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主要有:海德的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维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本文通过介绍以上四种代表理论,对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学术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作简要评析。

关键词:社会认知;归因理论;发展脉络

Abstract:Attribu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area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re are four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of social cognition ,Heider’s Common sense psychology,Jones and Davis’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 Kelley ‘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ttribution and Weiner’s Attribu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and academic studies via these four aspects and have a brief assessment.

Keywords: social cognition; attribution theory;history

一、引言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行为的原因解释行为的,这种解释在决定人们对行为的反应上发挥着重要原因。正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推断成绩波动的原因、社会通过了解杀人犯的成长经历来解释其丧心病狂的行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因果性解释来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并实行预测和控制。

归因理论研究始于20实际50年代,到70年代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从此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归因研究,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受人关注的一大焦点。

二、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

归因理论从50 年代末到7 0年代末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变化过程,进入80 年代,尽管归因研究不复繁荣,但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80 年代是归因研究的复兴时期。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归因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研究论文引起

了人们对归因研究的关注,其必要性才开始显现。

在60 年代中期, 出现了许多应用研究。主要有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尼斯彼特和沙赫特关于恐惧的错误归因的研究、瓦尔斯特对意外事件责任的归因分析以及勒纳和西蒙斯开创的动机因素方面的研究。

60 年代后期和整个70 年代, 归因研究激增。研究者多分为三派:直接检验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归因模式、利用尼斯彼特和沙赫特的错误归因主题和探讨勒纳和西蒙斯研究中动机因素在人知觉中的作用。这期间,维纳发展了海德关于内因和外因的概念,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70 年代末到80 年初, 归因研究仍层出不穷, 但已有些研究者开始对它产生厌倦情绪。问题主要是刚刚兴起的社会认知理论过分依赖于从认知心理学中引进的理论思想, 而不是建立在土生土长的归因理论基础之上。另外,归因研究的方法(纸笔测验)以及它所测查的有限范围的主题也引起研究者不满。如许多研究仅仅评估“人—情境”这一归因维度,过于片面。所以,在这个时期, 归因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徘徊不前的阶段。

三、社会认知的代表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理论

海德假设人类有两种动机:一是对周围的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前者是保持同他人在认知上的协调,后者则是取得对他人行为控制上的协调。他认为,人们需要预见他人行为,控制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

他将行为原因分为两类:外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影响等。内因,包括人格、情绪、动机、能力、努力等。评判企业是否成功,除了考察其自身优势,也要考虑到其在竞争环境中所处地位,体现的就是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认清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研究表明,行为的解释若作外因,人们很难断定在

类似情况下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但若是内因,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正如经常听到的一句批评“他这是态度问题,即使环境安静了也不会静心学习”,态度即是内因,安静的环境即是外因。

在海德的归因理论中, 几乎包含了后来归因理论的所有理论问题, 无疑是

位伟大的开创者,但由于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解决自己所提问题,也留下许多还需进一步探讨的缺陷,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

(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根据海德的理论,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他在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维度:稳定性和可控性。

稳定性是指原因是长期的还是可变的。如有些内因(如天赋)就是稳定的,与基因有关几乎不变,而有些内因(如努力)则可以改变。同样,有些外因如运气,无法长久保持,而诸如红绿灯的作用、法律条款则长期不变。可控性是指原因是否在个人控制的范围内。如不稳定的外因“运气”飘忽不定、无法控制,而同样不稳定的内因“努力”却可以控制。

维纳根据这三个维度,分析出2x2x2共8种归因,并且各自对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内-外因与自尊有关,稳定性影响到自信心,可控性则因归因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人们遇见挫折总是归因成不稳定或不可控的外因,诸如环境不好、运气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如果成功则多归因是自己努力和天赋的成果,这样才能增加自信心,不会因“天性愚钝”而自暴自弃。成语笨鸟先飞其实也是利用这个理论给没有天赋的人成功的希望。

根据南开大学的研究,中国人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家长关心与支持”这种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更看重家庭对自我成功的作用,这源自于家族本位和伦理本位的思想,“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中家庭占其三。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体现在光宗耀祖上,而不是个人的自我展示。“枪打出头鸟”,中国社会里,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所以,中国对成败的归因,是以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来表示谦抑,这样既不会降低自信也避免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