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标准
1 当电缆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地下水位较低,且无高温介质和熔化金属液体流入可能的地区,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为18根及以下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

多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敷设。

2 电力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水平净距为35mm,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3 电缆在电缆沟和电缆遂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表7.3.3.3所列数值。

5 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0.35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0.50m在盐雾地区或化学气体腐蚀地区,电缆支架应涂防腐漆或采用铸铁支架。

6 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应做坡度不小于0.5%的排水沟。

积水可起直接接入排水管道或经集水坑用泵排出。

7 在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

但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可并列敷设。

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

8 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

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变电所围墙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

此门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制作,并应装锁。

9 隧道内采用电缆桥、托盘敷设时,应符合本规范第9.11节的有关规定。

并应每隔50m安装一个防火密闭隔门,桥架、托盘通过防火的密闭隔门或可燃性的隔板墙时,通过段的电缆应作防火处理。

10 电缆沟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每块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

11 电缆隧道的净高不应低于1.90m,有困难时局部地段可适当降低。

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一般为自然通风。

12 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入孔),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 时,尚应增加出口。

人孔井的直径不应小于0.70m。

13 电缆遂道内应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14 其他管线不得横穿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和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应尽可能避误免隧道局部下降。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髓是什么?
钢结构是各向同性材料,本构关系极为简单,只要掌握强度,稳定和构造,剩下的就是受力分析,这恰好是我们的特长。

而钢筋混凝土却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为 1,材料力学指标的几何级变化:钢筋强度,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差一个数量级。

钢筋的延伸率和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极限应变差的更远。

2,混凝土力学指标的离散性较大;3,混凝土材料的蠕变性能。

第一个特性决定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当有钢筋的抗拉强度来决定构件的承载力时,因其延伸率很大,而表现出延性破坏特征,反之即为脆性破坏。

如抗弯适筋梁和超筋梁,大小偏心受压。

而抗剪构件,在桁架受力模型中,不存在强度正比关系(抗弯尽管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比关系,但基本接近正比),而只是双线性关系,所以,其适筋时的延性也
不如抗弯适筋梁,只就是概念设计中的强剪弱弯的由来
第二个离散性较大的特性决定了为了满足相同的安全度,就需要更大的强度富裕(平均强度与设计强度之比),这一点在七四规范中反应在安全系数K中(抗弯 1.4,抗压,抗剪是 1.55),新规范在公式中已经不见,但可从背景材料的统计回归上找到
第三个特性即混凝土的蠕变性能是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之一,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合理设计的混凝土结构能按设计者的意图调节
其内力。

带裂缝工作的构件其塑性铰不是一点而是一个区域。

在结构的概念设计中,有一条很重要,是在罕遇地震时,结构不存在强度的富裕而只有抵抗变形能力的好坏之分,即结构都要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或弹塑性阶段)。

设计时,让塑性铰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多少构件适量破坏以吸收地震输入能量,而地震之后又容易修复;那些关键构件是最后防线等等,这才是抗震设计的精髓。

根据这个思路,就不难理解抗震规范中的许多要求了。

比如说,短柱有典型的剪切破坏特征,配箍率和轴压比直接影响到柱的延性。

框支剪力墙结构因变形过于集中而影响到抗震性能,转换板结
构刚度突变最大,在高烈度区尽量少用。

另,TBSA因其采用七自由度薄壁杆模型分析剪力墙,不能反映剪力滞后效应。

同时,由于多了一个强制约束,在转换层及上下各一层将出现很大的误差,但其总体计算及普通楼层分析还是不错。

首层作为嵌固只是一个假定,只要水平力有交代,嵌固放在那里都行(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

事实上,首层板厚100或500,对建筑物顶点位移影响不超过 5%,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仅仅为了满足计算中的简化模型而要求板厚,但必须了解模型与实际的出入可能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而在设计中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我觉得,规范是“照着做,一般不会出问题的一些要求”。

设计中,如果不时考虑一下,如果不遵守这一条文,又会怎样后,自然会加深对规范的理解,同时又能大大拓宽设计思路。

当然,我不是提倡大家都来突破规范,超规范时,还得让总工拍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