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游客,你们好,‘重走长征路’活动由此开始。我和我的同伴很荣幸地作为大家的小导游开始履行我们的职责,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征历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等情况。

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四川、重庆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市河流共463条,均属长江流域,以大娄山山脉为分水岭,南北分属乌江区和长江上游干流区两大水系。遵义是中国革命圣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长征文化。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并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遵义也因此名扬中外。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壁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峨庄重。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会议室里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会址大门临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毛泽东1964年手书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

碧辉煌。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穿过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第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历尽千难万险,支撑红军走完这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政治、精神支柱不仅仅是遵义会议。下面就由本组同伴为大家做补充讲解。(此时第一小组的另一名成员做补充介绍)

翻越夹金山

1935年6月11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先头部队红四团,在完成了夺取沪定桥的任务后,来到四川边界宝兴县属的硗碛镇。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战士前进的道路。

举目望去,主峰海拔高度为四千五百多米的夹金山,白雪皑皑,雪光耀眼。从山下望去,像是用银子砌起来的;山峰被云层笼罩着,看起来真有点森严而又神秘。当地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为了翻越雪山,红四团的指战员深入当地百姓家访问。年长的老乡谆谆告诫他们:早晨、晚上切匆过山,那时,山上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山风四起、遮天蔽日。要通过,必须在上午9时以后,下午3时以前,而且要多穿衣服,带上烈酒、辣椒,好御寒壮气。还要准备一根木棍,借力爬山。

时值盛夏,红军指战员身上只有一件单衣,当地居民既少又穷,烈酒、辣椒无法买到,能找到的只有每人一根木棍。红军战士只能以内心的革命火焰去战胜雪山的严寒了。

6月12日上午9时许,红四团来到夹金山下,气温骤降,脚下的路是冻得晶亮硬滑的冰雪,木棍着地发出“咯咯”的响声。红军战士一鼓作气,爬上山腰。举目环视,使人触目惊心。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立险峻的雪壁,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越陷越深。先头班用刺刀在雪地上挖着踏脚孔,后面的同志就手拉着手,踏着他们走过的脚印,谨慎地前进。部队在行进间不时响起惊喊声,喊声起处,就看到有成群的红军战士停下来用木棍、绑腿抢救掉进雷岩的同志。

刚过正午,山上云雾弥漫,人行其中,犹如腾云驾雾。山风卷着雪花,向红军战士袭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尖刀刮着。红军战士们不得不打开背包,把被子、毯子裹在身上,但仍然冷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越往下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战士们一个个头晕眼花、胸痛腿软,一步一停、一步一喘。这时,要是有谁停步坐下来,就会永远爬不起来,因此,每个人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互相鼓励着,同残酷无情的大自然搏斗。就在红军战士快要到达山顶时,突然又下起了冰雹,核桃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打来,打得满脸肿

痛,红军战士用手捂住脑袋艰难地继续前进。

冰雹过后是万里睛空,阳光耀眼。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攀登,红四团的全部人马都攀上了山顶。站在山顶,极目望去,千里冰雪,银峰环立,一片琼玉世界;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蜿蜒而上。

下山时,已不像上山那么吃力了,红军战士唱起了山歌,此起彼伏的山歌声荡漾山谷,高傲的夹金山总算认识了它的征服者的英雄气概!

“我们准备为大家介绍、展示两处长征途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一个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地方──遵义;一个是民风民俗最具特色的地方──九寨沟。

一、

二、九寨沟

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百年前,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世界第三级”──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周围的羌族、回族、汉族携手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康巴

文化。

九赛沟的民风民俗又不完全等同于西藏,由于这里正处于从藏区到汉区,从牧区到农区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厚重的边缘文化色彩。在九寨沟周围,藏、羌、回、汉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草地上英俊的骑手,清真寺膜拜的回民,岷江畔大禹的传人,咂酒与锅庄,雕楼与羌笛,一起谱写了一首悠扬的民族融合之歌。

结束语:作为三组的小导游我们带大家领略了这次重走长征路的最后一站,从支撑胜利走完长征路的重大转折性会议到感人至深、引人回味深思的长征故事,再到这长征途中我们重温的红军足迹,我们所面对的又何止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这其中蕴藏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去仔细体味!

现在我们面对的河流就是赤水河。赤水河古称安乐水,在贵州、四川两省边境。赤水河有“美酒河”之誉。河面滩滩相持、湍急异常;两岸崇山峻岭、逶迤起伏,峭壁悬岩、各具峥嵘,河边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