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第四章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圣才出品】
第四章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一、名词解释1.三皇同盟答:三皇同盟是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
三皇同盟分两个阶段:①1873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
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
俾斯麦鼓励法国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的安全,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
由于三国目的各异,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脆弱。
②1881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
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
2.《地中海协定》答:《地中海协定》是指对《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和《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的统称。
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在德国的推动下,1887年2月英意签订针对法国的《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奥匈、西班牙先后加入。
《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英意约定两国维持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和黑海的现状;英国支持意大利的北非政策,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政策;但英国可以在意大利和法国冲突时不给予意大利援助。
1887年12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意大利随后参加。
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三国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和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势力在土耳其的扩展。
该协定具有明显针对俄国的性质。
3.《再保险条约》答:《再保险条约》是指1887年6月18日,德俄签订的条约。
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
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
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
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
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
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
现代国际关系史(1)
1942年12月《联合国家宣言》缔结反法西斯联盟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支由欧洲国 家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其突出特点是在全世 界制造了东西方对抗的两极格局,并且把意识 形态之争掺杂进现代国际关系的复杂纷争里。 美苏竞相发展 起来的核武器, 更是把人类置 于有史以来最 危险的自我毁 灭的境地。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反对帝国主义兼 并弱小民族,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一、苏俄建国初期的对外政策 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三、两次对华宣言和早期的中苏关系
一、苏俄建国初期的对外政策
1、苏俄建国初期的国内外形势:严峻——外:帝 国主义仇视;内:战争破坏。苏俄初期对外政策 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退出战争,取得和平 的国际环境,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批重要的对外政策文件, 宣布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新原则。 3、苏维埃政府不仅在宣言和文件中,而且在外交 实践中为创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树立了典范。
5、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雅尔塔体系亦逐步 解体。目前的国际局面,就处于旧的国际格局 已经解体、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阶段 之中。(一超多强)
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以来国际格 局在几百年中的大变化反映了国际关系中 心舞台的转移。
三、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
1、古代 2、17-18世纪 3、20世纪以来
二、国际关系演变的基本脉络
(一)近代之前的国际关系
(二)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的脉络: 近代
以来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是一种很不稳定的、 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不过其演变还 是有着自身发展的明晰轨迹。
(一)近代之前的国际关系
在古代和中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交通困难,信息闭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局限 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之中。世界只是一个地理上 的整体概念,而即便是这个地理上的整体概念 也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认识。各个地域根据本 身的地理条件、文化环境逐渐形成了类型各异 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无论其存在于地球上哪 一部分,都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关系。
《简明国际关系史》框架
《简明国际关系史》框架第一编战后国际体系的建立第一章战后国际形势与国际力量对比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第二节对战败国的处理1、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2、五国和约的签署3、四强分区占领德国4、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第二章冷战的形成第一节美国的全球战略1、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联合国家宣言(2)罗斯福的世界蓝图2、杜鲁门主义(1)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和遏制思想(2)丘吉尔富尔顿“铁幕“说(3)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3、马歇尔计划第二节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战后初期的苏联外交政策2、中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3、情报局和经互会的建立第三节德国的分裂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布鲁塞尔条约的缔结2、柏林危机和德国的分裂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1)《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签订(2)北约的诞生(3)从普利文计划到巴黎协定(4)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第三章战后初期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1、三大外交方针的提出与确立2、中苏结盟(1)中苏结盟的背景和原因(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协议的主要内容(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3、新中国外交的开展(1)与友好国家建交并发展关系(2)清理在华帝国主义势力(3)中美关系第二节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日内瓦会议1、朝鲜战争(1)朝鲜半岛光复与南北独立(2)美军介入并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4)朝鲜停战谈判2、印度支那战争(1)八月革命(2)法国殖民统治卷土重来(3)中国的国际主义援助3、1954年日内瓦会议(1)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2)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讨论第三节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其在亚太的同盟体系1、美国单独对日媾和(1)旧金山对日单独和约(2)《日美安全条约》和《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2、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1)《澳新美安全条约》的缔结(2)《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缔结第四节亚洲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1、尼西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2、印巴分治(1)印度教徒同穆斯林发生教派冲突(2)蒙巴顿分治方案(3)克什米尔成为印巴冲突的根源第五节战后中东1、叙利亚与黎巴嫩获得独立2、巴勒斯坦问题和第一次中东战争(1)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二)号决议(2)第一次中东战争3、埃及共和国的建立第二编战后国际体系的变化第四章苏联对外战略调整机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一节冷战对峙下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1、苏联“三和”路线的确立2、美苏冷战政策的强化第二节苏联缓和与西方关系的最初努力1、奥地利国家条约2、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3、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4、苏联与日本恢复邦交第三节美苏关系:从局部危机到有限缓和1、戴维营会谈2、U-2飞机事件与四国首脑会议的流产3、苏美首脑维也纳会议4、第二次柏林危机5、古巴导弹危机6、美苏“热线”的建立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第四节越南战争与美苏关系1、越南战争与美苏关系的“冻结”2、葛拉斯保罗会谈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五节社会主义阵营:从内部危机到公开分裂1、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恢复与反复2、波兹南事件3、匈牙利事件4、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勃列日涅夫主义5、中苏分裂第五章西方阵营的变化第一节西欧走向一体化1、战后西欧一体化的原因2、从《巴黎条约》到《罗马条约》3、欧共体的扩大第二节戴高乐主义1、法德和解2、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3、法苏关系与法中建交第三节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1、勃兰特与“新东方政策”2、《东方条约》3、《四大国协定》与两德《基础条约》第四节日本外交政策的调整1、《新日美安全条约》与日美关系2、无第六章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一节第三世界的形成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亚非会议的召开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77国集团的形成第二节亚洲国家的反帝反霸斗争1、印度支那人们的抗美救国斗争2、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第三节阿拉伯国家反帝反霸反侵略斗争1、苏伊士运河事件与第二次中东战争2、艾森豪威尔主义3、第三次中东战争4、第四次中东战争5、埃以《戴维营协议》第四节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霸斗争1、英法葡殖民地的瓦解2、刚果事件3、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4、南部非洲人民反对百人种族主义的斗争(1)津巴布韦取得独立(2)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覆灭(3)纳米比亚取得独立第五节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斗争1、多米尼加反美斗争与美国的干涉2、巴拿马争取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3、拉美国家的联合自强与反霸斗争第六节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1、南北对话2、南南合作3、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第七章美国对外战略调整与东西方关系缓和第一节美国的内外困境第二节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1、尼克松主义的出台2、美国的战略收缩第三节东西方关系的缓和1、尼克松的对苏缓和政策2、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3、美苏首脑会谈4、《美苏贸易协定》5、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2)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6、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7、中欧裁军会议第八章美苏争霸新态势第一节缓和背景下的美苏对外战略1、卡特政府与缓和战略2、苏联的全球性进攻战略第二节苏联的扩张浪潮1、苏联在南亚的渗透2、苏联在非洲的扩张3、苏联支持越南反华与侵略柬埔寨第三节苏联入侵阿富汗与卡特主义的出台1、苏联入侵阿富汗2、卡特主义的出台第四节里根上台与美苏新冷战1、新遏制战略2、美苏军控谈判失败(1)欧洲中程导弹谈判及其失败(2)裁剪战略核武器谈判及其失败3、“战略防御计划”与美苏军备竞赛的升级4、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反击5、美国与波兰危机第三编战后两极体系的瓦解第九章走向多极世界第一节国际关系的新变化1、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新特点2、无第二节主要国家的改革与对外关系变化1、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欧共体的深化与扩大(1)政治一体化的发展(2)“尤里卡“计划(3)建立统一大市场3、日本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日关系第三节第三世界的动荡1、两伊战争2、黎巴嫩战争3、柬埔寨问题4、中美洲动荡与拉美债务危机(1)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动荡(2)孔塔多拉集团与利马集团(3)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4)拉美债务危机第十章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与美苏关系第一节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第二节苏联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1、以让步推动裁军进程2、通过首脑会晤改善与美国的关系3、谋求建立“全欧大厦”4、减少对第三世界的卷入,改善苏中关系第三节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第十一章雅尔塔体系的崩溃第一节东欧剧变1、波兰:团结工会上台2、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围绕重评历史展开的变革3、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转变4、民主德国:柏林墙的坍塌第二节两德统一1、德国统一的内部进程2、关于德国统一的“2+4会议”(1)德国统一后与军事联盟的关系问题(2)统一后的德国与波兰边界问题(3)结束四大国在两个德国的“权利和责任“问题第三节苏联解体第四编向新的国际体系过度第十二章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政策第一节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第二节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1、加强安全的战略(1)灵活的有选择的参与军事战略(2)新时期的同盟战略与整体的地区安全战略(3)美国参与的和平行动的指导方针2、促进美国经济繁荣的战略(1)战略贸易理论与国家出口战略(2)倡导自由贸易体制谋求对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3)公平贸易口号下的单方面强制手段3、促进民主战略(1)“民主和评论”与人权政策的提出(2)支出俄罗斯的民主改革进程(3)西半球民主共同体与对海地、古巴的制裁第三节乔治·W·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1、抨击“接触战略”:2001年美国《四年防务审查报告解读》2、“9·11事件”和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第十三章欧洲格局的重建第一节前南地区的动荡1、波黑内战2、科索沃战争第二节从“马约”、“阿约”到“尼约”: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3、欧盟东扩第三节冷战后的北约1、北约重新整合2、北约东扩第四节冷战后俄罗斯外交的演变1、向西方“一边倒”时期2、“多极化外交”时期3、普京的“务实外交”第十四章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形势第一节APEC的建立与发展1、APEC的建立和中国代表权问题2、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节冷战后的东北亚1、朝鲜半岛的核危机2、朝韩首脑《6·15联合宣言》和朝鲜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3、冷战后的日本第三节冷战后的东南亚1、印度支那局势趋于平稳2、东盟地区论坛和“10+3”、“10+1”机制第四节南亚局势与印巴关系1、南亚局势2、印巴局势第五节阿富汗和中亚局势1、“9·11事件”前的阿富汗局势2、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3、冷战后的中亚形势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第十五章冷战后的中东和非洲局势第一节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核查危机1、海湾战争2、美伊核查危机第二节马德里和平进程起步1、马德里和平会议的召开2、多边谈判3、约旦河以色列问题的政治解决4、叙以和黎以谈判第三节奥斯陆协定和起伏跌宕的巴以谈判1、奥斯陆协定(1)巴解自治和以色列相互承认协议(1993年9月9日)(2)巴以《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1993年9月13日)(3)《加沙-杰里科协议》(1994年5月4日)(4)《关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过度协议》(1995年9月28日)2、巴以和平进程总体僵局、局部进展的阶段(1)《在希伯仑重新部署军队的议定书》(1997年1月17日)(2)《怀伊备忘录》(1998年10月23日)(3)《沙姆沙伊赫备忘录》(1999年9月4日)(4)巴以美戴维营首脑会谈(2000年7月11日至25日)3、巴以谈判全面停滞第四节冷战后的非洲局势1、冷战结束带来的冲击(1)前苏联“非资本主义道路”破产所产生的影响(2)西方国家的诱压(3)部族主义对国家的稳定提出挑战(4)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乘虚而入2、非洲发展的前景和中非合作第十六章联合国任重道远第一节联合国改革1、联合国机构改革(1)加利改革的挫折(2)安南《革新联合国:改革方案》2、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第二节第二代维持和平行动1、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2、《和平纲领》3、第二代维和行动(1)冷战后维和行动的特点(2)联合国索马里行动的挫折第三节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的进展1、《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生效2、《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限期延长。
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笔记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
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
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
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①、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
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
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②、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
③、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
④、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
B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①、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②、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③、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④、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⑤、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
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
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①、。
社会发展学院《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发展学院《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教师:常县宾总学时数:54 学分:4 适用专业:外交学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2.课程的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国际间相互依存和依赖成为国际关系中日益明显的趋势。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还是弱国,都要用相当的精力来考虑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因为国际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内,牵动和制约着国内政策。
如何从历史的、理论的、法学的多种角度来研究国际关系;如何借鉴与吸收国外有关国际关系学说中的合理成份;如何在学科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这些都是摆在当前国际关系研究面前的重要课题。
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历史的脉搏,追踪历史的脚步,思考历史的变幻,这是开设本课的宗旨。
3.课程的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的内涵;掌握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战后两大阵营的形成、对抗及分化、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面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教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教学目的与要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本章主要讲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
要求学生了解:(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2)欧洲五强的崛起教学重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国际关系发展中的意义;19世纪以前欧洲的国际关系教学难点: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三十年战争、十七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三十年战争、十七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良心整理,打印版)
题目索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名词解释: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尼德兰革命简答题:1、概述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2、简述西欧的兴起。
思考题: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名词解释:“掷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乌得勒支条约》《航海条例》简答题:1、简述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3、试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历史意义。
4、简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5、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思考题:1、结合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4、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名词解释:《提尔西特条约》大陆封锁体系《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二次巴黎和约》《最后议定书》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东方问题路易·波拿巴克里米亚战争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铁血政策”安政五国条约第二次美英战争“门罗宣言”阿拉斯加购买“门户开放”政策“大棒政策”“金元外交”简答题:1简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2试析大陆封锁制度失败的原因。
3试析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4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5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思考题:1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2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形成的动力与原因有那些?3结合第一章的相关内容试述美国对外政策思想的演变。
第四章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名词解释:三皇同盟《地中海协定》《再保险条约》巴格达铁路问题复习题:1、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2、试述大陆联盟体系得以维持的机制。
第四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全解
? 1920 年1月20 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联正 式宣告成立。
? (三)内容 ? 1.国联章程 (1)国联大会: (2)行政院 (3)理事会 ? (4)秘书处: ? (5)国际法院、国际劳工组织等 ? 国联所在地设日内瓦 ? 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 ? 经费由各会员国按比例交纳。
? 4、一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兴起,强 烈冲击着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
? (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英 日法意中比荷葡9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国际 会议,史称华盛顿会议
? 美国提议召开/由美国操纵
? 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远东及太平洋问题 ? 全体会议\裁减“军备委员会”\“太平洋及远
东问题委员会”
? 《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军备条约》、 《九国公约》
? 英日同盟终结
? (三)华盛顿会,美英日法四国签订 《关于太平洋所有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 简称《四国条约》
? A、缔约国互相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 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
? B、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或 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 独地采取对付措施;
? C、条约生效之日,英日同盟即行废止。
? (二)华盛顿会议召开
? 1、会议议程 ? 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 二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 ? 2、会议内容 ? (1)《四国条约》 ?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日、法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
?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际成为大国操纵的 工具;
? ③国联不具备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 的可能性;
国际关系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国际关系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国际关系史以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不涉及国际社会的其他行为体。
A:对B:错答案:B2.国际关系史主要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什么关系?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文化关系D:法律关系答案:B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配并决定国际关系走向的主要矛盾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东西方矛盾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北矛盾D: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B4.对于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史分期与断代的主要依据是:A:以重大国际事件为依据B:以主要矛盾变化为依据C:以国际体系演变为依据D:以重要国际会议为依据答案:BC5.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国际关系理论?A:建构主义B:现实主义C:凯恩斯主义D:自由主义答案:ABD第一章测试1.三十年战争以法、瑞联盟取得优势告终。
A:对B:错答案:A2.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A:错B:对答案:B3.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中战败,国势渐衰,()乘机于1640年12月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
A:卢森堡B:荷兰C:瑞士D:葡萄牙答案:D4.三十年战争给()两国带来较大的利益。
A:瑞典、荷兰B: 法国、西班牙C:法国、瑞典D:西班牙、瑞士答案:C5.《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的是()A:法国获得阿尔萨斯B: 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C: 重申“教随国定”的原则D: 瑞典占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等地区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大众政治登上历史舞台,宣告了民族主义的兴起。
A:对B:错答案:A2.1848年欧洲革命只有法国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A:错B:对答案:B3.()年远征俄国的失败决定了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命运。
A:1812B:1814C:1810D:1816答案:A4.维也纳体系瓦解标志性的事件是()。
A:1848欧洲革命B:克里米亚战争C:亚琛会议D:《肖蒙条约》答案:AB5.东方问题之所以成为影响欧洲均势的主要因素,是因为()。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两大军事集团笔记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两大军事集团笔记第四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战争危机的加深第一节三国协议的形成1、1904年英法协定:A、英国开始把德国作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看待,接着英国调整了战略部署:①、一方面在远东与日本结成同盟,以阻止沙俄在远东的扩张;②、另一方面在欧洲开始与法国接近,以期共同对付德国咄咄逼人之势。
B、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定》,谈判的目的是解决促使两国对立的主要根源即殖民地方面的问题,因而签订的协定是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定。
2、德国联俄计划的失败:A、1904年,多格尔沙州事件,德企图与俄结成同盟关系,对抗英国遭失败。
B、1905年,俄战败后,德皇企图签署一项类似1904年讨论国的结盟文件,遭失败。
3、第一此摩洛哥危机:发生在1905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原是德国为了动摇英法合作而发动的,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危机期间,英国始终站在法国的一边,而且,英法两国开始进行谈判,谋求建立军事合作对付德国。
英法协议加强了。
4、英俄协定:A、德意志促使俄国产生了德国是最危险的潜在敌人的想法,终于1907年缔结了《英俄协定》。
这个协定和《英法协定》一样,也是分割殖民地的协定。
B、协定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波斯的决定。
波斯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北面一带为俄国势力,中部为缓冲地带。
在中立地带,彼此保有取得租借权的权力。
东南一带为英国势力范围。
第二个部分是关于阿富汗的协定,俄国承认了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放弃了自己与阿的直接外交关系。
第三个部分是关于西藏的协定,双方约定不干涉西藏内政,不破坏其领土完整,只通过拥有宗主权的中国与它发生关系。
C、英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19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重新组合的过程告一结束。
在这大约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交叉重叠,敌我友关系极不明朗:是英德结盟以制俄,是德国组成大陆同盟以反英,还是英法俄捐弃旧嫌联袂抗德。
当时各主要国家德外交就是围绕着这三个不同目标展开的。
简明国际关系史框架.
第一编战后国际体系的建立第一章战后国际形势与国际力量对比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第二节对战败国的处理1、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2、五国和约的签署3、四强分区占领德国4、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第二章冷战的形成第一节美国的全球战略1、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 联合国家宣言(2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2、杜鲁门主义(1)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和遏制思想(2)丘吉尔富尔顿“铁幕“演说(3)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3、马歇尔计划第二节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战后初期的苏联外交政策2、中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3、情报局和经互会的建立第三节德国的分裂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布鲁塞尔条约的缔结2、柏林危机和德国的分裂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1)《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签订(2)北约的诞生(3)从普利文计划到巴黎协定(4)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第三章战后初期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1、三大外交方针的提出与确立2、中苏结盟(1)中苏结盟的背景和原因(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协议的主要内容(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3、新中国外交的开展(1)与友好国家建交并发展关系(2)清理在华帝国主义势力(3)中美关系第二节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日内瓦会议1、朝鲜战争(1)朝鲜半岛光复与南北独立(2)美军介入并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4)朝鲜停战谈判2、印度支那战争(1)八月革命(2)法国殖民统治卷土重来(3)中国的国际主义援助3、1954年日内瓦会议(1)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2)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讨论第三节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其在亚太的同盟体系1、美国单独对日媾和(1)旧金山对日单独和约(2)《日美安全条约》和《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2、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1)《澳新美安全条约》的缔结(2)《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缔结第四节亚洲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1、尼西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2、印巴分治(1)印度教徒同穆斯林发生教派冲突(2)蒙巴顿分治方案(3)克什米尔成为印巴冲突的根源第五节战后中东1、叙利亚与黎巴嫩获得独立2、巴勒斯坦问题和第一次中东战争(1)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二)号决议(2)第一次中东战争3、埃及共和国的建立第二编战后国际体系的变化第四章苏联对外战略调整机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一节冷战对峙下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1、苏联“三和”路线的确立2、美苏冷战政策的强化第二节苏联缓和与西方关系的最初努力1、奥地利国家条约2、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3、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4、苏联与日本恢复邦交第三节美苏关系:从局部危机到有限缓和1、戴维营会谈2、U-2飞机事件与四国首脑会议的流产3、苏美首脑维也纳会议4、第二次柏林危机5、古巴导弹危机6、美苏“热线”的建立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第四节越南战争与美苏关系1、越南战争与美苏关系的“冻结”2、葛拉斯保罗会谈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五节社会主义阵营:从内部危机到公开分裂1、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恢复与反复2、波兹南事件3、匈牙利事件4、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勃列日涅夫主义5、中苏分裂第五章西方阵营的变化第一节西欧走向一体化1、战后西欧一体化的原因2、从《巴黎条约》到《罗马条约》3、欧共体的扩大第二节戴高乐主义1、法德和解2、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3、法苏关系与法中建交第三节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1、勃兰特与“新东方政策”2、《东方条约》3、《四大国协定》与两德《基础条约》第四节日本外交政策的调整1、《新日美安全条约》与日美关系2、无第六章第三世界的崛起第一节第三世界的形成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亚非会议的召开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77国集团的形成第二节亚洲国家的反帝反霸斗争1、印度支那人们的抗美救国斗争2、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第三节阿拉伯国家反帝反霸反侵略斗争1、苏伊士运河事件与第二次中东战争2、艾森豪威尔主义3、第三次中东战争4、第四次中东战争5、埃以《戴维营协议》第四节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霸斗争1、英法葡殖民地的瓦解2、刚果事件3、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4、南部非洲人民反对百人种族主义的斗争(1)津巴布韦取得独立(2)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覆灭(3)纳米比亚取得独立第五节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斗争1、多米尼加反美斗争与美国的干涉2、巴拿马争取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3、拉美国家的联合自强与反霸斗争第六节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1、南北对话2、南南合作3、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第七章美国对外战略调整与东西方关系缓和第一节美国的内外困境第二节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1、尼克松主义的出台2、美国的战略收缩第三节东西方关系的缓和1、尼克松的对苏缓和政策2、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战略3、美苏首脑会谈4、《美苏贸易协定》5、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2)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6、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7、中欧裁军会议第八章美苏争霸新态势第一节缓和背景下的美苏对外战略1、卡特政府与缓和战略2、苏联的全球性进攻战略第二节苏联的扩张浪潮1、苏联在南亚的渗透2、苏联在非洲的扩张3、苏联支持越南反华与侵略柬埔寨第三节苏联入侵阿富汗与卡特主义的出台1、苏联入侵阿富汗2、卡特主义的出台第四节里根上台与美苏新冷战1、新遏制战略2、美苏军控谈判失败(1)欧洲中程导弹谈判及其失败(2)裁剪战略核武器谈判及其失败3、“战略防御计划”与美苏军备竞赛的升级4、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反击5、美国与波兰危机第三编战后两极体系的瓦解第九章走向多极世界第一节国际关系的新变化1、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新特点2、无第二节主要国家的改革与对外关系变化1、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欧共体的深化与扩大(1)政治一体化的发展(2)“尤里卡“计划(3)建立统一大市场3、日本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日关系第三节第三世界的动荡1、两伊战争2、黎巴嫩战争3、柬埔寨问题4、中美洲动荡与拉美债务危机(1)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动荡(2)孔塔多拉集团与利马集团(3)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4)拉美债务危机第十章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与美苏关系第一节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第二节苏联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1、以让步推动裁军进程2、通过首脑会晤改善与美国的关系3、谋求建立“全欧大厦”4、减少对第三世界的卷入,改善苏中关系第三节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第十一章雅尔塔体系的崩溃第一节东欧剧变1、波兰:团结工会上台2、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围绕重评历史展开的变革3、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转变4、民主德国:柏林墙的坍塌第二节两德统一1、德国统一的内部进程2、关于德国统一的“2+4会议”(1)德国统一后与军事联盟的关系问题(2)统一后的德国与波兰边界问题(3)结束四大国在两个德国的“权利和责任“问题第三节苏联解体第四编向新的国际体系过度第十二章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政策第一节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第二节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1、加强安全的战略(1)灵活的有选择的参与军事战略(2)新时期的同盟战略与整体的地区安全战略(3)美国参与的和平行动的指导方针2、促进美国经济繁荣的战略(1)战略贸易理论与国家出口战略(2)倡导自由贸易体制谋求对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3)公平贸易口号下的单方面强制手段3、促进民主战略(1)“民主和评论”与人权政策的提出(2)支出俄罗斯的民主改革进程(3)西半球民主共同体与对海地、古巴的制裁第三节乔治·W·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1、抨击“接触战略”:2001年美国《四年防务审查报告解读》2、“9·11事件”和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第十三章欧洲格局的重建第一节前南地区的动荡1、波黑内战2、科索沃战争第二节从“马约”、“阿约”到“尼约”: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3、欧盟东扩第三节冷战后的北约1、北约重新整合2、北约东扩第四节冷战后俄罗斯外交的演变1、向西方“一边倒”时期2、“多极化外交”时期3、普京的“务实外交”第十四章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形势第一节 APEC的建立与发展1、APEC的建立和中国代表权问题2、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节冷战后的东北亚1、朝鲜半岛的核危机2、朝韩首脑《6·15联合宣言》和朝鲜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3、冷战后的日本第三节冷战后的东南亚1、印度支那局势趋于平稳2、东盟地区论坛和“10+3”、“10+1”机制第四节南亚局势与印巴关系1、南亚局势2、印巴局势第五节阿富汗和中亚局势1、“9·11事件”前的阿富汗局势2、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3、冷战后的中亚形势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第十五章冷战后的中东和非洲局势第一节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核查危机1、海湾战争2、美伊核查危机第二节马德里和平进程起步1、马德里和平会议的召开2、多边谈判3、约旦河以色列问题的政治解决4、叙以和黎以谈判第三节奥斯陆协定和起伏跌宕的巴以谈判1、奥斯陆协定(1)巴解自治和以色列相互承认协议(1993年9月9日)(2)巴以《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1993年9月13日)(3)《加沙-杰里科协议》(1994年5月4日)(4)《关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过度协议》(1995年9月28日)2、巴以和平进程总体僵局、局部进展的阶段(1)《在希伯仑重新部署军队的议定书》(1997年1月17日)(2)《怀伊备忘录》(1998年10月23日)(3)《沙姆沙伊赫备忘录》(1999年9月4日)(4)巴以美戴维营首脑会谈(2000年7月11日至25日)3、巴以谈判全面停滞第四节冷战后的非洲局势1、冷战结束带来的冲击(1)前苏联“非资本主义道路”破产所产生的影响(2)西方国家的诱压(3)部族主义对国家的稳定提出挑战(4)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乘虚而入2、非洲发展的前景和中非合作第十六章联合国任重道远第一节联合国改革1、联合国机构改革(1)加利改革的挫折(2)安南《革新联合国:改革方案》2、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第二节第二代维持和平行动1、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2、《和平纲领》3、第二代维和行动(1)冷战后维和行动的特点(2)联合国索马里行动的挫折第三节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的进展1、《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生效2、《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限期延长。
国关史第四章试题
4.1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涵内容最广的一个体系,并且对后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欧洲大陆上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多极”均势格局。
维也纳体系是继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第二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其运行期间,欧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基辛格认为是一个完美的体系。
1.体系实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封建旧势力主导的秩序,两者建立的欧洲大国均势和协调体系,但前者是历史的进步,后者相对法国大革命的后退。
2.实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民族君主国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王朝利益,宗教利益的综合,且国家利益占主导,维也纳体系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经济取代欧洲的君主国家,国家利益取代君主利益而成为各国最高的追求目标。
3.制度原则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现代国际关系的主权原则,解决国际纠纷的国际会议方式和国际条约对参加者的法律约束力。
维也纳体系以“正统原则”来恢复被推翻的封建王朝,以“补偿原则”来协调各君主国的利益范围,以“均势原则”来维持各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4.稳定性方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期间欧洲国家间频繁发生战争和频繁交换的结盟。
维也纳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被成为“黄金时期”。
5.格局的变化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东亚封贡体系和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主导的欧洲传统秩序的解体,西班牙,荷兰等老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俄罗斯,普鲁士崛起,主导着欧洲大国的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维也纳体系,帝国主义进一步对世界侵略扩张,工业便加强世界联系,后者比前者更具世界性。
6.经济方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支配的17-18世纪,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欧蓬勃兴起,工业革命首先把东西方分离。
维也纳体系时期,欧洲凭借的迅速增长和军事实力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扩张,将世界其它地区变成欧洲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相同点1.两体系都是大国下的相互妥协的产物,其反映的是牺牲小国利益下的大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反映其不平等性。
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三十年战争:1618年,新教联盟公开起义反对哈布斯堡王室。
三十年战争由此爆发。
在战争爆发之初,它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战争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波西米亚起义阶段(1618-1623);丹麦参战阶段(1624-1629);瑞典参战阶段(1630-1634);法国参战阶段(1635-1648)。
欧洲三十年战争是以宗教因素为起因的,但是很快就发展成欧洲各国出于自身利益而厮杀的一场实力较量。
欧洲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深远影响在于它们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各国的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
《乌得勒支和约》: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大战的结果是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
它们主要是《乌得勒支和约》,《赖斯塔得和约》与《尼斯塔得和约》。
1713年,英国和法国在荷兰的乌得勒支签订了和约。
主要内容:各国承认波旁王室的菲利浦为西班牙国王;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这一战略要地,并获得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专卖黑奴的权利。
英国从法国取得纽芬兰、阿卡第亚和哈得逊湾等北美属地。
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
和约的签订使英国在海上和海外殖民地的势力大大增强。
法国称霸欧洲的计划受到严重挫折。
《乌得勒支和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将“势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
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写进国际条约,《乌得勒支和约》是第一次实践。
从这一意义上说,它进一步发展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
北方大战:18世纪初,曾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中称雄一时的瑞典王国已开始衰落。
但是,它在北欧尤其是波罗的海地区还有相当的影响。
1700年,俄国向瑞典宣战。
彼得乘西欧各国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机,与南方的土耳其达成妥协,进而将俄国主要兵力投入北方大战战场。
在瑞典军队的败退中,俄军迅速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各省,占领里加并进逼芬兰。
彼得大帝创建的俄国海军控制了波罗的海沿海地区并不断向瑞典炮击。
国际关系史 近代卷 第四章第二节
2、俄国进东政策及其与日本殖民扩张迎头相撞
·《尼布楚条约》、涅瓦河、顿河、黑龙江口:出海
口的先后考虑 ·1878年黑海出海口受阻,进东政策重受重视 ·进东政策的表现:西伯利亚大铁路 ·甲午战争及日本在东北的扩张对于俄国进东政策的
影响
图:日俄战争
※尼布楚条约
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于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 月二十四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和清政府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 索额图在尼布楚签定的边界条约,内容为: ①从黑龙江支流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 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 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②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 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 处以死刑; ③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 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④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⑤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⑥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 争端无自而起。
俄罗斯帝国在亚洲的扩张
3、三国干涉还辽及其俄国在东北的扩张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和俄国在进东第一次直接和公开的冲突 ·日失去辽东半岛,北守南迚,经营华南及南洋利益线 ·俄国在东北的扩张 ·1896年《中俄密约》(中东铁路建筑权、运兵权、南满铁路 ·1896年华俄道胜银行(金融控制) ·1898年《旅顺、大连湾租借条约》强租旅大
第二节
日本的崛起以及日俄战争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
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中,日本仍保留了天皇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总结-新祥旭考研辅导班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第四节北方大战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第一节维也纳会议第二节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第三节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国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第四节东方问题第四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第一节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二节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第三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第四节意大利的统一第五节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第五章一八七O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第一节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第二节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第三节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第二节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第四节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第五节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第四节北方大战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第一节维也纳会议第二节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第三节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国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第四节东方问题第四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第一节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二节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第三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第四节意大利的统一第五节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第五章一八七O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第一节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第二节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第三节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第二节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第四节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第五节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第四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战争危机的加深第五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三编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第一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国际关系的新时代苏联建国的对外关系第二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三章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形势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四章1924-1929年的国际斗争第五章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六章侵略绥靖集体安全第七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八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反法西斯联明的形成第九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王绳祖作为中国国际关系史的最为权威的专家,其著作被认为是最为经典的;基本上北大老师都学过这本书,都深受此书的影响。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四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四编)北美自由贸易区(2007年名词解释)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美洲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在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的,目的是于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GDP总值达14万亿美元、拥有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
FTAA成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欧盟(European Union,EU)形成对峙之势。
自1994年12月迈阿密第一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以来,已历经10年。
在这10年期间,FTAA经历过圣地亚哥和魁北克两次首脑会议和多次贸易部长会议。
总体来说,有关FTAA的谈判进展缓慢,在农业补贴、降低关税、市场准入等关键问题上尚未达成实质性的协议。
参与和扩展战略(2000年名词解释)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主要内容: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在坚持美国“领导地位”的前提下,维护和欧盟与日本的伙伴关系,建立和中国、俄罗斯的“建设性关系”,促进国际经济、安全合作,解决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民主”、“人权”。
三部分:加强美国安全;促进美国经济繁荣;促进国外的民主。
接触战略所谓“接触战略”,主要是对地区大国和潜在对手的接触,也就是对那些既不是忠实的朋友,也不是确定的敌人的国家,通过非强制性的“接触”,使它们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
西政 胡茹葵老师 国际关系史 大纲
《国际关系史》大纲: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与欧洲五强的崛起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多极均势格局(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三十年战争”(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中心结构——多极均势格局二、欧洲五强的崛起与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一)欧洲五强的崛起(二)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1.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2.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二章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瓦解一、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一)维也纳会议(二)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二、维也纳体系的多极“均势”格局(一)欧洲协调机制的确立(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东方问题”(三)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三、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与“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一)克里米亚战争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二)德意志的统一与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三)美国的加入(四)日本崛起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与国际关系(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二)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结:性质与影响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战争对各协约国实力的影响(二)战胜国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的设想(三)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四)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内在矛盾三、“二十年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动荡(一)“洛迦诺时代”(二)经济危机与各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三)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及战前各大国的对外政策(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性质(二)大战前各大国的对外政策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大变化(一)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三)全球战略主导权的转移与二战结束三、雅尔塔体系与欧洲霸权的终结(一)雅尔塔体系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二)美苏争夺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核心(三)冷战的终结与雅尔体系的瓦解第五章当前影响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一、当代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恐怖主义的概念和特征(二)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分析(三)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和挑战(四)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反恐合作二、当代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冷战后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二)民族主义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三、当代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环境问题对国际的影响(二)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日渐显现。
国际关系史5
2009-11-16
第四章
四、战前的国际危机和外交调控 的失败
2009-11-16
第四章
1.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年。
–法德争夺,英国坚决支持法国。
2009-11-16
第四章
2.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
–对德国来说愚蠢的是,每隔几年就以战争威胁另一 个国家,而不确定一个有意义的目的。结果每次都 加剧了导致敌对联盟的那种恐惧。
2009-11-16 第四章
两大集团彼此差不多完全势均力敌,以至于一 方力量的几乎任何增长(军备的增强、盟友的 增多、领土或势力范围的扩大)都被对方认为 很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因而必须立即大力阻 止或予以抵消。另一方面,每一方无论如何增 长武力,都无法确信自己起码安全也已有保障 (或者用今天的话说,具有可信的威慑力或威 慑失败后有保障的摧毁力),因而几乎风吹草 动就可能引起先发制人的强烈冲动。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源、进程和影响
2009-11-16 第四章
第一节 大战的起源
2009-11-16
第四章
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根源一般 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考察历史的深层要素、事件的最 基本根源,它规定了国家和国际体系发 展的一般走向。 二是在此基础上考察具体的政策决定以 及由此引起的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变化。
2009-11-16 第四章
(2) 1881年德奥俄三皇同盟
1881年6月18日建立,1884年续订一次。 三国的共同需要:
– 德国的主要敌人是法国,不想过分疏远俄国; – 俄国的主要敌人是在中近东与其争夺的英国,暂时 无实力与其他列强抗争,俄国外交的主要策略是避 免无益的纷争。 –奥地利在联俄还是联英上,选择了俄国:俾斯麦的 工作;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国首脑会议
会议名称 (地点) 卡萨布兰 卡会议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时间
1943.1.1425
参加国及 政府首脑
美(罗斯福) 英(丘吉尔)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及战前 各大国的对外政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 重大变化 三、雅尔塔体系与欧洲霸权的终结
(一)二战的起源及性质
(二)二战前各大国的对 外政策
二战的起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留下的后患。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 平衡空前加剧。
1
战争的性质 传统的国际关系均势原则遭到破坏。 自始自终是一场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英国:
尽一切力量保住大英帝国的 殖民地,希望恢复和加强英国 在欧洲的地位;通过与美国建 立“特殊关系”,使英国仍能 成为决定世界事务的大国之一。
苏联:
恢复苏德战争前已取得的 领土和权益,在欧洲和远东建 立苏联的安全利益范围区,争 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使苏联成为主宰世界 的大国之一。
布雷顿森林会议(经济领域):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 金融体系。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政治领域): 草拟战后国际组织的章程,为联 合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雅尔塔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
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苏联参加 对日作战的条件问题。 波茨坦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 设立五国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经济 原则、德国赔款、波兰西部边界、控制黑海海 峡、对意大利的政策、对罗匈保的外交承认和 参加联合国等问题。
会
议
内
容
协调全球战略部署,发表《大 西洋宪章》
1943.11.2226
雅尔塔会议
美(罗斯福) 黄(丘吉尔) 中(蒋介石) 美(罗斯福) 1943.11.2 英(丘吉尔) 8-12.6 苏(斯大林) 美(罗斯福) 1945.2.4-12 英(丘吉尔) 苏(斯大林)
对日作战及远东问题, 发表《开罗宣言》
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旧的欧洲大国 历史进步性 主宰世界的局面,开创了新的美苏 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截然不同。 控制世界的两极格局。
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共处 于一个国际组织内。 雅尔塔体系具有大国强权政治和 欧洲霸权体系彻底结束,美苏主宰西方和东方 秘密外交的特点。 的两对立时代已经来临。
美国孤立主义重新抬头的原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美国的《中立法》
第一个中立法案(1938年8月)
不确定有效期,即具有永久性; 经过修改后的《中立法》 明确了发生大规模内战的国家适用 除了重申有关武器禁运 第二个中立法案(1936年2月) 中立法; 规定对一切交战国实施 条款外,还增加了两条: 一是禁止贷款给交战国; 提出“现购自运”,即美国可以同 “武器、弹药和军需品” 二是武器禁运不适用于 第三个中立法案(1937年5月) 交战国进行除武器之外的任何货物贸 的强制禁运,并禁止美国 拉丁美洲。 船舶向交战国运送军火。 易,条件是须付现款,且不得由美国 禁运的有效期为6个月。 船只运输。 新《中立法》(1939年10月和11月) 3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也称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 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结束战争、处 理战争遗留问题及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等问题,通过 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 协议而建立的战后国际体制。雅尔塔体制是美苏按 照各自实力瓜分世界的产物,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 治。它确定了美、苏两国在欧洲及远东的势力范围 和保持均势的各项措施,从而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 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雅尔塔体制所体现的“东 西”关系和美苏对抗,是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核心 和主要标志。
雅尔塔体系具有历史进步性。
美苏争夺的阶段:两大阵营冷战 对峙和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 美苏争夺的实质:军备竞赛和势 力范围的争夺
美苏争夺态势:美攻苏守;苏攻 美守;互有攻守
美苏缓和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雅尔塔体系的瓦解与冷战的终结。
美国霸权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 系。
英美联盟。
《大西洋宪章》的签订。
1
1、二战战略态势的根本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略态势的扭转
亚太战场战略态势的扭转
对形势估计失误。
战备不足和军事失误。 国内斗争特别是肃反扩大化, 使国家和军队的战争准备遭到 严重损害。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苏军的胜利狠狠打击了纳粹德及 其仆从国的反对气焰。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 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一)德意日三国轴心的形成
(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三)全球战略主导权的转移与 二战结束
德意日三国结盟的原因
德意日三国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严重不满。 德意日三国在资本主义列强中都是后 起的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 战略配合的需要。
德意日三国有着基本相似的历史传统。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北非战略态势的扭转
北非战役是英法军队由防御走向进 攻、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战役的 胜利不但振奋了盟国军队的士气,还 积累了登陆作战的经验,为后来的诺 曼底登陆作了一次演习。盟军控制北 非和地中海南岸,为进一步进攻西西 里和意大利本土提供了基地和跳板。
开罗会议(1943年1月):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就远 东总是进行了讨论,并发布了《开罗宣言》,开罗 会议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 位进一步树立起来。但是,罗斯福为了说服斯大林 对日作战,趁机要求蒋介石开辟大连港为自由港, 蒋介石表示愿意考虑。
绥靖政策:
主要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 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 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换 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冲突 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
绥靖政策的社会背景是和平主义思潮 的泛滥。 英法的衰落是导致其采取绥靖政策的 根本原因。 欧洲传统外交惯例是造成绥靖政策的 重要因素。 对苏联的敌视态度促使这些国家采取 绥靖政策。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
1933年11月16日苏美建交给苏联以巨大信心。 面对德、意法西斯的撤军备战对苏联造成的越 来越严重的影响,苏联清醒地认识到,仅靠自 己的力量去制止侵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 爱好和平力量的统一战线来共同努力阻止德日 的侵略扩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提出 了集体安全政策和加入国联的主张。1934年9月 18日,国联以38票的多数通过苏联加入国联并担 任国联理事国。
美(杜鲁门)
(一)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与美国 霸权地位的确立 (二)美苏争夺成为战后国际关 系的核心
(三)冷战的终结与雅尔塔体系 的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 系的影响 美苏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得到 迅猛发展。
欧洲霸权的终结。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
美国:
组建联合国共同维护战后世界的 安全和稳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等,主宰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通过给苏联提供美国贷款拴住苏 联,从而建立以美国主宰的战后 世界新秩序。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反法 西斯战争的进程,鼓舞了世界各地人民战胜法西 斯的信心和勇气,为战胜轴心国集团奠定了良好 基础。 但是,联盟内部的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作战目 的也不完全一样。英美集团企图在打败德意日的 同时,严重削弱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因 此,在反法西斯联盟内部一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未来的国际组织, 战后处理德国、波兰疆界和苏联参加对日 作战问题,发表《德黑兰宣言》 战后德国处置,波兰政府与疆界,对日 作战等问题,发表《关于被解放的欧洲 的宣言》
波茨坦会议
1945.7.1 7-8.2
占领德国之原则,波兰问题,对日作战问 英(丘吉尔、艾德礼)题,以及对意、罗、保、匈、芬等国的政 策,签署《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 苏(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