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 译文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 课内文言文原文+译文 1.《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上册 课内文言文原文+译文 1.《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展示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全文翻译咏雪在一个寒冷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子侄辈谈论文章义理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大雪像什么呢?”太傅哥哥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太傅哥哥女儿谢道韫说:“比不上柳絮随风飞舞样子”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阅读理解1《咏雪》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古人家庭生活情趣?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情景屋外天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感情和把玩诗句雅兴2对于胡儿和谢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才气?文章结尾谢太傅虽未对两人优劣作任何点评但从“公大笑乐”以及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身份可看出谢太傅更欣赏是后者才气3陈元方反驳“客”话精彩在何处?陈元方反驳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表述得很清楚;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说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表现有根据有结论;最后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态度发生了怎样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友人怎样性格特点?由“怒”到“惭”走下车子拉元方表明友人认识到了自己错误体现了他知错能改特点5《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给我们怎样启示?通过陈太丘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人;通过元方言行举止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人;通过友人行为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知错就改人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失去朋友失去友谊。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提示:这首诗诗人赋情于雪,仿佛白雪也嫌春光 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jī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 视觉、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四 句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 《世说新语》—
⑴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翻译,圈 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⑵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⑶ 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 班讨论。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例:谢太傅 左将军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兄女)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散盐空中差(chā)可拟 A、差别 不同 B、差错 错误 C、稍微 比较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故事导入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 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 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 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 ,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梳理文言文 1《世说新语》二则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梳理文言文 1《世说新语》二则

1《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品 文言文对照翻译
作品主旨
文章通过写谢家小辈即景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谢家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记 文言知识
字词梳理
古今异义
未若柳絮因.
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与儿女..
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文中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与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行
品 文言文对照翻译
作品主旨
文章通过记述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情景,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处世应讲礼守信的道理;同时,赞扬了陈元方聪明机智、明白事理。

记文言知识
字词梳理
1. 重点课下注释
①与人期.(约定)行
②舍.(丢下)去.(离开)
③相委.(丢下)而去
④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
⑤下车引.(拉)之
⑥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 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友人惭.(感到惭愧)
3. 通假字
尊君在不.(同“否”)
4. 古今异义
太丘舍去.
2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下车引.之
古义:拉
今义:引导;引用
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注意;照管
相委.而去
古义:丢下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期.日中
古义:约定
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
3。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咏雪》【原文】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重点注释[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阅读探究】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答案]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2.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案]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解析]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儿女”一词古义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答案]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知识点分类盘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知识点分类盘点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文学常识文章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本文和《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二、重点字音谢太傅.(fù)俄.而(é)雪骤.(zhòu)差.可拟.(chān ǐ)柳絮.(liǔxù)无奕.(yì)王凝.之(níng)谢道韫.(yùn)三、朗读节奏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公/大笑乐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三、文言知识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5.骤:急速6.欣然:高兴的样子7.因:凭借8. 差:大致,差不多9.拟:相比10.未若:不如,比不上四、重点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召开家庭集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把盐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理解性默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 两个咏雪的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3. 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内容理解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和睦、融洽、欢快、轻松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班级:姓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班级:姓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尊君在不②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今异义,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⑩陈太丘与友期.行: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⑪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⑫友人惭.: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一词多义:相:①相委而去: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时:①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若:①未若.柳絮因风起:如。

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像。

是: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表示肯定的判断。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

而:①俄而.雪骤:与“俄”合用,不久,一会儿。

②相委而.去:连,表顺承。

3、判断文言句式:①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省略句,省略介词。

②撒盐(于)空中差可拟:省略句,省略介词。

③(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省略主语。

④(太丘)去后(友人)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

⑤(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省略句,省略主语。

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⑦撒盐空中差可拟:倒装句,状语后置,“空中撒盐差可拟。

”⑧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可译为“……是……。

”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知识点

初中语文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咏雪一、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二、课文翻译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注释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注释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是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

”原文: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即:是。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问题解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家庭氛围的融洽?“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

3.对于胡儿和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的才气?文章结尾,谢太傅虽未对两人的优劣作任何点评,但从“公大笑乐”,以及最后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看出谢太傅更欣赏的是道韫的才气。

四、课文主题《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陈太邱与友期行一、相关资料《世说新语》,古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知识梳理

《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讲解一、文学常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古今异义:1. 儿女:古,子侄辈; 今,子女。

2. 去: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

3. 文义: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五、一词多义1. 顾:①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②相顾惊疑。

顾:看。

(如顾野有麦场) ③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

(如三顾茅庐)2. 信:①则是无信。

信:讲信用。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③必以信。

信:实情。

六、敬辞与谦辞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七、其它关键词1. 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2. 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3. 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4.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5.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着、随着。

6. 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

去:离开。

7. 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 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 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八、句子翻译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②“古今异义”是指古汉语中有一些字
词随着词汇发展,词义产生了变化转移。
文言词汇 古义
今义
儿女
小辈
儿子女儿

离开
到、往

舍弃
托付

拉,牵拉
带领
③同义字,如“舍”“委”是舍弃的意思。
④一词多义,如“寒雪日内集”和“期日中”中 的“日”分别是日子;太阳的意思。
⑤词类活用,如“友人惭”中的“惭”是形容 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的意思。
读得好听——读出停顿 顺用语法的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zhòu),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 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得有味 读得有味:其标志是能品味语言,对课文 有语言品味与奇妙发现。
遇乱不惊,镇定,有气度
【乙】谢公与人围棋
围棋:下围棋,名作动。
俄而:不久,一会儿。
竟:完毕。
徐:慢慢地。
向局:面向棋局。
利害:胜败情况。
小儿辈:谢安对孩子们的称呼。
意色:神态,表情,脸色。
异:不同。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 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 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 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同“否”
等待
“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没 来,(他)已经离开了。”
不是
舍弃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

8. 《世说新语》二则
[参考译文] [甲] 山水风景的美丽,自古以来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
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早晨的薄雾将 要散尽,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啊。自从南朝的 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风景了。
8. 《世说新语》二则
经典题型
❶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 ❷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是( )。 ❸ 下列各句中的“×”与例句中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8. 《世说新语》二则
类文在线
[泉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 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8. 《世说新语》二则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 之,乐亦在其
··
··
中矣。不义②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论语》)
[注] ①肱(ɡōnɡ):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8. 《世说新语》二则
链接中考
8. 《世说新语》二则
链接中考
考点透视
考点 结合语境解释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虽少,但使用 频率很高,用法也比较复杂。
在中考 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考查重 点,只要求学生对
常见的文言虚词 的用法能进行区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语句。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咏雪一、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二、课文翻译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注释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注释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是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

”原文: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即:是。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问题解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家庭氛围的融洽?“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

3.对于胡儿和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的才气?文章结尾,谢太傅虽未对两人的优劣作任何点评,但从“公大笑乐”,以及最后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看出谢太傅更欣赏的是道韫的才气。

四、课文主题《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陈太邱与友期行一、相关资料《世说新语》,古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附习题)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附习题)

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 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杀害,所以到了晋代的 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 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了。但这 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 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 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回头看。
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 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 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 家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陈元 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 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
巧用对比,突出形象。
作品巧用兄子胡儿的吟诵作对比,胡儿将飘 飞的雪花比作“撒盐空中”,谢道韫将雪比作 “柳絮因风起”,虽然“主讲人”未对咏雪句做 出评判,但读者却能判断出谁的文学才情更高, 在对比衬托中突出了人物形象。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今异义
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 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 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 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 元礼问他:“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 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 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 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 谢安和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及现代文答题技巧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及现代文答题技巧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参考译文班级:姓名: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他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柳絮乘风而起。

”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那人才到达。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到,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离开了。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定正午(见面)。

你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11.《论语》十二章1.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顺从意愿,又不会越过法度。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做到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有害。

”5.孔子说: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离开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信用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
入门不顾。

回头看
称呼:
•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 ——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君 ——您,对别人的尊称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 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乌衣巷 作者: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 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武 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 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 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 众书编纂而成,
过去的
下车引之 拉 引吭高歌
放开
太丘舍去 放弃 舍己为人
牺牲
则是无信 诚实,守信信口开河 随意、随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 子侄辈 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不多 相比 因风起 凭借
⒉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 那人才来。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 底(的)教科书”。本书 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 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 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 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 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 代表作。
人物介绍
谢安
淝水之战的指挥者,少年就以风流倜倘 闻名。史载他好为洛下书生咏,因为有 鼻炎所以声音浓浊,竟成为时髦,导致 人们都捏着鼻子学。其性格文静有儒将 风度,除了东山再起的典故与其有关外,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由淝水之战出典 的成语亦是拜他所赐。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及赏析《世说新语》二则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陈元方和周拜访名士袁绍和李元礼的故事。

下面是对这两则故事的翻译和赏析。

一、《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走开了。

元方回到屋里,父亲的同县姓吕的人刚好来到,责备元方的父亲说:“和人相约出行,怎么能丢下别人自己走呢?”元方的父亲既使元方回去而自己还没有回来,于是离开了。

赏析:这篇短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

先写客人无礼在先,不守信约;再写陈氏父子不卑不亢,礼貌对答;最后写客人自觉羞愧。

全文写怒写悔,曲折有致。

同时,客人最后怒而“去之”,这一结果也客观上强化了作者对礼的重要性的阐述。

二、《世说新语·咏雪》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谢道韫说:“不如说— 1 —是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大笑)(按:差可拟人和柳絮舞姿遒劲)赏析:《咏雪》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这也是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

“公大笑乐”评价道韫的比喻有如神助妙合人意,“此笑乐”中的“笑”既包含着对兄妹三人无拘无束、充满家庭气氛的“言谈”而产生的逗趣,也包含着对自己侄子“言语道出”的嘉许。

作者有意高扬女才子谢道韫,作为名门才女,“神情疏朗,有林下之风”的优雅风度随着着笔。

谢道韫风雅兴奋观赏雪景之高致情调亦透显无遗。

— 2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两则课文与注释陈太丘①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②,期日中③。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④,去后乃⑤至。

元方⑥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⑧。

”元方曰:“君与家君⑨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⑩之。

元方入门不顾⑪。

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②[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③[日中]正午时分。

④[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⑤[乃]才。

⑥[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⑦[尊君在不(fǒu)]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⑨[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⑩[引]拉,牵拉。

⑪[顾]回头看。

【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简答题】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

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

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12教育初中语文
K12教育初中语文《世说新语》二则译文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