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广场研究
——以沈阳市泉园广场为例
摘要
当前我国城市广场及其景观普遍存在着环境品质不高,公众满意度低的状况为实现广场的整体优化,引入环境行为学理论,关注环境与人的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沈阳泉园广场出发,建立由理论构建——广场行为分析——广场整治三个步骤组成的研究框架,由于泉园广场的历史悠久,对于现代市民的行为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更跟不上市民的行为节奏,通过实地问卷调研的方式了解市民的需求从而做出改良整治的方案。沈阳市泉园广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广场设计研究框架是可行的,它从公共空间建设的本质入手,抓住提高广场环境品质的实质,既突出了整合设计实现的针对性,又考虑了整合研究本身的可推广性。
关键词
泉园广场;市民行为;环境行为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研究目的 (3)
1.2环境行为相关理论 (3)
1.2.1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4)
1.2.2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alism) (4)
1.2.3 相互渗透论(Transactionalism) (5)
1.3研究意义 (5)
第二章研究区域概况 (6)
2.1泉园广场区位分析 (6)
2. 2泉园广场周边功能 (6)
2.3泉园广场及周边流线分析 (7)
第三章泉园广场空间分析 (9)
3.1泉园广场空间形态分析 (9)
3.2 建筑与广场空间分析 (11)
第四章市民在泉园广场的行为分析 (12)
4.1 调查问卷总结与分析 (12)
4.1.1调查对象分析 (12)
4.1.2广场分析 (12)
4.2 市民的行为模式 (15)
——分析公共空间交通行为 (15)
第五章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9)
5.1 泉园广场及周边建筑现存问题 (19)
5.2 改进建议与措施 (19)
5.3小结 (20)
附录1 (22)
泉园广场市民意见调查问卷 (22)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
环境行为学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它被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但是其研究范围比环境心理学要窄。它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主要研究人在城市各种空间环境中的活动和对这些环境的反应,再将人们的反应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达到从使用者出发,做到以人为本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简单地说,环境行为学主要就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与空间环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共应用性更强。
其主要研究方法是运用环境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概念,进行观察与实验法、相关法和描述法、通过访问面谈、回答问卷、画认知地图、时间支配报告、行为场所观察等方式搜集资料。其研究任务主要是将大量的定性的内容,通过科学研究手段,达到定量化分析,以提供科学的环境设计所需要的环境质量依据。
建筑、居住区和城市都是人类创造的生活环境,关注空间的主体——使用者,以人的角度去研究城市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当代多学科开放体系中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因此,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整合设计不仅是提高城市广场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沈阳的泉园广场为例。
1.2环境行为相关理论
环境行为学(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也称为环境设计研究(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探求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要素,并弄清其对生活的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品质的改善中。[1, 2]
环境行为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基础理论,大致有三种观点:
1.2.1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外在的因素决定反应的形式,要求人以特定的方式来行动。这种思想的缺陷是把个人看作是被动的存在,忽视人根据自己的欲望和要求选择、调整、改变环境的能力。
在建筑学领域,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反映为建筑决定论(Architectural Determinism)。建筑决定论相信,由人工或自然要素构成的构筑形态会导致社会性的行为变化。20 世纪30 至40年代,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的一系列会议提出的住宅设计原理以及很多国家的公共住宅运动,都是建立在建筑和城市设计将决定人的生活的一系列假说之上。[3]
1.2.2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alism)
相互作用论中,环境和人被独立地客观地定义,行为的结果是由内在有机体的因素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人和环境是客观独立的两极。变化是由分离的环境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按照恒常性的规律结构产生,变化,时间不是现象的本质。[4]
人与环境,作为二元的相互独立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人不仅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也能够能动地选择、利用环境所提供的要素,更能够主动地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达到对生活的满足。这是相互作用论比环境决定论进一步有所发展的地方。
1.2.3 相互渗透论(Transactionalism)
相互渗透论认为,人们对环境的影
响程度不仅仅限于对环境的修正,还有
可能完全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人们
通过修正和调整物质环境,改变与我们
交往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环境;通过
重新解释场所的目标和意义的方法,来
不断地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物质环境。对
于环境,人拥有期待、假定、改变环境
性质的行为。Altman对相互渗透论的基
本观点进行了总结,说明了相互渗透论
的特征[6]:人与环境不是独立的两极,而是定义和意义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与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相互渗透论不是用二元论的观点考察人和环境。
基于人与环境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由于考察对象都具有个别性和固有性,因此在研究中,在关注广泛适用的普遍原则的同时,更重视对特定的个别现象的记述和解释。
1.3研究意义
环境行为学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Over Action)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它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通过这些研究,设计师设计与规划的思路有可能得到新的启发,对问题的分析可能有新的、好的见解,在设计、规划方法上可能有所改进,在科学研究上可能有新的突破。建筑、居住区和城市都是人类创造的生活环境,关注空间的主体—使用者,以人的角度去研究城市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当代多学科开放体系中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因此,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整合设计不仅是提高城市道路节点空间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