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标通过本章教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背景、体裁以及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与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讽刺文学大师,《格列佛游记》是其代表作。

2.2 创作背景《格列佛游记》创作于18世纪初期,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斯威夫特通过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第三章:《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3.1 故事梗概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3.2 主要角色格列佛:本书主人公,一位好奇、勇敢、善良的航海家。

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国王,个子矮小,却心狠手辣。

布罗卜丁格:大人国的国王,巨人般身材,性格温和。

飞岛国居民:具有飞行能力的神秘生物。

慧骃国马:具有高度智慧的马,是慧骃国的统治者。

第四章:《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4.1 讽刺手法对比讽刺、夸张讽刺、拟人讽刺等。

4.2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当时英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宗教虚伪等进行讽刺和批判。

4.3 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第五章:阅读与讨论5.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的故事进行阅读,并总结其主要情节和讽刺手法。

5.2 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阅读成果,讨论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现实意义。

5.3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

幼儿园格列佛游记教案

幼儿园格列佛游记教案

幼儿园格列佛游记教案幼儿园格列佛游记教案课程主题:格列佛游记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熟悉外部世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2. 学习和提高读写的能力,强化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热爱探索冒险的精神。

4.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了解格列佛游记的简介和作者。

2. 阅读、解读和理解格列佛游记的故事内容,包括格列佛走过的山水和经历、这一冒险的基本情节等。

3. 绘制格列佛游记的插图和场景,拼贴和制作手工作品。

4. 创作自己的游记,分享自己的冒险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 向幼儿介绍书名《格列佛游记》以及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

2. 利用图片等教具描述标志性的场景如岛屿、巨型动物、星球等,鼓励幼儿提出猜谜、文化与环境的联系等问题。

二、阅读活动1. 教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讲述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要素。

2. 组织幼儿圈读格列佛游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阅读程度,分别给予每个幼儿1-3页的阅读材料。

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分组的方式,让幼儿分别对个别故事情节进行对话、分析与总结,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4. 让幼儿完成阅读后细节总结,并通过讨论与回顾的形式加深记忆。

三、绘画手工活动1. 组织幼儿绘制或制作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和场景,如岛屿、动物等。

2. 引导幼儿通过拼贴、折纸和粘贴等手工制作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游记,展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堂小游戏1. 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巩固。

2. 可以设置“找异同”等游戏,帮助幼儿对相似和不同之间的语言思维进行理解和表达。

五、作业布置1. 布置幼儿独立完成的作业,思考如下问题:如果你去了外面的世界,你想去哪里?为什么?如果你有一份冒险的日记,你会记录哪些内容?2. 鼓励幼儿积极完成作业,2-3天后归还并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游记和故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开展,幼儿已经能够初步了解外部世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创造能力。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小学生推荐经典童话小说《格列佛游记》。

通过阅读与讨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关于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2.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推测词义、理解故事要点等;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涉及的道德和人类行为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他们撰写自己的书评或故事延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听说过《格列佛游记》吗?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2. 阅读与理解(30分钟)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精选部分,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例如:"故事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3. 讨论与思考(2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涉及的道德和人类行为的问题。

例如:"你们认为格列佛对其他人物的行为有何评价?他的评价合理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不同的意见。

4. 书评或故事延续(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书评或故事延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书评的结构、故事延续的情节设置等。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研究收获,并展望下一步的阅读活动。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更多的经典童话故事,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参与度;2. 书评或故事延续的内容和表达;3. 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

五、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书评或故事延续,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让他们自主选择其他喜欢的童话故事阅读;3. 开展一场《格列佛游记》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作品《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意义。

1.2 学生分享对《格列佛游记》的初步了解和阅读感悟。

1.3 教师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2.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小说主要情节,包括格列佛的冒险经历和各个奇异国度的情况。

2.2 学生讨论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角色,分析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人物性格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格列佛和其他奇异国度的人物。

3.2 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3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性格对故事的影响。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包括对人类社会的讽刺、对人性的探讨等。

4.2 学生分享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举例说明小说中的主题表现。

4.3 教师点评学生分享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意义。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格列佛游记》中的文学手法,如讽刺、夸张、对比等。

6.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说明文学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6.3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斯威夫特的文学技巧。

第七章:斯威夫特时代的背景探究7.1 教师介绍18世纪英国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7.2 学生探讨《格列佛游记》中所反映的18世纪英国社会问题,如殖民主义、阶级矛盾等。

7.3 教师点评学生的探讨,引导深入理解小说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第八章:比较阅读8.1 教师提出比较阅读的任务,选择与《格列佛游记》相似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

8.2 学生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与《格列佛游记》的异同之处。

8.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比较阅读的心得和发现。

【原创】《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原创】《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格列佛游记》名著阅读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3、引导学生通过将作品中的故事与作品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2、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1、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一、以旅游为话题导入。

(说明:教师可启发学生讨论旅游的作用。

旅游主要有这样几个作用:健体、冶情、长识、立业。

我们一般人旅游就是为了健体、冶情、长识,鲁宾逊的旅游是为了立业,我们今后就要认识一个人——格列佛,看看他给我们讲述的精彩的旅游故事。

)二、教师展示几个精彩片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片段一、初到小人国的事;片段二、大人国事情概述。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

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

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

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

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

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

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

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

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

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三、简介作者。

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

斯威夫特的文学才能很早就显露出来,他写过一些诗和文章,但真正使他扬名的是讽刺散文《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在这篇故事中他讽刺和抨击了英国各教派的虚伪和无耻。

此后他又写了《布商的信》(1724—1725,抨击英国政府对爱尔兰的货币政策)、《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讽刺英国对爱尔兰人民利益的压榨和情感的欺侮)等等。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主题:《格列佛游记》教学教案I.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格列佛游记》,了解并探讨争议话题,如殖民主义、奴隶制度等,培养学生批判思考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II. 教学重点:1. 理解《格列佛游记》中的争议话题及背景。

2. 探讨作者在小说中对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的立场。

3. 分析小说中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手法。

III.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2. 阅读理解;3. 辩论;4. 创作写作。

IV. 教学准备:1. 课本《格列佛游记》的文本;2. 讲义和练习题;3. 板书和投影仪。

V.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和主题。

步骤二:阅读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阅读指定章节,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总结出关键信息和主题。

2. 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步骤三:争议话题辩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代表赞同小说中的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一组代表反对。

展开辩论,并鼓励学生提出理由和证据。

步骤四:分析幽默元素和讽刺手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出现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手法,并分析作者使用这些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2. 学生个人或小组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小说中幽默和讽刺的例子,并对作者的态度进行阐述。

步骤五:创作写作(20分钟)鼓励学生使用格列佛的旅行经历为蓝本,以自己喜欢的题材和风格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或文章。

步骤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VI.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创作写作的作业,以及针对《格列佛游记》的阅读笔记。

VII.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格列佛游记》所涉及的争议话题,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创作能力。

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第一课时:引入目标:介绍《格列佛游记》这本著名的冒险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活动:1. 激发兴趣:向学生简单介绍《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小说的标题、主要人物、故事背景和情节。

3. 小组展示:每组选择代表简要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补充或提问。

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程度。

第二课时:细读和理解目标:深入探究《格列佛游记》中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1. 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如关注关键词、找出故事的转折点等。

2. 小组阅读:将学生再次分组,每组阅读小说的一部分,并分析故事情节、角色的特点和活动。

3. 分享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每组分享他们对阅读部分的理解和观点。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特点的分析。

第三课时:创造性活动目标:基于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写作能力。

活动:1.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或人物,然后设计一个思维导图,展示该情节或人物的重要细节和特点。

2. 小说改写: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情节或人物,创作一个自己的版本,要求保留原著的基本框架,但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动。

3. 朗读和分享:学生可以朗读自己创作的部分,并与同学分享,交流他们的创作过程和理念。

评估:评估学生在思维导图和小说改写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三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学生了解了《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的内容和作者,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种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语文教案)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

(语文教案)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格列佛游记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作品运用挖苦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冲突,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斗和殖民主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

2.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品尝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奇特。

4.感受格列佛在布满敌意,奇怪,语言不通的小人国,用他的和善,宽容获得了理解和敬重。

教学重难点:1. 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2. 抓住重点词句,品尝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奇特。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课前同学们查阅了有关格列佛游记的资料,你们都了解了些什么(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之一,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这是一篇寓言小说,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受。

)我们今日学的课文就是四次经受中的一次----小人国奇遇。

板书课题: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奇遇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

2、扫瞄课文,找出文中四字词语,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在小组内说说词语的意思。

齐读并说说各自理解的词语意思。

轻举妄动一饮而尽肃然起敬举止文静国泰民安战无不胜一知半解急不行耐罪魁祸首号啕大哭苦痛万状和颜悦色宽宏大量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格列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用笔勾画,在旁边批注。

1、合作沟通,感受小人国的奇怪。

同学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沟通。

学情预设:A.二十辆车装满了肉……一饮而尽(从文中的数量词中,我看到了格列佛的巨人形象, 他在小人国中永久是居高临下的, 无论皇帝还是大臣,格列佛享受着俯视的痛快)B.皇帝比全部的大臣高出大约我的一个指甲盖……肃然起敬。

(原来皇帝与别人不同的就是他比大臣们高一个指甲盖,这在现实生活中极其微缺乏道的高度,在小人国是成为皇帝的重要条件。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格列佛游记中的重要角色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分析和解释格列佛游记中的寓意和讽刺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格列佛游记简介a. 作者简介b. 小说背景及出版历史c. 小说主要内容概述2. 格列佛的冒险旅程a. 格列佛的出发和第一次冒险b. 格列佛在多巴丸国的遭遇c. 格列佛在布罗别利克国的经历d. 格列佛在利利普特国的经历e. 格列佛的归来和总结3. 格列佛游记的主题和寓意a. 人类的贪婪和无知b. 社会制度的讽刺和批判c. 文明与野蛮的对比d. 人类的改变和自我认知4. 格列佛游记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a. 格列佛的形象及其价值观b. 各个岛国的统治者和居民形象c. 格列佛与小人国居民的对比d. 格列佛与野人的对话和相处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格列佛游记简介1. 利用多媒体资源介绍作者约瑟夫·斯威夫特及其作品。

2. 通读小说简介,了解小说的大致情节和主要角色。

第二课:格列佛的冒险旅程1. 向学生介绍格列佛的出发和第一次冒险,讨论他在那个国家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事物。

2. 分小组讨论并展示格列佛在多巴丸国、布罗别利克国和利利普特国的经历和所见所闻。

3.鼓励学生分析和比较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明程度。

第三课:格列佛游记的主题和寓意1.以小组讨论形式,探讨小说中揭示出的人类贪婪和无知的问题。

2. 分析小说中对社会制度的讽刺和批判,讨论其中的寓意和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对文明和野蛮的对比,以及格列佛在这一对比中所起的作用。

第四课:格列佛游记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1. 分析格列佛的形象及其价值观,探讨他在整个旅程中的变化和成长。

2. 分析并对比各个岛国的统治者和居民的形象特点,以及格列佛与他们的关系。

3.比较格列佛与小人国居民的不同,并探讨这种对比营造的效果。

4.分析格列佛与野人的对话和相处,讨论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本章目标:使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主题等。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背景:介绍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背景。

1.2.2 作品概述:概括介绍小说的情节、人物、设定等。

1.2.3 作品主题:分析《格列佛游记》的主要主题,如批判封建制度、讽刺人类弱点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二章:小说梗概2.1 本章目标:使学生掌握《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为后续深入分析做铺垫。

2.2 教学内容:2.2.1 故事梗概:详细讲述格列佛的冒险旅程,包括他在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等地的经历。

2.2.2 人物关系:介绍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格列佛与国王、官员、船员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结合小说原文,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本章目标:使学生了解并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塑造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主要人物:分析格列佛、国王、官员等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意义等。

3.2.2 人物描写:学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小说原文,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本章目标:使学生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4.2.1 主题内涵:探讨《格列佛游记》中的批判封建制度、讽刺人类弱点等主题。

4.2.2 主题表现:分析小说中如何表现这些主题,如通过情节、人物、象征等手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结合小说内容,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本章目标:使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拓展相关阅读。

5.2 教学内容:5.2.1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
国王在选拔官员时,让人们在绳上跳舞,谁跳得高便可以当大官。在盛大的节日里,官员们还在横杆上下表演 特技。按表演技艺的高低,分别赏给蓝、红、绿不同颜色的丝线。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高跟党、低跟党。
这个国家常和邻近岛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格列佛跨过海面,用绳子把敌方的战舰全部拉了过来。为此,国 王赐给他尊贵的爵位。一次,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于是 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并把他的双眼刺瞎。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到不来夫斯古国。再从 那儿找到了一只小船,便乘船离去。他在公海上遇到一只英国商船。他便搭乘这只商船,回到了伦敦。主题思想:
六、课堂检测
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并把它与《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讨论两位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答: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鲁滨孙,与鲁滨孙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 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 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现代 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3、小说以什么为线索?以格列佛传奇的经历为线索
三、阅读精彩片段——《宫廷游戏》、《语言的妙用》。
1.节选的这两个片断,分别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故事?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答: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斯勋章和蓟花勋章 的绶带
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 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讽刺对象: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特点;(3)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小说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和尊重;(2)学会关注社会现象,思考人生哲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2)阅读小说第一章,了解主人公格列佛的初次冒险。

2. 第二课时:(1)阅读小说第二章,分析格列佛在利立浦特的奇遇;(2)讨论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如:矮人国的政治斗争。

3. 第三课时:(1)阅读小说第三章,了解格列佛在布罗卜丁奈格的冒险;(2)分析小说中的寓意,如:大人国的民主制度。

4. 第四课时:(1)阅读小说第四章,探讨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所见所闻;(2)评价小说中的讽刺效果,如:飞岛国的科技与道德。

5. 第五课时:(1)阅读小说第五章,了解格列佛回到家乡的经历;(2)总结小说主题,探讨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进行深入解读;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4.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评价;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格列佛游记》原著或改编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研究《格列佛游记》的书籍和论文;3. 网络资源:关于《格列佛游记》的介绍、评论和分析文章;4. 影视作品:改编自《格列佛游记》的电影或电视剧。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格列佛游记》的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生平。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格列佛游记》吗?它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一、二章,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阅读《格列佛游记》的感悟。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格列佛游记》的故事梗概,重点介绍主人公格列佛的冒险经历。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如格列佛在小人国的遭遇。

3.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四、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格列佛游记》的感悟。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学生继续阅读《格列佛游记》后续章节,了解格列佛的冒险经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格列佛游记》的基本内容,培养了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后作业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及其生平。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作家、讽刺家,被誉为“英国讽刺文学之父”。

他的代表作品有《格列佛游记》、《一只桶的故事》等。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标题:《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材背景《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26年所写的小说。

该小说以惊人的幽默和荒诞为特色,同时也对时代问题进行了犀利的讽刺。

其主人公是格列佛,一个名叫拉彭(Luggnagg)的国家的达官。

在他的旅程中,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和文化,如小人国、巨人国、赤道和太平洋。

故事通过各种奇怪的冒险和经历,探讨了人性、社会和科学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性目标•理解小说的情节、主题和背景;•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和角色的发展;•掌握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技术(如模仿、比喻、象征和以假乱真等);•了解小说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技能性目标•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对英语的阅读和口语能力;•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性目标•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课前热身为了让学生对小说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小说的内容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看法。

这可能包括小说中的某些情节、角色和主题等。

第二课:影响分析在这一课上,老师将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并鼓励他们思考他们在小说中所反映的哲学和社会观。

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因为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小说的核心精神。

第三课:人物分析在这一课上,老师将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包括格列佛和他所遇到的其他人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分析的角色,老师应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章节并讨论他们所学到的细节。

第四课:文学技术分析在这一课上,老师将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技术。

这可能包括模仿、比喻、象征、以假乱真和情感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分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第五课:历史和文化分析在这一课中,老师将与学生一起探讨小说中反映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可能包括对18世纪英国社会、科技和政治的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将能够对小说的背景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六课:小说的解读在这一课上,老师将与学生一起探讨小说的意义并尝试对其进行解读。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能够:1. 掌握《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和主题;2. 理解并运用小说中的重要思想和道德价值观;3. 提高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格列佛游记》的核心思想;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3. 探讨小说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意义;4.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教学准备1. 《格列佛游记》的原文和中文翻译资料;2. 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3. 针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题。

四、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你对《格列佛游记》这个名字有什么印象?- 你对旅行和冒险故事感兴趣吗?- 你希望从旅行中获得什么?核心内容呈现2. 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作者。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让学生对作者和他的作品有初步了解。

3. 按章节或主题讲解小说的内容,重点突出作者的讽刺和审视社会现象的手法。

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展示和分享各自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4.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5. 引发学生对小说中的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整理思路并汇报讨论结果。

拓展活动6.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或创作后续故事。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想象。

7. 组织写作活动,让学生撰写关于小说主题、人物分析或者个人感悟的文章。

提供指导性问题和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总结反思8. 整合课堂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和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交流互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3. 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4. 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和写作能力。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其作品背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章节概要:《格列佛游记》共四卷,分别介绍了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2. 重点分析:第一卷小人国和第二卷大人国的篇章,理解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3. 难点解析:第三卷飞岛国的荒诞性和第四卷慧骃国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概述四卷内容。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一卷小人国章节,分析小说讽刺手法。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二卷大人国章节,讨论作者的批判意图。

4. 第四课时:阅读第三卷飞岛国章节,解析荒诞性特点。

5. 第五课时:阅读第四卷慧骃国章节,探讨寓意及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2.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深入分析,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分享。

3.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小说中讽刺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2. 结合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在合作、分析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格列佛游记》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相关评论和研究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网上资源:如视频、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和丰富学生视野。

八、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 鼓励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3. 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鼓励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思考。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教案名称: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教案时间:预计2课时教案目标:1. 了解并掌握《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 掌握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重点:1. 掌握《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 分析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教学准备:1. 《格列佛游记》原文2. 打印或制作学生阅读辅助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了解程度。

2. 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和背景。

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 分发辅助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填写相关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故事的进展和主要角色。

4. 小组讨论,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确认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3.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和展示,在小组之间交流分享。

4. 整理学生的思路和意见,让他们展示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见解。

5. 总结课堂,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思考。

教学扩展:1. 邀请学生进行书评写作,让他们总结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和评价。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的情况2. 学生书评的内容和质量3. 学生对于《格列佛游记》中心思想和主题的理解情况。

小学五年级课教案世界名著之格列佛游记

小学五年级课教案世界名著之格列佛游记

小学五年级课教案世界名著之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名著,它以幽默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荒谬和愚昧。

作为小学五年级的教案,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角色,引导学生理解这部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

本教案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部分是引言,不计入字数)1. 学习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 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 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角色形象与道德观念;- 理解作者通过幽默手法传达的思想和见解;- 运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并讨论格列佛游记的主题。

2. 准备工作- 复习传统童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前阅读格列佛游记,熟悉其故事情节。

3. 教学过程(这里开始正文,不计入字数)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传统童话故事,例如《灰姑娘》或《白雪公主》,并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形象。

通过这个导入,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兴趣,并为后续课堂活动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并提及他的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

然后,通过教师阅读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格列佛游记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包括格列佛的冒险旅程、他遇到的各种奇特的生物和岛屿,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第三步:探究分小组讨论格列佛游记中的重要角色和他们的特点,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集思广益,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角色的形象与道德观念,并展示研究结果。

第四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幽默手法及其背后所传达的思想和见解。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相关的支持材料和例证。

第五步: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格列佛游记中所涉及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辩论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论能力。

4. 小结与延伸(这部分是总结,不计入字数)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格列佛游记,不仅了解了这部世界名著的情节和角色,还探究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列佛游记教案设计
格列佛游记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写成,一共由四部分组成。

下面是的格列佛游记教案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导读目标:
1、向学生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精彩的片段,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名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阅读《格列佛游记》,准备教学课件
四、导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们已经读了哪些书?读书有什么好处?
出示读书名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今天,老师还要向你们特别推荐一本非常好看的书。

2.简介《格列佛游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本书对英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其幻想手法、离奇的描写令人叫绝,大人和儿童都喜欢读,许多人多次阅读这本书。

中外著名作家伏尔泰、拜伦、高尔基、鲁迅都非常推崇这部作品并给予高度评价。

自出版以来,它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的常备书。

多么高的评价!这本书就是世界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

板书:格列佛游记
3.出示书的封面,简介作者——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

(二)走进文本,进入“小人国”
1.走进文本,简介格列佛。

格列佛,英国人。

十四岁那年,父亲把他送进著名的剑桥大学读书,三年后因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

他先后在外科医生贝茨先生和莱顿医学研究中心学医。

他最想干的事是航海旅行,他利用休息时间和父亲寄给他的少量的钱学习航海技术和数学知识。

他知道,在将来的航海旅行中,医学会很有用处的。

2.1699年,格列佛接受了“羚羊号”船长的邀请,在船上做外科医生,随船出航南太平洋,开始了他人生中一系列的奇遇。

他先后去过很多有趣的地方,首先我们跟随他走进小人国看一看。

(板书:小人国)
3.出示文字,让学生阅读。

我醒来时,太阳正好从东方升起。

我想站起来,却动弹不得;
由于我恰好是仰天躺着,这时我发现自己的胳膊和腿都被牢牢地绑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厚,也同样地绑着,从腋窝到大腿,我感觉身上也横绑着一些细细的带子。

我只能朝上看。

太阳开始热起来了,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听到周围一片嘈杂声,可我躺着的姿势,除了天空什么也看不到。

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个什么活的东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动,轻轻地向前移着,越过我胸脯,到了我的下巴前。

我尽力将眼睛往下看,竟发现一个身高不足六英寸、手持弓箭、背负箭袋的人!与此同时,我估计至少有四十个他的同类随他而来。

我大为惊奇,猛吼一声,结果吓得他们全部掉头就跑。

他们中有几个从我腰部往下跳,竟跌伤了。

出示一个不足六英寸的玩具娃娃,引导学生想象小人国的人的样子,格列佛的心理活动及被绑的原因。

4.出示格列佛被缚的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当时发生的事情。

提问:你想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吗?你认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5.出示图片,想象小人国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格列佛在小人国是怎样生活的?(例如小人国居民的生活和格列佛生活的饮食起居
等情况。

)
6.格列佛在小人国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我们来读一段文字。

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渡过运河到达了敌舰队停泊的地方。

敌人见到我时一个个吓坏了。

他们赶忙从舰上跳到海里,拼命地向岸边游去。

当时跳下水逃命的不下三万人。

到了那儿,我拿出工具,把钩子在每只船头的孔里套牢,把所有绳子的另一端收拢扎在一起。

此时,敌人放射了几千支箭,许多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我疼痛难忍,工作也大受干扰。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我套牢了所有的钩子,拿起绳结就拉,可是船却一动不动。

我放下绳索,取出小刀,割断了系着铁锚的绳子,这时我的脸上和手上大约中了两百支箭。

我不管这些,拾起系着铁钩的绳索,轻而易举地将敌方最大的五十艘战舰拖回来了。

抓住片段中的几个数字引导学生想象小人国的三万多人见到格列佛纷纷跳水逃命的情景和格列佛一人拖回五十艘战舰的有趣场景。

7.格列佛在小人国还有哪些离奇的经历呢?
播放有关视频,阅读“小人国游记”目录,引导学生利用目录读书。

(三)走进“大人国”
1.格列佛去过小人国,也去过大人国,大人国的人到底有多大呢?让学生想象。

2.欣赏视频和图片,阅读书上相关文字,想象大人国各种动物的巨大和格列佛的渺小。

书中片段:
在御花园,还发生过一次更危险的事故。

当时,小保姆把我放在一个她认为很安全的地方,让我自由自在地胡思乱想,就在她不在我眼前有听不到我这里声响的时候,一条白色长耳朵小狗走进花园,循着我的气味,直接走到我身边,将我一口衔起,有摇着尾巴,轻轻地把我放在地上。

幸运的是,这条狗训练有素,我虽然被它用牙齿咬住衔起,却并未被咬伤,甚至连衣服也没有被撕破。

但我却被吓得灵魂出窍,过了几分钟才苏醒过来。

3.出示图片,想象格列佛在大人国是怎样生活的?
4.出示一学生看过“大人国”后的感想:
离开小人国,我又跟着格列佛去了大人国。

如果一个超过70英尺的巨人站在你的面前,你会不会被吓得面色铁青、魂飞魄散呢?而格列佛正好不幸碰到了。

他们的长相、样子与我们都差不多,但身形巨大得让人恐惧。

他们的猫比公牛大3倍,而他们的狗呢?说出来更会吓哭你,它——相当于4只大象那么高大!那里的云雀,比天鹅还大;那儿的苍蝇相当于一只云雀大小。

因为格列佛太小了,他住进了巨人专门为他设计的小箱子里,里面有做工精细的小床、小椅子、小桌子、小柜子等各类生活用具。

看到这里,我仿佛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不是“大人国”的人巨大,而是格列佛变小了,变得好小,好小,就像一个能说会动的充满感情的玩具小人,住在玩具小房里,在可爱的小房里睡觉、吃饭。

格列佛好像生活在神奇的童话世界中,这是多么有趣呀!
(四)简介“飞岛国”和“慧马国”,引领学生读书
1.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激发学生阅读“飞岛国游记”和“慧马国游记”的兴趣。

2.教师: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我们应该自己去读书。

我们怎样读一本好书呢?
出示“温馨指引”:
课外阅读很重要,以下几点请做到
借助插图和目录,主要内容要知道
精彩片段仔细读,略读精读少不了
阅读思考相结合,文本内涵细推敲
持之以恒读好书,终生受益人人笑
同学们,让我们和好书交朋友,一起捧起《格列佛游记》这本好书,与格列佛一起游历那神奇的世界去吧!
板书:
格列佛游记
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