结。
122学生安全教育方案
![122学生安全教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70d7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6.png)
122学生安全教育方案一、安全意识教育1、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展览、安全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安全问题,强化预防意识。
3、开展安全演练活动,对学生进行逃生、自救和急救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4、通过开展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常识问答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5、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示范课比赛,增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防护教育1、在校园内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警示学生远离危险区域。
2、安排专人负责巡视校园安全设施,确保各类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3、加强学校周边安全防范,做好不法人员的抓捕和拦截工作,确保学生在外出时的安全。
4、加强校园内外的安防设施建设,提高校园安全系数。
5、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危险知识教育1、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安全知识展览,向学生宣传消防知识和防范措施。
2、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上下学途中的安全。
3、开展防诈骗知识宣传活动,教育学生正确识别骗术,提高学生的防骗能力。
4、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5、加强校园内部安全措施,提醒学生要警惕校园欺凌等问题,保护自身安全。
四、突发事件处理教育1、制定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障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
2、开展突发事件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3、组织学生参加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在火灾、地震等灾害事件中的逃生能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提高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
五、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参与1、学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和安全知识竞赛。
2、学校要积极邀请警察、消防员等专业人士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
高中数学 专题4.1.2 流程图(二)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1-2(2021年整理)
![高中数学 专题4.1.2 流程图(二)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1-2(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9e55883c1ec5da51e27077.png)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专题4.1.2 流程图(二)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1-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专题4.1.2 流程图(二)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专题4.1.2 流程图(二)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全部内容。
流程图(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了解程序流程图.2.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4。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1.流程图的应用.(重点)2.流程图的画法.(难点)3.流程图与算法中程序框图的区别.(易混点)【教学策略与方法】讲述,练习【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知识梳理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熟悉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熟练掌握用流程图表达各种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并从具体实例中领会流程图的意义和作用.流程图直观、简洁地表达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数学趣味,使学生从传统的数学解题中解放出来,拓展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开阔了知识视野,增强了创建立知识关系框图对高考考查的内容和理解程度做了解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完成一件事情,怎样规划安排才能用时最少,用费最省,路线最近等,像这种用最少的投放,获取最好的效果的一类问题叫做统筹与优化问题.2.解答统筹与优化问题,要注意联系实际,把题目中所说的“最优”、“最佳”或“最合理”转化为相对应的最大、最小问题.环节二:例题讲解,名师点睛,提升训练误区警示1.流程图描述动态过程.2.3.2.流程图一般有一个起点,一个或多个终点.题型一程序框图程序框图是高考必考重点内容,要特别注意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中条件的把握.例一程序框图是高考必考重点内容,要特别注意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中条件的把握.A.2B.3C.4D.5[答案] C 学生做题总结思考,笔记做题反思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利用。
略阳县荣程中学1+2+1课堂模式实验方案
![略阳县荣程中学1+2+1课堂模式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8dc5cc0508763231121239.png)
略荣中发[2011]17号略阳县荣程中学“1+2+1”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方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分配课堂教学有限时间,摒弃“满堂灌”,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针对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导,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低等问题,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实施“1+2+1”课堂教学模式。
一、关于“1+2+1”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该模式将课堂教学40分钟分为三个环节:“1”即前10分钟学案检测,用于巩固旧知、检测预习;“2”即中间20分钟师生互动,传授新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1”即后10分钟独立作业,归纳反思,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训练。
二、关于“1+2+1”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1+2+1”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即时性、针对性和自主性三大原则。
即时性反映在巩固旧知、预习检测,当堂回顾,限时检测,现场点评,查漏补缺;针对性反映在围绕课标及学习目标,梳理知识,解析疑难,抓住重点,言简意赅;自主性反映在学生自主支配环节,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教学相长。
“1+2+1”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复合式教学模式,它融合了“反馈教学模式”、“训练教学模式”、“讲授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模式”以及“自主教学模式”和“合作教学模式”等。
教师在运用时必须注意三个教学环节的合理衔接,也就是把握好过渡。
三、“1+2+1”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一)精心备课教师在认识上从“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备课中实行学案加教案方式。
学案包括学什么(课标要求),怎样学(学法指导),学那些(知识点问题化)的问题。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构成,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学习方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标要求内容,沟通学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起到"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达到“三会”,即学会、会学、会用。
教案要依据新课标,解决学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学校122安全教育日方案
![学校122安全教育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254e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0.png)
学校122安全教育日方案一、活动主题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为安全努力,让未来更美好”,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营造校园安全稳定的氛围,减少校园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活动内容(一)校园安全教育宣传1. 制作安全教育宣传栏,展示校园安全知识和安全应急处置方法。
2. 在校园广播中定期播放安全知识宣传,提醒学生和教职工注意校园安全。
3. 制作安全教育海报,通过校园宣传栏、教室墙面等地方进行展示,宣传校园安全知识。
(二)校园安全常识教育1. 组织开展校园安全知识宣讲活动,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安全常识讲座,包括火灾逃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讲解。
2. 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问答、抢答等方式测试学生对校园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进行校园安全应急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应急处置的技能。
(三)安全自护技能培训1. 组织学生参加急救培训班,学习基本的心肺复苏和伤口处理等急救知识和技能。
2. 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绳等消防器材,提高学生对火灾的自救能力。
3. 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
(四)安全文化建设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设施,如消防队、消防器材展览馆等,增加学生对消防设备和消防知识的了解。
2. 举办安全文化展览,展示学生制作的校园安全宣传作品,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3. 开展安全文化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校园安全问题,倡导班级互助、团结的安全文化。
三、活动安排(一)时间安排本次校园安全教育日活动将于每年的5月12日举办,持续一整天。
活动时间安排如下:上午8:00—11:30:安全知识讲座、竞赛活动、急救培训等。
下午14:00—17:00:校园安全应急演练、消防知识培训、安全文化展览等。
参观消防设施安排于活动日之后另行安排,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高二数学人教A选修1-2:4-1流程图课件
![高二数学人教A选修1-2:4-1流程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451a17aa00b52acec7ca5e.png)
••课程目标•1.双基目标•(1)从实例入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框图表示数学计算与证明过程中的主要思路和步骤. •(2)从实例入手,让学生运用框图表示安排指导工程作业的工序流程.•(3)从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运用框图表示知识的内在联系.•(4)在运用框图的过程中,理解流程图和结构图的特征,了解工序流程图的特征. •(5)掌握框图的用法,体验框图表示解决问题过程的优越性.• 2・情感目标•通过实例,感受、体会使用框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及重要作用,形成自觉地将算法的框图表示与数学理论相结合的思想,并逐步形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重点难点•本章的难点是各步骤之间的顺序关系和逻辑上的先后、从属关系,先从整体上把握问题,把问题分解为若干步骤,理清各步骤之间的关系.••学法探究•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流程图,根据工序的先后及交叉等,理清实际问题的工序流程,绘制出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加深数学知识的实践作用.•2.以所学知识系统和实际问题为主要分析对象,理解各元素之间的从属关系,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进而绘制结构图.-4. 1流程图•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 •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本节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工序流程图的画✓J -•本节难点:本节难点是实际问题中工序流程图的应用.•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对程序流程图的再认识,进一步了解工序流程图.通过具体实例,体验框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越性,体验框图清晰的表示复杂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优势.•通过具体实例,展示思路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对于流程图应遵循的规则•(1)使用标准的流程图符号;•(2)流程图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出;•(3)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简洁清楚,对一些步骤的描述,要高度概括,并且对于整个流程图应注重美观大方.•2・程序框图描述算法和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联系•(1)从形式上看,用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可以看成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的直观图示 ,它更明确地展示了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而且更容易改写成计算机程序,但要从中分解出算法的基本步骤比较困难.•(2)从构造过程看,后者可以看成人们头脑中构建的算法的明确表述,前者的构造是对后者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建立在对后者进行算法基本逻辑结构抽象的基础上.•1.流程图的含义及特点•由一些一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的图示称为流程图,流程图常常用来表示一些动态过程,通常会有一个“起点”,一个或多个“终点”・•2.工序流程曾产•用于描述_________ 的流程,这样的流程图通常称为工序流程图.•3.流程图的画法左到右从上到卜•流程图一般要按照从__________ 、_______ 的顺序来画.•[例1]下面程序框图表示什么算法?开始1=0命题方向程序框图sum =0sum = sum +2I=I +1结束•[解析]是求1 + 21 + 22 + ........ + 264值的算法・•【点评]这道题的难点是从循环条件判断j 等于多少时退出,所以在最后一次循环需要仔细验证.另外,这是一道“当型”彳看环结构题,如果改成“直到型”循环结构框图该怎么画,结果又如何?变克应用o*•到银行办理个人异地汇款(不超过100万元 ,超过100万元不予办理):•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汇款额不超过100元,收取1元收续费,汇款超过100元但不超过5000元,按汇款额的1 %收取;超过5000元的一律收取50元手续费.用算法描述汇款额为兀元时银行收取手续费y元的过程,用算法流程图表示[解析]开始/输入兀,否是•[例2]要在某一规划区域内筹建工厂,拆迁和工程设计可以同时进行.如果工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的话,那就是土建设计与设备采购,且这两项又可以同时进行.显然,当拆迁工作和土建设计进行完才能进行厂房土建工程,在厂房土建工程和设备采购进行完才能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待此工序完成后,才能进行试生产,试画岀该工厂由拆迁、设计、购买设备、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到试生产的工序流程图.•[解析]按照工序要求,画出工序流程图如图所7F ••【点评]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应仔细读题,理清各工序的先后顺序,有时可以借助于图表来帮助我们分析题目・变冗应用❷•某高校大一新生入学注册,分为以下几步•①交录取通知书;②交费;③班级注册;命题方向 o流程图的应用•[解的步 ④领书及宿舍钥匙;⑤办理伙食卡;⑥参 力口午A T /、广rt "L I ■人前往后依次排列岀数列{%}的通車一裁列{%},请写•[例3] (2010 -金华高二检测)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操作:(1)写岀输出的数所组成的数集.若将输出的数按照输岀的顺序从A Ifl=1IB a=a+3k = k+\命题方向 o流程图的应用 • (2)如何变更A 框内的赋值语句,使得根据 这个程序框图所输岀的数恰好是数列{3砒 的前8项?• (3)如何变更3框内的赋值语句,使得根据 这个程序框图所输岀的数恰好是数列{4〃 —3}的前8项?•[分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已知程序框图;•②求程序执行后的结果;•③变更程序,使执行后得到不同的结果・•解答本题关键是认真审题,明白程序执行启输出8个薮,后一个k匕前一个大3.•[解析]⑴输出的数组成的集合为• {1,4,7,10,13,16,19,22};•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 3n - 2 z nGN 且〃S8. •⑵将A框内的语句改为= 即可.•⑶将B框内的语句改变为匚=° + 4”即可•[点评]流程图具有简洁、明了、高效的优点,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正确解读流程图是应用的前提.•①明确所给流程图是程序框图,还是工序流程图. •②若是程序框图,明确程序执行后输出什么结果,条件结构的判断条件是什么,循环结构中,控制循环的条件是什么.•③若是工序流程图,明确有几道工序,各工序之间白勺关系.变冗应用❸•本例(1)中,如何变更框图,可以求岀阿盖棘解桑不唯-)4处变为。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同课异构教学课件:4.1 流程图 教学能手示范课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同课异构教学课件:4.1 流程图 教学能手示范课](https://img.taocdn.com/s3/m/6281ce1ca8956bec0975e3d2.png)
教学目的
• 1.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 • 2.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程序图(即统筹
图). • 3.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
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 1.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
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能通过 框图理解某件事情的处理过程. • 3.在使用流程图过程中,发展学生条理性 思考与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你能说出流程图的特点么? • 流程图的特点:可以直观、明确地表示某
个算法或工序的动态的从开始到结束的全 部过程。
• 例3、试用框图描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 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四、小结:
•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流程图,会运用流程图解 决实际问题(不必强调各人的流程图一样)
• 流程图的特点:可以直观、明确地表示某个 算法或工序的动态的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步 骤、过程。
(3)市招办接通知,再由县(区)招办通知考生。
画出该事件的流程图。
练习:商家生产一种产品,需要先进行市场调研,计 划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市场,待调研结束后 决定生产的产品的数量。画出该事件的流程图。
探究
某“儿童之家”开展亲子活动,计划活动按以下 步骤进行:首先,儿童与家长按事先约定的时间来 到“儿童之家”。然后,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儿童, 做活动前的准备;同时,另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家 长,交流儿童本周的表现。第三步,按照亲子活动 方案进行活动。第四部,启导员填写服务跟踪表。 你能为“儿童之家”的这项活动设计一个活动流程图 吗?
三、建构数学
上述问题的解题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来描述。
• 上述问题的解题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流程 图来描述.
• 这种处理事情的过程,可以按先后次序 用 框图来表示,这样的框图称为工序流 程图
122交通安全中班教案
![122交通安全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5043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a.png)
122交通安全中班教案
主题:交通安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3.能够正确、规范地过马路,乘坐公交车和自行车等;
4.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交通规则、正确过马路等知识的教授;
2.难点: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如何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正确行走等。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交通信号灯、标志牌等教具;
3.交通模型,用来模拟交通场景;
4.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如交通标语、交通安全宣传册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引入**
1.先向学生介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总结交通安全对大家的重要性,并讨论出一个交通安全的定义。
**第二部分:交通安全知识学习**
2.介绍交通规则:红绿灯、斑马线、交通标线等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进行示范;
3.给学生展示不同情况下如何正确过马路的方式,并让学生模仿进行练习;
4.讲解如何正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地铁等,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部分:交通安全技能训练**
5.在教室内设置一个交通模型,并要求学生模拟过马路的情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6.安排学生进行骑自行车的模拟训练,教导学生如何正确骑行并遵守交通规则。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
7.分发交通安全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分析能力;。
高中教资科二3-2教学过程思维导图
![高中教资科二3-2教学过程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779b62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2.png)
教学过程
本质
代表性观点
特殊认识说发展说
双边活动说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多质说
交往本质说传递与交流
特殊认识说(被广泛认同)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中应该防止两种倾向
实质教育论
赫尔巴特斯宾塞知识
形式教育论
洛克
裴斯泰洛齐思维形式
教师的主导作业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赫尔巴特
教育性教学
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兴趣与求知欲)
领会知识
中心环节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中心环节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概要。
122”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122”高效课堂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83c77561252d380eb6e5a.png)
“122”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为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体现宜昌七中“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全体教职员工要共同研究并打造具有七中特色、适合学生学情的“12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全校各学科组、各备课组都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新教法,围绕“12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各学科组的高效、优质教学模式。
一、“12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1”是“1用”,其含义是:即每个教师的教育方法应体现现代教育观念,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第一个“2”是“2动”,其含义是:课时既是教时,更是学时,学生在课堂上要真正动起来,每个课时要有一半的时间是让学生动手,30分钟以上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听教师灌输知识。
课堂上要让全部学生都能动起来,而不只是少数几个人在学习。
按照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设置,教师讲课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读书、做题、讨论、教师答疑、预习时间不低于20分钟,即课堂时间结构为“20+20”,这是对课堂结构的一个硬性要求。
第二个“2”是“2思”,其含义是:教师与学生都要进行课前、课后的思考。
教师课前的思考就是要提前备课,学生课前的思考就是课程的预习。
课后思考指的是每节课后,每个单元的教学反思。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应该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学生在每天的上课结束后,要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对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理、加工、熟化,形成学科能力、提升思维水平。
二、“122”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1、“122”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追求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2、“12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3、“122”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122”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5、“122”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