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自然辩证法审视中医的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自然辩证法审视中医的科学性
【摘要】不同的历史孕育了不同层次的科学。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在水平上存在着时代性的差距,但这并不是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别。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当时最先进的自然哲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作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通过直觉判断和推理反证进行思维和构建理论体系,坚持走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路线,以实践作为检验其认识成果的唯一标准。古老的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具备了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彰显,充分地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中医科学
回顾中医在近现代的曲折发展史:距离鲁迅先生把中医定性为“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已有80年。再向前追溯,距离中西医汇通派的形成已有150年。如果从近代医学史上第一个接受西医学说的医家——王宏翰(约卒于1700年)所处的时代算起,关于中医的存废之争已经经历了整整3个世纪。可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将来可能也不会出现一门学科——像中医这样备受争议。由于中医学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水乳交融,使得它始终在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徘徊。又由于人体的高度复杂性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渗透和影响,中医的认识充满随机性、灵活性、模糊性等不确定[1]。有鉴于此,中医能否归属于“科学”的范畴,理所当然成为历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科学,或称为“科学理论”,英语写作“science”。它来源于拉丁语“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科学界和哲学界目前对此词并无严格统一的定义。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科学理论”被阐释为:“由人类的想象力构想出的广阔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化结构,它包括关于物体和事件内在规律性的经验定律的体系;这些物体和事件既可以是所观察到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这些定律所提出的结构并设计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可分为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在科学水平上存在着时代性差距。古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以直接观察为基础,采取直观思辨的方法,探索自然的奥秘,缺乏科学实验的论证,对自然现象只能作出猜测或主观臆测的说明[2]。它与现代科学之间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只是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导致的水平差异。这种无法回避的差距,只能说明古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先进,不能说古代科学“不科学”或是“伪科学”。中医立足于古代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它更多地关注直观的现象,侧重于经验总结、提出假说、研究假说。这与现代科学的一些特征确实有不相符合的地方,但这并不是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别。以现代科学的评判标准来界定中医是否科学是欠公允的。对一门学科科学性的判定,必须综合考虑该门学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等。那么,中医是否具备这些特点?
中医的研究对象是人,并且是具有生命体征的人。探讨的是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现象,揭示的是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目的是为了增进人体健康,预防与治疗疾病,提高生命质量。现代公认的科学试验方法,如重复、对照、随机、盲法等原则的本质是追求事物或现象的共性。而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是努力追求事物或现象的个性,最终实现个体化诊疗,这是中医赖以发展的基础。中医理论是“百家争鸣”,中医的研究对象又千差万别。这决定了中医思维方式的细致性。换句话说,个体化思维是中医的特点,中医具备具体化的特征。
中医以经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经验”二字,表达了人们的认知方式: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才能上升为理论。没有这个过程,就谈不上“科学”二字。可以认为“科学”就是“经验”的论点;“经验”就是“科学”的论据【3】。中医通过“司外揣内”进行观察,通过“取象比类”认识疾病,依靠“尝百草”确定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凭借推测和反证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医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过程,将中医的经验性特征崭露无遗。中医是通过直觉判断和推理反证进行思维和构建理论体系。这种认识方式,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打破常规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式和逻辑规则的束缚。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认识主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单从分析方法所得不到的结果。
中医得到的结论是系统而明确的,彼此联系,互不矛盾。有学者认为,中医是理论与实践“两条腿”走路。实践滞后于理论,而某些理论又不能指导实践。还有学者认为中医理论体系不严密,进而中医得出的结论不精确,中医缺乏精确性。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中医理论的形成,坚持走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路线。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纽带是若干假设的命题。这类命题是一种猜测性的陈述。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历朝历代的医家就是在临床观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并运用各种命题,在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指导原则,然后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检验,不断修改和完善,使之逐步接近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最终形成今天所倚重的经典理论,并据此作为本学科的检验标准。因此,中医命题的论证,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构架。其在临床上已经证明了自身的规律性和实践性,并表现出部分真理性。虽然部分中医结论的严密性有待加强,但历史证明,中医命题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证实,但也不易被证伪[4]。事实上,在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医命题中,有些已经成熟为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则正在向科学理论转化,还有些则由于研究策略或验证能力等原因,还暂时处在“休眠期”。从这一角度看,中医不乏精确性的特征。
中医的结论在可控条件下,可以接受重复的临床检验。作为一门以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中医客观存在一些未经证实的超前理论。尽管中医无法完全运用现代科学理论解析,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其理论或学说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成果,中医的科学性、真理性通过漫长的医学实践活动的检验才得以确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门实用的临床医学。中医理论没有明确地阐述在研究人体的过程中确立的“视察——创建模子——预测——验证”的技术路线,更没有建立还原性实验室。本学科的全部假设检验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在活人身上无序地进行操作。中医强调功能表象,这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