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一.关于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二.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1、地球系统中元素的组成(质)2、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量)3、元素的迁移和循环(动)4:地球的历史和演化(史)三.地球化学研究思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在宏观地质体变化和形成的同时,亦伴有大量肉眼难以辨别的化学组成变化的微观踪迹,它们包含着重要的定性和定量的地质作用信息,应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剖析这些微观踪迹,从而揭示宏观地质作用的奥秘。
(一句话那就是“见微而知著”)第一章地球和太阳系的化学组成第一节地球的结构和组成一.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区别:1.大洋地壳较薄,10-5公里,平均厚8公里;大陆地壳较厚,最厚可达70公里,平均厚33公里。
(整个岩石圈也是大陆较厚,海洋较薄。
海洋为50—60公里,大陆为100—200公里或更深。
)2.在元素的分配上,洋壳比陆壳贫硅和碱金属,但较富镁富铁。
正是这种原因,大洋沉积物中富含Fe、Mn、Co、Ni等亲铁元素,它们是现代海洋中巨大的潜在资源。
二. 固体地球各圈层的化学成分特点○1地壳:O、Si、Al、Fe、Ca○2地幔:O、Mg、Si、Fe、Ca○3地核:Fe-Ni○4地球:Fe、O、Mg、Si、Ni第二节元素和核素的地壳丰度一.概念1.地球化学体系:按照地球化学的观点,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C,T,P等)并且有一定的时间联系。
2.丰度:表示元素在某地质体中(如地球,地壳,宇宙星体及某岩类,岩体等)的含量。
3.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4.质量克拉克值:若计算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时以质量计算,则称为质量克拉克值。
5.原子克拉克值:以原子数之比表示的元素相对含量(即指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全部元素的原子总数中所含原子个数的百分数)任意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相对原子数(用N表示)/所有元素相对原子数之和(用 N表示)6.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元素克拉克值二.克拉克值的变化规律:①递减: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少(但锂,铍,硼以及惰性气体的含量并不符合上述规律,丰度值很低)②偶数规则: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总分布量(86%)大于奇数元素的总分布量(14%)。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化学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化学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上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地球动力学则研究地球内外部分的运动和变形。
一、地球化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元素组成、地球化学过程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地壳、岩石、矿物、地下水和大气等,通过分析采集的样品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揭示地球物质的成因和变化过程。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和实验模拟等。
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球化学的应用领域地球化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矿产资源研究中,地球化学可以通过分析矿石中的元素含量,判断矿石成因和找寻潜在矿床。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地球化学可以通过分析大气中的污染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地球化学可以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元素含量,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灾害的发生。
三、地球动力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外部分的运动和变形的学科。
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板块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地球运动现象。
地球动力学主要通过地震仪和其他地球观测设备来获得地球运动的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解释地球运动的原理和机制。
四、地球动力学的应用领域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在地震预测、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地震预测中,地球动力学可以通过监测地表和地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预测和评估地震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
在资源勘探中,地球动力学可以通过研究地下构造和地壳应力,发现矿产和能源资源的分布规律。
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地球动力学可以通过模拟地下构造和地震活动,预测和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在地球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通过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地球动力学通过研究地球运动的原理和机制,为地震预测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科学支持。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各部分以及地球与外部环境间元素、化学物质在地球上的分布、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介绍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地球化学基本原理1.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中关注的核心是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同位素的分布。
元素是组成地球和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元,而同位素则可用来追踪地球系统中的物质运移和循环过程。
2. 地质过程:地质过程是地球化学变化的根源。
包括岩浆活动、土壤形成、水文循环、生物地球化学等。
通过对地质过程和地球物质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表层的演化历史和地壳成因。
3. 地球系统: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大气、海洋、地壳和生物圈等多个组成部分。
地球化学通过研究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地球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规律。
4. 化学平衡和反应:物理化学原理是地球化学中的基础。
化学平衡理论被应用于地球化学计算模型的构建,以揭示物质在地球系统中的分布和转化。
二、地球化学的应用领域1. 矿产资源勘探:地球化学可以应用于矿床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价。
通过分析不同元素的分布和同位素组成,可以找到矿床的富集区域和找矿指示。
2. 环境污染与地质灾害:地球化学方法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研究,例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等。
同时,地球化学还能够评估地震、火山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
3. 水文地质研究:地球化学可以用于水文地质研究,例如地下水的起源、成分及其与地下水补给区域的关系。
同时,地球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地下水的污染源溯源。
4. 古气候与环境演化:地球化学分析在古气候和环境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沉积岩中的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可以重建过去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的历史。
5. 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研究:地球化学可以揭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例如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转化等。
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和环境意义的学科。
地球化学元素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化学元素,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存在对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存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地壳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构造特征和成矿作用等。
根据元素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亏损元素和富集元素。
亏损元素是指地球地壳中含量较低的元素,如锂、铝、钠、钾等。
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大陆岩石中,而海洋中含量较低。
亏损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密切相关,其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富集元素是指地球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如铁、铜、铅、锌等。
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分布较为均匀,但不同地区的含量差异较大。
富集元素的分布特征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其研究可以揭示成矿作用的机制和规律。
环境意义是指地球化学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地球化学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球化学元素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元素如碳、氧、氮、氢等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另一些元素如钙、镁、钾、钠等则是生命体内的必需元素。
其次,地球化学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元素如汞、铅、镉、铬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最后,地球化学元素对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元素如铁、铜、铝、锌等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其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环境意义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地球化学专业学什么
地球化学专业学什么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和外部化学组成、构造和演化的学科,地球化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知识。
在地球化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掌握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了解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具备独立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1. 基础理论知识地球化学专业的学习首先会涉及到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基本化学理论、矿物学、岩石学和地质学等。
学生将学习到地球内部和外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过程。
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2. 分析测试技术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和检测地球中的各种物质,包括矿石、岩石、土壤和水等。
通过学习这些分析测试技术,学生能够准确地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各种元素组成和含量,为地球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3. 地球化学的应用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地球化学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矿藏和矿产资源,发现地下水资源,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评估环境的污染状况等。
学生将了解并应用不同地球化学的方法和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实践和实习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通常也会进行实践和实习环节的学习。
实践和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调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球化学的知识,为将来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学习成果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具备扎实的地球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能力,能够从事地球化学的研究和工作。
他们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事地球化学的高级研究和教学工作。
武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武理化学知识点总结武理化学是地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的是地球中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地球化学地球历史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等。
下面我们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元素是构成地球的基本物质,它们包括地壳元素、地幔元素和核心元素。
地壳元素主要分布在地壳中,包括氧、硅、铝、铁、钙等元素;地幔元素主要分布在地幔中,包括镁、铁、硅、铝等元素;核心元素主要分布在地球核心中,包括铁、镍等元素。
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和演化对地球的结构和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地球化学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中物质的流动和演化过程,它包括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岩石的层,它对地球和其他圈层起着重要作用;大气圈是地球上大气层,它对地球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层,它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的层,它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对地球和生物圈的演化和变化有重要影响。
3. 地球化学地球历史地球化学地球历史是指地球历史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它包括地球演化、生命起源和生态演化等过程。
地球演化是指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它包括地球的起源和地球的结构演化;生命起源是指生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它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演化;生态演化是指生物和环境的演化过程,它包括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演化。
地球化学地球历史对地球演化和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影响。
4.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是研究地球中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分析方法,它包括了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仪器分析等方法。
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和化学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理分析是通过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仪器分析是通过仪器和设备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地球化学研究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地球化学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地球化学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地球上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它通过不断循环的能量和元素转化,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通过地球化学的角度,解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一、碳循环碳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地球上的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
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产生的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生物体死亡后,有机物会经过分解作用,将碳元素重新释放到环境中。
而某些有机物则会沉积在地下或海洋中,形成石油和石煤等化石燃料。
二、氮循环氮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另一个重要的过程。
大气中的氮气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但通过闪电和微生物固氮作用,将氮气转化成氨、硝酸盐等可供生物利用的形式。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氨、硝酸盐等形式的氮,合成氨基酸等有机物,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
动物排泄的尿液和粪便中含有氮,经过分解作用可再次还原成氨,供应给植物继续利用。
此外,在海洋中还存在氮沉降和浮游植物吸收等机制,使氮循环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平衡。
三、水循环水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太阳的热量使得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升至高空形成云,随后降雨或降雪回到地面,形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地下水,将其中的水分蒸散到大气中,同时释放氧气。
动物则通过饮水和饮食摄取水分,将其中的水分通过新陈代谢排出。
水循环不仅维持着生物体的生存,也将养分输送到各个地区,促进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进行。
四、矿物元素循环除了碳和氮,其他的关键元素如磷、硫、铁等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元素在土壤、岩石、海洋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被生物体通过摄取和吸收利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矿物盐,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矿物元素。
当生物体死亡后,分解作用会将这些矿物元素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形成一个循环。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地球化学概述1.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与物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的固体部分,包括岩石、矿物、土壤等;- 地球的流体部分,包括大气、水体、地下水等;- 地球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3.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化学过程;- 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 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与采样:包括地质填图、钻孔、槽探、岩心采样等;- 实验室分析: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AAS)等;-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学分析、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 地球化学模型:建立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 同位素示踪:利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2. 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成分和动力学过程;- 探索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评估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理解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循环和生态平衡;-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阶段:19世纪初,地质学家开始关注矿物的化学组成;-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克托·戈尔德施密特等科学家奠定了地球化学的基础;-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地球化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阶段:20世纪末至今,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地球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1.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2. 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①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②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③研究元素的迁移④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⑤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3.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见微而知著"。
通过观察原子、研究元素(同位素),以求认识地球和地质作用地球化学现象。
4. 简述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A. 野外工作方法:①宏观地质调研②运用地球化学思维观察、认识地质现象③在地质地球化学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采集各种地球化学样品B.室内研究方法:④量的测定,应用精密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取得元素在各种地质体中的含量值⑤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结合形态和赋存状态的研究⑥动的研究,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和计算。
包括测定和计算两大类。
⑦模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⑧测试数据的多元统计处理和计算。
第一章:基本概念1. 地球化学体系: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时间连续,具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T、P 等)2. 丰度:一般指的是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
3. 分布: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整体的总的含量特征。
4. 分配: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各个区段中的含量。
5. 研究元素丰度的意义:①元素丰度是每一个地球化学体系的基本数据以在同一体系中或不同体系中用元素的含量值来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时间)、横向(空间)上的比较,了解元素基本特征和动态情况,从而建立起元素集中、分散、迁移等系列的地球化学概念。
是研究地球、研究矿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研究元素丰度是研究地球化学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宇宙天体是怎样起源的?地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地壳中主要元素为什么与地幔中的主要元素不一样?生命是怎么产生和演化的?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丰度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
地球化学指标范文
地球化学指标范文
地球化学指标是衡量地球化学特征和变化的一系列指标。
它们可以用
于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演化过程,以及反映地球环境的变化和演化。
地球化学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元素丰度、同位素分馏、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面。
以下是对一些常用
的地球化学指标的介绍。
同位素分馏是指同一个元素的不同同位素之间在地质过程中的分离和
富集现象。
同位素分馏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物质的物质交换、地质过程和生
物地球化学循环。
例如,同位素分馏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大气和海洋的氧同
位素组成,以揭示古代气候变化。
地球化学循环是描述地球物质在不同地球系统之间的交换和转化过程
的指标。
地球化学循环可以涉及元素、同位素、有机物质等,在地球环境
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地球化学循环可以揭示碳、氧、氮、硫等元素
在大气、地壳和海洋之间的交换和转化过程,以及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影响。
地球化学年代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形成时代和历史演化过程的一种方法。
地球化学年代学可以通过分析地球物质中的同位素组成和元素丰度来
揭示地球历史上的环境变化和演化过程。
例如,地球化学年代学可以用来
确定古代岩石的形成时代和古地磁场的演化历史。
总而言之,地球化学指标是研究地球化学特征和变化的重要工具。
它
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以及探
索地球外环境和生命的可能性。
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对于推动地球科学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
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成分、构造、演化及其与生命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涉及到地球物质的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在地球科学中,地球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地球环境问题以及探索地质资源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元素是组成地球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它们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
地球化学元素可分为7类,包括:1. 结构元素:构成地球物质的主体,包括氧、硅、铝、钙、钾、钠、镁等。
2. 生命元素:在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包括碳、氧、氢、氮、磷、硫等。
3. 外源元素:由于地球物质的外来污染而进入地球大气圈和地表水的元素,包括铜、铅、锌、镉等。
4. 稀有元素:在地球物质中数量较少,但对人类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元素,包括铀、银、金、铂等。
5. 晶体元素:在矿物中起构成稳定晶体结构的作用,包括铝、硅、钾、钠、钙等。
6. 地壳亏损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很少,经常进入地球内部或者被深海沉积物吸附,包括锆、铪、钨、锂等。
7. 稳定代表元素:是代表不同物质来源的元素,包括铷、锶、氧等。
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指同一元素的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是质量不同。
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同位素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历程,也可以为寻找矿产资源提供线索,同时还可以在环境研究中提供很多信息。
同位素地球化学有很多研究方向,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
其中最常用的应用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即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测定岩石和化石的年龄。
同位素地球化学还可以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中物质的迁移和循环,以及对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物质在各种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并通过不同的地球系统之间相互转移,形成一个复杂的物质循环过程。
地球化学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科学,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化学元素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
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常用的地球化学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
化学分析是通过对地下水样品进行各种化学成分的测定,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这有助于确定污染的来源和程度,为后续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同位素分析则可以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
例如,通过测定水中不同同位素的比例,可以判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及污染物是否来自特定的污染源。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是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地下水系统中化学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通过输入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化学数据,可以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趋势,为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地下水污染的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污染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
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会与地下水的原有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例如,一些重金属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可能会发生沉淀、吸附、络合等反应,从而改变其存在形态和迁移能力。
有机污染物则可能会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影响其毒性和降解速率。
此外,地下水的氧化还原条件、酸碱度、离子强度等因素也会对污染物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三、地球化学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一)污染源头的识别通过对地下水和周边土壤、岩石等介质的地球化学分析,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
比如,通过分析特定元素的比值或同位素组成,可以判断污染源是来自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还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
(二)污染途径的追踪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可以追踪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路径。
地球化学的应用实例
地球化学的应用实例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和地球表层的化学组成、结构、演化以及地球化学过程的学科。
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地球内部岩石矿物的成因、大气和水体的化学特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地球化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地球化学的应用实例。
一、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表和地下水体、土壤、岩石等样品的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地下矿体的存在和分布。
例如,在铜矿勘探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铜元素在地壳中的赋存状态,确定铜矿的形成环境和矿体的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二、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样品的化学分析,可以监测环境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浓度和分布。
这些数据可以评估环境的污染状况,并为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水源地保护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确定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和迁移途径,为水源的保护和治理提供支持。
三、地球化学在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研究地下水体、土壤、岩石等样品的化学特征,判断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例如,在滑坡灾害的预测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等,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并提前预测滑坡的可能性,为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四、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古代岩石、古土壤、古植物等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重建古环境的演化过程。
例如,在古气候研究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古代岩石中的同位素含量,推测古气候的变化,并了解古代地球环境的特征和演化规律。
五、地球化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地球内部岩石、矿物、地幔物质等的化学分析,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组成C. 地球的生物过程D. 地球的气候条件答案:B2. 地球化学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A. 氢B. 氧C. 碳D. 氮答案:C3.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个过程是最重要的?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硫循环答案:B4. 地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土壤污染治理B. 大气污染控制C. 水体污染处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地球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仪器是什么?A. 显微镜B. 质谱仪C. 光谱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年代?A.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B. 化学分析C. 物理测量D. 地质观察答案:A7. 地球化学中,哪个元素是生命存在的关键?A. 铁B. 铜C. 锌D. 磷答案:D8. 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循环主要涉及哪些过程?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C. 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9. 地球化学中,哪种元素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A. 碳B. 氮C. 硫D. 氢答案:A10.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A. 质谱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地球内部化学B. 大气化学C. 海洋化学D. 生物化学答案:ABCD2.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些元素的循环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A. 碳B. 氮C. 磷D. 硫答案:ABCD3. 地球化学分析中,哪些仪器可以用于元素分析?A. 质谱仪B. 光谱仪C. 色谱仪D. 电子显微镜答案:ABC4. 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矿物资源定位B. 油气资源勘探C. 水资源评估D. 土壤肥力分析答案:ABCD5. 地球化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A. 气候条件B. 土壤类型C. 植被覆盖D. 人类活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过程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地球化学的一级学科
地球化学的一级学科地球化学,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它就像是我们大自然的“侦探”,在寻找地球的秘密。
你想啊,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各种元素在里面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想象一下,科学家们就像是拿着放大镜的小侦探,盯着矿石、土壤和水,试图搞清楚它们的成分、来源,还有那些神秘的反应。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事,搞不好连历史也能被挖出来。
走在大街上,随便踩一脚地面,下面的土壤可能就藏着几百万年的故事。
没错,你没听错,几百万年啊!地球化学的研究其实就是要解开这些故事背后的秘密。
想想看,我们喝的水、吃的饭,都和这些研究息息相关。
那些化学反应,就像是地球的烹饪术,把简单的元素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这些元素组合得好,能给我们带来富饶的资源;组合得不那么好,嘿,咱们可就得多花心思了。
咱们再聊聊大气。
大气和地球化学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说咱们呼吸的空气里那些气体,都是怎么来的?这可得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地球化学家。
他们分析气体成分、寻找污染源,简直就是大气的“保护神”。
别小看这项工作,搞不好你的一口新鲜空气,都是他们辛苦努力的结果。
再说了,地球化学可不仅仅是分析化学成分,还是搞清楚这些成分如何影响气候变化。
这事儿重要啊,谁不想知道未来的天气预报能不能靠谱点呢?地球化学的魅力还不止于此。
土壤是我们种地的基础,但你知道吗,土壤里不仅仅是泥土那么简单。
它里面有无数的微生物、矿物质和营养成分,这些都是植物生长的“超能力”。
地球化学家们就像农田里的“医生”,帮助我们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指导农民如何施肥,甚至帮他们选择适合的作物。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想想吧,能让一颗小小的种子在沃土中茁壮成长,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再说说矿物资源。
现代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那是越来越高。
地球化学在这里可发挥了大作用。
它帮助我们寻找、提炼那些珍贵的矿物,比如金、银、稀土元素等。
这些元素可不是摆设,它们在我们的电子产品、绿色能源等领域可都是大明星。
地球化学分区名词解释
地球化学分区是指将地球表层物质按照其化学性质和地球内部过程的演化特征进行分类和划分的过程。
地球化学分区的目的是研究和描述地球表层不同区域的化学成分以及其来源、迁移和转化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球化学分区及其解释:
1.地壳化学分区: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化学分区将地壳的化学性质划分为不同类型和区域,如硅铝酸盐岩区、镁铁质岩区、碳酸盐岩区等,以及岩石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差异。
2.地幔化学分区:地幔位于地壳下面,是地球内部的一层具有高温和高压条件的可塑性固体。
地幔化学分区将地幔分为不同区域,如上地幔、下地幔等,根据地幔岩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硅、镁、铁和氧等元素)和岩石矿物的类型进行分类。
3.核化学分区:地球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核化学分区主要是根据地核物质的元素成分和热力学特征进行分类。
4.海洋地球化学分区: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一个重要水体,海洋地球化学分区将海洋水体按照不同区域和深度进行划分,如表层水、深海水、底层水等,以及水体中的溶解氧、盐度、营养物质等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5.地球化学带:地球化学带是指在大范围上,将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的地区划分为带状区域,如矿产资源带、地热带、地下水带等。
地球化学分区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地球各部分的化学性质、物质循环、地质过程以及资源分布等,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化学知识点整理
地球化学知识点整理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它涉及到地球的各个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以及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过程和现象。
以下是对地球化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元素的分布1、地球的元素丰度地球的元素丰度是指各种元素在地球中的相对含量。
研究表明,氧、硅、铝、铁、钙、钠、钾、镁这八种元素占了地球总质量的绝大部分。
2、元素在不同圈层的分布岩石圈中,硅、铝、铁等元素较为丰富;水圈中,氢、氧以及一些溶解的离子如钠、氯等常见;大气圈中,氮、氧是主要成分。
3、元素分布的控制因素元素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子结构、地球的形成过程、地质作用等。
二、同位素地球化学1、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2、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中不发生衰变,如碳的同位素 C-12 和 C-13;放射性同位素会自发地发生衰变,如铀-238 衰变为铅-206。
3、同位素分馏由于物理化学过程中同位素的质量差异,会导致同位素在不同物质中的相对丰度有所不同,这就是同位素分馏。
4、同位素地质年代学通过测定岩石或矿物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物和剩余量,可以计算出岩石或矿物的形成年龄。
三、地球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内能、焓、熵等,它们用于描述体系的能量状态和变化。
2、地球化学平衡在地质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通过热力学原理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3、相平衡研究不同相(如固相、液相、气相)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理解岩石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微量元素地球化学1、微量元素的定义在地质体系中含量较低的元素。
2、分配系数微量元素在不同矿物或相之间的分配比例,它反映了微量元素在地质过程中的行为。
3、微量元素的示踪作用通过分析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比值,可以推断岩石的成因、源区特征以及地质过程的条件。
五、有机地球化学1、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分布有机化合物可以来源于生物遗体和分泌物,在沉积岩中广泛分布。
地球化学知识点总结
地球化学知识点总结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上元素在地壳、海洋、大气、生物圈等不同地球部分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和物质科学的交叉学科。
地球化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地壳、海洋、大气和生物圈等方面详细介绍地球化学的知识点。
1.地壳化学:地壳是地球表面上最外面的固体壳层,它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化学研究地壳中元素的组成、分布和形成机制。
地壳中的元素可分为岩石形成的主要元素和矿物形成的次要元素。
主要元素包括氧、硅、铝、铁、钙、钠、钾等,次要元素包括钛、锰、镁、铜、锌、铅等。
地壳化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地壳元素的含量、赋存形态和变化规律,从而探索地壳的演化历史和地球构造的变化。
2.海洋化学: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其中溶解有大量的盐类和其他化学物质。
海洋化学研究海水中元素的分布、循环和相互作用。
海洋中的主要元素包括氯、钠、镁、硫、钾、钙等,其含量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河流输入、地壳物质的侵蚀和火山喷发等。
海洋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海洋中元素的循环和交换过程,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大气化学:4.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活动的部分,其中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物圈中元素的循环和生物对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生物圈中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同时,生物还通过摄食和分解等过程参与地球化学循环,如植物吸收地壳中的元素,动物通过排泄将元素输入土壤等。
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对地球化学循环的调节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采样、分析和模拟等。
采样是获取地球样品的过程,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海洋探测和环境监测等方式进行。
分析是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的过程,可以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方法进行。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各种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内外相互分配的科学,是研究地球层、地表、水体和大气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分布和迁移规律的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来源、地球化学过程、地球化学时标以及地球化学计量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一、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地球化学研究以元素和同位素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元素循环:地球上的元素在不同的地球系统之间进行循环。
例如,在岩石圈中,元素经历了岩浆作用、岩石风化和沉积作用等过程,不断地在地球系统中迁移和转化。
2. 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分馏是地球化学中的重要现象。
同位素的分馏是指在地质、化学或生物过程中,不同同位素的分布比例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同位素分馏过程,可以揭示地质、化学和生物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化和地球演化过程。
3. 地球系统的开放性:地球系统是开放的,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例如,大气中的的氧气可以通过生物作用与地壳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
这些交换过程对地球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是通过采集地球样品,利用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对样品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进行分析,来揭示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变化。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1. 野外样品采集:地球化学研究通常需要采集岩石、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类型的地球样品。
采集样品的方法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样品前处理:采集到的地球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破碎、磨粉、溶解等步骤。
这些前处理工作是为了获得样品中的溶液或粉末,以便进行后续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
3. 元素分析: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地球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4. 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是地球化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通过测量同位素的比例来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地球化学元素分类
地球化学元素分类地球化学元素分类指的是根据元素在地球中的丰度和地球内部的分布状态来进行的分类。
地球化学元素分类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主要的四种分类方法:太阳化学元素分类、地壳化学元素分类、地球内部元素分类和功能元素分类。
地壳化学元素分类是指根据元素在地壳中的相对丰度进行分类。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外部固态壳层,主要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根据地球地壳中元素的相对丰度,可以将地壳元素分为两大类: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是指在地壳中丰度较高的元素,包括氧、硅、铝、铁、钙、钠、钾等8个元素。
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较高,约占地壳总质量的99.7%。
微量元素是指在地壳中含量较低的元素,包括锡、锰、铜、锌、银、铅等20多种元素。
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却对地壳构造、岩石成因、生物活动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球内部元素分类是指根据元素在地球内部不同岩石圈层中的分布状态进行分类。
地球由内到外包括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个圈层。
根据元素在这四个圈层中的分布,可以将地球内部元素分为两类:核物质和地壳物质。
核物质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地核主要由含镍铁矿物组成;地壳物质则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主要包括氧、硅、铝等主要元素和钙、钠、钾等次要元素。
功能元素分类是指根据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进行分类。
地球上的生物体通过吸收和代谢元素来维持生命活动。
根据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必需程度,可以将元素分为两类: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
必需元素是生物体必须吸收并用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元素,如碳、氧、氢、氮、磷、钙、钾等;非必需元素是生物体可以选择性吸收的元素,如锌、碘、铜、铁等。
功能元素分类法对于了解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生物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地球化学元素分类主要有太阳化学元素分类、地壳化学元素分类、地球内部元素分类和功能元素分类等。
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地球元素的分布和作用,对于研究地球化学过程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机制和化学演化的学科。
2.元素丰度:通常将元素在宇宙体或较大的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为丰度。
3.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
4.克拉克值:通常将元素在宇宙体或较大的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为丰度,而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则称为克拉克值。
5.浓集系数:元素在矿床中的最低可采品位与克拉克值的比值,称为该元素的浓集系数。
6.离子电位π表示离子吸引或排斥对方电荷的能力,是表征离子电场强度的参数,π等于离子的电荷Z与半径r(单位为10nm)的比值。
7.元素的赋存状态:元素在其迁移历史的某个阶段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及与共生元素的结合特征。
8.Eh值:指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是氧化还原反应强度的指标。
当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体系中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位(非标准电极电位)E应与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相等。
9.晶体场稳定能:d轨道电子能级分裂后的d电子能量之和, 相对于未分裂前d电子能量之和的差, 称为晶体场稳定能(CFSE).10.八面体择位能:任意给定的过渡元素离子在八面体配位的晶体场中获得的晶体场稳定能通常高于其在四面体配位的晶体场中获得的晶体场稳定能,二者的差值称为该离子的八面体择位能。
11.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将自然体系中含量低于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12.封闭温度:当岩石、矿物形成以后冷却到基本上能完全保留放射成因子体同位素的温度,称同位素封闭温度,简称封闭温度。
13.CHUR:具有球粒陨石w(Sm)/w(Nd)比值的均一岩浆库14.BABI:指玄武质无球粒陨石的(87Sr/86Sr) 比值为0.69897±0.00003,代表地球形成时的初始比值.15.δ值:是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所给出的样品的重/轻同位素比值R样与标准样品的重/轻同位素比值R标的相对偏差,一般用千分数表示Δ(‰)=(R样-R标)/R标×1000=(R样/R标-1)×100016.Tdm为样品相对于亏损地幔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代表地壳物质从亏损地幔总分离的时代.17.电负性:电负性为电离能与电子亲和能之和,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其值与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成正比。
18.类质同象:某种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随机地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变化,而晶体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的现象。
19.地球化学障:在元素迁移过程中,如果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剧变, 导致介质中原来稳定迁移的元素迁移能力下降, 元素因形成大量化合物而沉淀,则这些引起元素沉淀的条件或因素就称为地球化学障。
20.不相容元素在矿物-岩浆分配过程中主要富集在岩浆中的元素为不相容元素。
21.高场强元素指离子半径小、离子电荷大、离子电位大于3的元素,如钍、铌、钽、磷、锆、铪、稀土元素等。
22.放射性成因同位素是指由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同位素。
它们可以具放射性,也可以是稳定的。
23.等时线:通过对地质体一组样品实测的现今87Sr/86Sr比值和87Rb/86Sr比值作图,拟合所得到的一条直线称为等时线。
24.普通铅:自然界的铅按照铅同位素的演化可以分为原生铅,原始铅,普通铅,和异常铅。
原生铅与不同比例的放射成因铅相混合的铅叫普通铅,也叫正常铅,通常是指U/Pb,Th/Pb很低的体系中的铅。
25.分馏系数:指两种物质(或物相)之间同位素比值(α),即α=RA / RB,式中A,B表示两种物质(或物相),R表示重同位素与轻同位素比值。
问答题1.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元素相对平均含量极不均一。
丰度最大的元素O为47%,与丰度最小的元素Rn(6*10-16)相差达1017,,相差十分悬殊。
地壳中丰度最大的9种元素O,Si,Al,Fe,Ca,Na,K,Mg,Ti占地壳总质量的98.13%;前15种元素占99.61%,其余元素仅占0.39%(2)对比地壳、整个地球和太阳系元素丰度数据发现,它们在元素丰度的排序上有很大的不同。
太阳系:H>He>O>Ne>N>C>Si>Mg>Fe>S;地球:Fe>O>Mg>Si>Ni>S>Ca>Al>Co>Na;地壳:O>Si>Al>Fe>Ca>Na>K>Mg>Ti>H。
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地壳和地球都明显地贫H、He、Ne、N等气体元素;而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明显贫Fe和Mg,同时富集Al、K和Na(3)地壳中元素丰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不断变化的开放体系。
a.地球表层H, He等气体元素逐渐脱离地球重力场;b.每天降落到地球表层的地外物质102-105吨;c.地壳与地幔的物质交换;d.放射性元素衰变;e. 人为活动的干扰。
2.类质同象研究化学意义类质同象是自然界化合物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支配地壳中元素共生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一些微量元素,是决定它们在自然界活动状况的主要因素。
1)确定了元素的共生组合(包括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间的制约、依赖关系);2)决定了元素在共生矿物间的分配;3)支配微量元素在交代过程中的行为;4)类质同象的元素比值可作为地质作用过程和地质体成因的标志;5)标型元素组合;6)影响微量元素的集中或分散(晶体化学分散或残余富集);7)为地质找矿及环境研究服务。
3.地壳中元素主要赋存形式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形式,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胶体吸附状态,有机物结合的形式①独立矿物:能用肉眼或者显微镜下进行研究的矿物,粒径大于0.001mm②类质同像:结构混入物,不同的元素或质点占据相同的晶格结点位置,而晶格类型和晶格常数不发生明显彼岸花的现象,微量元素进入主元素的晶格后,如果不通过破坏矿物晶格的手段,采用机械和化学方法都不能使二者分离③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超显微包裹体,被包裹在其他矿物中粒径小于0.001mm④吸附于胶体晶体或者解理面上:由于电荷不平衡而吸附异性离子的现象,是一种结合力较弱容易被交换和分离的存在形式,活性赋存形式⑤与有机物结合:元素加入到有机物中,比如哺乳动物血液中的Fe,骨骼中的Ca,脑细胞中的P 等等都是完全进入到有机质中,此外微量元素与有机制结合可以形成金属有机化合物或者络合物.4.能斯特定律和分配系数在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微量组分在两共存相中的分配达平衡时,其在两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能斯特分配系数: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微量元素i(溶质)在两相分配达平衡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KD),此常数KD称为分配系数,或称能斯特分配系数。
能斯特分配定律及分配系数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可应用于如下多方面的研究:1)定量研究元素分配;2)为成矿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3)判断成岩和成矿过程的平衡条件;4)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5)微量元素地质压力计;6)指示沉积环境;7)岩浆作用过程微量元素分配和演化定量模型的研究;8)岩浆形成机制的研究;9)判断岩石的成因。
5.Rb-Sr等时线需要满足的条件①所研究的一组样品(岩石或者矿物)具有同时性和同源性;②岩石或矿物形成时Sr同位素在体系内是均一的,因而有着相同的87Sr/86Sr的初始同位素比值;③体系内化学成分不均一,Rb/Sr比值有差异,可以确保获得一条较好的等时线;④自结晶以来,Rb、Sr保持封闭,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6.元素克拉克值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1)确定了地壳体系的总体特征;2)为研究地球的形成、化学分异及地球、地壳元素的成因等重大问题提供信息,如大陆地壳化学组成对壳幔分异的指示;地壳元素的克拉克值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元素参加许多化学过程的浓度,从而支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限定了自然界的矿物种类及种属;限制了自然体系的状态;对元素亲氧性和亲硫性的限定;3)元素克拉克值可作为衡量元素相对富集或贫化的标尺,如可以为阐明地球化学省(场)特征提供标准;4)根据地壳元素克拉克值可获得地壳中不同元素平均比值,可以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如某些元素克拉克比值是相对稳定的,一旦某地区、某地质体中的这些元素组比值偏离了地壳正常比值,示踪着某种地球化学过程的发生。
7.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有哪几类?以及其特点和在地质体中元素及矿物组合1)亲铁元素:离子最外电子层具有8-18电子过渡型结构,氧化物形成热最小,与氧及硫的亲和力均弱,易溶于熔铁,主要集中于铁镍相的地核中.2)亲铜元素:离子最外电子层具有18电子的铜型结构,氧化物的形成热小于FeO的形成热,与硫的亲和力强,易溶于硫化铁熔体,又称为亲硫元素,主要分布于硫化物-氧化物过渡圈。
3)亲石元素:离子最外电子层有8电子的惰性气体型稳定结构,氧化物的形成热大于FeO的形成热,易溶于硅酸盐熔体,与氧的亲和力强,又称亲氧元素,主要集中在岩石圈。
4)亲气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有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容积最大,具有挥发性,或倾向形成易挥发化合物,主要集中于大气圈5)亲生物元素:主要为C、N、H、O、P、B等元素,一般富集于生物圈内.8.离子电位对元素迁移的影响1)π<2.5 电价低半径大的碱性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同H+争夺O2-能力弱,其氧化物溶于水给出O2-,形成简单阳离子和OH-2)π(2.5-8.0)两性离子,偏高价中等半径,在水溶液中与H+争夺O2-能力相近,氧化物易与H2O 化合声称氢氧化物沉淀3)π>8.0 小离子半径的高价阳离子,在水溶液中比H+争夺O2-的能力强,夺取O2-结合生成络阴离子,使H+游离,溶液呈酸性,为酸性离子9.REE组成数据表示方法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地球化学分异作用和指示各类岩石的成因,往往在地质体REE含量分析数据基础上通过一定计算处理得到一些参数或者图示,常用如下:①REE组成模式图,曾田彰正-科里尔图解,用所研究体系的一部分作参考物质进行标准化②表征REE组成的参数和图解:稀土总量-ΣREE轻重稀土比值W(LREE)/W(HREE) 或者ΣW(Ce)/ΣW(Y)[W(La)/W(Yb)]N、[w (La)/w(Lu)]N、[ w(Ce)/w(Yb)]NΣLa-Nd ΣSm-Ho ΣEr-Lu 参数La-Nd为轻稀土LREESm-Ho为中稀土MREEEr-Lu为重稀土HREE③异常系数(指数) δEu,δCe④稀土参数图解10.利用衰变定律来测定岩石矿物年龄应该满足哪些条件1) 应有适当的半衰期,这样才能积累起显著数量的子核,同时母核也未衰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