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成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当前,古诗教学成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囫囵吞枣的背诵,轻诗意盎然的美读;重照本宣科的传授,轻入情入境的体悟;重文学常识的掌握,轻学生能力的迁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将诵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全过程;二是构建开放民主的课堂,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走入诗境,更深地体悟诗情。三是拓展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

古诗教学问题对策

【正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自古以来就是启蒙的良好教材,它凝练而富有音乐美的语言品质、高远而空灵的艺术境界、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小学阶段75篇,全部为古诗。前不久,荆州市教科院在松滋专门组织了一次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这说明古诗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然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还是老一套,课堂缺乏生趣,学生缺乏兴趣。具体来说,我觉得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1、重囫囵吞枣的背诵,轻诗意盎然的美读;2、重照本宣科的传授,轻入情入境的体悟;3、重文学常识的掌握,轻学生能力的迁移。如何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悟诗歌的意蕴美,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呢?

一、将诵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古诗是具有音乐美的文体,它讲究韵律、节奏,要体会这种美,必须诵读。很多学者研究表明,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文字,因此有人称汉字的读音为“意义的声音”,古诗文的情感,是可以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的。同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又能触动内心,打动读者,使之进入作品的意境,更加深入地感悟诗情。

1、层层深入地读。

很多教师让学生读的目的就是背诵。往往正音以后就不再指导朗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背。学生把读,视为负担,读得无味,背得吃力,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笔者认为读诗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三读,感悟情景,读出诗情;四读,了解背景,明白诗志。

2、形式多样地读。

初读,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形式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通诗句。对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了解后,可利用多媒体来指导全体学生感情朗读。当以背诵为目的时,可以进行小组接力读,个人竞赛读,对有些诗歌还可以边演边读。

3、入情入境地读。

当学生对全诗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用情感催化剂般的语

言来撩拨学生的心弦,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音乐或画面对学生进行激情,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比如我在教学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课时,在这一环节就作了如下设计:

颔联: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过了荆门,随着平野的到来,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向后退去,只有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他站在船头兴致勃勃地吟道:(生朗诵)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颈联:你就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李白,面对天镜飞、彩云结的雄阔景色,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投身仕途,一展雄才伟略,于是,你意气风发地吟道:(生朗诵)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尾联:诗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李白满怀深情地吟道:(生朗读)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总之,要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朗读中读出诗情,读出美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使诗歌朗读成为真正的美读。

二、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走入诗境,更深地体悟诗情。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走进诗歌的意境,对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想象活动进行再体验,再创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

教师的讲解,往往把欣赏诗歌变成了咬文嚼字,教师的翻译,更是把灵动的意蕴变成了僵死的大白话。

自古以来,在我国诗学理论界就有“诗贵曲”的说法。清代学人何绍基在谈到诗文的意境时也说:“不肯使人不知,也不可使人遽jù知”。古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就是说,古诗文作品本身就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拓展、挖掘,甚至是再创造,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成为可能。

1、构建民主课堂让学生敢说。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居高临下者为平等对话者,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充分体现课堂民主,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其次,对学生的发言要多用激励评价,让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探究和交流。

其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做足课前功课,让学生能说。

第一,要认真进行师本对话,要学生入“境”,教师要首先入“境”。教师要认真地阅读文本,研究文本,并在研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亲身体验进入意境有哪些阻碍,有那些曲折。这样才能为学生巧妙地预设问题,引导学生登堂入室。

第二,要让学生充分地预习。除了初步了解作品外,让学生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获取更多可供参照的资料,从而“知人论世”。在预习中对不理解不明白之处进行独立寻疑又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一旦有所获,他们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和争论的底气,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3、“放”与“扶”相结合,让学生会说。

“放”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并在交流中巧妙

地推波助澜,让学生有序地自由表达。

“扶”是巧妙设疑,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从而由表及里,领会和挖掘诗歌特有的意蕴。例如,我在教学《望月怀远》一诗时,我将学生分成十组(每组五人),对诗句逐一进行探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求完整,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各组推举代表,全班交流。

在探讨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说:“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谈谈你们的看法。”生甲说:“‘生’不仅包含了‘升’,随着月亮的‘生’,诗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了”。这种说法闻所未闻,但我觉得学生想象独到,有它的合理性。我追问道:“既然是‘共此时’,那么作者与谁‘共’呢?如何‘共’呢?经过点拨,学生明白了诗人‘共’的对象就是诗人‘怀’的对象。所谓“共”,就是诗人与亲人面对圆月,相互诉说着思念之情。

第二句,我抓住‘怨’与‘竟夕’两个词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打开思路。“夜的时长都是差不多的,作者为什么要说是‘遥’夜而‘怨’呢?诗人‘竟夕’都在思念亲人,他想到了什么呢?”在几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终于明白,作者是由于思念亲人辗转难眠,所以觉得长夜难熬而‘怨’。至于诗人想到了什么?各组在交流时,都想一较高下,更是语喷如珠,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凡是合乎情理的我都给予肯定。

第三句,我抓住“怜”与“觉”来设疑问难,我问:“很平常的月光,作者为什么会‘怜’呢?露水早生,寒气早就充满了整个屋子,为什么作者此时才‘觉’呢?”生乙说:“由于有了前面的‘共此时’(对月相互思念),在作者看来,月光,不仅仅是月光,他可能是家乡亲人对作者的一缕缕情思,因为这光线是从月亮上倾泻而下的,而月亮正是作者与亲人共同相对,倾诉思念之情的媒介,所以,作者对这蕴含亲人情感的月光,就会顿生怜爱之情了。”生丙说:“露水早生,但作者由于思念亲人而感觉不到寒意,只有披衣出门,看到了月光下闪亮的露珠,才觉得有点寒气袭人了。”

第四句,我抓住了‘不堪’和‘还’两个词来激发同学们的探究热情,我说:“月光如水,却不可能掬起,赠与远方的亲人,这是一种‘不堪’。作者彻夜难眠,又为何强迫自己‘还寝’呢?”生丁说:“‘不堪’不仅仅表示月光不可掬,它更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不能相见的苦闷、忧愁和无奈。”生丁接着说:“正是因为思亲之切,作者才十分想与亲人相见。时空阻隔,只能期待在梦中与亲人相见了,所以要‘还寝’”。

“扶”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架桥铺路,因势利导。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而“卡壳”时,及时进行画龙点睛而又留有余地的点拨,使学生在百思不得其解时,茅塞顿开。

4、交流形式花样翻新,让学生乐说。

在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探究时,可以单个阐述,也可以双双辩论;可以师生对垒,也可以小组论战。我在组织时,还模仿时下当红的电视节目,来两句时髦的主持词。比如,当一个同学对某个问题有较深的研究或者有独创性的见解时,我会把他请到前台站好。然后模仿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栏目主持人,做一个手势,全体同学立即会配合我,做一个右臂前伸的手势,指向这位同学,一齐说:“我们听你的!”然后让他侃侃而谈。同学们都以此为荣,谁都希望有机会站在前台,让大家“听他的。”

三、拓展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