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分离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室超滤的操作方法

实验室超滤的操作方法

实验室超滤的操作方法超滤是一种分离和浓缩溶液中高分子量物质的常见操作方法。

它基于超滤膜的选择性排除原理,通过应用压力将溶液分离成两部分:通过膜孔的低分子量物质和被膜孔阻挡的高分子量物质。

超滤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食品工业等领域。

以下是超滤的基本操作方法: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超滤设备,包括超滤膜、过滤系统等。

b. 清洗超滤膜:使用去离子水或合适的洗涤液轻轻清洗膜表面,去除可能存在的污染物。

c. 检查超滤膜:确保超滤膜完整且无损伤,避免脱落或破损。

2. 样品预处理:a. 根据需要,将待处理的溶液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悬浮固体颗粒的去除、胶体粒子的沉淀等。

b. 调整溶液的pH值,以确保最佳操作条件。

c. 样品浓缩:如果需要浓缩样品,可以通过超滤前减少溶液体积。

3. 超滤操作:a. 将装有超滤膜的装置连接到压力源,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

b. 将预处理后的溶液注入超滤装置的进样孔。

c. 打开调节压力源,并逐渐增加压力,使溶液由进样孔进入超滤膜。

d. 超滤速率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或液体流速来控制超滤速率。

过高的压力或流速可能导致膜孔的堵塞。

e. 接收溶液:通过超滤膜的孔洞较大的一侧收集透过物质,较小的一侧收集截留物质。

注意收集的容器要干净,以避免污染。

4. 超滤后处理:a. 清洗超滤膜:操作完成后,用逆流清洗超滤膜,以去除吸附在膜上的溶质和杂质。

b. 膜的保养:定期清洗和维护超滤膜,使其保持良好的通透性。

c. 截留物处理:对于截留在超滤膜上的高分子量物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超滤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膜的破损或污染。

此外,根据所处理溶液的性质和要求可能需要选择合适的超滤膜和操作条件。

超滤膜分离试验

超滤膜分离试验

R = c0 - c p ×100% c0
( ) J = V p L / m 2 • h S •tN = CR C0来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
超滤膜分离实验
实验装置与流程
超滤膜分离实验流程示意图 1-料液灌;2-磁力泵;3-泵进口阀;4-泵回流阀;5-预过滤器;6-滤前压力表;7-超 滤进口阀;8-微滤进口阀; 9-超滤膜; 10-微滤膜; 11-滤后压力表; 12-超滤清液出口 阀;13-微滤滤液出口阀;14-浓液流量计;15-清液流量计;16-清液灌;17-浓液灌;1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
超滤膜分离实验
一、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二、超滤膜分离原理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
超滤膜分离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膜的结构和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 素,包括膜材质、压力和流量等
2、了解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掌握膜 组件性能的表征方法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
排水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
超滤膜分离实验
1、安装膜组件,配置好料液。
实验步骤与 数据处理
2、开启实验装置,稳定运行。 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所取样品。
4、结束实验,清洗膜组件,计算相关 的膜表征参数。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
超滤膜分离实验
超滤(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机械筛
分的原理选择性的从溶液中分离出大粒子溶质的
分离过程。
在压力作用下,料液中直径远小于超滤膜孔
超滤膜分离原径侧的,物 得质 到分 透子 过由 液高 ;压 而料 直液 径侧 大透 于过 超超 滤滤膜膜孔到径达的低物压质

分子将被膜表面截留或返回至料液主体成为浓缩 液。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能力测试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能力测试

实验九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能力测试一. 实验目的1. 掌握超滤膜的分离原理。

2. 了解超滤膜分离能力的评价指标。

3. 了解影响超滤膜分离能力的主要因素。

4. 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二. 实验原理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绿色和节能的高科技产业技术。

由于其独特的高效性、节能性、无污染、过程简单等特点,因而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学制药、医疗卫生、冶金、电子、能源、食品环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超滤是指溶剂小分子与分子量在500以上的溶质大分子借助于超滤膜进行的分离过程。

超滤膜是对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选择性透过的膜材料,通常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多孔物质,它的分子量范围介于5,000~200,000之间,孔径范围介于0.02 ~ 0.03μm 之间。

超滤膜性能参数为截留相对分子质量。

将一定孔径范围(即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置于溶剂小分子和溶质大分子组成的溶液中,例如聚乙二醇的水溶液,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推动力,水分子可以透过超滤膜的孔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而聚乙二醇大分子则被截留下来(如图1)。

因此,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发生了相对变化,溶质和溶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图2是由超滤膜材料卷成的管,制成类似于列管式换热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料液在超滤膜管的外侧流动,超滤液被收集到管内,在超滤膜管外侧得到浓缩液。

超滤膜分离能力评价参数为对某一分子量的溶质的脱除率。

分别测定过滤前原料液中溶质浓度、过滤后滤出液中溶质浓度,按(1式)计算超滤膜对溶质的脱除率Ru 。

Ru 越大表示超滤组件分离效果越好。

010100%C C Ru C -=⨯ (1) C 0——过滤前溶液中大分子溶质的浓度;C 1——为过滤后滤出液中大分子溶质的浓度。

影响膜的分离能力的主要因素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分子量)、被分离的溶液的组成及溶质分子量大小、分离过程的操作条件(原料液流量、膜两侧压力差)。

本实验分别以聚砜4000和聚砜6000为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测定其对一定初始浓度的分子量为4000~10000聚乙二醇的水溶液的分离能力,测定流量及压力对聚乙二醇脱除率的影响。

实验四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实验四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原料液
超滤膜
浓缩液
超滤液
图 3.2-1 超滤膜分离原理示意图
三 预习与思考 (1)超滤组件长期不用时,为何要加保护液? (2)实验之前为何要进行系统检漏和清洗? (3)在启动泵之前为何要灌泵? (4)在实验中,如果操作压力过高会有什么结果?
四 实验装置及流程 (1)实验装置
视 镜
F11




精 滤 器
(2)实验流程 本实验将聚乙二醇水溶液通过泵从料液储槽经精滤器精滤后,由转子流量计控制流量,
输送到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经超滤膜将料液分为两部分:一是透过液,即透过膜的稀溶液, 经过一视镜汇集到储液桶中,二是浓缩液,回流到料液储槽 2。
本流程有两个膜,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串联或并联操作;高位槽 3 可以向系统加保护 液,阀 9 可以排放保护液。


1
2
F9
C1-清洗水储槽; C2-溶液储槽; C3-高位罐; C4-储液筒; F1、F2-C2 和 Cl 的排液阀; F3、F4-C2 和 C1 的出口阀; F 7、F8-组件 1 和 2 的入口阀; F9-排液阀; F10-保护液阀;
F1l、F14-组件 1 和 2 出口调节阀; F17-组件并联阀; F15-浓缩液取样阀; F16-浓缩液循环阀; P 一压力表; L 一玻璃转子流量计; Po 一液体输送泵 图 3.2-2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工艺流程图
5)开始实验: 关闭阀 1,4,将约 35L 料液加入槽 2,并取出 l00ml 原料液待测。 开阀 3 灌泵,按操作要求打开相应阀门: 单膜操作(以膜 1 为例):开阀 7,14,16,阀 8,11, 17,9,10,15 关闭: 串联操作:开阀 8,17,14,16,阀 7,11,9,10,15 关闭。 并联操作:开阀 7,8,11,14,16,阀 17,9,10,15 关闭。(不建议采用) 流程确认后,通电,开泵,用出口阀门和泵频调节至流量和出口压力达到操作条件, 稳定运行 30min 后,收集透过液和浓缩液 l00ml,测量。改变条件用同样方法进行实验。 6)停止实验,放尽溶液,用槽 1 中水清洗 20min,方法同前,注意确保阀 3 关闭。 7)加保护液:如果两天以上不用设备,为了防止纤维膜被细菌“吞食”,从保护液槽 3 加入组成约 1%的甲醛水溶液,即开阀 10,7,8,11,14,16,阀 9 关闭,加约 350m1。之 后关闭阀 16,11,14,10,9,8,7 等,封闭系统,避免保护液损失。 8)分析原料液,透过液,浓缩液等的浓度: ●用比色法测量原料液,超滤液和浓缩液的浓度。 ●仪器:722 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 ●开启分光光度计电源,将测定波长置于 510mm 处,预热 20 分钟。 ●绘制标准曲线:准确称取在 60℃下干燥 4 小时的聚乙二醇 1.00g 溶于 1000ml 容量瓶 中,分别吸取聚乙二醇溶液 0.5,1.5,2.5,3.5,4.5ml 稀释于 100ml 容量瓶内配成浓度为 5, 15,25,35,45mg/L 的聚乙二醇标准溶液。再各取 50ml 加入 10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Dragendoff 试剂及醋酸缓冲液各 10ml,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置 15 分钟,于波长 510mm 下,用 1cm 比色池,在 722 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光密度,蒸馏水为空白。以聚乙二醇浓度 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出标准曲线。 ●取试样 50ml 置于 100ml 容量瓶内,用标准曲线操作相同的方法测试样光密度值,再 从标准曲线上查取浓度值。 9)清洗分光光度计,放在指定位置。 10)切断设备和仪表电源,并闭水阀。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的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的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的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的实验结果是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参数来确定的,实验结果应与所设定的目标相比较。

误差分析是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在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结果包括膜分离效果、透水通量、截留率等。

例如对某种污水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测量入水和出水的污染物浓度来评估膜的分离效果,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水量来计算透水通量,通过对截留率的计算来了解膜的分离性能。

误差分析是对实验结果的误差来源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误差分析常见的方法包括误差源识别、误差类型分类和误差大小评估。

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需要根据实验所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条件和参数来确定,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结果和误差分析,请您自行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化工专业实验:实验5-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化工专业实验:实验5-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中孔超滤膜分离实验设备说明一、用途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

膜的种类很多,中空纤维超滤膜是其中之一。

中空纤维膜分离广泛应用于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过程。

该过程的特点是:处理对象无相态变化,节能,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等。

本装置具有耐蚀性和耐用性,外观漂亮,整体性强,适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实验,也可作为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的手段。

二、技术指标双组件结构,外压式流程。

组件技术指标:截留分子量:6000;膜材料:聚砜;流量范围:6~60L/h;操作压力:≤0.2Mpa;适用温度:5~30℃;膜面积:2M2;泵:不锈钢射流式自吸离心泵;膜组件可串、并联操作,流程为不锈钢材料制。

三、膜组件结构及工艺流程2、工艺流程图见图2四、操作方法1.按工艺流程图连接好管路。

2.在槽C1内放入清水。

3.检漏。

打开阀F4使泵充满液体,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严禁水泵在无液体情况下运行。

以组件1为例,打开阀F7、F14、F16通电启动水泵。

视各接口有否漏液现象,若有漏,必须解决到不漏为止。

4.检查各液流是否畅通。

在一定流量和压力下运转数分钟,观察浓缩液和超滤液均有液体出现,说明组件正常。

5.系统清洗。

系统处理一定浓度的料液,停车后,用清水清洗系统。

方法是放掉系统存留的料液,接通清洗水系统,开泵运转10~15分钟,清洗污水经F17放入下水道。

停泵,并切断电源。

6.加保护液。

停泵,放净系统的清洗水,从保护液缸加入保护液,保护液的作用是防止纤维膜被细菌“吞食”。

保护液的组成约1%的甲醛水溶液,夏季气温高,停用两天之内可以不加,冬季停用五天之内可以不加,超过上述期限,必须有效的加入保护液。

下次操作前放出保护液,并保存,下次继续使用。

五、故障处理1.泵运转声音异常。

停泵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确,或泵内没有充满液体。

2.泵不运转。

检查电源符合要求否,有无线路故障。

3.流量不足。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

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中空纤维超滤膜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应用前景。

通过实验测试,得出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的潜力,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言: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实验通过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实验测试,旨在探究其过滤性能以及可行性。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中空纤维超滤膜样品、水样、溶液等。

2. 实验装置搭建:将中空纤维超滤膜样品装置于实验装置中,确保流体能够通过膜孔。

3. 实验参数设置:调整实验装置的操作参数,如压力、流速等。

4. 实验过程监测:通过实验仪器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测,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评估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微生物等。

2.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效率与操作参数有关,适当调整压力和流速可以提高过滤效果。

3.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膜通量较高,能够满足大规模水处理需求。

4.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耐污染性较好,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应用前景:中空纤维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饮用水净化:中空纤维超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2. 工业废水处理: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实现废水的回用和资源化利用。

3. 海水淡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4. 医药领域: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用于药物的分离纯化和血液透析等医药应用。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性能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空纤维超滤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相信中空纤维超滤膜将在水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更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膜分离实验

膜分离实验

实验三膜分离实验装置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滤膜分离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

2.了解液相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3.训练并掌握超滤膜分离的实验操作技术。

4.熟悉浓差极化、截流率、膜通量、膜污染等概念。

二、实验原理膜分离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常规的膜分离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选择性透过膜作为分离介质,在浓度差、压力差或电位差等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溶质或溶剂选择性地透过膜而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

通常原料一侧称为膜上游,透过一侧称为膜下游。

膜分离法可以用于液- 固(液体中的超细微粒)分离、液-液分离、气-气分离以及膜反应分离耦合和集成分离技术等方面。

其中液- 液分离包括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微粒的液相体系的分离。

不同的膜分离过程所使用的膜不同,而相应的推动力也不同。

目前已经工业化的膜分离过程包括微滤(MF)、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渗析(D)、电渗析(ED)、气体分离(GS)和渗透汽化(PV)等,而膜蒸馏(MD)、膜基萃取、膜基吸收、液膜、膜反应器和无机膜的应用等则是目前膜分离技术研究的热点。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紧凑、工作环境安全、节约能量和化学试剂等优点,因此在20 世纪60 年代,膜分离方法自出现后不久就很快在海水淡化工程中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目前除海水、苦咸水的大规模淡化以及纯水、超纯水的生产外,膜分离技术还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工程、石油、化学工业、环保工程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超虑膜分离基本原理是在压力差推动下, 利用膜孔的渗透和截留性质, 使得不同组分得 到分级或分离。

超虑膜分离的工作效率以膜通量和物料截流率为衡量指标,两者与膜结构、 体系性质以及操作条件等密切相关。

影响膜分离的主要因素有:R f 为膜污染阻力。

过滤时, 由于筛分作用, 料液中的部分大分子溶质会被膜截留, 溶剂及小分子溶质则能 自由的透过膜, 从而表现出超虑膜的选择性。

超滤微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超滤微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超滤微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超滤和微滤是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溶质和溶剂分离开来。

超滤
是通过压力差将大分子物质和水分离开来,而微滤是通过滤网将大分子物
质滤掉。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超滤和微滤的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材料:蛋白酶胰酶液、超滤膜和微滤膜。

方法:
1. 在2个应用超滤的实验管中各加入1ml含蛋白酶胰酶的液体;
2.各管盖上超滤膜,用放置于等温区的膜分离设备应用压力将溶剂透
过膜向下渗透;
3. 在2个应用微滤的实验管中各加入1ml含蛋白酶胰酶的液体;
4.各管盖上微滤膜,用放置于等温区的膜分离设备应用压力将溶剂透
过膜向下渗透;
5.通过分析分离前和分离后的溶液,比较超滤和微滤分离效果的差异。

结果:
在超滤实验中,分离后的液体中含有蛋白质,而微滤实验中的分离后
液体中则不含蛋白质。

结论:
超滤和微滤都是膜分离技术,其差异在于应用的膜的孔径大小。

超滤
和微滤的分离效果也不同,具体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
场合。

超滤适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大的物质,例如蛋白质、多糖等,而微滤适用于分离颜料、细菌等较小分子量的物质。

此外,超滤和微滤还有一定的应用限制,例如超滤膜容易被堵塞,需要定期清洗换膜,而微滤膜则较容易损坏,需要小心使用。

总之,超滤和微滤均具有其独特的分离效果和应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注重选择合适的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报告

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报告

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报告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掌握不同类型膜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分离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 超滤膜:利用超滤膜孔径的大小选择性地过滤大分子物质,从而实现对水溶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去除。

2. 纳滤膜:利用纳滤膜对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行筛选,从而实现对水溶液中小分子物质的去除。

3. 反渗透膜:利用反渗透膜对水溶液进行筛选,从而实现去除水中杂质和盐类等离子体。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等。

2. 超滤实验:将高分子物质加入到水溶液中,在超滤装置中进行过滤。

根据孔径大小选择合适的超滤膜,将水溶液通过超滤膜进行过滤,筛选出高分子物质。

3. 纳滤实验:将小分子物质加入到水溶液中,在纳滤装置中进行过滤。

根据孔径大小选择合适的纳滤膜,将水溶液通过纳滤膜进行过滤,筛选出小分子物质。

4. 反渗透实验:将含有盐类等离子体的水溶液加入到反渗透装置中进行过滤。

根据反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高压力使得水分子穿过反渗透膜而去除杂质和盐类等离子体。

四、实验结果1. 超滤实验结果:经过超滤后,高分子物质被成功地筛选出来。

2. 纳滤实验结果:经过纳滤后,小分子物质被成功地筛选出来。

3. 反渗透实验结果:经过反渗透后,含有盐类等离子体的水溶液被成功地去除了杂质和盐类等离子体。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膜进行了分离,成功地筛选出了高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和去除了水中的杂质和盐类等离子体。

这些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产品纯度和品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实验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避免设备故障影响实验进程。

3.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

4.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设备和材料,保持干净卫生。

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膜的结构和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膜材质、压力和流量等。

2.了解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掌握膜组件性能的表征方法。

3. 了解和熟悉超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二.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是最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

膜分离是以对组分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薄膜(或无机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或存在)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混合物的分离,并实现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的一种新型分离过程。

其推动力可以为压力差(也称跨膜压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

膜分离过程有多种,不同的过程所采用的膜及施加的推动力不同,通常称进料液流侧为膜上游、透过液流侧为膜下游。

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与反渗透(ro)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当膜两侧施加一定的压差时,可使一部分溶剂及小于膜孔径的组分透过膜,而微粒、大分子、盐等被膜截留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四个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被分离物粒子或分子的大小和所采用膜的结构与性能。

微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05~10μm,所施加的压力差为0.015~0.2mpa;超滤分离的组分是大分子或直径不大于0.1μm的微粒,其压差范围约为0.1~0.5mpa;反渗透常被用于截留溶液中的盐或其他小分子物质,所施加的压差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浓度有关,通常的压差在2mpa左右,也有高达10mpa的;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为纳滤过程,膜的脱盐率及操作压力通常比反渗透低,一般用于分离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为几百至几千的物质。

2.1微滤与超滤微滤过程中,被膜所截留的通常是颗粒性杂质,可将沉积在膜表明上的颗粒层视为滤饼层,则其实质与常规过滤过程近似。

本实验中,以含颗粒的混浊液或悬浮液,经压差推动通过微滤膜组件,改变不同的料液流量,观察透过液测清液情况。

对于超滤,筛分理论被广泛用来分析其分离机理。

亲水性PVDF油水分离超滤膜的制备及研究

亲水性PVDF油水分离超滤膜的制备及研究

亲水性PVDF油水分离超滤膜的制备及研究亲水性PVDF油水分离超滤膜的制备及研究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中,油水混合物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了具有亲水性的PVDF超滤膜,并研究了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亲水性PVDF超滤膜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性能,能够有效地分离油水混合物,为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中,油水混合物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在分离油水混合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污染物回收困难等。

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油水分离技术。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本研究选用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主要原料,经过特定的合成和改性处理制备超滤膜。

2.2 制备方法2.2.1 聚合法将PVDF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并通过聚合反应使其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再进行薄膜的制备和后处理。

2.2.2 相分离法将PVDF溶解于共溶剂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薄膜制备和后处理。

2.2.3 静电纺丝法将PVDF溶液用高压电进行喷射,使其形成纤维状的薄膜,并通过后处理获得超滤膜。

3. 结果与讨论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了亲水性的PVDF超滤膜,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

结果显示,制备的超滤膜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油水分离效果。

此外,超滤膜的孔隙形貌和尺寸也对分离效果有影响,较小的孔隙尺寸能够更好地阻止油滴的通过,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4. 应用与展望本研究制备的亲水性PVDF超滤膜在油水分离中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

将其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海洋油污染治理等领域,有望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练习_膜分离实验报告

练习_膜分离实验报告

1. 了解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 掌握膜分离实验的操作步骤;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膜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对溶液中的组分进行分离、浓缩或提纯的方法。

根据膜孔径的大小,膜分离技术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本实验采用超滤膜进行实验,其孔径大小约为0.1-0.5微米。

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被截留,而小分子物质则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模拟废水- 超滤膜- 滤瓶- 离心泵- 采样瓶- 实验试剂2. 实验仪器:- 超滤装置- 电子天平- pH计- 酒精灯- 恒温水浴锅- 移液管1. 准备实验材料:将模拟废水、超滤膜、滤瓶、离心泵、采样瓶等实验材料准备好。

2. 超滤膜预处理:将超滤膜浸泡在水中,用刷子轻轻刷洗,去除膜表面的杂质。

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3. 装配超滤装置:将滤瓶、离心泵、超滤膜等依次连接,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4. 实验操作:a. 将模拟废水通过离心泵泵入超滤装置,使废水在超滤膜表面形成压力差;b. 打开超滤装置,让废水通过超滤膜进行分离;c. 收集透过超滤膜的滤液,记录滤液体积。

5. 数据处理:a. 计算滤液浓度,分析超滤效果;b. 对比模拟废水和滤液,分析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滤液体积:根据实验记录,滤液体积为1000毫升;b. 滤液浓度:通过测定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得出滤液浓度为50mg/L。

2. 结果分析:a. 超滤膜对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滤液体积较大,说明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b. 滤液浓度相对较低,说明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膜分离技术对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膜分离技术,以实现废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利用超滤膜技术分离酒精中的杂质的研究

利用超滤膜技术分离酒精中的杂质的研究

利用超滤膜技术分离酒精中的杂质的研究酒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合物,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众多领域。

然而,酒精中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质,包括甲醇、酯类、苯、氯化物等。

这些杂质对人体健康和产品质量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开展利用超滤膜技术来分离酒精中的杂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通过压力驱动,利用半透膜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

超滤膜的选择性大小为0.1-1微米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杂质,如蛋白质、胶体等。

在酒精分离中,超滤膜的应用可以有效去除酒精中的有机杂质。

首先,通过实验室测试可以发现,通过超滤膜处理后的酒精溶液中的有机杂质含量显著降低。

取一定量的酒精样品,通过预处理和准备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

将溶液通过超滤膜系统,以一定的压力进行过滤。

实验证明,通过超滤膜系统处理后的酒精中的甲醇、酯类、苯等有机杂质的含量明显低于原始酒精样品,而酒精的纯度得到了提高。

其次,超滤膜技术在酒精生产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传统的酒精生产过程中,为了去除其中的有机杂质,常常采用蒸馏、萃取等方法。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在效率、成本和运行稳定性上存在诸多问题。

相比之下,超滤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高效能耗低、分离效果好等诸多优势,因此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此外,在酒精分离的过程中,超滤膜的膜材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分离需求,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超滤膜。

例如,聚酯超滤膜可用于脂肪酸的分离,聚四氟乙烯超滤膜可用于酒精中杂质的去除等。

选择合适的超滤膜材质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减少酒精中的有机杂质含量,增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超滤膜技术在酒精分离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超滤膜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

此外,对于一些难以分离的有机杂质,超滤膜技术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要求,需要配合其他分离方法。

因此,有关机构和研究人员应进一步优化超滤膜技术,提高其分离效率和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利用超滤膜技术来分离酒精中的有机杂质是一项具有前景的研究。

超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超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超滤膜分离实验报告超滤膜分离实验报告引言:超滤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通过超滤膜的孔径选择性分离溶液中的物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研究超滤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 了解超滤膜分离的原理和机制;2. 掌握超滤膜分离的实验操作方法;3. 研究超滤膜分离在水处理、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原理:超滤膜分离是利用超滤膜的孔径选择性分离物质。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1-0.001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胶体颗粒和悬浮物,同时保留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和溶剂。

超滤膜的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膜孔径和操作条件。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好超滤膜装置、溶液样品和实验仪器;2. 膜预处理:将超滤膜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去除膜表面的杂质;3. 膜装置组装:按照实验要求,将超滤膜装置组装好,并连接好进出口管道;4. 样品处理:将待分离的溶液样品注入超滤膜装置,调整操作条件;5. 膜分离:打开进出口阀门,开始超滤膜分离过程;6. 收集产物:根据需要,收集分离后的产物。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超滤膜分离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超滤膜的分离效果与膜孔径、操作压力和溶液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膜孔径较大时,可以分离较大分子物质和胶体颗粒;而当膜孔径较小时,可以分离更小的分子物质和溶质。

此外,适当提高操作压力和溶液浓度,也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

实验应用:超滤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生物工程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水处理中,超滤膜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和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在生物工程中,超滤膜可以用于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等过程中的分离和浓缩。

在食品加工中,超滤膜可以用于乳制品、果汁等的浓缩和分离。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超滤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对溶液中不同分子物质的有效分离和浓缩。

同时,我们也发现超滤膜分离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膜分离技术,研究了溶液中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浓缩过程。

实验中使用了超滤膜和纳滤膜进行溶液的分离,并通过测定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膜通量来评估膜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引言: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来实现溶质分离和浓缩的方法。

它基于膜的微孔、孔隙或分子筛效应,使溶质按照其分子大小、电荷、亲疏水性等特性在膜上发生渗透,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和纯化。

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设备紧凑等优点,因此在化工、生物医药、环境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超滤膜、纳滤膜、溶液样品、膜分离设备等。

2. 实验步骤:a. 将溶液样品注入膜分离设备中,设定操作参数。

b. 开始实验,观察溶液在膜上的渗透过程。

c. 测定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计算膜通量。

d.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膜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次实验使用了超滤膜和纳滤膜进行溶液的分离。

超滤膜是一种具有较大孔径的膜,适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大的溶质,如蛋白质、胶体等。

纳滤膜则具有较小的孔径,可以分离分子量较小的溶质,如离子、小分子有机物等。

通过实验,我们研究了不同膜对溶液中目标物质的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超滤膜能够有效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溶质。

在实验中,我们将含有蛋白质的溶液注入超滤膜中,通过控制操作参数,观察到蛋白质无法通过超滤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则能够通过膜的微孔渗透出来。

这表明超滤膜能够实现溶液中大分子溶质的有效分离。

而纳滤膜则可以分离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

在实验中,我们将含有离子的溶液注入纳滤膜中,发现纳滤膜能够阻止离子的渗透,使溶液中的大分子溶质得以分离。

这说明纳滤膜能够实现溶液中小分子溶质的有效分离。

通过测定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和膜通量,我们可以评估膜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膜分离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溶质分离和浓缩,且膜通量较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粗酶液的超滤操作实验报告

粗酶液的超滤操作实验报告

粗酶液的超滤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粗酶液的超滤操作过程,了解超滤技术及其在酶液分离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超滤是一种利用超滤膜筛分溶质的方法。

超滤膜孔径大小一般在0.001~0.1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地筛分大分子溶质,如蛋白质、核酸等,而将小分子物质和溶剂通过。

在酶液分离中,可以利用超滤技术去除大分子酶,得到纯化的酶液。

实验材料与设备:
1. 粗酶液
2. 超滤膜
3. 超滤设备(超滤装置、压力调节器、压力表等)
4. 实验器材:锥形瓶、滤纸、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超滤装置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残留。

2. 将粗酶液倒入锥形瓶中,用滤纸过滤除去较大颗粒杂质。

3. 将超滤膜置于超滤装置中的合适位置,密封好。

4. 将滤解好的粗酶液注入超滤装置中,注意不要过量。

5. 打开压力调节器,调节合适的操作压力。

6. 打开超滤设备,开始超滤操作。

7. 根据需要,定期检查超滤液中的浓度,直至得到所需的纯化酶液。

实验结果:
经过超滤操作,粗酶液中的大分子酶被留在超滤膜上,而小分子物质和溶剂通过超滤膜,得到了纯化的酶液。

实验讨论与分析:
1. 超滤操作中应控制好操作压力,避免超过超滤膜的承受范围,导致膜的破裂。

2. 超滤液中酶的浓度会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可以通过定期取样检测来确定超滤时间。

3. 超滤液的流量也与操作压力有关,应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合适的操作压力。

结论:
通过超滤操作,可以有效地分离粗酶液中的大分子酶,得到纯化的酶液。

超滤技术在酶液的分离与纯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验一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实验一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实验一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本实验学时:7×2)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

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与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膜分离法可用于液相和气相。

对于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它微粒的水溶液体系。

膜分离包括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微孔过滤等。

膜分离过程具有无相态变化、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能耗少、适应性强等优点。

目前,在海水淡化、食品加工工业的浓缩分离、工业超纯水制备、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超过滤是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实验掌握这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超过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2、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分离机理通常,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液相膜分离方法有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方法。

图1为各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截留示意图。

对于超滤(UF)而言,一种被广泛用来形象地分析超滤膜分离机理的说法是“筛分”理论。

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具有无数微孔,这些实际存在的孔径不同的孔眼象筛子一样,截留住了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最简单的超滤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当含有高分子(A)和低分子(B)溶质的混合液流过被支撑的超滤膜表面时,溶剂(如水)和低分子溶质(如无机盐类)将透过超滤膜,作为透过液被收集起来,高分子溶质(如有机胶体)则被超滤膜截留而作为浓缩液被回收。

应当指出的是,若超滤完全用“筛分”的概念来解释,则会非常含糊。

在有些情况下,似乎孔径大小是物料分离的唯一支配因素,但对有些情况,超滤膜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起到决定性的截留作用。

如有些膜的孔径既比溶剂分子大,又比溶质分子小,本不应具有截留功能,但令人意外的是,它仍具有明显的分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滤膜分离实验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装置流程图绘出溶液流动路线,标出所经部件所起的作
用。

答:
1-料液灌:储存一定浓度的牛血清蛋白溶液;
2-磁力泵:给牛血清蛋白溶液提供动能;
3-泵进口阀;
4-泵回流阀:旁路调节,防止溢流;
5-预过滤器;
6-滤前压力表:记录过滤前压力;
7-超滤进口阀;
8-微滤进口阀;
9-超滤膜;
10-微滤膜;
11-滤后压力表:记录过滤后压力;
12-超滤清液出口阀;
13-微滤滤液出口阀;
14-浓液流量计:记录浓液流量;
15-清液流量计:记录清液流量;
16-清液灌:储存清夜;
17-浓液灌:储存浓液;
18-排水阀
2.膜组件中加保护液有何意义?
答:为防止灰尘,微生物等进入膜组件,造成堵塞,起膜的保护作用。

3.查阅文献,回答什么是浓差极化?有什么危害?有哪些消除方
法?
答:浓差极化:在超滤过程中,待浓缩循环液加压于膜面,由于小分子物质的透过和根膜管内壁边界层的存在,膜内表面形成圆筒状高浓区,以膜管中心为对称轴,均梯度地分布于膜内表面。

在高浓度区内附着于膜内壁形成一个新的“皮”,使小分子物质透过膜的阻力大大增加,从而产生浓度极差。

危害:影响小分子物质透过速率。

消除方法:选择更大流量,使流体流动状态处于或接近于湍流,扩大分子对流,破坏浓差极化的形成。

4.为什么随着分离时间的进行,膜的通量越来越低?
答:随着小分子物质的透过,在膜内表面上形成一个高浓度区,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形成膜内表面的二次薄膜,这层膜极大增加了小分子物质的透过阻力,也使膜的有效管径变小,变得更易堵塞,所以膜的通量越来越低
5.实验中如果操作压力过高或流量过大会有什么结果?
答:压力不仅是超滤的推动力,还增加浓差极化的程度。

所以超滤时,不能无限增加压力。

超过一定阈值的压力越大,流量越小,流体在膜管内的流动状态就越接近于层流,边界层就越厚,浓差极化程度越大。

6.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

答: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利用一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待分析的有机物,引起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选择地被吸收。

一组吸收随波长而变化的光谱,反映试样的特征。

在紫外可见光的范围内,对于一个特定的波长,吸收的程度正比于试样中该成分的浓度,因此测量光谱
可以进行定性分析,且根据吸收与已知浓度的标样的比较,也可进行定量分析。

7.根据表一所测实验数据,绘制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标准曲线。

表一
图一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标准曲线
由图得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标准方程为y=6.75079*10-4x+0.17217
因为清液浓度过低,不能准确配出低浓度的牛血清蛋白溶液,且吸光
度超出紫外光谱仪的操作范围,所以产生较大误差,因此不用标准方程计算浓度。

从吸光度的大致趋势可以看出清液的浓度着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又因为牛血清蛋白的浓度为20mg/L时吸光度为0.173Abs,所以推测清液浓度c p在20mg/L左右。

本实验取清液浓度c p为20mg/L方便计算。

8.根据表二所测数据计算截留率、透过液通量和溶质浓缩倍数,列出计算过程.
已知膜面积S=0.46m2
表二
计算过程: J=V p/(S*t)=Q清/S
N(R=100%*(c0-c p)/c0
N=c r/c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