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本 农 田 建 设 设 计 规 范
基本农田耕地划定方案(范本)
基本农田耕地划定方案基本农田耕地划定方案一、将基本耕地落实到地块各乡镇政府将基本耕地逐图斑落实到基本耕地地块。
明确基本耕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和质量等级信息,最后由县国土资源局汇总造册。
二、建立相关图表册1.基本耕地图的建立由县国土资源局编制标准分幅基本耕地保护图、县级基本各乡镇政府将基本耕地逐图斑落实到基本耕地地块。
明确基本耕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和质量等级信息,最后由县国土资源局汇总造册。
二、建立相关图表册1.基本耕地图的建立由县国土资源局编制标准分幅基本耕地保护图、县级基本耕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耕地调整划定分析图,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为基础。
由各乡镇政府编制乡级基本耕地保护图。
基本耕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应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耕地地块和保护片(块)空间位置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
2.基本耕地图表册的建立并由县国土资源局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
各乡镇政府填写好基本耕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和保护责任一览表。
三、设立统一标识1.标示牌的设立按照《基本耕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201X〕304号)要求,基本耕地划定后。
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各乡镇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耕地保护牌和标识,标示出基本耕地的位置、面积、保护责任人、相关政策规定、示意图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
每个基本耕地保护区应设立标志牌,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的显著位置应增设标志牌。
县国土资源局按各乡镇基本耕地保护面积确定标志牌的数量。
2.更新标示牌资金的来源由各乡镇政府在国土所的配合下先行施工,更新标示牌资金采取县财政自筹和财政补贴的方式。
工程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
四、落实保护责任落实到村组和承包户。
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2年修正)
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2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05.20•【字号】•【施行日期】1992.05.2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0年1月19日山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92年5月20日山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第一条为认真贯彻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生产主要农产品而必须特别保护的重点农田。
基本农田包括:现有的和新开发的水地、河滩地、沟坝地、平川旱地、旱垣地和梯田。
第三条基本农田等级划分:一、水地为一级保护田;二、河滩地、沟坝地为二级保护田;三、平川旱地、旱垣地和梯田为三级保护田。
第四条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在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
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对本辖区内的基本农田逐块定位、划界,并测绘成图,建立保护标志和档案资料。
基本农田划定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分等级汇总,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核准。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认真组织实施,并每年检查一次实施情况。
第六条严格控制征用占用基本农田。
征用占用一、二级保护田的,必须由省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城镇规划用地,应首先充分利用旧城改造解决。
确需扩大的,应占用劣等地、坡地或三级保护田。
乡镇企业占地,应充分利用荒地、荒坡或空闲地,不得占用一、二级保护田,占用三级保护田亦应从严控制。
城乡居民和学校建房地,应首先利用城镇和村内空闲地,或通过拆迁改造的办法解决,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应从严控制。
严禁在一、二级保护田内取土、烧砖、打坯、炼焦、挖沙等。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最新)
永久基本农⽥划定实施⽅案(最新)永久基本农⽥划定实施⽅案根据国⼟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步做好永久基本农⽥划定⼯作的实施⽅案》(国⼟资发〔X〕128号)的部署和要求,为做好我区永久基本农⽥划定⼯作,进⼀步强化耕地尤其是基本农⽥保护,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案。
⼀、⽬标任务在已有基本农⽥划定⼯作成果基础上,按照城镇由⼤到⼩、空间由近及远、耕地质量等别和地⼒等级由⾼到低的顺序,将城区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的优质耕地、已建成的⾼标准农⽥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将不符合划定要求的地块划出永久基本农⽥,确保永久基本农⽥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
⼟地利⽤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前,先⾏完成城区周边永久基本农⽥划定⼯作;调整完善后,按照规划确定的基本农⽥保护⽬标任务,及时全⾯完成永久基本农⽥划定⼯作。
⼆、划定依据和⼯作基础永久基本农⽥划定⼯作应依托国⼟资源遥感监测“⼀张图”,依据⼟地利⽤总体规划,运⽤全国第⼆次⼟地调查及最新的⼟地变更调查成果、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县域耕地地⼒调查与质量评价成果等,在已有划定基本农⽥⼯作基础上,按照国⼟资源部、农业部划定⼯作要求和技术标准,有序推进。
(⼀)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2.《基本农⽥保护条例》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若⼲意见》4.《X省实施〈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办法》5.《X省基本农⽥保护条例》6.国⼟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实⾏永久保护的实施⽅案》(国⼟资发〔X〕167号)7.国⼟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划定⼯作的实施⽅案》(国⼟资发〔X〕218号)8.国⼟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案》(国⼟资发〔X〕18号)9.国⼟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步做好永久基本农⽥划定⼯作的实施⽅案》(国⼟资发〔X〕128号)10.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开展基本农⽥数据库建设的实施⽅案》(国⼟资厅发〔X〕38号)11.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明确基本农⽥数据库建设有关事项的函》(国⼟资厅函〔X〕1078号)12.国⼟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划定⼯作有关事项的实施⽅案》(国⼟资厅发〔X〕14号)(⼆)⼯作基础1.已有基本农⽥划定成果。
基本农田划定规范
T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T—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发布 -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 I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2)4 总则 (3)4.1 目的 (3)4.2 任务 (3)4.3 基本原则 (3)4.4 实施主体 (3)5 技术方法与要求 (3)5.1 技术方法 (3)5.1.1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技术方法 (3)5.1.2 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技术方法 (4)5.2 技术要求 (4)5.2.1 一致性 (4)5.2.2 准确性 (4)5.2.3 现势性 (4)5.2.4 先进性 (4)6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 (5)6.1 技术流程 (5)6.1.1 工作准备 (5)6.1.2 调整划定方案的编制与论证 (7)6.1.3调整划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7)6.1.4调整划定成果的验收与上报 (7)6.2 工作要求 (8)6.2.1 调整划定要求 (8)6.2.2 基本农田片(块)边界确定 (9)6.2.3 基本农田编号 (9)6.2.4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 (9)6.2.5 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的设立 (9)6.2.6 基本农田增划 (9)7 基本农田占用补划 (9)7.1 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技术流程 (9)7.1.1 资料收集 (11)7.1.2 拟定占用补划方案和论证 (11)7.1.3 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确认 (11)7.1.4 补划耕地地块的确认 (11)7.1.5 成果编制 (12)7.1.6 验收与上报 (12)7.2 工作要求 (12)8 基本农田成果日常变更记录与年度更新 (12)8.1 日常实时变更记录 (12)8.2 年度更新、统计、汇总 (12)8.2.1 依法占用补划基本农田 (12)8.2.2 因各种原因发生地类变化的情况 (13)9 图件编制 (13)9.1 编制内容 (13)9.2 编制方法和要求 (13)9.2.1 编制方法 (13)9.2.2 编制要求 (13)10 数据库建设 (14)10.1 基本内容 (14)10.2 属性表结构 (14)11 数据汇总与表册编制 (14)11.1 统计汇总 (14)11.1.1 面积统计 (14)11.1.2 逐级汇总 (14)11.2 表册编制 (14)12 成果检验 (14)12.1 成果内容 (14)12.2 检验要求 (15)13 附则 (1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二篇)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范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指为了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而实施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灌溉设施老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和支持。
因此,制定并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2. 任务:(1)改善灌溉设施:对老旧的灌溉渠道进行修复和改造,提高渠道输水效率;建设新的灌溉渠道,覆盖更多农田。
(2)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供给。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和推广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农田排水:增加农田排水设施的投入,提高田间排水效果,防止水浸害和土壤盐碱化。
三、实施方案1. 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投资,培育农田水利建设的市场化机制。
2. 优先发展重点区域: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下,优先选择一些农业发展潜力大、水资源供应充足的重点区域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这样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和设备,包括注入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提高农田灌溉的水平和效果。
4.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水资源的监测、调度和管理工作。
同时,建立完善的水资源配额制度,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5.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意识。
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政策的宣传,使农民能够真正受益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高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方案高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方案高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目标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五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七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八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十一章资源配备计划第十二章防汛(渡汛) 预案第十三章雨季施工措施第十四章民工工资保障措施第十五章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方案第十六章地下管线保护以及地上地下设施加固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高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2015年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隆兴桥村改造完善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规划设计单体图册》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4、《四川省渠道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5、《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7、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水文地质、气象环境、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
二、编制原则(1)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做好施工管理,并按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成本低的要求组织施工。
(2)按水利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科学安排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建设速度。
(3)严格执行有关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规程、水利设计规范、水利施工规范等技术标准规程规则,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规划范本
临漳县称勾集镇称东村等十五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规划工程项目管理二O一六年七月二十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监理围、容 ...................................... .. (1)三、监理依据、机构、岗位职责及程序 ....................... . (3)1、监理依据 (3)2、监理机构 .......................................... (4)3、各级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4)4、质量监理程序 (5)四、工程质量要求 (5)1、田间道路 (5)2、建筑材料的审查 .................................... .. (6)五、施工安全 (6)1、安全监理的原则 (6)2、监理人员安全守则 (7)3、安全员的岗位职责 (8)六、监理工作制度 (9)1、工地会议制度 (9)2、监理记录及档案管理办法 (11)七、保修期监理 (13)1、工程保修期的起算、终止和延长的依据和程序 (13)2、保修期监理的主要工作容 (13)一、工程概况:1.1建设单位:临漳县土地整理服务中心1.2工程名称:临漳县称勾集镇称东村等十五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3工程地点:称勾集镇称东村、集后村、黄村、薛庄村、北庄村、南寨村、小呼村、呼西村、东寨村、舒村、常红村、常中村、常西村、西村、郭小屯村等十五个村1.4项目区总建设规模为1382.5234h㎡,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347.2184h㎡,站总面积的97.45%。
1.5工程容:道路工程、其他工程(标志牌1座)1.6工程投资:1391.7306万元1.7施工单位:市第筑安装、兴途路桥工程、远实建筑安装、市亦翔市政工程、利宝建筑工程、晟传市政工程、康企建筑安装、达诚建筑工程、越祥建筑、开宇建筑、市嘉泰建筑工程、市丰宏市政工程、大汉建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8.2.2开展建设区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等调 查,全面查清建设区内土地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农业种植结构、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
8.2.3开展权属调查,查清建设区内各类用地面积、分布与数量, 明确区内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或农户承包经营土地的数量、位置和 界线,为开展权属调整提供依据。
GB 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0509-2009灌区规划规范 G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TD/Tl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1032 -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6建设条件 6.1基础条件 6.1.1符台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土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 的有关规定。 6.1.2水资源有保障,水质符合农田湛溉标准,土壤适合农作物生 长,无潜在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 6.1.3建设区域相对集中连片。 6.1.4具备建设所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等骨干基础设施。 6.1.5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积极 性高。 6.2建设区域 6.2.1重点区域
TDT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docx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力加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1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公众参与、权属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
1.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
1.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应遵循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各省可按照本规范,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省级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50509-2009灌区规划规范G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
3.2 高标准基本农田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的特性:
①综合性 表现为基本农田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对象、目标、理论和 方法中均存在着自然、社会、经济的广泛交叉和联系,表现为保护的综合 性特征。 ②层次性 由基本农田空间分布、保护内容和管理机构的等级层次所决定,不同 层次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内容不同,保护方式也不同。
三、控制指标与规划程序:
(一)控制指标
指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基期年和规划年 指标:
1、人口和建设用地指标: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用地总规模和人均用 地面积;农村人口、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和人均用地面积。
2、耕地保有量指标; 3、基本农田面积指标:保护区面积、保护率; 4、建设用地指标:①规划期建设用地控制指标②城镇和村建设用地指标 ③交通用地指标④水利指标;
(二)规划目标
根本目标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以实现基本农田的合理有效保护为根本目 标。 具体目标: 1、合理确定基本农田基本面积,实行严格的数量保护。 2、科学进行基本农田布局,保证农田的质量要求。
(三)规划原则
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其重点是保护耕地,以满足人口高峰年对耕地的需求。 2、综合协调的原则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在区域内的各类 用地进行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使 非农业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得到合理配置,形成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3、双轨并行的原则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必须遵循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 双规并行原则 4、区域完整性的原则 为了方便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建档和管理,完善土地管 理体系,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不宜打破村级行政界线。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T50265 泵站设计规范GB/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TD/T 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L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SL265 水闸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块。
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
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建设设计规范基本农⽥建设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建设得术语与定义、技术指标、耕作⽥块规划设计、⽥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防护林设计与路、沟、林、渠、⽥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于我省境内平原、低⼭丘陵地区得洋⽥、⼭垄⽥与梯⽥三种类型,且⾯积⼩于666、7公顷得基本农⽥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得条款通过本标准得引⽤⽽成为本标准得条款。
凡就是注⽇期得引⽤⽂件,其随后所有得修改(不包括勘误得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
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得,应按修改后得标准执⾏。
GB3838 地⾯⽔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农⽥灌溉⽔质标准GB 8978 污⽔综合排放标准GB50288 灌溉与排⽔⼯程设计规范GB /T50265 泵站设计规范GB/T16453、1 ⽔⼟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3 ⽔⼟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等级划分TD/T 1012 ⼟地开发整理项⽬规划设计规范SL18 渠道防渗⼯程技术规范SL207 节⽔灌溉技术规范SL252⽔利⽔电⼯程等级划分及灌⽔标准SL265⽔闸设计规范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于本标准3、1 基本农⽥系指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得需求,以及对建设⽤地得预测,长期不得占⽤或基本农⽥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得耕地。
3、2基本农⽥建设系指对基本农⽥得⽥块、⼟壤肥⼒、沟、渠、路、林等⽅⾯按照本规范得标准进⾏改造与建设。
3、3 洋⽥: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得⼊海⼝、内陆盆地与河流中、下游得⼀级阶地得⽥块。
包括滨海平原⽥与平洋⽥。
3、3、1 滨海平原⽥: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得洋⽥,分布于各河流得⼊海⼝。
3、3、2 平洋⽥: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得洋⽥,分布于内陆盆地与河流中、下游得⼀级阶地。
3、4 ⼭垄⽥:系指分布在丘陵、⼭区得丘间与内陆⼭间⾕地得⽥块。
高标准基本农田勘测与规划设计技术设计书
高标准基本农田勘测与规划设计技术设计书(总5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报批稿)申报单位:横山县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榆林文通水利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三年九月批准:何中云审查:何玉省校核:韩兴飞编制:施军韩双江张涛陕西省横山县党岔镇北庄村等3个村片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特性表前言横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整治土地,提高耕地质量,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和交通条件,田、路、水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开展全省治沟造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决定,符合横山县实际,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迫切需要。
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有效快速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并促进全县区域农业经济均衡发展;再则,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大面积实施,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效益产出,有了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可以有效促进坡地的退耕还林工作,对恢复坡面植被,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将起到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因此,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是利国惠民的有力举措。
项目区规划总规模450.89hm2,涉及党岔镇南庄、北庄、祁寺3个片区。
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35.61hm2,排水主渠(清挖淤泥)12.88km,排水支渠(新修)0.40km,涵管23座163.5m,田间路14.31km,生产路6.74km,栽植白杨树9238株。
项目预算总投资1015.29万元。
工程施工费854.56万元(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投资559.71万元,排水工程投资57.03万元,田间道路工程投资233.84万元,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3.98万元),其他费用131.16万元,不可预见费29.57万元。
平均每亩投资1501元。
基本农田土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详细]范本
第1章编制说明第1节编制依据1、沙市区岑河镇高产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血防兴地灭螺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2、现场实际踏勘情况.3、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件.4、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政府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定.5、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6、国家、省、市颁发的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及要求.7、本公司制度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第2节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单位对本工程的投标文件之一,它体现了我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是一部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进行程序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并为业主选择施工承包商提供参考.若我单位有幸中标承建本工程,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原则,严格遵循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图纸会审之后,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计划》,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实现.第3节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基建程序和遵守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并符合国内招投标的规定.2、面向社会,深入调查,收集市场信息,根据工程特点,因地制宜提出施工方案,并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3、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应用,凡经实践证明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应尽量采用,努力提高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4、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衡施工.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5、施工中尽量考虑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文明施工.第4节编制内容通过现场踏勘及时对招标文件、图纸、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研读,在上述编制原则下分别对施工组织部署、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关键性技术措施、施工总进度安排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施工机械配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合理化建设和降低成本措施,使整个工期在质量和安全上得到保障,文明施工和环境保证达标.第5节质量标准本标段工程施工中以优质工程严格要求,争创分项工程合格率100%.“重合同、守信用”是本公司的一贯经营方针,“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实现与顾客双赢利”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如果我公司中标,我们将严守招标文件制定的工期,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如我公司中标,我们将严格按照IS09002质量体系及安全体系的要求执行程序文件,通过项目部的努力,发挥人才、技术、装备等优势,发扬我公司对工程“高质量、高效率、高品质”的作风,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如果本公司中标,我们将“科学管理展本公司形象、精心施工扬本公司品牌”,严格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治安保卫工作.为了让业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们将采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减少噪音污染;我们将有专人循回施工现场,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不断改进工程应用技术、采用新工艺,同样是我公司的成功法宝.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该工程中应用各项新技术、新工艺,克服工程质量通病在本工程中发生,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认真贯彻落实“一标、四规”,加大安全设施投资力度,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自始至终抓好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工作,杜绝伤亡事故发生.第2章工程概况第1节总体概况一、项目性质高产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血防兴地灭螺工程)项目.二、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沙市区南部岑河镇的东北部,东抵岑河畜牧场,西抵岑河农场,南抵岑河木垸村,北抵观音垱镇.涉及岑河镇麻林、谷湖、白渎、新河、洪山等5个村.所在图幅号为H-49-69-(15).版图面积2498.6814h米2,涉及1个乡镇5个行政村、1669户,人口6362人.按照建设单位的统一部署,项目建设划分为作标段,本工程为第一标段.(具体位置详见后图).三、项目规模项目建设规模1981.6512h米2.四、项目工期项目工期为300个日历天五、项目任务目标项目竣工后可使新增耕地质量良好,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改善.第2节本次招标的主要工作一、土地平整工程田块平整单元分4种,分别是40米×100米,80米×100米,200×100米,200米×200米;标准格田为40米×100米,项目规划图中绘制了标准田块,面积1917公顷;田埂修筑4128立方米,土地翻耕492公顷.二、新修4米宽田间道684米,修复4米宽田间道3280米;新修2米宽生产路2121米,修复2米宽生产路3391米.三、新修斗渠总长3616米.四、新修农渠总长7598米.五、新建斗沟327米;农沟7978米.六、修建排涝泵站设施1处,灌溉泵站3处,分水闸17座,截止闸15座,过水涵259处,渡槽6座.七、有螺坑塘填埋56000立方米,并进行药物灭螺.八、安装水泵电机控制柜5台套,安装启闭机32台套.九、治4米田间道两侧各植一行意杨7137株,种植香樟200株.第3节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情况一、项目区位于沙市区岑河镇,项目区内坡度较为平缓.二、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三、项目区可用的水资源丰富,日照资源丰富,年平均太阳能辐射总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中等水平;全氮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全磷含量较低,速效磷含量、全钾含量较为丰富,速效钾含量平属中等偏低水平.项目区土地开发后可种植水稻、油菜等.第4节施工条件一、施工用水、用电方面施工用水、用电;施工时可就近从业提供的水源点、电源点引入使用.二、劳动力组织方面抽调技术素质好、经验丰富、善打硬伏且曾经多次创优的作业班组,组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施工作业队伍,进驻该荐工程施工作业,全面推行施工现场文明、卫生、安全生产.第3章施工组织部署第1节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一、指导思想以质量为中心,按照IS09002质量体质框架要求,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同时选配综合素质高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组织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并实施项目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合同工作内容.二、实施目标1、质量目标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持续有效的控制,确保本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一次验收合格,按土地整理规定的行业标准达到优良.2、工期目标按招标文件要求在开工后的300天内完成招标范围内的全部工作内容,并清场扫尾(包括临时占地恢复原貌)完毕.3、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伤和伤亡事故,杜绝机械和火灾事故的发生.4、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按有关规定施工,搞好现场文明施工定量管理和目标管理,把本工程建成文明施工模范工程.5、环境保护目标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树立全员环保意识,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第2节施工部署一、指导思想A、在满足合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分期分批施工.合同工期是施工的时间总目标,不能随意改变.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分期分批并进行优化.B、安排施工程序时要注意工程交叉,尽早发挥该部分的通车通行作用.C、在安排施工程序时还应注意已完工程的生产或在建工程的施工互不妨碍,使生产、施工两方便.D、施工程序应当与各类物资、技术条件供应之间的平衡以及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相协调,促进均衡施工.E、施工程序必须注意季节的影响,应注意这样安排以后保证质量,不拖延进度,不延长工期.第3节施工场地布置一、布置原则由于本工程路线相对较长,施工及管理人员住宿用房、值班室、现浇砼生产系统等将定点布置.为方便工程施工和满足场地需要,民工工棚、材料仓库及材料加工场将设在主要工程旁;试验室、修理间一同设置在此处.现浇砼生产系统将分别布置主要工程处.二、布置规模1、生活、办公、施工场地布置为了施工方便,便于管理,就近布置办公、生活工棚及施工场地.A、砂浆拌和系统因路线长、施工分散,砂浆拌和机系统均拟采用移动式布置,配置1台UJWJ100砂浆拌和机,在砂浆拌和机系统旁边设临时堆料场.B、机械停置场机械停置场布置在施工场地内,根据施工进度将机械设备驶至相近的空旷地停放,作临时停放场,派人临时看护.第4节施工用水、供电及通讯一、施工供水本工程施工用水包括砼施工养护等生产用水以及施工基地生活用水等.砼、砂浆施工用水在拌和系统内调协一容量为4米3储水桶以备拌和蓄水;养护用采用水泵直接从河流中提水用于施工部位不另设储水系统.生活饮水靠当地自来水解决.二、施工排水生活、生产营地将合理布置排水沟,施工区内排水结合永久排水沟,保护良好的排水状态.具体为在施工区域设置临时性或长期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内不积水.三、施工供电本工程供电对象主要为砼拌和站、机械设备维修车间,供水系统等生产用电和全部照明电、生活用电,可就近接入供电线路,同时似备1台小型发电机,以保证施工用电充分供应.第5节施工组织机构图1、组织机构为了顺利实施本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确保工程于300天内全面竣工.本单位拟派具有丰富施工组织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专职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另根据工程内容和专业分工,在经理部下设:土项目经理部:在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指下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实施和各部门、各工种的配合协调.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职责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组织质量保证体系的现场实施,对本经理部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质量的政策、制度、法规,正确处理工作进度与质量的关系确保质量达到预定目标.项目副经理:负责对施工生产计划的审批,组织协调施工生产保证生产计划的实施.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审批作业指导书,负责向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交底,组织图纸会审,负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四新技术.各部门的主要职责:1)生产调度室: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协助项目经理搞好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生产协调;2)材料供应组:负责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供应和调配;3)技术质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资料管理;4)预算室:负责整个工程的生产计划安排,合同管理,工程预决算;5)安全组:负责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作;6)设备器材组:负责工程设备机具的供应调配,机具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7)财务组:负责工程的财务管理;8)实验室:负责整个工程的砼、砂浆取样,试块的制作、养护、送检,砼的测温,各种材料的送检工作.9)后勤组:负责现场的后勤管理,生活设施的文明卫生管理.二、施工项目划分组织鉴于本标段难度比较大,计划成立以下施工队:1、土方施工队:主要负责土方开挖回填等工作.2、砼浇筑施工队:主要负责砼施工等工作.3、砌筑施工队:负责浆砌石站房施工等工作.4、路面施工队:主工负责田间道路施工等工作.5、排水施工队:主工负责因施工时造成的积水排除6.模板施工队:主要负责模板工程施工工作.各施工队内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设置工班;各施工队、工班应协调分配人员,优化劳力组合,使之分别负责好各自的施工内容,并服从项目有关管理部门的调度,保证本标段施工顺利进行.第6节施工道路布置一、场外交通临进施工道路利用已有村级道路,并对其因宽度、道路强度原因不能满足要求的部位,尽可能用拓宽方式和铺筑块状石等方式来解决,要采用反铲铲整修,使其能满足施工车辆运行要求.二、场内交通修筑一条取土料场的临时运输道路;修筑七条至拟施工位置的临进内主下坡道,其宽度和强度要求同外主下坡道.三、砼生产系统至施工作业面的运输砼浇捣现场砼生产系统之间的砼运输采用搭设路道脚手架方式,用双胶轮车水平运输和溜槽或串筒垂直转料运输来实现,道路脚手架宽度取3米,可视工地浇筑位置确定其长度和脚手架层数.四、施工工期安排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总工期为300日历天.我单位经认真分析和统筹安排,进行进度计划编制,主要项目施工工期安排见表.施工过程中,利用电子计算机使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进度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确保上述计划的实施.第7节施工准备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的顺利进行影响很大,是保证均衡和连续施工的重要前提.项目实施时,将尽快拟定《准备工作计划》,按计划进行施工准备,同时在业主协助下办理好法定手续,并与交通、电力、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联系,协调工作.主要施工准备工作分述如下:1、组织和思想准备中标后尽快组建项目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明确管理目标和经济责任.另外,项目部应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工程施工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技术关键和难点,为顺利施工做好思想准备.2、技术准备A、熟悉、审核图纸和有关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建设单位要求,做到心中有数.B、收庥资料: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C、深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图纸和合同要求,并根据进一步调查的资料,深化细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现场施工生产.D、编制施工预算.E、做好各类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和砼的试配工作.F、做好施工前技术交底工作.3、现场准备A、施工现场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相应设置永久性坐标桩和水准基桩,并进行施工定位放线.B、“三通一平”准备按照施工总体布置的要求,做好路通、水通、电通和场地平整.C、临时设施的准备临时设施包括现场施工人员的办公、生活用的临时房屋建筑和施工生产辅助企业及各类仓库.临时设施应按施工总体布置的位置定位建造.4、材料准备根据材料需用量计划,确定材料来源,与砂料场、石料场、水泥厂等材料供应商签订材料供应合同,同时进场后应尽快修建各类材料堆场,组织部分材料进场,做好材料前期准备工作.5、机械设备准备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关键所在,应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合理计划机械设备调用.A、准备人员、材料运动现场的施工人员接到通知后,由公司专用汽车送至施工现场.B、主材采购方式与供应地点水泥:从厂家直接订货采购,并进行二次检验,然后采用汽车运至施工工地.第4章主要施工方法第1节施工测量、定位放线一、施工测量基本原则(1)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2)要有严格的审核制度.(3)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主管部门验收的工作制度.(4)本工程轴线采用导一控制桩来准确控制轴线.二、施工导线点控制(1)建立施工控制导线点,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从土地平整工程、排水工程、泵站工程、土方回填工程、道路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定轴线均能应用到所建立的控制导线点.由于土地平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对施工控制点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反复查核外,应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点延伸到施工地点.第2节土方工程1、概述本项目包括引排水渠、机耕路工程土方开挖等,施工主要采用机械作业辅以人工修整,按设计要求修坡,确保边坡稳定.2、土方开挖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土方开挖(含清基)、基面检查清理、平整成型、驻地监理验收签字.3、具体各工序施工方法(1)施工放样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放出开挖边线,沿中轴线每隔10米设置标记桩,并用线绳或石灰划线,根据图纸出各标记桩高程,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场地清理采用1.03米3液压反铲挖掘机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本部树根、杂草、垃圾、废碴以及监理工程师认定的其他有机物.场地清理范围,根据设计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延伸到离施工详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界侧10米的距离.并尽量大的可能保护清理区域范围的天然植物.含有草本植、含有草本植、覆盖草等表层有机质土壤以及表层以上的清理物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运至指定点堆放,并做出深埋或利用等处理.(3)土方开挖此部分土方开挖料要进行回填利用,施工前,先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开挖基面,待其认为表面已无影响填筑质量的不良杂物后方可进行挖装.主要采用1.03米3液压反搁挖掘机挖土,土方堆置采用汽车运输和开挖面周边堆置办法,即开挖土料一部分堆放在基坑两侧,堆置情况要保证雨天不发生塌方现象,另一部分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区域,配用5t(3.5t)自卸车运输,土方基面辅以人工整平,平整度满足相应拟建物施工规范有关要求.在需要排水的开挖区内,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设置表面排水设施,以排除开挖面的流水和积水,对于可能影响施工及危害堤身安全和工程建设的渗漏水、地下水和泉水,应就近开挖集水坑和排水沟槽,并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将水排至不再重新流到原处的适应地点.(4)基面检查清理堤身边坡、基坑等部位开挖完成后,应进行基础、边坡清理、清除表面所有的松散体,对陡坎部位,应将顶部削成钝角或圆弧状,人工整平、打夯机夯实开挖松土层,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施工完毕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阶段验收.监理工程检验提出补充开挖要求必须执行,对补充开挖的部位重新进行基础检查清理,直至监理工程师认可为止.4、质量控制措施(1)土方开挖前根据施工详图及有关规范的规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措施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其内容应包括:施工测量措施:施工方法与措施:出碴和弃碴措施:质量保证体系.(2)开挖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开挖剖面的实地放样成果进行复核,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准进行开挖.(3)场地清理范围应延伸到离施工样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界线外30厘米-50厘米.(4)建基面以上需留20厘米厚的保护层,该层只能人工开挖、整平,不能使用机械挖掘,以保护地基原状土不受扰动.(5)清基开挖和清除的弃土均应运到指定地点堆放.(6)对已完工的清基,必须及时清理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若出现不良地质地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按监理指示处理.(7)开挖最终清基轮廓均不得欠挖.(8)开挖完成后,进行基面平整,并用打夯机夯实.在基坑开挖时必须保持基坑边坡的稳定,并保证基坑的平整、压实.对于超挖部位,必须用原状土回填并夯实.土方开挖完成,若遇雨天时要用塑料薄膜覆盖,并考虑排水.土方开挖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5、安全技术措施(1)开挖时,两人操作距离不小于2.5米,多台操作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大于10米,在挖土机作业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其它作业.挖土原则上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由于局部突击需要先挖坡脚或逆层挖土时,要采取切实措施作好安全工作.(2)开挖时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不利情况,立即暂停施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3)在反铲进行多台阶开挖时,对边坡稳定进行验算,反铲履带应距工作面边缘至少保持 1.5米的安全距离,以防坍方和造成翻机事故;铲半未离开地面时,不得作行走、回转等动作;制动应用回转制动,不得用用向离合器反转制动;装车时不得碰撞汽车任何部分;与高压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靠近高压线路;操作人员离开驾驶室时紧必将铲斗落地;行走时严禁在坡道上变速和空档滑行.(4)推土机严禁拖、顶启动,严禁行驶前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支架上;在陡坡上堆土时,应先挖填,使机身保持平衡下进行作业,并有专人指挥,2台以上推土机同时作业时,其前后距离大于8厘米,左右应相距1.5厘米.(5)汽车行驶距土坡安全距离不小于3厘米,配合挖掘作业时,就位后庆位紧手动制动器,卸料后,车箱必须及时复位,不得在卸料情况下行驶.(6)土方临时堆放距离边坡开口线不小于1厘米,土方堆高不大于1.5观测因堆土而造成边坡失稳破坏.(7)施工期所有的土方开挖边坡面必须修整,使其处于安全状态,边坡成型后,为保证边坡稳定,及时进行铺砌支护.(8)因施工需要设置临时边坡时,应制定详细的边坡稳定措施计划,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二、土方回填施工程序、施工方法1、概述本工程土方回填项目主要指桥涵回填,建成后基坑复土回填及场地地坪回填,开采土料,汽车运输至回填区现场.2、土方回填及碾压(1)施工程序测量放样、基面清理、倒土平整、碾压、监理签认.(2)施工方法采用1.0米3反铲挖土,自卸汽车运输,碾压填筑采用59KW(或74KW)推土机推平碾压,配合人工修整方法施工.(3)土方填筑施工现场试验:在分部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现场清理,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土方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选取一段坝堤段进行土料填筑现场生产性试验.试验方案于施工前三天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对批准.通过现场填筑确定土的摊铺方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土料填筑含水量、压实土的干容重及渗透系数等较优的施工参数.对压实土层之间的结合状况以及土层本身的结构状况作必要的检查,以发现是否出现土层疏松、结合不良以及剪切破坏等不良现象,并分析原因,制定改善措施,与试验参数等一同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土方填筑施工方法:土方回填分层进行,沿坝进纵向每10米作为一填筑施工段、台阶或水平分层向前推进,每段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0.5米.每层接缝处做成斜坡状,倾斜度大于1:1.5,上下层错缝距离大于1米.按照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水平分层碾压,3.5t自卸汽车上料,推土机整平,再由人工拉线摊铺,采取推土机碾压成型,从两侧往中间碾压时轮迹须重叠15-20厘米,分层厚度发技术规范要求控制.机械压实不到位的部位,采取蛙式打夯机夯实.为保证土层之间粘结良好,铺料前将压实的结合层洒水湿润,并用创毛机刨毛1-2厘米深后,再进行铺料碾压.土料填筑时,应经常检测土料的含水量,特别是干旱季节施工或降雨季节施工,更应经常检测土料含水量,及时采取喷水或翻晒等措施,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确保土料填筑质量.土料填筑碾压时,堤身边坡宽度应宽出设计值的30厘米,以便做人工边坡修整,使边坡线与边坡表面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验收:每层碾压结束后,按规范要求和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检测方式进行压实度自检,自检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土回填的施工.(4)冬季施工措施土堤不宜在负温下施工,如具备保温措施时,允许在气温不低于-10℃的情况下施工.负温施工时应取正温土料;装土、铺土、碾压、取样等工艺,都应采取快速连接作业;土料压实时的气温必须在-1℃以上.负温下施工时,土料含水量不得大于塑限90%;铺土厚度应比常规要求适当减簿,或采用重型机械碾压.(5)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及验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施工,认真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程序的每一道工序施工.建立完整的现场质量检查监督机构,质检人员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监理人员的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资料.工程技术人员应严格招待和控制检查已经监理工程批准的施工参数,并在施工中认真检查并记录.施工过程中,对填筑的各项质量指数进行质检试验,检测成果资料及时提交。
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范本
xx县现行行政区划为16镇8乡,10个居民村委会,39个居民小组,222个村民委员会,1795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70.10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2579万人,非农人口8.8463万人,城镇化水平28.31%。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0.24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72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005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5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0773万元,人均生产总值9483元,年人均收入5492元,年人均纯收入3263元,粮食总产量27.8398万吨,人均397公斤。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相对来说,基础设施仍严重滞后,条件性、局部性贫困十分突出。
万元
28.7
工程监理费
万元
12
竣工验收费
万元
9.89
业主管理费
万元
10.18
(三)不可预见费
万元
11.21
四、综合经济指标
1、年效益
万元
37.12
2、静态回收期
年
11
规划设计报告
1
1.1项目背景
本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位于xx县xx镇xx村坪上区域,xx县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之称。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小计
6.8264
5.00%
林地
灌木林地
10.1875
7.46%
其他林地
13.4337
9.84%
小计
23.6212
17.30%
其他土地
田坎
11.0985
8.1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方案2022
目录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3、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建设要求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和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田建设,优化建设布局,合理确定建设顺序,重点在永jiu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建设内容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等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八个方面,聚焦提升粮食产能,综合配套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输配电以及农田防护等工程措施,同步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工程管护机制等,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目标。
在东北黑土耕地退化问题叠加严重的地区,加强标准化示范建设。
三、储备条件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要求,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一)符合农田建设规划;(二)项目选址、区域范围、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资金需求科学合理;(三)项目区土地权属清晰,当地群众积极支持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四)地块相对集中连片,建设后能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能;(五)具备立项后及时组织实施的条件。
四、投资规模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继续给予支持。
鼓励各地通过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完善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使用机制、用好用足土地出让收益调整使用政策和政府债券政策、整合有关涉农资金等方式,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方案简介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建设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 域及重大工程;
3 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 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县。
6,2.2 限制区域 1 水源保护区及水资源严重贫乏区域; 2 水土流失易发区、沙化严重区等生态脆弱区域; 3 பைடு நூலகம்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损毁并难以复垦为
质检部门意见,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进行验收。 8.7.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8.7.6 验收合格后应形成有关验收文件,及时进行土地利用
变更,新增耕地面积纳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8.8 后期管护 8.8.1 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和专业
其他工程是除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 与生态环境保持以外的工程。其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技术要求详见附录 B。
8 建设程序 8.1 建设计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 围建设任务,编制阶段性建设计划或年度建设计划。 8.2 基础调查 8.2.1 应用年度卫星遥感影像、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最 新数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基 础数据,查明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耕地质量等 级和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等。 8.2.2 开展建设区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 等调查,全面查清建设区内土地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农业 种植结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 8.2.3 开展权属调查,查清建设区内各类用地面积、分布与 数量,明确区内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或农户承包经营土地的 数量、位置和界线,为开展权属调整提供依据。 8.3 可行性研究 8.3.1 在基础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新增耕地来源分析、水土 资源平衡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T50265 泵站设计规范GB/T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TD/T 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L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SL265 水闸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块。
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 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
3.3.2 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
3.4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
3.5 梯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形田块。
3.6 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渠首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
3.7 渠系水利用系数: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3.8 田间水利用系数:净灌水定额与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单位面积灌水量的比值。
3.9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以灌溉设施供给灌溉用水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
如P=90%则表示灌溉设施在长期使用中平均每100年可保证90年正常供水,其余10年不能完全满足。
3.10 机耕路类型与路宽3.10.1 干、支道:系指村与村、乡(镇)、县、国家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2 田间道:系指田块与村庄,乡村道路或其他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3 生产路:系指田块与田块连接的道路。
4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不同地貌类型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5 耕作田块形状规划设计5.1 耕作田块方向应保证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宜选用南-北向;在丘陵、山区,耕作田块方向应平行等高线设置;在风蚀区,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直或与主害风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º方向布置。
5.2 耕作田块长度田块边长应根据作物类型、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
5.3 耕作田块宽度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和排水和防止风害等要求;同时应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
5.4 田块的地下水位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满足农作物排渍的要求,即田面高程E≥E0+d(E0为所在田块最高地下水位的高程,d为设计排渍深度)。
水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d=0.6m,旱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d=0.8m。
5.5 耕作田块形状5.5.1 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其他形状,长宽比以不小4∶1为宜。
5.5.2 在地形较复杂或具有曲线边界的地段上设计田块时,在不过多减少机组工作单程长度的情况下,应使田块短边配置在曲线边界上,以保证与田块长边平行的要求,见图1。
5.5.3 在三角形地段上设计田块时,为保证两个长边平行,便于沿长边进行耕作可将三角形地段三条中线的交点作平行于各边的平行线,划出三个梯形田块,见图2。
5.6 耕作田块对土壤理化性的要求5.6.1 耕层土层厚度应在15cm以上;特殊情况下,耕作层厚度应能保障一般大田作物的正常生长。
5.6.2 耕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不低于2%;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肥力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要求。
5.6.3 耕地pH值一般要求在5.5~7.5之间;耕层含盐量≤0.3%;特殊情况下,可以稍微放宽,以不影响出苗为限。
5.6.4 质地以砂壤至壤土为佳,不宜是极端的砂土或重粘土。
5.7 耕作田块细部设计的要求5.7.1 平原地区(洋田)设计平原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田宜采用格田形式。
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
格田田面高差应在3~5cm以内,长度保持在80~120m,宽度以30~40m为宜。
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埂高以20~30cm,埂顶宽以15~20cm为宜。
5.7.2 低山丘陵地区(山垄田、梯田)设计低山丘陵地区宜修筑梯田为主。
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的不同将其修筑成梯田。
5.7.2.1 梯田田坎设计应坚持安全,占地少,用工省的原则。
5.7.2.2 梯田规格及田坎形态宜因地制宜,视地形、地面坡度、机耕条件、土壤的性质和干旱程度而定。
梯田应尽量集中,并考虑防冲措施。
土质粘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一般可选用50~80度,内侧可选用65~85度;田坎稳定性要求按土力学方法进行计算。
5.7.2.3 梯田田面长边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
5.7.2.4 田面宽度应考虑灌溉和机耕作业要求,地面坡度5~15度,田面宽度可设计为5~10m为宜。
5.7.2.5 修筑田坎材料可用土料、石料。
各地可因地制宜,从稳定性、占地面积、用工量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最适合的田坎材料。
6 田间排灌系统工程规划设计6.1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6.1.1 根据片区内现有水土资源,对土地利用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灌溉用水方式,用水量及片区内人、畜用水,工矿企业用水等情况,经分析比较后,确定工程规模。
6.1.2 根据片区内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山、水、田、路、居民点、工矿用地等进行统一规划确定用地比例。
6.1.3 根据自然、土壤、种植习惯,土地、劳力等资源条件,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要求,按作物种类及重要性,分区确定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
6.1.4 根据作物种植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各种作物和生活、工业用水定额和用水量。
根据现有水资源情况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6.2 灌溉设计要求6.2.1 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
6.2.2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法及经济效益等确定,但不得小于90%。
6.3 排水设计要求6.3.1 排涝标准的设计应根据暴雨重现期排水区的自然条件、涝灾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大小等因素,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一般可采用5~10年,或参照经国家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过的地方性法规。
6.3.2 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应根据排涝面积、地面坡度、植被条件、暴雨特性和暴雨量、河网和湖泊的调蓄情况,以及农作物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等条件,以论证确定。
旱作区一般可采用1~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一般可采用1~3d,暴雨1~3d排至耐淹水深。
6.3.3 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有关试验或调查资料分析。
无试验或调查资料时,可按表2选取。
表2 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6.3.4 设计排涝模数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确定。
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排水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生产发展水平等,选用经过论证的方法计算。
6.3.5 设计排渍深度、耐渍深度、耐渍时间和适宜日渗漏量,应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农作物试验或种植经验调查资料分析确定。
旱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0.8~1.3m,水稻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0.4~0.6m;旱作耐渍深度可取0.3~0.6m,耐渍时间3~4d。
水稻田适宜渗漏量可取2~8mm/d。
6.3.6 有渍害的旱作区,农作物生长期地下水位应以设计排渍深度作为控制标准,但在高度暴雨形成的地面水排除后,应在旱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至耐渍深度。
水稻区应能在晒田期内3~5d将地下水位降至排渍深度。
6.3.7 适于使用农业机械作业的设计排渍深度,应根据各地区农业机械耕作的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可采用0.6~0.8m。
6.4 排灌沟渠规划布置原则6.4.1 排灌沟渠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自流灌溉和排水面积。
灌溉干渠应尽可能布置在灌区的最高地带或沿分水岭布置,选定较小的纵向比降。
6.4.2 沟渠布置应保证工程费用少、渠道输水损失小。
布置沟渠时,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水利设施,紧密结合地形,尽可能避开岗丘、洼地、池塘和高速公路,尽量使沟渠的比降与地面相近似,以减少工程量。
6.4.3 沟渠选线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在不影响农田用水合理调节下,应做到排灌系统所占用的土地与其所控制的土地总面积之比为最小,有条件地区应采用地下沟渠。
6.4.4 渠道布置应考虑上下级渠系协调配套,应与排水沟道统一规划,并为其他项目规划的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条件。
上下级渠道应垂直相交,但根据地形、地势条件,允许有一定的偏角(约20~30度);支渠以下的渠道应为田间机械作业创造条件,必须同田块、道路、林带、居民点等规划综合加以考虑。
6.5 田间排灌沟渠布置田间排灌沟渠,包括斗、农级固定沟渠、及其所包围的田块内部的临时沟渠(毛渠、毛沟及输水垄沟等),前者沿田块边界配置,后者设置于田块内部,见图3。
布局时依自然条件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类型。
图3平原地区灌排系统组成6.5.1 平原地区的排灌沟渠的布置:可根据其相对位置和不同作用,有以下三种基本布置形式。
6.5.1.1 灌排相邻布置。
浇灌渠道与排水沟相邻布置。
这种形式适用于地形有单一坡向、灌排方向一致的地区。
6.5.1.2 灌排相间布置。
渠道向两侧灌水,排水沟承泄两侧的排水。
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地形平坦或有一定坡降、起伏不大的地形,灌渠道布置在高处,排水沟布置在低处。
6.5.1.3 排灌兼用布置。
排灌合渠的布置形式,只有在地面有相当坡度的地区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才适用,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不需要控制地下水位,灌排矛盾小。
6.5.1.4 平原地区排灌沟渠的控制范围:农渠的长度通常为400~800m,间距为100~200m。