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配位滴定精品PPT课件
![第七章配位滴定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2854b416fc700abb68fccc.png)
弱酸H6Y2+; b. 配位能力强;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
原子;
c. 与金属离子能形成多个多元环,配 合物的稳定性高;
d.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1∶1配位, 计算 方便;
NiY 结构
EDTA的六级解离平衡
H6Y2+ =H+ + H5Y+ H5Y+ =H+ + H4Y H4Y =H+ + H3YH3Y- =H+ + H2Y2H2Y2- =H+ + HY3HY3- =H+ + Y4-
螯合剂: 乙二胺,EDTA等 H 2C H 2C
H2
H2
N
N
CH2
Cu
CH2
N
N
H2
H2
10/21/2020
乙二胺 - Cu2+
4
EDTA的存在形式
HOOCH2C
CH2COO-
:: ::
·· ··
NH+ C C NH+
H2 H2
-OOCH2C
CH2COOH
乙二胺四乙酸 (H4Y)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Na2H2Y)
10/21/2020
11
该螯合物的特点
1.普遍性 : EDTA能与几十种金属离子配位。
2.组成一定:除少数高价金属离子外,一般 都形成 M︰Y4-=1︰1的螯合物
3.稳定性强
4.易溶于水
10/21/2020
12
(二)、EDTA与金属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EDTA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在高酸度条件下,EDTA是一个六元弱酸,
10/21/2020
8
EDTA: -pH图
1.0
原子;
c. 与金属离子能形成多个多元环,配 合物的稳定性高;
d.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1∶1配位, 计算 方便;
NiY 结构
EDTA的六级解离平衡
H6Y2+ =H+ + H5Y+ H5Y+ =H+ + H4Y H4Y =H+ + H3YH3Y- =H+ + H2Y2H2Y2- =H+ + HY3HY3- =H+ + Y4-
螯合剂: 乙二胺,EDTA等 H 2C H 2C
H2
H2
N
N
CH2
Cu
CH2
N
N
H2
H2
10/21/2020
乙二胺 - Cu2+
4
EDTA的存在形式
HOOCH2C
CH2COO-
:: ::
·· ··
NH+ C C NH+
H2 H2
-OOCH2C
CH2COOH
乙二胺四乙酸 (H4Y)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Na2H2Y)
10/21/2020
11
该螯合物的特点
1.普遍性 : EDTA能与几十种金属离子配位。
2.组成一定:除少数高价金属离子外,一般 都形成 M︰Y4-=1︰1的螯合物
3.稳定性强
4.易溶于水
10/21/2020
12
(二)、EDTA与金属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EDTA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在高酸度条件下,EDTA是一个六元弱酸,
10/21/2020
8
EDTA: -pH图
1.0
《配位滴定法》课件
![《配位滴定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2bee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e.png)
配位滴定法的优点和缺点
1 优点
对于大多数金属离子具有 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2 优点
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
3 缺点
不能应用于无机离子以外 的其他物质。
配位滴定法和其他滴定法的比 较
配位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其他滴定方法相比,具有不同 的适用范围和优势。配位滴定法更适合于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而酸碱滴定 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则更适合于其他化学物质的测定。
溶液制备
准备待测溶液和滴定剂的溶液。
2
指示剂添加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
3
滴定过程
逐滴加入滴定剂到待测溶液中,观察滴定终点。
配位滴定法的设备与试剂
滴定管和滴定管架
用于控制滴定剂的滴加速度。
滴定瓶
容纳待测和滴定剂的溶液。
指示剂
用于指示滴定过程中的终点。
容量瓶
用于准确制备溶液。
配位滴定法的常见误差
配位滴定法可能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几种误差。这包括试剂的误差,如滴定剂和指示剂的纯 度,溶液的误差,如溶液的浓度和纯度,以及操作误差,如溶液的滴定速度 和终点的判定。了解和控制这些误差可以提高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配位滴定法的精度和准确性
配位滴定法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要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必须注意实验条件,并使用高纯度的 试剂和良好校准的仪器。校准滴定剂和指示剂的浓度也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配位滴定法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准备
2 实验操作
正确校准仪器并准备好所需的试剂。
控制滴定剂的滴加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3 终点判定
仔细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溶解度变化。
配位滴定法的结果计算
第7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第7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3820a1bb4cf7ec4afed074.png)
第7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配位平衡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的生物医药应用
实验
CuSO4溶液 适量氨水
(浅蓝色)
乙醇
[Cu(NH3)4]SO4晶体
(深蓝色)
Cu2(OH)2SO4
↓
过量氨水
(蓝色)
[Cu(NH3)4]2+
(深蓝色)
N
N
N
N
名称 草酸根
乙二胺
邻菲罗啉
联吡啶 乙二胺 四乙酸
缩写符号 (OX) (en)
(o-phen) (bpy)
(H4edta)
CH2 H2N
CH2 NH2
NN
乙二胺(en)
联吡啶(bpy)
O O 2–
N
N
1,10-二氮菲(邻菲咯啉)
CC
O• •
O• •
C2O42-
3.配体数和配位数
配体数:配合物中配体的总数 配位数:与中心原子结合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数目 单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配体命名顺序
同类配体中配位原子相同,较少原子数的配体在前, 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
例:[Pt(NH3)2 (NH2OH)NO2]Cl 氯化一硝基 ·二氨·一羟胺合铂(Ⅱ)
配离子为阴离子,则在配离子与外界阳离子之间用
“酸”字连接;若外界为氢离子,则在配离子之后缀以
“酸”字,即“某酸”。
K[Al(OH)4]
1、配合物的命名顺序 内外界顺序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相同。 阴离子名称在前,阳离子名称在后。
2、内界(配离子)的命名顺序
配体数
配体名称
合
(汉字数字) (不同配体间用圆点·分开)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配位平衡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的生物医药应用
实验
CuSO4溶液 适量氨水
(浅蓝色)
乙醇
[Cu(NH3)4]SO4晶体
(深蓝色)
Cu2(OH)2SO4
↓
过量氨水
(蓝色)
[Cu(NH3)4]2+
(深蓝色)
N
N
N
N
名称 草酸根
乙二胺
邻菲罗啉
联吡啶 乙二胺 四乙酸
缩写符号 (OX) (en)
(o-phen) (bpy)
(H4edta)
CH2 H2N
CH2 NH2
NN
乙二胺(en)
联吡啶(bpy)
O O 2–
N
N
1,10-二氮菲(邻菲咯啉)
CC
O• •
O• •
C2O42-
3.配体数和配位数
配体数:配合物中配体的总数 配位数:与中心原子结合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数目 单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配体命名顺序
同类配体中配位原子相同,较少原子数的配体在前, 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
例:[Pt(NH3)2 (NH2OH)NO2]Cl 氯化一硝基 ·二氨·一羟胺合铂(Ⅱ)
配离子为阴离子,则在配离子与外界阳离子之间用
“酸”字连接;若外界为氢离子,则在配离子之后缀以
“酸”字,即“某酸”。
K[Al(OH)4]
1、配合物的命名顺序 内外界顺序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相同。 阴离子名称在前,阳离子名称在后。
2、内界(配离子)的命名顺序
配体数
配体名称
合
(汉字数字) (不同配体间用圆点·分开)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PPT课件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81f68ca26925c52dc5bf2a.png)
第2页/共44页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配位键是配合物与其它物质最本质的区别
第3页/共44页
第4页/共44页
(1)中心原子:
中心原子又称中心体。根据配位化合物的 定义,中心原子是配合物中具有接受孤对 电子或能提供空轨道的离子或原子。
例: [SiF6]2-
[FeF6]3- Fe(CO)5 Ni(CO)4
22
第22页/共44页
4.无外界的配合物
[Ni(CO)4] 四羰基合镍 [Pt(NH3)2Cl2] 二氯•二氨合铂(Ⅱ)
第23页/共44页
练习:命名下列配合物
Cu(3)N 4SH O 4 硫酸四氨合铜(Ⅱ) K3Fe(NC 6S) 六异硫氰根合铁(Ⅲ)酸钾
Cu(3)N 4(H O2H)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Co2)(3(N N 3)O 3H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EDTA配合物的结构
第10页/共44页
第11页/共44页
不是配体
(3)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 的数目 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配合的配位原 子的数目称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单齿配体: 配位数 = 配体的总数 多齿配位体:配位数 = 配体数*齿数
第12页/共44页
[Ca(EDTA)]2-或CaY2-
④同一金属离子,配体离子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小
如[AlF6]3- , [AlCl4]-
第16页/共44页
4、 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的电荷数 = 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电荷的 代数和
如[Fe(CN)6]x x = 3 + (-1) 6 = 3
可由外界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求得
[Co(en)3]Cl3
[Co(en)3]3+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
配位键是配合物与其它物质最本质的区别
第3页/共44页
第4页/共44页
(1)中心原子:
中心原子又称中心体。根据配位化合物的 定义,中心原子是配合物中具有接受孤对 电子或能提供空轨道的离子或原子。
例: [SiF6]2-
[FeF6]3- Fe(CO)5 Ni(CO)4
22
第22页/共44页
4.无外界的配合物
[Ni(CO)4] 四羰基合镍 [Pt(NH3)2Cl2] 二氯•二氨合铂(Ⅱ)
第23页/共44页
练习:命名下列配合物
Cu(3)N 4SH O 4 硫酸四氨合铜(Ⅱ) K3Fe(NC 6S) 六异硫氰根合铁(Ⅲ)酸钾
Cu(3)N 4(H O2H)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Co2)(3(N N 3)O 3H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EDTA配合物的结构
第10页/共44页
第11页/共44页
不是配体
(3) 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 的数目 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配合的配位原 子的数目称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单齿配体: 配位数 = 配体的总数 多齿配位体:配位数 = 配体数*齿数
第12页/共44页
[Ca(EDTA)]2-或CaY2-
④同一金属离子,配体离子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小
如[AlF6]3- , [AlCl4]-
第16页/共44页
4、 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的电荷数 = 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电荷的 代数和
如[Fe(CN)6]x x = 3 + (-1) 6 = 3
可由外界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求得
[Co(en)3]Cl3
[Co(en)3]3+
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精品PPT课件
![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7bfe0469dc5022abea0030.png)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
一、配合物的定义
许多化合物可看似由简单化合物“加合”而成,例如:
Cu4 S 4N O 3 H [Cu 3)4 (]S N 4O H S4 i F2H F H 2[S6]iF
Ni4CO [Ni(C4]O)
在化合过程中,既没有质子的传递,又没有形成新的传统意义的 共价键。实际上,它们是形成了复杂离子的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2、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与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结合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成为配位体,简 称配体。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单齿配体-----提供一对孤对电子的配体 多齿配体-----两个及以上的原子提供多对孤对电子的配体
(形成螯合物)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3、配位数---中心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总数 多为2 3 4 5 6 7 8,与中心离子电荷有关,与配位体有关。
外界
[Fe(CN)6]3+
配
离
中配 心体 原
子
配 位 数
配 离 子 电
子
荷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1、中心离子(或原子)
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位于配合物的中心,一
般 为 带 正 电 荷 的 金 属 离 子 或 中 性 原 子 。 例 如 [ Cu(NH3)4 ] SO 4 中 的 Cu2+, H2[SiF6] 中的Si2+等。
H2[PtCl6] [Cu(NH3)4]SO4
六氯合铂(Ⅳ)酸 K4[Fe(CN)6] 硫酸四氨合铜(Ⅱ) [PtCl4(NH3)2]
六氰合铁(Ⅱ)酸钾 四氯·二氨合铂(Ⅳ)
[Co(NH3)5(H2O)]Cl3 [Co(NH3)6]Cl3
EDTA配位滴定法
![EDTA配位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5d0b4cf01dc281e53af0a7.png)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7–3 EDTA配位滴定法 3.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第七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在配位滴定中,除了金属离子与EDTA的主反应外,由于 酸度的影响和其他配位体的存在,还可能发生一些副反应, 如下列所示:
Mn+ OHM(OH) M(OH)n 羟基配 位效应 LML MLn 辅助配 位效应 + H+ HY3H6Y2+ 酸效应 Y4Nn+ NL NLn 干扰离子 副反应 混合配位效应 H+ MHY MY OHMOHY 副反应 主反应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7–3 EDTA配位滴定法
第七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式中,L为辅助配位体,N为干扰离子。
如果反应物(M或Y)发生副反应,则不利于主反应的正向进行, 而反应产物发生副反应则有利于主反应正向进行。当各种副反 应同时发生时,考虑到混合配合物大多不太稳定,可以忽略不 计,主要考虑的是M的配位效应和Y的酸效应。 这时主反应生成的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会有所下降,不能用来 衡量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而应采用条件稳定常数来衡量,它 可表示为:
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帮助返回下页上页edta配位滴定法表72deta的lgphphphphph0000000000000000000023423462346234623423462346234623423462525252525252525252511911901190119011911901190119011911905050505050505050505064564564564564564564564564564575757575757575757575278278278278278278278278278278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帮助返回下页上页edta配位滴定法二edta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edta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在edta配位滴定中随着滴定剂edta的不断加入被滴定的金属离子浓度用pm表示逐渐减小到达等量点附近时溶液的pm值发生突变利用滴定过程中pm的变化和加入edta的百分数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滴定曲线
§7–3 EDTA配位滴定法 3.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第七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在配位滴定中,除了金属离子与EDTA的主反应外,由于 酸度的影响和其他配位体的存在,还可能发生一些副反应, 如下列所示:
Mn+ OHM(OH) M(OH)n 羟基配 位效应 LML MLn 辅助配 位效应 + H+ HY3H6Y2+ 酸效应 Y4Nn+ NL NLn 干扰离子 副反应 混合配位效应 H+ MHY MY OHMOHY 副反应 主反应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7–3 EDTA配位滴定法
第七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
式中,L为辅助配位体,N为干扰离子。
如果反应物(M或Y)发生副反应,则不利于主反应的正向进行, 而反应产物发生副反应则有利于主反应正向进行。当各种副反 应同时发生时,考虑到混合配合物大多不太稳定,可以忽略不 计,主要考虑的是M的配位效应和Y的酸效应。 这时主反应生成的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会有所下降,不能用来 衡量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而应采用条件稳定常数来衡量,它 可表示为:
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帮助返回下页上页edta配位滴定法表72deta的lgphphphphph0000000000000000000023423462346234623423462346234623423462525252525252525252511911901190119011911901190119011911905050505050505050505064564564564564564564564564564575757575757575757575278278278278278278278278278278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帮助返回下页上页edta配位滴定法二edta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edta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在edta配位滴定中随着滴定剂edta的不断加入被滴定的金属离子浓度用pm表示逐渐减小到达等量点附近时溶液的pm值发生突变利用滴定过程中pm的变化和加入edta的百分数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滴定曲线
配位滴定法-PPT课件全
![配位滴定法-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275afe3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2.png)
[Ca’]1 =
0.02
0.1000(初始钙浓度) 20.00+19.98
= 0.02 0.1000(初始钙浓度) / 2 39.98 / 2
0.02
C sp ca2
39.98 / 2
1.0
103
C sp ca2
PCa’1
3.0
log
C sp ca2
滴定至100.1%时
[Ca’]2
=
[CaY [Y’]2 K
sp
100%
cM(SP)
稳定常数定义可知
化学计量点时:
K' MY
[MY ]sp [M ']sp[Y ']sp
滴定终点时:
K' MY
[MY ]ep [M ']ep[Y ']ep
取对数后分别为
pM
' sp
pYs'p
lg
K
' MY
lg[MY ]sp
pM
' ep
pYe'p
lg
K
' MY
lg[MY ]ep
接近化学计量点 [MY ]sp [MY ]ep
pM ' pY ' 0
化学计量点时[MY] sp
CM (sp)
K' MY
[MY ]sp [M ']sp[Y ']sp
所以 [M ']sp =[Y ']sp =
CM (sp) K'
MY
Y' M'
TE(%) ep
ep 100%
cM(sp)
Y' 10pY' M' 10pM'
《配位平衡教学》课件
![《配位平衡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75c1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3.png)
登录
课件界面:熟悉课件界面,了 解各个功能模块的位置和作用
课件操作流程
打开PPT课件,选择“开 始”选项卡
点击“新建幻灯片”按钮, 选择“空白”或“标题和 内容”模板
在幻灯片中输入标题和内 容,使用“插入”选项卡 添加图片、表格等元素
使用“动画”选项卡为幻 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点击“幻灯片放映”按钮, 预览课件效果
实验目的:了解配位平衡的 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配制溶液、滴定、 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等
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准确操作、认真记录等
配位平衡应用实例
化学实验:配位 平衡在化学反应 中的应用
生物医学:配位平 衡在药物设计和生 物医学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配位 平衡在环境污染 治理中的应用
材料科学:配位平 衡在新材料设计和 合成中的应用
配位平衡教学 PPT课件内容
配位平衡基本概念
配位平衡:指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的过程 配位平衡常数:描述配位平衡状态的常数,用于衡量配位平衡的程度 配位平衡反应:指在配位平衡状态下,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的反应 配位平衡原理:指在配位平衡状态下,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的原理
教学方法效果评估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回答问题、讨论等 学习成果: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适用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教学方法创新性:评估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是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采用互动式教学, 增加学生参与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在播放过 程中,可 以通过点 击“结束” 按钮来结 束播放
课件界面:熟悉课件界面,了 解各个功能模块的位置和作用
课件操作流程
打开PPT课件,选择“开 始”选项卡
点击“新建幻灯片”按钮, 选择“空白”或“标题和 内容”模板
在幻灯片中输入标题和内 容,使用“插入”选项卡 添加图片、表格等元素
使用“动画”选项卡为幻 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点击“幻灯片放映”按钮, 预览课件效果
实验目的:了解配位平衡的 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配制溶液、滴定、 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等
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准确操作、认真记录等
配位平衡应用实例
化学实验:配位 平衡在化学反应 中的应用
生物医学:配位平 衡在药物设计和生 物医学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配位 平衡在环境污染 治理中的应用
材料科学:配位平 衡在新材料设计和 合成中的应用
配位平衡教学 PPT课件内容
配位平衡基本概念
配位平衡:指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的过程 配位平衡常数:描述配位平衡状态的常数,用于衡量配位平衡的程度 配位平衡反应:指在配位平衡状态下,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的反应 配位平衡原理:指在配位平衡状态下,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的原理
教学方法效果评估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回答问题、讨论等 学习成果: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适用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教学方法创新性:评估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是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采用互动式教学, 增加学生参与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在播放过 程中,可 以通过点 击“结束” 按钮来结 束播放
《 配位滴定法》课件
![《 配位滴定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2394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4.png)
2
添加指示剂
根据滴定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将其添加到待测样品中。
3
滴定过程
缓慢滴加滴定剂到待测样品中,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直到达到滴定终点。
4
计算结果
根据滴定剂的浓度以及滴定过程中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配位物的浓度或相关参 数。
实验结果及分析
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观察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 颜色变化,确定滴定终点 并记录所消耗的滴定剂体 积。
2 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pH值等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3 确性。
参考文献
1. 何昊, 张二华, 张家瑞. 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2. Gary D. Christian, Kevin A. Schug, and David H. O’ Hair. Analytical Chem istry[M]. John
2 评估配位物的稳定
性
通过滴定过程中反应的 终点变化,我们可以评 估配位物的稳定性,并 了解其在不同条件下的 反应特性。
3 研究化学反应的动
力学
通过配位滴定法测定配 位物与滴定剂反应的速 率,我们可以探索不同 反应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动力学过程。
实验原理
滴定剂与配位物的反应
滴定剂会与待测样品中的配位 物发生反应,滴定剂的浓度可 以通过滴定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来确定。
《配位滴定法》PPT课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将详细介绍《配位滴定法》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参考文献。希望能够清晰明 了地向大家展示这一实验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实验目的
1 确定配位物的化学
配位滴定法PPT课件专题培训
![配位滴定法PPT课件专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19d0c6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7.png)
Mg2+ + HIn = H+ + MgIn-
(蓝色)
(酒红色)
Mg2+ + HY3- = MgY2- + H+
(无色)
MgIn- + HY3- = MgY2- + HIn2-
(酒红色)
(蓝色)
nH2In- = (H2In)n (紫色) (棕)
第六节 提升配位滴定选择性旳措施
一.控制溶液旳酸度 二.掩蔽作用 三.解蔽作用 [Zn(CN)4]2-+4HCHO+4H2O=Zn2++4OH-+4HOCH2CN
Kf(MIn)>104),又要比该金属离子旳EDTA配合物旳稳定性小,稳 定常数值相差应在100倍以上.即 Kf‘(MIn)/ Kf(MIn)>102。 4.指示剂应具有一定旳选择性,即在—定旳条件下, 一种或几种离子发生显色反应. 5.指示剂与金属离子所生成旳配合物应是水溶性旳, 不应生成沉淀或形成胶体溶液使变色不明显。
(H
)
K f ( ML) a a M ( L) Y ( H )
lg K ' f ( MY ) lg K f ( MY ) lg aM ( L) lg aY ( H )
lgK ' f (MY ) lg K f (MY ) lg aY (H ) 只有酸效应存在
lgK ' f (MY ) ~ lg aY (H )
第七节 配位滴定法旳应用示例
一.EDTA原则溶液旳配制和标定 EDTA原则溶液一般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定EDTA溶液旳基 准物质有纯金属锌,铜,铅,铋,纯氧化锌和氧化钙以及 CaCO3,MgSO4•7H2O等.考虑到标定与测定条件一致时可降 低系统误差,若测定水旳硬度,最佳选用CaCO3或 MgSO4•7H2O为标定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位单元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也称为配合物的内 界。配合物中除了内界以外的其他离子称为配合物 的外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溶于水后 完全解离。 配合物的内界的中心体和配合物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难以解离,故书写配合物的化学式时,将内界放在
方括号内,方括号外是外界。 [Cu(NH3)4]SO4
根据中心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核配合物、多核配 合物。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2)配体 中性分子或阴离子。配体中直接与中心
原子配位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根据配体 中配位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 配体。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单齿配体: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阴离子: X-, OH- (羟基), CN- (氰), NH2-(氨基), SCN-(硫氰酸根), NCS-(异硫氰酸根), NO2-(硝基), ONO-(亚硝酸根); 中性分子:H2O, NH3, CO, NO(亚硝酰基)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 1. 配离子(内界)的命名 命名次序:先配体后中心原子(离子),两者之
间加一个“合”字。配体的数目用汉字写在配 体名称的前面,中心离子的氧化数用罗马数字 写在中心离子名称的后面,并加括号,如:
[ P tC l6 ] 2 六 氯 合 铂 ( I V ) 离 子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位单元:由可提供孤对电子的离子或分子(统称 为配位体,简称配体)与可接受电子对的原子或离 子(统称为中心原子或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复 杂离子或分子。 配合物:包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如:
[C o (N H 3)6C l3], N i(C O )4
[ C u ( N H 3 ) 4 ] 2 + , [ A g ( N H 3 ) 2 ] + , [ F e ( S C N ) 6 ] 3 -
[ C o C l ( S C N ) ( e n ) 2 ] 一 氯 硫 氰 酸 根 二 ( 乙 二 胺 ) 合 钴 ( I I I ) 离 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 1. 配离子(内界)的命名 当中性分子不止一种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
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 C o ( N H 3 ) 5 H 2 O ] 3 五 氨 水 合 钴 ( I I I ) 离 子
配合物的命名 3. 没有外界的配合物 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可不必标明。如:
[Ni(CO)4] [PtCl4(NH3)2]
四 羰 基 合 镍 四 氯 二 氨 合 铂 (III)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合物的类型 2. 螯合物 中心原子(或离子)与多齿配体配位而成。由于配
体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配位原子,中心原子 (或离子)与配体结合时形成环状结构,类似 蟹以双螯钳住中心原子(或离子)。这种配位 体也称为螯合剂。螯合物特别稳定。
第七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1. 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2.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合物各物种的分布 3. EDTA及其配合物 4. 配合物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5. 配位滴定曲线
第七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6. 金属离子指示剂 7. 终点误差 8. 单一离子的滴定条件和最高允许酸度与最低酸度 9. 混合离子的滴定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多齿配体:含有两个或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 乙二胺(en)、乙二胺四乙酸(EDTA)、联吡
啶(bpy)、邻菲咯啉(phen) 、草酸根等 EDTA(H4Y)
CH2 H2N
CH2 NH2
NN
乙二胺(en)
联吡啶(bpy)
O O 2–
N
N
1,10-二氮菲(邻菲咯啉)
CC
•O•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 1. 配离子(内界)的命名 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配体时,首先写阴离子,
再写中性分子,中间加圆点“∙”分开。
[ P t C l 3 N H 3 ] 三 氯 氨 合 铂 ( I I ) 离 子
当阴离子不止一种时,先写简单的,再写复杂的, 最后写有机酸根离子。
O• •
C2O42-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3)配位数 与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的原子数目。若
配体是单齿的,则配位数等于配体个数。 中心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中心原
子(或离子)、配体的性质以及形成配合物时 的外部条件。虽然影响因素很多,带饭一个中 心原子(或离子)常具有一定的特征配位数。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 3. 含配阳离子的配合物的命名 命名次序:先外界阴离子后配离子,两者之间有时
加一个“化”字。如:
[C u(N H 3)4]SO 4 [C o(N H 3)5H 2O ]C l3
硫 酸 四 氨 合 铜 (II) 三 氯 化 五 氨 水 合 钴 (III)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1)中心原子(或离子) 一般是带正电的金属阳离子,也有电中性的副
族元素的原子,或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高氧化数的 非金属元素亦可作为中心原子。
[ C o ( N H 3 ) 6 C l 3 ] , N i ( C O ) 4 , H C o ( C O ) 4 , B F 4 -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合物的类型 2. 螯合物
CaY2-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
1.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 2. 不稳定常数 3. 配合物各物种的分布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
Cu(NH3)4配离子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可用逐级稳定常数Kn来表示各级的平衡情况。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合物各物种的分布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
2. 含配阴离子的配合物的命名
命名次序:先配离子后外界金属离子,两者之间加
一个“酸”字。如:
K2[PtCl6] K4[Fe(CN)6]
六 氯 合 铂 (IV)酸 钾 六 氰 合 铁 (II)酸 钾
若外界不是金属原子而是H原子,则命名为“酸”。
H 2 [ P tC l6 ] 六 氯 合 铂 ( I V ) 酸
实际一般使用累积稳定常数(对应于累加的平衡)。
n K1K2Kn [[M M ]L [L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