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俄饮食文化之差异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e24b40d227916888586d717.png)
4 小 结
关于关联规 则的研究 , 还 需 从 以 下 方 面努 力 : 提 供 一 种 与 用户进行交 互的方法 , 将用 户的领域知识 结合在其 中 ; 改 进 生
成的关联规则的可视化 , 使结果更加直观 , 方便用户使用 ; 提 高
陷 综合 征 的 知 识 途 径 与 人 口学 特 征 的关 系 。
样, 从 南 方 到 北 方 通 过 各 地 气 候 的不 同 , 从 而 生 长 不 同 的 各 色
食材 . 形 成 了不 同 的地 方 特 色小 吃 、 地方风味 , 或 甜点 , 或菜肴 。 经 过人 们 长 时 间 的 反 复 探 索 、 堆积 、 沉 淀逐 渐形 成 次 序 鲜 明 , 具 有 明 显 地域 划 分 的 各 种 菜 系 .中 国 把饮 食 划 分 成 了传 统 的 ” 八 大菜系 ” :粤 菜 、 川菜、 鲁菜 、 淮扬莱 、 浙菜、 闽菜 、 湘菜 、 徽菜。 《 吕 氏春 秋 》 是 中 国历 史上 第 一 本 撰 写 关 于 烹 饪 的理 论 文 章 。 ” 八珍” 是 周 朝 著 名 的宫 廷 名 菜 , 也 是 中 国第 一 部 宫 廷 菜 系 , 对 后 代 烹 饪 的发 展 有 极 其 深 远 的影 响 。 我国第一部医书《 黄 帝 内经 》
是 说 自盘 古 开 天 辟 地 以来 人 们 还 不 知 有 火 的存 在 , 吃 的都 是 生
食、 生 肉, 以 动 物 的 血 为 水 解 渴 。而 《 资治通鉴》 中也 有 记 载 : 饥 则求食 , 饱则弃余 , 茹毛饮血而衣皮革 。 意 思 和《 礼记》 中大 同小 异, 也 是 说 当 时 人 们 的生 活 水 平 很 低 , 要求也很低 , 仅满足 于口 腹之 欲 , 吃的是草根树皮 , 喝的也是禽兽之血 。 随 着 时 间 的发 展 中 国 又 有 了” 民 以食 为 天 ” 的说法 . 直 至 明清 时期 有 ” 满汉全席 ”
俄罗斯和中国的食品文化有何异同?
![俄罗斯和中国的食品文化有何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c173fb2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3.png)
俄罗斯和中国的食品文化有何异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国家的食品文化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在这些国家中,俄罗斯和中国的食品文化是两个备受瞩目的文化。
俄罗斯和中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并对食品有着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深入探讨俄罗斯和中国的食品文化,探索它们之间的异同。
一、饮食习惯(1)俄罗斯俄罗斯人主要以米饭、土豆、黑麦面包以及牛肉和鱼类为主食。
蔬菜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土豆、白菜、胡萝卜等。
而且,俄罗斯人喜欢吃酸奶、腌菜、红辣椒和酸照糖浆等辣酸味比较重的食品。
(2)中国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各个地区的特色菜品各具特色。
稻谷、小麦、玉米、薯类等作为中国主要食品来源,特别是稻米,是中国交流历史和文化的精髓之一。
另外,中国人崇尚换季、保健餐食,喜欢补品、热火锅、精美菜肴等。
二、烹饪方式(1)俄罗斯俄罗斯人最常用的烹饪方式有煮、烤、炖和煎。
对食材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菜肴、面点、酸奶、咖啡等等。
(2)中国中国菜系最具代表性的四大菜系是川菜、粤菜、鲁菜和湘菜。
较受人们喜欢的烹饪方式有煮、炖、蒸、炒、烤、煎等。
特别是中国的烹饪技巧和配料的取舍尤其细致。
三、社交礼仪(1)俄罗斯俄罗斯人与其他国家的人比起来是比较保守的。
他们将食品作为一种交际形式,认为美食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此外,俄罗斯餐桌上礼仪非常重要,一些餐桌上的禁忌行为包括打嗝、打电话和过度嚼口香糖等。
(2)中国中国人有许多与餐饮礼仪有关的习惯,如年长者优先、宾客先于主人、不剩菜的文化、粗函道歉等。
在餐桌上,还有许多注意事项,如使用筷子时要注意的文化礼仪、点菜时的讲究、不吃臭豆腐、马蹄等异味较重的食品等等。
综上所述,俄罗斯和中国的食品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无论是食品选择、烹饪方式还是社交礼仪,这两种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美丽风景。
既要尊重和保存传统饮食文化,又要大力推广国际化的美食文化,才能促进和谐发展。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1f3f68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6.png)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中俄两国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多的异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浅析一下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异同。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异同之处。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在食材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人以米饭、面食为主食,而俄罗斯人则以面包为主食。
在主食之外,中国菜以蔬菜、豆类、肉类为主要食材,注重清淡、鲜嫩、口味甚浓。
而俄罗斯菜则以肉类为主要食材,料理方式多样,口味重而且香。
在饮食习惯上,中国人喜欢喝茶,而俄罗斯人则更喜欢喝酒。
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与俄罗斯的异同之处还体现在用餐时间、餐桌礼仪等方面。
我们来看一下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共通之处。
虽然中俄两国在饮食文化上有很多的异同,但是在一些方面也有着一些共同点。
比如在节日食品上,中俄两国都有一些特色的节日食品。
比如中国的春节,俄罗斯的圣诞节和复活节都有特别的食品。
在烹饪技巧上,中俄两国也有着一些共同之处,比如都有炒、煮、蒸、烤等烹饪方法。
在饮食方面,中俄两国都有着尊重食材、注重健康的共同理念。
我们来看一下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影响因素。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地广人多,各地气候环境各异,食材丰富,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
而俄罗斯地域辽阔,气候寒冷,所以以肉食品为主,同时俄罗斯也受到了东欧、北欧等多个民族文化的影响,饮食文化呈现出多样性。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在食材、用餐习惯、节日食品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异同之处,但是也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异同,还是受到的影响因素,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研究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角度和思路。
希望通过对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浅析,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关注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中俄对比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中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68fed1cc281e53a5802ffe5.png)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课程名称:俄罗斯交际礼仪院系:俄语系班级:10级3班姓名:庞婧学号:100130311俄罗斯的饮食文化自古民以食为天,我想不论何种文化和地理的差异,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以此为理,无一例外。
因为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突出地反映着各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其风格之各异、烹法之多样以及吃的方式真可谓是花样繁多无奇不有。
且饮食习惯是反映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集合体和表现体。
它取决于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存环境、资源内涵、工艺特色以及民族的好恶习惯。
总之,它是民族聪明才智的开拓者、集大成者和传承者。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虽然不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细腻讲究和博大精深,但也绝对的向人们展示着俄罗斯的与众不同,俄罗斯的独特魅力。
经过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美食园地一枝奇葩。
若说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不得不提的是俄罗斯人的“面包加盐”。
在俄语中,“面包加盐”意为“最珍贵的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面包代表着富裕与丰收,盐则有避邪的寓意。
在每餐始末,大家都会吃上一片蘸着少许食盐的面包,寓意驱走恶神,祈福平安吉祥如意。
向客人奉上“面包加盐”会增加宾主之间的信任与友谊。
“面包加盐”不仅是主人慷慨好客的见证,在关键时候亦有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的作用。
而饮食文化的差异足以体现各民族特性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大多注重的是菜品的丰富和精致,所以在招待或是宴请友人的时候会主人会极尽所能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以示主人的热情与欢迎之意。
而俄罗斯“面包加盐”的简单明了,足以展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放,朴素实诚。
而另一种与俄罗斯的餐桌不能分离的食物则是洋葱。
因俄罗斯夏短冬长,日照不足,所以新鲜蔬菜和水果少之又少,因气候条件也较难大量储存。
特别是在漫长的严冬之季,土豆、胡萝卜、洋葱、圆白菜更是被俄罗斯人喻为餐桌上的“四大天王”。
不论是做红菜汤还是用为菜品的辅料,洋葱都是俄罗斯人不可或缺的食材上选。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7903e8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1.png)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特色。
中俄两国地域辽阔,人文历史悠久,这就为饮食文化的形成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历史传统。
本文将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以便更好地了解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友谊的增进。
一、中俄饮食文化的共同点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有着一些共同点。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都融合了丰富的历史传统。
无论是中国的八大菜系,还是俄罗斯的传统饮食,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统。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都注重家庭聚餐的重要性。
在中国和俄罗斯,家庭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家人聚在一起共进晚餐,是一种传统而又温馨的生活方式。
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都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
无论是中国菜还是俄罗斯菜,都以保留食材本身的香味和口感为最高追求,追求的是天然、纯净和美味。
1. 食材的选用中俄两国在食材的选用上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因此食材种类繁多,如小麦、大米、玉米、猪肉、牛肉、鸡肉等,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炒、煮、蒸、糕点制作等。
而俄罗斯则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蔬菜种类较少,以土豆、甜菜根等为主要食材,烹饪方式则更加注重烘烤、炖煮和烤制,俄式菜肴以肉味浓郁而著称。
2. 餐饮习惯和文化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餐桌礼仪非常重要。
在中餐文化中,碗筷是必不可少的餐具,人们习惯用筷子来取食。
而在俄罗斯,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刀叉来取食,通常都是一只手握刀,一只手拿叉,用餐方式更加西式化。
在餐饮时,中国人喜欢热的饮食,比如热汤、热米饭等;而俄罗斯人则更喜欢凉的食物,比如酸奶、冷盘等。
这一点也反映了两国在气候和地理环境上的差异。
3. 餐饮习俗和节日中俄两国在餐饮习俗和节日上也略有不同。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餐饮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等,家庭聚餐是其重要的传统。
俄罗斯也有诸多庆祝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但他们更注重在特定节日里食用特定的美食,如圣诞节吃烤鸭、鲑鱼、波兰馅饼等,而复活节则会吃羔羊肉等。
在传统民俗方面,中国和俄罗斯有何不同?
![在传统民俗方面,中国和俄罗斯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a93685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8.png)
在传统民俗方面,中国和俄罗斯有何不同?一、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以米饭、面食、豆制品等为主要食材,注重口味的调和和创新。
民间有“五谷丰登”的说法,因此米、面、粮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主食。
而在俄罗斯,饮食文化则更加偏重肉食,如烤肉、冷盘等,同时面包也是必不可少的食品。
俄罗斯人还喜欢品尝鱼类食品,如鲟鱼酱等。
二、家庭结构在中国,家庭结构十分注重亲情,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都十分紧密。
同时,尊敬长辈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价值观念之一。
而在俄罗斯,家庭结构则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孩子独立生活的年龄也比较早。
三、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和习俗。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挂上春联、贴福字、贴窗花,同时还有年画、烟火和舞狮舞龙等各类传统表演。
而在俄罗斯,传统节日则相对简单,如新年、复活节等节日,主要是家庭聚会和宗教仪式。
四、生儿育女在中国,儿子的地位在家庭中十分重要,而女儿则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同时,在家族观念十分强烈的中国,传承家业和家族文化是儿子的一项重要职责。
而在俄罗斯,男女地位相对平等,无论是生儿子还是女儿,父母都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反应。
五、社交礼仪在中国,社交礼仪十分讲究,每个场合都有不同的礼仪规范,如长辈称呼、敬茶、宴请等等。
同时,礼尚往来,礼物和赠送的贺卡也是表达情谊的重要方式。
而在俄罗斯,社交礼仪相对简单,主要是礼貌和尊重对方,同时喝酒也是俄罗斯人社交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中国和俄罗斯在传统民俗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身处哪个国家,都应该尊重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并尊重其他文化。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26994b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5.png)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中俄是两个著名的大国,各自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的异同也反映出了两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偏好。
本文将对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特色。
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主要体现在用餐方式、食材选择、烹饪方法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
就用餐方式而言,中俄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一菜一饭”,即一顿饭通常包括米饭或面食和数道菜品。
而在俄罗斯,传统的用餐方式是“一菜一饭”,即一道主菜搭配一种主食,例如肉类搭配土豆或面包。
在中国,用餐时通常使用筷子,而俄罗斯人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食材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人饮食偏好以米、面、蔬菜和豆制品为主,同时也喜爱各种肉类和海鲜;而俄罗斯的饮食主要以肉类、面食、蔬菜和奶制品为主,这与中国的饮食偏好有明显不同。
烹饪方法也是中俄饮食文化的一大不同之处。
中国烹饪讲究火候、调味和刀工,强调菜品的鲜、嫩、鲜。
而俄罗斯菜肴则偏向烘烤、炖煮和炸制,尤其是融入了浓厚的奶油和酸奶。
两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
中国餐桌上少不了茶和米酒,而俄罗斯人则经常饮用伏特加和啤酒。
尽管中俄饮食文化存在以上的差异,但不难发现两国饮食文化之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无论中国还是俄罗斯,农产品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烹饪中的糖醋口味和俄罗斯的红菜汤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两国在一些节日中都有特色的美食供应,如中国的春节和俄罗斯的圣诞节。
也有很多人认为,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不仅仅是饮食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在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中俄饮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两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俄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2000字】。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a1a126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2.png)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的异同中俄作为两个世界大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文化是两国人民交流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俄饮食文化有着明显的异同,本文将就此展开浅析。
一、饮食习惯的异同1.饮食结构的差异中餐以米饭、面食为主食,再配以各色菜肴;而俄餐则以面包、土豆等为主食。
中餐以荤素搭配为主,荤素搭配的比例较为均衡;俄餐以肉类为主,蔬菜比例相对较少。
俄罗斯人餐桌上通常会有三明治、沙拉和烘培食品,而中国人的餐桌上则是荤素搭配的炒菜和煮菜。
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吃饭,而俄罗斯人则主要使用刀叉。
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人注重团圆,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而俄罗斯人则更为注重用餐的礼仪,尤其是在正式宴会上,有着严格的用餐规矩和顺序。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传统节日紧密相连,比如春节吃饺子、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等。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也与节庆有着深厚的关系,比如圣诞节吃烤土豆、复活节吃彩绘鸡蛋等。
2.餐桌礼仪的异同中国餐桌礼仪重视节俭、尊重并关心他人,比如不能吃光盘子里的食物,要为他人夹菜等;而俄罗斯的餐桌礼仪更为注重礼貌和规矩,坐席有着明确的座次和就餐顺序。
三、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影响1.互相影响在历史上,中俄两国曾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对彼此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中国的茶文化传入俄罗斯后,成为了俄罗斯人的重要饮品之一;而俄罗斯的烘培食品和糕点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2.今日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相互融合和传播。
比如中国的火锅和烤鸭在俄罗斯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喜爱;而俄罗斯的酸奶和酸黄瓜也成为了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
四、结语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异同体现了两国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也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今后的交流合作中,中俄两国可以通过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深两国人民的情感交流和友谊,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528c462e3f5727a5e9626b.png)
[] 7 幺书仪. 元 杂剧 里 的 “ 团 圆” 局 [ ] 文 学遗 产 , 谈 大 结 J.
社 ,0 5 20.
[] 4 冯友 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 ( ) M] 北京 : 民文学 出版 上 [ . 人
社 ,9 8 19 .
[] 5 胡祗谲 . 紫山先生 大全集卷二二 , 民间疾苦状[ ] 清 ] G ∥[
纪 昀 . 渊 阁 四库 全 书. 海 : 海 古籍 出 版社 ,0 2 文 上 上 20.
21 00年 1 月 第2 3卷第 1 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 职业学 院学报 Ju a o e og agV ct nl ntueo clg a E  ̄ ef g or l f i nj n oaoa Istt f o i n n e n n H l i i i E oc l i
上 海 : 海 古 籍 出版 社 , 0 . 上 2 6 0
[3 王季思. 1] 金元 戏 曲 ( 第一卷 ) M] 北 京: 民文 学 出版 [ . 人
社 .9 0 19 .
[] 2 鲁迅 . 鲁迅杂文集[ . M] 郑州 : 河南人 民出版社 ,94 19 .
[4 全秋 菊, 1] 吴国钦 . 间 美人 西厢记 [ . 头 : 头大 学 花 M] 汕 汕
[8 幺书仪. 1] 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 [ . M]北京 : 大学 出版 北京
社 .9 7 19 .
[ ] 明]宋濂. 史 -刑 法 志 四 [ . 6[ 元 M] 北京 : 群众 出版 社 ,
18 . 9 6
[9 吴国钦. 1] 中国戏 曲史漫话 [ . M] 上海 : 上海文 艺 出版社 ,
参 考 文献 :
到来 往往要摆 上近十个 品种 的凉菜 。 久 以前 , 很 冷盘也 和其
中俄饮食文化对比
![中俄饮食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f044be6910ef12d2af9e79a.png)
中俄饮食文化对比吃穿住用行是一个人存活在这个时代的的必须需求,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离开这些。
这其屮吃又排在首位,即饮食。
吃什么、怎么吃,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屮俄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差异很自然地就成为两国民族性格差异的一种外在表现。
一、中俄民族的“饮”差异(一)酒文化。
酒,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促进友谊,调节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始于商周,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中国人饮酒讲究尽兴,中国人爱以酒为媒介进行社交活动,并且,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喝酒时得到升华。
中国人喝酒比较讲究下酒菜,讲究荤素搭配,凉热兼顾。
在酒宴上,主人往往先讲上几句话,之后就开始第一轮敬酒,主人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即所谓“先干为敬”,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
敬酒时,一般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的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因此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俄罗斯人通过喝酒来取暖,伏特加(водка)一词源自俄语“水”(вода),有“生命之水”的意思。
伏特加一般是40度,与白兰地和威士忌一起,同为世界三大烈酒。
不过,同威士忌在饭前加冰块苏打水浅尝辄止、白兰地在餐后细品慢啜相比,俄罗斯人喝伏特加要豪放得多,哪怕是满满一大杯也“一口闷”。
伏特加成为了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必备品,也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二)茶文化。
茶,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饮品之一。
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茶成为了中俄两国人民共同的爱好。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世界闻名,是茶的故乡,茶叶品种繁多。
中国人喜欢喝清新淡雅的绿茶,用沸水冲泡,香气四溢,再配置以茶道器具特别是紫砂壶一类精美的茶具,充分体现了清新淡雅之意境及君子之风。
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从饮食文化角度
![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从饮食文化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abc82d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1.png)
谢谢观看
中国菜肴则以炒、炖、煮为主,注重原汁原味和营养均衡。最后,在饮食文化 方面,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科学饮食和营养搭配。而中国文化 则更强调集体主义和传统,注重美食文化和精神享受。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丰富的菜肴品种和烹饪技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不断创新和演变,形成了八大菜系和多种独特 的烹饪技巧。中国饮食文化重视传承和创新,既有对古人的传承,也有对现代 元素的融合。中国饮食文化还强调精神享受,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追求 着与亲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感受。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 小说中所描绘的女性地位低下、奴仆制度等封建糟粕应该得到批判和摒弃。然 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优秀的礼仪传统,古为今用。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礼仪内涵,反映了封建社会 的礼仪传统。通过深入剖析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包括对现 代社会中餐桌礼仪、宴请礼仪和茶道礼仪等方面的反思。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 识到,《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 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构建现代文明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中源自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从饮食文化 角度
01 引言
目录
02 饮食观念差异
03 饮食文化元素对比
04 饮茶文化对比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探寻饮食文化元素的差异与重要性
引言
中国和俄罗斯皆是世界文明古国,各自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在多 元文化交流的今天,中俄两国的宴会礼仪文化成为了世人的焦点。本次演示将 从饮食文化角度,对中俄宴会礼仪进行深入对比研究,旨在了解两国在宴会礼 仪文化方面的差异,进一步理解饮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b23c1c36f1aff00bed51e4c.png)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差异作者:郭宏涛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第02期摘 ;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生活起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地理位置、民族风俗习惯,以及气候环境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而通过饮食文化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国风俗习惯,乃至国家文化。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进程中沉淀、堆积。
俄罗斯以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著称,具有"战斗中的民族"之称。
中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有千秋,通过不同的历史底蕴充分体现出两国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所孕育出的饮食文明。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饮食习惯;饮食文化1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自古为农业大国,南北纬度跨越巨大,气候变化明显,农作物种类多种多样,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礼记.礼运》篇中记载:古者未有火,食草木之实,马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意思是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们还不知有火的存在,吃的都是生食、生肉,以动物的血为水解渴。
而《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
意思和《礼记》中大同小异,也是说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要求也很低,仅满足于口腹之欲,吃的是草根树皮,喝的也是禽兽之血。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又有了"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直至明清时期有"满汉全席"名扬海内外。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自然食材更加多种多样,从南方到北方通过各地气候的不同,从而生长不同的各色食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小吃、地方风味,或甜点,或菜肴。
经过人们长时间的反复探索、堆积、沉淀逐渐形成次序鲜明,具有明显地域划分的各种菜系,中国把饮食划分成了传统的"八大菜系":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撰写关于烹饪的理论文章。
"八珍"是周朝著名的宫廷名菜,也是中国第一部宫廷菜系,对后代烹饪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对比
![浅析中俄饮食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f46d611fad6195f312ba6bb.png)
中 国人 喜欢先 吃 了主食 , 快要 吃饱 的时候来 点汤 。 这是 传 统 的饮食 习惯 , 但从 营养 均衡 、 膳 食保 健 的角 度讲 。 饭前 喝汤 具有润 肠 的作用 ,而且俄 罗斯 的三道 菜就 丰 富了食材 的 多样 性, 这样 营养 的摄取 就更全 面 。 这 就 不 难 理 解 为 什 么 你 所 见 到 的俄 罗斯人 都是身 强体 壮 , 男 人剽 悍魁梧 , 女 人丰 满 肉感 了 。 ( 二) 待 客饮食 传统 。 礼 尚往来 , 宴请 宾朋 一直都 是生 活社 交 中的一部 分 。 在 宴请 的方式上 , 中俄略 有不 同。 中 国人 有 “ 上 车饺子 , 下 车 面” 的习俗 , 这也 是老 祖宗 留下 的 . 所 以 中 国人 在 接待客 人是 除 了满 桌子 的各路 美食 以外 , 通常 都有饺 子 作陪 。 “ 饺 子”这 一 中国原创 的美食 现如 今 已经流传 到 了世界各 地 . 由于其 味美 、 方便 也被 广泛接 受 。在爷爷 奶奶 那辈 人眼 中 。 饺 子就是 最好 的接待 客人 的食 品。再俄 罗斯 , 有 这样 一句 谚语 : “ B e a C O ) I H x a e 6 H e e r a . ”没有 盐 的面包不算 食物 。“ B e a x n e 6 a H e o 6 e / x a x o T . ” 食 不可无 面包 。可见 , 俄 罗斯人 在款待 贵宾 的时 候 都 不 能落 下 了 面包 这一 主食 , 俄 语 写法 “ x n e 6 ” , 在中国. 有 著名 的俄罗 斯“ 大列 巴” , 特别 是在 黑龙 江省会 堪称 “ 哈 尔 滨 一 绝” , “ 大列 巴 ” 这个 称呼就 是从俄 语音译 来 的 , 体型 巨大 . 从 大 列 巴在 中 国的影响 力就 可以看 出这种 以面粉 和麦 粉为 主要 原 料 的 主 食 也 成 为 了 俄 罗 斯 饮 食 文 化 的一 个 优 秀 代 表 。
中俄对比饮食文化论文
![中俄对比饮食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5f79d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f.png)
中俄对比饮食文化论文一、饮食原料的差异随着科技的发展,渔猎工具、炊具不断地改进。
随着无数尝试和不断积累的经验,人类的食物原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各个国家的食材也不尽相同。
中国的饮食原料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不断地汇聚、增加和补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种类繁多,涉及广泛。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就是以饭食为主,以菜为辅,以菜佐饭。
主食的种类主要以米食和面食为主,中国的南方多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饺子,馒头,饼等。
副食的种类更加丰富,如蔬菜、肉类、蛋类、禽类、鱼类、奶类、豆类等。
俄罗斯处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所以,俄罗斯人可用的食材算不上很丰富。
以面包为主食,面包分为白面包和黑面包。
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
俄罗斯民间有句谚语是“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俄罗斯,土豆被称为是“第二面包”,与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一起,是俄罗斯人一年四季不断的“看家菜”。
丰富的森林和湖泊、河流带给俄罗斯人野味菌类、山果和海鲜鱼虾。
俄罗斯饮食中副食主要有肉类(牛羊肉为主)、牛奶、奶酪、香肠、鱼类、禽蛋和块茎类蔬菜如土豆、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等。
二、餐具的差异在饮食的餐具的使用上,中俄两国差异很大。
众所周知,中国人用筷子夹菜,用汤匙喝汤、用碗盛饭。
而俄罗斯人用刀叉吃牛排、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
中国的餐具在材质上以瓷为主,兼有铜、不锈钢等。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还有各种形状的杯、碗、盘、碟。
在中国讲究美食要用美器配,根据菜肴的特点来选择器具,煎炒、炸爆等无汤汁的宜用平盘;炖、烩、汆等汤汁较多的则用碗、盆。
餐具还要菜肴的形状相统一。
例如,鱼类才适宜用长盘,丸子类的宜配圆盘。
另外,餐具的色泽和菜肴的颜色也要相协调,例如,深色系的菜要配淡色器皿,而淡色系的菜要配深色器皿。
俄罗斯人的餐具体系庞大,无论是刀子、叉子、汤匙还是盘子,都有各种形制。
例如刀又可以分为食用刀、肉刀、鱼刀、奶油刀、水果刀等;叉可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汤匙分为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等。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ebea3e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0.png)
中俄饮食文化差异第一篇: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浅谈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摘要: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突出地反映着各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其风格之各异、烹法之多样以及吃的方式真可谓是花样繁多无奇不有。
中俄因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等因素孕育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观念对象酒文化茶文化烹饪礼仪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比较中俄两国文化就不得不比较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虽然不及中国饮食文化细腻讲究和博大精深,但它也展示着俄罗斯的与众不同,彰显着俄罗斯的魅力。
俄罗斯与中国都是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民饮食习惯也就不同。
在俄罗斯,罗斯托夫人来说如果煮鱼汤不加西红柿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对于伏尔加河一带的居民则认为不加西红柿的鱼汤才是美味,乌拉尔人和西伯利亚人用稠李点心待客,而库尔斯克人却闻所未闻。
而我们中国却是发展成了传统的“八大菜系”: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川菜味型多样,以辛辣为主,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清淡,将就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苏菜刀工精细、咸甜适中,讲就造型,闽菜讲究火候,注重调汤,鲁菜清香味纯。
在烹饪技巧上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煎、炸、烤、炒,好冷菜,制作粗糙。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
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饮食观念上,俄罗斯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
中国人的饮食则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
中俄两国的饮食对象也是大不相同。
俄罗斯人吃什么?择其要者,有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五大领袖”,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四大金刚”,以及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三剑客”。
谈谈中俄饮食文化对比论文.doc
![谈谈中俄饮食文化对比论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c418c0e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2.png)
谈谈中俄饮食文化对比论文中俄饮食文化对比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俄饮食文化对比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俄罗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中俄两国自古以来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模式。
然而在这一文化生活模式里中华民族与俄罗斯民族之间又有差异和相似之处。
文章对比差异和相似,不断寻找两个民族发展的契机,从而推动两个民族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活中华民族俄罗斯民族同样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社会历史进程的不同和差异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生活模式。
研究两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有利于推动中俄文化的发展,更能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两国文化的起源文化这一概念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有相关的文化综合体出现,然后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断继承、发扬、改善和积累,形成一个逐渐趋于成熟的文化综合体模型。
这个过程告知我们文化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拥有自己种族延续历史过程的鲜明特性。
每个民族在不知不觉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并且在不断继承和发扬。
1.中国文化的起源经过五千年的风雨洗礼,华夏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不断发展延续、创造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先后经历了巫山人——元谋人——南田人——北京人——山顶同人几个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三大文化区:河洛文化区、海岱文化和江汉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大融合。
到了秦汉之际,由于秦始皇一统天下,通过战争消除了北方的威胁,终于形成了地域包括长城以南,有共同文化、共同语言的汉族。
以儒、道、释为支柱诸子百家并行发展的思想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的封闭落后,但如今已与世界文化接轨并不断发展。
浅析中俄就餐礼仪之差异
![浅析中俄就餐礼仪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6e579cd80eb6294dc886c10.png)
浅析中俄两国餐桌礼仪之差异摘要: 中俄两国互为友邻,两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交往和合作,近年中俄两国的交往更是日益频繁,而两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注定了在礼仪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俄罗斯礼仪文化的特点,才能在日常交往中避免误会。
民以食为天,餐桌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习惯、历史以及民风民俗,因此餐桌礼仪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国家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人十分注重餐桌礼仪,而俄餐礼仪与我们中餐宴饮礼仪存有不少的差异,因此了解并掌握必要的俄餐礼仪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享用俄餐时表现的优雅得体而不失礼仪。
关键词:中俄两国;入座;餐具使用;基本礼仪;进餐礼仪;一、入座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是饮食礼仪文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利用座次的安排来表示个人地位和人际关系。
中俄民族对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有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宴会上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座,以面向北为下座,用以形成“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
我国的传统座法除了南北为尊卑以外,在民间吃饭,首座可以是主人就坐,但当有前辈、领导、师长、长者等或年龄比主人高或认为是高贵或重要的客人时,首座必须请最长者、最高贵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坐,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
然后是左为上,右次之,再后的排列顺序是左右左右,以此类推,逐个排列下去,最后一个背对门的座位,也可以是主人坐或买单的人坐。
关于入座,有语云“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三座之下为四座”。
意思就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
俄罗斯和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有何异同?
![俄罗斯和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有何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ea1447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a.png)
俄罗斯和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有何异同?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大国,这两种文化各自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虽然距离遥远,但两国在饮食方面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俄罗斯和中国的主要饮食文化有何异同。
一、饮食习惯的不同俄罗斯和中国的人们在饮食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俄罗斯,人们喜欢吃大块肉和腌肉,通常会搭配烤土豆或者是食用面包;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喜欢吃一些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常用配料有姜蒜等。
二、菜肴种类的不同俄罗斯和中国菜肴的种类也截然不同。
在俄罗斯,人们喜欢食用肉类、蔬菜、白菜、土豆等,主食以面包、馅饼、饺子和鸡蛋等为主;而在中国,人们则注重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水果的结合,常见的有米饭、面条和米粉等。
三、调味品的使用在俄罗斯,人们对酸奶和油的使用非常热衷;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喜欢使用醋、酱油和辣椒等调味品来调节口感,并且还会使用各种烹调技巧来突显食材的原汁原味。
四、传统饮食文化的不同俄罗斯和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也有所不同。
在俄罗斯,人们传统上有一种加热牛奶、加入鸡蛋和糖的饮品,叫做“俄罗斯咖啡”。
而在中国,有很多传统的饮食文化,例如春节时会在家里晾制腊肉,新年必须吃“年糕”。
五、餐桌礼仪的不同俄罗斯和中国的餐桌礼仪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俄罗斯,人们喜欢在家里宴请客人,每道菜会使用不同的餐具和酒杯,并会喝一些高度浓郁的酒,在旁边不停地聊天;而在中国,则喜欢将饭菜摆放在转盘上,大家围着餐桌拿筷子取食。
总的来说,俄罗斯和中国的饮食文化虽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但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二者却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差异,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文化 ; 饮食 营养价值 ; 差异
1 饮食理念上的差异 而且中国菜烹制时还非常讲究菜的搭配 , 烹饪时间和火候的掌握。 特别 中俄两国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俄两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 是中式的冷拼 , 雕刻菜品 , 具有高超的艺术 性。中国厨师用不同时间与 方式 匕 的差异。在饮食理念 , 中国人讲究美学、 , 感性 而俄国人则推崇 火候烹制出来 的菜肴 的口感和菜肴 中所 含有 的营养成份含量是不 同 理性与科学。中国人注重菜的色、 、 、 追求感观享受和审美价值。 的。 香 形 味, 如爆炒类的菜肴, 制作过程时间短 , 火力旺 , 所烹制出的菜肴具有清 他们主要讲究菜肴的美味 , 比较注重菜肴的形与色等外在的东西 , 而不 脆可 V 、 I维生素含量丰富的特点。炖煲类菜品 , 烹制的时间长 , 使用文 太强调菜肴内在的 东西 , 这正是中国饮食观念 匕 最重要的表现。 中国饮 火, 菜品具有易于消化 , 营养丰富的特点。俄罗斯人烹制菜肴则非常强 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 , 关键就是它把菜的制作过程叫烹调。 烹是煮 调科学与营养, 只求吃饱 , , 吃好 而不注重烹制食物过程给自己带来的 熟食物, 调是五味调和。( ( 黄帝内经》 :五味之美 , 说 “ 不可胜极。” 其核心 乐趣 , 它们的菜肴多以冷盘, 煎制菜肴为主。 在刀工上, 将菜、 肉切成大 就是以和为贵的思想。而美味的产生 , 在于调和从而保留食物的原味, 块 , 大片即可。并且俄国的厨师烹任都要严格按照菜谱制作 , 讲究菜肴 加热以后有熟味 , 加上配料和辅料调和诸味, 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 , 的规范化。厨师成为一种操作性工作。缺乏自己的创新意识 , 使 更无特色 之相互补充 , 互相渗透 , 水乳交融 , 中有我 , 你 我中有你。中国的鲁、 、 而言。 川 而中国的厨师烹制菜肴除遵循规范外, 还特别注重考虑食客的口 粤、 淮四大菜系正是凭借着高超的烹任艺术和地域特色而闻名于世。 以 味要求 , 具有随意性特征。 有时候厨师可能会根据地域不同, 场合不同, 鱼为食材 , 在鲁菜师傅手中就可以凭借各种刀工 , 不同的配料 , 不同的 食客的口味要求不同加以调整, 就以烹制锅包 肉而言 , 川湘食客喜辣 , 烹任方法做出几十种菜肴来。而俄罗斯在饮食理念 匕 则较注重理性的 厨师烹饪时宜放些辣椒 ; , 对东北食客在调味上略咸为宜; 而南方食客的 观念 , 不再注重菜肴 的色 、 、 、 , 香 形 味 而是更注重食物本身的搭配 , 考虑 菜味宜甜 ; 山西食客则要偏重于酸 ; 中国厨师如果离开 了随意 性, 变化 每天摄取多少脂肪 、 蛋白质 、 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是合理的。 多端的中国菜肴则失去其独特的魅力。 以及营养成份能否为人体充分的吸收 , 有无其它副作用 , 最大限度的保 4 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持食物应有的营养价值 。 例如俄式牛肉蔬菜汤 , 是把牛肉和蔬菜放在一 在饮食 的餐具方面, 中俄两国差异很多 , 众所周知 , 中国人用筷子 起烹调 , 使该菜肴同时具有蛋白质与维生素 , 体现食物的营养价值。 夹菜 , 用汤匙喝汤 、 用碗盛饭 。而俄罗斯人用盘子装菜 , 用刀叉吃牛排 、 俄罗斯的菜肴很多品种是 由 烹制好的单种菜品搭配而成的,如黄 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中俄两国最具特 点的两种餐具 油鸡蛋炸土豆片 , 即是用做好的黄油鸡蛋佐以炸好的土豆片。 有一些调 反映出中俄两国不同的价值观, 审美情趣 , 理。 民换 味的佐料 , 如沙拉油 、 辣椒酱也都是现吃现加。各种调料互不相干 , 简单 在饮食即如何吃的问题上, 中俄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 在中国举行 明了, 各具其味。 中俄两国饮食无论是其观念还是其对象和主食都存在 宴会时大家都坐在圆形餐桌周围共享美味 , 形成一种和谐 、 友谊、 共趣 着诸多的差异, 这形成了中俄两国“ 为活而吃” 为吃而活” 和“ 的两种不 的气氛 , 在宴会上大家相互敬酒 、 互相夹菜 , 从而体现出中国 自古以来 同的饮食观念 。造成这种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更多是受到不同哲学体 的互相尊重、 礼让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每逢节假 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 系的影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 出中国人追求和谐 、 美满 , 而俄罗斯 边吃边谈 , 其乐融融。俄罗斯人用餐时他们会选择非常高雅 、 安静的环 人强调个性 , 自由的理念。 境进餐, 多采用 自助餐的方式 , 大家可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俄罗斯人 2 戗硷 结构的差异 进餐时不能说笑 ,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要注意保持 自己的绅士风 中俄两国饮食结构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 日常生活的主食 度, 不可失去礼节。俄罗斯崇尚自由和个性 , 自我十分尊重所 以人们 对 是谷物、 稻米 , 以大量的蔬菜为主 , 以一些 肉类 、 副食 配 鱼类 , 中山先 不会做强 人 孙 所难的事情 , 在吃饭的时候 自己随意去夹你喜欢的菜 , 他们 生曾经指出: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 , “ 夫豆腐者 , 实植物之 中肉料也 ; 不会硬往你的碗里夹菜 , 此 如果你吃饱了, 你可以示意一下 , 他们也不会 物有肉料之功。” 明中国素食者以豆制品代替 肉类 , 说 而俄罗斯人 日常 劝仿再吃。 ’ 在喝酒的时候 , 他们也从不劝酒, 非要你喝醉为止 , 而中国人 饮食以面包 、 牛肉、 羊肉为主, 配以少量蔬菜。中俄两国这种不同的饮食 自古以来就保持非常好客的传统 , 在酒席上大家相互敬酒, 举杯畅饮直 结构与其地理环境 , 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气候比较温和、 至喝 醉为止 。 降水较多, 有利于农作物与蔬物的生长。俄罗斯地处 中高纬地区 , 气候 在俄国的宴会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只是一种衬托。宴会 寒冷 , 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 为了抵御寒冷 , 俄罗斯人需要食用大量的 的主要 目的在于交流 ,通过与参加宴会相邻宾客的交谈从而达到感情 肉类来补充热量 , 俄罗斯人 比较喜欢吃凉菜、 色拉 、 鱼冻 、 , 肉冻 而中国 上的沟通的目的。 如果我们把中式宴会上宾客间关系比作集体舞 , 那么 人 比较喜欢吃热菜 , 吃饭时主要菜肴都是热的, 中国人眼里 , 在 菜凉 了 俄罗斯宴会上宾客则是男女交际舞,可以看出中国宴会和俄罗斯宴会 就不好吃了。热菜才能吃出菜的味道来 。 交际的目的很 明显, 都具有交际功能 , 所不同的是中式宴会宾客是全体
从“ 的角度看, 饮” 中国人习惯在休息的时候喝上一杯清茶 , 多以绿 互动式交际 , 而俄罗斯宴会宾客则多体现与相邻客人的交际。由此证 茶为主, 从而使 自己的身心放松 , 陶冶情操。中国人有时会喝一些饮料 明, 中国人重视“ 众和” 与俄国人重视“ 分别” 的理念的不同。 和啤酒 , 但很少会喝烈陛酒。而俄罗斯人则会喝一些酒、 浓咖啡等具有 中 俄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 且各有所长。 随着 较强刺激 f的饮品。 生 尤其是烈性酒 , 有着水一样的外形 , 火一样盼眭格, 经济全球化 , 经济信 息 , 化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 中俄两国在饮食文 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会使人神经中枢过于兴奋而麻痹。 咖啡—般以苦、 化方面上的交流将 日 趋频繁 , 进而使两 国在饮食品种多样 , 均衡营 醇、 香而闻名于世 , 茶也以黑茶 、 红茶等 口 味较重的茶为主。 养, 合理搭配 , 重视健康四方面达成一致 的共识。相互借鉴 , 为己所用 , 3 烹制方法的差异 从而促进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共同发展。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 , 门学问。 一 它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与审 参考文献 美价值 。 中俄烹饪美食的方法种类繁多; 、 、 氽 、 扒、 、 溜 焖 烧、 炸、 炖 炒无所 【 万建中. l 】 中国饮食文化概括 . 哪北京: 北京高等教育 N. , 0 .  ̄2 3 -0 k 不有。 烹制出的菜肴更是色、 味俱全 , 香、 令人眼花缭乱。中餐的烹饪程 【 亚娜. 俄罗斯国情咖 . 尔滨: 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 0 . 哈 哈 09 序十分复杂 , 的菜肴至少要经二至三道甚至更多的工序才能完成。 『 苏联百科辞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税 18 一般 3 1 仰北赢 96
.
科教 文化
・6 ・ 1 3
浅议 中俄饮 食文化 之差异
姚 博
( 绥化 学院外 国语学院 , 黑龙江 绥化 12 6 ) 5 0 1文化 交际 已逐渐成为人们 生活中非常关键 的一部 分。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 跨 要 的组成部分之一。从 中俄 两国饮食理念的差异 等方 面入手 , 中俄两 国饮食 文化进行 了对比。目的在 于使人 们更加深入的 了解 中俄 两 对 国饮食 文化 的差异 , 促进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